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摘要】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和对翻译策略的指导作用。
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文章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实践、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基本概念、翻译策略、挑战与应对措施、案例分析、启示、展望与建议、总结回顾。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交际理论,它旨在研究言语行为的本质及其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关注语言的使用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社会行为。
在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已经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言语行为的表达和解释。
言语行为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翻译活动的本质和意义。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翻译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因此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的界定和解释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分析其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和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语言行为和沟通规则,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策略的指导作用,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翻译研究和教学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和实际效果,可以为翻译教学和专业培训提供参考,提升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和能力,推动翻译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作者:买力克扎提•尔西丁来源:《求知导刊》2019年第27期摘要:对于学生本身而言,学好英语是一门艺术,需要用语言来传递,而言语行为理论是当前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英语翻译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转变传统学习方式中重语法轻语境的观念。
因而本文围绕言语行为理论展开了论述,并探究了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实践;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16-02引言随着规定语言学向描述语言学的转变,人们对语言行为的关注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学者的关注点已倾向于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不受语法限制的语言,这就使传统的规定语言地位受到影响。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它可以通过人们的语言描述挖掘人们说出这句话的动机,并让接收者采取相应的行动。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概述言语行为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奥斯汀提出并且创立的理论,之后赛尔对其理论进行了展开和发展,他们认为语言行为主要有三类:第一类,言内行为;第二类,言外行为;第三类,言后行为[1]。
就具体的各个层次而言,所谓“言内行为”,就是直接从字面表现出的意义,即直接发出的声音和组成的词语;而“言外行为”就是指那句话的言外之意,也就是说所谓的“话外之音”,其往往会以语境为转移,理解起来要费力一些;而至于“言后行为”,就是说话后通过分析所产生的结果或者后果,即听话者听懂了说话者话外之音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手段。
例如,英语短句“It is not here”,从具体的翻译实践来讲,从言内行为的角度出发,说话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其中的字面含义,没有涉及其他任何实际的交际意图;从言外行为的角度来看,说话者可能是对某一些现状不满而发出抱怨,为了不想直接表达出来,采用了一种委婉的说话语气;从言后行为的角度来讲,有可能是说话者希望听话者能够听懂其中的弦外之音,从而希望周围的人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动作措施等。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说话人在完成语谓行为时表达的表层和深层意图,对于人物风格迥异、修辞手段繁多以及文化信息量大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不可或缺的。
文章以作家钱钟书的《围城》的俄译本为例,选取其中生动、鲜明的言语行为语言例句,尝试探讨和研究言语行为理论观点在文学翻译中起到的作用。
标签:言语行为理论;表层和深层意图;《围城》;文学翻译一、引言文学作品的言语语体与其它体裁的言语表达方式不同,其特点是行文风格主观性强,结构表达形式多样,涵盖内容广泛、文化信息负载内容多等。
因此,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现象。
近些年,越来越呈现出多角度化、跨学科化的趋势,也因其高度的开放性色彩,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的知识都可以为其提供有效的借鉴。
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文学翻译可以辅助译者更加完整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使源语言的文化信息得以最大保存和转译。
由于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语义描写过渡到语用意义描写最具有原则性的步骤之一,所以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所建构的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开放性。
二、关于言语行为理论最早提出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牛津学派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
1962年他将1955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著名语言学讲座以《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俄译为《Слово как действие》)为题发表。
他在这部被视为言语行为理论奠基之作中提出:语言不仅是描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речевой акт)。
传统语法中的陈述句被划分为单纯陈述事实的述谓句和说话人在说出一个句子即完成一个“行为”的施为句(перформатив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
一般情况下,施为句具备三个语法特征:主语必须是第一人称单数,时态必须是一般现在时,语态必须是主动式。
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首先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阐述了该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包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翻译准确度等。
