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50例儿童哮喘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

第2 3卷第1期2U21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LIAONING UNIVERSITY O F T C MVol. 23 No. IJan., 2021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1.01.026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李亮,韩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摘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 V 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小儿C V A的治疗尚存在一些问题,而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将从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实验研究4个方面来阐述小儿C V A的 中医药治疗进展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6.12; R562.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21) 01-0113-04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T r a d it i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c in e in t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P e d ia tr ic C ouj»h V a r ia n t A s th m aLI Liang,HAN Fei(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053, China )A b s t r a c t:Pediatric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is a s}>erial type of asthm a,i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its morbidity in China is on the rise year hy year and it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Nowadays,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VA with modern medicine,TCM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reating this disease throug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ttract extensive attention.This article will expou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VA from four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internal therapy,external therapy and experiment research.K e y w o r d s:cough variant asthma;pediatric;TCM;researrh progress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丨im a,CVA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表现m_有文献报道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儿科疾病,而C V A是导致小儿慢性咳嗽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1\如若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并进行早期干预,将会有约30%的CV A患儿发展为典型哮喘。

中医药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药治疗哮喘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从2016年1月起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哮喘病患者中随机选出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表现消失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药对哮喘病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临床表现消失的时间,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关键词:中医药;哮喘病;临床疗效【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Methods:A total of 7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7,and 7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aerosol.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clinical manifestation time and lung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lung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sthm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horten the time of disappearance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thma;clinical efficacy为了提高哮喘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哮喘病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4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4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46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给予中药汤剂治疗。

1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总有效率为86.9%。

对照组治愈23例,总有效率为76.1%。

经检验,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订《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关于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则参照《中医儿科学》[2]中小儿哮喘标准,咳喘,喉间时有哮鸣音,痰多白沫形寒,苔白、脉浮滑,由于本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患,故有标本之分,寒热虚实之别。

发作期的表现为标实为主,缓解期则主要以正虚为主。

属实证者则或寒或热,属虚证者则有肺、脾、肾脏的不同。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哮喘发作期均给予氨茶碱口服或静脉用药,口服用量为5μg/(kg·次),1日3次服用;静注或静滴4mg/(kg·次),将其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中。

缓解期使用酮替芬口服液,4~6岁2ml/次,7~9岁2.5ml/次,10~15岁3ml/次,口服每天1次。

病情严重者,则改静脉用药(可适量的添加激素治疗),同时吸人必可酮气雾剂来治疗,用量为每日2次(可视年龄的大小及病情轻重酌情来加减),12周为1疗程。

治疗组: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中药来治疗,12周为1疗程。

1.3.1发作期治疗(1)寒饮停肺:治疗原则温肺化痰平喘。

方剂:小青龙汤。

半夏log、赤芍log,桂枝6g、干姜6g、生甘草6g,炙麻黄3g,细辛1g,酌病情加减。

(2)痰热壅肺:治疗原则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方剂:麻杏石甘汤。

生石膏15g,前胡10g、浙贝10g,杏仁6g、生甘草6g,炙麻黄3g,酌病情加减。

(3)痰湿犯肺: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化痰平喘。

方剂:五味异功散。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一、概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为特点。

发病以秋冬气候改变时为多见,属于中医学的“哮证”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发作前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发作。

发作时喉间痰鸣,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4)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

大部分患儿特异性IgE明显升高。

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B2受体激动剂I[如沙丁胺醇(SaIbUtanIo1)]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2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上2周后,FEVI增加2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实践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实践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实践在我国,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让许多家长担忧。

作为幼儿相关工作者的我们,一直在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一、川芎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提取物,主要成分是川芎嗪、盐酸阿托品和维生素B1。

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盐酸阿托品能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维生素B1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三者协同作用,使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临床实践案例1.病例选择本次研究共选取了100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年龄在6个月至3岁之间,病程在1个月至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

将川芎嗪注射液稀释至20ml,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哮喘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哮喘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改善明显;有效:治疗后,哮喘症状有所减轻,肺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哮喘症状及肺功能无明显改善。

