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学检查

合集下载

心电图名词解释

心电图名词解释

心电图名词解释心电图是电生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它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脏的节律、传导和收缩情况,有助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以下是心电图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1. P波:心电图中的一个波峰,代表心脏中的心房收缩活动。

2. QRS波群:心电图中的一个波群,代表心脏中的心室收缩活动。

它由Q波、R波和S波组成。

3. T波:心电图中的一个波峰,代表心脏舒张期的重极化过程。

4. PR间期:从P波的起始到QRS波群的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它反映了心房传导到心室的时间。

5. QT间期:从QRS波群的开始到T波的结束之间的时间间隔。

它反映了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

6. ST段:从QRS波群的结束到T波的开始之间的时间段。

它代表了心室收缩结束到舒张开始之间的时间。

7. ST段改变:ST段的形态偏移或抬高,可能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征象。

8. ST段抬高:ST段的上升超过基线水平,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征象。

9. ST段压低:ST段的下降低于基线水平,可能是心肌缺血的征象。

10. T波倒置:T波倒置通常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征象之一。

11. 心动过速:心电图上显示的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心肌病变、药物作用或心血管疾病引起的。

12. 心动过缓:心电图上显示的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心房传导障碍、心室传导障碍或药物作用引起的。

13. 心律失常:包括早搏、逸搏和心房颤动等异常的心脏节律。

14. 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15.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细胞缺血和坏死。

心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分析心电图的波形和间期,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病变并进行相应治疗。

因此,了解心电图中的常见名词及其含义对于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非常重要。

心脏电生理涉及的诊疗收费项目包括

心脏电生理涉及的诊疗收费项目包括

心脏电生理涉及的诊疗收费项目包括心脏电生理是一门研究心脏电活动的分支学科,通过电生理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可以准确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涉及的诊疗收费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手段之一。

通过肢体和胸导联电极的贴附,可以记录下心脏电信号的变化。

心电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病变,还可以评估心室肥大、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心电图检查的费用相对较低,是最常见的心脏电生理检查项目之一。

2. 动态心电图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对心电图进行连续监测的一种技术。

患者佩戴便携式心电仪器,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心电图情况。

这种监测方式可以发现平时无法捕捉到的心电图异常,对长期的心律失常研究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动态心电图监测费用较高,但对某些疑难复杂的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价值。

3.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技术,通过观察和记录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以评估心脏的大小、壁运动、瓣膜功能和心肌收缩的情况。

心脏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心脏病变,还可以监测治疗效果,指导心脏手术等。

心脏超声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但对于心脏疾病的全面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4.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是心脏电生理学中的重要治疗手段。

通过导管插入患者体内,测量心脏电信号,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来源,同时可通过射频消融技术,针对异常电路进行消融治疗。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5. 心律调节器植入术:心律调节器植入术是一种在患者体内植入心律调节器的手术。

心律调节器可以通过发放电脉冲,对心脏进行节律调整,治疗心律失常。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电生理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心律调节器植入术的费用相对较高,但可以长期稳定地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常用方法和基本图形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常用方法和基本图形
图1
参数, 因心脏各部位的不应期及电生理特性与心动 周期长短相关, 通常要在 )#- 次基础刺激 ( /!)后才 达到稳定, 在稳定起搏的 -#0 次基础刺激后发放期 前刺激, 才能保证得到准确的电生理数据。程控期 前刺激检查适用于测定心脏不应期、 阐明房室结双 径路、 研究预激综合征旁道电生理特性、 诱发和终
! ’%( %& %$ )12 )*+, -+ . -+ /& -+/ ! -+/ 0 -+ ,
图5
! ’%( %& %$ )*+. )*+, -+. -+/ & -+/ ! -+/ 0 ’ -+,
图3 心 房 激 动 顺 序 同 图 5 , 在 "#$0 与 "#$% 均记录到 " 波。

" " -
通常须将多根电极导管分别放置在右心房侧壁上部及下部希氏束冠状静脉窦以及右心室心尖部等部位进行起搏与标测图对于一些特殊病例还可将电极导管放置在左心室肺静脉右心室流出道等部位
心电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
・ 心脏电生理 ・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常用方法和基本 图形
李忠杰
!中图分类号 " 3)$#($

