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摘要:一、引言1.思政课的重要性2.教学设计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教学内容1.教学主题2.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小组讨论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2.主体环节3.总结环节六、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2.评价标准七、教学资源1.教材2.网络资源3.实践基地八、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2.改进措施正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思政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作为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思政课旨在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将分享一份教学设计案例,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和成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教学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难点是如何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选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分析。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回顾上节课内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主体环节: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开展小组讨论。

3.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主要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六、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课后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为主要评价标准。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4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4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4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篇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在反抗》解读一、课程教学目标1、树立生态环保的科学理念,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2、培养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学会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二、思政育人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三、育人主题敬畏自然四、思政育人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设计意图一、课程导入新冠疫情横扫全国,全社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同时,人类究竟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寂静的春天》就早已敲响了人类将因为破坏环境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警示之钟。

开篇从新冠疫情导入课程,引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势切入敬畏自然的育人主题。

二、课程内容分析提问1:“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些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提问2: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问3: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类能够停止一切改造自然的行为吗?小组讨论:我们普通人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提问1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厘清三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提问2、3起到延伸拓展的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切入思政育人点: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体会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

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我做起,对大自然有正确的认知践行方式。

切入思政育人点:培养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三、课程总结这次疫情,为人类再度敲响警钟,让我们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承担起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责任,实现人的幸福安宁和自由全面发展。

课程总结呼应开头,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五、实施过程(一)课程导入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横扫全国,打破了春节的喜庆,经过专家们基因测序判定,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并通过人畜共通传染给人类。

大学生教学设计思政课教案模板

大学生教学设计思政课教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授课对象:大学生3. 授课时间:2课时4. 授课地点:教室5.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

-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

- 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 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背景- 内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和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2. 第二课时- 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内容:-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 黑板板书:板书重点内容,帮助学生记忆。

- 教学案例: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摘要:一、引言二、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例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三、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四、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三: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例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五、总结与反思正文: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设计愈发显得重要。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将介绍三篇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分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这些案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例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增强理论自信,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实践成果等方面。

3.教学方法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主动思考。

4.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发展、内涵和实践等方面。

3.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实用性。

4.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互动、实践活动表现和课程论文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三: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例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培养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题思政课教学设计五篇

主题思政课教学设计五篇

主题思政课教学设计五篇第1篇: 主题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以成长中的学生为出发点,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

八年级上册教材的教育主题是帮助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而下册的教育主题是帮助学生主动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两者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崇尚公平和正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教学主要内容: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中,与别人打交道,不仅要学会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艺术,而且必须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学习交往的继续,是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法律意识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因此,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建构本册的教学内容。

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维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教学重点: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思政课教案 6篇

思政课教案 6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 但不失原则。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 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 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学月:学习第二单元第三节和第三单元,组织期中考试; 第三学月:学习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第一节; 第四学月:学习第五单元第二、三节,进行综合复习;
第五学月:期末复习迎考。 思政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 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你觉得诚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四、学习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不诚信的案例 ①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 ②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因用陈馅做新月饼而破产事件。 ③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因有三次逃票记录而遭遇找工作屡次被拒聘。 问:看了刚才这几个事例,你有什么感受或想说什么呢? 五、回归学生生活 1、“真心话大表白”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身上的诚信是否一直跟着我们?诚信有没有曾悄悄离开自己的时候? 2、我们学生讲诚信应包括哪些方面? 六、游戏活动 找不诚信苹果 七、深化导行

思政教学设计50例

思政教学设计50例

思政教学设计50例一、培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内容: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间联系的学问。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教育是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通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教学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我们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经验,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四、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内容: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通过加强道德修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心理发展变化比较激烈和复杂,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学业、人际关系、择业等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和挑战可能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格。

六、注重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学内容:团队是指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

团队精神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

应该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提供有利条件;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改革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运用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运用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

主要问题: 1. 你认为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2. 为什么我们需要核心价值观?
3. 你有什么核心价值观?
第二步:讲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5分钟)
•以PPT形式,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引导学生讨论各个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内涵,理解核心价值观与实践活动的联系。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三个核心价值观,并进行简要解释和说明。

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并进行全班交流。

第四步:案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分析问题所涉及的核心价值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第五步: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四、学习评价
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肯定和指导。

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设计(3篇)

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主题: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创新精神教育。

2. 实践教学活动:(1)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纪念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二: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歌曲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宣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活动四:社区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区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创新精神教育活动五: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项目。

活动六: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主题活动(1)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相关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2)社会责任感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3)创新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项目。

