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青少年之自我认同内容及 危机探索之

合集下载

青少年时期的身份认同危机与自我探索

青少年时期的身份认同危机与自我探索

青少年时期的身份认同危机与自我探索青春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往往在人的生命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为青春期不仅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展和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青少年常常会面临身份认同的危机,并通过自我探索来找寻自己的定位。

青少年时期的身份认同危机主要指的是对自我及其社会角色的感知和认知的混乱。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被定义为父母的孩子,他们开始迫切地寻找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角色。

这种身份认同危机常常使得青少年感到困惑和无助,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也不知道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身份认同危机与自我探索的过程紧密相连。

自我探索是指青少年主动地去寻找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

通过自我探索,青少年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并且对未来有一个更清晰的规划。

自我探索可以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而培养自己特长和发展潜力。

自我探索的方式有很多种。

有些青少年会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社团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比如,他们可能会加入学校的运动队、学习音乐或者参与志愿者工作。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和展示自己的特长,并且在团队中获得认可和成就感。

这些经历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自己,并且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除了参与各种活动和社团,自我探索还可以通过阅读和旅行等方式进行。

青少年可以通过阅读来拓宽知识面,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他们也可以通过旅行去探索不同的地方,并且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这些经历可以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身份认同。

然而,青少年时期的身份认同危机和自我探索并非一帆风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们可能会感到内心的矛盾和焦虑,不知道如何选择和前进。

他们也会遭受到来自社会和同龄人的压力,因为他们的选择可能与大众的期望和规范有所不同。

面对这些困难,青少年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勇气,不断地尝试和探索,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青少年阶段的自我认同危机与解决

青少年阶段的自我认同危机与解决

青少年阶段的自我认同危机与解决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常常面临自我认同的危机,感到困惑和迷茫。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阶段的自我认同危机,以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法。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可以追溯到身份认同的问题。

青少年通常会问自己:“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个人的性别、族裔、文化、性取向等方面。

青少年会开始对自己的身份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试图寻找一个符合自己内心的身份认同。

另一个导致自我认同危机的因素是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常常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和压力,他们会感到追求自我真实性和迎合他人期望之间的矛盾。

这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使自我认同危机加剧。

那么,青少年如何解决自我认同危机呢?首先,他们可以通过扩大社交圈子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此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也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增强自信心。

其次,青少年可以通过探索兴趣爱好来发展自我认同。

兴趣爱好是人们个性的表现和满足自我价值感的途径。

青少年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活动和领域,以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比如,他们可以参加艺术、音乐、体育等课外活动,或者尝试学习一门新的技能。

通过这些经历,青少年可以逐渐找到自己独特的兴趣和价值观。

此外,家庭支持也是帮助青少年解决自我认同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

家长应该尊重和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表达自我,接受自己的身份和特点。

与此同时,家长也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和目标,并提供积极的自我反馈。

最后,对于那些在自我认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青少年来说,专业心理辅导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心理辅导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青少年能够自由表达内心的疑惑和挣扎,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身份认同。

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与建议

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与建议

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与建议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特点、价值、角色和身份的主观评价和接受。

然而,在青少年阶段,许多年轻人都面临着自我认同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自尊心下降、焦虑和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1. 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1.1 家庭影响:家庭环境是塑造青少年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

家庭中的不良亲子关系、缺乏父母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家庭内部的冲突和不稳定,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对自我价值的质疑。

1.2 同伴压力:青少年在发展自我认同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同伴的影响。

同伴压力可能包括追求时尚、追求社交认同、以及与同伴之间的竞争等。

这些压力可能使青少年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或不够好,从而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

1.3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也有显著影响。

学业压力、同学之间的竞争、对外貌和成绩的关注等,都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不安和自我怀疑。

此外,学校中可能存在的欺凌和排斥行为也可能导致青少年对自己的认同感受到挑战。

1.4 社会媒体:社交媒体的普及使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非现实标准的影响。

频繁浏览和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对自我形象的质疑和不满,因为他们与社交媒体上呈现的完美生活和外貌相比较。

2. 处理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建议2.1 家庭支持与沟通:父母应提供稳定、支持的家庭环境。

他们应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和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2.2 培养兴趣和才能:鼓励青少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他们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喜好和长处。

培养兴趣和才能可以增强青少年对自己的认同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2.3 鼓励积极自我评价:教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鼓励他们制定可实现的目标,并奖励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对于个体来说,自我认同和身份的探索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不仅要面对自己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变化,还要开始思考和探索自己是谁,他们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不断追寻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的重要性,以及影响这一发展过程的因素。

一、自我认同的概念自我认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是一个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的过程。

它是青春期个体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涉及到青少年对自己的性格、能力、价值观以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和评价。

二、身份探索的意义身份探索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面临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引发了对自我认同的怀疑和不安,他们开始主动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和身份。

身份探索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通过积极的身份探索,青少年可以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建立自信和自尊,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

三、影响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的因素3.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身份探索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原生社会环境,家庭成员对个体的教育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家庭氛围都会对个体自我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温暖、支持和开放的家庭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促进身份探索的健康发展。

3.2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身份探索也具有显著影响。

青春期是个体开始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时期,青少年会与同龄人进行交往和比较,从中获得自我认同的参照。

