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刑法案例分析:重婚罪

合集下载

重婚罪法律分析案例范文(3篇)

重婚罪法律分析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甲,男,30岁,已婚,在某市一家企业担任销售经理。

某乙,女,28岁,未婚,在某市一家服装店担任店员。

两人相识于一次朋友聚会,很快陷入热恋。

某甲在明知某乙未婚的情况下,与其结婚,并共同生活。

后某甲的妻子发现某甲与某乙的事实,遂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追究某甲的重婚罪。

二、法律分析1. 重婚罪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本罪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2. 重婚罪的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有配偶的人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

(2)犯罪客体: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

(3)犯罪客观方面: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

3.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某甲明知自己已婚,却与某乙结婚,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具体分析如下:(1)犯罪主体:某甲有配偶,符合重婚罪的主体要求。

(2)犯罪客体:某甲的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符合重婚罪的客体要求。

(3)犯罪客观方面:某甲在与某乙相识后,明知某乙未婚,却与其结婚,符合重婚罪的客观方面要求。

(4)犯罪主观方面:某甲在明知自己已婚的情况下,故意与某乙结婚,符合重婚罪的主观方面要求。

综上所述,某甲的行为已构成重婚罪。

三、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犯重婚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本案中,某甲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启示本案警示人们,要尊重婚姻制度,珍惜家庭幸福。

同时,也提醒未婚者,在恋爱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对方的婚姻状况,避免陷入重婚罪的泥潭。

五、总结重婚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对于破坏婚姻家庭关系、侵犯一夫一妻制的行为,我国法律给予了严厉的制裁。

本案通过对某甲重婚罪的分析,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尊重婚姻制度,珍惜家庭幸福。

同时,也为法律工作者提供了案例参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适用重婚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重婚罪法律判刑案例(3篇)

重婚罪法律判刑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李某,男,40岁,已婚,与妻子张某育有一子。

王某,女,35岁,未婚。

2019年,李某与王某相识,并迅速陷入热恋。

在交往过程中,李某向王某承诺离婚后再与王某结婚。

然而,在两人关系日益密切之际,李某并未与妻子张某办理离婚手续,反而与王某同居生活。

2020年,张某发现李某与王某的婚外情,并收集到两人同居的证据。

张某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承担重婚罪的刑事责任。

二、案件审理1. 法院审理本案由当地人民法院受理,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传唤了李某和王某出庭,并听取了双方的陈述。

同时,法院还审查了张某提供的证据,包括两人同居的照片、短信记录等。

2. 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案中,李某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王某同居生活,构成重婚罪。

王某明知李某有配偶而与其同居,也构成重婚罪。

因此,法院依法对李某和王某进行判决。

三、判决结果根据以上事实和法律规定,当地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如下判决:1. 李某犯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2. 王某犯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四、案例分析1. 重婚罪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本案中,李某和王某的行为均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2. 重婚罪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犯重婚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案中,法院根据李某和王某的犯罪情节,依法对其进行了判决。

3. 重婚罪的社会危害性重婚罪严重破坏了婚姻家庭的稳定,损害了社会风气。

本案中,李某和王某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李某与张某的婚姻关系,还可能导致王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因此,法院依法对李某和王某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五、结论本案通过对李某与王某重婚案的分析,揭示了重婚罪的法律规定、处罚以及社会危害性。

法律讲坛重婚案例分析(3篇)

法律讲坛重婚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重婚,即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行为,在我国《婚姻法》中被明确规定为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重婚案件时有发生,不仅破坏了婚姻家庭的稳定,也侵犯了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重婚案件为例,分析重婚的法律问题,旨在提高人们对婚姻法的认识,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二、案例背景某市居民李某,已婚,妻子为张某。

李某在婚后与同事王某相识,并逐渐陷入感情纠葛。

2018年,李某与王某登记结婚,并在亲朋好友面前举行婚礼。

然而,李某并未与张某办理离婚手续,仍然与张某保持夫妻关系。

张某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与王某离婚,并追究李某的重婚责任。

三、案例分析1. 重婚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第1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由此可知,重婚是婚姻无效的情形之一。