4.结果与分析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P<0.05)。

在观察组中,治愈3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在对照组中,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

三、安全性评价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190例疗效观察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190例疗效观察
运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 , 能起 到利 气化痰、 治肺定喘、 燥湿健脾
之功。
关键词 : 哮喘 ; 小儿; 二陈汤; 三子养亲汤 中图分类号 :2 6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7 — 2 7 20 )2— 03- 2 R 5 .2 B 1 3 4 9 (0 8 0 02 0 6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证 , 以发作性哮 2 治疗方法 鸣 、 喘, 咳嗽 及痰声 为特 征。笔者 于 20 — 2 1 对照组 气 伴 05 . 20 06年间收治 门诊 哮喘患儿 20例 , 中 10例 8 其 9 () 1 抗生素药物 : 如头孢 曲松钠、 头孢 塞肟钠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疗效满意 , 现总结如下。 等。( ) 2 抗病毒药物 : 如利 巴韦林 、 炎琥宁等。( ) 3
或伴细小密集的小水泡音 , 重症病例可出现面色灰
双肺哮鸣音消失。有效 : 用药 4~ , 6d 哮鸣 、 气喘基 本消失 , 呼吸困难显著改善 , 双肺哮鸣音基本消失。
无效 : 用药 6d之后 , 哮鸣、 喘、 气 呼吸 困难及肺部
白、 汗多、 手足冷 、 口唇 紫绀 等症 ;4 急 性期胸部 哮鸣音改善不 明显。 () x线检查多有 小点状 阴影或有肺纹理增粗增重及 3 2 结果 .
不 同程度肺气肿 。 见表 l 。
收藕 日期 :0 7— 5—1 修 回 日期 :07一I 2 20 0 4; 20 l一 7
作者简介 : 贤林 (92一 , , 龙 16 ) 男 主治中 医师, 事儿科 『 工作 , 从 1 诊 以小儿呼吸道和 消化道疾病为 专长 。

2 — 3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2期 20 08年 3月

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引言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支气管高度敏感,发作时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症状。

脾虚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病因病机概念,是指脾胃功能失常,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导致气血运行失调。

近年来,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观察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中医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

1.1 健脾《黄帝内经》指出:“脾者土也,五脏之大农也,谷气入于胃,其行走在脾。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产生气血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脾虚则是指脾胃功能减退,运化不良,导致气血不足,津液减少。

健脾法在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调理脾胃,加强运化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1.2 化痰《素问》载:“气滞为痰,痰者凝滞之久也。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痰湿停滞在肺系、支气管系统是导致哮喘发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化痰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

中医认为痰湿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除了调理脾胃外,还需要通过化痰的方法将痰涎清除,恢复呼吸道的通畅。

健脾化痰法是中医治疗脾虚型支气管哮喘的基本原则。

它以健脾益气、化湿祛痰为主要治疗目标,包括中药调理、穴位按摩、饮食调理等多种方法。

通过健脾化痰,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调节肺部痰湿的平衡,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选取50例脾虚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

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健脾化痰法治疗,包括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

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2.2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发作频率减少,咳嗽、气喘等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年 第 2 第 1 期 JM 00 卷 4
.7 .. 4.

中 药 汤 剂 辅 助 治 疗 支 气 管 哮 喘 临 床 观 察
Cl ia b e v t n o e t g a u eb o c i l sh CM e o t n i c l s r a i n t a i c t r n h a t ma i T n o o r n a n d c ci o
a u e b o c i la t ma we e rn o y d v e n o o s r e r u n o to r u , o te to s r e o p b r l g p o a eo n c t r n h a sh r a d ml ii d it b e v r g o p a d c n r lg o p t a b e r g u y o a i r c tr la d r v r n k t t e l sXi o ig Lo g d c ci n t e t o t l r u y c n e t n l e t n , o c mp r ee e t f r e s Re u t: eo i n p u a q n n e o to , o t a n r o p b o v n i a ame t t o a et f c t we k . s ls T f r c o g o r t h ae4 o
刘 波
( 南省 人 民 医院 ,湖 南 长 沙 ,4 00 ) 湖 10 0
中图分类号:R 6 .+ 5 2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8 0( 00 404 .2 证型:GDA 6 476 2 1 )1 .0 70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临床分析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临床分析

