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高三语文寒假试题3
2015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2015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页脚内容1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2015届高三级部12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2015届高三级部12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2014.12.15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诗考略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2015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蕙爭项;1. 木试卷分笫[卷(阅读题)和第H卷(表达逆》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r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祀答题卡上°写往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站束肩.将本试卷和答题卡-讲交冋•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干倉品安仝爭件的记典不趴但我也还是看刘,由于食品去■仝关系童大,烷厝君对此非常晝观4■作电了特别规冏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蛻来塘的軌圾农产為为主*所以对农产品杓版熟度十分关注.携G礼记汹记我”周代对食品史易的规逼有:“五等不时.是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足我国历史上敢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您品交易詹动非常頻緊,交葛品計十分丰富.为社纯有垂有嘗食黑浪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棚应的规定.汶朝《二年律令》规良:嚇食膻札脯肉崩亲、伤,病人缶亟尽執燼其余.……当瞪刪$ 及吏主者,皆坐歸肉胜,与盗同鯨" 即囱类因腐蟀等因素可能导躱申毒者’屋聲快笑驰否则将处罚雪事人爪和关官応唐朝催詹肄b规;C:宀稠肉有毒,曾蛭病人.冇余汩速焚之,违常枝九十*蒞故与人食并出卖,舒人病者,茂一年;以故敦牝盏’蛟.胛人自食致死若.从过光条人诧.,从«唐律》申可與看到,在鳶代,知肺肉有#环連焚而构成的刑爭佗罪4%隔种牯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哺向有毒Et,食器啲所有老总券立刻焚JL所剌冇再仗瓠仪罐后崽,酉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秦.则祝情节及后旻如以科殆.塞代,钛食申场空前緊荣.畫尢老衣《糸京妒华录》中,追述了北丘都戚开井將的城审凤幷且以此量笔聲商到炊仓业的骂盛,书中英炎到一百梦家龙编以及相关行仑. 商品市场的頰荣*不可避免地帝袁一兹问題.—姿商贩 F 愉市于人.敝悪之勃,饰为新奇;假伪之才氛饰为其突.如绢常之用胶棚、米麦之蜡澧池h询僉之進以水*药村之易以他址r疽妁不珪介孑韭車秉用鸡窸沙.超军咬气.卖盐秦以灰之类仗忸车取別润亠为了新强对食品扌討氐莎次充好等現痣殆蛊曙和昔理・宋代規定从北者必麵加入行会「而行会显豹对商器质堂贸廿.饰卑谓卷行着,凰官府科索嘉得此缶不以其嵋小丸.但合克厠渚,皆置为荷,虽匱卜亦有职.”(氐祁城配胜:n商人们依缰营姿型组成行僉,商铺,手工业和#他服务n行业的湘关人灵関轨加八杆会俎炽,井按甘业畳记在鞠,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沧押会甘生产经窘的商器嚴量进斤把昊.浙•罢的酋硕作为担像人’贯责评屯松价和监藉不眉行为.除了曲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魅承了疇唐律泠的规定,对有奉有害佥岳的铀售者子以严熱上述覇札对倉為必通的尖全管理及有关涣律舉据.可以翳我们很多忌耒,也可仪筠现今我囚食品质童談安全监管複式妁仔逼构建提決新的爲路剌酪律遶釋.(摘编自张炜达舟古代您品安全监管述略肿J.下列关丁原文第一、二两段内零的表迄不正A. 闹代统涓者严禁未成熟旳渠实和答物进入流適市场’或防止此类初级収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才面的问题,H. I二年律令〉与《唐律P秫规罡,凡握现闵肺肉宥毒丽致人生病的情况#酋品所有講衣当立刻焚毀剩余的肉食•c. cr年律卷〉中的规定注剰y主便官员资任的迴充.而t居律卜则更加强调对伪書生命的犯聲行为的追霓°D-电唐律I规定,明料脯肉有蹋而不立刻焚毀,井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我出會・而敷人隹病考*要判处徒刑一年亠2. 下列遥解和分析,不符合庫丈意思的一项是A. 宋就政府注意到食制摻假、U1次充好等各神頂量的题*进一步脚强了直品安全的监普和管理工作*氐總着城市民问匸商哑的第柴发虜+宋代统治者出F肘从业肴曲管的需密设立了暫会这一政府机构。
2015全国语文2卷及答案详解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高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2015
高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2015
寒假的时候,大家都要做寒假作业,一份寒假作业的答案,对于大家寒假作业的完成非常有作用。
高中频道为大家提供高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2015,供大家参考。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
2.D(A.西亚两河相距不远,地理、气候等条件也就相近,经济因素也比较接近,因此统一难度要低于中国两河流域。
B.相距遥远,政治上要加以控制,难度自然较大。
C.西亚的文化是一体化的,政治上的统一自然要比文化互不统属的中国两河容易得多。
