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竞合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17年司法考试刑法要点:想象竞合犯
![2017年司法考试刑法要点:想象竞合犯](https://img.taocdn.com/s3/m/be271e1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9.png)
2017年司法考试刑法要点:想象竞合犯
想报考2017年司法考试的朋友们,来看看各科的考点吧,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2017年司法考试刑法要点:想象竞合犯”,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想象竞合犯,是指出于一个犯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
例如,行为人出于杀人故意向乙开枪,结果打死了乙,又打伤了另外两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伤害罪两个罪名,属于想像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
所谓一个行为,是以法定犯罪构成之客观方面的行为要件为标准判断出行为人的行为是一个行为,而不仅仅是基于自然的观察或社会的一般观念认为是一个行为。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行为不等于是一个动作,而是包括一系列的动作,例如,开枪杀人,包括举起枪支、对准目标、扣动扳机等动作。
2.一个行为必须触犯数个罪名。
所谓数个罪名,是指一行为表面上同时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数个犯罪构成,触犯了数个不同的罪名。
但是,如果触犯的数个罪名是同种罪名,一般不构成想象竞合犯。
想像竞合犯虽然在形式上是数罪,但毕竟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因而实质上为一罪。
例如,某甲意图杀害某乙,晚上乘乙在文娱室和其他人围看电视之机,向乙扔去一颗炸弹,结果不但炸死了乙,而且还重伤了某丙、某丁,炸坏丁的彩色电视机一台。
在本案中,某甲只是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却触犯了数个罪名:爆炸罪、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某甲的犯罪行为虽然发生了几个结果,触犯了几个罪名,但不能以数罪论处,只能作为一罪处理。
那么,对想像竞合犯究竟如何处理呢?我国通行的刑法理论认为,应当按行为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最重的一罪定罪量刑。
法律案例分析想象竞合犯(3篇)
![法律案例分析想象竞合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b79b4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3.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男,28岁,大学文化,某科技公司员工。
乙,女,25岁,大学文化,甲的前女友。
2018年,甲因工作原因调至乙所在城市,两人恢复恋爱关系。
2019年,甲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经调查,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了乙的财物。
甲的行为涉及想象竞合犯。
二、案件事实1. 2019年2月,甲因工作原因调至乙所在城市,两人恢复恋爱关系。
甲利用乙对甲的信任,窃取了乙的财物。
2. 2019年3月,甲在乙家中,趁乙不在,窃取了乙的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人民币8000元。
3. 2019年4月,甲在乙家中,趁乙不在,窃取了乙的现金1000元。
4. 2019年5月,甲在乙家中,趁乙不在,窃取了乙的金项链一条,价值人民币5000元。
三、法律分析(一)想象竞合犯的概念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实施一个危害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想象竞合犯应当以行为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中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
(二)本案中甲的行为构成想象竞合犯1. 甲的行为符合想象竞合犯的构成要件。
甲基于盗窃的犯罪意图,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即窃取乙的财物,同时触犯了盗窃罪、侵占罪等数个罪名。
2. 甲的行为同时触犯了盗窃罪、侵占罪等数个罪名。
甲窃取乙的笔记本电脑、现金、金项链等财物,属于盗窃行为;同时,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占有乙的财物,属于侵占行为。
3. 甲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甲盗窃乙的财物价值人民币23000元,属于数额较大,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论想象竞合犯
![论想象竞合犯](https://img.taocdn.com/s3/m/f8a1c86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5.png)
完善建议
增加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力度,提高刑罚的威慑力。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想象竞合犯的认定标准和处罚原则。 建立完善的司法解释机制,对想象竞合犯的司法实践进行规范和指导。 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想象竞合犯的认识和理解。
立法意义
明确规定想象竞 合犯的处罚原则
统一法律适用标 准,避免司法实 践中的混乱
重不同
处罚原则:根 据行为人触犯 的数个罪名中 较重的罪名处
罚
适用条件:行 为人实施的行 为必须触犯数 个罪名,且数 个罪名具有独
立性
处罚方式
原则:以较重罪定罪处罚
特殊情况:以一罪论处
处罚依据:行为触犯的罪 数和犯罪情节
适用范围:刑法分则条文 规定的数个罪名
认定标准
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 触犯数个罪名
增强法律的公正 性和可预测性, 保障被告人的合 法权益
提高法律体系的 科学性和完整性 ,促进法治建设 的发展
想象竞合犯的概 念
想象竞合犯的认 定
想象竞合犯的立 法完善建议
想象竞合犯的处 罚原则
想象竞合犯与相 关犯罪的区别
定义