思政课教学课堂设计方案

思政课教学课堂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

3.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国情、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

2. 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

3. 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法治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4. 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 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4. 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5. 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毕业生等来校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

3. 案例教学: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下的道德选择。

6. 总结提升: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完成情况。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建议等。

六、教学反思1. 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5. 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摘要:一、案例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税收学”课程为例1.1 教学背景与目标1.2 教学内容与方法1.3 教学效果与反思二、案例二: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2.1 教学背景与目标2.2 教学内容与方法2.3 教学效果与反思三、案例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例3.1 教学背景与目标3.2 教学内容与方法3.3 教学效果与反思正文:一、案例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税收学”课程为例1.1 教学背景与目标税收学是财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财政税收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税收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

1.2 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讲解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等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税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能力。

同时,结合税收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3 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税收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国家税收政策有了更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案例二: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2.1 教学背景与目标管理学课程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

2.2 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讲解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企业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实践的能力。

同时,结合企业管理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3 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管理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企业管理政策有了更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思政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思政互动式教学设计方案

一、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性和实效性。

为了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本方案提出一种思政互动式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识,增强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5. 国内外时事政治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简要介绍思政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展示思政课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思政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2.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思政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

(2)角色扮演:教师设定一个与思政课程相关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思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辩论赛:针对某一思政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总结环节(1)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思政课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互动环节中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

2. 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

4. 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保障1. 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水平。

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辩证法等。

2. 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商品与货币、剩余价值等。

3. 政治学:国家与政府、民主与法治、国际关系等。

4. 法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立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5.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抢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结合时事热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4.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6.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小组合作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

2. 教学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2024年关于初中语文思政课教学设计【三篇】

2024年关于初中语文思政课教学设计【三篇】

关于初中语文思政课教学设计【三篇】【篇一】初中语文思政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地位与作用本单元前一课时讲述了面对挫折,人们的不同态度。

初步认识到应该具有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的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优秀的品质,掌握一些合理的方法,是本单元学习的目的与落脚点。

因此,经受挫折的考验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可以在学习及生活中培养,并初步掌握培养这种品质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将学习的这些锻炼方法转化成一种观念并付诸于实践,从这些方面努力,实现知向行的转变。

在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这种优秀的品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认识在不畏挫折,开拓进取心理品质方面进行锻炼的必要性。

勇敢迎接挫折的不期而至,战胜挫折后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并意识到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极为重要。

教学重点掌握锻炼方法:正确认识挫折,敢为天下先,培养高尚志趣,适当转移目标。

教学难点1、敢为天下先2、情境结合,情感渲染,学生能产生共鸣教学方法榜样教育、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学习、赏识教育、合作式教学课型讲授新课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素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处理:设问:贝多芬一生遭遇哪些挫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效果:通过榜样教学,感受贝多芬战胜重大挫折的坚毅。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培养自己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宝贵品质。

2、讲授新课(1)、培养高尚的志趣素材:贝多芬一生遭遇的.重大挫折。

处理:学生找出支撑贝多芬战胜挫折的原因。

(师归纳:兴趣、志向)并引导学生讲出做自己喜欢、自己追求的事再苦也觉甜的经历。

效果:认识到培养高尚的志趣,从心理上给了我们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

(2)、正确认识挫折素材:周南中学身患癌症的高考学生颜艳录像(5分钟)处理:颜艳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挫折?(病魔、贫困、高考的压力)效果:引导学生反思我们平时遇到的挫折,比较起颜艳所受的挫折是微不足道,而我们平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挫折呢?活动设计:《实话实说》栏目现场采访道具:一个无线话筒,一台学生自制的摄像机(材料:纸盒)处理:设计平时在学习生活常遇到易产生挫折感的典型事例。

大学生讲思政课教案教学设计

大学生讲思政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明确青年担当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2. 青年担当的内涵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短视频,展示新时代青年的风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新时代青年有哪些特点?他们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二、新课讲授1. 讲解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重大。

2. 讲解青年担当的内涵,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3. 分析青年担当的重要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时代青年担当的案例,如:抗疫英雄、科技创新人才等。

2. 分析案例中的青年如何践行担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四、课堂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践行青年担当?(2)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青年担当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青年担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青年担当的内涵。

2. 提问: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践行担当?二、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新时代青年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担当的场景。

2. 学生分享角色扮演的体验,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成果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为践行青年担当所制定的行动计划。

2. 教师对学生的行动计划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青年担当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担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最新版)目录1.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概述2.案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3.案例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4.案例三:《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5.总结正文一、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概述本文将介绍三篇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这些案例分别来自不同学院、不同课程,但都致力于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