2. 重婚的法律后果根据《婚姻法》第51条规定:“重婚的,由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判决,对重婚者给予以下处罚:(一)撤销重婚登记;(二)对重婚者给予罚款;(三)对重婚者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中,李某与王某重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分析本案中,李某在已婚的情况下,与王某登记结婚,并在亲朋好友面前举行婚礼,属于重婚行为。

李某的行为违背了婚姻法的规定,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4. 本案中王某的行为分析王某作为李某的配偶,明知李某已婚,却与其登记结婚,属于故意参与重婚行为。

王某的行为同样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李某与王某的行为构成重婚,依法判决撤销李某与王某的重婚登记,并对李某给予罚款;同时,对王某给予罚款,并要求其与李某离婚。

五、结论通过本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重婚是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重婚案例法律分析(3篇)

重婚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重婚,是指已婚一方在未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重婚行为是违法的,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重婚案例的分析,探讨重婚的法律认定、法律责任以及法律救济途径。

二、案例简介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于2005年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

2010年,原告发现被告在外与第三人赵某同居,并育有一女。

原告多次与被告沟通,要求其与赵某断绝关系,但被告置若罔闻。

2013年,原告以被告重婚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被告与赵某离婚,并赔偿其精神损害赔偿。

三、案例分析1. 重婚的法律认定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婚:(1)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的;(2)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在本案中,被告王某在未与原告离婚的情况下,又与第三人赵某同居并生育子女,其行为符合上述第(1)项规定的情形,构成重婚。

2. 重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婚姻法》第5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4)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在本案中,被告王某的行为构成重婚,法院依法应准予原告与被告离婚。

此外,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有重婚行为的一方,对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在本案中,原告李某有权要求被告王某赔偿其精神损害。

3. 法律救济途径对于重婚行为,受害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法律救济:(1)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判决离婚,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害。

(2)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对重婚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3)向有关部门投诉,如妇联、工会等,请求其协助解决。

四、结论重婚行为严重违反了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侵害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重婚行为,法律给予了严厉的制裁。

本案通过分析一起重婚案例,揭示了重婚的法律认定、法律责任以及法律救济途径,旨在提高公众对重婚行为的认识,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重婚案例法律分析报告(3篇)

重婚案例法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家庭关系日益复杂,重婚现象时有发生。

本报告以一起重婚案件为背景,对重婚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法律工作者提供参考。

案件基本情况:原告甲(男)与被告乙(女)于2008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2015年,原告甲与第三人丙(女)相识并同居,期间育有一女。

2019年,原告甲与被告乙感情破裂,双方协议离婚。

原告甲在与被告乙离婚后不久,与第三人丙登记结婚。

被告乙发现原告甲重婚行为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原告甲与第三人丙的婚姻关系无效。

二、法律问题分析1. 重婚的法律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规定,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在本案中,原告甲在与被告乙离婚后不久,又与第三人丙登记结婚,构成重婚。

2. 重婚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四)有其他重大过错。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重婚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重婚案件的法律程序在本案中,被告乙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原告甲与第三人丙的婚姻关系无效。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依法进行审理。

首先,法院对原告甲与第三人丙的婚姻登记进行审查,确认其婚姻关系无效。

其次,法院对原告甲与被告乙的离婚协议进行审查,确认离婚协议的合法性。

最后,法院对原告甲与第三人丙的婚姻关系进行判决,依法认定其婚姻关系无效。

4. 重婚案件的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重婚案件的法律适用如下:(1)重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管辖。

(2)重婚案件适用一般诉讼程序,即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进行审理。

(3)重婚案件的法律适用应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当事人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重婚法律判案例(3篇)

重婚法律判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王XX(男,1980年出生)与李XX(女,1985年出生)于2010年相识,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2012年,双方按照当地风俗举行婚礼,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婚后,两人共同生活,育有一子。

