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两大诗人的个人恩怨

合集下载

宦海沉浮,回归本来面目—王安石与苏东坡的爱恨情仇

宦海沉浮,回归本来面目—王安石与苏东坡的爱恨情仇

【宦海沉浮,回归本来面目】—王安石与苏东坡的爱恨情仇宋赵佶《文会图》局部北宋由于重文轻武的缘故,文学艺术的发展登峰造极,造就了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尤其在仁宗时期,“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唐宋八大家中的六家在这个时期隆重登场。

景祐五年(1038年),西夏脱宋自立与大宋爆发战争,国内兵变民变四起,此时的大宋朝内忧外患,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仁宗皇帝拜范仲淹为相、主持“庆历新政”开展一系列改革,欧阳修也是新政的积极倡导者。

因反对势力庞大,范仲淹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欧阳修也被贬至滁州。

历时仅一年多的新政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王安石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赵顼继位,赵顼是一个锐意图新的皇帝,在当太子时,赵顼就读过王安石给仁宗皇帝的上疏,对王安石的改革思想极为赞赏。

此时的王安石,由于没得到重用,以为母服丧为由已辞官三年。

赵顼甫一登基,就立即启用王安石。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拜相,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史称“熙宁新法”,此时的王安石在赵顼的支持下,权重望崇,炙手可热,光芒万丈,一时无两,一跃成为大宋的风云人物。

历史上任何改革都会触犯保守派的利益,“熙宁新法”也不例外,而反对新法的代表人物,便是少年成名的司马光,面对昔日的好友兼同僚,司马光多次劝谏王安石,痛陈变法之弊,希望王安石放弃变法,而王安石的态度十分坚决,对司马光的言论给予了驳斥。

司马光又请求神宗废止新法,而神宗此时推行新法风头正劲,没有理会司马光的意见。

宋朝的官员都有一身傲骨,司马光为了表明立场,回绝了神宗的重要任命,自请降职退居洛阳专心编纂《资治通鉴》去了,把舞台留给了王安石。

司马光熙宁四年(1071年),司马光离开朝廷的这一年,大才子苏东坡刚刚守孝还朝,眼见朝野凋零,物是人非,昔日的师长大多被迫离京,苏东坡愤而上书,反对新法。

苏东坡的行为遭到了王安石为首当权派的弹劾和打压,于是苏东坡请求外调,被授为杭州通判。

两大文豪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恩怨怨

两大文豪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恩怨怨

两大文豪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恩怨怨(苏东坡像)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家,在“唐宋八大家”均有一席之地。

他们俩都是宋神宗时期影响力最大的党争代表人物,王安石是改革派的代表,苏轼是保守派的代表。

其实苏轼本不该成为党争代表的,因为他在朝内甚至全国的读书人里面影响较大,改革派把茅头首先对准了他,他不得不被动成为代表人物了。

论年龄,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眉州眉山,王安石生于1021年12月18日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年龄大苏轼16岁;论才华,苏轼进士及第时21岁,王安石进士及第时22岁,两人都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

两个人都在科举考试中与自己该得到的状元头衔擦肩而过。

王安石是因为仁宗皇帝看到他考试的卷子里有"孺子其朋”这句话,感到很不高兴,而把考官拟定给他的第一名改到了第四名。

苏轼是因为欧阳修猜测那份卷子是他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把该给的第一名定为第二名,不然的话,他们俩应该都是大宋朝科举状元。

论资历,王安石入朝早,官阶高,资历老,也算是苏轼的前辈了啊;论门派,他们俩都是北宋时期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门生,都得到过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荐,不过王安石是欧阳修的第一代门生,苏轼应该算是第二代门生。

论政见,他们俩都看到了大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都主张必须实施改革,以富国强兵、挽救危局,但是对改革所走的路径,却截然不同。

王安石主张大刀阔斧全面推进的激进式改革,“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

苏轼则主张“既要虑及民生之疾苦,又要考虑社稷之稳定”的循序渐进式改革。

如果说两个人还有什么遗憾的话,苏轼的最大遗憾应该是他满怀忠贞保国之志却一直被排除在中央权力中心之外,没有机会实施其循序渐进改革的治国理念,而王安石的最大遗憾肯定是,呕心沥血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改革方案,满腔热血、不顾一切地推进实施了,最后却让老百姓怨声载道、流离失所,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和而不同:王安石、苏轼的君子之争

和而不同:王安石、苏轼的君子之争

和⽽不同:王安⽯、苏轼的君⼦之争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开始主持变法,轰动⼀时,成果显著,朝野焕发出勃勃⽣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的反对、两派彼此⽣隙之时,两⽅⾸要⼈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段进⾏打压,如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王安⽯为其求情,这是历史少见的君⼦之争。

这种⽂明且激烈的争论在当时政治现实⾯前并不是主流,但赋予了⼀定的政治⾊彩,朝⾂党争夺权、派系林⽴的局⾯由此发端。

⼀、王安⽯与苏轼的争论之处⾯对政治经济危机、阶级⽭盾尖锐化、“三冗危机”和“两积问题”,宋神宗启⽤王安⽯⼤⼑阔斧地进⾏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