随后详细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结合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指出该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汉英翻译教学的改进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翻译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汉英翻译教学、意义、应用方式、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言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对于翻译教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汉英翻译教学也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往往过于侧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忽略了言语行为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将言语行为理论引入汉英翻译教学中成为一种新的尝试,有望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过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于汉英翻译教学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概述和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分析,探讨如何将该理论有效地运用到汉英翻译教学实践中,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为今后的翻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探讨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作用机制,揭示其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和实践水平的重要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验证的方式,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探讨语言如何产生言语行为,即语言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考的。
在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其作用。
一、帮助翻译更好地理解原文意图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行动的一种形式,人们通过采用不同的言语行为来执行不同的行动,例如发表陈述、做出承诺、提出要求等。
在翻译实践中,理解原文中的言语行为对于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至关重要。
翻译者需要分析原文中的各种言语行为,如陈述、命令、请求等,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并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出来。
这需要翻译者充分了解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例如,在一篇英文商业合同中,原文可能用到了约定、承诺等言语行为,翻译者需要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意图和法律含义,确保译文与原文完全一致。
如果没有足够的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了解,就很难理解并准确翻译这些含有法律条款的语言。
二、帮助翻译更好地处理语言中的歧义和矛盾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会带来歧义和矛盾。
在翻译实践中,歧义和矛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翻译者需要通过深入理解原文的言语行为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一篇英文新闻报道中,原文可能存在不同的断言和推测,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歧义和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确定原文中每个言语行为的意图,并在译文中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准确表达原文的信息。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口头语言的解释经常依赖于广泛的背景知识和语境,这种依赖关系可能导致出现语用误解。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常常会在理解原文的语用方面遇到困难。
例如,在一篇英文小说中,原文使用了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涉及到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如果译者没有足够的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了解和对目标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则可能无法准确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用含义,从而准确翻译出原文的信息。
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该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具体实践效果。
随后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展望未来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结论部分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了相关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讨论,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并为未来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汉英翻译教学、应用方法、案例分析、实践意义、展望、总结、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翻译作为语言之间的桥梁,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语言背后的言语行为特点,导致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常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意图和目的。
引入言语行为理论到翻译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言语行为的理解,进而提高翻译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实践意义,从而为提升翻译教学效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用差异,从而实现更准确、更流畅的翻译。
1.2 研究目的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通过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以帮助翻译教师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意义的探讨,进一步验证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有效性,为今后的翻译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汉英翻译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做出贡献。
试析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
试析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从《无题》的两段译文谈起论文关键词:汉诗英译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论文摘要:理想的翻译应是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作者的意图、读者的反应三方面的完全吻合.这种吻合也可以说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三方面的完美结合.汉诗英译也不例外.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汉诗英译进行再认识,希望译者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启示.1、言语行为理论J. L. Austin认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在实施三种行为:吉内行为(或称说话行为)(1 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或称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或称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act)a言内行为就是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言后行为就是言内行为或言外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
Austin认为,当一个人说话时,他或她实际上同时完成了上述三种行为。
例如A对B说:Coul-d扣upassmethelcnife?(请把那把小刀递给我。
) A所做的言语行为并不仅仅是言内行为,即不仅要求B理解这几个宇的字而意思,而且在作说话行为的同时,作了一个‚请求‛的施事行为。
B领会了A的意图后,把小刀递给A 而完成了言后行为(Austin, 2002)。
