《文艺评论的“评”与“论”》阅读答案
黄金卷06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黄金卷06(本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谓民族的主体性,就是民族在延续发展中贯穿始终的中心,它是使一个民族得以以独立的身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各种性质的综合。
而民族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则是民族主体性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民族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
一个民族,只有产生了民族的主体意识,才能具有自觉的内在凝聚力,才能有推动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体意识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弘扬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至关重要。
中国人多年的文化困惑,归根结底是一个如何处理好接受外来先进文化与保持自己文化的民族独立性的关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能否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实在是关键所在。
没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没有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没有独立的意志和民族的尊严,就有可能随人俯仰、任人宰割,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被同化;而没有“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气魄和胆量,就有可能因循守旧、闭关自守,因为顽固不化而葬送民族的前途。
“中体西用”是不对的。
但它作为一种时代思潮,亦传达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忧虑,即害怕在外来文化的汹涌冲击下丧失了民族的自我。
其实,只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这种忧虑就是多余的。
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并不在于保持旧“体”,而取决于民族的主体意识。
有些“全盘西化”论者和“彻底摧毁与重建”论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更新、自我扬弃的能力持悲观态度,主张让外来文化来冲垮中国传统文化。
这种主张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无视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重要,看不到弘扬民族精神在文明再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西体中用”论者主张以西化为体,以民族化为用,其所注意的只是保持文化的民族形式。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下互联网上一些关于“文艺”的评品论说,无论肯定抑或否定,在激情四射的表达中,大多弱化了对于作品之理、创作之理、思想之理的内在要求和事实判断。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文艺评论领域的“网暴”现象,随着“无理”的情绪宣泄开始无所忌惮地溢出文艺之“理”、创作之“理”的边界。
“讲理”的思想沉淀、循“理”的精神探讨开始步步后退,甚而同样沉落于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攻讦。
然而,真正的文艺评论终究不应沦为以“集体”名义进行网络营销的言辞狂欢。
文艺评论之为“评论”而非一般的群体“议论”或情绪化“偏论”,全在一个“理”字。
作为一种对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中的文艺事实的学理评说和讨论,文艺评论合法性的获得,核心就在于能够“讲理”“辩理”及“明理”。
只有这样,文艺评论才是真正事关文艺价值存在的具体判断和思想建构。
文艺评论“讲理”,首先离不开“因事循理”,这是从总体上确立文艺评论学理客观性的基本遵循。
这个“事理”,就是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等所具有的存在事实,包括文艺作品的创作结构及其呈现特色、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方式、创作活动的内在旨趣等一系列体现文艺存在的事实根据——因为有了这样的“事理”,一切文艺才可能最终构成不同于一般日常事实的特殊存在,成为具有特定价值判断属性的评价对象。
任何文艺评论活动及其参与者都不可能跳开或罔顾对象“事理”的客观性,文艺评论的积极功效,就在于能够从缘事寻理、据理分析的过程中,让文艺的接受者由此获得对文艺作品、文艺创作的完整把握和细致理解,而非一叶遮目或者支离破碎,食而不得其髓。
其次,对于文艺评论来说,文艺作品、文艺活动等的“事理”客观性,是文艺评论所要分析、揭示和阐释的对象,同时又必定联系着评论者的立场、趣味、意识与观念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艺评论从来不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结果,而一定是有主体存在的判断活动。
2023年新高考仿真模拟预测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仿真模拟预测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文艺创作规律的重要观点,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的文艺界进行过持续的讨论,形成了共识,文艺创作的实践尤其是叙事文学的创作也都认同这一创作的理念,并按照这种理念去进行创作。
进入新时代,这一理论话语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领导人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多次提到要重视文学典型人物的创造,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他从典型人物代表时代的艺术高度以及代表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的高度,指出了塑造新时代典型人物的重要价值。
他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
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
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
”对典型与时代的关系、典型与创作者以及创作者与阅读生活的关系、典型与文艺作品审美感染力的关系作了更富时代性的揭示,对我们在新时代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材料二:如今,类型化和同质化的创作引起了相关领域内文艺研究者和评论家的警惕,有鉴于此,学者们提出,应重新确立典型论作为现实主义核心创作方法与评论依据的重要地位,重启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典型环境等经典概念,促进文艺典型再构型,承托文艺创作、文艺评论发展的新趋势。
当代的一些优秀作家,例如王安忆、陈忠实、阎连科等,一直在探索着人物、典型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不管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代现实主义,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典型人物,都有自己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之论证思路分析++课件25张
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 因也有现实原因。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过 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现实的原因有很多,其 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远的不说,近的如京剧,曾被称为 “时尚黄腔”。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实,越是传统装的,就越 是时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个好例子,就是历来很边缘、被誉为“古南戏活 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不少远方的年轻人 乘飞机去观赏,竟成一种时尚。