种 因素 。 清代 ・ 李用梓 已把哮喘病因 、 病机高度概括为“ 内在 壅塞之 气, 有非 时之感, 外 膈有胶 固之痰 , 者相合 , 气 三 闭拒 道, 搏击有声, 发为哮病 。 (证治汇外 ・ ”《 哮病》的论点, ) 已基本 接 近支气管 哮喘发病 的实质究其机理主要是脏腑 的功 能失 调 、 浊伏肺 、 痰 气郁气 逆三个重要 环节, 而其 中“ 痰浊 ” 是本 病 主要发病病理 因素 。 人体之气虽其主在肺 , 其充在脾, 其根 在 肾, 其调在肝, 而和则在 胃, 其通在腑 。因此说 , 本病实为本 虚标实i []其虚为本气虚, i 2。 E 其实为邪 气实 , 既有脾气虚又有 痰浊伏肺 、 气郁气逆等标实证 。 故临床应 以扶正祛邪为治疗
中医药治 疗支气 管哮喘 5 0例 临床分析
牟沭鲫 ( 辽源市龙 山区医 院, 吉林 辽源 ,3 2 0 16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用中药组方治疗支气管哮喘 的临床疗效 。 方法: 中药组方水煎服治疗 5 例 临床支气管哮喘患者 。 用 0 结
果 :0 5 例患者 中, 临床控制 1 例 , 4 显效 2 例 , 0 好转 1 例, 2 无效 4 总有效率 9%。结论: 中药组方 治疗 支气管哮喘疗效确 例, 2 用此 切, 值得 临床推广使用 。 【 关键词 】 中药; 支气管哮喘; 疗效
原则。 本文方 中炙麻黄 、 杏仁解表 , 炒 宣肺平 喘【 , 3 对痰浊 内 】
蕴 以致肺气阻塞, 喘促上 逆最 为相 宜。炒 白果敛 肺气 、 喘 平 咳与麻 黄同用一宣一降一开一敛,使肺气宣降得宜则 咳喘 自平 。炙桑 白皮下气平 喘, 全瓜萎清热化痰用于肺气 壅遏 稠 痰难咯之症最为有效 。旋复花开结涤痰化饮 除痞对 于痰 壅 气道喘 咳痰多 皆可用之。金银花、 白皮、 桑 黄芩清肺热而止

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

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

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评价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阐述其药理机制提供临床佐证。

方法:40例临床诊断为儿童哮喘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选用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对照组不用中药方治疗,两组哮喘儿童的常规治疗相同,疗程为1个月。

观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55%。

两组资料用确切概率法统计学检验,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结论:中药小儿定喘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它为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用可靠的中医途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Xiaoerdingchuan formula to treat children’s asthma. Methods: 40 cases of asthmatic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randomly, each group with 20 cases, the therapy group being used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mula,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ving the same treatments with the therapy group except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mula, the whole treatment course for one month.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efficacy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sults: The therapy group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Xiaoerdingchuan formula, there were 12 cases of cure, 6 cases of excellence and 2 case of inefficiency respectively; the effective power ratebeing was 90%, while there were 5 cases of c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6 cases of excellence and 9 cases of inefficiency respectively; the effective power ratewas 5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 toxic and side-effects were not found during the whole treatment cours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Xiaoerdingchuan formula to treat with the children’s asthma was certain and safe. It provide s a useful and reliable way to treat with the children’s asthma.[Key words] Xiaoerdingchuan formula; Children’s asthma;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兒童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形式,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中医药历经数千年的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儿童疾病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并分析其疗效和发展前景。

一、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中药常用于儿童常见病治疗中医药是一种个体化的医学体系,注重辨证施治,因此,在治疗儿童常见病时,中医药往往能够给予更精准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等病症,中药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体质,选择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起到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的作用。