然而,在2016年,王XX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一名女子赵XX(化名),两人很快产生了感情。

2017年,王XX与赵XX开始同居生活,并育有一女。

2018年,李XX发现王XX的背叛,两人感情破裂。

李XX在悲痛之余,决定诉诸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案件事实1. 王XX与李XX于2010年相识,2012年举行婚礼,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 2016年,王XX认识赵XX,两人于2017年开始同居生活,并育有一女。

3. 2018年,李XX发现王XX的背叛,双方感情破裂。

4. 李XX要求王XX承担重婚罪的法律责任,并要求王XX支付子女抚养费及精神损害赔偿。

三、法律分析1. 重婚罪的定义与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案中,王XX在与李XX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又与赵XX同居生活,并育有一女,其行为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2. 子女抚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本案中,王XX与李XX共有两个子女,王XX应当承担子女的抚养责任。

3. 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本案中,王XX的重婚行为给李XX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李XX有权要求王XX支付精神损害赔偿。

四、判决结果1. 王XX犯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2. 王XX承担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每月支付抚养费2000元,直至子女成年。

重婚罪法律案例分析(3篇)

重婚罪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婚姻家庭关系日益复杂,重婚现象时有发生。

重婚罪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项罪名,对于维护一夫一妻制、保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对重婚罪的法律适用进行分析。

二、案例简介原告:李某,男,32岁,已婚,有子女被告:张某,女,28岁,未婚李某与张某于2019年相识,同年年底确定恋爱关系。

2020年5月,李某因家庭矛盾与妻子离婚,并与张某登记结婚。

然而,李某并未告知张某其已婚的事实。

2021年1月,张某发现李某已婚,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李某与张某的婚姻关系无效,并追究李某的重婚罪。

三、案例分析(一)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 主体要件:行为人有配偶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

2. 客体要件:行为人实施了重婚行为。

3. 主观要件:行为人有重婚的故意。

(二)案例中重婚罪的认定1. 主体要件:李某在离婚后与张某结婚,此时李某有配偶,符合重婚罪的主体要件。

2. 客体要件:李某与张某登记结婚,属于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符合重婚罪的客体要件。

3. 主观要件:李某在结婚时明知自己有配偶,仍与张某结婚,符合重婚罪的主观要件。

综上所述,李某的行为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李某在离婚后与张某结婚,属于有配偶而重婚的行为,其行为已构成重婚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判决李某犯重婚罪,判处拘役六个月。

同时,法院判决李某与张某的婚姻关系无效。

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中,李某因家庭矛盾离婚后,未妥善处理个人情感问题,与张某结婚,构成重婚罪。

法院依法对李某进行了判决,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本案也提醒广大民众,在处理婚姻家庭问题时,要尊重法律,珍惜家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启示1. 提高法律意识:广大民众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婚姻家庭法律知识,避免因法律知识匮乏而触犯法律。

重婚罪法律分析案例(3篇)

重婚罪法律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某,男,35岁,已婚,与妻子李某居住在A市。

张某在工作中结识了年轻漂亮的女子王某,两人迅速陷入热恋。

在张某与王某关系日益亲密的过程中,张某产生了离婚并与王某结婚的念头。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张某并未与李某办理离婚手续。

在得知李某怀孕后,张某心生愧疚,但仍未采取任何离婚措施。

不久后,张某与王某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子。

李某发现后,将张某和王某告上法庭,指控两人犯有重婚罪。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张某和王某是否构成重婚罪。

三、法律分析1. 重婚罪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 张某的行为分析(1)张某已婚,与李某具有合法的婚姻关系。

(2)张某在与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王某发生婚外情,并育有子女。

(3)张某在与王某结婚时,并未与李某办理离婚手续。

综上所述,张某的行为符合重婚罪的定义。

3. 王某的行为分析(1)王某在与张某相识时,知晓张某已婚。

(2)王某与张某在明知张某已婚的情况下,登记结婚。

综上所述,王某的行为也符合重婚罪的定义。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某和王某的行为构成重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判决张某和王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赔偿李某精神损失费。