论证思路
专题练习
1.请(简要)梳理材料x的论证思路。 2.请指出材料x的论点并简要分析其论证过程。 3.材料x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请简要概括材料x的论证思路和主要论证方法。 5.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论证方面的共同特点。
(一)行文脉络或论证思路。 实际上就是列出文本的结构提纲。包括:提出什么观点, 分几段,每一段都论证了些什么内容等。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 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 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 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 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 就明白它是桌子。
第一自然段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论点);
接着第二至三自然段叙述“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
第四到八自然段从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的角度进行探讨;
最后两个自然段补充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这样通过各个自 然段的关系分析,层次自然就分明,条理自然就清楚。
文学评论散文真题答案解析
文学评论散文真题答案解析文学评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文学评论散文真题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关文学价值、艺术创作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将对其中几道题目进行解析。
题目一: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什么?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纳为一个方面。
首先,文学作品可以传递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作品中的语言、角色和情节,作者可以将他们对人生、爱情、友谊等诸多主题的思考和体验传递给读者,使读者共鸣、思考和感受。
其次,文学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通过作品中的描写和情节,作者可以展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问题,刺激读者思考和反思。
同时,文学作品也展示了人性的各种复杂性,如欲望、欺骗、勇敢、善良等等。
最后,文学作品还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作家们通过精细的语言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结构,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体验。
题目二:文学批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吗?文学批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正如前面所述,文学作品经常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而文学批评就是通过分析、解读和评价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和情感提取出来,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作品。
文学批评家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文学批评家还可以将作品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地位和意义。
此外,文学批评还可以引导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使读者有机会自己发现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题目三:文学评论是否有局限性?文学评论虽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文学评论是主观的,不同的批评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即使是对同一个作品,不同的批评家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和解读。
这意味着文学评论不能完全准确地揭示出作品的全部内涵和意义。
其次,文学评论也受到时间和文化的影响。
河南省洛阳市等三地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A.文艺批评要具有建设性,就需要增强自身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努力构建
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B.文艺批评的意义,在于以准确的阅读感受和深切的审美判断,与作者对话,与读
者交流,这必然要求批评者要与人为善,批评要切中肯綮。
C.文艺批评需要处理好问题导向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但如果过分强调问题导向,而
见》),《意见》特别指出,要发扬学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建设性地 开展文艺评论,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发生就在什么范围解决,鼓励 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这里的“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 论”,既是针对文艺评论的应有属性而言,也是针对文艺评论的当下现状而言。
如果从建设性的角度来审视当下文艺批评现状,可以说,伴随着建设性文艺批评的, 总有“非建设性”文艺批评的身影不时闪现。这不仅不能让人满意,甚至令人甚为忧虑。 比如,一些文艺批评,凭着狭隘的主观臆测去判定作品,往往把复杂现象简单化。还有 一些文艺批评,抓住作者的某些言论和作品的某些缺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必欲把
河南省洛阳市等三地名校 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 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 年,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
(摘编自张政文、陈龙《当下文艺批评的三重任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当下文艺评论中出现的故意“抹黑”、伪批评等乱象,建设性地开展文艺批评
21-22版:第三单元 文艺评论、随笔(步步高)
D.文章尾段既立足时代,又联系国内外具体背景,指出了规范、简化汉字的迫切性。 解析 “从外因到内因的顺序逐层深入分析”错,都是汉字本身发展的原因,并无 外因;从“首先……,其次……”的表述也看不出是递进关系,所以“逐层深入分 析”表述错误。
D.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 解析 文中所举例子是为了引出“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 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这个观点,艺术品在短时间内有价格的起伏,往 往与艺术的审美价值无关。
123
2.对文中例子所谈到的人生经验的理解,作者认为其缘由是什么?下面的论述最准 确的一项是(3分) A.态度和观点决定一切。 B.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
单元检测试卷(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 它们的奇景;但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 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 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 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了。它们是什么缘故呢?
