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逆境生理 第一章 概论
合集下载
植物的逆境生理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2页
第一节 植物抗逆生理基础
Section1 Physiological Basis of Stress Resistance in Plant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3页
一、逆境和植物抗逆性
(Stress and Stress Resistance in Plant)
(一)逆境概念及种类
膜脂中饱和脂肪酸越多, 抗旱性越强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17页
(二)自由基平衡 逆境下, 自由基产生与去除平衡被打破, 造成自由基在体内积累。 (请看下面图示解释)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18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19页
六、逆境蛋白与抗逆相关基因
(Stress Proteins and Stress Resistant Related Genes)
病原菌
出现病斑
显微结构改变: 细胞膜结构系统损伤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8页
(二)生理改变 光合作用下降 呼吸作用有三种情况: 降低(高温、淹水、盐
渍);先升后降(零上低温和干旱);显著增 高(病害);PPP路径增强 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减慢甚至停顿 水分代谢受阻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9页
三、 渗透调整与抗逆性 (Osmotic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21页
科研新思绪
正常情况下, 科研工作者都对作物栽培 品种进行各种逆境处理, 从而研究其抗逆 性。现在咱们不妨从自然界中下些大家 从来没有注意植物中, 寻找它们抗逆能力 原因, 可能会有这么结论, 植物抗逆能力 有时候不是靠自己来完成, 可能是自己生 活环境中许多植物共同完成过程。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47页
2. 提升植物抗旱性路径
植物的逆境生理
CTK含量降低,其中以ABA的变化最为显著。
❖逆境下,ABA含量增加,调节气孔开度,减少蒸腾
失水,促进初生根的生长,稳定生物膜,参与细胞 的渗透调节,诱导许多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的抗 逆性。
❖乙烯促进衰老、引起落叶,减少蒸腾;提高酚类代谢
的酶活性或含量---减轻或克服胁迫的伤害。
❖CTK改善干旱的影响:过表达IPT的转基因植物,延缓
❖表观遗传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胁
迫诱导的表观遗传变化在适应逆境和进化中有意义 。
❖胁迫过程中小RNA参与抑制蛋白质翻译。低温、营
养亏缺、盐胁迫等都有小RNA控制基因表达。
(七) 交叉适应
❖植物对不良的环境条件的逐步适应过程,称为锻炼
或驯化。
❖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往往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
质酶、溶菌酶等。参与系统诱导抗性。
❖5、LEA蛋白:干旱、热、低温、盐、ABA等都能
诱导LEA产生。
❖渗透胁迫时营养组织或器官累积LEA 蛋白的作用 ❖①保水 ❖②防止蛋白凝聚变性 ❖③稳定膜
❖6、水分胁迫蛋白:
❖主要是旱激蛋白,如LEA蛋白、脱水素,水通道、
离子通道、渗透调节物质合成酶、分子伴侣等
如果低温时间短,还可以逆转----当冷害时间长,膜脂发生降解时,组织就会受
害死亡。
(四) 植物的抗冷性与膜脂和脂肪酸组分有关
包括磷脂的种类、脂肪酸碳链长度和不饱和程度等,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膜脂的相变温度。
(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植物的抗冷性有密切关系: 如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就能降低生物膜的相 变温度,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将信号传递到其余部分,未受胁迫的部分会启动适 应,这个过程称为系统获得性适应。
❖适宜的外源ROS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性
❖逆境下,ABA含量增加,调节气孔开度,减少蒸腾
失水,促进初生根的生长,稳定生物膜,参与细胞 的渗透调节,诱导许多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的抗 逆性。
❖乙烯促进衰老、引起落叶,减少蒸腾;提高酚类代谢
的酶活性或含量---减轻或克服胁迫的伤害。
❖CTK改善干旱的影响:过表达IPT的转基因植物,延缓
❖表观遗传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胁
迫诱导的表观遗传变化在适应逆境和进化中有意义 。
❖胁迫过程中小RNA参与抑制蛋白质翻译。低温、营
养亏缺、盐胁迫等都有小RNA控制基因表达。
(七) 交叉适应
❖植物对不良的环境条件的逐步适应过程,称为锻炼
或驯化。