2、言语行为理论对汉诗英译的启发Hatim, B认为,翻译不是翻译词语或语句,而是一个由一系列言外行为巧妙有机结合的文本(Hatim, B, 2001)。
译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译文尽量与原文保持最大的等值量,即在言内、言外和言后三种行为中的等值量。
理想的翻译应是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思想内容,读者的感受或反应三方面完全吻合(赵明,1999)。
将翻译的上述三方面标准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三种行为相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言语行为理论里的一言内行为就是话语的表达和话语的本身,或者说是话语的字而意思,它对应于作品的语言表达形式。
翻译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作为语用学领域中重大贡献的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牛津哲学家John L. Austin提出的,后又经过Searle的修正和发展。
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当是词和句子,而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
他认为人们谈话时不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
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所有的话语除了有意义之外,事实上还有着作为交际中动态成分的交际用意。
Austin探讨了在何种意义上说话就是行事,并区分了说话即行事的三种基本意义,也就是人们说话时同时发出的三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
以言表意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以言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
实际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产生的相应影响。
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施事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说出句子表达了字面意义,而后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图。
一旦意图被识别或得到满足,就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一些变化或结果,也就是言语行为的取效。
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行为;人们不仅发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以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
换言之,以言施事行为有着某种效力,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
言外之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
相同的言外之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例如“不要到那里去”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到那里去”表达了同样的言外之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间接的建议。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语境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上的重要课题,同时它对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指出翻译不只是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意义转换上,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原文的言外之力及对读者的预期效果,从而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一、引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全新的视角及更科学的方法对翻译实践进行指导。
自1962年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J.奥斯汀(JL.Austin)的名著《怎样用语言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问世以来,“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就成了语用学上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该理论激起了语言学家们对话语意义研究的极大兴趣。
如七十年代的塞尔就在奥斯汀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将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出“间接言语行为”,这是对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纵深和完善;另一方面该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被应用于多个领域: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翻译理论等等。
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环境下言语行为涵义的深人探讨给翻译理论以很大启发,为译者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意义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二、言语行为理论概述J.奥斯汀首先探讨了句子如何超越其语言组成形式去“做事”( Perform Actions ),去影响并完成交际目的的。
他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围绕这个问题提出:言语和行为不能分开("Saying somethingis doing something"),言中有行。
言语行为包括以下三种具有特征性意义的行为:(A)类是表述性言语行为即“言内行为”( locutionaryact ); ( B)类是意向性言语行为即“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C)类是取效性言语行为即“言后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引言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它主要研究语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语言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思维的。
在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理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阐述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价值。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语言学家奥斯汀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主要研究言语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思维。
奥斯汀认为,言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行为,它能够引起人们的行为和反应。
他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表示性言语行为、承诺性言语行为和指导性言语行为。
表示性言语行为是指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如陈述、描述等;承诺性言语行为是指通过语言做出承诺和承诺约束,如承诺、命令等;指导性言语行为是指用语言指导或影响他人的行为,如建议、命令等。
这三种言语行为在翻译实践中都会对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产生影响。
二、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1. 帮助理解原文的言语行为意图在翻译实践中,理解原文的言语行为意图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理解了原文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和目的,才能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
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对原文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和分析,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2. 帮助选择合适的译文策略根据言语行为理论的分类,翻译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译文策略。
