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之不合逻辑
病句辨析(之不合逻辑)
![病句辨析(之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0517a071f46527d3250ce005.png)
8、确数与约数 、
• 1、有近20%左右的同学,在这次考试 、有近 %左右的同学, 中没有及格。 中没有及格。 • 解析:“近”和“左右”的意思相近, 解析: 左右”的意思相近, 用一个就可以了。 用一个就可以了。 • 2、本公司因业务发展,特向社会招聘 2、本公司因业务发展, 五位业务员,要求年龄在20—22岁左 五位业务员,要求年龄在 岁左 男女不限,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右,男女不限,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 解析:确数与约数不能同时使用。 解析:确数与约数不能同时使用。 20—22已经确定了,不能再用左右了。 已经确定了, 已经确定了 不能再用左右了。
3、并列(分类)不当 、并列(分类)
• 1、在这个边远的小城里,一家为顾客提供 、在这个边远的小城里, 各类用品、服装、文具、 各类用品、服装、文具、家电的大型超市 即将开业。 即将开业。 • 解析 “各类用品”已经包括“服装、文 解析: 各类用品 已经包括“服装、 各类用品” 家电” 具、家电”等 • 2、中国红基会发起“春雨行动”,倡议各 、中国红基会发起“春雨行动” 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 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赠急 需的水、粮食、善款等生活物资。 需的水、粮食、善款等生活物资。 • 解析 不合逻辑,“善款”不属于生活物 解析: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 善款” 资
5、主客倒置 、
• 1、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 、在那个时候, 是很少的。 是很少的。 • 解析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解析:应该是 我和报纸的接触” 应该是“ • 2、我生在武汉 长在武汉 黄鹤楼的传 长在武汉,黄鹤楼的传 、我生在武汉,长在武汉 说对我并不陌生. 说对我并不陌生 • 解析 应改为“我对黄鹤楼的传说并 解析:应改为 应改为“ 不陌生” 不陌生”。
常见病句之“不合逻辑”
![常见病句之“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9f56b01a1711cc7931b716a6.png)
常见病句系列课件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在语法上虽然正确,但不符合 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以及事理逻辑。
一、自相矛盾
例1.他是许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不能说是“死难者”。
例2.夜,寂静无声,只有雨滴在滴滴答答地响 着。 有“雨滴声”就不会是“寂静无声”。
二、主客颠倒
例5.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 学习得来的。
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 意刚好相反。
例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 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 出现在东边。
再见
例1.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主体是人,客体是物正确的逻辑顺序是人对物 不陌生。
三、否定不当
例1.司机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再发生。
应该去掉“不”。
例2.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 绕着太阳转的 去掉“不”。
四பைடு நூலகம்分类不当
例1.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 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例2.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 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 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
“凡是”与“不少”矛盾。
例3.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 量。
“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例4.我去年的学习态度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是以后者为主体, 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态度和去年比较 起来大不相同。”
例3.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 量。
例4.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高考病句类型之一不合逻辑
![高考病句类型之一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def7e27a7fd5360cba1adb67.png)
高考病句类型之一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修改下列病句:
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3、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4、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5、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6、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7、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8、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9、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10、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11、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12、经过刻苦的练习,在选拔赛上他射击的五次成绩平均都在95环以上。
13、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14、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最近宣布行政院改组计划,以吴敦义代替刘兆玄任行政院长,以期挽回了因“8·8”台风灾难而一路下滑的支持率。
15、苹果是一家充满了乔布斯基因的公司,虽然也是一家完整的IT公司,并不会因为乔布斯的离开而轰然倒下,人亡政息不适应苹果。
16、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病句考点六不合逻辑
![病句考点六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46e788b2fe4733687f21aaf3.png)
类型1:概念混乱 类型2:自相矛盾 类型3:否定失当 类型4:强加关系 类型5:不合事理
类型1:概念混乱 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
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2018年天津】
解析:语句存在概念混乱的语病,“天津”与“比赛现场 ”有交叉的情况,二者不能并列。另外,“都有支持热爱 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改为“都 有一批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球迷”。
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2020年天津】 解析:“不可谓世所罕见”中,由于使用“不”,造成 滥用否定词导致语义表达反了,应该把“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