❖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往往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
质酶、溶菌酶等。参与系统诱导抗性。
❖5、LEA蛋白:干旱、热、低温、盐、ABA等都能
诱导LEA产生。
❖渗透胁迫时营养组织或器官累积LEA 蛋白的作用 ❖①保水 ❖②防止蛋白凝聚变性 ❖③稳定膜
❖6、水分胁迫蛋白:
❖主要是旱激蛋白,如LEA蛋白、脱水素,水通道、
离子通道、渗透调节物质合成酶、分子伴侣等
如果低温时间短,还可以逆转----当冷害时间长,膜脂发生降解时,组织就会受
害死亡。
(四) 植物的抗冷性与膜脂和脂肪酸组分有关
包括磷脂的种类、脂肪酸碳链长度和不饱和程度等,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膜脂的相变温度。
(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植物的抗冷性有密切关系: 如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就能降低生物膜的相 变温度,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将信号传递到其余部分,未受胁迫的部分会启动适 应,这个过程称为系统获得性适应。
❖适宜的外源ROS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性
植物逆境生理概论
2、渗透调节物质
参与渗透调节的可溶性物质称为渗透调节物质。
渗透调节物质分为两大类:
1.外界环境进入细胞内的无机离子,如植 物中的K+和Cl-; 2.细胞内的有机溶质,主要是多元醇和偶 极含氮化合物,如可溶性糖、糖醇、γ-氨 基丁酸、谷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 氨酸、丙氨酸、甜菜碱等。
常见有机渗透调节物
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对植 物生存与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抗逆性(resistance):植物对逆境的抵 抗和忍耐能力叫植物抗逆性,简称抗性。
逆境的种类:
生物胁迫
非生 物胁 迫
Many factors determine how plants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逆境与植物的物质代谢: 物质合成小于物质分解
酶系统的水解活性大于合成活性,氧化 活性大于还原活性
三、植物抗性的一般机制
• 生长发育与形态结构 • 植物激素调节 • 渗透胁迫与渗透调节 • 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 • 逆境蛋白与抗逆基因 • 植物抗性的交叉反应
(一)生长发育调节:
生长减缓、老叶脱落——降低蒸腾 改变根冠比例——改善水平衡和营养 早开花和结籽
• 非酶促保护系统 – 生育酚(维生素E) VE – 抗坏血酸(维生素C) VC – 谷胱苷肽 GSH – 多胺 Polyamines – 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等 Carotene & Zeaxanthin
酶促保护系统:
超氧化物歧化酶:2O2-·+2H+ SOD O2 + H2O2 过氧化物酶:H2O2+R(OH)2 POD 2H2O+RO2 过氧化氢酶:2 H2O2 CAT 2H2O+O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本科课件 第十六章第 植物逆境生理概论
六晶形结构的星状排列 膜蛋白变构 膜透性增加 物质外渗
膜脂碳链越短
膜脂不饱和 脂肪酸越多
固化温度越低 抗冷性 越强
• 植物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势来 维持细胞压力势的作用,被称为渗透 调节 (osmotic adjustment)。
逆境胁迫 细胞脱水 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 的膨压
水势 必须具有一定
Ψp = Ψw - Ψs
即:
Ψw ,要Ψp 不变
Ψs
渗透调节的直接生理作用:
在一定的范 围内维持细 胞膨压的稳 定性,而使 细胞的生理 生化过程能 够正常进行。
逆境与植物的物质代谢: 物质合成小于物质分解
酶系统的水解活性大于合成活性,氧化 活性大于还原活性
三、植物抗性的一般机制
• 生长发育与形态结构 • 植物激素调节 • 渗透胁迫与渗透调节 • 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 • 逆境蛋白与抗逆基因 • 植物抗性的交叉反应
(一)生长发育调节:
生长减缓、老叶脱落——降低蒸腾 改变根冠比例——改善水平衡和营养 早开花和结籽
2、渗透调节物质
参与渗透调节的可溶性物质称为渗透调节物质。
渗透调节物质分为两大类:
1.外界环境进入细胞内的无机离子,如植 物中的K+和Cl-; 2.细胞内的有机溶质,主要是多元醇和偶 极含氮化合物,如可溶性糖、糖醇、γ-氨 基丁酸、谷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 氨酸、丙氨酸、甜菜碱等。
常见有机渗透调节物
第十六章 植物逆境生理
• 绪论 – 植物抗逆的一般机制
• 植物非生物逆境抗性 – 抗旱性 – 抗盐性 – 抗冷性 – 抗热性
• 植物生物逆境抗性 – 植物与病原菌关系 – 植物的防御机制
第一节 植物逆境生理概论
• 植物逆境与抗性的概念 • 影响植物抗性的因素 • 植物逆境抗性的类型 • 植物抗性的一般机制
膜脂碳链越短
膜脂不饱和 脂肪酸越多
固化温度越低 抗冷性 越强