二、案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是一门针对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结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两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案例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原理》是一门针对化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讲解化工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两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四、案例三:《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针对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通过讲解科学成果,传播科学家探索的勇气和爱国爱家的精神。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两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五、总结以上三个案例均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即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大学思政课教案教学设计

大学思政课教案教学设计

大学思政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

2. 增强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

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理论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 教学活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和原则。

- 学生参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 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 教学活动: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意义。

- 学生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经典著作,展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理论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价值观。

- 教学活动: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国传统礼仪等。

- 学生参与:学生组织文化体验活动,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发展的教育- 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文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 教学活动:讲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对社会的影响。

- 学生参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观摩体验法: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思考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小组讨论等形式。

3. 项目评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评估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3篇)

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课的魅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二、设计目标1. 提高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设计内容1. 实践教学形式(1)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博物馆、企事业单位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

(2)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撰写调查报告。

(3)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辩论赛:举办思政课主题辩论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开展主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实践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等形式,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阅读相关著作,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道德与法治: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4)中国近现代史: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观看历史纪录片,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5)国际视野:开展国际交流、讲座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成立实践教学小组,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包括实践形式、内容、时间、地点等。

2. 实践实施:按照实践教学方案,组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学生的学习行为设计
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阅读思考、课堂听课、讨论辩 论、角色扮演、练习巩固、活动设计、小论文写作、社会实践,等等。 1.阅读思考 根据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需要,组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思考相关问 题的活动。对学生阅读思考活动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设计阅读的目的;第二,设定阅读的内容;第三,设计阅读的方法;第 四,设计阅读成效的交流和检验。
3.1.1
教师的教学行为设计
3)教学反思的基本要求 (1)教学反思自觉化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一方面需要借助于外在的要求来推动,但更重要的是依 赖教师自己的自觉意识。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自觉性,是开展教学反思、并使教 学反思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 (2)教学反思常规化 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追求。因此,教学反思应该常规 化。一方面,要及时,另一方面要长期坚持。 (3)教学反思理性化 一般来说,教学反思不需要长篇大论,但需要教师用犀利的眼光发现常人 不易发现的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去剖析问题,用凝练的语言升华经验与意识。
外显行为来衡量。因此,对这类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注重学生的内部感受,
强调学生在一定情景中获得的个人意义。
本章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 与价值
含义
学生本位 社会本位 学科本位 目标缺失 目标笼统 目标片面 依据国 家 目标确定 中的误区 指向 规范 激励 评价 功能
课程目 结构分类 标 知识 知识 能力
1)尊重学生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必须得到相互的尊重和信任。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教
3.1.1
教师的教学行为设计
师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歧视学生,不能体罚和变 相体罚学生等,尤其是对那些身心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与更多 的关心与信任。 第二,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进行一些问题的讨论和 交流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善待学生的“新”、 “异”想法和观点,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宽容学生。 2)赏识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也便觉得获得了社会的支持,从而增强 了自我价值,不断自信、自尊,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赏识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2.课堂听课 学生课堂听课行为设计,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听课指导进行设计。在这方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指导学生明确听课目的;第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第三, 指导学生掌握听课的方法。
3.1.2学生的学习行为设计
3.讨论辩论 对学生参与讨论辩论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设计讨论辩论的主题。第二,设 计讨论辩论的准备工作;第三,设计讨论辩论的实施进程。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创设教学情境;第二,设计情境中的角 色及角色活动;第三,设计角色中的角色及角色活动;第四,设计角色的分配和 角色的辅导。 5.练习消化 设计学生的练习活动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引导学生明确练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第二,设计练习题;第三,设计练习时间、步骤和方法;第四, 设计练习结果的总结和反馈。