汉字之所以要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汉字自身的发展需要,汉字起源于图画, 本身就存在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的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断 发展,汉字的使用者和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要求汉字能够认写迅速、运用 方便,而汉字的复杂繁难却使各种抄写、印刷事务不能快捷。正是在这种矛盾之 下,汉字不能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趋速就简。所以,汉字 简化是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不可 阻挡的历史潮流。当然,汉字的简化绝不是随心所欲地简化,而是要根据汉字规 律,逐步地科学地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汉字有规范可循,更利于汉字在全社会 的流通。
材料阅读及答案“文学批评”
材料阅读及答案“文学批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的关键应该是“批评”,也就是一种判断力。
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直觉和建筑其上的审美判断力,那批评工作就无从开始。
因为文学批评也是一种价值判断。
现在,文学批评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就是缺乏判断力,或者不愿或不敢进行有价值的判断。
文学批评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按照北京大学教授叶朗的说法,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曾说,精神科学的对象是“价值”,而非“事实”,是一种“意义性”。
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这就需要文艺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值判断。
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作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批评。
作为真正的批评家,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苏联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敢于维护高标准。
果戈理是他高度评价的作家,但当果戈理写出《与友人书简选》,他公开批评,毫不留情。
当然,他也善于肯定伟大作家的伟大,如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的显赫声名,就来自于他的精准批评。
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捏克拉索夫等新人的大力提携和天才的预见,也显示了他个人的才识、超人的艺术敏感和价值判断力。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
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
更有甚者,价值错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
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唱赞歌。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艺评论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作品、现象、思潮、人物等进行描述、阐释和评价的行为。
文艺评论作为感性与理性的桥梁、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学术与社会的连接,通过关系性言说实现对话和调适目的。
描述绝不是对作品的重复,而是对作品的文本提取和转译。
描述什么,不描述什么,首先是一个选择提取的过程。
评论家根据他的理解、目的以及趣味进行选择,通过理性文本的方式进行描述。
这个理性文本可以是文字、语音、图画、视频等等。
这些理性文本本身也可能是艺术形态,如果其中的逻辑含量不足,就可能成为艺术再创作,失去评论的本意。
描述的过程,是信息提取和语义呈现的过程,也是信息遗漏和语义屏蔽的过程。
评论家的感受力、概括力、表达力的不同,让这个描述结果有很大不同。
专业的文艺评论将依据一定的理论进行阐释,把理性文本的蕴藏的意思与意义展示出来。
理性认知具有更深刻、更普泛的理论力量,是对规律的把握和启发,因而阐释会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创作奥妙,掘进审美意义,进而达成艺术创作鉴赏深层实现的目的。
同时要看到,理论则是固化的认知工具,是依据对一定时代、一定地域的实践的提炼而形成的,产生于特定环境,是对那个时代问题的回答,运用到另一个时代另一个地域的作品时,可能会出现强制阐释和过度阐释的现象。
歌德所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是对阐释工作的一个提醒。
评价是文艺评论最具主观色彩的环节。
描述与阐释尽管具有浓厚主体色彩,但毕竟客观性是其外在要求。
评价由于依据的是主体尺度,会因为评论家的个体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学术追求、研究专长以及趣味、偏好、身份、环境等等的不同,对作品价值的判断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因素同样对描述和阐释发生影响,但不会像评价如此直接。
梁鸿鹰《倡导文质兼美、神采奕奕的文艺评论》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文艺评论的不足之处,除了缺乏秉笔直书、公道直言的实事求是精神之外,在文风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文风是文艺评论的命脉。
文风得到改进,文艺评论的生机活力才有望得以焕发,权威性、公信力才能得到彰显。
文质兼美,应该成为文艺评论文风的自觉追求。
改进评论文风要贯彻实践观点,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文艺评论的源头活水是发展变化着的文艺实践。