• 植物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势来 维持细胞压力势的作用,被称为渗透 调节 (osmotic adjustment)。
逆境胁迫 细胞脱水 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 的膨压
水势 必须具有一定
Ψp = Ψw - Ψs
即:
Ψw ,要Ψp 不变
Ψs
渗透调节的直接生理作用:
在一定的范 围内维持细 胞膨压的稳 定性,而使 细胞的生理 生化过程能 够正常进行。
逆境与植物的物质代谢: 物质合成小于物质分解
酶系统的水解活性大于合成活性,氧化 活性大于还原活性
三、植物抗性的一般机制
• 生长发育与形态结构 • 植物激素调节 • 渗透胁迫与渗透调节 • 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 • 逆境蛋白与抗逆基因 • 植物抗性的交叉反应
(一)生长发育调节:
生长减缓、老叶脱落——降低蒸腾 改变根冠比例——改善水平衡和营养 早开花和结籽
2、渗透调节物质
参与渗透调节的可溶性物质称为渗透调节物质。
渗透调节物质分为两大类:
1.外界环境进入细胞内的无机离子,如植 物中的K+和Cl-; 2.细胞内的有机溶质,主要是多元醇和偶 极含氮化合物,如可溶性糖、糖醇、γ-氨 基丁酸、谷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 氨酸、丙氨酸、甜菜碱等。
常见有机渗透调节物
第十六章 植物逆境生理
• 绪论 – 植物抗逆的一般机制
• 植物非生物逆境抗性 – 抗旱性 – 抗盐性 – 抗冷性 – 抗热性
• 植物生物逆境抗性 – 植物与病原菌关系 – 植物的防御机制
第一节 植物逆境生理概论
• 植物逆境与抗性的概念 • 影响植物抗性的因素 • 植物逆境抗性的类型 • 植物抗性的一般机制
植物生理学 第12-14章 逆境生理
生长延缓剂(矮壮素,多效唑等), ABA等对代谢产生影响
3、培育壮苗
增施P,K肥,少施N肥
第六节
盐害与植物的抗盐性
一、盐害概述
(一)盐害:土壤中可溶性盐过多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叫 盐害。含盐量0.2% -0.5%√ (二)可溶性盐种类√ 碱土: Na2CO3、 NaHCO3 盐土: NaCl、Na2SO4 (三)我国盐碱地分布
第四节 寒害与植物抗寒性
寒害:(冷害、冻害)√ 冷害(Chilling injury)√ 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 由低温引起生物膜的膜相变与膜透性改 变,造成新陈代谢紊乱引起的。 冻害(Freezing injury)√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 由细胞间或细胞内发生结冰、生物膜和 蛋白质结构被破坏引起的。
3、耐旱性( Drought avoidance)
维持低水平代谢能力;细胞膜,原生质耐脱水 和抗机械损伤能力;渗透调节能力
(二)植物适应干旱的机制√ 1、形态、结构改变 ⑴根系发达,深根量大,根/冠比大 ⑵叶脉变的致密,疏导组织更为发达; ⑶叶片表面角质化、蜡质化程度增加, ⑷ 叶片卷曲成筒状,减少水分丢失; ⑸ 新生叶片小而厚,叶肉细胞排列紧密
第二节 环境胁迫与渗透调节
一、渗透调节作用
(一)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
胁迫条件下,细胞主动形成渗透调节物质,提 高溶质浓度,从外界吸水,适应逆境胁迫这种现象 称为渗透调节。 (二)渗透调节作用的功能√
植物渗透调节作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细胞的膨压 和一定的含水量,这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细胞生长、细胞膜运输、酶活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植物适应冷害的机理√
1、膜相变温度低,膜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3、培育壮苗
增施P,K肥,少施N肥
第六节
盐害与植物的抗盐性
一、盐害概述
(一)盐害:土壤中可溶性盐过多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叫 盐害。含盐量0.2% -0.5%√ (二)可溶性盐种类√ 碱土: Na2CO3、 NaHCO3 盐土: NaCl、Na2SO4 (三)我国盐碱地分布
第四节 寒害与植物抗寒性
寒害:(冷害、冻害)√ 冷害(Chilling injury)√ 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 由低温引起生物膜的膜相变与膜透性改 变,造成新陈代谢紊乱引起的。 冻害(Freezing injury)√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 由细胞间或细胞内发生结冰、生物膜和 蛋白质结构被破坏引起的。
3、耐旱性( Drought avoidance)
维持低水平代谢能力;细胞膜,原生质耐脱水 和抗机械损伤能力;渗透调节能力
(二)植物适应干旱的机制√ 1、形态、结构改变 ⑴根系发达,深根量大,根/冠比大 ⑵叶脉变的致密,疏导组织更为发达; ⑶叶片表面角质化、蜡质化程度增加, ⑷ 叶片卷曲成筒状,减少水分丢失; ⑸ 新生叶片小而厚,叶肉细胞排列紧密
第二节 环境胁迫与渗透调节
一、渗透调节作用
(一)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
胁迫条件下,细胞主动形成渗透调节物质,提 高溶质浓度,从外界吸水,适应逆境胁迫这种现象 称为渗透调节。 (二)渗透调节作用的功能√
