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与庄稼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课教案 蛇与庄稼

语文课教案 蛇与庄稼

语文课教案蛇与庄稼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蛇与庄稼》。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会如何将课文中的故事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蛇与庄稼》。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将课文中的故事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蛇与庄稼》的作者和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蛇与庄稼的课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2)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理解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蛇与庄稼》。

(2)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大自然或生态环境的短文。

2. 拓展作业:调查周围农田中的生物多样性,了解蛇在农田中的作用,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拓展作业:评估学生在调查报告中的表现,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蛇与庄稼》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蛇与庄稼》的故事,熟悉故事情节。

2. 故事解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寓意。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寓意分析。

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和事件。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蛇与庄稼》的故事背景。

2. 朗读课文:让学生熟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3. 故事解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寓意。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的道理。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发言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课外作业:1. 要求学生复述《蛇与庄稼》的故事,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和家长一起讨论这个故事,看看他们能从生活中找到哪些例子来体现和谐共生的理念。

八、课程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开展一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绘画或手工艺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是否得当。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蛇与庄稼》的故事产生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1.2 教学内容:讲述《蛇与庄稼》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蛇会保护庄稼。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活动:展示蛇和庄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讲述故事《蛇与庄稼》,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蛇会保护庄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想法。

1.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第二章:角色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点和动机。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探讨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2.3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情节的回顾,引导学生分析各个角色的特点。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各个角色的看法和理解。

2.4 教学活动:回顾故事《蛇与庄稼》的情节,引导学生关注各个角色的行为和对话。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各个角色的理解和看法。

2.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第三章:情节探讨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故事情节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探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3.3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情节的回顾,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情节。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4 教学活动:回顾故事《蛇与庄稼》的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情节的理解和解读。

3.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蛇与庄稼》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2)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让学生能够复述故事,并进行简单的评述。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2)故事中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学生能够复述故事,并进行简单的评述。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寓意深刻的道理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案例教学法:以故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文本《蛇与庄稼》、相关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提问:“你们对蛇有什么了解?听说过关于蛇的有趣故事吗?”(3)简介《蛇与庄稼》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1)分发故事文本,让学生独立阅读。

(2)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汇和句型。

(3)阅读结束后,进行简单的阅读测试,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故事讨论(1)提问:“故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讨论如何运用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4. 复述故事(1)邀请学生上台复述故事,鼓励使用自己的语言。

(2)对学生的复述进行评价,关注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2通过课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关注生态环境。

3.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正确朗读和生字词的学习。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生态平衡概念。

2.2将课文中的寓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蛇和庄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中的蛇和庄稼有什么关系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课文朗读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然后请几名学生上台示范朗读,纠正发音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生字词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态平衡概念,让学生明白蛇与庄稼之间的相互关系。

5.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为什么蛇能够帮助庄稼生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和点评。

7.课后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和解决方案写成一篇小作文。

8.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谁愿意来试一试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哦。

”“很好,你读得很清楚。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读,注意模仿他的语调。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对了,‘茂盛’的意思是植物生长得很好,很旺盛。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蛇与庄稼》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2. 培养学生通过故事领悟道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复述《蛇与庄稼》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故事续编或改写。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故事卡片或图片。

3. 学生用书或相关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蛇与庄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

2. 读故事: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可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句子。

3. 讲故事: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4. 悟道理: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理,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寓意。

5. 应用道理: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故事续编或改写,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对寓意的理解。

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并分享故事中的道理。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学生学习评价。

2. 评价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领悟道理、应用道理等方面的进步。

3. 观察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2.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情节。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类似的寓言故事讨论,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蛇与庄稼》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蛇与庄稼》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1.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1.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蛇与庄稼之间的生态关系。

1.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蛇与庄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1.2学生分享对蛇与庄稼的印象和了解。

2.自主阅读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生字词,查找字典或向同学请教。

3.课堂讲解3.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蛇与庄稼之间的生态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4.小组讨论4.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5.角色扮演5.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蛇与庄稼之间的故事情节。

5.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7.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文。

7.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蛇与庄稼在生态系统中中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蛇与庄稼之间的生态关系,是否能够关注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2.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蛇与庄稼》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学生能够运用成语和典故,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哲理。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蛇与庄稼》的主要内容及其寓意。

(2)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深层次的哲理和寓意。

(2)如何运用成语和典故进行有效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蛇与庄稼》的故事背景。

(2)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故事《蛇与庄稼》,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哲理。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成语和典故,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2)教师选取优秀表达,进行展示和点评。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成语和典故,写一篇小短文。

2. 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变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验学习效果。

