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城市化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就现阶段中国的国情来看,走城镇化道路利于提升中国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推行城镇化改革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方式,城镇化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是一个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的过程。
它能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能够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民间投资;从社会方面来看,能够促进社会公正;从民生方面来看,能够构筑基本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目前,我国形成的城镇化体系不甚合理。
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甚至过分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房价过高,居民生活负担重、质量差,“城市病”越来越突出。
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
很多农村城镇化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人口,但是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
同时,政府太过于注重经营城市,而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城镇政府普遍地对常住居民提供差别化歧视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尤为突出。
因此在对待中国城镇化问题时,尤其应该注意以上问题。
首先,中国城镇化要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以人为本实际上涵盖两个人群,第一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这一轮城镇化的最大受益群体。
第二个群体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居民,第二是农村居民。
这两个群体也将因为城镇化的过程而获益。
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中央财政未来应该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构筑基本的安全网,起到兜底的作用,各地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1. 引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种城市化发展模式,旨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模式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结合全球城镇化发展经验,提出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探讨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在中国的推行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土地扩张、资源环境压力、户籍制度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要特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3.1. 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作为基础,注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在城镇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人民的需求和利益被置于首位,政府会更加注重公共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2. 统筹城乡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了传统城镇农村二元结构。
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发展机会。
3.3. 生态环境优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城镇化建设中,中国政府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3.4.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中国政府将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智能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4.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优势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相比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具有以下优势:4.1. 助推经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承载力不强、城市运行欠佳、城市特色不强、社会矛盾较多、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和矛盾。
分析其成因,除发展阶段和国情特点等方面的因素外,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体制方面存在弊端,特别是规划体制、人口迁移体制、土地制度、财政体制、治理和管理考核政策的不完善。
关键词:城镇化,问题,成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约18%增长到2006年的大约44%,28年提高2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个百分点。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从1997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城镇化率从%提高到44%,年均提高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平均有约1700万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
尽管如此,我国城镇化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造成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既有政策的原因,也有国情特点的原因,但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体制方面存在弊端,有些是属于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1.低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平均水平。
200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低于与中国人均实际收入大体相当的国家55%的平均水平。
同时,尽管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快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但同这些国家在它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的城市人口增长率相比,中国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却相对较低。
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城市人口增长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研究和咨询项目:《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的政策问题和政策选择》,2007。
2.城镇化水平存在虚高问题。
按现在的统计口径,虽然有很多人被统计在城镇人口中,但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公共服务不足等原因,他们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没有享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
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达20年的艰苦斗争后取得了胜利。
然而,新中国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最初倾向于采取苏联模式,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反思,对苏联模式的认识逐渐发生了演变。
1949年至1957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崇拜和借鉴了苏联模式。
中国政府迅速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国家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推行“五年计划”的经济计划。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高度评价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并坚信这是中国在经济建设上追赶西方国家的有效途径。
中国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然而,到了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对苏联模式的误导和局限有了更多的反思。