与良好的同伴关系相处有助于增强个体对自我的认同和探索。

3.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我认同和身份探索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价值观和规范会塑造个体的认知和价值观,进而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同和身份探索。

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应该鼓励个体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身份探索创造有利条件。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与身份探索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与身份探索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与身份探索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变化的时期。

在此阶段,青少年常常面临着自我认同的危机和身份探索的任务。

他们渴望找到自己的定位,理解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同时也经历着外界的社会压力和期望。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以及身份探索的过程与影响。

自我认同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属的群体、角色和性格特质的确认和接受。

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和意义,思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认同危机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周围世界的步入成人的迷茫和焦虑。

青春期正是他们摆脱童年的时期,打造个性和独立的阶段。

而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挑战和矛盾。

自我认同危机与身份探索的过程不仅是内心的思想斗争,也与外界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联。

社会角色和認同是青少年时期认同危机的关键。

学校作为一个其中重要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孩子们的价值观、人际关系以及对自己的看法。

在学校中,青少年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感受到了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这些经历和交流有助于受到影响的青少年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他们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不同的领域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期望也起到了支持和压力的作用,这一方面驱动着青少年去探索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可能限制了他们的选择空间。

自我认同危机和身份探索不仅在个体层面上存在着差异,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于个体身份的认同有着不同的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中,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文化多样性变得更加显著。

这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身份探索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

他们需要在不断融合的全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

同时,家庭和社区也对青春期危机的处理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身份的探索需要得到家庭和社区的认同和尊重,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能够帮助青少年摆脱自我认同的危机。

尽管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和身份探索有时令人困扰,但它们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过程。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与解决办法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与解决办法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与解决办法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他们在这个时期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并且开始探索自我认同的问题。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特点、价值观和身份的意识和理解。

然而,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经常受到外界影响、社交媒体的干扰以及内心的困惑,使其变得复杂而困扰他们的生活。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办法。

一、自我认同问题的来源1. 身体和生理发展:青少年时期,身体和生理发展是自我认同问题的主要来源。

他们面临身体形象的变化,例如青春痘、身高等,这些变化可能对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不利影响。

2. 家庭和社会环境:家庭和社会环境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的价值观、社会期望以及家庭成员的影响都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影响。

3. 同伴关系: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对于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

他们往往通过与同龄人交往来寻求认同感,但同时也可能受到同伴的压力和影响。

二、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表现1. 自我否定:青少年可能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或个性感到不满意,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

2. 自我认同困惑:青少年面临着对自己身份和价值观的探索,他们可能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3. 寻求外界认同: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青少年可能会尝试迎合社会期望,而不是真正表达自己。

4.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经常给予青少年扭曲的现实观和价值观,他们可能受到社交媒体上的虚假形象的影响,进而对自己感到失落。

三、解决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办法1. 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家长应当为孩子提供支持和理解,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

2. 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青少年应该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自我反思和积极的思考,建立自我肯定的信念。

3. 培养兴趣爱好: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兴趣爱好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发掘自己的特长与潜力,提高自信心。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阶段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阶段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阶段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我身份、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认知与接受程度。

在青少年期,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阶段尤其重要,因为这是一个个体开始思考自己是谁、自我价值、生活目标等问题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并介绍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一、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阶段特点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会面临许多身份相关问题。

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社会角色等,试图寻找自己的独特身份。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如下:1. 自我认知的扩展: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并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与他们独特的身份相符的自我形象。

2. 对社会比较的关注:青少年开始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试图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他们可能会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来寻找认同感。

3. 身份探索的挑战:在这一阶段,青少年会不断尝试新的角色和身份,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这个过程可能会伴随着矛盾、焦虑和内心的挣扎。

4. 家庭和同伴关系的重塑: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家庭关系向同伴关系转变的时期。

他们会逐渐独立于家庭,并寻求与同龄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二、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性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阶段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因:1. 建立自我价值感:通过探索和认同一个积极的身份,青少年能够树立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形成个体差异:通过身份探索,青少年能够发现自己的喜好、兴趣和优势。

这些个体差异的发现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3. 提供社会支持:建立身份和认同感可以帮助青少年感到归属和社会支持。

这对于他们的情感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非常重要。

4. 促进决策能力发展:通过经历身份探索的阶段,青少年可以培养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从错误中学习,逐渐成熟并变得更加自信。

三、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促进方法为了帮助青少年在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阶段顺利发展,以下是一些促进方法:1. 提供支持和理解:家长、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需要给予青少年适当的支持和理解。

青少年心理探索自我身份认同

青少年心理探索自我身份认同

说课稿----《白描技法》各位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白描技法》。

我的说课内容分为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四个部分: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绘画技法学习是美术学习的重中之重,绘画技法的学习对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欣赏与感受中国花鸟画的同时,必须穿插技法的实践。

•白描是工笔花鸟画的基础,它最能突出中国画以线造型的传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特点与艺术魅力。

•白描的学习对学生耐心、意志力的锻炼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对其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白描的学习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视知觉,帮助其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陶冶审美情操、形成高雅的审美趣味、激发创新精神。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白描技法》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第三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工笔花鸟画技法学习部分。