植物渗透调节作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细胞的膨压 和一定的含水量,这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细胞生长、细胞膜运输、酶活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植物适应冷害的机理√
1、膜相变温度低,膜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植物的逆境生理概述
二、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的一般生理生化变化 1)渗渗透透调调节节
2)膜膜结结构构与与组组分分变变化化 3)活活性性氧氧清清除除 4)逆逆境境蛋蛋白白产产生生 5)激激素素含含量量变变化化
1、水分亏缺
许多逆境条件都能导致植物体的水分亏 缺,如干旱、盐碱、(渍)高温直接导致 亏缺,低温(冷、冻)可间接的导致水分 亏缺。
5 生物合成迅速,并在细胞内迅速积 累。对酶活性影响小,不易分解。
2、光合作用变化 各种逆境条件都可导致光合作用降低。
3、呼吸作用变化
在逆境条件下呼吸速率有时会出现升高的 现象(冷、旱),但很快下降。 4、物质代谢紊乱
在逆境条件下,合成作用减弱,分解作 用加强。 5、活性氧代谢变化
活性氧指化学性质活泼,氧化能力极强 的氧代谢产物及含氧衍生物的总称。
物理的和生物的。例如大气污染、盐碱、 温度、水分和病虫害等。
2、胁迫 任何一种使植物内部产生有害变
化或潜在有害变化的环境因子,称为胁 迫。
3、抗逆性和抗性锻炼
植物对各种不利的环境因子都具有一 定的抵抗或忍耐能力,这种能力称为抗逆 性,简称抗性。
抗性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是 一种遗传特性,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逐步 形成的。
根据干旱发生的场所和产生的 原因,可将干旱胁迫为三种类型:
1、土壤干旱
2、大气干旱
3、生理干旱:由于不利的土壤环境条件 使植物吸水困难,导致体内缺水的现象。
一、旱害的机理
在重度水分亏缺下,干旱抑制生长和干旱 致死都与膜损伤有关,特别是在快速脱水或突 然复水时,会导致植物体死亡,干旱致死的机 制有三种学说:
是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和其它物质, 如甘油、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有机物 和其它氨基酸。
2)膜膜结结构构与与组组分分变变化化 3)活活性性氧氧清清除除 4)逆逆境境蛋蛋白白产产生生 5)激激素素含含量量变变化化
1、水分亏缺
许多逆境条件都能导致植物体的水分亏 缺,如干旱、盐碱、(渍)高温直接导致 亏缺,低温(冷、冻)可间接的导致水分 亏缺。
5 生物合成迅速,并在细胞内迅速积 累。对酶活性影响小,不易分解。
2、光合作用变化 各种逆境条件都可导致光合作用降低。
3、呼吸作用变化
在逆境条件下呼吸速率有时会出现升高的 现象(冷、旱),但很快下降。 4、物质代谢紊乱
在逆境条件下,合成作用减弱,分解作 用加强。 5、活性氧代谢变化
活性氧指化学性质活泼,氧化能力极强 的氧代谢产物及含氧衍生物的总称。
物理的和生物的。例如大气污染、盐碱、 温度、水分和病虫害等。
2、胁迫 任何一种使植物内部产生有害变
化或潜在有害变化的环境因子,称为胁 迫。
3、抗逆性和抗性锻炼
植物对各种不利的环境因子都具有一 定的抵抗或忍耐能力,这种能力称为抗逆 性,简称抗性。
抗性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是 一种遗传特性,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逐步 形成的。
根据干旱发生的场所和产生的 原因,可将干旱胁迫为三种类型:
1、土壤干旱
2、大气干旱
3、生理干旱:由于不利的土壤环境条件 使植物吸水困难,导致体内缺水的现象。
一、旱害的机理
在重度水分亏缺下,干旱抑制生长和干旱 致死都与膜损伤有关,特别是在快速脱水或突 然复水时,会导致植物体死亡,干旱致死的机 制有三种学说:
是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和其它物质, 如甘油、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有机物 和其它氨基酸。
第十一章植物的逆境生理ppt课件
直接生长在高温下
大豆幼苗耐热性诱导实验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与抵抗方式
避逆性 escape
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逆 境的干扰,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 生活史。如夏季短命植物
御逆性 avoidance
植物具有防御环境胁迫的能力,处于 逆境时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逆境 排外)如仙人掌
耐逆性 tolerance
(二)植物激素与抗逆性
在逆境胁迫下,脱落酸(ABA)和乙烯(ETH)含量增加。
逆境条件下,变化最大的植物激素是ABA。并且ABA含量的 增加与植物的抗逆性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ABA主要作为一种信号物质,诱发植物体发生某些 生理生化变化,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如ABA作为一 种根信号,对干旱产生反应。所以ABA又称为“胁迫激素”。