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 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 方的"结果"呢?前“因”并不能产生后“果”。
类型2:自相矛盾 该型号的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
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 具竞争力。 解析:“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 的意思是这种机型的飞机运营成本高,是劣势,而后文 却说“优势明显”,前后矛盾。
类型3:否定失当 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
类型5:不合事理 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日亮相央视,吸引了广大观众在 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解析:“不日”直将来,“吸引了”指过去,应将“不日” 改为“日前”。
高考语文病句类型六——不合逻辑
![高考语文病句类型六——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100655a469dc5022abea0015.png)
高考语文病句类型——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主要包括不合事实,前后矛盾、语言错误等。
①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②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③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④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⑤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⑥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⑦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⑨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①不合事实,用词不当,“夷为平地”一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成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②不合逻辑和赘余,“小提琴爱好者”、“文学爱好者”与是否在工作无关,可以去掉“工作之余”几字,也可以改为:“工作之余,他不仅爱好小提琴,是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爱好文学,能写出美妙诗篇。
”“很好的”和“美妙”重复了。
③“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不能是约数,当然不能说“以上”。
因为是平均指把总数按份均匀计算。
④“两千多年前……新出土”前后矛盾。
⑤前后矛盾,平均数是一个确数,而“三百公里左右”则是一个概数,应删掉“左右”。
⑥“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
⑦项不合逻辑,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病句专题——不合逻辑
![病句专题——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64b5c03e87c24028915fc331.png)
句应该是“‘比较文学’ 第1句应该是“‘比较文学’对我们是 句应该是“‘比较文学 个陌生的概念” 个陌生的概念”。第2句,我们在比较一先 句 一后两件事时,一般以后者为主体。 一后两件事时,一般以后者为主体。本句 去年”属前者, 今年”属后者, “去年”属前者,“今年”属后者,因此应 将句中“去年” 今年”调换位置。 将句中“去年”和“今年”调换位置。第3 后半句应该是“我对这件事感类题训练】修改下列病句: 类题训练】修改下列病句: 1.因为各方面都有需要,特在这 因为各方面都有需要, 因为各方面都有需要 里把《标点符号用法》全文发表, 里把《标点符号用法》全文发表, 希望读者们和作者们共同遵守。 希望读者们和作者们共同遵守。 2.蔡元培在《管子》《墨子》上 蔡元培在《 》《墨子 蔡元培在 管子》《墨子》 还亲自用朱笔、 面,还亲自用朱笔、墨笔或蝇头小 楷批注得密密麻麻。 楷批注得密密麻麻。 3.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 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 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分类不明 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 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由于没有按一定的分 类标准对事物进行界定, 类标准对事物进行界定,将几种不同标准混杂在 一起,对事物或概念进行并列述说,因而造成费 一起,对事物或概念进行并列述说, 例如: 解。例如: 1.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 去年冬天, 去年冬天 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 多青年、妇女和老人报名参加学习。 多青年、妇女和老人报名参加学习。 2.我观赏过的戏剧的种类很多,有悲剧、话剧、 我观赏过的戏剧的种类很多, 我观赏过的戏剧的种类很多 有悲剧、话剧、 歌剧、喜剧、正剧、歌舞剧等。 歌剧、喜剧、正剧、歌舞剧等。 3.在学习句子的时候,我们对陈述句、疑问句、 在学习句子的时候, 在学习句子的时候 我们对陈述句、疑问句、 主谓句的特点一定要搞清楚。 主谓句的特点一定要搞清楚。 句中, 第1句中,青年、老人是按年龄来分类,妇女 句中 青年、老人是按年龄来分类, 是按性别来分类,三者不能并列; 句中, 是按性别来分类,三者不能并列;第2句中,悲剧、 句中 悲剧、 喜剧、正剧,是按戏剧冲突的性质来分类,话剧、 喜剧、正剧,是按戏剧冲突的性质来分类,话剧、 歌剧、歌舞剧是按表演方式来分类, 歌剧、歌舞剧是按表演方式来分类,不能交相并 句中, 列。第3句中,陈述句、疑问句是按语气和用途来 句中 陈述句、 分类,主谓句是按句子结构特点来分类, 分类,主谓句是按句子结构特点来分类,三者同 样不能并列。 样不能并列。
06病句修改专题之六:不合逻辑(精心校对,无任何错误,附答案解析)
![06病句修改专题之六:不合逻辑(精心校对,无任何错误,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c5a52eaf45b307e87197b8.png)
病句修改专题之六: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主要有不合事理、概念混乱、自相矛盾、否定不当、照应不周、主客颠倒、复句关系混乱七种类型。
(一)内容不符合客观真实(不合事理)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等,因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
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合事实例1: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八百多人”怎么有几千条胳膊呢?应改为“一千多条”)例2: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大学所有课程”浩瀚之极,仅用三年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应去掉“所有”)2.不合事理例1: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酷暑”与“严寒”分别是在夏天、冬天,不可能同时到来,“他”怎么能每次都“冒着酷暑和严寒”呢?)例2: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3.过于绝对例1: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句子中“凡是……都……”言过其实,犯了绝对化的毛病)(二)概念分类不合逻辑(概念混乱)因对词语所表达概念内涵及概念间关系的误解而造成的误用。