比如对表示性言语行为的原文,翻译者可以选择对等或近似的译文;对承诺性言语行为的原文,翻译者则需要更加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承诺意图;对指导性言语行为的原文,翻译者需要更加关注译文的指导性和规范性。
言语行为理论能够帮助翻译者在选择译文策略时更加科学和准确。
三、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案例1. 案例一原文:Please close the door when you leave.根据言语行为理论的分类,这句话属于指导性言语行为,即对听话者的行为进行指导。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近年来,语用学(Pragmatics)理论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语言理论基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utterance),强调在语境中(context)研究词、句、话语等言语行为的意义(meaning)。
作为语用学中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对语言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主要阐述了如果从语义的角度看语言,只能解决“言之所述”,而从语用的角度看待语言,则可解决“言之所为”,甚至涉及“言后之果”,即“所述”,“所为”之后给言语对象带来的影响和后续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在语用学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同时给语言教师和语言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言语行为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将就语用学中重要课题言语行为理论做简单的介绍并试就该理论谈一些对外语教学可能起到的启示作用。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由来和发展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
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这一理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英国牛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奥斯汀首先提出,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讲座,以《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 s with Words)为书发表了这个讲座,在他的论述中,提出的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
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出某种语言就是用这种语言在实施某种行为。
奥斯汀之后,他的学生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 J. R. Searle)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 rectSpeech Act Theory)。
1.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长久以来,哲学家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者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选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初由奥斯特因和斯托夫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哲学理论,它主张语言不仅仅是用来交换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言语行为能够引起特定的行为反应,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翻译是一门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言语行为理论为翻译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对于翻译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
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理论提醒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到社会背景、文化差异等因素。
在不同的语境下,相同的言语行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以确保译文能够引起目标文化的预期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言语行为具有指示性和表现性。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需要根据源语言的指示性和表现性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有些言语行为是直接传达信息的,翻译者需要保持准确性和客观性;而有些言语行为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翻译者需要注重保持情感色彩和文化氛围,以保持译文的自然流畅和地道性。
言语行为理论强调了言语行为的言外之意。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不仅需要理解言语行为的表面含义,还需要理解其中的暗示和言外之意,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源语言的全部语言信息。
言外之意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可能会有所差异,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思路,以及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知识,来解读并传达源语言的言外之意。
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翻译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还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丰富的理论框架和指导思想。
翻译者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观点和原则,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源语言的言语行为,以及更准确地传达目标语言的言语行为,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和地道性,满足不同言语行为的交际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者和翻译者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拓展其理论价值,为翻译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汉双关翻译
[摘要 ]英汉双关的翻译一直是译界的难点。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 ,提出英汉双关最理想的翻译就是实现原文与译文在言内、言外、言后行为意义层面的完全对等 ,而最可行的翻译在于追求两者在上述三个层面的最大限度的接近。
为此 ,译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英汉双关翻译的上策、中策或下策。
1 英汉双关的比较与分类双关是中外学者乐于研究的一种积极修辞。
美国学者 Archibald A. Hill提出双关的形成需要三个要素:双重语境、铰链 ( hinge) 和触机 (范家材 , 1992: 182)。
所谓铰链指促成双关产生的、具有多义或同音异义特点的语言表现形式。
根据各种英语词典对双关的定义可以推断 ,英语双关的范畴不仅包括借助一个显性铰链激活两层或多层不同意义的双关 ,而且包括借助两个或多个显性铰链传递两层或多层不同意义的双关。
国内学者认为 ,汉语双关的范畴主要包括借助一个显性铰链激活两层不同意义的双关 ,但也有少数汉语双关是借助一个显性铰链激活多层不同意义或者借助两个显性铰链传递两层不同意义。
虽然英语双关和汉语双关并不完全对应 ,前者的范围大于后者 ,但是 ,根据铰链的数量和双关多重意义的透明度 ,可将英汉双关统一划分为透明型、半透明型和不透明型三类。
所谓透明双关指它的双重或多重意义是借助两个或多个语音和 (或 )语符相似的显性铰链共同传递的。
所谓半透明双关指它的双重或多重意义是借助同一个显性铰链激活的。
所谓不透明双关指它的双重意义是借助一个显性铰链和另一个与其语音和 (或 )语符相似的隐性铰链共同传递的。