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其在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案、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实践活动:
-设计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或调研,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和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4.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指导:
5.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课堂讨论:
a.为什么说保护蛇就是保护庄稼?
b.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c.你身边有哪些保护生态环境的例子?可以分享给大家。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粮食,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对本章节《蛇与庄稼》进行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但细节把握和深入理解仍有待提高。
2.教学活动设计:
a.教师设计填空题、简答题等,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b.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c.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高学习效率。
4.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蛇与庄稼》的内容,感悟文章表达的自然规律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蛇与庄稼之间的生态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抽象出生态平衡的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农田里的害虫有哪些吗?2.自主阅读a.课文讲述了哪些事例?b.事例之间有什么联系?c.课文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道理?3.课堂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事例中分析蛇与庄稼之间的生态关系。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过度使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让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蛇与庄稼》,那么你们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吗?2.小组讨论a.如何在农业生产中保持生态平衡?b.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c.你认为环保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交流分享4.拓展延伸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事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保护环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如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蛇与庄稼之间生态关系的复杂性,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体会生态平衡的概念。

设计对话: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蛇能够帮助庄稼吗?”学生A:“因为蛇吃害虫。

”教师:“很好,那么如果蛇被杀光了,会发生什么?”学生B:“害虫就会增多,庄稼就会受损。

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通用13篇)

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通用13篇)

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通用13篇)2022-12-15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通用13篇)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篇1执教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一小钟诚一、教学要求:⒈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懂得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⒉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⒊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事物的联系的。

⒋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了解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

三、教学准备:CAI课件四、课时划分: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二)弄清蛇与庄稼的联系。

⒈故事激趣,设下悬念。

⒉学生针对故事质疑。

⒊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蛇与庄稼的联系。

⒋学生自由发言。

⒌教师小结过渡。

⒍同桌交流,理解词句并朗读。

⒎启发学生谈话:你从这个事例中体会到什么?(三)弄清猫与苜蓿的联系:⒈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

⒉检查自学情况,弄清猫与苜蓿的关系。

(四)认识“随地吐痰”与“肺结核病”之间的联系。

(五)总结全文,深化练习。

板书:11 蛇与庄稼复杂联系:保护保护蛇------→庄稼猫--------→苜蓿吃不能糟蹋传粉田鼠田鼠--------→土蜂不能影响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案篇2目的要求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讲课文时讲解)三、讲读课文:(一)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重点理解词语:海啸风调雨顺说破了起色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5、练习朗读本段(二)讲读第二段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2、讨论解答思考题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蛇和庄稼教案教学设计

蛇和庄稼教案教学设计

蛇和庄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蛇和庄稼》的主要内容,感知文章表达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理念。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表达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理念。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教学难点:理解蛇与庄稼之间的相互关系。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蛇和庄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2.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蛇和庄稼之间有什么关系?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蛇对庄稼有什么影响?4.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设计一些练习,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5.深入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理念。

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现象,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解释。

6.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模拟蛇和庄稼之间的关系,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生态平衡的理解。

8.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2.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调整教学方法。

3.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蛇和庄稼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学生们可能会说:“蛇会吃害虫保护庄稼。

小学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教学教案《蛇与庄稼》通过介绍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的生长,吐痰会使肺结核等疾病传播开来等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蛇与庄稼》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海啸、倒灌、风调雨顺、起色、歉收、猖獗、显而易见、规律”等词语。

2、在默读中思考,理解课文所介绍的几种事物间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了解阅读常识性说明文的一般步骤,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严谨。

4、初步了解世上万物之间存在着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懂得研究事物之间联系,掌握并遵循其规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所介绍的几种事物间联系。

2、能区分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学习以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3、认识阅读常识性说明文的一般步骤,初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严谨。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1、读通课文,自主识字,并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

2、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哪两种联系?文中有一句句子直接介绍了这两种联系,用直线划出。

3、查找资料,尝试了解苜蓿和肺结核。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

1、板书:17、蛇与庄稼(1)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齐读课题。

(2) “与”这个字的笔顺常有同学写颠倒了,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

师范写“与”字。

(3) “与”在这里就像一座桥,连接着“蛇”和“庄稼”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

它俩之间会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就是第17课所要告诉我们的。

2、本课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作者是散文家秦牧,讲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整体进入, 了解内容。

1、预习成果反馈:事物之间存在着哪两种联系?指读所划句子并交流。

出示: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以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

板书:简单联系复杂联系2、事物之间存在着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课文分别举了哪些相关例子呢?老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分别用圆括号和方括号找出能体现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例子。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蛇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2)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蛇对庄稼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蛇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蛇对庄稼的影响;(2)如何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2)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分组,准备进行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庄稼地中的蛇,记录观察到的现象;(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蛇对庄稼的影响。

3. 实验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蛇对庄稼的影响;(2)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蛇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2. 学生进行家庭观察,记录家中庄稼是否有蛇出没,并分析其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与同伴的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短文和家庭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需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蛇与庄稼》阅读教案