第一课时《中国花鸟画》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分类及艺术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本课进入工笔花鸟画技法学习,教材涵盖技法比较全面,包括白描与渲染的基本方法,一课时无法完成,所以我选择工笔画的基础,白描技法进行深入的讲解。

2、学生背景分析:《中国花鸟画》的学习,使学生对工笔画有一定的认知但对白描的认知还不明确,且大部分学生对白描绘画的工具—勾线笔、墨汁和熟宣纸也接触甚少。

虽然兴趣较浓,但是白描技法中中锋行笔的学习需要很大的耐心与定力,且需要一定的悟性和实践能力,这对于部分学生是一种考验,因此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但同时对他们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3、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本课的教学采用教师讲授、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白描花卉的技法。

首先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了解有关白描的基本知识以及实践中一些程式化的技法;然后进行技法的示范,以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技巧;最后通过实践指导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反复纠正实践中的问题,使学生完全掌握白描技巧,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本课难点。

青少年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

青少年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

青少年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探索和思考的阶段。

在这个成长的旅程中,青少年面临着各种身份认同的挑战和问题。

他们试图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建立起独立的个人身份。

这一过程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机会。

自我探索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探索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起自信和独立性。

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适应能力。

身份认同的困惑
然而,身份认同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下,青少年常常感到困惑和挣扎。

他们可能会受到外界标签的影响,迷失在社会期望和个人愿望之间,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种困惑常常会导致情绪波动和自我怀疑,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解决身份认同问题的途径
要帮助青少年解决身份认同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支持和理解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鼓励他们多参与各种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经历;引导他们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

只有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支持,青少年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建立起健康和积极的身份认同。

让我们共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为他们的探索之路提供支持和鼓励。

青少年的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他们可以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身份认同,走向成熟和成功。

青少年成长中的自我认同探索与建立

青少年成长中的自我认同探索与建立

青少年成长中的自我认同探索与建立青少年期是一个人成长中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份认同的探索和建立阶段。

自我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它涉及到人的性格、价值观、兴趣爱好、社会角色等方面。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我认同的建立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成长中的自我认同探索与建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一、自我认同的重要性自我认同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和自我满足具有重要影响。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正处于身份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会通过与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寻找自己的社会身份。

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认同的建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自我认同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少年往往面临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通过自我认同的过程,他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正关心和重视的价值观,并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其次,自我认同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自尊。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往往会因为外貌、才华等方面的不足而对自己产生自卑感。

通过自我认同的过程,个体可以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尊感,从而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

最后,自我认同有助于个体形成稳定的人格。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自我认同的探索和建立,个体可以逐渐建立起稳定和一致的人格结构,从而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识身体和外貌。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会开始逐渐关注自己的外貌和身体形态,并通过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形成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看法。

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对自己身体形象的不满和自卑感,但也为个体提供了探索和认识自我的机会。

其次,寻找兴趣和才能。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会开始对各种兴趣进行尝试和探索,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通过对不同兴趣的尝试,个体可以逐渐发现自己真正关心和喜欢的事物,从而为自我认同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与挑战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与挑战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与挑战自我认同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青少年来说,自我认同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并分析他们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自我认同的定义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认同感。

它是由个体对自己的个人特征、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形成的。

二、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1. 身份探索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独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2. 社会比较青少年往往会通过与同龄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他们可能会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判断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这种比较有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自我认同。

3.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和家庭成员的态度、期望和教育方式可以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自我认同。

积极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青少年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发展。

4. 学校和社交圈子学校和社交圈子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学校和社交圈子中,青少年会与不同背景和特点的人交往,体验到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这种社交经历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自我认同。

三、青少年自我认同的挑战1. 身份迷失在自我认同的探索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面临身份迷失的困扰。

他们可能因为不确定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而感到困惑,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会给他们带来挑战和困扰。

2. 社会压力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常常充满压力,这对他们的自我认同发展构成了挑战。

社会期望、同伴关系和学业压力等因素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困扰和不安,导致对自我认同的产生怀疑。

3. 家庭关系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着巨大的影响。

如果家庭关系不稳定或存在冲突,青少年可能会感到困扰和挣扎,对自己的认同感产生怀疑。

4. 寻找社会认同青少年通常渴望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然而,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他们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期望和要求。

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症状分析与辅导方法

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症状分析与辅导方法

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症状分析与辅导方法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往往面临着自我认同的问题。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认同感,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和身份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在青少年时期,自我认同问题的症状表现出多样性,如情绪波动、自卑心理、叛逆行为等。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症状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辅导方法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

一、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症状分析1.情绪波动:青少年时期的情绪波动是常见的,但出现频率和强度较大的情绪波动可能是自我认同问题的一种症状。

青少年可能经历自我怀疑、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与对自身身份和价值的认同缺乏有关。

2.自卑心理:青少年时期的自卑心理与自我认同问题密切相关。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被他人接受或认可。

自卑心理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还可能导致他们对自身能力的低估,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

3.叛逆行为:叛逆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正常表现,但过度的叛逆行为可能与自我认同问题有关。

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对父母和社会规范的抗拒,试图通过表达自己的特立独行来寻找自我的认同感。