1.从属关系并列不当例1: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牙膏、牙刷、日用品间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把“和”字改为“等”字)例2:洪水可以冲走我们的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但它冲不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各种财产”应包括“房屋、庄稼”,应把“和”改为“等”)2.交叉关系并列不当例1: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干部、青年、女同志”三个概念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例2: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
(“小说、诗歌、散文”与“外国名著”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3.非同一范畴的概念不能并使用例1:陈述句、疑问句、判断句和主谓句的特点一定要搞清楚。
(分类标准不统一,前三者按句子的语气和用途分类,后者主谓句是按句子的结构特点分)例2: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辨析病句之不合逻辑
![辨析病句之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55c86d03a76e58fafab0034b.png)
辨析:“报刊”是指“报纸杂志”,自然不能与 “杂志”并列;另外,“报刊”也好,“杂志” 也好,都是出版物,自然又不能同“一切出版物” 并列在一起。
②、我国的江河湖泽出产鱼、虾、盐、碱 等水产品。 辨析:“鱼、虾”是水产品,“盐、碱” 非水产品,属非同一范畴的概念。
③、各位乘客,本次航班飞往广州,经停长 春。到达长春机场时,前往广州的乘客请随 同所有旅客下机,在候机大厅等候通知。 “所有旅客”包括了“前往广州的乘 客”。
高考一轮复习 辨析病句之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
指句子的意思在事理 上讲不通。
1、并列不当
不 合 逻 辑
2、自相矛盾
3、否定失误 4、违反常理 5、强加因果
1、并列不当(范围不清)
在一个句子里,常常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 几个不同的概念,或不同分类标准的事物, 并列在一起,从而导致句意的模糊。 ①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 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 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将”与“了”时态矛盾。
5、强加因果
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中,把没有因果关系(或 只有部分因果关系)的情况说成有因果关系, 或者根据前面的部分原因想当然地推断出某一 个结果来,这就是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 ①、特大贪污犯胡某对记者说:“我由于 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所以走上了贪污 犯罪的道路。”
• ②、宋朝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 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 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 新,耐人寻味。 • ③、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 “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 名学者、历史学家。
3、否定失误:
句子的否定词重复出现或误用。
①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 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②会议达成了重要协议,难道还能否认 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吗?
病句之不合逻辑
![病句之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f455b8294b35eefdc8d33395.png)
(13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女性学者被称为“ 美女学者”,我还听过 “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 否定失当 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 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 统一配备。 分类不当 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 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递进关系颠倒
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
3、他是许多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幸免”是没死,“死难”是死于灾难,矛盾。
Hale Waihona Puke 4、一天一夜没停的大雨又下了起来。 5、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4岁。 6、浓雾笼罩着大地,十步之外就看不分明。我 抬头远眺,模模糊糊地看见,远处一个穿白衣的 少女在割草。 7、这些都是糟粕,并无多大价值。 8、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 《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 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2001年) 9、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 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 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04江苏卷)
3、近几年来,王芳同志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 4、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5、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难道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6、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 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05江苏卷) 7、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 足,二是谋略不当。 (05天津卷) 8、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 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 不要再次发生。 (08北京卷) 9、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 道德素质 ,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11四川卷)
详解六类高考病句六:不合逻辑
![详解六类高考病句六: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5a87946efe4733687e21aabf.png)
详解高考六大类病句类型类型六不合逻辑语言中的“不合逻辑”现象指的是句子内容不合事理、不合实际、不合客观规律的现象,以及句子表述不够严密、不合情理、自相矛盾的现象。
前者是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或不当而产生的内容上的毛病,后者则是由于语言表达不周密而产生的形式上的错误。
一、例说不合逻辑类型例12016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美的艺术鉴赏活动。
[错因分析]此处属概念并列不当。
此句中“天然石”的概念大,包括“玉石”,故此句中“天然石及玉石”并列不当。
例2张晓亮从小就喜欢读文学作品,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和外国文学名著。
[错因分析]概念并列不当。
“外国文学名著”中包含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