《蛇与庄稼》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篇章《蛇与庄稼》,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阅读篇章《蛇与庄稼》
2.理解篇章主旨和结构,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1)播放视频:《蛇与庄稼》,让学生初步了解篇章内容。

2)互动提问:学生针对视频中的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篇章的兴趣。

3)口头预测: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内容,猜测故事的情节和主旨。

2.阅读篇章
1)全课阅读:分组阅读,每小组讨论篇章的核心内容和结构,并让各小组交流总结。

2)个人阅读:自主阅读篇章,并突出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语音朗读:让学生依次朗读篇章,以提高语音表达和朗读技巧。

3.理解篇章
1)集体探讨:就篇章中的重点、难点和重要句子展开讨论,深入理解篇章的象征意义。

2)听音抄句:听老师朗读重要语段,让学生跟读并抄写。

同时,学生可以借此训练语音语调和用词能力。

3)模仿创作:根据篇章的内容和风格,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写出自己的篇章。

4.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阅读任务:让学生完成阅读题目,以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2)书面表达: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篇章的理解及个人感悟。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篇章《蛇与庄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蛇与庄稼》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蛇与庄稼》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

2.认识任何事物之间必有一定联系的事实,懂得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

3.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材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练习用“甚至”、“掌握”、“除了……还有……”造句。

5.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的联系,也有复杂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符合咱们的意愿。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庄稼要想获得大丰收和什么有关呢?(水、阳光、肥料、种子……)说得对,这些都跟庄稼的丰收有密切的关系,但庄稼是否能丰收与蛇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蛇与庄稼》就告诉了我们。

(板书:蛇与庄稼)(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积极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的读音不易读准,教师要加以指导。

比如:“呻”是翘舌音;“糟”、“肆”是平舌音;“蹋”是四声音调,在文中易读成轻声。

3.注意字形。

出示投影片,请学生辨别形近字,然后组词语。

糟(糟蹋)蹋(糟蹋)遭(遭受)塌(垮塌)蓿(苜蓿)肆(放肆)宿(宿舍)律(纪律)痰(吐痰)呻(呻吟)谈(谈话)审(审问)吟(呻吟)律(规律)琴(琴声)津(津津有味)4.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教案蛇与庄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中所说的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培养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立志做科学的主人,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说的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2理解生活中事物的联系。

3理解句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的意思。

教学准备1课文生字词卡片。

2猫、鼠、蛇等小图饰(供板书时使用)。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课文1板书课题。

2看一段有关蛇活动的多媒体课件资料。

3让学生谈谈对蛇的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蛇长得既丑恶,又凶狠,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动物),并对课题质疑。

4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一遍,再谈谈对蛇的新认识。

(学生此时认识蛇积极的一面,因此对蛇为人类作贡献所充当的正面角色印象非常深。

)二、自由读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词拼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殖、肆、呻、咱。

(2)指导书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蹋、痰、肆、毁。

(3)理解词语:海啸、起色、呻吟、糟蹋、放肆、风调雨顺。

三、再读课文,找出突破点,提炼文章主线1让学生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

”(课件出示)板书:事物的联系:复杂联系简单联系2形象地把复杂联系和简单联系命名为两个“小组长”,让学生在列举的实例里帮助“小组长”找到自己的“组员”。

也就是说,课文中说的这些事例,哪些讲的是复杂联系?哪些是简单联系?并用示意图表示出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展示。

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1课件出示问题要求,让我们把课文中复杂联系的三个事例作为今天探讨的专题,我们分成“小农业科学家组”、“小生物学家组”、“小医学家组”。

《蛇与庄稼》思路教案设计

《蛇与庄稼》思路教案设计

《蛇与庄稼》思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蛇与庄稼》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解析和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以创意写作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资源,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培养坚定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蛇与庄稼》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2. 教学难点:(1)对寓言故事深层含义的解析。

(2)创意写作中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蛇与庄稼》故事动画。

(2)故事文本《蛇与庄稼》。

(3)写作纸张和文具。

2.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蛇与庄稼》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准备相关生态环境的图片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蛇与庄稼》故事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感悟和疑问。

2. 讲述故事:(1)教师讲述《蛇与庄稼》的故事,强调故事中的环境保护主题。

(2)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解析寓意:(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创意写作:(1)教师展示相关生态环境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文。

5. 分享与评价:(1)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语文课教案 蛇与庄稼

语文课教案 蛇与庄稼

语文课教案蛇与庄稼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蛇与庄稼》。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中的道理。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寓意。

(2)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学会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中的道理。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的细节理解作者的观点。

(2)学会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蛇与庄稼》的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角色:蛇和庄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细节,理解作者的观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课文寓意。