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但只择一罪名处罚的犯罪形态。 想象竞合犯的本质是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但只择一罪名处罚。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择一罪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想象竞合犯的成立条件是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数个罪名有共同适用的法定刑
行为人只有一个犯罪故意
行为人只有一个行为
认定步骤
确定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 判断该行为触犯的罪名 分析该行为所触犯的罪名是否具有重合性 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
认定方法
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 触犯两个以上罪名 只有一个行为符合犯罪构成 产生数个法益侵害结果
想象竞合犯的例子
![想象竞合犯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4ea970f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9.png)
想象竞合犯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描述了两个或多个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行为中相互竞争或合作的情况。
以下是一个想象竞合犯的例子:
在一个银行抢劫案中,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指控共同策划并实施抢劫。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想象竞合的关系。
第一个嫌疑人,称为张三,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赃款,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而第二个嫌疑人,称为李四,虽然也希望得到一部分赃款,但他更关心如何逃脱警方的追捕。
在实施抢劫行动时,张三决定使用更暴力和令人恐惧的手段来威胁银行职员,以迫使他们交出更多的钱财。
李四则提出采取更谨慎的策略,以保护自己和张三免受警方的追踪。
在逃脱现场时,他建议采取分散行动的方式,以减少被捕的风险。
尽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合作,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竞争。
他们追求不同的目标,并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从这次抢劫中获益。
这种想象竞合的关系在犯罪活动中是相当常见的。
想象竞合从一重法律规定(3篇)
![想象竞合从一重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09660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b.png)
第1篇一、引言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
在我国刑法中,想象竞合犯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犯罪形态。
本文将从一重法律规定出发,探讨想象竞合犯的认定标准、法律适用以及相关争议问题。
二、想象竞合犯的认定标准1. 行为只有一个:想象竞合犯的认定首先要求行为人只有一个危害行为。
这里的“危害行为”是指犯罪构成要件中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如果行为人实施了多个危害行为,则不构成想象竞合犯。
2. 犯罪构成要件不同:想象竞合犯要求行为人触犯的两个以上罪名在犯罪构成要件上存在差异。
如果两个罪名在犯罪构成要件上完全相同,则不构成想象竞合犯。
3. 犯罪结果相同:想象竞合犯要求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所引起的犯罪结果相同。
如果犯罪结果不同,则不构成想象竞合犯。
4. 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意图:想象竞合犯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意图,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触犯多个罪名,而故意为之。
三、一重法律规定与想象竞合犯的适用1. 刑法总则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这一规定明确了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对于想象竞合犯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2. 刑法分则的规定刑法分则中,针对具体犯罪,规定了相应的犯罪构成要件。
在想象竞合犯的认定中,应当根据分则的规定,判断行为人所触犯的两个以上罪名是否在犯罪构成要件上存在差异。
3.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对于想象竞合犯的认定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盗窃罪与抢劫罪、抢夺罪的竞合关系进行了明确。
四、想象竞合犯的法律适用1. 从一重罪处罚:我国刑法规定,想象竞合犯应当从一重罪处罚。
这意味着,在认定行为人所触犯的两个以上罪名时,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选择其中较为严重的罪名作为定罪依据。
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
![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c9845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2.png)
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在犯罪领域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犯罪,其中包括竞合犯。
竞合犯是指在同一犯罪行为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与犯罪的情况。
然而,竞合犯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想象竞合犯和法条竞合犯两种不同类型。
本文将详细探讨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之间的区别。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是指在同一犯罪行为中,多个人虽然分别实施了不同的犯罪行为,但他们的行为互相影响,使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共同的犯罪行为。