1.概念混乱概念之间有六种关系,即同一关系、种属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立关系、矛盾关系。
运用概念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关系,否则就会违背事理。
如: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分析:概念不清。
“黄发垂髫”包括了小孩和老人,与“初懂事理”相矛盾。
概念混乱多指概念并列不当。
当看到并列词语或短语时,可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交叉情况等。
例3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错因分析]状态上自相矛盾。
“断定”,肯定;“大概”,估计、不肯定。
例4翻开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人们就会发现,地震最强烈的地方往往总是在山的边缘地带。
[错因分析]频率上自相矛盾。
“往往”,时常,经常,但未必每次皆然;“总是”,每次都不例外。
2.自相矛盾同一个句子,在逻辑上,应该保持前后语意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如: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院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分析:“日前”即“前几天”,表示时间已经过去;“正”表示在进行之中。
二者矛盾,可改为“目前”。
例5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信心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病句之不合逻辑(上课)
![病句之不合逻辑(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b4d3911bde80d4d8d15a4f99.png)
个表示所有,一个表示部分,二者用在一起显然是矛盾的。
(4)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 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答: “日前”即“几天前”,指的是过去,它与表示现在的 “正”连用,显然是矛盾的。
练习
• 1、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 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 地而建成的。 (“夷为平地”一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 平、消除,使之成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2、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 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起到了极好的推动 作用。 ( “将”与“了”矛盾,将来时与过去时混杂)
(主客倒置,应是“宝玉对王夫人”。)
6.有悖事理(含自相矛盾) (1)(2013· 江西)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
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下面句子都存在有悖事理(含自相矛盾)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
不合逻辑,“甚至”表递进关系,因为“被人遗忘得一 答:
干二净 ” 应该是 “ 两年 ” 比 “ 五年 ” 更加递进一层,所以 应把“两年”与“五年”互换一下。
练习
• 1、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 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 (这个句子的错误是“至少”与后面不搭配,“至 少”一词要求后面搭配的是确数,而“在六千万元 以上”是一个概数,应改为“至少有六千万元”。 ) • 2、使用电焊时一定要戴上保护面罩,因为焊接点的 温度超过6000摄氏度以上,它发出的弧光会伤害眼 睛。 • (“超过6000摄氏充以上”应改为“超过6000摄氏 度”,凡是“至少”“最多”“最低”“最高”“ 超过”这一类词语,它们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
语文病句不合逻辑的知识点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语文病句不合逻辑的知识点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55bfccc281e53a5802ffd3.png)
语文病句不合逻辑的知识点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一、“不合逻辑”病句类型介绍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
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
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
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
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
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二、不合逻辑类型概念范围不清自相矛盾多次否定引起混乱主客颠倒关联词语用错三、典型试题1、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
(自相矛盾)2、既然来了,但他还是不安心。
(关联词语用错)3、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4、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描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5、八百多人,几干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八百多人”怎么有几千条胳膊呢?应将“几千条”改为“千多条”)6、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大学所有课程”浩翰之极,“仅用三年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可去掉“所有”)7、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
(既然“放眼大海” ,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
病句之六——不合逻辑
![病句之六——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79ba187fb84ae45c3b358cbb.png)
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②宋朝以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
记》、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 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③北京几座规模宏大的立交桥我都见过,特别是三元桥,我 天天路过,称我“北京通”也当之无愧了。
④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⑤在前一阶段外语学习中,由于我重视了读、写 因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 教育和管理。
②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 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③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④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让人产生 怀疑。
⑤谁也不会否认,鲁迅先生不是中国新文学
的奠基人。
6.强加关系 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 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 的使用。在一些句子中,若没有弄清 分句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就把关联 词强加于句子,则易造成病句。