评论来自实践、作用于实践,实践是评论的生命力之源。
评论工作者不仅是当下文艺实践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实践的学生。
要紧贴当代文艺实际,置身文艺现场,与时代对文艺的要求同步,运用科学理论武器,解读文艺实践,在丰富多彩的创作中找寻话题,透过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看到文艺风潮的起伏,对创作倾向、审美思潮和消费时尚进行判断,发现规律、揭示本质,言之有物,言之成理,避免凌空蹈虚,使笔下的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富于洞察力、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神采,给创作以启发。
改进评论文风需要激发创造性。
评论和创作一样,是富于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现在不少文艺评论读起来味同嚼蜡、暮气沉沉,就是因为缺乏创新理论与创新思维支撑,习惯于陈陈相因,缺乏独特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导致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陈旧呆板、面目可憎。
要使评论文风鲜活生动,活泼可亲,评论家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善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现象与不同作品进行具体、个性、科学的分析,为推动文艺繁荣提供真知灼见。
改进评论文风要增强主动性针对性。
目前不少评论议题缺乏主动性和问题意识,评论家匆忙上阵、依赖惯性、被动应付较为普遍,导致很多评论文章陈词滥调、言不及义。
文风的鲜活灵动,必然来自主动性和针对性。
优秀的评论家要做时代文艺发展敏感的雷达,当代最新文艺佳作的发现者、推荐者。
好的文艺评论往往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敏于反应、率先发声,善于主动设置议题,要自觉保持对新人新作品的热情关注,敢于主动围绕焦点热点旗帜鲜明地发声,深刻揭示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桂林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试题卷不用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5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回看中国当代文学史,《青春之歌》《红岩》《平凡的世界》等一批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掀起传播热潮,与文艺评论密切相关。
伴随这些作品的问世,主流报刊不仅组织编发评论家、学者的专业论述,还精心选登不少普通读者的热情来信,通过不同角度的评论、研讨,阐发作品特色,帮助读者理解,提炼创作经验,甚至带动文艺潮流,引领审美风尚。
而今,许多人习惯看电影之前,先上网查一下电影评分和网友评价,看完电影之后,再随手打个分、发条短评。
这些反应迅速、结果直观的作品评分,以及针对性强、观点鲜明的网络微评、快评,成为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特色构成。
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才能切实提升主流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传统文艺评论阵地在对文艺现场长期地追踪、关注与互动中,形成一定的专业优势、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具备较成熟的组织开展文艺评论工作的经验。
建强用好阵地,就要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强化议题设置和价值引领的功能。
与此同时,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聚共识的全媒体评论产品,放大主旋律的声量,扩大正能量的覆盖面,开拓主流文艺评论的新空间。
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才能促进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
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时下活跃在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大众评论,不乏真切生动的感受、深刻新颖的见解和有的放矢的批评,体现着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
这些反过来也会影响专业评论,促使文艺评论家更好回应读者观众需求,增强评论的有效性、针对性。
202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___。
(《老子》四章)(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________》)(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和衬托手法分别写出了山峰之高和绝壁之险。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11月17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对于亟待转型升级的金山北片区来说,这一项目的引入,不啻“久旱逢甘霖”。
B.11月20日,金山农民画百米长卷《开天辟地颂百年》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
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对长卷叹为观止。
C.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翟志刚等3名“太空教师”一边演示实验,一边娓娓道来,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奇妙又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D.在公司的一次例会上,王经理说《红楼梦》文创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以后,将不孚众望,给公司带来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鲁迅被誉为“民族魂”,读点儿鲁迅,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深邃,精神得到升华,意识更加清醒。