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犯罪行为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的组合使整个行为构成犯罪。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三个人一起实施了一起抢劫案。
其中,A负责守住门口,B负责拿走现金,C负责制服店员。
虽然每个人的行为是相对独立的,但他们的行动协作使整个抢劫案发生,因此构成了想象竞合犯。
而法条竞合犯则是指在同一犯罪行为中,有多个法条适用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参与犯罪的人只需要实施了其中一项犯罪行为,就可以被认定为犯有该罪名。
与想象竞合犯相比,法条竞合犯的关键在于不同的法条适用。
以盗窃罪为例,假设有两个人共同盗窃了一家商店的商品。
如果其中一人被拦截并被起诉,他可以被认定为盗窃罪的犯罪嫌疑人。
而与此同时,另一个人仍然还没有被抓获,他的行为也可以构成盗窃罪。
虽然参与犯罪的人可以因为不同的行为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但他们都涉嫌盗窃罪,因此可以被视为法条竞合犯。
综上所述,想象竞合犯和法条竞合犯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参与犯罪者的行为关系和法条适用情况。
在想象竞合犯中,每个人的犯罪行为是相对独立的,但整体上构成了共同的犯罪行为。
而在法条竞合犯中,参与犯罪的人只需要实施其中一项犯罪行为,就可以构成犯罪。
此外,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在法律适用和法律后果上也存在差异。
对于想象竞合犯来说,法律可能会采取一种整体分析的方式,综合考虑每个人的行为,以确定犯罪的程度和惩罚的力度。
而对于法条竞合犯来说,每个人的行为将被单独评估,根据相关法条进行犯罪认定和判决。
2019法考必备考点:想象竞合犯
![2019法考必备考点:想象竞合犯](https://img.taocdn.com/s3/m/27386c1fb4daa58da0114a4e.png)
2019法考必备考点:想象竞合犯一、想象竞合犯这是由三段论的反复推理造成的。
一个行为(小前提、案件事实)同时符合多个罪名规定(大前提,法律规定),但因为只有一个行为,只能定一罪。
1.想象竞合犯的特征:行为人只实施了社会普遍观念上的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
2.想象竞合犯的处理方法:择一重罪论处。
因为只有一个行为,假如定数罪,等于对一个行为进行了重复评价。
比较重罪与轻罪,一般情况下比较法定刑的轻重,在具体情节下比较具体的宣告刑轻重。
假如两罪名法定刑相同,按目的行为定罪(选择包容内容更多的罪名)。
3.想象竞合犯的例外刑法分则的一个特别规定(第204条第2款):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骗取出口退税款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骗取出口退税款罪处罚(数罪并罚)。
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但却数罪并罚。
4.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的区别(1)形式上:法条竞合取决于法条间存有包容关系,是大前提(法律规定)内的现象,是由法条设置造成的,这种竞合是永恒的竞合,与案件事实无关。
想象竞合取决于案件事实,即行为触犯了两个不同的法条,不同法条之间不一定具有包容关系。
需评价为符合两个以上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才能全面评价案件的,属于想象竞合,这种竞合是临时的竞合。
(2)实质上:法条竞合仅侵害了一个犯罪的爱护法益,想象竞合侵害了两个以上犯罪的爱护法益。
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之间是对立关系。
两个法条只存有交叉关系,则属想象竞合,不可能是法条竞合。
(3)具体标准:一个行为触犯一个法条就必然会触犯另一个法条,则两个法条属于法条竞合关系(特别与一般的关系)。
假如没有这种必然性,才有可能是想象竞合。
5.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动态变化一般情况下两个罪名是法条竞合关系,但是特别情况下两个罪名又变成想象竞合关系。
这种特别情况主要出现在两种情形中:(1)一般法条与特别法条的犯罪形态不一致:甲重罪的既遂和乙轻罪属于法条竞合,甲重罪的未遂和乙轻罪可能是想象竞合。
想象竞合犯概念与类型
![想象竞合犯概念与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22639c6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0.png)
想象竞合犯概念与类型想象竞合简单来说就是⼀个最触犯了多个最的⾏为,凡是他与数罪有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应当分别进⾏处理,不得合并处理,这种犯罪⾏为必须有犯罪事实。
下⾯就由店铺北京律师为⼤家整理相应的资料,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想象竞合犯概念与类型(⼀)想象竞合犯的概念想象竞合犯,⼜称为想象并合犯或想象的数罪,是指⼀个犯罪⾏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
也就是以⼀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个⾏为,侵害了数个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数次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
例如,某甲意图杀害某⼄,晚上乘某⼄在打⾕场上看电影时,向某⼄坐的地⽅开了⼀枪,结果打死⼀⼈,打伤⼀⼈。
某甲这⼀杀⼈⾏为触犯了故意杀⼈罪和故意伤害罪两个罪名。
(⼆)想象竞合犯的构成构成想象竞合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须出于⼀个⾏为。
所谓⼀个⾏为,指基于⼀个犯意所实施的⾏为,⽆论是单⼀的犯罪故意,还是概括的犯罪故意都可以成⽴。
此外,想象竞合犯并不限于故意的犯罪⾏为,即使是过失的犯罪⾏为也不影响想象竞合犯的成⽴。
2、⼀个⾏为还须触犯数个罪名。
所谓⼀个⾏为触犯数个罪名,就是⼀个⾏为在形式上或外观上同时构成刑法规定的数个犯罪。
3、⼀个⾏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从属或者交叉关系。
这是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的区别。
例如盗窃数额较⼤的通讯设备的⾏为,同时触犯破坏交通设备罪和盗窃罪,⽽且这两种犯罪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从属或者交叉关系。