二、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辅导方法1.建立支持性关系:建立良好的支持性关系对青少年解决自我认同问题至关重要。

家庭、学校和社区都应提供一个温暖、理解和支持的环境,让青少年感受到关心和接纳。

提供情感支持和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培养自我意识:帮助青少年发展自我意识,认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可以通过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和探索不同的兴趣爱好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同时,引导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并鼓励他们对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感到自豪。

3.提供角色模型:青少年常常通过模仿和学习他人来塑造自己的认同感。

因此,提供积极正面的角色模型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教师和社区领导者等都可以成为青少年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展示积极的生活态度。

青少年期的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

青少年期的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

青少年期的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
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探索的阶段,年轻人在这一时期经常面临着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方面的挑战。

这个阶段的经历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自我探索
青少年期的自我探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这种探索有助于他们建立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塑造个性和人格。

身份认同
在青少年期,年轻人也面临身份认同的挑战。

他们常常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角色。

身份认同的建立需要经历各种经历和探索,以找到真正符合自己的身份认同。

社会影响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期的自我探索和身份认同至关重要。

家庭、学校、朋友圈等社会因素会对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和身份建构产生深远影响。

正确认识和引导这些影响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度过这一时期。

心理健康
青少年期的自我探索和身份认同问题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年轻人在这个阶段可能面临着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
爱。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青少年期的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年轻人在这一阶段需要得到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积极的自我探索和身份建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拥有健康的心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寻找真实的自我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寻找真实的自我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寻找真实的自我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探索的阶段,他们常常面临着自我认同的危机。

在这个阶段,他们努力寻找真实的自我,探索自己的身份和定位。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找到真实的自我。

内在与外在认同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期望的影响,他们需要在内在与外在认同之间找到平衡。

真实的自我应该建立在内心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之上,而不是被外部因素左右。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青少年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梦想,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坚定自信的能力。

社交媒体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着巨大影响。

通过社交媒体,青少年接触到各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容易产生自我比较和焦虑。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交媒体,理解其中的虚假性和片面性,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

自我探索与接纳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真实面貌。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给予青少年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培养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心。

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危机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通过内在与外在认同的平衡、正确看待社交媒体的影响以及鼓励自我探索与接纳,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找到真实的自我,迈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人对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的关注,让我们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探索身份建构与自我发展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探索身份建构与自我发展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探索身份建构与自我发展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通过自我认同的探索和身份建构来实现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探索以及身份建构对自我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探索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开始思考自己是谁、和谁相似或不相似的时期。

青少年面对着身体、性格、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各种变化,对于自己的认同感产生了新的需求。

自我认同的探索成为青少年的重要任务之一。

1.1 身份危机与身份成熟青少年面临着从儿童到成人的身份转变,这种转变往往是一个危机。

他们需要从原有的身份认同中摆脱出来,面对新的身份选择和社会角色。

通过自我认同的探索,青少年逐渐形成稳定的身份认同,即身份的成熟。

1.2 外部因素对自我认同的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不仅仅是内部追求的结果,也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

家庭、社会、同伴等因素都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家庭的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同伴的认同等,都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身份建构与自我发展身份建构是青少年自我认同探索的重要过程,它对青少年的自我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1 身份建构的过程身份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青少年通过试验不同的角色、探索个人兴趣和价值观,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通常会经历多次的试错和调整,从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身份。

2.2 身份建构对自我发展的影响身份建构对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身份建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身份建构还使青少年能够更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三、相关建议对于促进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探索和身份建构,以下是一些建议:3.1 提供支持和引导家庭和学校应积极关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探索和身份建构过程。

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疑虑,促进身份的成熟。

青春期自我认同的探索与挑战

青春期自我认同的探索与挑战

青春期自我认同的探索与挑战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年轻人开始探索自我认同,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和角色。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是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自我认同的探索
青春期是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渴望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

他们可能会试验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以建立自己独特的个性。

社会压力与挑战
在现代社会,青少年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同龄人和媒体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我认同的建构,导致认知不一致和内在冲突。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认同困惑
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青少年可能面临着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碰撞。

他们需要在不同文化间寻找平衡,建立自己的文化认同,并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挑战。

抑郁与焦虑的挑战
青春期是抑郁和焦虑高发期,年轻人面临着身心发育、社会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影响他们对自我认同的建构,导致自我怀疑和自卑感。

解决挑战的途径
要帮助青少年度过自我认同的挑战,关键在于建立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健康支持系统。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提供支持和理解,鼓励年轻人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独特之处。

青春期自我认同的探索与挑战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面对各种外部和内部压力,年轻人需要勇敢面对,积极探索自我,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和自我观。

只有通过勇敢面对挑战,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成长为更加坚强和自信的个体。

青少年期的身份探索与自我认同

青少年期的身份探索与自我认同

青少年期的身份探索与自我认同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对于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需求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

这篇文章将探讨青少年期的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一、身份探索的重要性青少年期是个人身份的基石奠定的时期。

身份探索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帮助青少年们理解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

通过探索自己的身份,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天赋才能以及个性特点。

二、家庭对身份探索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在身份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家庭环境对于个体的行为、价值观和观点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观点和期望能够在青少年的身份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家庭应该鼓励开放对话和尊重不同观点。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行探索并发展自己的身份。