-
’ ’ " -
区分冠状窦的不同区域,如还可记录 1$*4、 1$*5、 ( 。 1$* 3 图 57 图 ! )
! ’%( %&

-
%$ )*+. )*+, -+. -+/ &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概念及心内标测技术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概念及心内标测技术

心脏电生理检查:电极导管放置
根据心脏传导系统放置不同电极,常规放置:HRA、HBE、CS、RV
心脏电生理检查:电极导管放置
熟悉不同透视体位下心脏解剖位置
S. Yen Ho, Anatomy for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sts,2012(吴书林译)
心脏电生理检查:电极导管放置
及穿刺) • 检查:常规(入院化验、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
特殊(食道超声、左房CT) • 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避免不诱发)
心脏电生理检查:检查内容
• 窦房结功能及阻滞部位 • 心脏各部位不应期及传导间期 • 房室、室房传导途径的电生理特性 • 诊断心律失常的机制 • 诱发及终止心律失常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概念 及心内标测技术
主要内容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概念 ➢常规标测技术 ➢三维标测技术
心脏电生理检查:适应症
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精确部位。 2.鉴别异位激动的起源(如室上性激动与室性激动的鉴别)。 3.对预激综合征进行精确分型。 4.检查窦房结功能。 5.明确某些异位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 6.对某些复杂的心律失常揭示发病的特殊机制及某些特殊电生理现 象(如隐匿性传导、裂隙现象等) 7.不明原因晕厥
心房分级递增刺激
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室刺激
➢ 心室刺激可能的表现形式: 1、室房传导阻滞(表现为不同程度) 2、较好的室房传导(递减、或不递减) 3、逆传心房的激动顺序(向心性、非向心性) 4、心动过速的诱发
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室刺激
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2009
心脏电生理检查:心室刺激
I AVF V1 HRA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RV

心脏病研究中的心脏电生理学技术

心脏病研究中的心脏电生理学技术

心脏病研究中的心脏电生理学技术心脏病是一类常见而危险的心脏疾病,对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脏病的本质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医学界不断探索一系列心脏电生理学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脏电生理学技术,并探讨其在心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1.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技术。

通过在皮肤表面放置电极捕捉心脏电信号,医生可以得到一幅图形化的心电图。

这些信号反映了心脏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和功能状态。

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并监测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2. 杯盖心电图(Holter Monitor)杯盖心电图是记录长时间(通常为24小时)的心电活动的技术。

患者佩戴一个与心电仪器相连的便携式记录器,记录器会自动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电活动,包括日常活动、睡眠和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电图。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并对心脏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3. 心脏节律管理器(Cardiac Rhythm Management, CRM)心脏节律管理器是一种植入到患者体内的医疗设备,用于监测和管理心脏的电活动。

这些设备包括心脏起搏器和心脏除颤器。

心脏起搏器用于调节心脏的心律,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向心脏发送电脉冲以维持正常的心跳。

心脏除颤器则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通过向心脏发送高能电脉冲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4. 心脏电生理学检查(Electrophysiology Study, EPS)心脏电生理学检查是一种通过在患者的心脏组织上放置电极来评估心脏电活动的技术。

通过激发心脏电活动并记录其特征,医生可以诊断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心脏电生理学检查通常用于研究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评估可能的需要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

5. 射频消融手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通过向心脏组织释放高能射频电能来修复异常心律的治疗方法。

心电图能检查出什么病

心电图能检查出什么病

心电图能检查出什么病心电图能检查出什么病?心电图,又称为心电图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

它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的变化,向医生呈现心脏的电信号图像。

心电图能够检测出心脏的异常情况,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可以用于检测如下疾病:1. 心律失常:心电图可以检测出心跳过缓、过快或者不规律等心律失常情况。

2. 缺血性心脏病:心电图可以检测出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

3. 心肌疾病:心电图可以检测出心肌炎、心肌病和心肌硬化等心肌疾病。

4. 冠心病:心电图可以检测出冠心病的变化,如斑块、狭窄等。

5. 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可以检测出新生儿、儿童或者成人的先天性心脏病。

除了以上这些疾病,心电图还有助于医生判断不同疾病的程度和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1. 动态心电图护理:该方法是一种24小时监测心电图活动的检查方法。

检查需穿戴电极,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活动。

目的是检测心脏的电信号,以便医生能够诊断和治疗疾病。

2. 卧床休息:对于心电图异常的病人,如果是因为疲劳导致的,建议卧床休息,保持良好心态。

3. 换药治疗:对于因药物引起的心电图异常,建议咨询医生更换药物治疗。

4.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可能危及生命的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1. 心电图检查前,应避免食用大量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会干扰心电图信号。