变法内容有青苗法、保甲法、农⽥⽔利法等,变法成果收效显著,国⼒贫弱的局⾯得到改观。

但变法招致司马光、苏轼等⼈的反对,如在财政拮据问题上,王安⽯主张开源,⽽对⽴⾯则认为开源会使国库空虚,不利于朝政稳定及民⽣发展,主张节流、开源并⽤。

在客观实践的前提下,这是苏轼反对王安⽯的根源。

两⼈的争论点有以下⼏个⽅⾯:1.农业此时的⼤宋早已是积贫积弱的不堪局⾯,因此青苗法的⽬的就是先逐步缓和民间⾼利贷的盘剥现象,⼜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

苏轼认为青苗法的实⾏,实质是政府放贷赚取⾼利息,地⽅官吏则多放青苗钱以邀功,强迫借贷交息,百姓不堪其苦,不利民⽣发展,所以必须取消青苗法。

2.⽔利王安⽯提出凡吏民能提出⼟地种植⽅法,指出陂塘、堤堰、沟渠利弊,且⾏之有效,可予以⼤⼩奖励,另奖励兴修⽔利、开垦荒⽥。

苏轼否定农⽥⽔利条约做事做的好要有奖励、没有做好的也没有惩罚的制度,他认为这会让投机取巧的“奸商”肆⽆忌惮地谋取国家与⼈民的财产,不利于民⽣发展,也并不能达到富国强民的⽬的。

3.取仕制度王安⽯认为诗赋取仕难以选拔真正的⼈才,要求改⾰取仕的⽅法,以考策论为主,⽬的是为政府机构招揽实⼲型⼈才。

⽽苏轼作为以“诗赋取仕”的受益者,个⼈倾向也⽐较明确,他认为改⾰取仕违反旧时国家制度,不宜改制。

王安石和司马光苏轼互怼了一辈子,虽为政敌却互相欣赏各自人品

王安石和司马光苏轼互怼了一辈子,虽为政敌却互相欣赏各自人品

王安石和司马光苏轼互怼了一辈子,虽为政敌却互相欣赏各自人品说道北宋有名的人物,那当属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和司马光了。

宋朝一直被后人称为最积贫积弱的朝代,当然宋朝也想改变现状,重振朝纲的局面,为此出台很多新政新法,最早以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之后有王安石变法。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和苏轼还有司马光欧阳修在政坛上是不折不扣的死对头,常常因为变法的事情四人吵的不可开交。

王安石这个人关系很广,为什么这么说呢。

1,我们都知道唐宋八大家曾巩吧,他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但是曾巩又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为此曾巩曾经多次写信给恩师欧阳修说王安石是个不世之才,当可重用。

后来,欧阳修也就多次提携过王安石,欧王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十分的密切。

2,王安石和司马光年轻时是一对至交,年轻的时候两人常常书信来往,后来在一起朝廷任官,关系也十分密切。

常常在一起商讨国事,虽说当时意见也各不相同,但是却能互相理解对方。

3,王安石和苏轼也是一对好朋友,两人经常讨论国事,且政见相似。

都认为唯有变法,宋朝方可强大。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宰相,为此王安石开始了的新法之路。

但是却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不是别人竟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司马光。

为此王安石对司马光十分的心寒,也因两人的政见不同在朝廷上针锋相对形容水火,为此两人决裂。

而由于欧阳修晚年思想保守,也为此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产生分歧,两人也就越走越远。

只有苏轼是支持王安石新法的一派,但是却认为当时时机尚未成熟,不可操之过急,应该徐徐渐进。

为此,苏轼不仅得罪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也得罪了改革派。

苏轼把两大集团都得罪了,当然日子十分的不好过,在朝廷难以立足。

王安石本来并非想让苏轼贬官的,但是苏轼常常在朝堂之上和王安石针锋相对,王安石于是打算挫一挫他的锐气。

于是把他贬到杭州去任职,但是这个苏轼在杭州也不安分,常常上奏朝廷说新法的坏处。

而王安石又因为不识佞臣,为此有不少贪官污吏巴结王安石,这些贪官污吏为此被王安石提拔,为此苏轼遭到改革派的严厉打压,这也为他后半生颠沛流离的人生埋下伏笔。

苏东坡,王安石,男人之间的那份“相爱相杀”

苏东坡,王安石,男人之间的那份“相爱相杀”

苏东坡,王安石,男人之间的那份“相爱相杀”当年,着手打压苏东坡的,是王安石;最后,出手相救苏东坡的,也是王安石。

当年,苏东坡一生的困顿潦倒流浪他乡,据说,都是王安石一手造成。

俩人都活了65岁,虽然他们出生年月日不同,年龄相差了16岁。

但依然挡不住他们之间的那份——相爱相杀。

当然了,是男人份的,请别误会哦。

一、苏东坡,生于1037年1月8日。

王安石,生于1021年12月18日。

俩人如果按实际年份算,其实也就只差15年零1个月,而已。

60多年后,苏东坡死于1101年8月24日,享年64岁零7个月又16天,虚岁65。

而王安石死于1086年5月21日,享年64岁零5个月又3天,虚岁65。

有意思的是,一开始王安石比苏轼早生了15年,然后又早走了15年。

这一头一尾掐去,正好都是15年,所以他俩“同岁”。

也是一桩奇事。

1061年,嘉祐六年。

24岁的苏轼,和小自己2岁的弟弟苏辙,举制科时,被40岁的王安石“制约”了一把。

王安石拒绝为苏辙撰写任命制书。

因为他看不惯“三苏”主动结交大人物的做法,甚至相当反感。

在他的观念里,“君子”要不屑于跟权贵们交结。

要自己有一套主张,直接去说服“明君”,然后改造世界。

从此,在苏轼和他弟弟的笔下,经常“暗讽”王安石这个权贵对自己的压制。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开始策划和实施“新法”。