同时,家庭作为一个支持和安全的社会单位,也应该提供稳定和支持,以帮助青少年们在身份探索的过程中感到安全和自信。

三、同伴关系的影响同伴关系也对青少年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产生着重要影响。

青少年往往会寻找与自己有着相似经历、兴趣和价值观的朋友,以求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伴关系还可以提供青少年更多的反馈。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参与来发展自己的身份认同,接触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然而,同伴关系也可能对青少年的身份探索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存在着一些青少年加入负面团伙或被迫采纳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方式的情况。

因此,家庭和教育者需要提供指导和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同。

四、学校教育的角色学校教育是青少年身份探索和自我认同的重要环境之一。

学校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交平台和学习机会,使得青少年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知识领域和人群。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课程,以满足青少年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教育课程和活动,青少年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兴趣,从而获得对自己的认同感。

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那些需要额外指导和关注的青少年。

青少年自我认同探索

青少年自我认同探索

青少年自我认同探索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自我认同探索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逐渐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并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本文将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定义、影响因素、特点以及培养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什么是青少年自我认同青少年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包括对自己身份、角色和关系的理解。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逐渐形成对自我的认同。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不断发展变化,受到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影响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等都会影响青少年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

2. 同伴关系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

与同龄人相处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会关系、获得认同感,从而影响其自我认同的形成。

3. 学校环境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也有一定影响。

老师的教育方式、学习氛围、学校文化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4.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影响青少年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个体身份认同、性别角色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塑造方式,这些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影响。

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特点1. 不稳定性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和社会适应阶段,他们的自我认同往往表现出不稳定性。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经历身份困惑、角色冲突等问题,需要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建立稳定的自我认同。

2. 多样性每个青少年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自我认同方面表现出多样性。

有些青少年可能更注重外部形象和社会评价,有些则更注重内在体验和情感表达,这种多样性使得青少年自我认同更加丰富多彩。

3. 受外部影响较大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他人评价的影响。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未来目标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未来目标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未来目标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探索的阶段,也是个人身份认同塑造和探索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青少年认识和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未来目标,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一、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的重要性青春期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年轻人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和定位。

在这个阶段,他们经历着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巨大变化。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是谁,希望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焦虑甚至自卑,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探索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青少年建立自己的自尊和自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面对生活挑战。

此外,积极的自我认同也可以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因此,引导青少年认识和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是非常重要的。

二、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在青春期,青少年开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追求的指导原则。

通过认识自己的价值观,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并在行为中表现出这些价值观。

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鼓励他们自我反思和思考自己对不同事物的价值观。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例如“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你觉得什么是重要的?”等。

2.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经历和机会,让他们从中寻找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的领域。

例如,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参观艺术展览等。

3.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并在经历中反思和总结,以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

三、发展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个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发展兴趣爱好,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引导青少年发展兴趣爱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倾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青春期叛逆期的自我认同问题及心理咨询解决方案

青春期叛逆期的自我认同问题及心理咨询解决方案

青春期叛逆期的自我认同问题及心理咨询解决方案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青少年经历着自我认同的困惑和挑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叛逆行为。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叛逆期的自我认同问题,并提出心理咨询的解决方案。

一、青春期叛逆期的自我认同问题1.身份探索与困惑在青春期,青少年开始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不再简单地接受外界给予的角色和认同。

他们开始试图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并经历着对自我的探索。

这一过程常常伴随着困惑和不安,许多青少年会询问自己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家庭与社会压力的冲突青春期叛逆期的自我认同问题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家庭期望、社会期望可能与个体自我认同的探索方向不一致,这会导致青少年感到压力和困扰。

家庭中的冲突、期望和社会对个体的期待都可能对青少年的认同感造成困扰。

3.同伴关系的影响在青春期,同伴关系对个体的自我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试图通过追求符合群体价值观的认同来寻找自我。

然而,这种从众行为也会阻碍他们对自我真实感和自我认识的建立,导致自我认同问题的混乱。

二、心理咨询解决方案1.倾听和理解心理咨询师在面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时,首要的任务是倾听和理解。

青少年需要有一个可以倾诉和表达自己困惑的安全空间,而咨询师的倾听和理解可以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尊重,有助于解决自我认同问题。

2.自我探索与价值观建立心理咨询师可以引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探索,促使他们思考自己的兴趣、优点、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探索,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建立起自己的独特认同感。

3.家庭和社会支持青少年在自我认同问题中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家长和教育者合作,提供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青少年的自我探索,并减少对他们的压力和期望。