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苏联党内出现了关于苏联发展模式的争论。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在经济建设中存在工业部门过度发展、农业滞后、官僚主义等问题。
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提出要“批判教条主义”,并在195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表示,苏联模式有“右倾保守”倾向,不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开始试图根据国情制定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1958年至1966年,中国进入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发生了更为深刻的转变。
中国领导人认为苏联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即它过于强调计划经济和国家集中经济管控,导致了静止不动、僵化的状况。
中国坚持要实行农田水利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强调发展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经验只是个别国家的经验,不能机械照搬,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文化大革命以后,到了1976年,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折。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一、城市化概述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
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
”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
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变迁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变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变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原因,以及城市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和原因城市化是指人口大规模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并在城市中聚居、生活和工作的过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猛,背景和原因如下:(1)经济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人们纷纷离开农村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2)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如道路、水电供应等,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
(3)政策扶持和推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城市化政策,鼓励人口向城市集聚,这包括户籍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城市化规划的细化等。
二、城市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社会变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机会的变化:城市化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的提升。
同时,农村人口减少也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2)人口结构的变动:城市化导致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城市地区的人口增加。
人口结构变动使得城市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3)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村移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融合,城市生活的方式和观念逐渐传播到农村地区,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推动社会文化的融合和进步。
(4)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城市化使得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如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5)环境挑战的增加: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工业化进程,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压力,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这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厉以宁:城镇化既是发展转型又是体制转型
厉以宁:城镇化既是发展转型又是体制转型2014-03-18 10:02:47|来源:南方日报|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开始时甚至较长时间内,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还不能立即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和权利不平等还会继续存在。
但是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一定会走向全国户籍一元化。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称,人们期待的是:城市资源集约利用,创造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农业实现规模化运营,重振乡村经济,激发社区活力;均等的公共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使社会阶层打破城乡隔阂而充分、自由地流动。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对背后的经济体制进行调整,也就是我们说的改革。
因此理解“新型城镇化”,应该去理解其背后的深层次经济体制改革,例如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服务行业管制的放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
此外,与传统“城镇化”所不同,“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谈到中国城镇化,厉以宁认为传统城市化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
城镇化意味着城乡公民权利的平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不能片面追求城镇化率。
我们需要通过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到位。
城乡差别缩小了,未来的农民可以自己选择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
但现有体制决定了52.57%即7.2亿的城镇人口中,有一部分没有实际享受城镇化制度安排,即约1.58亿农民工。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一、概述“空间的生产”概念源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理论的研究,其核心内涵强调了空间并非自然存在或既定不变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类活动、社会关系与权力结构动态建构的过程。
这一理论框架认为,空间不仅反映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力量的交织与博弈,而且也是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和载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空间生产的模式、形态与意义都在不断演变。
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而言,深入理解和应用“空间的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重构、城乡关系调整乃至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本质上都是空间生产过程的具体表现。
探讨“空间的生产”的逻辑体系及其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城镇化背后的动力机制,探寻更加科学、可持续的空间治理策略与路径,以期推动城镇化向着更高质量、更和谐的人居环境方向发展。
研究背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挑战不平衡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城市病: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农民工权益保障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等手段,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探讨“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价值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空间的生产”理论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生产性,认为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载体。