3.1.1 教师的教学行为设计
1)教学反思的类型
(1)按教学进程来分,教学反思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三种。
(2)按反思的内容可分为对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身教学行为、 教学反馈等的反思。
在具体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反思成功 得意之处。而是反思失误之处。三是反思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第2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设计
2.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表述
2.3.1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求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结合教学目标自身的功能和 特点,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要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从以下两点:一是教学表述的句式要把学生作 为主体:二是使用能够体现学生主体的行为动词。 第二:教学目标表述要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多使用一些可直 接测量的外显动词,而不是无明确、具体的质和量规定的能愿感官动词。
3.1.1 计
教师的教学行为设
3.1.1
教师的教学行为设计
(4)记录反思 就是借助各种记录方式把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教学成败经验及其有效解 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值的借鉴的经验的一种教学 反思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记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感悟,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 行批判性的理解和分析,并以书面的形式整理出来。教学后记主要涉及以下 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的亮点或是成功之处。第二,教学的缺憾之处。 第三,教学的反馈信息。第四,教学的疑难问题。 (5)换位思考 教师从学生、同行、家长等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形成对自己教学更全 面、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改进教学。
2.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表述
• 2.3.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表述的主要方法 行为目标表述法:指用可以观测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描述教学目标。 行为目标最早由泰勒提出,后经布卢姆马杰等后人的不断批判与改进, 形成目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ABCD模式; A 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它是目标陈述中的主语。 B 即behavior,意为“行为”,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 是目标陈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是目标陈述中最基本的成份,不能缺少。
小结
对待学生 的行为设计
课堂听课
对待自己的 行为设计
讨论辩论
练习消化
开展教学 行为设计
教学行为 主体设计
C 意指“条件”,是为了影响、导向学生应有的学习结果而特设的限制
或范围。是目标陈述中的状语。
2.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表述
2.3.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表述的主要方法 D degree,意为“程度”,是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应有的表现,通常 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 行为目标表述方式使用时应注意: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具有精确性、 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比较适合于知识、技能领域目标的表述。而思政 学科是德育性质的课程,思想性是其本质属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其 教学目标的部分。其情感 一 价值观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也很难通过
教学目标 及其分类
水平分类
教学 目标 设计
目标确定的 基本要求 可操作性 弹性 开放性 整合性
知识目标水平分 类 能力目标水平分 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分类
目标表述的 基本要求
பைடு நூலகம்
目标确定 依据
学生是教学 主体 目标表述要 明确具体
完整性
行为目标表 述 法 (ABCD)
3.1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主体行为设计
3.1.1
教师的教学行为设计
(1)进行学习方法的讲座;(2)开展学习方法交流(3)在教学中渗透学习 方法的指导。 5)疏导思想 疏导即疏通引导,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把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健康的 轨道。在疏导学生思想的时候教师要以理服人,而不可以势压人。 6)辅导功课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辅导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解答疑难;第二,堵漏不差;第三,扩展提高;第四,态度方法 的指导。 辅导通常可以采用个别辅导或者集体辅导形式。在辅导中要注意针对不同 的对象,选用不同的方法,突出辅导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3.1.2学生的学习行为设计
6.巩固复习 复习是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使之得到巩固、深化、提高的行 为活动。设计学生的复习活动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明确复习 任务;第二,设计复习的进程和方法;第三,设计复习效果的总结和反 馈。 7.小论文写作 设计学生撰写小论文活动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小论文写 作的意义;第二,提出小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设计小论文写作 的指导措施;第四,设计小论文的交流和评比。 8.社会实践 设计学生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社会实 践活动的形式;第二,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第三,设计社会实践 活动的组织安排。
3.1.1 教师的教学行为设计
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在教学中对待学生 的行为、对待自己的行为、开展教学的行为等,对这些行为的设计各有不同 的方法和要求。 1.对待学生的行为设计 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淡化授予者的角色, 强化服务者的角色;淡化权威者的角色,强化合作者的角色。因此,尊重学 生,赏识学生,应该是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行表现。
3.1.1
教师的教学行为设计
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更本动力;学习期待 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一种认识或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头脑中 的反映。 (4)教学反思真实化 教学反思要有使用价值,必须客观真实,做到所述事实真实,剖析问题一针见 血,分析教学实事求是,切不可为了应付检查而自欺欺人。 3.开展教学的行为设计 在开展教学活动上,教师既要进行教,也要促进学。这俩方面的侧重点不同, 教师行为的表现和要求也不同。 就“促进学”来说,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要进行帮助。 就“进行教”来说,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要进行引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 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引发动机。引起兴趣、引导思维、指导方法、疏导思维、 辅导功课等。
2)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要提问反思、交流反思、观摩反思、记录 反思、换位反思等。
(1)提问反思
提问反思就是通过对自己提问来进行教学反思。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可以随时 进行。教师应善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自己提出各种能能的问题。 (2)交流反思 就是通过相互交流来反思教学。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时,不能局限于自 己个人的视野或经验,因为,这样往往很难发现问题和缺陷。相反,同事之间相 互讨论,联合攻关,可以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为教师反 思个人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3)观摩反思 就是通过观摩和探讨别人的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常有的观摩教学活动有; 观摩公开课,示范课,录像课等。教师可以从中总结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