2. 心电图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与本人的心跳同步,所以要求检查者放松身体,避免运动、上下楼梯等活动。

3. 对于有心脏疾病或者其他类型疾病的患者,应该咨询医生,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检查心电图。

4. 心电图对人体没有伤害,但是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接触安装在皮肤上的电极,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且在湿润环境下,可能会引起皮肤红疹和水泡,这需要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总结:心电图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心脏疾病的方法,其检查范围和应用非常广泛。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心电图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合理避免干扰并降低检查不适。

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一、引言心脏电生理学是研究心脏肌细胞电活动的学科,根据心电图变化,可以评估心脏健康和病理状态,以及诊断和治疗心脏病。

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以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二、心脏肌细胞的电生理学特点心脏肌细胞存在动作电位(MAP),也就是一种可被记录的电压变化,心脏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四个阶段:起始阶段、快速上升阶段、平台期和复极期。

同时,心脏肌细胞具有自主性和节律性,这是由于存在自律性细胞(心脏节点细胞)和传导系统所决定。

心脏肌细胞电活动的变化有很大的重要性,它对心脏的机能和心脏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的应用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在医学领域有很多的应用,比如:1、心律失常的治疗:由于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已经发现很多导致心律失常的机制,同时也发展出了很多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等。

如果没有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这些治疗方法就不可能被提出。

2、心肌梗死的诊断: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病人一旦出现疼痛时,通常需要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

心脏电生理学可以通过心电图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3、心脏供血的评估: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中,心脏供血的问题比较常见。

通过心脏电生理学的检测能够判断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帮助判断心脏供血是否充足。

四、心脏电生理学前沿研究1、心脏电力学模型的建立:心脏肌细胞电活动过程中有许多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为了更好的研究和理解心脏的电生理学现象,建立心脏电力学模型是必须的。

2、立体心电图的应用:立体心电图是一种心电学技术,它可以记录患者在不同体位下的心电图。

立体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提高诊断效果。

3、脑-心-肺相互作用的研究:除了心脏内部的电生理现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也对心脏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电图检查能反映什么[004]

心电图检查能反映什么[004]

心电图检查能反映什么[004]心电图检查能反映什么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电极在身体表面记录心脏电信号,能够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和节律,进而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疾病状态。

本文将就心电图检查的应用、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一、心电图的应用1、评估心脏的节律和传导功能,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室性心律、心房传导阻滞、心室传导阻滞等。

2、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的程度,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3、评估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如心脏起搏器、心脏瓣膜置换等。

4、对一些身体不适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病情观察,如头晕、心悸等。

二、心电图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用于控制心律失常、减缓心率、扩张血管等。

具体的药物选择需根据病情而定,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2、电复律适用于需要急救的房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通过外置除颤器或内置起搏器等电刺激治疗进行干预。

3、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瓣膜置换、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手术治疗方法,在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进行干预治疗。

三、心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前需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基本信息,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特别是是否有心脏病史、是否患有过敏性疾病及糖尿病等。

2、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需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胸针等取下,避免干扰信号采集。

3、如果需要进行运动心电图检查,需在检查前2-3小时禁止进食、不吸烟和不饮酒。

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管。

4、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保持身体放松、平静呼吸,尽量避免说话或活动,以利于信号采集。

5、特定情况如妊娠期、重度肥胖,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监测。

总之,心电图检查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通过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心脏疾病并进行干预治疗,有效避免疾病的加重和并发症的产生。

在进行检查前需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准备,检查过程中需保持身体放松并遵循医嘱,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

结果解读与报告
结果解读
医生根据电信号分析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异常,并确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
报告出具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出具报告,报告中包括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建议等信 息。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注
04
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心内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心律失常、评估心脏电功能以及指导治疗。对于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如心悸、 胸闷、晕厥等,以及需要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指导治疗的疾病,如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均适用心内电生理检 查。
VS
风险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因此 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心律失 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严重时 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出现血 管损伤、心肌损伤等情况,但发生率较低 。
患者准备与术后护理
患者准备
在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前,患者需要完善相 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情 绪。对于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应先 进行相关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心内电 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过
03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以及心电图检查结 果,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术前准备
医生会告知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如饮食、药物使用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护士会为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备皮、消毒等。
导管植入
导管选择
指导起搏器植入
心内电生理检查可以确定最合适的起搏器植入位置和参数, 确保起搏器能够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起搏器功能测试
心内电生理检查可以对已经植入的起搏器进行功能测试,确 保其正常工作。