D.任何地区的统一都必须具备这两种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两河的原因。
) 4.B(让:责备) 5.D(A 项第一个以为介词,因由于第二个以为连词,可不译。
B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他们第二个其为语气副词,难道难道不是。
C项第一个为副词,于是就第二个乃是副词,才这才。
D项中于都是介词,在) 6.A(③指余靖有才艺,④写其廉洁,⑥是余靖在求助于王仝) 7.D(余靖被贬龙图阁学士与原文不符,当时余靖应是升任) 8.(1)如果习以为常了,对所进的忠言不加重视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进言了。
(3分,关键点:重惜、
钳口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茹孝标听说余靖曾受过刑罚,并将此情隐瞒去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便到韶州将余靖犯刑的案卷设法买到手。
(4分,关键点:尝、诈匿、案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余靖暗中使人告诉王仝,要他躲避一阵,王仝以家贫无钱外出为理由回绝。
(3分,关键点:讽、介词结构后置,句意通顺1分) 9.。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2015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2)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01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三)试题语文(附答案)
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联考201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丽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201 3年8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Beta Analytic Inc.)时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 14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明确了东营坊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2005年3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发现石器地点27处,分布范围涵盖蓟县6个乡镇,采集到大量石制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学家对这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蓟县这次考古调查发现方法科学,最后消灭了以省、直辖市为区域单位的旧石器考古空白区,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彩浓墨的一笔,是极为重要的发现,无论对于天津考古还是中国考古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对2005年调查时所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之一——东营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米,共出土石制品90余件,石器埋藏层位清楚。
山东省枣庄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试卷Word版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答案】C【命题立意】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和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析】A.锁钥yuè,B.摄像机,解jiě甲归田,D.“座落”应为“座落”。
2.【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抵消: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
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
既而:连词,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放生后不久。
既而:连词,表示紧随在情况或动作之后。
“融化”专用于冰、雪化为水,其他固态到液态的过程是“熔化”。
3.【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A.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可以比喻为人处事圆滑。
B.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呼唤。
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C.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D.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答题技巧】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4.【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解析】A.括号应放在“通过家训”后。
B.最后的问号应为句号。
D.“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引号应为书名号。
5.【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属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A.无因果关系,应删去“因而”;C.成分残缺,在“汽、柴油”后加“价格”;D.表意不明,“优秀”既可指“学生”,也可指“格言”。