如:透明双关:( 1) Bassani o: Why dost thou whet thy knife s oearnestly?Shyl ock: To cut the forfeiture fr om that bankrup tthere .Gratiano: Not on thy sole, but on thy sou l, harshJew,Thou mak’st thy knife keen; but nometal can,No, not the hangman’ s axe, bear halfthe keennessOf thy sharp envy . Can no p rayersp ierce thee?(W. Shakes peare, TheM erchant of Venice)(2) 姓陶不见桃结果 ,姓李不见李开花 ,姓罗不见锣鼓响 ,三个蠢材哪里来? ( 《刘三姐》 )半透明双关:(3) Sart orius : …What L ickcheese did for me, Ido for you . He and I are alike inter mediaries : you arethe p rincipa l . It is because of the risks I run thr oughthe poverty of my tenants that you exact interest fromme at the monstrous and exorbitant rate of seven per2cent, forcing me t o exact the uttermost farthing in myturn fr om the tenants …(B. Shaw, Widowers’Hou2ses)(4) 此刻太平湖饭店之宴已近阑珊大家都已经吃到冰淇淋在那里冷一冷了吧……(鲁迅《“碰壁”之后》 )不透明双关:(5) Marullus : But what trade art thou? Ans werme directly .2 Citizen: A trade, sir, that I hope I may usewith a safe conscience, which is indeed, sir, a menderof bad soles(W. Shakes peare, Julius Caesar) )(6)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浅析翻译研究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浅析翻译研究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研究;语言学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克服了结构主义只强调构成性规则的片面性,又使解构主义非理性的批判回归理性道路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合适的语言学基础。
同时,表达的可理解性、命题的真理性等有效性主张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早在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中就已经出现言语行为理论的某些观点。
马林诺夫斯基、布龙菲尔德、华生等人早在一年代也曾提及言语行为。
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不能与西方哲学的发展孤立起来考察,古希腊到世纪的西方哲学从中心论题可以宏观概括为主个阶段模式:本体论—认识论—语言。
柏拉图的本体论为人们确立了知识对象和客体;到了近代,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从本体论变成了认识论;本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学的。
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弗雷格、摩尔、罗素及维特根斯坦等开创了分析哲学的先河,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语言的分析,语言学转向后的哲学称为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是从弗雷格、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主义者到蒯因和美国哲学家戴维森。
主要是讨论意义和真理的关系,讨论一个话语的真值条件是什么。
他们认为,语言的目的是传达可能为真或假的东西。
另一个方向是以后期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等为主要代表,他们更多的是讨论语言的使用问题,把语言看做人类行为的一部分。
他们所探讨的不是意义和真理的关系问题,而是意义和使用的关系或意义和说话人说出话语意图的关系问题。
塞尔认为:“把语言哲学中许多问题的讨论都加以改造而铸进关于一般人类行为的讨论这个更广大的背景中去,这是非常重要的。
”后期维特根斯坦和行为语言学派开始考察说话时的语境,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受话人的信念等语用因素。
现代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的概念却是奥斯汀最先提出的。
年,约翰·奥斯汀应邀到哈佛大学作了《如何,以言行事》(howtodothinswithact)的讲座,他认为所有的语句分为叙述句(constative)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随着研究的深入,奥斯汀又把施为句分为显性施为句(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和隐性施为句(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2) 推荐文章•交际语言运用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热度:•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热度:•浅议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体及其联想意义的比较热度:•浅析英语口语训练中学生心理障碍热度:•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的一致性浅议热度: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二、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1.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强调的是语法以及词汇的学习,过分强调解释语法规则和教材中的语言点,往往忽视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日常交际能力,导致合理的教学大纲无法有效实施,这种填鸭似的教学法会给学生增添沉重的课业负担,他们会觉得学习英语就是死记硬背,同时学生对目的语的背景知识匾乏,交际失误屡屡发生,久而久之自然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法也会让课堂气氛变得极为沉闷压抑,收获的课堂效果更不尽人意。
2.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及指导意义Canale和Swan曾经说过,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仅仅会造出正确的句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结构及语法规则要受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规则及交际环境制约的,交际双方必须根据说话场合、交际身份、谈论的话题及交往的社会准则、文化习俗诸因素来决定语调、语言结构及话语风格。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说得好”、“说得得体”。
学生在理解话语意义时,不仅需要语言的一般知识,还要根据语言的实际运用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会话合作、会话含义等语用规则,要有较好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而对这些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和培养正是我国英语教学中所缺乏的。
如果英语教师能把言语行为理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并认真研究,细心总结,这必将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定能使学生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更透彻、更准确,使教学效果更佳。
因为在对言语理解的过程中,对字而意义的理解和“言外之意”的理解是最重要的两个层次,语义推理和语用推理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英语教师也应一改往日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中心内容的作法,把教文化渗透于教语言之中。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连贯翻译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和连贯这两个概念的介绍,引出了语篇中无形连贯的概念,其中语境是判断隐行连贯的重要手段。
并阐述了如何把握这种连贯和注意这种无形连贯对翻译的作用。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连贯的概念言语行为理论首先由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后又经过Searle 的修正和开展。