膜脂相变影响膜上膜的流动性、透性以及膜上酶的性质等。
膜脂的相变温度与膜脂种类、碳链长度和不饱和程度有关。
脂肪酸碳链越长,固化温度越高。
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固化温度低,抗冻性强。
高等植物膜脂
磷脂:如磷脂酰胆碱(PC)
糖脂:如双半乳糖二甘油酯(DGPG) 与单半乳糖二甘油酯(MGPG)
膜脂中的PC含量高,抗冻性强。
(4)内源激素的变化:ABA含量上升,GA、IAA含量减少;
在形态上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形成种子、休眠 芽、地下根茎等,进入休眠状态。
3.外界条件对植物适应冷冻的影响
(1)温度 (2)日照长度 (3)水分 (4)矿质营养
二、冷害与冷害的机理
冷害虽然没有结冰现象,但会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
直接伤害
通过化学的方法,如使用 硫醇可以保护-SH不被氧 化,起到抗冻剂的作用。
2.膜伤害学说
植物生理学植物逆境生理(33页)
〆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叶片中SOD、 CAT、
POD活性与膜透性、膜脂过氧化水 平之间都存在着 负相关。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人工合成的活性 氧清除剂在 胁迫下也有提髙保护酶活性、 对膜系统起保护作用 的效果。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叫做冻害(freezing injury) »植物
对 Z?K 点 以 下 低 温 的 适 应 能 力 叫 抗 冻 性 (freezing
-植物抵抗旱害的能力称为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o y中国西北、华北地区干旱缺水是影响农林生 产的重要
因子,南方各省虽然雨量充沛,但 由于各月分布不均, 也时有干旱危害。
干旱类型
-(1)大气干旱是指空气过度干燥,相对湿 度过低,常伴 随高温和干风。 中国西北、华北地区常有大气干旱发生。 >(2) 土壤
干旱条件中,让植物经受干旱磨炼,可提髙其 对干旱的
适应能力。
> “蹲苗”:玉米、棉花、烟草、大麦等广泛采 用在苗期
适当控制水分,抑制生长,以锻炼其 适应干旱的能力。
> “搁苗”:蔬菜移栽前拔起让其适当萎蔫一段 时间后再
栽。
> “饿苗”:甘薯剪下的藤苗很少立即扦插,一 般要放置 阴凉处一段时间。
> (2)化学诱导 用化学试剂处理种子或植株,可 产生诱 导作用,提髙植物抗旱性。如用
1、无机离子(积累在液泡中) □ 2,脯気酸
3,甜菜碱 可溶性糖
AB A胁迫激素,提髙抗逆性原因:
(1>可能使生物膜稳定,减少逆境导致的伤害。 (2) 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 延缓SOD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下降,阻止体内自由基的过氧 化作用,
降低丙二醛等有毒物质积累,使质膜受到保护. (3) 改变体内代谢
POD活性与膜透性、膜脂过氧化水 平之间都存在着 负相关。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人工合成的活性 氧清除剂在 胁迫下也有提髙保护酶活性、 对膜系统起保护作用 的效果。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叫做冻害(freezing injury) »植物
对 Z?K 点 以 下 低 温 的 适 应 能 力 叫 抗 冻 性 (freezing
-植物抵抗旱害的能力称为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o y中国西北、华北地区干旱缺水是影响农林生 产的重要
因子,南方各省虽然雨量充沛,但 由于各月分布不均, 也时有干旱危害。
干旱类型
-(1)大气干旱是指空气过度干燥,相对湿 度过低,常伴 随高温和干风。 中国西北、华北地区常有大气干旱发生。 >(2) 土壤
干旱条件中,让植物经受干旱磨炼,可提髙其 对干旱的
适应能力。
> “蹲苗”:玉米、棉花、烟草、大麦等广泛采 用在苗期
适当控制水分,抑制生长,以锻炼其 适应干旱的能力。
> “搁苗”:蔬菜移栽前拔起让其适当萎蔫一段 时间后再
栽。
> “饿苗”:甘薯剪下的藤苗很少立即扦插,一 般要放置 阴凉处一段时间。
> (2)化学诱导 用化学试剂处理种子或植株,可 产生诱 导作用,提髙植物抗旱性。如用
1、无机离子(积累在液泡中) □ 2,脯気酸
3,甜菜碱 可溶性糖
AB A胁迫激素,提髙抗逆性原因:
(1>可能使生物膜稳定,减少逆境导致的伤害。 (2) 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 延缓SOD和过氧化氢酶等活性下降,阻止体内自由基的过氧 化作用,
降低丙二醛等有毒物质积累,使质膜受到保护. (3) 改变体内代谢
植物逆境生理资料
❖逆境蛋白的表达 1、逆境蛋白的概念
逆境能诱导合成一些与逆境相适应 的蛋白质,以提高植物对各种逆境的抵 抗能力。
2.逆境蛋白的多样性
3.逆境蛋白的生理意义
逆境蛋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 的, 通常使植物增强对相应逆境的适应性。 有些逆境蛋白与酶抑制蛋白有同源性。有 的逆境蛋白与解毒作用有关。
逆境蛋白的产生是植物对多变外界环境的主 动适应。
• 耐逆性与原生质特性和内部生理机制有关。
• 避逆性多决定于植物的生长周期特性、形 态和解剖学特点。
• 同一种植物可以同时表现出两种抗性。
避逆性与耐逆性的特点
逆境 直接效应 避逆性 耐逆性
低温 高温 干旱 盐碱 淹水
降温
不降温
升温
不升温
降低含水量 不降低
增大盐浓度 不增大