腔内电图基础及心脏电生理检查

腔内电图基础及心脏电生理检查
起搏的基本概念
常用的电生理刺激方案
如何评价心脏的不应期
正常房室结的生理特性
熟悉
掌握
明确病因
• 血管穿刺---导管放置--电生理检查
标测靶点
消融
常见穿刺点位置的选择
穿刺点位置的选择取决于电极导管最终到
达的部位
学习目标及教学大纲
课程
教学纲要
要求
了解
电生理导管室的基本配置
能描述穿刺点的位置及进入心腔的途径
Zero Crossing
30
单极电图传导示意
Net Negative
31
单极电图传导示意
正向部分
零点穿越
负向部分
32
单极比拟: 透视图
33
单极信号原理-精确时间
激动传导组织数量:单极电图形态
单极电图的临床信息:
• 信号强弱 (振幅)
Q
传导速率:单极电图的形态
单极电图的临床信息:
• 传导速率 (间期)
腔内电位识别: 冠状窦(CS )电位
CS
• 同步记录到A波和V波
• 导管位于左侧房室沟
• 在窦律下,冠状窦(CS)A波晚于希氏束(His)
A波,通常是最晚
腔内电位识别: 右心室(RV) 电位
RVA
V
WAV
E
• 记录到与QRS波群同步V波
• 右室心尖部(RVA) V 波早于希氏束(His )V波
V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mV
0
2
Na+通道的开放
3
0
4
-90
Time
心肌细胞绝对不应期(以心室肌为例)
有效不应期(ERP)

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心内电生理检查适应症心脏电生理检查适用于: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精确部位。

2.鉴别异位激动的起源(如室上性激动与室性激动的鉴别)。

3.对预激综合征进行精确分型。

4.检查窦房结功能。

5.明确某些异位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

6.对某些复杂的心律失常揭示发病的特殊机制及某些特殊电生理现象(如隐匿性传导、空隙现象等)。

7.晕厥原因不明。

8.心律失常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植入起搏器。

9.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或药理学研究。

禁忌证1.严重心功能不全。

2.长QT间期且伴室性心动过速。

3.全身感染、局部化脓、细菌性心内膜炎。

4.出血性疾病和严重出血倾向。

5.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恶病质。

6.不具备心电生理检查条件。

用品及准备电生理检查室的基本要求和设备1.严格无菌的导管室。

2•有电视监视器的X线机。

3.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多极电极导管。

5.心脏监护仪和电复律设备。

6.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1.导管电极(1)心内导管电极:在盲端导管的远侧装有白金电极环,宽2mm,电极间距离为10mm。

记录希氏束图的通常用三极电导管,每个电极在导管内有一导线从导管尾端通出连接记录导线,导管直径以7F较为合适。

如欲在心房、心室内同时进行刺激或记录,应另准备二极或四极导管,前者只作刺激或记录用,后者一对电极作记录用。

(2)食管导管电极:为一特制的Z极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在距鼻孔35cm左右(32-37cm)即达左心房水平,如再向下送4-5cm,则电极达左室后壁水平。