破坏与盗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破坏意在毁灭某种物质或者设施的价值;⽽盗窃则意在⾮法占有,使所有权发⽣⾮法转移。
这两种犯罪在法条上没有任何⽠葛,⽽是由于犯罪⼈实施的⼀个⾏为,同时触犯了这两个罪名,从⽽使两者发⽣关联。
(三)相象竟合犯的种类关于想象竞合犯的种类,有⼈认为可以分为两种:⼀是异种类的想象竞合犯,即指⼀⾏为触犯不同的数罪名。
例如,⼀枪打死⼀⼈⼜打伤⼀⼈,是异种类的想象竞合犯。
⼆是同种类的想象竞合犯,即指⼀⾏为触犯同⼀罪名。
司法考试想象竞合犯及法律规定从一重
![司法考试想象竞合犯及法律规定从一重](https://img.taocdn.com/s3/m/1b53d433580216fc700afdd9.png)
司法考试想象竞合犯及法律规定从一重(欢迎大家补充)
一、想象竞合犯
1、因为放火引起爆炸,放火罪与爆炸罪想象竞合。
2、伪造的银行存单作质押,骗取银行贷款的,成立金融凭证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想象竞合。
3、遗弃罪与不作为的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
4、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致人死亡的,属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故意杀人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
5、行为同时具有欺骗很恐吓性质、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产生了恐惧心理二者同时起作用成立想象竞合。
6、如果强迫他人吸食毒品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则构成强迫他人吸食毒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
7、同时构成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是想象竞合犯
8如果行为人将贵重文物出售给外国人的构成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与倒卖文物罪成立想象竞合犯。
9、组织传染病患者出卖血液或者血液制品,并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提供给他人使用的,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属于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是不是一罪,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
![想象竞合犯是不是一罪,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b0c628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3.png)
一、想象竞合犯是不是一罪想象竞合犯是一罪,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
法律快车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二、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有以下几个区别:1.法律性质不同,前者是犯罪行为的竞合,属于罪数形态,后者是法律条文的竞合,属于法条形态;2.产生原因不同,前者是以行为人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作为中介,后者本身是法条之间的重合或交叉关系,不需要以犯罪行为作为中介;3.罪过数量不同,前者具有多个罪过,后者只有一个罪过;4.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数量不同,前者作用于体现不同直接客体的数个犯罪对象,后者作用于体现一个直接客体的单一犯罪对象;5.法条关系不同,前者的数法条不存在重合或者交叉关系,后者的数法条之间存在重合或者交叉关系;6.法律后果不同,前者所触犯的多个法条都应当在判决中援引(所犯轻罪仍然成立),后者只能适用一个法条而排斥其他法条的适用。
三、想象竞合犯是什么意思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2.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
浅析想象竞合犯
![浅析想象竞合犯](https://img.taocdn.com/s3/m/de7f46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7.png)
浅析想象竞合犯【摘要】想象竞合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罪犯,他们通过想象竞合的方式来实施犯罪行为。
典型特征包括高度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
心理机制主要是因为个体在心理上的缺失和扭曲。
案例分析显示,想象竞合犯往往对他人感情冷漠,且容易产生暴力倾向。
对于这类罪犯,处罚与改造方式应结合心理治疗和相关训练。
在预防与挽救措施方面,应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关怀的力量。
对于想象竞合犯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感。
【关键词】关键词:想象竞合犯、典型特征、心理机制、案例分析、处罚与改造方式、预防与挽救措施、思考。
1. 引言1.1 想象竞合犯是什么想象竞合犯是指那些在犯罪行为中具有想象竞合行为特征的罪犯。
想象竞合犯在犯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种种畸形的、怪异的想象,这些想象可能是对现实的扭曲和夸大,也可能是对幻想的痴迷和沉迷。
他们常常通过想象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将自己的幻想与现实混为一谈,无法准确辨别真实与虚构。
想象竞合犯往往表现出极端的情感和行为,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异常的暴力倾向、狂躁不安、情绪波动大等特点。
在犯罪行为中,他们可能会选择采取极端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想象,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
想象竞合犯的犯罪行为常常带有一定的仪式感和表演性,他们往往希望通过犯罪行为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和关注。
想象竞合犯是一类具有极端心理特征的罪犯,他们在犯罪中表现出对现实的扭曲认识和对幻想的痴迷,往往具有极端的情感和行为,采取极端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想象。