鲁迅不是优雅、平和、休闲的,而是真实、严峻、深邃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从他那里获取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激发思想的活力。
①读鲁迅并非模仿鲁迅的脾气或生活,甚至也不必让自己变得尖刻②从“生活化”的立场,也许一些人并不喜欢鲁迅③读鲁迅,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他的批判意识④读鲁迅是“思想爬坡”,并不轻松,甚至费力、难受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弹幕来了,金圣叹何在?胡一峰①弹幕,是近几年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的观影方式。
《文艺批评家要勇于自我批评》阅读题及答案
《文艺批评家要勇于自我批评》阅读题及答案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阕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文艺批评家要勇于自我批评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在解剖别人的同时,要更无情地解剖自己,他们在从事批评工作时不能缺失对批评自身的反思,这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如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在文艺批评中不断完善起来的,文艺批评的锋芒不但是在踏实的文艺批评中磨砺出来的,也是在文艺批评家对自身的真诚反省中磨砺出来的。
可是,中国当代部分文艺批评家却缺乏对文艺批评自身的反思。
他们在批评作家艺术家及其文艺作品时慷慨激昂,咄咄逼人,但对文艺批评自身却没有起码的反思,以至于出现了飚捧浮夸、前后自相矛盾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矛盾,首先是因为他们崇奉的理论使然。
他们推崇文艺发展的多元论,认为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在中国当代文艺多元化发展的历史时期,一些文艺作品在价值观上相互对立。
有些文艺批评家为了推动中国当代文艺的多元化发展,仅仅停留在探索文艺作品的意义上。
他们不是努力克服现存冲突,而是跟着现象走,放弃了不可缺少的是非判断扣价值高下判断,结果陷入了自相矛盾。
这些文艺批评家如果没有理论上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就不可能走出误区。
其次,这些矛盾是他们身上的鄙俗气的产物。
恩格斯曾经指出,德国思想家黑格尔和作家歌德身上有着庸人的习气,认为“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
歌德和黑格尔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是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摆脱德国庸人的习气”。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家虽然没有成为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但身上却有不少这种庸人的习气,即鄙俗气。
他们没有把握住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期律,没有对文艺作品进行客卿公正的评价,而是过于强调个人关系的亲疏好恶。
这些文艺批评家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甚于追求真理,既不努力挖掘文艺家的独特贡献,也不客卿地批评他们身上的缺陷,而是停留在对一些与个人关系密切的作家艺术家的评功摆好上。
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积累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续传承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经典性成果,非常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生成路径和文艺意识形态论的阐释路线。
首先,这篇讲话的结论部分开篇就强调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
不是从定义出发。
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他在这里显然不是说不需要研究文学艺术的定义和艺术规律,而是说在当前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应当首先着力回答和解决文艺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这篇讲话中所提出讨论的一系列文艺问题,如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文艺方向问题、学习问题等,无一不是当时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当中的突出问题。
其次,这篇讲话贯穿始终的核心文艺观念,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意识形态论观念,讲话明确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因此,革命文艺或人民文艺就应当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推动社会革命、人民解放和历史前进的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正是文艺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的根本特性与价值功能。