以上为可进行心房或心室调搏的位置。

2.放大器前极必须用浮地式隔离放大器。

希氏束电图及其他部位心内心电图放大器有关指标3.示波器多导程示波器(与记录仪的导程相同),其移动速度自25-200mm/s 。

检查时连续监测。

4.多道生理记录仪以16道以上较为合适。

记录希氏束图时为保证各间期测量数值的准确,应用时记录体表心电图3个导联(如I 、aVF 、VI 或I 、II 、III )。

心脏电生理学

心脏电生理学
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为心脏疾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依据。
心电信号的个性化治疗研究
总结词
个性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治疗 方案的方法,通过心电信号的个性化治疗研 究,有望实现心脏疾病的精准治疗。
详细描述
心电信号是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心电 信号的个性化治疗研究,可以了解不同个体 心电信号的特点和差异。这将有助于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此外,心电信号的个性化治疗研 究还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作用机
心电信号的干细胞治疗研究
总结词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心电信号的干细胞治疗研究,有望为心脏疾病 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详细描述
干细胞治疗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力,可以用于修复和再生受损的心肌组织。通 过心电信号的干细胞治疗研究,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干细胞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优 化干细胞治疗的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心电信号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还有助于探索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异常减慢,导 致心跳过慢。
房性心律失常
01
02
03
房性早搏
心房肌细胞提前发放冲动 ,引起心跳提前。
心房扑动
心房肌细胞发放冲动的频 率异常增加,导致心跳过 快。
心房颤动
心房肌细胞发放冲动的频 率异常减慢或紊乱,导致 心跳不规律。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心室肌细胞提前发放冲动 ,引起心跳提前。
远程诊断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05
心脏电生理疾病的治 疗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房颤、室 性早搏等,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

心脏的电生理学

心脏的电生理学

心脏的电生理学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正常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而心脏的正常功能又是由电生理学控制和调节的。

本文将介绍心脏的电生理学,并探讨它在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一、心脏的基本结构心脏是位于胸腔的肌肉器官,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脏中还有许多特殊的细胞,它们构成了心肌。

心脏细胞具有自动起搏和传导的特性,从而使心脏能够自主地收缩和舒张,保持正常的心律。

二、心脏的电生理学1. 心脏细胞的兴奋与动作电位心脏细胞的兴奋是由神经刺激、荷尔蒙和某些离子的浓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当心脏细胞受到刺激时,离子通道打开,离子便会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流出,导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产生了电势差,即动作电位,从而使心肌细胞产生收缩。

2. 心脏电图心脏电图是将心脏电活动记录在表面上的电极上形成的曲线图形。

常用的心电图有静息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用来检测心脏的电生理功能,评估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并提供心脏疾病的诊断依据。

三、心脏电生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1. 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电刺激来调整心脏的节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在适当的位置植入起搏器,通过电刺激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改善患者的症状。

2. 心脏消融术心脏消融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将心脏中异常起搏点或传导通路进行消融的治疗方法。

它通常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

通过电生理学技术,医生可以精确地定位异常起搏点或传导通路,并使用高频电流将其破坏,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3. 心脏复律除颤术心脏复律除颤术是一种通过给心脏施加高能电冲击以终止心脏严重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这种技术常用于紧急情况下,如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通过电生理学技术,医生可以精确地判断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并在合适的时机施加合适的电冲击,以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电生理检查基本知识

电生理检查基本知识

电生理检查基本知识
电生理检查是一种利用心内心电图记录和心内刺激技术来诊断心律失常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通常针对病情比较稳定、可以进行平躺活动的患者进行。

电生理检查的主要过程是通过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等途径,将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内部,记录心内心电图,同时进行心内刺激,诱发心律失常,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电生理检查不仅可以对心脏的整体电生理活动进行评估,还可以对心脏的局部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

例如,通过希斯氏束电图记录,可以了解房室传导阻滞及异位性心动过速等疾病的电生理特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电生理检查中,心脏不应期、向心性室房逆行传导、偏心性室房逆行传导、递减传导等电生理现象是常见的。

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心肌组织或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有关,对于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电生理检查还可以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等,对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总之,电生理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电生理研究手段,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了解电生理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可以更好地为心脏病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
– 递减传导
• 随着刺激频率的加快,传导时间延长,甚至出现传 导阻滞-文氏现象
– 向心性分布
• 以间隔部为中心的兴奋扩散方式
记录的心内信号及向心性传导
希氏束电图
•记录整个传导通道,心房,希氏束和心室。 •引导作用,防止误消融希氏束。 •位置在三间瓣环,间隔部位。 •了解阻断点,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做起搏器
拖带刺激-以较心动过速更快的频率起搏,起搏停
止后心动过速未终止,恢复到本身固有的频率称之 为拖带。
其主要用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机制。最常见快速心律 失常的机制是折返(功能性或解剖性),现在电解 剖标测技术可清楚看出心动过速是局灶或折返性, 此技术出现前,常用手段为拖带。
完整电生理检查步骤
1 • 基础间期测量 2 • 窦房结功能检查 3 • 心房刺激 4 • 心室刺激
经房室结前向传导的递减特征
刺激技术
➢刺激单位:频率和间期(或周长)(两者呈反
比关系) 例如:起搏周长400ms,指起搏频率为 60000/400=150次/ 分
➢刺激强度和脉宽:
绝大多数电生理实验室采用起搏阈值的2~4倍 (单位:mA或V)的刺激强度和1~2ms的刺激脉 宽
刺激方法:
1. 直接刺激(S1S1):固定频率或周长进行起搏 刺激,时间可长可短
2. 早搏刺激(S1S2或
S1S2S3等):在一固定数目 的刺激后引入一周长较短的 刺激(一般8+1)
S1 S1 S1 S1 S1 S2 S1 S1 S1 S1 S2 S3
3. Ramps刺激:通常采用频率递增或间期递减刺激
4. RS2刺激:在感知自身心率4~8次后发放查实验室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和
消融治疗时,习惯先从心室做程序电刺激,如果室房逆传呈偏心型,则 说明房室旁路的存在。