对于想象竞合犯的预防和处理,需要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机制和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教育。
2. 正文2.1 想象竞合犯的典型特征1. 内心脆弱:想象竞合犯通常内心十分脆弱,缺乏自信和自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导,从而陷入竞合犯罪的行为。
2.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想象竞合犯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盲目跟随他人的行为,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主见。
想象竞合犯的法律适用(2篇)
![想象竞合犯的法律适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fd9f1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31.png)
第1篇一、引言想象竞合犯,又称想象数罪、观念竞合、想象并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
想象竞合犯的法律适用,是刑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想象竞合犯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一)概念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实施一个危害行为,同时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
想象竞合犯的特点是:行为人只有一个犯罪意图,但触犯了两个以上的罪名。
(二)构成要件1. 数个犯罪构成要件想象竞合犯的构成要件必须具备数个犯罪构成要件。
即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两个以上犯罪的构成要件。
2. 一个危害行为想象竞合犯的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但该行为触犯了两个以上的罪名。
3. 数个异种罪名想象竞合犯的罪名必须是异种罪名,即不属于同一犯罪的罪名。
4. 两个以上的犯罪构成要件想象竞合犯的构成要件必须是两个以上的犯罪构成要件,即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两个以上犯罪的构成要件。
三、想象竞合犯的法律适用(一)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1. 从一重罪处罚原则我国刑法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从一重罪处罚。
即对于想象竞合犯,应当根据其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中,选择处罚较重的罪名进行处罚。
2. 从一重罪处罚原则的适用条件(1)数个罪名均为异种罪名;(2)数个罪名均符合犯罪构成要件;(3)行为人只有一个犯罪意图;(4)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
(二)想象竞合犯的认定1. 依据犯罪构成要件在认定想象竞合犯时,应当依据犯罪构成要件,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两个以上犯罪的构成要件。
2. 依据危害行为在认定想象竞合犯时,应当依据危害行为,分析行为人是否只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
3. 依据犯罪意图在认定想象竞合犯时,应当依据犯罪意图,分析行为人是否只有一个犯罪意图。
四、案例分析(一)案例一被告人甲,因债务纠纷,持刀将乙砍伤。
经鉴定,乙的伤势构成轻伤二级。
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https://img.taocdn.com/s3/m/25180b0bcc175527072208f0.png)
想象竞合犯百科名片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
例如行为人甲欲杀死某乙,开枪后不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轻伤,就属于想象竞合犯。
目录简介本质构成要件分类处罚原则构成要件特征展开简介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
所谓一个犯罪行为,是想象竞合犯指基于一个罪过所实施的行为。
至于该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过失行为,是确实故意行为还是概括故意行为,则不影响想象竞合犯的成立。
第二,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
由于行为本身有多重属性或者行为造成了多个结果,使得一行为在形式上活外观上同时符合刑法规定的数个犯罪的特征。
这里所说数罪是指刑法规定的不同种罪名。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对想象竞合犯,应采取“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名定罪处刑。
本质想象竞合的真正本质在于“假象数罪”,如开了一梭子弹,一下子打死了3人;法条竞合的本质在于“特别法条款优先于普通法条款来定罪”。
如我国刑法规定了普通的盗窃罪,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偷东西”,同时又规定了盗窃枪支、弹药罪。
何谓想象竞合犯,如何认识想象竞合犯的本质、内涵,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是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之学界有不同理解:(1)实质一罪说。
想象竞合犯又称想象数罪,该说认为,想象数罪只是形式上构成数个罪名,因其仅有一个犯罪行为与实质数罪性质明显不同。
虽形式上造成数个危害结果,触犯数个罪名,形式上符合数个犯罪构成,但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故其并非真正的数罪,只是想象的数罪,实则为一罪。
(2)实质数罪说。
该说认为想象数罪虽是一个犯罪行为,但兼有数个犯罪行为的性质,所以对想象数罪与其他数罪一样进行数罪并罚。
理由在于行为人出于一个或数个罪过,虽然只实施了一个行为,却造成了数个危害结果,触犯了数个罪名,就其犯罪构成要件而言,除行为仅有一个以外,其余的几个要件都与实质数罪的构成要件相符。
想象竞合犯举例
![想象竞合犯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4e80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2.png)
想象竞合犯举例竞合犯是指两个或多个犯罪分子在犯罪活动中相互合作,但同时又因为各自的利益追求而存在竞争关系的现象。