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
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言外行为表达的是言外之意或者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称言外之力。
言后行为指某一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换句话说,言内行为,即说话行为本身,着重于“说某事”。
言外行为,要受话人实现自己的某种意图,“说某事”的同时“做某事”,说话本身就是在实施某种行为,如请求、建议、提议、抗议、威胁等。
言后行为,所说的话对受话人实现某种效应,比方通过警告使某人警觉或受惊,通过争论使某人信服,通过陈述使某人受到启发或鼓舞。
说话人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到达言语交际目的,如要取暖,说话人可以通过直接语言途径(“翻开取暖器吧”)或者间接语言途径(“这里很冷是吧?”)来到达目的。
可以看出一个言语行为在说话人的意图的指引下产生言外之意。
可见,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之间的偏离产生语用意义,说话人话外有话,产生了间接话语意义。
相同的言内行为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力,例如"What time is it?”,根据具体的语境,可能产生以下的语力:1.说话人想知道时间。
2.说话人非常恼火,因为听话人迟到了。
3.说话人认为现在是听话人回家的时候了。
不同的言内行为也可以表达相同的言外行为。
例如,在以下句子中,不同的话语可以产生相同的言外之意:请求某人关门1.把门关上!2.请您把门关上好吗?3.你忘了关门吗?语篇连贯理论是由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
谈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
谈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谈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讨论了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发现其对翻译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该理论框架运用于外语教学,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翻译教学一、引言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当今语用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告诉我们人们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指称世界,更重要的是用语言做事情,也就是说,人们在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是在以言行事。
回顾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言语行为的研究,可谓多视角,多层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国际上,近几十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在关注言语行为的讨论和研究。
自Austin之后最为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并取得重大进展的首推J.R.Searle。
70年代的Ross(1970)注意到言语行为句中的简单陈述句和显性施为句有着共同的句法特性,并加以讨论。
80年代对言语行为理论中言语行为类型中的施为动词作调查分析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是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Wierzbicka(1987),她调查了约250个言语行为动词并加以分类,进而从语义场结构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这些言语行为动词语义结构模式。
90年代以来国际语言学家更多地关注语势、实际意图、言语行为目的、言语行为具体类别、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的讨论以及交叉学科如与认知、语义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和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的语言学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地关注并加以讨论和研究言语行为理论。
主要从言语行为的基本理论进行诠释或评论;从交际意图角度对言语行为进行讨论;从两种以上的`对比方面进行言语行为具体类别研究;从语篇分析方面讨论;结合认知理论和语义、语用学来讨论言语行为。
同时开辟了多条未来言语行为发展的道路。
如:认知分析的方向;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以动词为研究中心的方向;结构描写转向结构解释;单语研究转向双语或多语综合比较研究。
本文将侧重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因为该理论与外语教学中对外语学习者的翻译技能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导言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心理学、哲学领域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研究语言的行为方面,包括言语的结构、功能、意义和语用等方面。
现代翻译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翻译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语言、文化背景和翻译策略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简介言语行为理论是由美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 (John Austin) 和英国哲学家 J. R. Searle (约翰·罗杰·西尔) 等人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表达意图的工具。
而这种意图则通过言语行为来传达。
言语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与语用行为,它们在语言学、哲学、逻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汉英翻译教学中言语行为的应用在汉英翻译教学中,言语行为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理解目的语言的意图和含义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言语行为的目的性和意图性,这对于翻译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当学生理解了目的语言的意图和含义后,就能够更加准确地翻译出源语言的意思。
例如,“我不想吃肉”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指“我饿了”,而是表达了说话人对于这种肉的厌恶和拒绝。
只有当学生能够理解这个意图后,才能够更加准确地翻译出源语言中的意思。
2. 分析源语言的语言行为在汉英翻译教学中,言语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源语言的语言行为。
例如,面对一句包含“Thank you” 的英文句子,学生需要意识到它是一种感谢的语言行为,并在翻译过程中用适当的语言行为来表达其意思。
如果仅仅翻译成“谢谢”,则无法达到表达感谢的真正含义。
3. 分析目的语言的语用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翻译教学需要注意目的语言的语用行为。
汉英翻译中要注意表达相应的语用行为,如礼貌、感谢和请求等。
例如,在汉语中,“请进”是一种礼貌用语,而在英语中,“Come in” 则是更为常用的用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将其正确地表达出来,并同时考虑到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用差异。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20世纪初由语言学家奥斯汀(J.L. Austin)和思想家西尔斯(John Searle)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它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行为,通过言语行为,人们表达自己的意图、给予命令、表达祝愿等,从而产生实际影响。
在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理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目的,从而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言语行为理论帮助翻译者理解原文的意图和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是非常关键的,它涉及到原文的文化背景、情境和作者的个人目的。