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 铁
国家发改委城 市与小城镇改革
发 展 中心 主 任
迟福林 中国 ( 海南 )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一 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必须要面对城 乡分割制度和等级化
行政 管理体 制所 引发 的 日益固化 的利益格局 。偏差主要集 中在 3 个方 面:一是 偏重于城 市的规模 和城 市的建设 ;二 是对于城
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1 当前的 “ 城镇化热”只关注 房地产和需求, 很少有人谈
实际的经济效应和 实现 的前提 。人 口的聚集会 带来:1 . 斯 密揭 示的社会分工与协作效应 ;2 . 规模 经济 ;3 . 信 息汇集与传 递的 加速 ;4 . 思想、主意的碰撞和创新 。这些无形的效应靠无形之 手—— 市场和资 源的 自由流动 来实现 ,取 消户籍制度和 改革
与人 口增加适应 。5 . 新市 民的涌入 不能降低原有人 口的生活环 境和水平 。6 . 投 资 财政 须尽快 转为公共 财政 ,精 简财政 支 出
人 员。
区,尤其是新兴产业的立足地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方面,以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 为 建设 农村 新 社 区 的起 点 。无 论是 进 入 老城 区还
镇 化 发展 的 进程 要 求较 高 ,往 往 以 西 方发 达 国 家城 市发 展 的 现
■ 解决有条件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总 体成熟。这就需要把
农 民工市民化的 问题与未来转型改革相结合 ,力争在3 年左右 实现 突破 :1 要使有条件 农民工 市民化 ,即1 . 6 亿 农民工 中大 概有 一半左右解 决市民化 ,其余的纳入城 市流动人 口管理 。
状作 为我们 学习和参考的借鉴 ;三是理论 家对 中国的 国情和发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答案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答案兵团干部在线学习2014年第二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单选1.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式是()。
(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2.中国的城镇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单选2 分)[A]正确 [B]错误3.()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单选 2 分)[A]加快产业化[B]加快城镇化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产业化4.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讨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方案。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5.我国到()实现农业现代化。
(单选 2 分)[A]2015年 [B]2018年[C]2020年 [D]2025年6.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纠正()。
(单选 2 分)[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D]城镇化“大跃进”7.()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单选 2 分)[A]十七大[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中央经济会议8.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没能从根本上打破“建设靠财政、经营靠政府”的状况,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在投资中所占比重()。
(单选2 分)[A]偏低[B]偏高 [C]适中 [D]以上都不对9.中央城镇会议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
(单选2分)[A]正确 [B]错误10.“被城镇化”是违背农民意愿的盲目城镇化。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1.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是()。
(单选 2 分)[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12.城镇化过程必然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因其具有(),政府财政必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政府财政加大投入以保护环境。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一、城市化概述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
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
”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
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一、城市化概述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
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
”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
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问题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城市化发展特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虽然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遭遇了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是由于我国的整体目标明确,所以前景一片大好。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人口增长率城市化问题发展趋势【论点】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与地域空间的变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正文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逐渐走出了自身的特色。
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我国城市化发展特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城市化稳步持续发展,速度加快。
在1950~1980年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0.13%,远低于同期的世界平均速度0.36%,而近十年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世界。
不过,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人口数量却很大。
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了转移。
解放以后,我国沿海地区的城镇人口在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八十年代,则成上升趋势,增长的重点转移到了沿海省和一些内地重点建设省份。
3.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率大幅度回升。
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大城市的人口实际增长率很低,低于全部城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和全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到了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城市人口增加均加快,而大城市尤为明显,虽增长率仍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增长指数较六七十年代相比是最高的。
中外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析 ,尝试提 出新型城 市化模 式 并认 证 了新 型城 市化模 式的合 理 性 。
[ 关键 词 ]城 市化
城 市 化 发 展 模 式 是 指 城 市 化 的 方 向 、 目标 、战 略 、 速 度 、 实 于 农 村 ,限制 了农 业 劳动 生 产率 的 提高 和机 械 化 的操作 ,进而 使得 现 途 径及 相关 方针 政 策 的总称 。一般 来 讲 ,城 市化 发展 模 式受 该 国 农 业 的现 代化 成 为一 句 空话 ;忽视 城市 化 的 “ 力 ”和 “ 力” 的 推 拉 的历史 、政治 、经 济 、人 口、文化 、地理 环 境 、资 源禀 赋 以及 在全 作 用 , 因而不 仅农 业 的 发展 受到 很 大 的制 约 ,即使 工业 的 发展 也 受
、
传统的城市化模式
海军 那里 获 得对 其 航行 的保 护 ,并且 得到 英 国 的资本 来 帮助 发展 自