【答题技巧】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并对病句的类型做了说明,它们分别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015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
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
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
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
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徒,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
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
浙江省嘉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二)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年高三教学测试()(20.4)语文本卷共9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答案如下: 题号 1 2 3 4 8 9 16 17 18 答案 A B B D DD C D B 8.D(A项电影特殊的消费方式与“需要用‘娱乐至死’的态度实现内心压力的释放和心灵的净化”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B项“娱乐至死”成为电影文化的主流不是因为这些电影的出现。
C项中国电影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娱乐至死”的追求。
) 9.D(A“通过对娱乐的追求来提高票房”表述不对。
B“有较高票房的国产电影”不一定都具备“娱乐性”、“建设新文化”、“塑造新文明”的特点。
C电影票房的飙升与对影片的质量不满意之间不是“直接引发”的关系。
) 10.(3分)①国产电影要有文化追求,具体表现为对人性、人道、人格足够的尊重,对公平、正义、善良、美好的充分敬意,对艺术规律、审美品格的诚恳追求。
(2分,意思对即可) ②国产电影要有技术的含量。
(1分) 11.(3分)人为的东西虽是有情趣(1分),但这终究是深深的寂寥,缺少自然的野性(1分);只有自然的野性才能给人精神的富足、生命的寄托和依赖。
(1分) 12.(4分)内容上:以猫为例,说明野性对动物的意义重大;从植物到动物,更完整地说明自然的野性;(2分) 结构上:引出下文,人也要有野性;使文章的层次清晰。
(2分) 13.(4分)前一个“荒芜”:杂草丛生(1分)。
这种荒芜是人的主观看法,实际上是一种荒野的生命力(1分)。
后一个“荒芜”:寸草不生(1分)。
人类轻视并肆意破坏自然,使大地寸草不生,没有生命力(1分)。
14.(4分)(1)运用比喻手法,把人灵魂受束缚的痛苦形象生动地比作犄角(1分)。
表明了作者对人本真生活状态缺失的控诉,对野性的呼唤(1分)。
(2)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庄稼人的情态(1分)。
写出了人滥用除草剂后对土地的破坏及带来的严重的恶果(1分)。
15.(5分)主旨:文章通过对自然中动植物的描写A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被;B句末语气词/兼词,于此;C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 18.B(没有释放,而是减死罪一等,给宗庙服劳役。
2015语文寒假作业本答案高三
2015语文寒假作业本答案高三查字典语文网为你提供2015语文寒假作业本答案高三相关内容,希望你喜欢,2015年的你一定会大展宏图的,查字典语文网祝福你!1参考答案:1.全球化视野追求卓越的意识宽松环境平和的心态2.韩愈的文章追求波澜起伏的独特美。
3、①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②对待网络信息要理智。
(或不要轻信网络谣言。
)4.新媒体多平台互联网体系传播5.胶囊旅馆是在日本加班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空间小、配备齐、费用低的旅馆。
6.利比亚宣布全国解放重建任务艰巨或卡扎菲时代结束利比亚重建任务艰巨(利比亚1分宣布全国解放或卡扎菲时代结束1分重建任务艰巨2分)7.(4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或: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他提出的三大主义,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4分)8. 以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主张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借鉴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2答案示例:1. (1)雨果《巴黎圣母院》(2)虽然是独眼龙、驼背、还坡脚的丑人,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美和善良。
他用自己所有,甚至是自己生命爱着爱斯梅拉达。
并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
2.(1)①语意双关,有距离才有美,另一层意思是请保持好车距,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才是安全的,才是一件美事。
②它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你我心路巧妙对应相连,不仅含蓄形象的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互相礼让,而且含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人的语态来写出,在行车中应保持一定的车距,让他人警醒,不要靠的太近。