(摘编自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生成路径与阐释路线》)材料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后,邓小平诸到,“文艺界刚开了文代会,我们讲,对写什么,怎么写,不要横加干涉,这就加重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哈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文艺作品产生之后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文艺评论可能出现在周景王元年,而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我国第一部文艺评论著作,对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后来涌出了大量文艺评论家及佳作。
由此可见,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都拥有深厚的历史内涵,两者对繁荣文艺事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艺评论对文艺创作的积极作用首先表现在对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的把控和遴选上。
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该经得住大众的评判,经得住历史时间的洗礼,经得住时代变换的考验。
虽然任何文艺作品都是当下时代文化的产物,但文化艺术终归代表着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文艺评论工作可以把那些创作水准不高、艺术价值缺失的文艺作品筛选剔除,并达到提升文艺作品艺术价值的作用。
其次,文艺评论对文艺创作的积极作用更反映在对文艺作品创作的积极精神导向上。
文艺作品的灵魂在于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好的文艺评论不仅会关乎文艺作品本身的创作技术问题,更会关乎文艺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核。
文艺评论可以通过审美导向和价值导向,使文艺创作朝着更合乎主流价值观、审美观的方向进行。
进入新时代以来,多样化媒介及市场经济环境催生了文艺作品创作和传播的热潮。
审视当下文艺作品的创作动因,既有当代文艺创作者为表达自身文化艺术理念价值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有迎合商业市场创作的功利性产品。
2019高考语文新苏版5第3单元综合评估卷01文艺评论和随笔解析
2019 高考语文新苏版 5 第 3 单元综合评估卷01(文艺谈论和随笔)(分析)第 3 单元文艺谈论和漫笔〔基础坚固卷〕本试卷分第一卷 ( 阅读题 ) 和第二卷 ( 表达题 ) 两部分。
总分值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班级: 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第一卷 ( 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中国诗歌自己的调理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长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由是它自己有一种调理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停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跟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停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初期形式,跟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古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
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代替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何七言没有连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由于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简单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实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 古诗 ) 走向格律体 ( 近体诗 ) ,但格律体确定以后自由体仍不衰败,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专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诚然有的善于自由体,有的善于格律体,但双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一直没有分成门派。
它们相互增补,各擅其能。
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观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要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详细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朝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系统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文艺新样态涌现,评论家的“摆渡”不可或缺》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流——上海抽象艺术大展”,汇集了上海老中青三代热衷抽象艺术实验的代表性画家,酝酿时间之久、参展画家之多、绘画形式之丰富与学术气氛之浓郁,都前所未有,引发了媒体与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同样,也未见专业的艺术评论相应地跟进。
面对类似新起的艺术样态和各种门类艺术的跨界实验,文艺评论不能视若不见,一味拒斥。