2. 中医药在儿科病因病机解析中的应用中医药注重从病理角度探讨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对于儿科疾病也不例外。

儿科疾病与成人疾病在病机上有一定的差异,中医药能够通过辨别病因和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这类疾病,中医药可以根据病因的不同,选择治疗痰热型、气郁型等不同类型的方剂进行治疗。

3.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对于一些慢性儿科疾病,如小儿脑瘫、先天性心脏病等,西医药往往无法完全治愈,而中医药可以在康复阶段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注重整体调理,能够通过调整患儿的体质和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的进程。

因此,在儿科疾病康复中,中医药的应用非常广泛。

二、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1. 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研究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开始关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些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量化指标评估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并提供科学依据。

不断开展的临床研究有望进一步验证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2.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基础研究除了临床研究外,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基础研究也逐渐展开。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机制、作用靶点等方面。

通过研究中医药的分子机制,加深对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应用研究。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 摘要l目的 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 选取 7 1 例符合本次临床观察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 5 例,
给 予选 择合 适 的抗 生素 或抗 病毒 治 疗 ,并给 抗 炎 与解除 支 气管痉 挛 、平 喘药物 治疗 ;治疗 组在 对 照组 的基 础上 给 予射干 麻 黄 汤加 减 治疗 ,
1 . 4利用芪归 四白汤对椎 动脉型颈椎病进行治疗 的疗效标准 这些病患 的眩晕等症状 不再出现 ,能够 正常 的生 活、工作或者学
习 ,同时在随访 的半年 内没有复发 的可能那么就 是治愈 ;但是要是这
值的血流速度、舒张过程中达到末值的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经 过治疗之后这些数值有了非常明显的增高,搏动指数以及阻力指数经 过治疗之后这些数值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口 】 。 3芪归四白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以及讨论
治疗 7 d 。结 果 治疗 后 治疗 组 总体 有 效率 与对照 组相 比较 ( P< 0 . 0 5 ) 。结 论 射 干 麻黄 汤加 减联 合 西 药治疗 小儿 支 气管哮 喘疗 效确 切 ,优
于 单 纯的 西医 的治疗 。
【 关 键词 】 小 儿支 气管哮喘 ;射干 麻 黄 汤加 减 ;疗 效
到全部病患人数 的5 %,完全治 愈以及病情有所好转 的病例加 起来一共 有7 6 名 ,能够 占到全部病患 人数的9 5 %。椎 动脉在 收缩 过程 中达 到峰
( V s )、椎动脉舒张的过程中达到的末值的血流速度 ( V d )以及平均 血流速度 ( V m)、搏动的指数 ( P I )和阻力的指数 ( R I )。
1 . 3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如不及时诊治,随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可出现不可逆的气道

统计对比88例支儿童气管哮喘应用中西医联合用药疗效优势于单纯西医治疗

统计对比88例支儿童气管哮喘应用中西医联合用药疗效优势于单纯西医治疗

统计对比88例支儿童气管哮喘应用中西医联合用药疗效优势于单纯西医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95%,对照组总有效率73.80%p13次)。

①喘息、气短或胸闷。

②阵发性咳嗽。

③肺部出现哮鸣音。

1.2 一般资料针对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岁,18-58岁,平均年龄(40±0.3)岁。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进行吸氧、采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9-60岁,平均(41±0.2)岁。

88例中轻度哮喘48例、中度哮喘40例,无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属于非急性加重期哮喘病症范畴,听诊时,明显的哮鸣音波及双肺。

除外,对照组两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体温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过进行吸氧、平衡患者体内酸碱度、抵抗感染的常规基础治疗及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布地奈德悬液1ml(0.5mg)加入生理盐水2ml雾化+面罩吸入,每次10-15min。

一天两次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和雾化吸入治疗外,追加服用中药:麻黄20g、杏仁10g、细辛3g、桂枝9g、半夏15g、地龙10g、僵蚕10g、桑皮10g、蝉蜕6g、白芍10g。