由于 诸 多历 史原 因 ,我 国城 市 化进 程 起步 较晚 。传统 的城 市 化 己 的经 济 。② 美 国 丰富 的 自然 资源 ( 煤 、铁 、天然 气 、钾 矿 和 磷 如 模式 主要 有 以下 几个 特 点 :一是 城 市化 的 进程 完全 受 指令 性计 划 的 矿 的储 量 占世 界 第一 位 ) 为其 城 市化 运 动 创 造 了 非 常有 利 的条 件 。 控制 。 比如 实行 城 乡分 割 的户籍 制 度 ,对 于城 市居 民实行 粮食 凭 票 况且 邻 国 多为 弱国 ,不 仅 不受 人侵 的威胁 ,而且 可 以支 配其他 美 洲 供应 ,即使是 住 房也 实 行严 格 的计 划 控制 ;二 是优 先 发展 重 工业 ,
发展 大 中城 市 而 限 制 中小 城市 。特 别是 1 5 年 之 后 , 中国 的小 城 增 加 到每 十 年 2 0 人 。 从 1 0 98 0万 8 0~1 2 年 ,有3 0 万人 移 居到 美 90 00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李学鹏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内容摘要: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特征是新旧体制的转换和更替,在这个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社会会出现许多现象,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作用,政府作用的发挥的好坏会影响社会转型的效果,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在这个“过渡阶段”,必然产生一种“传统”与“现代”两种体制并存与交织的现象。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就是二元结构社会,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政府职能应该如何转变?中国在社会转型的时期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社会转型时期政府何去何从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现状;前景一,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一)什么是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是指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渡时期,新旧体制并存交织。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社会转型期:一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社会结构转型,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价值体系都发生变化;三是社会形态变迁,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
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有四个趋势:一是由计划社会向市场社会过渡。
政府逐渐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不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一种间接地方式干预经济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二是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
中国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城市化水平在未来二十年中将会继续增长,传统的农村社会将会逐步让位于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到时,大批农村人口将会涌进城市,而农村社会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民的思维方式将会与时俱进;三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工业社会将会逐步发挥越来越微小的作用,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譬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来代替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重污染的工业社会,信息化产业的兴起,现代战争中信息化的突出作用已经预示了信息化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四是由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过渡。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精选文档】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一、城市化城市化,也叫城镇化、都市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标准》第208款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或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
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所谓的郊区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郊区化包括三种外迁:一是人口外迁,主要是因城市中心的巨大人口压力,以及这一压力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引发的。
二是工业外迁,主要原因在于市中心以外有大面积的价格低廉的土地,以及能更好地与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相互配置。
毛概概论第九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2、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和内容都是坚持()A.共产党的领导B.C.四项基本原则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坚持党的领导者B.依法治国C.人民当家作主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国务院B.最高人民检查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最高人民法院6、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A.工农联合专政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C.共产党一党专政D.无产阶段专政8、“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固体不是政体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9、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10、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在()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11、下列不属于我国民主党派的是()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建设委员会1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13、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法律化D.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14、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这一政策的核心是()A.人民当家作主B.C.法治代替人治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5、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农村应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主渠道
6A griculture economy农业经济农村应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主渠道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选取了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道路,中国城市工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一直非常有限。
同时我国人口剧增,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极其缓慢。
据统计,1952—1978年期间,我国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由83.5%下降到73.8%,平均每年仅下降0.4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迅速推进,在农村改革的头10年,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农业劳动力份额由73.8%下降到60.1%,平均每年下降2.26%。
整个20世纪80年代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向农村非农部门转移。
如果说80年代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主要采取就地职业转换的方式;那么从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就表现为异地转移。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标志着农村人口就业走出单纯农村的范围,走上创新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就业和城市就业相互交叉,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新情况。