缺氧
不缺氧
降温 升温 降低 增大 缺氧
(叶小以 适应;
淹水条件的植物会扩大通气组织; 冬季低温植物进入休眠, 停止生长;
(二)生理适应 ❖生物膜的应变
由于质膜中的碳链相对短、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多, 膜脂相变温度低, 植物抗寒性强。
如杨树、苹果等进入越冬期间, 膜脂含量增 高, 抗冻性增强。
二、逆境对植物的危害
干旱
冬玉米低温冷害
胁迫因子对植物产生的伤害效应类型
胁迫因子
原初胁迫 次生胁迫
原初直接伤害
(质膜伤害)
原初间接伤害
(代谢失调)
次生伤害(如 盐害中的水分
胁迫)
(一)质膜损伤
❖膜透性增大, 细胞物质交换平衡破坏; ❖酶活性降低; ❖膜蛋白损伤, 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二)活性氧伤害
自由基破坏膜结构, 损伤生物大分 子, 引起代 谢紊乱, 导致植物死亡。
逆境能诱导合成一些与逆境相适应 的蛋白质,以提高植物对各种逆境的抵 抗能力。
2.逆境蛋白的多样性
3.逆境蛋白的生理意义
逆境蛋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 的, 通常使植物增强对相应逆境的适应性。 有些逆境蛋白与酶抑制蛋白有同源性。有 的逆境蛋白与解毒作用有关。
逆境蛋白的产生是植物对多变外界环境的主 动适应。
• 耐逆性与原生质特性和内部生理机制有关。
• 避逆性多决定于植物的生长周期特性、形 态和解剖学特点。
• 同一种植物可以同时表现出两种抗性。
避逆性与耐逆性的特点
逆境 直接效应 避逆性 耐逆性
低温 高温 干旱 盐碱 淹水
降温
不降温
升温
不升温
降低含水量 不降低
增大盐浓度 不增大
缺氧
不缺氧
降温 升温 降低 增大 缺氧
(叶小以 适应;
淹水条件的植物会扩大通气组织; 冬季低温植物进入休眠, 停止生长;
(二)生理适应 ❖生物膜的应变
由于质膜中的碳链相对短、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多, 膜脂相变温度低, 植物抗寒性强。
如杨树、苹果等进入越冬期间, 膜脂含量增 高, 抗冻性增强。
二、逆境对植物的危害
干旱
冬玉米低温冷害
胁迫因子对植物产生的伤害效应类型
胁迫因子
原初胁迫 次生胁迫
原初直接伤害
(质膜伤害)
原初间接伤害
(代谢失调)
次生伤害(如 盐害中的水分
胁迫)
(一)质膜损伤
❖膜透性增大, 细胞物质交换平衡破坏; ❖酶活性降低; ❖膜蛋白损伤, 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二)活性氧伤害
自由基破坏膜结构, 损伤生物大分 子, 引起代 谢紊乱, 导致植物死亡。
1第四讲植物逆境生理概述抗冷
三、植物对温度逆境的适应机理
(一)生物膜系统对温度逆境的适应
目前的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植物对温度逆境的 适应,主要在于细胞膜特征,特别是质膜和类囊 体膜的特征。 1、降低膜脂相变温度
前已述及,膜脂相变温度高低,取决于膜脂脂肪酸的不饱 和度,及磷脂的种类。
目前,在微生物中,用遗传工程的方法,证实了增加膜脂 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提高抗冷性的关系。但高等植物,包括烟 草,这方面无成功事例。
低
DGDG(双半乳糖甘油二脂) 高
低
PC(磷脂酰胆碱)
高
低
PE(磷脂酰乙醇胺)
高
低
PG(磷脂酰甘油)
低
高
PI(磷脂酰肌醇)
低
高
SL(硫脂)
低
高
表明:MGDG、DGDG、PC、PE含量高,有利于抗冷性
提高,PG、PI、SL含量高,则不利于抗冷性提高。
因此,如能想法使MGDG、DGDG、PC、PE升高,而
1、膜透性增大,差别透性丧失
许多研究认为,低温使膜的透性增大,大量 K+和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糖类)泄漏。
常用电导法测定电解质外渗率来表示膜透性 大小。
2、膜脂相变
Lyons等(1973)根据生物膜的结构、功能与抗 冷性的关系,提出一个学说,认为喜温植物在遇到 0℃以上低温时:
→膜脂相变:液晶态→固相 →膜厚度变化、出现孔道、裂隙 →膜透性增大 →膜结合酶失活 →严重时,膜脂发生降解,组织受损甚至死亡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了Lyons的观点是正确 的。膜脂相变温度与抗冷性密切相关。 如:冷敏感番茄:相变温度为13℃
通过影响植物体内地酶活性而影响各种代 谢和生长发育。各生长过程均有温度三基点: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概论
一、关于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 二、植物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三、植物抗逆性的概念
三、植物抗逆性的概念 植物受到胁迫后,一些被伤害致死,另一些的 生理活动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它们可以存 活下来。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胁迫环境中,通过自 然选择,有利性状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加强,不利 性状不断被淘汰。这样,在植物长期的进化和适应 过程中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就会形成对某些 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即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抵抗 各种胁迫因子。植物对各种胁迫(或称逆境)因子 的抗御能力,称为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 简称抗性。