4.建立积极同伴关系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和健康的同伴关系,鼓励他们与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青少年进行交流和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 47 3 249-268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5, Vol. 47, No. 3, 249-268Erik Erikson Erikson Erikson 472 588 225 Cheek 1989 Harter 1990aErikson developmental crisis developmental task Erikson s e l f-i d e n t i t y Erikson, 1958, 1963, 1968, 1980 Erikson, Erikson, & Kivnick, 1997 Erikson03008 2003 4 11 2004 11 4 2004 12 104 1 E-mail: kllay@.tw89-H-FA01-2-4-2 2002250Erikson continu-ousness sameness Erikson, 1958, 1963, 1968 Erikson identity formation 1999 Erikson Erikson, 1958, 1963, 1968 Erikson Erikson Kroger, 1989 Erikson Marcia 1966 Adams & Fitch, 1982 Marcia, 1966, 1976, 1980 Marcia & Friedman, 1970 Cheek 1989 self-identity content Cheek, 1989 Cheek & Briggs, 1982 Hogan & Cheek, 1983Marcia 1966 Erikson exploration commitment1. identity achievement2. foreclosure3. moratorium4. identity diffusion Marcia Archer, 1989 Adams & Fitch, 1982 Adams & Shea, 1979 Bourne, 1978 Marcia, 1976, 1980 Erikson Erikson Blasi, 1988 Cote & Levine, 1988 van Hoof 1999 Marcia Erikson Erikson, 1968 Berzonsky 1990, 1992, 1994 Berzonsky information-oriented n o r m a t i v e-o r i e n t e d diffuse/avoidant-oriented Berzonsky, 1990, 1994 Berzonsky & Sullivan, 1992 Marcia Marcia Berzonsky, 1992 Marcia Berzonsky, 1990, 1992, 1994 Berzonsky251M e i l m a n 1979 Marcia 12 15 18 21 24 Meilman EriksonErikson 1958, 1963, 1968 Marcia 1966 Marcia 1966 Berzonsky 1990 Meilman 1979 Erikson van Hoof, 1999Sampson 1978Sampson bipolarity Sampson Cheek Briggs 1982 Miller 1963 Sampson 22 Sampson Hogan Cheek 1983 1989 Cheek Cheek, 1989 Cheek & Briggs, 1982 personal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collective identityprivate self continuity uniquenesspublic self Cheek 1989Cheek & Briggs, 1982 Cheek 1989 Cheek 1989Cheek 1989 importance Cheek identity needs252Cheek 1989 Berzonsky 1994 / Buss 1980 self-consciousness theory Cheek Briggs 1982 .29 .39 .30 .58 Cheek & Briggs, 1982 Cheek & Hogan, 1983 Penner & Wymer, 1983 domain specificity CheekErikson Erikson et al., 1997 Erikson Erikson Bourne, 1978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Erikson Erikson social demand social roles experimentation identity achievement role confusion Erikson Erikson existential philoso-pher Bourne, 1978 Baumeister, 1991 Erikson et al., 1997 1999 Erikson253Baumeister, 1991 Erikson et al., 1997 Meilman 1979Erikson 1999 Cheek Briggs 1982 Cheek 1989 Cheek CheekCheek G o o s s e n s, 2001Cheek Erikson Cheekself-descrip-tion Harter, 1990a, 1999 Harter 1999 Erikson 1968254Cheek 1989Erikson 1963, 1968, 1980 Marcia 1966, 1976, 1980 Erikson, 1968 g o a l s v a l u e s beliefs capacities temporal-spatial Meilman 1979 Stark Traxler 1974 17 20 21 24 21 24 Wagner Marcia, 1980 10 18 heroism Goenjian et al., 1999; Pynoos, Steinberg, & Piacentini, 1999 1999Meilman Stark Traxler Wagnercross-sec-tional approach 472 588 225 1285 50.6% 49.4% 13.91 53.6% 46.4% 16.77 30.7% 69.3% 19.93Cheek 1989 Aspects of Identity255Questionnaire AIQ Cheek 1989 10 7 AIQ Erikson 17 26 43 AIQ1 5 0 1 Cheek 23Erikson 1 53 5 5 5 30oblique promax1 .252 .3539.28% 16 12 15256.50.02.04.41.00-.03.4925738.75%39.23% 41.05%48.49% 11 8 548.24% 47.67% 49.70%.07.40.48258Cronbach’s .90 .90 .87 Cronbach’s .88 .89 .83 .84 .90 .86 .86 .88 .88 Cronbach’s .86 .84 .71 Cronbach’s .85 .85 .68 .86 .82 .72 .89 .84 .74F(2, 1235)= 7.58 p< .001 F(2, 1261) = 9.09 p< .001 F(2, 1253) = 61.21 p< .001 Scheffe p < .05 F(2, 1374) = 91.66 p< .001 F(2, 1716) = 311.67 p < .001 F(2, 659) = 258.97 p < .001Scheffe p< .05missing data F(2, 1160) = 34.30 p< .001 F(2, 1212) = 29.20 p< .001 F(2, 1128) = 2.09 p> .05 Scheffe p< .05 F(2, 1271) = 16.01 p< .001 F(2, 1615) = 86.36 p < .001 F(2, 614) = 79.86 p< .001 Scheffe p< .05 F(2, 1125) = 42.43 p< .001 F (2,1192) = 29.54 p < .001 F (2, 1106) =4.02 p < .05 Scheffe p < .05 F (2, 1241) =5.86 p < .01 F (2, 1577) = 32.10 p < .001 F (2, 605) = 33.88 p < .001 Scheffe p < .05Scheffe( ) ( ) ( )F 3.80 .58 3.79 .51 3.94 .46 7.58*** 3.91 .66 3.91 .63 3.71 .54 9.09*** 3.38 .64 3.08 .66 2.81 .64 61.21***F 91.66***311.67***258.97***Scheffe( ) ( ) ( )F .64 .25 .73 .22 .79 .20 34.30*** .70 .27 .80 .24 .83 .21 29.20***.60 .24 .60 .26 .56 .29 2.09F 16.01***86.36***79.86***Scheffe .36 .25 .47 .27 .55 .27 42.43*** .41 .31 .54 .33 .59 .31 29.54*** .36 .23 .40 .25 .37 .27 4.02*F 5.86**32.10***33.88***Scheffe( ) ( ) ( )F 3.48 .67 3.38 .67 3.57 .62 7.24***3.48 .70 3.48 .63 3.68 .56 9.00*** 3.13 .72 3.01 .78 3.28 .70 11.30***F 38.59***72.83***24.06***Scheffe***p < .001, **p < .01, *p < .05F(2, 1243) = 7.24 p < .001 F(2, 1270) = 9.00 p< .001 F(2, 1269) = 11.30 p< .001 Scheffe p< .05 F(2, 1393) = 38.59 p< .001 F(2, 1728) = 72.83 p < .001 F(2, 661) = 24.06 p< .001 Scheffe p< .05Cheek r= .21 .43 p< .001 r = .10 .39 p< .001 r= -.02 .37 p< .001Baumeister 1991.08.21.10Erikson Eriksonself-description Harter, 1990a Harter, 1990a Erikson 1963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Harter, 1990b Lord & Eccles, 1994Erikson Piaget, 1932Erikson Erikson 1968Harter, 1990aPiaget 1932 Sullivan 1953Santor, Messervey, & Kusumaka, 2000 Thorne & Michaelieu, 1996Erikson 1968 Marcia 1966James Marcia Santrock, 2003 d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consolidation Susan Harter 1986 Harter 1986 James Marcia 1966 foreclosure Marcia, 1966 - hypothetical-deductive reasoning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05Waterman 1992 