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期末复习考点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传统文化与社会期末复习考点及答案
1.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答:
第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天下的大地仿佛一个棋盘,或者像一个回字形,由中心向四周不断延伸;第三,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芜、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
2•什么是“ xX”五服”。
九州”就是在《尚书禹贡》中邹衍提出来的关于把天下分成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个州的说法。“五服”即甸、侯、宾、要、荒,也是在《尚书禹贡》中提出来的。具体是说除了王”所在的洛阳一带“中心”以外,围绕着中心的“王畿”的,是方方正正的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以及遥远的荒服,这就是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一个类似于“回”字形的大地。
3 .为什么佛教的天下观没有对中国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第一,古代中国的“国家”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的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现代的国家的概念。第二,中国的文明史非常悠久,传统文化辉煌灿烂,只有出现另一种高度发达、可以与华夏文明相对抗的“文明”,才可能对中国的传统产生根本的影响。第三,佛教有三条理论与观念是中国文明不能兼容和接纳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天下之中心在印度”。第四,后来,佛教中国化了,变成了“三教合一”中的一教,甚至屈服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儒家学说。
4.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后,中国人的天下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
明代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向万历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这幅地图告
诉中国人——
第一,在这幅地图中,人生活的世界不再是平面的(这针对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而是一个圆形的。
第二,世界非常大,而中国只居亚细亚十分之一,亚细亚又只居世界五分之一(这瓦解了“天下”的传统观念),中古并不是一个浩大无边的唯一大国,反而很小。
第三,古代中国的“天下”、“中国”、“四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中国不一定是世界的中心,四夷则有可能是另一些文明国度,而在他们看来,中国可能是“四夷”。
第四,应该接受“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想法,承认世界各种文明是平等的、共通的,而且真的有一些超越民族、国家、疆域的普遍真理。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传统中华帝国作为天下中心,中国优于四夷的的预设就被渐渐打破。到了18 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渐渐开始被迫接受一个痛苦的事实:
xx 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5.为什么古代xx 人特别重视葬礼。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通过对死者的追悼仪式,维护活着的家庭、家族的秩序。
在这个仪式中,它包含和传递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在古代中国它不仅仅是与死者告别,而是给生者以暗示和教育的一种象征性仪式。从丧礼上的一些礼仪,就包含着构建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和政治的起点与基础,这里包含着:
关于家、家族、宗族的亲疏与差异的认识;其次这些亲疏与差异里又包含着并衍生出社会的等级和秩序,通过这种对死者的祭祀仪式,也把亲族的秩序制度化了;最后,这里的等级和秩序甚至规定了家族共同体乃至国家的基本机构。
6.“三亲”指的是什么
第一就是“宗亲”,就是自己同一祖先的亲人,以及他们的配偶,是最亲近的血
缘关系。第二是“外亲”,就是指母亲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是第二重要的亲族。第三则是“妻亲”,就是妻子的直系亲属,亲缘关系最远。
7.中国人关于族亲称谓的用途是什么,这种称谓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
答:
用途:
区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秩序,依靠这种观念、制度和仪式维持大家族内部的团结和延续。原则:
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统一姓氏的夫党与不同形姓氏的母党之间,有明显的等级或价值差别,长幼要有秩序的分别。
8.家族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在古代中国,家族的祠堂祭祀、乡约、族规、家法和家谱,是社会生活里非常重要的基础,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法律并不是很细致的情况下,会有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秩序,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在支撑它,组成一个的社会单元。第二,从历史上我们还可以看出,当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强大的时候,宗族、亲族相对抗和抵消国家控制力量的一个隔离层,防止着国家力量对于个人生活的直接控制。而国家力量一旦削弱,它就会作为民间社会,补充国家队秩序的控制。
所以它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社会”,维持着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第三,中国宗教与仪式的重大变化出现在近代,由于市场一体化、交通的便利和人口的流动,由于国家渐渐直接干预着个人生活,这种中国式的宗教形式在近代逐渐瓦解。
9.怎样看待古代xx 国与家的关系
答:
在古代中国,家是国的基础,家族的秩序和原则,放大了就是国家的秩序和原则,古代中国很多伦理观念和社会秩序,是从家庭、家族、宗族关系中引申出来的,认同的合理性基础建立在人们对于身边的家庭、家族和宗族的感情上,这种感情承认的秩序渐渐放大,就成为普遍的社会伦理和国家制度、法律。
10.为什么说儒家特别重视礼仪和服饰的象征意义。
儒家学说是关于秩序的学说,在儒者看来,仪式不仅是仪式,而是一种暗示,衣服不仅是衣服,而是一种象征,这种仪式和象征在社会是对秩序的确认,是个人对嗜欲的制约。所以在儒家看来,服饰象征人的身份、修养甚至状态,而象征又反过来制约着人的身份、修养和状态,通过这种象征系统,儒者相信可以整顿秩序。而礼仪的秩序,象征着一种社会秩序,象征包含着关于家庭、家族、宗族以及共同体的秩序知识。
11.怎样理解儒学是一门关于秩序的学说
答:
第一,儒学中,从家族仪礼之“礼”,到社会道德伦理之“礼”,发展到国家制度性的“礼法”,说明儒学是一门关于秩序的学说。第二,儒学中,从仪式之“仪与“分”到社会等级之间的“正名”,再到国家各阶级的身份清理,说明儒学是一门关于秩序的学说。第三,儒学中,从仪式中对神灵之“敬”,到社会上对他人的“仁”,到国家内部的和睦与稳定,说明儒学是一门关于秩序的学说。
12.佛教的三学、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的内涵是什么。
答:
三学是指戒、定、慧。戒,是用外在的纪律、规范对人的行为、语言、思想采取强制性的约束;定,是用自己心灵的力量对自己的欲望感情进行自觉的约束;慧,是以理性对人生因果关系和宇宙本质面目进行分析、反思,从而达到一种洞察宇宙与人生的智慧,因而在理智上得到解脱。
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佛教持一种对人生的悲观态度,认为世俗生活就是苦难,人在时间中流转生存,必须忍受这种痛苦;集谛,指造成人世间苦难的原因,即由“无名”引出的“惑”或“业”;灭谛,指苦难的消灭;道谛,指超越苦难,达到“涅槃”的种种理论与方法。
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正见,即远离邪恶的正确见解;正思,即远离世俗的思想意志;正语,即纯正的佛教语言和说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