第一章 概论
一、关于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 二、植物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二、植物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地球上热量、光照、雨量和风的季节性变化, 对植物的生存和生理过程有着强烈的影响。短期的 变化,如干旱、洪涝、大风和霜冻等,对植物的分 布也可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土壤条件也是 重要的因素。在良好的条件下,植物种类繁多、生 长茂盛。但在恶劣条件下,如荒原和冻原地带也有 植物生存。实际上,地球上全部可利用的生态位 (niche),包括高山雪地、干旱沙漠等处,都有含叶 绿体的生物群落占据。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植物, 除在形态和解剖上适应所在的环境外,内在的生理 生化过程也进化出一些特殊的适应。
胁变可逆性指逆境 作用于植物体后植物产 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抗逆性 当环境胁迫解除后各种 生理功能迅速恢复正常。 避逆性 耐逆性 胁变修复性指植物在逆 境下通过自身代谢过程 避胁变性 耐胁变性 迅速修复被破坏的结构 和功能。概括起来,植 胁变可逆性 物有4种抗逆形式:避 逆性,避胁变性,胁变 可逆性和胁变修复(图 胁变修复 1-2)。
第一章 概论
一、关于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 二、植物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三、植物抗逆性的概念 四、当前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领域研究热点 五、植物细胞的逆境应答与信号转导总论 六、研究植物逆境生理生逆境生理生态学
第一章
概
论
一、关于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从研究对象来分,生态学一般可分成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和群落及系统生态学三个不同级别。植 物生理生态学通常被看成是属于个体生态学范畴的 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目的主要是从个体角度,研究 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和植物的适应性及其反馈机理, 从而阐明一系列生态学过程。植物体是一个开放体 系,在从外界环境不断地摄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 同时,也受到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植物周围的环 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包括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生物种内和种 间关系;非生物环境即非生命物质,如光、热、水、 空气、土壤等,它们是经常变化的,植物的一生完 全生活在绝对适宜的环境中是极少的,有些植物的 整个生活周期都是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中
生物大分子的降解和失活,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然 而植物细胞针对ROS所形成的氧化逆境(oxidative stress),不仅可以诱导产生多种抗氧化酶及其它非 酶类抗氧化剂来抵御ROS引起的氧化损伤与致死效应, 而且还能协同合成其它消除逆境因素的成分以防止 不良环境造成更严重的氧化损伤。 (一)“多因一效”:对环境信号的整合 植物细胞在生理、病理条件下或因环境因素的 影响将不同程度地产生ROS。它们具有多因性的特点, 主要来自于光、温、水、气、化和病等多种自然因 素的急剧变动,有的引发因素仅产生其中一种ROS, 而有些因素则能产生数种ROS。在强光照射下,由于 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能超出了光合系统传递电子的
表1-1 环境胁迫的类型 1 物理胁迫 干旱 温度 辐射 水淹 机械 电 磁 化学胁迫 大气污染 有机化学药品 无机化学药品 杀虫剂 毒素 盐 土壤溶液的pH 生物胁迫 竞争 化感作用 共生现象的缺乏 人类活动 病害(微生物) 昆虫
当胁迫因子作用于植物时,胁迫因子能以不同 的方式使植物受害(图1-1)。首先直接使生物膜受 害,导致透性改变,这种伤害称为原初直接伤害。 质膜受伤后,即进一步导致植物代谢作用的失调, 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此种伤害称为原初间接伤害。 一些胁迫因子往往还可以产生次生胁迫伤害,即不 是胁迫因子本身的作用,而是由它引起的次生胁迫 造成的伤害。例如盐分胁迫的原初胁迫是盐分本身 对植物细胞质膜的伤害及其导致的代谢失调;另外, 由于盐分过多,使土壤水势下降,产生水分胁迫, 使植物根系吸水困难,这种伤害,称为次生伤害。