结果,朝臣们议论纷纷,竟然分裂为支持和反对的“新”、“旧”两党,形成“党争”局面。

而这一年,32岁的苏轼正好为父亲苏洵服丧完毕,与弟苏辙一起回到朝廷。

正面遭遇此事。

一向“爆”脾气的苏轼,率先独立发表对“新法”的不同意见,奏上一份《议学校贡举状》。

原来,“进士科”可根据其考试内容,以王安石变法为界,区分为“诗赋取士”与“经义取士”两段。

二苏轼则大胆奏议,反对“经义取士”,而为“诗赋取士”辩护。

1071年,熙宁四年,34岁的苏轼,上书万言批评王安石新法的各种弊端。

用词酷烈,指摘尖锐。

王安石与苏轼的爱恨情仇

王安石与苏轼的爱恨情仇

王安石:与苏轼的恩怨情仇去年12月,本是四六级考试的日子。

但一位1000岁的古人却上了热搜。

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们,不但为他张贴生日快乐启事,还希望这位“考神”能够保佑考试通过。

而这个能够跨越巨大的时间鸿沟,依然被年轻人推崇的古人,就是王安石。

这位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不只有一连串头衔,他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王安石是名副其实的“考神”。

庆历二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后,仕途便一帆风顺。

他取得这样的成就,靠的并不是论资排辈,而是在地方上扎扎实实干出的政绩。

在鄞县当知县的时候,王安石已经成为东南这个地方自治的典范性人物,整个东南地区都要以他作为模范。

而王安石在文学方面,也很早就崭露头角,名扬文坛,受到许多前辈的称赞。

连欧阳修都专门写诗夸赞他: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你们做佛系青年我来过硬核人生王安石大半生的主题,大概八个字可以概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你乍一听觉得,这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啊,家长眼中的三好学生,领导眼中的栋梁之材!是的没错,但是为了能把这八个字做到极致;你知道王安石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吗?大概可以这么形容,如果你有一个像王安石一样的孩子,他跑来跟你说:爸妈,读书就是我的一切!吃什么,不重要!穿什么,不重要!谈恋爱,更是不重要!读书的时候好好读书可以理解,王安石是参加了工作后也疯狂读书,甚至常常读到通宵。

他当年在基层当公务员,每天通宵达旦地读书,困了就坐着打个盹。

常常是上班要迟到了,连洗漱都来不及,蓬头垢面地就去了。

他的上司韩琦看他天天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以为他沉迷酒楼夜生活,还劝解道:“年轻人要好好读书,不要自暴自弃啊!”王安石连解释都懒得解释。

他完全专注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

其他事情,能少则少。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了一个王安石的故事,说他脸黑得不像话了,他学生都以为他病了,赶紧找医生来看。

医生把脉问诊看了半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不是病,脸太脏了!他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形象,甚至可以一年不洗澡。

宋代名臣王安石为何一直与苏东坡过不去?他俩什么仇什么怨?

宋代名臣王安石为何一直与苏东坡过不去?他俩什么仇什么怨?

宋代名臣王安石为何一直与苏东坡过不去?他俩什么仇什么怨?王安石与苏东坡都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

王安石与苏东坡同时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名垂千古的人物。

在北宋的官场上,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是现象级的存在,只不过这俩人在官场上的不合也同样闻名遐迩。

王安石从政绩突出的地方官,受到宋神宗的赏识而一跃成为宰相,主持变法,是典型的“改革派”,苏东坡则是因为反对变法、反对全盘否定变法,典型的“保守派”,也因此受到王安石的一再打压。

王安石实行变法时,身为“开封府推官”的苏东坡先是旁敲侧击,试探情况,进而写《上神宗万言书》,对“新法”涉及的内容进行全方面的攻击,而在过程中并把矛头直指王安石本人,这当然也引起了王安石及新党内心的不快,苏轼作为文人士子的代表,他的一言一语当然会引起当时文人的效仿,社会舆论一起来,变法就会阻碍重重。

随后,王安石采取反击,让人弹劾苏东坡“向丁忧,多占舟舡,贩私盐苏木,及服阙入京,多占士兵”。

王安石还下令严加调查,搜集苏东坡的罪证,从他写的诗词里面做文章,偏偏凑巧,当时出版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

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

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此后,苏东坡厄运连连,耸人听闻的的“乌台诗案”由此而生,使之下狱问罪,差点丢掉脑袋。

按说苏东坡落到这般田地,王安石应该是很高兴的,而这时王安石这时却为苏东坡讲话,致使保住性命,只是贬去黄州做了团练副使。

苏东坡贬去黄州的五个年头,从金陵北归,这时的王安石因改革受阻赋闲金陵。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恩怨人生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恩怨人生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恩怨人生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对“政敌”,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