这种语病常出现在复句之中,把没有因果关系 (或转折关系)的情况说成有因果关系 ( 或转 折关系 ) ,或者根据前面的部分原因想当然地 推断出某一个结果来,这就是犯了强加关系的 逻辑错误。
【例1】我曾看见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他 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
【解析】根据“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就推断“他 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理由不充足,不能让人信服。
病句之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的句子常常表现为概念
不清、判断不当、推理无据等形 式,具体说主要有:
1.概念混乱 2.两面失衡 3.自相矛盾 4.主客颠倒 5.否定失当 6.强加关系 7.不合事实
病句分析
![病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c0185bcf84b9d528ea7aec.png)
• 数词不当,确数与约数不能同时使用。 • 例1:有近20%左右的同学,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及 格。
• 解析:“近”和“左右”的意思相近,用一个就可 以了。 • 例2:本公司因业务发展,特向社会招聘五位业务 员,要求年龄在20-22岁左右,男女不限,有工作 经验者优先。
• 解析:确数与约数不能同时使用。20-22已经确定 了,不能再用左右了。
• 多音字造成的歧义句 • 例1:到2008年底,他还欠款5000元。 • 例2:这个人好说话
• 多义词或多义短语造成的歧义句 • 例1: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 解析:“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 “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 县里
• 停顿引起的歧义句 • 例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 入了两家银行。 • 解析:“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 副总经理”。 •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 解析: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 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 于身份等因素)”。 • (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 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 解析: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
• 4、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 扬。 • 解析:“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的 好成绩,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 5、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 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 看法是否定的。 • 解析: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有歧义,“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 采取果断措施”。
• 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病句分析之不合逻辑 •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从 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 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 • 不合逻辑主要包括: • 1、自相矛盾 • 2、范围不清 • 3、 因果颠倒强加因果 • 4、主客倒置 • 5﹑否定失当 • 6、不合事理
病句类型不合逻辑
![病句类型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6ca4c53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0.png)
病句类型不合逻辑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类型不合逻辑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类型不合逻辑,欢迎阅读病句类型不合逻辑1一自相矛盾在同一句话中,前面已经说出了某个意思,后面又说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意思,前后句缺乏一定的照应,从而造成前后不一、互相矛盾的错误。
例如: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3.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二不合事理整个句子意思的表达与客观现实或事理明显地相违背,给人以不真实、不可信的感觉,让人无法想象、无法感知、无法推断。
例如:1.桂林确实山清水秀,壮族的民俗风情,使我像置身于画卷之中,心旷神怡。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指南针,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实用的价值。
路上飞驶着。
3.《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4.(2007年辽宁卷)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5.(2007年宁夏卷)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三范围不清在一个句子里,常常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并列在一起,使得部分与全体、特殊与一般、小范围与大范围之间界线不明,从而导致句意的模糊。
例如:1.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3.我们要坚决反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和各种腐败行为。
4.(2007年湖北卷)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四主客倒置在一句话中,同时说到一个人或一件事、几个人或几件事时,将主要的和次要的混淆倒置,从而造成对象不明,主客关系不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类型之不合逻辑
一自相矛盾在同一句话中,前面已经说出了某个意思,后面又说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意思,前后句缺乏一定的照应,从而造成前后不一、互相矛盾的错误。
例如:
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3.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二不合事理整个句子意思的表达与客观现实或事理明显地相违背,给人以不真实、不可信的感觉,让人无法想象、无法感知、无法推断。
例如:
1.桂林确实山清水秀,壮族的民俗风情,使我像置身于画卷之中,心旷神怡。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指南针,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实用的价值。
路上飞驶着。
3.《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4.(2007年辽宁卷)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的挖掘机、装卸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5.(2007年宁夏卷)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三范围不清在一个句子里,常常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并列在一起,使得部分与全体、特殊与一般、小范围与大范围之间界线不明,从而导致句意的模糊。