四、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写一篇关于课文《蛇与庄稼》的读后感。

五、课后反思1. 教师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学习效果。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3.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分享给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2. 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兴趣。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蛇和庄稼,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拓展延伸1. 调查报告: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编写成报告。

2. 绘画作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一幅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蛇与庄稼》的故事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理解蛇与农夫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蛇与庄稼》2. 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蛇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蛇的了解。

b.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蛇与庄稼》的内容。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c.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氛围。

3. 讨论与思考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农夫为什么会放走蛇?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b.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经历。

c. 教师布置作业:以《我和庄稼》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六、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故事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蛇与庄稼》故事的理解和运用换位思考的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两课时内完成。

九、教学资源1. 与蛇有关的图片2. 课文《蛇与庄稼》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2. 利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要求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讲课文时讲解)三、讲读课文:(一)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重点理解词语:海啸风调雨顺说破了起色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5、练习朗读本段(二)讲读第二段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2、讨论解答思考题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三)激活练习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看谁提得好。

2、教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3、用见图表示“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关系。

洪水来了—蛇被淹死---田鼠逃命洪水退了—蛇没有了---田鼠糟踏庄稼—歉收买了蛇—田鼠少了—粮食丰收捉吃传播花粉猫-----田鼠----土蜂---- ----苜蓿(四)朗读课文理清联系(五)作业:1、抄写生字2、弄清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3、预习课文第三段第2课时(一)复习巩固:1、笑声读一、二段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2、理解:“因此猫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中,从“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二)、讲解第三段:1、出示自学提纲:1)、本段讲了几层意思?2)、课文讲了那些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联系是简单的?3)、课文是怎样由简单联系过渡到复杂联系的?4)、课文具了那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为什么说是复杂的联系?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3、讨论解答以上问题弄懂词语:显而易见甚至呻吟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联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5、你还能举出复杂联系的事例吗?(三)、概括中心思想1、齐读第三段思考:课文那些句子试点命中新的?2、讨论:指名说出中心句“规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把句子换个说法。

3、最后两句话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概括中心思想:(四)、完成课后第三题1、读词语说说带点词的意思2、指导学生抄写词语(五)、作业:1、联系写生字、词2、预习《跳水》板书设计:5 蛇与庄稼吃糟踏蛇———田鼠————庄稼捉吃传播花粉猫———田鼠———土蜂————苜蓿教学札记:本文所指的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白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人为改变的。

讲授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关系都能弄懂,个别学生因充分预习课文,理解时有些困难。

[1] [2] [3] 下一页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吐痰(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3、解词。

二、谈话导入课文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

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猫——苜蓿吐痰——肺结核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三、听写本课的词语附:板书设计27 蛇与庄稼蛇——田鼠——庄稼猫——苜蓿吐痰——肺结核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二、认定目标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三、学习第一段1、投影出示(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蛇与庄稼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讨论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3、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

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使庄稼歉收的原因。

现在田里少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4、说话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看看图示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1)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2)归纳: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

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小结:这段课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蛇与庄稼之间的联系。

四、学习第二段1、投影出示问题。

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

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1、投影出示问题:(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

(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

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蛇与庄稼“、”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

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

)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六、总结全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

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

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蛇与庄稼。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

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27 蛇与庄稼、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这其中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蛇与庄稼》吧。

(板书课题)二、抓住重点,自学课文内容。

(投影出示)1、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科学道理?用直线画出。

2、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分别举了哪些例子?学生汇报。

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选择自己喜欢的例子读一读。

想想:离子当中的事物有什么联系。

(一)引导学生弄清蛇与庄稼的关系。

1、绘制蛇与庄稼的示意图。

A、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B、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三者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C、探讨制图方法,直接有关系的事物用直线,见解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用虚线。

2、展示意图,用“因为……所以……”句子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3、借助画面理解蛇和庄稼的关系。

4、思考:谁能想出比老农更好的方法?(二)研究猫和苜蓿的关系。

1、小组合作设计出猫和苜蓿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2、展示学生设计美观,具有新意的设计图。

3、学生结合所画示意图讲解猫和苜蓿的关系。

4、理解“竟”这一词语在“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一句。

5、借助课件演示理解猫和苜蓿的关系。

(三)讨论随地吐痰的危害。

1、说说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

2、借助可见演示理解吐痰的危害。

(四)齐读全文最后一句。

(投影出示)三、学习文章的写法。

1、小组讨论:这篇文章是如何把科学道理说的浅显易懂的?(先分别列举出具体事例,再总结道理)2、举例子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说明方法,你能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一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个道理?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你们分析一下各项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电脑演示)四、培养探究精神。

1、(电脑演示)解说: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将蚕沙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做燃料,然后再用朝气渣和蚕沙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我国的农民正是通过研究了他们之间的规律,才把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的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