相反,应克服滞后的惰性,主动进行回应,基于一种深入而充分的理解,给出精准而深刻的说明。
为此,批评家需要提醒自己,尽可能地将评论建立在价值理论与交往理论相统一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具备如瑞恰兹所提倡的基于“高度发达的事实感”的敏感。
即在诠释创作现象和作品意义时,能始终基于当下的事实,使批评始终保持活跃的“现场感”和“既视感”,而不仅仅做托多洛夫所说的“教条论”或“印象主义”的空谈家。
一个好的文艺评论者,既不能一味放大评论者个人的趣味,也不能只让人听一种声音。
他理应养炼自己的人生洞察力,并懂得珍视自己的“艺术初感”,以便能让自己真正深入作品的内里,由对艺术家“精神前史”的追索,而对作品产生真正的“了解之情”。
但从客观现实所见,差距显然存在。
有的评论家虽然写了不少东西,但很难摆脱惯常的陈词与套路。
一旦隐去姓名,根本看不出是他在写;待隐去所评论的对象,又几乎看不出他在写谁。
经常什么都谈到了,就是没谈到作品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批判的失落,固然有大环境的原因,但评论家自身的原因也不能回避。
现在有些评论似乎不大在意回应大众,只知搬来主义,横向移植,玩术语、说黑话。
其实好的评论固然基于学理,但不会一味贩卖与搬弄学理,更不会“以艰深文浅陋”,崖岸自高,拒人于千里之外。
譬如歌德说及自己初读莎士比亚的感受,他的表述就洋溢着诗人的激情。
他称自己才读了第一页,就知道了此生之所属。
他以天才般的艺术感悟能力,状说自己如何觉得有一只神奇的手赋予他以视力,而那尚未习惯的光明又如何一下子刺痛了他的眼睛,让他感到自己的生活被无限地扩大了。
8.咬文嚼字(修正版)
文艺评论——又称文艺批评,是评论者在某些 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学作品进行阐述和批 判的文章。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 有趣味性的文学评论样式。
1.吃在中国
主谓短语
(食文化在中国)
2.在中国吃
偏正短语
3.在吃中国
动宾短语
字数相同 (想吃美食到中国吃) 顺序不同 含义意蕴 (感叹用公款大吃大 喝任意挥霍国家财富 大相径庭 的人,吃穷了中国,
(主旨句)
主
题
按照通常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 说的是过于斟酌字句,死抠字眼儿而不顾 及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 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 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 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学习本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内容启示 • 让我们明白文学艺术能否进步的根本在于语言咀嚼是 否到位。 • 让我们明白作家的语言修养程度与其艺术成就甚至一 个时代的文学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 让我们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谨严”,引起了我们对提高自身语言修养问题的重视。
《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 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二、文本解读
阅读思考 1.把握中心: “咬文嚼字”指什么?为什么要“咬 文嚼字”?怎样做到?目标是什么? 2.掌握材料:文章用哪些材料来阐发? 怎样阐发? 3.分析论述:各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这些论述你 接受吗?能举出相关例子吗?
(一)解题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 用中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指过分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 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 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2020年《语文月刊》最新高考模拟卷语文试题(附答案与全解全析)
2020年语文月刊最新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评论的缘起是对文学的评论,所以文艺学的学科分类常被定义为“文学学”。
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越来越丰富和理性,人们开始对文学、戏剧、影视、书画、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的“评”与“论”归为文艺评论。
当下,有关文艺评论的发声不外乎三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文艺学体系派生出来的文艺评论,以观照文学作品为主,较少观照其他艺术形式的存在状态,可称为“学院派”:另一类是直接观照现实的电影、电视、歌剧、民问艺术等具体艺术的评论,从业者多是艺术院校、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以评论具体而微的艺术作品为主,而与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交叉不甚紧密,可称为“专业派”;还有一类是所有文化艺术爱好者的评论,以观后感为主,类似于街谈巷议,但无论是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此类评论的基数最大,特别是随着新兴媒体、自媒体的大量涌现,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可称为“爱好派”。
当然,“学院派”“专业派”“爱好派”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有交叉的人,也有交叉的评论类型。
当下文艺评论的现状并不乐观。
“学院派”的学科壁垒拘囿了评论广度,对艺术规律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文学规律的一重维度。
因此,越来越学科化的学术框架造就了学科内部互难相通的话语体系,而那些跨学科的研究尚没有得到尊重和探讨。