optim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rikson & Erikson, 1950 Jahoda, 1958Cheek Cheek Erikson 1963Erikson 1997Erikson60 97 157 cross-validation 2004 r = -.03 ~ .36 p< .001.25 28 .12 .45 .45 .12 .45 .45.25 18 .20 .29 .49 .20 .29 .49 23 > .2520041999 Erikson 92112 93-128Adams, G. R., & Shea, J. A. (197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status, locus of control, and egodevelop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8,81-89.Adams, G. R., & Fitch, S. A. (1982). Ego stage and identity status development: A cross-sequential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43,574-583.Archer, S. L. (1989). The status of identity: Reflections on the need for intervention. Journal ofAdolescence, 12,345-359.Baumeister, R. F. (1991). Identity crisis. In R. M.Lerner, A. C. Peterson, & J. Brooks-Gunn (Eds.),Encyclopedia of adolescence, Vol. 1.New York:Garland.Berzonsky, M. D. (1990). Self-construction over the life span: a process perspective on identity formation.In G. J. Neimeyer & R. A. Neimeyer (Eds.),Advances in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Vol. 1(pp. 155-186). Greenwich, CT: JAI Press. Berzonsky, M. D. (1992). Identity style and cop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771-778. Berzonsky, M. D. (1994). Self-ident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ss and content.Journal of Researchin Personality, 28, 453-460.Berzonsky, M. D., & Sullivan, C. (1992). Social-cogni-tive aspects of identity styles: Need for cognition,experiential openness, and introspection. Journalof Adolescent Research, 7, 140-155.Blasi, A. (1988). Ident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In D. Lapsley & F. C. Power (Eds.),Self,ego, and identity: Integrative approaches.NewYork: Springer-Verlag.Bourne, E. (1978). The state of research on ego identity:A review and appraisal.Journal of Youth andAdolescence, 1,223-252.Buss, A. H. (1980). 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anxi-ety. San Francisco: Freeman.Cheek, J. M., & Briggs, S. R. (1982). Self-conscious-ness and aspects of identity. Journal of Researchin Personality, 16, 401-408.Cheek, J. M., & Hogan, R. (1983). Self-concepts, self-presentations, and moral judgment. In J. Sule &A. G. Greenwald (Ed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Vol. 2(pp. 249-273). Hillsdale,NJ: Erlbaum.Cheek, J. M. (1989). Identity Orientations and Self-Interpretation. In D. M. Buss & N. Canter (Eds.),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 andemerging directions (pp. 275-285). New York:Springer-Verlag.Cote, J. E., & Levine, C. (1988).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ego identity status paradigm. DevelopmentalReview, 8, 147-184.Erikson, E. H. (1958).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New York: W. W.Norton and Company.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Erikson, E. H. (1968).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Erikson, E. H.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 (1997).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 The experience ofold age in our time.New York: W. W. Nortonand Company.Erikson, J. M., & Erikson, E. H. (1950). Growth and crises of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In M. J .E.Senn (Ed.), Symposium on the healthy personality(prepared for the White House Conference, 1950)(pp. 91-146). New York: Josiah Macy, Jr.,Foundation.Goenjian, A., Stilwell, B.M., Steinberg, A. M., Fairbanks, L. A., Galvin, M. R., Karayan, I., &Pynoos, R. S. (1999). Moral development andpsychopathological interference in consciencefunctioning among adolescents after trauma.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Adolescent Psychiatry, 38, 376-384. Goossens, L. (2001). Global versus domain-specific sta-tuses in identit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twoself-report measur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4,681-699.Harter, S. (1986).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construction, maintance, and enhancement of the self-conceptof children. In J. Suls & A. Greenwald (Eds.),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self , Vol. 3.Hillsdale, NJ: Erlbaum.Harter, S. (1990a). Processes underlying adolescent self-concept formation. In R. Montemayor, G. R.Adams, & T. P. Gullotta (Eds.), From childhoodto adolescence: A transitional period?NewburyPark, CA: Sage.Harter, S. (1990b). Causes, correlates and the functionalrole of global self-worth: A life-span perspective.In J. Kolligian & R. Sternberg (Eds.), Perceptionsof competence and incompetence across the lifespan.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GuilfordPress.Hogan, R., & Cheek, J. M. (1983). Identity, authenticity, and maturity. In T. R. Sarbin & K.E. Scheibe(Eds.), Studies in social identity(pp. 339-357).New York: Praeger.Jahoda, M. (1958).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New York: Basic Books.Kroger, J. (1989).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Lord, S. E., & Eccles, J. S. (1994, February). James revisited: The relationship of domain self-con-cepts and values to Black and White adolescents’self-esteem.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San Diego.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3,551-558.Marcia, J. E., & Friedman, M. (1970). Ego identity sta-tus in college women.Journal of Personality, 38,249-262.Marcia, J. E. (1976). Identity six years after: A follow-up stud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t, 5,145-159.