言语行为理论通过把语言行为看作一种行为来解释语言的意义,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把握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原文中作者使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翻译者就需要通过言语行为理论来理解这种语气所蕴含的意图,从而更准确地翻译出来。
言语行为理论帮助翻译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不同情境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而这正是言语行为理论的擅长之处。
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言的使用和语言行为所产生的效果,翻译者可以从中获得启发,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来达到与原文相同的语用效果。
在原文中作者使用了一种命令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翻译者也需要通过言语行为理论来指导自己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更加符合原文的语用效果。
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处理语言的多义性和歧义性,以及把握原文的语用特征。
通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翻译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语用效果,从而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意思,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言语行为理论的运用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言外之力语用等效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它时翻译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言语行为的三分说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语言接受者的反应是语言交际功能的核心,因此言外之力的翻译成为翻译的重点。
在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判断原文对原文读者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基础上,译者应当以语用等效原则为指导,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手段,使译文读者能够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影响。
作为语用学领域中重大贡献的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牛津哲学家John L. Austin提出的,后又经过Searle的修正和发展。
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当是词和句子,而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
他认为人们谈话时不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
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所有的话语除了有意义之外,事实上还有着作为交际中动态成分的交际用意。
Austin探讨了在何种意义上说话就是行事,并区分了说话即行事的三种基本意义,也就是人们说话时同时发出的三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
以言表意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以言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
实际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产生的相应影响。
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施事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说出句子表达了字面意义,而后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图。
一旦意图被识别或得到满足,就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一些变化或结果,也就是言语行为的取效。
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行为;人们不仅发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以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
换言之,以言施事行为有着某种效力,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
言外之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
相同的言外之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例如“不要到那里去”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到那里去”表达了同样的言外之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间接的建议。
因此,解释话语字面含义的以言表意行为应当服从于言外之力。
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外之力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因为它表现了话语的交际用意,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相一致。
事实上,“言语行为”这个术语通常在狭义上仅仅被理解为话语的言外之力。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
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
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局限于口头言语,而且对于书面言语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对翻译有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Robinson说:“洞悉翻译和语言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译者翻译的不是词语,他们翻译人们用词语做了些什么”。
既然意图是意义的一部分,对意义的理解必须要将意图考虑在内。
交际不仅仅是通过命题内容达到的,而且还要借助言外之力。
因此,在翻译中仅仅停留在命题层次是不够的,因为说话人木但要发出表意行为,而且常常还要传递其施事行为并期望产生一定的取效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确保译文的言外之力和取效结果与原文的相一致,必要的时候抛弃表意意义,这就是翻译中的语用等效。
仅有形式翻译或语义翻译不能执行给译文读者传递言外之力的功能,译者有必要掌握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将它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
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在翻译中可以不言自明,但有时“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言语行为”。
再加上认知环境及语言习惯的不同,译者难以完全转换原语的文化语境并将其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文的以言施事行为,也就是原语作者的意图,译者应该能够使其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等同或类似于原文给原语读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从而在目的语文化中充分再现原语的文化语境。
在翻译中,言语行为的区分是很重要的,尤其当言外之力偏离了表意意义,或者取效结果违背了作者或读者的期待。
译者应当在语境中推断出原文的意图,然后找到适当的方法将它传递给译文读者。
也就是说通过作者发出的表意话语(locutionaryact),译者应当推断出作者脑海中的特定目的 (illo-cutionary force),并且努力使他的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原文对原语读者产生的相同或相似效果(per-locutionary effect)。
正如Hatim和Mason所说:“在单个成分的指示意义之上,译者应当尽力依次传递每一个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
下面我们从几个例子中看一下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1) Daughter: "Mother, I want the flowers."