例如:
1.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3.我们要坚决反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和各种腐败行为。
4.(2007年湖北卷)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四主客倒置在一句话中,同时说到一个人或一件事、几个人或几件事时,将主要的和次要的混淆倒置,从而造成对象不明,主客关系不清。
例如:
1.我们对“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2.他去年的学习精神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3.一个平时不为人注意的医生治好了我多年没治好的胃病,这件事对我的感受很深。
五分类不明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由于没有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界定,将几种不同标准混杂在一起,对事物或概念进行并列述说,因而造成费解。
例如:
1.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和老人报名参加学习。
2.我观赏过的戏剧的种类很多,有悲剧、话剧、歌剧、喜剧、正剧、歌舞剧等。
3.在学习句子的时候,我们对陈述句、疑问句、主谓句的特点一定要搞清楚。
六否定失当在一个句子中,由于本来已经出现了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在此基础之上又加上另外的否定词语,造成了多重否定,从而导致句子的意思恰好与原来意思完全相反。
例如: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2.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3.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七对应不一一个句子前面所说的内容与后面所说的内容,不能很好地相照应,造成一面与另一面不统一的情况,使得句子令人费解。
例如;
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2.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3.在考试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所在。
4.(2007年山东卷)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八偷换概念在一个句子里,前面部分陈述的对象是一种事物,到后面部分陈述的对象却变成了另外一种事物,这种逻辑错误就是偷换概念。
例如:
1.“在会上,大家谈了自己对学校的看法,看来,大家的希望不一致。
”
2.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3.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九强加因果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中,把没有因果关系(或只有部分因果关系)的情况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根据前面的部分原因想当然地推断出某一个结果来,这就是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
例如:
1.宋朝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2.因为他来自北方,所以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3.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十误用倍数倍数只能用于提高、增加、扩大等方面的情况,而不能用于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的后面。
但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倍数常常被误用。
例如:
1.夏天即将来临,空调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有的品牌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2.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的同类教材要少好几倍。
3.这种赛车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4.(2007年江西卷)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一自相矛盾
第1句中,他既然是“幸免”的一个,自然没有死,又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第2句里,“断定”与“大概”互相矛盾,不能并列。
第3句,既然力量是“无比”的,又何须再“增强”?显然是顾此失彼,前后不一致。
二不合事理
第1句的“风情”是不能“使我像置身于画卷之中”的,明显地有悖事理。
第2句按一般事理,首先是“在航海事业中很有实用的价值”,然后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样才符合常理。
第3句,“引人入胜”的前提应该是“非常生动”,所以,按常理应该先是“非常生动”,然后才能“引人入胜”。
第4句中,翻斗车也能挖土?不合事理。
第5句也不合事理,“夷为平地”一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成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三范围不清
第1句中的“各项人才”包括了科学专家,所以两者不能并列,应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第2句,“一切出版物”已经包括了“报刊、杂志”,故不能并提。
第3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本身就属于“腐败行为”,它们不能构成并列关系。
第4句中并列不当,“水产品”包括“鱼、虾、甲鱼”等。
四主客倒置
第1句应该是“‘比较文学’对我们是个陌生的概念”。
第2句,我们在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时,一般以后者为主体。
本句“去年”属前者,“今年”属后者,因此应将句中“去年”和“今年”调换位置。
第3句,后半句应该是“我对这件事感受很深”。
五分类不明
第1句中,青年、老人是按年龄来分类,妇女是按性别来分类,三者不能并列;
第2句中,悲剧、喜剧、正剧,是按戏剧冲突的性质来分类,话剧、歌剧、歌舞剧是按表演方式来分类,不能交相并列。
第3句中,陈述句、疑问句是按语气和用途来分类,主谓句是按句子结构特点来分类,三者同样不能并列。
六否定失当
第1句中,由于用了“就不”,意思刚好同原来的相反。
第2句中“忌”与“不可”意思一样,两者并用造成双重否定不当而引起表意混乱。
可将冒号后的三个“忌”与三个“不可”删掉。
第3句多用了否定词“不”,使句子与原意相反,应删去“不”。
七对应不一
第1句中的“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是“电子工业能迅速发展”的“关键”,如果“不迅速发展”,也就无所谓这个“关键”了。
这是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逻辑性错误。
应删去“否”字。
第2句里,“有没有”是两面的,“取得成功”是一面的,两面对一面,不能照应。
应删去“没有”。
第3句中,前面的“能否”是从两方面来谈,后面的“关键”只从一个方面来说,因而两面与一面不能照应。
应删去“能否”。
第4句中“能否被刊用”与“没报太大的希望”照应失当。
八偷换概念
第1句中前边用了“看法”,后边换成了“希望”,更换了概念。
第2句前面部分的主语是“歌唱组合”,到后面却变成了“作品”,也是偷换了概念,应改为“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他们的平均年龄仅20岁。
”
第3句先陈述的是“巨著未及完篇”,后陈述的是书的作者“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概念前后不一致。
九强加因果
第1句中所提的这些作品文笔清新,耐人寻味,主要原因并不是它们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
第2句中他来自北方,并不一定思想守旧。
第3句中周先生投身于“五四”运动,与他成为学者、历史学家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十误用倍数
这四句的共同特点,就是在下降、减少、缩小等的情况下使用倍数,造成意思的费解,语义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