苏东坡从生命的谷底黄州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

伟人相会,飘逸潇洒,友谊超迈,人品风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节点。

公元1084年7月7日,骄阳似火、四野蒸腾,长江从天际流至江宁,就是今天的南京,苏东坡的官船终于顺江而来,靠近江宁码头。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湖北黄州“安置”4年,然后“蒙恩量移”河南汝州,在与其弟苏辙同游了一趟庐山之后,他特地绕道江宁,拜访已于8年前隐居钟山的退休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震古铄今,在完成“天下己任”之后,王安石毅然“裸退”隐居钟山,以一生清白向历史证明了一位政治领袖的完美品格。

民族的两位巅峰伟人,终于在江宁相会了。

王安石穿一身与钟山农民没有多大区别的衣服,骑着一头毛驴到江边迎接苏东坡。

来不及冠带的苏东坡慌忙出船长揖而礼:“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王安石则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这一对原来的“政敌”旋即超越政治藩篱,还原成潇洒飘逸、风流千古的“唐宋八大家”———我们民族的精神姿态与风流人品,就这样体现在两位优秀儿子身上。

一42年前,22岁的王安石从江宁出发到汴京参加科举考试,自此走上从政道路。

王安石16岁时随父进京述职认识了曾巩,曾巩把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得到欧阳修的高度评价。

王安石18岁时其父突然病逝于江宁通判任上,王安石在为父守孝期间,决定放弃恃才傲物的文人生活,据其《忆昨诗》记载,他决心以两位古代圣贤“契”和“稷”为榜样,承担自己的“天下己任”。

王安石以全国第4名的成绩高中进士,他的第一个公务员职务是“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公事”,他一头扎进帝国的基层政权部门,一边积累基层政治经验,一边撰写《淮南杂记》,奠定自己日后改革的思想基础。

第二年,范仲淹和韩琦、富弼等人领导推行“庆历新政”,然而,仅仅1年多便宣告流产失败,韩琦也被贬到扬州,成为王安石的顶头上司。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的恩怨情仇大家知道吗?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的恩怨情仇大家知道吗?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的恩怨情仇大家知道吗?大宋文化璀璨,是我国封建王朝以来,为数不多的名人璀璨的时代,当然这有很多原因,与宋朝统治者重文抑武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的关系。

上述五人都是我们现在熟知的。

前天下之忧而已的范仲淹、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和苏轼、小学课本中哪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北宋一代变革明相王安石。

更深层次的恩怨,大家知道吗?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出生时,北宋刚建立还没满30年,他为官是在宋真宗(公元997年-1022年在位)和宋仁宗(公元1022年-1063年在位)时期,在仁宗朝曾主持了以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公元1041年-1048年),而欧阳修是改革派中的重要成员,后来改革失败两人都因此被贬。

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为官历经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公元1063年-1067在位),宋神宗(1067年-1085年在位),不过他主要的政绩还是在仁宗朝,后来神宗朝的宰相王安石,哲宗朝的宰相司马光,都是由他推荐从而仕途高升的,而这两人在当时是他的政敌。

在神宗朝时,他年事已高,主要任务就是养老。

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公元1085年—1100年在位)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神宗死后,司马光被哲宗启用为宰相,上台后他和保守派全面反对王安石的改革:凡是王安石立的新法,不论好坏,统统废止;凡是王安石革除的规矩,不论利弊,又通通恢复,史称元祐更化。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他和司马光在仁宗朝可以说是打酱油,没什么话语权。

到了哲宗朝时,他挂了个闲职养老,打了一会酱油就和司马光一起归天了,不过他还死在司马光前面。

在神宗朝时,受神宗重用,拜相改革,史称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

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这小子跟前辈相比,他就是个打酱油的,而且打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还在宋徽宗朝(公元1100一1125年)呆了一年多。

从“从公已觉十年迟”看苏轼王安石之恩怨

从“从公已觉十年迟”看苏轼王安石之恩怨

的交集并不算多 。
王安 石 年长 苏 轼十 六 岁 , 嘉 祜六年( 1 0 6 1 ) , 二 十 五 岁 的 东 坡 参 加 制 举 ,四 十 一 岁 的 王 安 石 以 知制 诰 的身 份 出任考 官 。众 人皆 赞 赏 苏 轼 文 章 ,王 安 石 却 认 为 苏 轼 文章“ 全类战 国文章 ” , 还在《 应
津津 乐 道 的美 事 了 。 然 而 ,苏 轼 与 王 安 石 的 关 系 到底如何? 二. 简 单 而 复 杂 的 苏 王 关 系 说 简 单 ,是 因 为 苏 轼 王 安 石
年迟”
文 坛 上 有 一 段 佳 话 :元 丰 七 年( 1 0 8 4 年) 七 月 二 十八 日 , 因 被 吕惠 卿 出 卖 而 被 迫 退 出政 坛 的 王 安石 , 居 于 南 京 已经 八 载 ; 此 时 的
然更多 地则用来 证 明苏轼如何 大
度、 宽容 、 豁达 , 对 苏 轼 人 品 大 为
颂扬 。
年前就该 从公变 法 ,故而 才可能 有 元 佑 年 间 ,苏 轼 对 将 王 安 石 新
法 尽废 不 满 。不 过 更 多 的 人 认 为 , 苏 轼 应 该 是 对 王 安 石 归 隐 生 活 的
学 教 育
己觉十年迟" 看苏轼王安石之恩怨
从 蔚 公
内容摘要 : “ 从公 已觉十年迟” 经常被作为 文坛两位 巨匠苏轼 王安石和解 的证据 , 传 为美谈佳话。然而, 细读 诗句 , 探 究 了解 两 人 交 往 的 史 实 , 发 现 苏 轼 与王 安 石 并 非 朋友 。 这 让 人 遗 憾 的事 实 背 后 , 不仅 仅 是 因为 王 安 石 刚
苏轼 , 则 经历 “ 乌 台诗 案 ” 贬谪 黄 州 四年后奉诏 赴汝州 上任 ,路 经