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腔内心电图
心电图
高位右房 希氏束
冠状静脉窦 (CS)近段
CS中段 CS远段
右室
心电图
高位右房 希氏束
冠状静脉窦 (CS)近段
CS中段 CS远段
右室
心室程序刺激
诊断逆向性心室传导
室房传导或者出现逆向性旁路
பைடு நூலகம் 诊断可诱发和终止的室性心律失常
诱发室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检查结果
心律失常术语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在希氏束 以上部位发生的快速心室率。该心 律失常也有可能发生在心房、房室 结及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旁路上 。
心律失常术语
房室结折返快速心律失常(AVNRT )—— 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形 式。在房室结内或者紧靠房室结存 在旁路。 Wolff-Parkinson-White 综合征( WPW)—— 是一种冲动经旁路下 传导致心室提前激动的心律失常。
基础检查
心内 基础周长(BCL) PA 间期(IACT) AH 间期 HV 间期 正常 变量 很少使用 50-120 毫秒 35-55 毫秒
电生理导管
电生理导管
诊断性导管 治疗性或消融导管
近距电极记录导管
电极间距越大,电极的“视野”也就越大
,这有可能影响计时的准确性
电生理检查方案
不明原因心悸 指导药物治疗
安装或准备安装埋藏式器械 的患者
电生理检查时会发生什么?
在电生理检查过程 中,心脏电生理医 生通过在心脏不同 部位的多个导管, 刺激并记录心脏电 活动,从而完成对 其的评估和定性。
电生理检查时会发生什么?
在电生理检查中, 进行许多重要的测 量,该测量有助于 心脏电生理医生诊 断复杂的传导异常 和心动过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S1S2S3S4 刺激 如S1S2S3 刺激仍未能诱发出 心动过速,可应用S1S2S3S4方案。S1S1不变, S1S2 = S2S3= S3S4= S2有效不应期+50ms。首先 递减S3S4,再依次递减S2S3和S1S2,刺激方案与 S1S2S3 相类似,终点为诱发出临床心动过速, 或达到刺激部位的有效不应期。
二、电极导管的定位
(一)希氏束(HB)电极 (二)高位右心房(HRA)电极 (三)低位右心房(LRA)电极 (四)左心房(LA)电极 (五)右心室(RV)电极
[术前准备]
• 检查前停止服用各种与心脏活动有关的药物三 天或五个半衰期,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及洋地 黄类药物。 • 首先用 80 一 100 次/ min 的刺激频率 , 测出心房 的起搏阈值,然后以两倍阈值的电流刺激 。
食管电极的部位与房波的变化
• 正常人SNRT均小于1500ms. • 有时恢复的第一个窦性搏动的周期不很长, 而以后有较长的窦性周期(常在第2一10个窦 性周期),称为继发性长间歇。
• 2.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为了去除基础窦率对 SNRT 的影响,把测得的 SNRT 减去基础窦率 的P-P间距,称校正的 SNRT(CSNRT)。正常 人的 CSNRT<500ms。