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早晚温服。

1.4 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根据病症体征消失的时间长短来判定临床药效。

1.4.1 显效患者在治疗3-5天后,叩击肺部,肺罗音消失,咳喘症状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疗效观察
k n e a d r i d g e ,s c r a p p i n g t r e a t me n t . 1 0 d a y s o f t r e a t me n t f o r t h e t w o ro g u p s a l e i n a c o u r s e o f t r e a t me n t 。3 t he r a p e u t i c e f e c t s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t o o hs e r v e
j u a n ,CHE N B o . / / Me d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2 0 1 3 ,1 0( 2) : 0 0 4 — 0 0 7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a t e i n w 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 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t h e o r y ” w i t h 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d i c i n e ,
ma s s a g e,k n e a d r i d g e ,s c r a p p i n g t r e a t me n t c o u g h v a r i a n t a s t h ma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 Me t ho d:Ni n t y - s i x c a s e s o f c h i l d r e n wi t h c o u g h v a ia r n t a s t h ma we r e r a n d o ml y a s s i g n e d t o t wo g r o u ps , T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o r l a a mi n o p h y l l i n e a n d mo n t e l u k a s t s o d i u m ;On t h i s b a s i s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
2 结 果 .
12 1 西 医诊断标 准 : .. 本文 采用 19 全国哮喘会 议制定 9 7年

的诊 断咳嗽变异性 哮喘的标准 。①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 1 个
月, 常在夜 间或清晨 发作 , 运动后 加重 ; 肺 功能和 X线胸 片 ②
正常, 查体 无 阳性体征 ; 气道反 应性及 可逆性气 道阻塞 , ③ 支 气管舒 张试 验阳性 ; ④抗 生素和止咳药物无 效 , 气管扩张剂 支 或皮质激 素有效 , 于停 药后 短期内复发 ; 有个人过 敏史及 并 ⑤
据 祖国医学理论 , 采用健脾宣肺法对 4 0例咳 嗽变 异性哮 喘的
女 1 ; 龄最 小 3岁 , 大 1 ; 程 6个 月 以 内 7例 , 7例 年 最 6岁 病 1
年 以上 3 , 3例 最短病 程 3 个月 , 最长病程 8年 。 12 诊 断标准 .
患儿进行治疗 。患儿均 以健脾 宣肺 为主 , 以化痰 止 咳。药 兼 用茯芩 、 白术 、 麻黄 、 杏仁 、 黄芩 、 鱼腥 草 、 贝母 、 萎 、 浙 瓜 地龙 。 水 煎后取 汁 , 3次/ , d 口服。1d为 1个疗程 。服药禁忌 : 服 0 在 用 中药期 间 , 禁用其他相关药物。
1 . :22 中医诊断辩证标准 : 气虚型 : . 肺脾 咳嗽持续反复发作 ,
干 咳少痰 , 动则 尤甚 , 面色 萎黄 , 汗 , 质淡红 , 苔薄 白或 多 舌 舌 薄黄 , 脉细弱 。 12 3 纳入 标准 : . . 凡符合上述 中 、 西医诊断辩证标准者 。 12 4 排 除标准 : . . ①年 龄 3岁 以下 以及 1 以上者 。② 有 6岁
吉林 医学 2 0 0 8年 1 O月第 2 9卷 第 l 9期