在犯罪行为中,竞合犯通常会互相配合,共同策划犯罪,但又会在瓜分赃款、分配权益等方面产生冲突和争斗。
下面我将举例说明竞合犯的几种常见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犯罪团伙内部的竞争。
这种情况下,犯罪团伙的成员之间在实施犯罪活动时相互合作,共同分工配合。
比如,一个毒品贩运团伙中的成员,有些负责从国外制造贩卖毒品,有些负责将毒品藏匿、运输到国内境内进行销售。
他们通常会互相合作,使用特殊的通讯方式,确保毒品能够顺利运输到目的地,并进行销售获得利润。
然而,在瓜分赃款时,团伙成员之间就可能发生冲突和竞争。
每个成员都会试图争取更多的利益,不满意分配结果时可能会产生矛盾,最终导致团伙内部的分裂和对抗。
第二种情况是犯罪团伙之间的竞争。
这种情况下,不同的犯罪团伙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犯罪资源,可能会展开竞合犯活动。
例如,多个贩卖走私车辆的团伙在一定区域内展开竞争,他们通过走私、售卖和涉及假冒伪劣等方式获取利润。
这些团伙之间会互相配合,共同提高交通工具的偷窃技巧、销售渠道以及销售价格,以争夺更多的利益。
然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同团伙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变得非常激烈,甚至会导致暴力冲突和犯罪活动的升级。
第三种情况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犯罪团伙之间的竞争。
在国际犯罪活动中,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犯罪团伙之间也存在竞合犯的情况。
例如,贩卖毒品的国际犯罪团伙往往会在不同国家之间合作,共同制造和贩卖毒品。
他们会利用各自的资源和网络,在国际间进行毒品的走私,以获取巨额的经济利益。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执法环境不同,各个团伙之间可能会因为利益的分配、地盘争夺或其他原因产生冲突和竞争。
总结来说,竞合犯是指在犯罪活动中相互合作,但又因为各自的利益追求而存在竞争关系的犯罪分子。
这种现象在不同的犯罪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不管是在犯罪团伙内部,还是不同团伙之间,甚至是跨国跨区域的犯罪活动中,竞合犯都可能存在。
刑法学之想象竞合犯
![刑法学之想象竞合犯](https://img.taocdn.com/s3/m/a13413232af90242a895e54c.png)
刑法学之想象竞合犯
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II的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刑法学知识。
因此,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提醒考生要对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进行分析。
今天就学习(刑法学)之想象竞合犯的有关内容。
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罪,是指一个行为侵犯了数个客体,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例如,行为人开一枪而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个开枪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再如,对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同时触犯了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
想象竞合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
一般认为,所谓一个行为,不是从构成要件的评价上看是
一个行为,而是基于自然的观察,在社会的一般观念上被认为是一个行为。
但是,这里的一
个行为与触犯数罪名相关联,故除了进行社会一般观念的理解外,还要进行某种程度的规范
评价。
即当某个行为还能被分为两个行为时,要根据二者之间有无重合关系来判断是否属于
一个行为。
例如,甲以前一直非法持有枪支,后来持枪杀人的,因持枪行为与杀人行为在主
要部分不重合,不是一个行为,不构成想象竞合犯,应数罪并罚;如果甲为了杀人而非法持
有枪支,因主要部分重合,属于一个行为,成立想象竞合犯。
2.一个行为必须触犯数个罪名。
即在犯罪构成的评价上,该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
一
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往往是因为该行为具有多重属性或者造成多种结果。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想象竞合_法律规定(3篇)
![想象竞合_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a270b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5.png)
第1篇一、引言想象竞合,又称想象竞合犯,是指犯罪人在实施一个犯罪行为时,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但这些罪名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而是基于犯罪人的想象而发生的。
在我国刑法中,想象竞合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对于其法律规定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想象竞合的概念、特征、法律规定及其适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想象竞合的概念与特征1. 想象竞合的概念想象竞合,是指犯罪人在实施一个犯罪行为时,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而这些罪名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而是基于犯罪人的想象而发生的。
例如,犯罪人在抢劫过程中,同时实施了故意伤害和盗窃行为,触犯了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
2. 想象竞合的特征(1)犯罪行为单一:想象竞合犯的犯罪行为只有一个,即犯罪人在实施一个犯罪行为时,触犯了数个罪名。
(2)触犯数个罪名:想象竞合犯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这些罪名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3)犯罪目的单一:想象竞合犯的犯罪目的只有一个,即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只有一个犯罪目的。