司马光、苏轼、王安石、欧阳修之间的恩恨情仇

司马光、苏轼、王安石、欧阳修之间的恩恨情仇

司马光、苏轼、王安石、欧阳修之间的恩恨情仇司马光、苏轼、王安石、欧阳修之间的恩恨情仇错综复杂,还是按时间顺序来说吧。

1、欧阳修与司马光的“濮议”之争宋英宗时,欧阳修、司马光同朝为官。

而显宗是侄子继承皇位。

那么该管自己的生父叫皇考还是皇伯呢?欧阳修、司马光为此针锋相对、势不两立,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论战,结果欧阳修派胜利,尊显宗生父濮王为皇考。

2、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的恩人欧阳修、司马光相争的那几年,他们不约而同地赏识、保护了一个人,中国文学史上的明星人物——苏轼。

据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编个了“尧皋之争”的故事。

金榜题名后,去拜谢主考官欧阳修。

见面后,欧阳修就问:“你在试卷中写的尧帝与皋陶的争论,出自何典?”苏轼说自己是的=“想当然耳”——编造的。

欧阳修依然欣赏苏轼的才华,并对儿子说:苏轼将取代他成为文坛领袖,历史确实如是。

不久苏轼的苏澈在写作中犯了皇家的忌讳,有人主张罢黜他。

司马光说苏澈有爱国忧君之心,保护了他。

从此苏轼、苏澈与司马光成了挚友。

欧阳修不仅赏识苏轼,也力荐才华横溢的王安石。

开始王安石在地方历练,欧阳修多次推荐他任京职,多次被王安石拒绝。

3、王安石、司马光私交甚好王安石到三司任职后,才遇到了司马光。

刚开始,二人与吕公著、韩维合称“嘉佑四友”。

尤其是王安石与司马光关系极好,堪称莫逆之交,但风格截然不同。

司马光比较注重个人修养,王安石却不图享受、不修边幅、懒得要命,甚至有点脏。

4、王安石变法宋神宗赵顼继位后,欧阳修因道德丑闻离朝。

神宗推行王安石变法,立志富国强兵,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极力反对。

欧阳修、苏轼参与了反对反对派。

从此司马光与王安石因政见不同而决裂。

赵顼驾崩后,执政的司马光全部废除新法,王安石带着无尽的遗憾了离开人世。

丧事凄惨冷清,著述突然被禁,一代千古名相,空留一抔黄土。

5、苏轼新旧两党都排斥的人王安石当丞相执政时,苏轼因参与了司马光的反对变法派,被贬黄州。

但历史上小编们为苏轼、王安石写下了这样的美丽传说。

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的恩怨

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的恩怨

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的恩怨苏轼与司马光苏轼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豪,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高不可攀,但是在入仕方面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苏轼曾经与王安石、司马光都有恩怨。

说到苏轼,熟悉文学史的人不会不知道。

苏轼号东坡居士,故又称苏东坡。

他是中国北宋大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现存诗词3900多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等。

苏轼所在的年代人才辈出,与他同时代或稍早的著名文人不得不提的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

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还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又是政治家、史学家。

可以看出,苏轼、王安石、司马光3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古代文人多有从政经历,有的甚至位居高官。

这3人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能,都曾任朝廷重要职位。

先说苏轼,自幼聪慧,深得师长赏识。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春天,19岁的苏轼,在其父亲苏洵的带领下,与其弟苏辙一起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3人同登进士,主考官欧阳修还特意表扬苏氏父子3人的文章,“三苏”之名逐步名扬天下。

尤其是苏轼,政治生涯多年,在朝位高权重。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

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职位更高,先后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一职。

而令人注目的是,苏轼与这两任宰相却有过很大的恩怨。

苏轼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期间,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便扶丧归里。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居丧期满还朝,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权开封府推事。

王安石与苏轼的恩怨人生

王安石与苏轼的恩怨人生

王安石与苏轼的恩怨人生王安石和苏轼,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名垂千古的人物,二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王安石年长苏轼十六岁,出道也比苏轼早,算是苏轼的前辈。

但是,谁能想到,同样作为千古才子的两个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却是互相攻讦。

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安石年纪比苏洵稍小,出名也比苏洵早,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扬名天下时间仅次于欧阳修。

宋仁宗庆历二年,王安石首次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是“唐宋八大家”中考试成绩最好的人(苏轼其实并非传言中的榜眼,曾巩也并非传闻中的状元)。