(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1.心电图特征 • 2.希氏束电图特征 • 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希氏束电图可以确定 阻滞的具体部位,即希氏束近端、希氏束 内或希氏束远端。 • (1).希氏束近侧端阻滞 该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比较少见,多为先天性疾病引起,希 氏束电图特征是 A-H阻滞(• 即房室结内阻滞)。 A波后无 H波,而 V波前有 H波,H-V间期 固定,A波与 V波无固定关系。
3.窦房传导时间:
• 测定方法有三种: (1).直接记录窦房结电位,测定窦房结电位到体表P波 的起点为窦房传导时间 , 正常值为 55-120ms. 由于其电 位太低不易确定,故未能常规应用. (2).程序期前刺激法(strauss法): • 采用程控期前心房 PS2 刺激法 , 在 8 个窦性搏动 (A1-A1) 后,发出1个提早的心房刺激 (A2),PS2 初始的联律间期 为自身 P-P 间期减 50-200ms, 每次递减 5-10ms. 观察早 搏后的回归周期,可能观察到四种不同性质的回归周 期:
心脏电生理学检查
• 目的:评价窦房结功能、房室传导功能 及研究心动过速发生的机制等。 • 用途:心律失常的诊断,心律失常机制的 研究,药物的电生理作用以及指导抗心律 失常药物的应用和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 疗。
[ 设备]
一. X光机 1000mA以上, C型或L型臂. 二. 静脉穿刺器械 Seldinger经皮血管穿刺技术 器械 三.电极导管
• 1 区:约距舒张期后 20-30 %范围内, 此区中房性早博的配对时间(AlA2)较 长,早搏后的心房回归周期(A2A3)呈 完全性代偿间歇,即 AlA2 十 A2A3 = 2 AlA1。这是由于房性早搏A2在窦房结 附近发生干扰,未能逆行传入窦房 结而重建后者的周期。在 I 区内随 着AlA2的缩短, A2A3相应延长,不能 计算 SACT。
• 4.心房同步 S2刺激(PS2)刺激: 由P波触发S2 脉 冲 , 每 隔 4-8 个 P 波 后 发 出 一 次 期 前 刺 激,P-S2间期可以5-10ms的时间正扫描和反扫 描.适用范围同Sl-S2刺激法。
• 5.心室同步S2刺激(RS2)刺激法: 由R波触发S2 脉冲,每隔4-8个 R波后发出一次期前刺激,RS2间期可以5-10ms的时间正扫描和反扫描.可 测定心室不应期,诱发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以及射频消融术中标测旁道。
(四).潜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检查
• 心脏电生理检查还可揭示潜在性 AVB。有时体表心电 图上 P-R正常,但在希氏束电图上却显示 AH,HV延 长或 H波增宽,揭示房室结、希浦系或希氏束的传导 阻滞。 • 应用心房调搏方法提高心率,加重房室传导的负荷,常 可显示出平时体表心电图未显露出来的传导阻滞。起 搏频率在130/min以下,出现房室结传导的文氏现象, 反映房室结功能不全;若起搏频率在150/min以下, 出现希浦系的文氏现象,则反映希浦系病变。在选择 心房起搏,心室起搏和房室双腔起搏增起搏
• 用比基础心率快10-20次/min的频率开始起搏,每 级递增10次/min,刺激时间长短根据检查目的而定, 如作窦房结恢复时间测定,每级刺激时间为 3060s。
• 2.连续递增起搏 • 采用逐步升级的S1-S1起搏法,开始用低频率(如比基础心 率快10-20次/min),起搏频率逐渐增加2-4次/min,直至 出现房室阻滞,并继续使起搏频率再增加10-20次/min 为止。适用于:①测定某一部位的有效不应期;②诱发 和终止阵发性室上速或阵发性室速。
三.测定心脏不应期
• (一)心脏不应期 根据临床电生理学可测定下列心脏不应期: 1.有效不应期 于应激后的一定时间内,不 能再次应激。 2.相对不应期 于应激后一段时间内,虽然 开始再次应激,但兴奋的传导较正常时减慢。