Mother: "Well, Eva, your room is full now."
(la)女儿:“妈妈,我想要这些花儿。
‟,
妈妈:…·哦,伊娃,你的房间已经摆满花了。
”
(1b)女儿:“妈妈,我想要这些花儿。
”
妈妈:“得了吧,伊娃,你的房间已经摆满花了。
”
从语境中可以推断妈妈不仅在陈述女儿的房间已经摆满花的事实,而且还表达了她拒绝为女儿买花的意图。
原文的言外之力在(la)中没有自然地表现出来。
(1b)通过使用“得了吧”适当地在汉语中传达了原文表示拒绝的言外之力。
(2)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
(2a) When you were at home, who dared tocome near and pass his wind?
(2b) When you were at home, who dared tocome and insult me?
(2c) When you were at home, who dared tocome and fart in front of me?(笔者译)
在汉语口语中,人们使用“放屁”来表明“胡说八道‟,的含义。
Buck的译文只传达了原文的表意意义,使得译文读者对作者的意图感到疑惑。
在另一方面,Jackson的译法没有完全将原文的言外之力译出。
在原文中,武大郎被描写为一个未受教育并且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他在这句话中使用的语言是粗俗的。
为了正确地传达原文的言外之力,作者尝试译出了(38c)的译文。
这个例子表明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理解原文,在原语和译语中做出比较,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原文的意图。
(3)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3a) Every drop of the coffee is aromatic anddense, and you may still feel thirsty for it after fin-f ishing the cup.
(3b) Good to the last drop.
原文是麦氏咖啡的广告。
作者的意图是说明这种咖啡口感香醇,令人回味无穷。
(39a)的目的是复述原文的信息,(39b)是要达到和原文相同的言外之力。
虽然(39a)似乎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表意意义,(39b)却通过简洁和生动的语言实现了广告翻译的功能,取得了和原文相同的取效结果。
因此,(39b)更有可能使译文读者按照原文作者期待的方式做出反应。
言语行为的三分说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和理论指导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的行为关系来分析话语职能,在它指导下的语用等效翻译不仅追求传统意义上句法或词义等表意行为上的对等,更是力求语用功能和言外之力的动态对等,使译文读者能够领会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的言外之力。
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论述翻译.就是要求译者正确领会作者的主观意图并正确预测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客观效果,并力求在译文中对等地传达这种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使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与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基本相同。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还要推断出原作者的真正意图以及对读者可能产生的作用。
译者应当将作者的意图、读者的预期反应作为翻译的基本依据,以语用等效为指导原则,灵活采用有效的语言手段,将原文的意图正确地传递给译文读者,使译文读者能够领略到与原
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了解作者的主旨意图,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是翻译活动的核心和目的。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原文与译文的绝对等值只是理想,在翻译中放弃一个或多个层次的等值常常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尽量使译文与原文保持最大的等值,即表意、施事和取效三种行为的等值。
在三种言语行为无法同时取得等值时,译者应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原文作者的主观意图及其对原文读者产生的客观效果,尽可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与反应,必要时牺牲原文语言形式的等值,即舍弃表意行为意义而追求译文与原文在施事行为意义和取效行为意义上的一致。
交际功能是翻译的基石,语言形式是实现交际功能的手段。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无论译者采用怎样的翻译方法,只要译文能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即原文的言外之力,实现交际目的,它就是成功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