此时的苏洵还在家里发奋读书,备战科举考试。

嘉祐元年,欧阳修宴请天下名士,王安石和苏洵也位列其中,并且二人相向而坐,这是苏洵与王安石的第一次会面。

这次的会面彼此之间都留下了非常差的印象。

苏洵嫌弃不拘小节、不修边幅、衣着朴素、蓬头垢面的王安石,而且席间欧阳修屡次敬酒,所有人都觥筹交错,只有王安石滴酒不沾,这让苏洵觉得王安石不近人情,于是宴席结束后,苏洵对欧阳修说:“自古以来,不近人情者大多祸乱天下,王安石必定是这样的人,你早点和他绝交吧!”这段话后来传到了王安石耳朵,王安石和苏洵之间就这样结下了梁子。

嘉祐二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参加进士考试,那一年的进士考试,名人辈出,堪称古代最牛的一届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副考官梅尧臣,考生有曾巩和其两个兄弟、苏轼、苏辙、程颢、张载、吕惠卿等数不胜数的名人,考试结果出来后,苏轼排名300多名,苏辙排名400多名(这一年进士考试,苏轼、苏辙发挥都不理想)。

得知考试结果的苏轼、苏辙很不甘心,于是,嘉祐六年,苏轼、苏辙参加了考试难度更大的制科考试,结果苏轼位列三等,苏辙位列四等(考试成绩共分五等,一二等是虚设,最高就是三等),放眼整个宋代,考试成绩达到三等者,仅有49人,由此可见苏轼的确才华横溢。

苏轼、苏辙都取得了好成绩,朝廷需要为两人授予官职,当时的王安石担任负责起草任免官员诏书的职位,可是,由于王安石和苏洵的恩怨,导致王安石对苏轼、苏辙的任免诏书犹犹豫豫,对于苏轼,王安石并没有太大意见,二人同是放浪不羁之人,性格相合,王安石也非气量狭小之人,于是任命诏书下发给了苏轼。

苏东坡与王安石

苏东坡与王安石

苏东坡与王安石2009-12-05 10:54近日看于丹心得,感悟颇多,看到写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恩恩怨怨时,以前了解不多,于丹也是稍稍带过:直到晚年两人才尽释前嫌。

以前依稀记得因王安石的缘故,苏东波及一批名人被列元佑党人碑。

一番搜索,转摘如下:王安石与苏东坡都是世人皆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早年苏东坡和王安石同朝为官,因政治见解和主张不同,两人逐渐疏远,曾一度为各自的政见闹得水火不相容,以致于王安石的新法改革每推进一步,苏东坡都要写诗文相讥讽并力加阻碍,弄得王安石十分恼怒,苏东坡也因此备受变法派的打击排挤。

此后,苏东坡在政治生涯上的跌宕起伏也都似乎与王安石联系在一起。

然而,尽管他们在政治上水火不相容,但他们却相互钦服各自的人品和文才,能够为此而冰释前嫌,尤其是晚年双方相处得甚欢,感情相当融洽,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富有兴味的文坛佳话。

实际上,苏东坡和王安石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既是水火不容的政敌又是可以冒死相救的朋友。

而想要详细了解他们的这种关系,则要具体联系相关的历史事件了。

宋神宗时,北宋内有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剥削越来越严重,造成民不聊生,农业凋敝,田赋税收没有保证;外有辽和西夏均要北宋割地献金,财政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宋王朝的生存,因而北宋政权内忧外患严重,几乎国无宁日。

幸好当时神宗皇帝英年即位,孜孜以求变法图新,富国强兵。

于是他重用王安石为宰相,在全国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岂料改革命令一出,朝野即刻大哗,反对声四起,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也站出来表示支持反对派。

在这种局势下,神宗皇帝变得有些动摇,先后将王安石两次罢相,以平息反对之声。

因此,王安石主持的变法只能以失败告终。

在反对变法的人当中,时任监官诰院(官诰院,指主管颁发官吏凭证文书的机关)的苏东坡曾是最激烈的一个。

1070 年夏天,王安石提出要废除诗赋明经考试,而以经义、论策取士,进行科举改革。

神宗当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听取朝臣的意见。

人生失意无南北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

人生失意无南北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

封面故事COVER STORY©/王安石和苏轼探讨字源,出自谢京秋绘连环画《王安石与苏拭》。

王安石说:“四马曰驷,天虫曰蚕。

古人制字,定非无义。

”苏試说鸠字九鸟,可知典故?” 王安石欣然请教。

苏轼笑道:“毛诗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

”这种轻薄作风让王安石很是厌恶。

这个故事出自明人冯梦龙《警世 通言M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与史实相去甚远,此般略带儿戏的矛盾只是民间关于朝堂争斗的朴素想象人生失意无南北从公已觉十年迟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文I 李思达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小 说大全《警世通言》中,有 一则颇具趣味的故事:王安石任宰相时,苏轼自恃其才老是给他 挑刺。

某次苏轼从湖州任上回来拜访 王安石,在书房看到他一张未写完的 咏菊诗稿,上面写着“西风昨夜过园 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当下好胜心起,随后续了两句取笑这位大学者居然不 知道菊花秋天不会落瓣。