(内容类似,答出两个要点即可。
)(2)①安全回家最近路。
②人与人近点,车与车远点。
3.示例一:不合理,捡到东西就该无偿归还。
有偿归还是对传统美德的亵渎,弱化了道德观念;人与人之间不能只有金钱关系,做好事索取报酬,会使整个社会风气变坏。
示例二:合理。
拾获者保存、归还失物时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理应得到相应的物质补偿;拾金有偿归还将鼓励社会成员拾金不昧,对社会风气好转会产生重要影响。
浙江省嘉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二)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2015年高三教学测试()(20.4)语文本卷共9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答案如下: 题号123489161718答案ABBDDDCDB8.D(A项电影特殊的消费方式与“需要用‘娱乐至死’的态度实现内心压力的释放和心灵的净化”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B项“娱乐至死”成为电影文化的主流不是因为这些电影的出现。
C项中国电影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娱乐至死”的追求。
) 9.D(A“通过对娱乐的追求来提高票房”表述不对。
B“有较高票房的国产电影”不一定都具备“娱乐性”、“建设新文化”、“塑造新文明”的特点。
C电影票房的飙升与对影片的质量不满意之间不是“直接引发”的关系。
) 10.(3分)①国产电影要有文化追求,具体表现为对人性、人道、人格足够的尊重,对公平、正义、善良、美好的充分敬意,对艺术规律、审美品格的诚恳追求。
(2分,意思对即可) ②国产电影要有技术的含量。
(1分) 11.(3分)人为的东西虽是有情趣(1分),但这终究是深深的寂寥,缺少自然的野性(1分);只有自然的野性才能给人精神的富足、生命的寄托和依赖。
(1分) 12.(4分)内容上:以猫为例,说明野性对动物的意义重大;从植物到动物,更完整地说明自然的野性;(2分) 结构上:引出下文,人也要有野性;使文章的层次清晰。
(2分) 13.(4分)前一个“荒芜”:杂草丛生(1分)。
这种荒芜是人的主观看法,实际上是一种荒野的生命力(1分)。
后一个“荒芜”:寸草不生(1分)。
人类轻视并肆意破坏自然,使大地寸草不生,没有生命力(1分)。
14.(4分)(1)运用比喻手法,把人灵魂受束缚的痛苦形象生动地比作犄角(1分)。
表明了作者对人本真生活状态缺失的控诉,对野性的呼唤(1分)。
(2)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庄稼人的情态(1分)。
写出了人滥用除草剂后对土地的破坏及带来的严重的恶果(1分)。
15.(5分)主旨:文章通过对自然中动植物的描写A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被;B句末语气词/兼词,于此;C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 18.B(没有释放,而是减死罪一等,给宗庙服劳役。
洛阳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阅我国传统的典籍可以发现,“法治”一词很早就出现了。
从这些古代典籍对“法”的论断中,可以看出,我国从法产生的初始阶段,提到法,即与“刑”“罚”相关,注重的就是法的约束和惩治作用,而并非侧重于它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历史上的法家,基于对这样的“法”的认识,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提出的“法治”的一整套国家治理方式,终究是君王统治约束臣民的工具。
这样的“法治”,虽也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同功者,同赏;同罪者,同罚”(管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商鞅)的公平与正义,但仍不入人心。
一向推崇忠恕与仁爱的中华民族,对法治是心存避讳的。
百姓在内心深处仍然寄希望于“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而不是依赖于统治阶层所颁布的法律。
“青天大老爷”折射出的传统文化心理,也正是贤人政治的典型体现。
也正因如此,我国的“法治”常被“人治”所代替,也因此多受诟病。
中国当前守法现状,仍处在源于功利主义和恐惧惩戒的阶段,还远未达到更高层级的法治信仰。
提到“法”,多的是内心的畏惧,少的是信仰上的遵从。
很多人面对规则制度首先想到的不是去遵守而是去突破。
在中国这样一个由“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等级社会一步步走来的国度,能够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还有漫长的路。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这是直接从中国民众思想最深处切入,是对中国传统法治思想进行精准号脉之后开出的药方。
让法治成为信仰,这是从最根本上推行法治的途径。
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固然需要国家机器的体系化运行,更需要每个公民思想深处对法治进行深度思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高三语文寒假试题32015年2月太原外国语学校高三寒假作业语文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天下合一”观念源远流长,其来有自。
大概自漫长的新石器农耕时代以来,它与人因顺应自然如四时季候、地形水文而生存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一时期尚未建立真正的阶级统治,人们屈从于绝对神权和绝对王权的现象尚不严重,原始氏族体制下的经济政治结构和血亲宗法制度使氏族、部落内部维持着某种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远古直到今天的汉语的日常应用中,“天”作为命定、主宰的含义和作为自然的含义这双层含义始终存在。
在古代,两者更是混在一起,没有区分。