(4)法律适用特殊:想象竞合犯的法律适用较为特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三、想象竞合的法律规定1. 刑法总则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条规定:“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触犯数个罪名的,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分别处罚。
”这一规定明确了想象竞合犯的法律适用原则,即根据犯罪分子所触犯的罪名,分别进行处罚。
2. 刑法分则的规定刑法分则中,针对不同罪名,对想象竞合犯的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案例:(1)抢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抢劫过程中,犯罪人同时触犯了故意伤害罪、盗窃罪等罪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分别处罚。
(2)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以上的行为。
刑法学习之想象竞合犯、牵连犯
![刑法学习之想象竞合犯、牵连犯](https://img.taocdn.com/s3/m/a8222af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3.png)
(一)想象竞合罪1.概念行为人只实施了社会普遍观念上的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
择一重罪论处。
想象竞合犯:一个行为、造成数结果、触犯数罪名(一般罪名之间构成要件不重叠)。
一个行为(自然行为):只实施一个举动,是一个行为;基于数个犯意实施数个动作,是数个行为。
多举犯、持续行为,是一个行为;两个危害行为只在小部分重合,是两个行为;在大部分重合,认为是一个行为。
2.想象竞合犯的例外刑法分则的一个特殊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骗取出口退税款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骗取出口退税款罪处罚(数罪并罚)。
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但却数罪并罚。
3.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的相同点(1)都只实施了一行为;(2)都触犯了数个法条;(3)都是一罪而非数罪。
4.想象竞合VS法条竞合(1)法条竞合的数个法条之间原本就存在着联系,是一种“静态的竞合”,而想象竞合的数个法条之间,只有因特定的犯罪行为才能发生联系,是一种“动态的竞合”;(2)法条竞合的一行为只侵犯了一种法益,而想象竞合的一行为则侵犯了数种不同的法益;(3)对法条竞合的处断,原则上应采取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例外采取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刑法第140条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刑法第141—-148条各罪名之间发生法条竞合时,应采取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而对想象竞合的处断,原则上应采取择一重原则,例外采取数罪并罚的原则(逃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想象竞合)(4)刑法规定数罪名构成要件有重叠,为法条竞合;罪名构成要件不重叠,一行为触犯数罪名(通常是造成数结果),一般为想象竞合。
【注意】现在,命题人的观点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应严格限制法条竞合的范围,取而代之的都应该是想象竞合。
【注意】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一般罪名构成要件不重叠)的,是处断的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事后不可罚);或者数罪。
想象竞合犯是什么
![想象竞合犯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f03110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9.png)
想象竞合犯是什么在实践中,我们都有接触到想象竞合犯这个词,但是很多人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并不是很了解,对于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也不太清楚。
那么接下来,我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想象竞合犯的内容。
想象竞合犯是什么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
例如行为人甲欲杀死某乙,开枪后不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轻伤,就属于想象竞合犯。
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想象竞合犯,但这一概念在刑法理论上一直是被承认的,并为司法实践所普遍接受。
(1)概念:一行为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2)特征:①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②“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
(3)类型:①行为人在实施一个盗窃行为的同时触犯了其他罪名,往往是使用破坏性手段盗窃,同时触犯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②一个暴力行为构成多罪。
典型的是妨害公务。
使用暴力妨害公务,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同时触犯妨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③非法经营罪同时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
非法经营罪中有一个行为是非法买卖专卖品,其中常见的是没有专卖许可,而买卖烟草的行为,该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如果买卖的烟草不合格,又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销售的烟草是冒牌的,可能触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如果有非法买卖许可证批文和有关的经营许可证,进出口批文等,同时又构成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