王安石看到 诗稿被改心中不快,便暗将苏轼贬到 黄州当团练副使。

到了秋天,苏轼在 黄州见到菊花落瓣,“唬得……目瞪口 呆,半晌无语”,方知天外有天,人外 有人,遂回心转意向王安石服软。

王 安石也“晓得东坡受了些腌臜,终惜其才。

明曰奏过神宗天子,复了他翰 林学士之职”。

从此之后,苏轼变得谦 虚好学,终成千古风流的大文学家。

学无止境,就算是聪明过人如苏 轼,如不谦虚学习,还是会吃闷亏,会 被前辈高手出手教育。

此则名为:王安 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实在太切合中 国人传统做人待物的理念,因而后世70 I国家人文历史•苏铽的工作群流传极广,留下“花锦般一段话文”。

自然,同所有深受民间的欢迎传奇一样,故事与史实相去甚远:苏轼从湖州卸 任,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都发生 在元丰二年(1079),此时王安石早在三 年前的熙宁九年(1076)就罢相闲居金 陵,大才子回京给当朝宰相王安石添 堵云云,自是假语村言;而故事中苏 轼好卖弄小聪明,惹得荆公恶其轻薄,故意挫折他一番,此般略带儿戏的矛 盾只是民间关于朝堂争斗的朴素想象,昔曰的听书群众,恐怕十有八九都无 法理解苏、王两人矛盾背后纷繁复杂 的北宋新旧党争。

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

苏轼写了一首诗,世人皆不懂,和他敌对半生的王安石却看懂了古谈说史事今天14:21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并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王安石比苏轼大了十六岁,但是他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两人都是少年成名,且文采斐然。

他们有这些共同点,按理说,应该成为很好的朋友才是,可事实却是两人不但没有成为朋友,还做了半辈子的敌人。

还是后来两人都经历了官场起伏之后,才放下恩怨,开始真正的结交。

那苏轼和王安石为什么敌对了半辈子呢?这就要从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说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被提拔为参知政事,这是为推行变法预热,第二年,王安石正式拜相,开始实施变法。

王安石雕像王安石变法,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苏轼,就是当时反对新法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声音,新法中有废除诗赋取士一条,苏轼很不赞同,在熙宁四年的时候,他给宋神宗上书说了很多新法的弊端,其中有一句劝诫宋神宗的话引起了王安石的极大不满。

苏轼说宋神宗:“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续资治通鉴》。

意思就是说宋神宗急于求成,什么人的话都听,什么人都在用。

这话宋神宗自己都赞同,但是王安石不赞同,而且就因为这话,他极其厌恶苏轼,宋神宗想把苏轼提拔到中书省里头来,遭到王安石反对,王安石建议让苏轼去开封府做长官,主要是管理诉讼的案子,希望苏轼能被这些纷杂之事缠住,没时间反对新法。

但是苏轼到了开封府,照样反对新法。

苏轼雕像王安石的手下有一个谏官叫谢景温,谢景温的妹妹嫁给了王安石的弟弟,所以两人是姻亲,谢景温自然也是站在新法这边的,他见苏轼一直在极力反对新法,便偷偷告诉王安石,说苏轼有走私的嫌疑,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当即就下令严查,查来查去,没查到苏轼的把柄,但却把苏轼给查怕了,他不敢再待在京城反对王安石。

苏轼上书给宋神宗,希望能外调到地方去任职,后来做了杭州通判。

苏轼离京之后,反对的声音才变小了,但他依然在反对新法,后来被一贬再贬,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去做团练副使,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蹉跎了大半生,再不复当年的锐气。

关于王安石与苏轼的经典故事

关于王安石与苏轼的经典故事

关于王安石与苏轼的经典故事王安石和苏轼,这两位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就像两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交相辉映。

他们之间的故事那可真是趣味横生又充满深意。

王安石呢,那是个一心变法革新的人,满脑子都是富国强兵的大计划。

他推行新法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刀阔斧的厨师,想要把北宋这个大厨房彻底改造一番。

苏轼呢,他更像是一个懂得品味美食的食客,觉得有些菜啊,原来的做法也挺好,一下子改得太猛可能会失了原本的风味。

于是,苏轼就对王安石的新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这在王安石眼里,就有点像一个小孩在大人精心布置的房间里乱指乱画,心里自然是不太痛快的。

有一次,苏轼去拜访王安石。

王安石正在忙,苏轼就在书房里等着。

他看到桌上有一首王安石写了一半的诗,其中有一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一看就乐了,心想这菊花可是耐寒的花,就算被风吹,也不可能落得满地都是像金子一样的花瓣啊。

他就一时兴起,在旁边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这就好像是在别人精心绘制的画卷上添了两笔,而且还是带着点“纠错”的意思。

王安石回来看到后,心里可就有了小疙瘩。

这就好比你满心欢喜做了一件事,别人却跑来说你做得不对,哪怕对方是好意,心里也会有点别扭。

后来啊,苏轼就因为对新法的态度等原因被贬到了黄州。

到了黄州之后,他才发现这里的菊花真的会被秋风吹落满地金。

这时候的苏轼啊,就像一个被现实打了脸的孩子,心里肯定是又惊讶又懊悔。

他这才知道,自己之前在王安石面前是多么的莽撞。

这就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一小部分,不要轻易就对别人下结论。

再说说王安石,虽然苏轼对他的新法有不同意见,还在诗上“挑刺”,但他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