“专业派”能较好观照现实存在的各种艺术,但又容易陷入分析具体作品有余而规律性提炼不够的误区。
“爱好派”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良莠不齐,其次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和个人化色彩,且评论者又容易转化评论对象,有时候甚至转去评论艺术从业者的道德、修养等。
着眼于文艺评论的现实语境,评论者本身是否需要一些必备的规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该上升到传承发展民族艺术、文化软实力的高度。
从“评论”本身去探讨“文艺评论”的规训,至少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评论的“评”与“论”
景俊美
文艺评论的理论缘起是对文学的评论。
但是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越来越丰富和理性,人们开始将对文学、戏剧、影视、书画、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的“评”与“论”归为文艺评论。
当下文艺评论可分三类:一类是传统的“学院派”,以观照文学作品为主,较少兼备观照其他艺术形式的存在状态;另一类是直接观照现实存在的影视、戏剧等具体、动态而鲜活的艺术类型的评论,从业者多是艺术院校、科研机构或文联等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以评论具体而微的艺术作品为主,而与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交叉不甚紧密,可称之为“专业派”;还有一类是文化艺术爱好者的评论,以观后感为主,类似于街谈巷议,其数量最大的,特别是随着新兴媒体、自媒体的大量涌现,其影响力更是不可小觑,可称之为“爱好派”。
当然,“学院派”“专业派”“爱好派”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学院派”的学科壁垒拘囿了评论者的评论广度,对艺术规律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文学规律的一重维度,不利于将艺术的理论体系放在“艺术学”大理念下进行研究。
因此,越来越学科化的学术框架造就了学科内部互难相通的话语体系,而那些跨学科的研究该怎样定位并获得承认,尚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服众的学理探讨。
“专业派”能较好观照现实存在的各种艺术形式,但又因为与具体的艺术作品相交过密,又容易陷入分析具体作品有余而规律性提炼不够的误区。
“爱好派”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良莠不齐,其次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和个人化色彩,且评论者又容易转化评论对象,有时候甚至不去聚焦艺术作品本身而转去评论艺术从业者的道德、修养等问题。
艺术的创作与发展需要评论的引导,那么评论者本身是否也需要一些必备的要求?着眼于当下文艺评论的现实语境,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该上升到传承发展民族艺术、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去认知。
“文艺评论”的规训,至少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理性问题。
所谓“评”,着重于价值判断,即“批评”或“评判”,所以“评”重在讲理。
在文化艺术界,无论是评论具体的文艺作品,还是文化现象、文化思潮、文化事件,每一位评论者自然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这见解的高低上下却无从度量,这就涉及到评论本身该如何界定的问题。
对于追求以引导文艺创作为旨归的评论者而言,评判的标准比评判本身更重要。
这标准包括评论者的立场、对被评论对象的资料掌握情况以及评论者的知识体系、技艺修为和眼界等。
二是“论”从哪里来的问题。
所谓“论”,着重于对观点的阐释或说明,即“分析和说
明道理”,因此“论”的重点在讲出道理。
“论”还不只是从“史”出,还要从“实”、从“智”、从“对比”中出。
这里的“实”包括生活的实际和艺术的实际。
如果说文艺史是文艺评论的一面镜子,那么鲜活的文艺创作的实际,更是评论者必须参考的一面好镜子。
如果一个人只看过七八部甚至一两部歌剧,那么他评价一部歌剧的好坏是需要审慎的,因为他尚未真正步入歌剧的广阔天地。
何谓好的文艺评论?简单、空洞、结论性的评论一定不是理想的文艺评论。
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好的文艺评论应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思维、“专业派”的技艺知识和“爱好派”的热度与激情,同时,它还必须在史论结合而非主观臆断的坐标里去挖掘艺术的本质。
(节选自2019年06月26日《中国文化报》)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学院派”以观照文学作品为主,“专业派”以评论具体而微的艺术作品为主,“爱好派”
则以观后感为主,但三者之间也有交叉。
B.“学院派”的评论广度受到局限,学科内部间存在话语壁垒,实现艺术学大理念下的艺术
理论研究存在难度。
C.“专业派”评论视野开阔,但与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交叉不甚紧密,导致分析具体作品有
余,而提炼文艺规律不够。
D.“爱好派”水平参差不齐,常显示出主观臆断及个人化色彩,所以易转化评论对象,多聚
焦于艺术从业者的道德、修养等问题。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文艺评论的理论缘起于文学评论,但后来文艺评论的艺术形式大大拓宽了。
B.艺术的创作与发展需要评论的引导,否则艺术创作就成了无本之木,失去方向。
C.度量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或文化现象等的见解高低,依赖于评判标准的明确。
D.评论前先大量阅读文艺作品,接触文艺创作实际,体现评论者审慎的写作态度。
17.评论者本身在评论时需要哪些必备的要求?请简要概括。
(6分)
阅读答案:
15(3分)D
16(3分)B
17(6分)①基于一定的评判标准“讲理”;②基于生活和艺术的实际,智慧地议论;③运用
“对比”和“史论结合”等方法;④对文学艺术有热度与激情(“热情”亦可)。
(每点2
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