五、案例分析1. 重婚罪的主观故意在本案中,张某和王某均具有重婚的主观故意。

张某在与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明知自己已婚,却故意与王某结婚;王某在知晓张某已婚的情况下,仍然与张某结婚。

两人的行为均符合重婚罪的主观故意要求。

2. 重婚罪的客观行为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均符合重婚罪的客观行为要求。

张某与王某登记结婚,且育有子女,已构成重婚罪。

3. 重婚罪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重婚罪的最高刑期为三年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法院根据张某和王某的犯罪情节,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法律硕士刑法案例分析:重婚罪
自己有妻子,还在外面包“二奶”,是重婚罪吗?
鲁某,男,35岁,农民。

1991年,鲁某经他人介绍与不到20周岁的女青年江某相识,同年9月举行婚礼。

1994年二人补办了婚姻登记。

婚后9年,双方感情一直较好。

2001年,鲁某外出做生意过程中,与小他12岁的女子钟某相识,并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后,鲁某与钟某一直在外同居,并致钟某怀孕。

江某发现此事后,多次请村领导做鲁某的劝说工作,但不仅无效,反遭致鲁某的打骂。

2003年2月,江某向当地的法院提出控告,请求法院追究鲁某重婚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评析:当前,社会上包“二奶”的现象较为突出。

这种现象破坏了婚姻家庭关系,毒害了社会风气。

那么,这种行为能不能构成重婚罪呢?
根据《刑法》第258条的规定,重婚罪是指行为人自己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有:
(1)侵犯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

重婚行为不仅直接破坏这一原则,而且败坏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腐蚀人们的思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对此,着重理解这里所说的“有配偶”和“结婚”的特别含义。

第一,重婚罪规定中所说的“有配偶”,是指男女双方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后,其夫妻关系未经合法程序解除,尚在存续之中。

在理论上,一般将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符合法定条件的婚姻称为法律婚,把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却对外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居住的“婚姻”称为事实婚。

根据有关规定,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其婚姻关系无效,即不受法律保护。

所以,事实婚姻中的夫妻一方不能称为这里的“配偶”。

这意味着行为人如果先有事实婚而又与其他人结婚的,或明知他人有事实婚而与之结婚的,都不构成重婚罪。

第二,重婚罪规定中所说的“结婚”,既包括法律婚,也包括事实婚。

也就是说,有配偶的人在未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与他人登记结婚或未登记而形成事实婚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或未登记形成事实婚姻的,都构成重婚罪。

这是因为,虽然事实婚姻不受法律保护,但这种公开以夫妻名义长期生活在一起的行为,事实上破坏了合法的婚姻关系,侵犯了一夫一妻制度。

因此,为了保护合法的婚姻关系,有必要将事实重婚认定为重婚罪。

把以上情况概括起来说,如果把前一个婚姻简称为“前婚”,后一个婚姻简称为“后婚”,那么,前婚是法律婚,后婚则无论是法律婚还是事实婚,都构成重婚罪;前婚是事实婚,后婚则无论是法律婚还是事实婚,都不构成重婚罪。

(3)本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具体包括两种人:一是已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的人,即“重婚人”;二是自己没有配偶,但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即“相婚人”。

(4)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且以明知自己或对方有配偶为必要条件。

如果有配偶的一方隐瞒了事实真相,使配偶的一方受骗与之结婚的,对有配偶的一方应以重婚罪论处,无配偶的一方则不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对重婚罪的规定,对有配偶却在外面包“二奶”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包养“二奶”者不仅与被包养人非法同居、共同生活,而且对外以夫妻相称,则其行为已形成事实婚姻,损害了已有的法律婚,破坏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应以重婚罪论处。

但如果包养“二奶”者仅仅与被包养人非法同居,并未以夫妻名义相待,则不能构成重婚罪。

本案中,虽然已有配偶的鲁某在外面包养“二奶”,与之非法同居,但二人并未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没有形成事实婚,不能构成重婚罪。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
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