当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陷入大麻烦的时候,王安石还站出来为苏轼说话。

这就像两个在朝堂这个大舞台上有点小摩擦的演员,当一方要被台下的观众围攻的时候,另一方却不计前嫌地伸出了援手。

王安石明白,苏轼是个有才华的人,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偶尔有些枝丫长得不合自己的意,但不能因为这个就把整棵树给砍了。

[名人故事]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两大诗人的个人恩怨

[名人故事]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两大诗人的个人恩怨

[名人故事]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两大诗人的个人恩怨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两大诗人的个人恩怨说到苏东坡的政敌,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又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

王安石去世后,中书舍人苏轼为其撰《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足见关系的不一般。

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生冲突。

苏洵与王安石素不相协,嘉祐年间苏洵以文章名动京师,王安石却未有一言褒奖。

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朝中大臣纷纷前去吊唁,苏洵独不前往。

东坡对其父写《辨奸论》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有些话说得太过分。

东坡对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赞赏,曾称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实录》为本朝史书中写得最好的。

但是东坡对王安石好为大言诡论的行为非常不满,曾在祭刘敞的祭文中予以讥刺。

熙宁二年(1069),东坡上疏论贡举之法不当轻改,神宗非常重视,当天就予接见,然后又想让东坡修中书条例,王安石阻拦并力荐吕惠卿。

同年,东坡为国子监举人考官,策题以历史上君主独断或兴或亡之事为问,王安石大为不悦。

神宗又想让东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却说东坡不是“可奖之人”。

神宗说东坡文学出众,为人亦平静,司马光、韩维等大臣都称道之。

王安石回答说东坡是“邪险之人”,还说1066年东坡遭父丧时,韩琦等赠送赙金不受,却利用运丧的官船贩卖苏木入蜀,还说此事是人所共知,所以东坡虽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当个通判,不可大用。

然而王安石却绝非奸佞小人,他与苏东坡的矛盾仅仅是政治观念的不同,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当然要打击,排斥清洗反对派,但也仅仅是将其降职或外放,从不罗络罪名陷害对手,也从未企图将对方置于死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两大诗人的个人恩怨
说到苏东坡的政敌,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又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

王安石去世后,中书舍人苏轼为其撰《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足见关系的不一般。

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生冲突。

苏洵与王安石素不相协,嘉祐年间苏洵以文章名动京师,王安石却未有一言褒奖。

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朝中大臣纷纷前去吊唁,苏洵独不前往。

东坡对其父写《辨奸论》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有些话说得太过分。

东坡对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赞赏,曾称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实录》为本朝史书中写得最好的。

但是东坡对王安石好为大言诡论的行为非常不满,曾在祭刘敞的祭文中予以讥刺。

熙宁二年(1069),东坡上疏论贡举之法不当轻改,神宗非常重视,当天就予接见,然后又想让东坡修中书条例,王安石阻拦并力荐吕惠卿。

同年,东坡为国子监举人考官,策题以历史上君主独断或兴或亡之事为问,王安石大为不悦。

神宗又想让东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却说东坡不是“可奖之人”。

神宗说东坡文学出众,为人亦平静,司马光、韩维等大臣都称道之。

王安石回答说东坡是“邪险之人”,还说1066年东坡遭父丧时,韩琦等赠送赙金不受,却利用运丧的官船贩卖苏木入蜀,还说此事是人所共知,所以东坡虽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当个通判,不可大用。

然而王安石却绝非奸佞小人,他与苏东坡的矛盾仅仅是政治观念的不同,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当然要打击,排斥清洗反对派,但也仅仅是将其降职或外放,从不罗络罪名陷害对手,也从未企图将对方置于死地。

甚至,当“乌台诗案”发生时,已经辞官的王安石还挺身而出上书皇帝,营救朋友兼政敌苏东坡,直言“岂
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要知道王安石与苏东坡长期政见不和,而苏东坡却正是因为蔟击新政而罹祸,王安石却能摒弃私见主持公道。

更何况,当时不但苏轼本人已经屈打成招,就连他自己的许多亲朋好友都噤若寒蝉,无人敢为苏东坡说一句话,而王安石这时却是一个被皇帝和百官厌弃的人,此时他受尽攻击遍体鳞伤,又痛失爱子家破人亡,一人孤独在家独守贫寒,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冒险在苏东坡的亲友都不敢为他说话时上书皇帝为他申冤,正因为个人品德高尚,所以他可以不顾个人好恶宁肯冒着危险在别人都不敢为苏轼说话,甚至连其亲朋好友都不敢为其说话时在自己失势的情况下仍然挺身而出为苏轼向皇帝直言鸣冤,真可谓高风亮节!
同样,苏轼对王安石的不满也仅仅限于政治观念上,苏东坡不但在王安石落难之后写诗给他,说“从公已觉十年迟”,而且在代宋哲宗所拟的敕书中,高度评价自己的这位政敌,说正因为天意要托付“非常之大事”,才产生王安石这样的“希世之异人”,并称赞他“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期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此外,王安石的品行不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十分敬佩,无话可说。

王安石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望,且是历史上惟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