五.确定房室传导阻滞(AVB)的部位
• 通常将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Ⅱ°和Ⅲ°, 而将束支和分支阻滞称为室内传导阻滞。 希氏束电图可为房室阻滞进行准确定位,为预 后和安装心脏起搏器提供可靠证据。
• (2).希氏束内阻滞 A波后有 H波,A-H间期固
定且正常,A波与 V波无关,H-H’中断,每个 v波前有 H’波。 • (3).希氏束远端阻滞 表现为 H-V阻滞,绝大多 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属希氏束远端阻滞,其 特征是 A波后有 H波, A -H间期固定,但 H波 不能下传,其后无 V 波,完全阻滞在 H-V 之间。 • 3.确定Ⅲ度 A-VB阻滞部位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有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希氏束图证实是 远端阻滞者,应行人工心脏起搏.
• 三、其他刺激方法 成串性起搏 刺激由几个短促而快速起搏的, 脉冲组成,常用于诱发或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超速抑制和亚速起搏 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 速或阵发性室速。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应用]
• 一.窦房结功能测定 1.窦房结恢复时间:在右心房上部,用较窦性 基础心率快10-20次/min的频率作分级递增Sl-S1 刺激 (90-180 次 /min) ,每次刺激 1 分钟后骤停刺 激,观察窦性激动的恢复,从最后一个刺激的 房波起至第一个恢复后的自身窦性 P 波的时间 , 为窦房结恢复时间.
五、转换盒(switch box)
• 所有导管的近端都连接到一电极转换盒,以便 按需要进行选择所要记录电极或刺激某一对电 极所接触的心脏部分。
六、多道生理记录仪 七、三维标测系统
• CARTO标测系统 • EnSite 3000标测系统
[基本检查技术]
一. 心导管技术 (一)、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 1.血管穿刺技术 2.血管 颈内,锁骨下,股静脉,股动脉
S1s2诱发室上速
• 2. S1S2S3刺激 S1S1不变,S2-S3 =Sl-S2 测得的有效不
应期+50ms。开始保持Sl-S1 和S1S2不变,递减S2S3,每 次10ms,直至诱发出临床心动过速或达到刺激部位的 有效不应期。如不能诱发出心动过速,在S3不应后,保 持S3不变,递减S1S210ms,,如在S1S2递减后,S3重新夺 获心室,可再递减S2S3,出现S3再度不应时,递减S1S2, 周而复始,直至诱发出临床心动过速,达到S3的有效不 应期。
六. 判断异位搏动的起源
• 室性早搏-- V波前无 H波,或 V波前虽有 H 波,但 H-V间期<20ms。这样短的 H-V间 期可能由于 H 波与心室波的融合或室性异 位搏动逆行地激动希氏束所产生的 H波所 致。室上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V波前 有 H波,H-V间期正常或大于正常。 • 室速和室上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3)连续刺激法(Narula法):
• 用短阵 SlSl 刺激法亦可得到相似结果。为得到 Ⅱ区反应,一般用略快于基础窦律约5一10次/ min的频率作为SlSl间期,连续刺激心房8一10次, 停止刺激 , 测量自 Sl 至出现第一个窦性 P 波之间 的间期(Sl-P间期)减去基础窦性心律P-P间期后 除以2. 正常人SCAT< 120ms,如SCAT>120ms为延 长,SCAT>200ms为明显延长。
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2.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 (1).心电图特点 P-R间期恒定不变,可伴有心 室脱漏,呈2:1或3:1等下传。 (2).希氏束电图特征 其阻滞部位大多数在希氏 束远端,大部分表现为A-H间期正常,不能下传 的那次心搏的 H波后无V波。 • (3).临床意义 Ⅱ度Ⅱ型 A-VB的阻滞多数发生在 希氏束远端,常为广泛的不可逆性病变所致,所 以易发展为持续性的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因此预后较差,有晕厥者可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
(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A- VB)
•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莫氏 I型(Mobitz I型)和莫氏Ⅱ型 (Mobitz Ⅱ型)。 • 1.莫氏 I型房室传导阻滞 (1).心电图特征 (2).希氏束电图特征 Ⅱ度 I型 A-VB的阻滞部位80%左右 在希氏束近侧端。表现为 A-H 间期进行性延长 ,直至完全 阻滞,而 H-V间期正常。少数病人亦可在希氏束远端阻 滞,表现为 H-H’或 H-V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完全阻滞。 (3).临床意义 Ⅱ°Ⅰ型 AVB预后良好,如果发生远端阻 滞且伴晕厥,临床意义较大.应随访观察。
• 2区:约占舒张期的40-50%范围,此区的心房回 归周期呈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 AlA2 十 A2A3 < 2 AlA1 。这是由于 A2 逆行传入窦房结而重建了后 者的周期。在 2区内 AlA2缩短时, A2A3基本上保 持恒定,可用以计算 SACT。 • 2区中A2A3间距,有三个部分构成,即房-窦房结 逆传时间、窦房结的自律周长和窦房结 - 心房传 导时间,故由 A2A3-AlAl就可算出窦房传导总时 间。假设窦房传导时间和房窦逆传时间相等,则 窦房传导总时间除以 2 即为窦房传导时间的计算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