儿童哮喘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文献分析

儿童哮喘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文献分析

的 文 献 中 报 道 病 例 及 治 法 进行 统计 。 结 果 支 气 管 哮 喘 发 作 期 最 常 见 治 法 为 宣 肺 平 喘法 、 风 法 、 痰 法 、 祛 化 活
血 法 、 肝 法 , 中 急 性期 宣肺 平 喘法 最 多 , 痰 法 次 之 ; 解 期 主 要 以补 脾 益 肺法 、 肺 益 肾 法 治 之 , 者 报 疏 其 化 缓 补 两 道 文 献 相 当。结 论 通 过 总结 哮 喘 的常 用 中医 药 治 法 , 为 急 性 期 治 当宣 肺 平 喘 化痰 ; 解 期 以补 脾 、 、 认 缓 肺 肾为 主 , 在肺 、 。 重 脾
疗 大 法 离 不 开 宣 、 二 字 。近 1 降 0年 报 道 采 用宣 肺 平 喘 法 治 疗 儿 童 哮 喘 的文 章 共 1 4篇 1 报 道 病 例共 13 例 。见 表 2 2 祛 2 _ , 93 。( ) 风 法 。 哮 喘 的 发 生 每 因 外 感 六 淫 之 邪 ( 以 风 寒 之 邪 ) 袭 人 尤 侵 体 , 失 宣 肃 , 气 上 逆 而 为 之 。近 1 肺 肺 0年 从风 论 治 的文 献 共 有 5 篇 】报 道 病例 共 5 4例 。 表 3 3 化 痰法 。支 气 管 哮 喘 的 一 。 3 见 。( ) 发 病 常 因肺 不 能 布 散 津 液 , 不 能 运 输 水 精 , 脾 肾不 能蒸 化水 液 , 以致 津 液 凝 聚 成 痰 . 藏 于肺 , 为发 病 的“ 根 ” 伏 成 夙 。如 遇 外 邪 侵 袭 、 食 不 当 、 志不 调 、 倦 过 度 等 因 素 , 动 “ 痰 ” 痰 随气 饮 情 劳 引 伏 。 升 , 因 痰 阻 , 互搏 结 , 塞 气 道 , 管 狭 窄 , 畅 不 利 , 气 气 相 壅 肺 通 肺 宣 降 失 常 , 致 痰 鸣 如 吼 , 息 喘促 。 由此 可 见 , 喘发 病 的 主 而 气 哮 要 因 素 是痰 , 化 痰 至关 重要 。近 1 从 化 痰 法 治疗 儿 童 哮 喘 故 0年 的 文 章 共 9篇 [ ] 报道 病 例 16 2 , 共 04例 。见 表 4 ( ) 肝柔 肝 。 4养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cu hvr t s maMeh d it ae f h de o g ain atmai o r optl o Ma 0 9t M a 0 we n o y o g ai t . to s S ycsso irncu vr t s n a ah x cl h a h u si m y2 0 y 1 r r dml n h af r o 2 1 ea
儿童咳嗽 变异 性哮喘患者 6 ,随机 分为两组 ,对照组 3 0例 0例采用 常规 西药治疗 ,观察组 3 0例采用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就 两组 临
床 资料进行 回顾 性分析 。结 果 观 察组 3 0例 中,治愈 1 例 ,占 5 .%;显效 8例 ,占 2 . 7 6 7 6 %;有 效 4 ,1 . 7 例 3 %;无效 1例 ,占 3
临床医 程 21年4 第1卷 期 学工 0 2 月 9 第4