(4)处理原则:从一重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①相对来说: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的量刑最重;盗窃罪次之;再次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但还要考虑案件事实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②实施妨害公务行为致人身伤害的问题。
致人轻伤的,按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③以非法经营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来说,一般情况下是非法经营罪的量刑更重。
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读者去进行法律学习,专业的团队会及时为你解答疑惑,让你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象竞合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想象竞合犯,又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想象竞合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想象竞合犯的特点:
(2)触犯了数个罪名。
原因在于一个行为造成了两个以上的结果或者具有多重属性,在构成要件的评价上符合数罪的构成要件。
(3)数罪名所在的数个法条之间在逻辑上不存在包容或者交叉关系。
(否则,属法条竞合)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
从一重罪处罚。
理由:行为人仅有一个行为。
例1:盗窃属于国家秘密的国有档案,成立盗窃国有档案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例2:以剥夺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情节严重的,成立强迫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罪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例3:行为人从窗外扔西瓜,砸死一人、重伤一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注意特殊规定】
(1)《刑法》第204条第2款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201条(逃税罪)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规定处罚。
可见,以逃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数罪并罚。
(2)从一重罪从重处罚。
使用破坏性手段盗窃数额较大的财物又
毁损数额较大财物的,触犯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从一重罪从
重处罚。
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
(1)法条竞合。
是指由于立法的错综复杂的规定,导致一行为会
触犯多个刑法条文,但仅定一罪。
(2)法条竞合的类型。
②交叉竞合: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医疗事故罪中致人死亡、交通肇事罪中致人死亡。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
规定的,依照规定。
(3)法条竞合的处理原则。
原则上: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例如,
合同诈骗罪优于诈骗罪、盗窃枪支罪优于盗窃罪。
特别情况下:为了保持刑法的协调和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重法(一般法)优于轻法(特别法)。
例如,
①《刑法》第149条第2款规定,行为同时触犯第141—148条
的具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同时又构成第140条的生产、销
售伪劣产品罪,依处罚较重的处罚。
②合同诈骗罪与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最高可以判到无期徒刑,而保险诈骗罪无论数额有多大,情节有多么严重最高只能判处15年
有期徒刑,为了保持刑法的协调和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可以看综
合考虑犯罪情节的基础上,选择适用重法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但是要注意,如果一般法(重法)有明确排斥适用一般法的规定,适用重法(一般法)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但是仍然适用特别法。
为了保持刑法的协调和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对保险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仍应以保险诈骗罪论处。
原因在于《刑法》第266条诈
骗罪的规定中明确要求“本法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4)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先不看具体案件,仅看两
个法条之间是否必然存在交叉或者重合,如果存在,属于法条竞合;
如果不存在,属于想象竞合犯。
由此,在判断二者时,应先判断是
不是法条竞合,在排除了以后再判断是不是想象竞合。
相关阅读:
想象竞合犯的性质特征
第一,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
所谓一个犯罪行为,是指基于一个罪过所实施的行为。
至于该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过失行为,是确实故意行为还是概括故意行为,则不影响想象竞合犯的成立。
第二,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
由于行为本身有多重属性或者行为造成了多个结果,使得一行为在形式上活外观上同时符合刑法规定
的数个犯罪的特征。
这里所说数罪是指刑法规定的不同种罪名。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对想象竞合犯,应采取“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名定罪处刑。
看过“想象竞合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的人还看过:
3.认定非法经营罪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