因此在中国,“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具有某种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2页共8页不确定的模糊性质,既不像人格神的绝对主宰,也不像对自然物的征服改造。
所以,“天”既不必是“人”匍匐顶礼的神圣上帝,也不会是“人”征服改造的对象。
因而“天人合一”既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能动地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被动地顺从、崇拜。
“天人合一”观念成熟在先秦。
《左传》中有许多论述,孔、孟、老、庄等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这种观念。
无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们都强调“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和睦、协调。
“天人合一”在董仲舒及其他汉代思想系统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反馈功能的天人相通而“感应”的宇宙图式,人只有认识并遵循这个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3页共8页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4页共8页如果今天还保存“天人合一”这个概念,便需要予以改造和阐述。
它不能再是基于农业小生产由“顺天”“委天数”而产生的“天人合一”,而必须彻底去掉“天”的双重性中的主宰、命定的内容和含义,以近代大工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之后所产生的人与自然崭新的客观关系为基础。
这个崭新关系不再是近代工业初兴期那种为征服自然而损害自然破坏生态的关系,而是如后工业时期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恢复自然、保护生态的关系,从而人与自然不再是对峙、冲突、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和睦合一的关系。
这是今天发达国家或后工业社会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所应及早注意研究的问题。
而这恰好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5页共8页就是“天人合一”这个古老命题所具有的现代意义。
(选自李泽厚《论中国智慧之“天人合一”》有删改)1,关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天人合一”观念成熟于先秦,孔、孟、老、庄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这一观念并都强调“天”“人”之间必须认同、一致、和睦、协调。
B汉儒的“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人们认为只有认识并遵循它,才能使个体和社会得以保持存在、变化和发展。
C宋儒的“天人合一”是为了建立内在伦理自由的人性理想,属于心灵的道德境界,他们将“天”理解为“理”、精神和心性。
D“天人合一”既包含人对自然规律的适应、遵循,也意味人对主宰、命定的顺从、崇拜,其中“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6页共8页A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这大概与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而顺应四时季候、地形水文等自然现象有密切关系。
B.在漫长的新石器农耕时代,真正的阶级统治尚未建立,人们屈从于绝对神权和绝对王权的现象还不很严重。
C.在原始氏族体制下,氏族、部落内部维持着某种自然地和谐关系,形成了特定的经济政治结构和血亲宗法制度。
D.在汉代思想系统中扮演中心角色的“天人合一”重视国家和个体在外在活动和行为中与自然及社会相适应、合拍、协调和同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天”始终具有双层含义,所以“天”“人”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人格神的绝对主宰,也不是对自然物的征服改造。
B.汉儒和宋儒均推崇“天人合一”,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天”原有的主宰、命定含义。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7页共8页C.对“天人合一”的概念加以改造,就必须彻底去掉“天”的双重内容和含义,而以近代大工业所产生的人与自然崭新的客观关系为基础。
D.如何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恢复自然、保护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合一,正是“天人合一”这个古老命题的现代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王恕,字宗贯,三原人。
正统十三年进士,授大理左评事。
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
天顺四年,以治行最,超迁江西右布政使。
成化元年,南阳、荆、襄流民啸聚为乱,擢恕右副都御史抚治之。
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
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
迁兵部尚书。
考选官属,严拒请托,同事者咸不悦。
帝亦衔恕数直言,遂命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
所部水灾,奏免秋粮六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8页共8页十余万石。
周行振贷,全活二百余万口。
二十年,复改恕南京兵部尚书。
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
天下倾心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胡不言也”?则又曰“公疏且至矣”。