57 5・
论著 ・
( 临床研 究 )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唐 骏
( 东省 东莞 市 常平 医 院 儿科 ,广东 东莞 537 ) 广 25 3
【 要】 目的 探讨 儿童 咳嗽 变异性哮喘应用 中西 医结合治疗的临床 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 年 5 摘 09 月至 21 年 5 01 月收治的
o 0c s s eo sr a o o p so e 7c s s f u e 5 .%) 8 a e f r e f c (67 , ae f f c v n s (33 f a e t b ev t ng u w d 1 a e rd( 6 3 n ih i r h oc 7 , ss k de et 2 . c o ma %)4 c ss e t e e s 1 _ oe i %) n n s o f ci n s ( - a do e a e f e e t e e s 33 w t ett f c v t o .%. e eut i e o t l o ps o d 8 ae f ue 2 .) c i n v %) i t a e et e a f 67 T sl t n o u we c s s d( 6 , hh o l i re 9 h r sn h c r g r h oc r 7 1 ae f r e f c (0 , ae f f c v n s ( 33 a d 6c ss f e e t e e s 2 %) i et a e e t e a f 0 2c s s k de e t 4 %) 4c ss et e e s 1 . n ae f ci n s (0 w t t tl f ci t o %. o ma oe i %) oi n v hh 0 v re 8 h i e e c ft oa e e t ae e T e df rn e o ettl f ciert b t e et o g o p a tt t a s nf a c h v wen t u sh d s i i l i ic e h w r a sc g i n < . ) O ec s a e urn e i e 0 5. n aeh d rc r c t 0 e nh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临床诊治分析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临床诊治分析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临床诊治分析
阮俊英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1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对儿童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减少误诊,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方法:选取60例变异性哮喘患儿,服用杏苏止嗽汤,疗程4W后比较疗效.结果:应用杏苏止嗽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中显效4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8.3%.结论:杏苏止嗽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阮俊英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 43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
【相关文献】
1.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诊治分析
2.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诊治分析
3.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分析
4.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临床诊治分析
5.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诊治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50例儿童哮喘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29T09:15:01.4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作者:程炜宗[导读] 儿童一般患上哮喘其危害大,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而中医治疗哮喘,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 730060 【摘要】目的:讨论了50例儿童哮喘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优点和好处;方法:将临床治疗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25名,实验组采用中医药治疗办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纯西药的治疗方法,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进行差异化对比;结果: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效果比纯西药要好,具有临床疗效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儿童一般患上哮喘其危害大,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而中医治疗哮喘,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儿童;哮喘;中医药治疗;临床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儿童哮喘患者,其中,男童34例,女童16例;患者年龄分布在3-10岁之间;患者病程分布在4~9天,平均病程为6天,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纯西药治疗的方法,即给患者与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以3~4天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

实验组:采用中药的进行治疗,采用的主要材料有: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其中人参(党参)、五味子补气敛肺;苏子、桑白皮泻肺平喘;沙参、麦冬、桑叶、天花粉、生甘草具有养肺润肺、生津润燥的功效。

伴有咳嗽的患者,加用桔梗、杏仁,发挥清肃肺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如果无痰咳的患者,加用百合、款冬花。

一日一剂,采用水煎取汁两次,总计200~250ml,分成2~3次服用。

一共两个疗程,一疗程6天。

1.3统计学处理
本组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P。

2.治疗效果判断方法
采用三个等级来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痊愈:哮喘临床症状和肺部哮鸣音消失。

好转:哮喘临床症状和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

无效:哮喘临床症状和肺部哮鸣音,没有明显改善。

3 结果3.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从两组治疗效果来看,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有19名儿童痊愈(占比76%),6名患者好转(占比24%),0例患者无效,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13名痊愈,8名患者好转,4名患者无效,且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组与纯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组对比具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4.讨论
小儿哮喘多半发生在冬季,由于小儿体制差,身体功能组织发育不完善,加之脾虚、肾虚则易造成脾脏、肾脏功能失调,则造成痰饮。

而痰随气动,气因痰阻.相互搏击,阻塞气道,导致形成哮喘。

临床上,小儿哮喘一般分为发作期和迁延期,而中医对儿童哮喘治疗副作用小,针对性强。

本研究中,对于患者服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其中人参(党参)、五味子补气敛肺;苏子、桑白皮泻肺平喘;沙参、麦冬、桑叶、天花粉、生甘草具有养肺润肺、生津润燥的功效。

伴有咳嗽的患者,加用桔梗、杏仁.发挥清肃肺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如果无痰咳的患者,加用百合、款冬花。

一日一剂,采用水煎取汁两次。

结果治疗后的,19名儿童痊愈(占比76%),6名患者好转(占比24%),0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100%。

总而言之,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商建然,张莉萍,宁建英. ?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J]. 新疆医学. 2008(03)
[2] 骆伟华,钟向明,陈讯,谷靠群. ?吸入性变应原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脱敏治疗价值的研究[J]. 海南医学. 2008(01)
[3] 喻森海,俞建德,邵波. ?氯雷他定糖浆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 2007(12)
[4] 丁秀琪.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 2007(11)
[5] 黄小力,文红霞,陆小霞. ?小儿哮喘与家族哮喘的关系[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21)
[6] 徐轶俊. ?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0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