80年代劳动力转移的许多结构特征依然存在,但就地进入非农领域就业的速度明显下降,向农村以外的转移明显加快。
农村劳动力就业出现了开发农业、乡镇企业、跨区域流动三元并存的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没有太大改变,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低迷之势。
因此,农村劳动力只要对流入城市就业的预期收入不少于在农村时就很容易形成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各地政府或有关部门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大肆宣传“打工”经济、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民的培训、实施对进城务工的农民便利的政策等措施,提高对进城务工的农民组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
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是否真的富余?我国城市是否可以吸纳如此庞大的农村“富裕”劳动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是否可以顺利在城市就业等问题都不能肯定回答情况下,我们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只会带来诸如“城中村”现象、城乡结合部问题以及农村的“3860部队”所导致农业生产力落后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加剧的局面。
深化对“中国特色”的认识
有考虑主要 的一 点,即扩大私人成分孕育着
严重的经济 、 社会和意识形态后果 , 首先是动 摇社会主义经营的基础” 。很明显 , 是针对 这 当时我 国正在推 行的发展 多种 经济成分 的方 针, 针对我 国市场趋 向的改革。这篇文章进而 指责:“ 追求 民族的独特性 ,机械地模仿或无
我 们对建设有 中 国特 色的社会主 义 , 有一个 强调从 基 本国情 出发 , 到既 强调 国情 又重视 客观规律 的认识 过 程。 无论从 发展的 角度还是从 改革的 角度看 , 建设 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都是 任重道远 。
【 关键词 】 邓小平;中国特色” 中国特 色 “ ; 社会主义; 客观规律 【 中图分类号 】 6 6 D 1 【 文献标识码 】 A 【 章 编 号 】10.4 92 1)60 1・5 文 0 847 (00 0 —060
的“ 关注” 94 6 2 。l8 年 月 l目, 苏共 中央机关
这就是邓小平 提 出“ 中国特色” 强调 “ , 中
国的事情 要按照 中国的情况 来办 ,要依靠 中
国人 自己的力量 来办” 的一个 重要背景。现 在, 随着 苏联 的解体, 这个重要的背景情况 已 经不存在 了。 “ 中国特色”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来 的, 人们对 “ 中国特色”的理解也必然随着历
视其他 国家 的经济也同样是危险的。在这里,
的实际, 要从中国的实 际出发 。 他作 了这样的 理论概 括:“ 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 中国实 际的 有 中国特 色 的社会主义 。④ ” 为什么不 能照搬
“ 别国经验,别国模式” ?这 是因为,“ 国经 别 验, 国模式” 别 不适合 中国的情况 , 因而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城市化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2013年01月11日
“城镇化”一词的出现晚于“城市化”,是中国学者创造出来的新词汇。
在中国,学者们更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来解释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从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一文中提出“城镇化”概念以来,这一领域一直呈现百家
争鸣的状态,特别是在近五年,这方面的观点和发展方向至少有20种以上。
去年年底,当十八大明确提出将城镇化作为中国发展一大战略的时候,学术界的
呼声空前高涨,围绕城镇化改革思路方针、路线图和时间表设定方案的探讨非常热烈。
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的带来的弊端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
琏曾在一系列相关会议上表达过自己的忧虑。
他认为,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还很低,地
方政府以大量投资、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的低效办法来实现城市化,是无法支撑无法
持续的。
另外,政府用大量的土地投入和土地抵押的资金投入支撑起来的城市化,就
是摊大饼,这样建立起来的城市营运效率很低。
反而使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半径都非
常的长,堵车、污染都变成很难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体制上的原因,城镇
化是无法搞下去的。
厉以宁也曾经指出:西方城市化道路是一个自然地过程,是和工业化同步进行的,由于缺乏统筹安排,也没有科学的城市规模概念,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未被领
导层所考虑,最后在这些国家中,都发生和所谓“城市病”,即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中出现了棚户区或贫民窟,环境恶化,过分拥挤,失业激增,社会治安欠佳,以致出现了“反城市化”倾向,即穷人继续涌入城市,富人纷纷迁离城市,搬到郊区
甚至乡村居住。
传统的城市化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
厉以宁认为,传统的城市化模式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迄今为止,中国的城镇化率略高于50%。
但据研究中国城镇化的专家的意见,中
国目前的城镇化率还不到50%,理由是,中国至今仍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农民的身份仍然是“农民”,不能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厉以宁认为,如果中国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即90%以上的人口集中于城市,那么城市居住条件必定恶化,居民生活质量必定下降,即使城市会因人口的增加而新增不少服务业和就业岗位,但就业机会依然满足不了涌
入城市的农民们的要求。
因此,厉以宁指出,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即中国城镇化要分
三部分: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老城区的发展方向是改造
根据厉以宁的构想,老城区的发展方向是改造。
设法把工业企业迁出老城区。
近
些年在老城区推行的“退二进三”的做法,厉以宁认为是正确的。
“退二进三”是指,第二产业迁离老城区,第三产业进入老城区,使老城区成为
商业中心、服务业中心和居民区。
而在城市建筑风格遗留方面,厉以宁的观点与梁思
成的构想一致,即视老城区遗留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加以维护、修正,将其保留下来,作为文化遗址。
某些接到也应该完整地保存,显现当年的风貌。
在拆迁棚户区方面,厉以宁认为之前在某些城市老城区改造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经验,就是把新城区建设、招商引资和老城区改造结合在一起,重新规划。
棚户区居住的农村务工人员,可以在拆迁棚户区的同时,让常住于城市并有稳定职业的人员转入城市户口。
新城区要让工业企业进园区
新城区一般在城市郊区,不仅有企业,而且也有常住的居民。
对新城区来说,厉以宁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工业企业进园区。
他指出,这对工业企业有诸多好处,而且,新城区往往是新兴产业的立足地。
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是快的,这是对城市经济增长率和财政收入的巨大支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城区地点地,历史遗留的包袱比老城区要少,从城镇化的角度来看,这正是发展新城区的优势所在。
农村新社区是起点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方面,厉以宁提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设农村新社区的起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农村新社区要实现园林化,成为绿树成荫、花草茂密的适合居民居住的居民区;
第二,环境要清洁,要实现污染防治、垃圾回收和利用,符合低碳节能的要求;
第三,要实现公共服务到位,建设各项公共设施,使农村新社区的公共服务与城区基本相同;
第四,在社会保障方面,应及早形成城乡一体化,不存在农民与城区居民的身份限制;
第五,实行民主管理制度,社区居民应对社区管理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有选举权和罢免权。
厉以宁认为,在实现上述各项要求以后,村级自治有改为社区自治,农村新社区将成为基层单位,也就纳入了城镇化。
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的权利平等了,身份限制也将不再存在。
对于城镇化改革,厉以宁坚持认为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和权利不平等也还会继续存在。
但是他也认为,无论是进入老城区还是新城区,这些“农民”迟早会转变为有城市户口的居民。
厉以宁说:“这是总的趋势,谁也无法改变。
说的更确切一些,在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一定会走向全国户籍一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