已,恕疏果至。
时为谣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孝宗即位,为吏部尚书。
陕西缺巡抚,恕推河南布政使萧祯。
诏别推,恕执奏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任臣铨部。
倘所举不效,臣罪也。
今陛下安知祯不才而拒之?且陛下既以祯为不可用,是臣不可用也,愿乞骸骨。
”帝乃卒用祯。
邱浚入阁,与恕不相能.。
太医院判刘文泰者,故往来浚家以求迁官,为恕所沮,衔恕甚。
恕里居日,尝属人作传,镂板以行。
浚谓其沽直谤君,上闻罪且不小。
文泰乃自为奏,讦恕传中自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9页共8页比伊、周,于奏疏留中者,概云不报,以彰先帝拒谏,无人臣礼。
恕以奏出浚指,抗言:“文泰无赖小人,此必有老于文学多阴谋者主之。
”帝下文泰锦衣狱,鞫之得实,因请逮浚、恕对薄。
帝心不悦恕,乃贬文泰御医,责恕沽名,焚所镂板,置浚不问。
恕再疏请辩理,不从,遂力求去。
听驰驿归,不赐教,月廪、岁隶亦颇减。
武宗嗣位,遣行人赍.敕存问。
恕陈国家大政数事,帝优诏报之。
正德三年卒,年九十三。
谥端毅。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邱浚入阁,与恕不相能.能:和睦B.恕里居日,尝属.人作传属:嘱托C.听.驰驿归,不赐敕听:听说D.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三)第10页共8页遣行人赍.敕存问赍:携带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王恕“端毅”(正直刚毅)的一组是()(3分)①考选官属,严拒请托②帝亦衔恕数直言③皆力阻权幸④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⑤传中自比伊、周⑥陈国家大政数事A.①③⑤B.②④⑥C. ①②④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恕治盗不忘安民。
王恕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南阳、荆、襄流民作乱时,严格约束所辖部下不得随意杀人,流民得以恢复旧业。
B.王恕关心民生疾苦。
巡抚南畿时,所辖地区遭受水灾,他奏请免除了秋粮六十余万石,并四处巡查把粮食发放或借贷给灾民,保全存活了二百多万人。
C.王恕恪尽职守,直言敢谏。
他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先后多次应诏陈说政事,提出建议。
碰到朝廷上议事有不同意见时,人们总是希望听到他说话,他也果然不负众望。
D.王恕为官坚持原则。
他推荐河南布政使萧祯补陕西巡抚之缺。
遭到皇上否决,他认为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胜任铨部之职,主动请求告老还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
(5分)(2)太医院判刘文泰者,故往来浚家以求迁官,为恕所沮,衔恕甚。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南宋)史达祖雁足无书古塞幽。
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
缃①裙多忆敞貂裘。
官河②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注〕①缃:浅黄色。
②官河:运河。
8.上阕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9.请结合全词,对“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两句进行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3),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白居易《琵琶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与母牛同游(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夜闻城市的真正噪音,要等到摩托车的聒噪缄默以后才听得到:寂静中传来的渐行渐远的夜行人的脚步声,捡破烂者因孤单而吹起的口哨声,巡夜警卫脚踏车的咿呀声,远处微弱的喧闹声,还有楼上的鼾息,病人的呻吟,老旧钟摆的报时声……挤在满身流汗的太太和小孩之间,搬运小工马可瓦多闭着眼,倾听这些细微声响的尘埃从人行道渗过低矮的窗户,落到他半地下室的房间里。
每一个人迹,马可瓦多都感伤地认他为兄弟,像自己一样,即便在假日也得为了债务、家庭重担及过于微薄的薪水钉在那尘土飞扬的火红水泥鲁炉边。
仿佛是无望的假日念想帮他开启了梦想之门,马可瓦多觉得听到远处有颈铃的响声、狗吠声,还有短促的哞哞声。
他竖起耳朵找,真的听到上百的脚步声,缓慢,低沉,越来越近,压过其他所有声音——-除了那生锈的颈铃声。
马可瓦多站起来,穿上衬衫、裤子。
“你去哪儿?”觉醒的太太问。
“有牛群过街,我去看看。
”“我也要!我也要!”知道应该在正确时机醒来的孩子们说。
那是在初夏夜里穿过城市到山上放牧的牛群。
暗灰和花斑的牛背挤满了人行道。
母牛携带着草料、野花和牛奶的香味,城市似乎与它们无关,它们就像待在那个有湿润草地、山雾和激流浅滩的世界里一样专心致志。
“爸,”小孩说,“母牛跟电车一样吗?它们也停站吗?终点站是哪里?”“跟电车一点关系也没有,”马可瓦多解释,“它们到山上去。
”“去滑雪?”小彼得问。
“去牧场吃草。
““它们践踏草地不会被开罚单吗?”不问问题的只有小米开尔,他比其他孩子大些,对母牛已经有他的概念了。
他跟着牛群,像放牛人一样在队伍旁小跑。
等最后一群牛过完,马可瓦多牵起孩子们的手准备回家睡觉,可是不见了米开尔。
他走下房间问太太:“米开尔回来了吗?”“米开尔?不是跟你在一起吗?”“他一定跟牛群不知跟到哪里去了。
”马可瓦多想。
他跑到街上,去追踪牛群经过的痕迹。
但那个晚上似乎有不同的牛群穿越城市,每一群分别朝着自己的牧场走去。
马可瓦多循迹追上一群群母牛,都没有见到米开尔。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声颈铃淹没在黎明曙光中,马可瓦多仍无济于事地四处乱转。
接待马可瓦多报警的警官说:“跟在牛群后面?那他应该是到山上度假去了,真好福气。
你看着好了,他回来的时候一定是黑黑壮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