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159-187). New York: Wiley.Meilman, P. W. (1979). Cross-sectional age changes in ego identity status during adolescenc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5,230-231. Miller, D. R. (1963). The study of social relationship: Situation, ident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S.Koch (Ed.),Psychology: A study of a science,Vol. 3.New York: McGraw-Hill.Penner, L. A., & Wymer, W. E. (1983). The moderator variable approach to behavioral predictability:Some of the variables some of the time. Journal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7,339-353. Piaget, J. (1932). 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Pynoos, R. S, Steinberg, A. M., & Piacentini, J. C.(1999). A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modelof childhood traumatic stress and intersectionwith anxiety disorders. Biological Psychiatry, 46,1542-1554.Sampson, E. E. (1978). Personality and the location of ident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46, 552-568. Santor, D. A., Messervey, D., & Kusumakar, V. (2000).Measuring peer pressure, popularity, and confor-mity in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Predictingschool performance, sexual attitudes, and sub-stance abuse.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29,163-182.Santrock, J. W. (2003). Adolescence (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Stark, P. A., & Traxler, A. J. (1974).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Erikson’s theory of identity crises in lateadolescence.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86,25-33.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M. W. Norton.Thorne, A., & Michaelieu, Q. (1996). Situating adoles-cent gender and self-esteem with personal memo-ries.Child Development, 67,1374-1390.van Hoof, A. (1999). The identity status filed re-reviewed: An update of unresolved and neglectedissues with a view on some alternative approach-es.Developmental Review, 19, 497-556. Waterman, A. S. (1992). Identity as an aspect of optim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G.R. Adams, T. P.Gullotta, & R. Montemayor(Eds.), Identity form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Vol.4. Newbury Park,CA: Sage.Erik Erikson postulated that identity form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task during adolescence. Past research has investigat-ed the variety of identity status, and the different domains of identity content. However, they failed to capture Eriksonian concept of the same-ness and continuity in identity achievement, nei-ther did they reflect Erikson’s emphasis on role experimentation that is essential for the resolu-tion of identity crisis. Based on Erikson’s theory, the aim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fourfold. The first is to describe the vicissitude of different identity content in the different substages during adolescence. The second is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identity contents that serve to be the develop-mental crises puzzled by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stages. The third is to enlarge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identity content proposed by Cheek (1989) in order to reflect Eriksonian thinking about role experimentation. The fourth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dd a new measurement, namely, identity firmness, to reflect Erikson’s belief that identity formation reflects one’s self-continuity and sameness in his or her value sys-tems and beliefs. A total of 472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588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225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filled up a 5-point-scale questionnaire to rate on their sense of importance, firmness, and experiences of explo-ration in various aspects related to the issues of self-identity. Results of facto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in addition to Personal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proposed by Cheek (1989), one more aspect of identity con-tent, Image Identity, should be included in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lf-identity. The construct of Image Identity i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self. It also reflects Harter’s (1990a) postulation of “trait labels.” Cross age comparisons measuring sense of importance revealed that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social and image iden-tity, whereas college student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personal identity. Meantime, college stu-dents’degree of sense of firmnes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on personal, social and image identity. On the other h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degree of sense of firmness does not differ from tha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personal and social iden-tity; surprisingly, their average score on image identity is even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rating on firmness is a measuring dimension independent from the rating of importance. Keywords:identity importance, identity firmness, personal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image identityThe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of Identity Content and Exploration Among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StagesKun-Hu Chen Keng-Ling Lay Yin-Chang Wu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