另外,植物抗逆性的大小与植物年龄和发育阶 段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番茄和棉花,在幼年阶段 抗盐性小,在孕蕾阶段抗盐性较高,到开花期则降 低。水稻随着它的发育而丧失其对盐的敏感性,在 孕穗期以后,它的抗逆力开始增大。一般情况下, 植物在生长盛期抗逆性比较小,进入休眠以后,则 抗逆性增大;营养生长期抗逆性较强,开花期抗逆 性较弱。
植物的抗逆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避逆性 (stress avoidance)和耐逆性(stress tolerance)。避逆性指在环境胁迫和它们所要作用 的活体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设置某种障碍从而完全 或部分避开不良环境胁迫的作用,例如夏季生长的 植物不会遇到结冰的天气,沙漠中的植物只在雨季 生长等。耐逆性指活体承受了全部或部分不良环境 胁迫的作用,但没有或只引起相对较小的伤害。耐 逆性又包含:避胁变性(strain avoidance)和耐 胁变性(strain tolerance),前者是减少单位胁 迫所造成的胁变,分散胁迫的作用,如蛋白质合成 加强,蛋白质分子间的键结合力加强和保护性物质 增多等,使植物对逆境下的敏感性减弱;后者是忍 受和恢复胁变的能力和途径,它又可分为胁变可逆 性(strain eversibility)和胁变修复(strain repair)。
教 材 内
容 提 要
介绍了生物因子包括植物与植物 之间、食草动物和昆虫、病原微生物, 非生物因子包括强光和紫外线、高盐 浓度、金属铝、热胁迫等逆境条件下 植物体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及其反馈机 制。此外还介绍了在植物抗逆性中起 到重要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多胺的生 理生态功能。 本书可供从事植物逆境生理、生 化以及生态学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也可作为高校植物生理学、生态学以 及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 参考书。
而有的研究则显示高浓度CO2对水稻分蘖和生物量有 显著作用,但并未增加水稻产量,可见CO2浓度升高 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有光合适应性、养 分利用率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很多机制尚 未弄清楚。 国外的研究多见于O 3 和UV-B对植物的影响, 研究的生理指标涉及光合、呼吸、蛋白质和碳水化 合物代谢、气体交换特征、多胺含量等等,至于NOx 和CH4排放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报导极少。 从微观方面看,研究的生理特性不再停留在光 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势等某一生理指标的数量变 化上,而是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水平上解释其 变化机制,并已获得与抗性有关的基因,为植物抗 逆性的生物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第一章 概论
一、关于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 二、植物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三、植物抗逆性的概念 四、当前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领域研究热点
四、当前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领域研究热点 从宏观方面看,研究的逆境生态条件不再局限 于干旱、盐碱和不良温度,全球未来气候变化对植 物产生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全球气候 变暖、温室气体CO2、CH4、O3、NOx(氮氧化物)的排 放,平流层臭氧层的减少和相应UV-B辐射的增强等。 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大气CO2和O3浓度变化对植物一些 生理机能尤其是光合作用的影响,如CO2浓度升高可 以提高一些C3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积累碳同化 物,降低叶片含氮量,使叶片C/N提高,使同化物 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及植物生理代谢过程发生变化, 影响叶片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影响根际微生态 系统等,并建立了一些关于CO2倍增的生理生态模型。 Kimball(1983)综合分析了70多篇文献后推断,CO2 浓度倍增可使某些谷类作物产量提高32%,
如与植物抗旱有关的ABA的生物合成、信号传导和基 因表达的研究;与植物抗逆有关的细胞相溶物质、 酶类的作用机制和超表达,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转基 因植物的抗逆性;还有植物抗旱性状(ABA调节、渗 透调节、气孔调节、叶水势、叶片膨压、水分利用 效率、根系拉力)和耐盐性状的基因定位等,现都已 成为现实。仅就目前植物抗逆生理生化研究现状看, 仍主要集中在下述三方面: 1)与植物抗逆有关的ABA信号传导问题的研究,现 仍为一悬而未决的问题; 2)与植物抗逆有关的光合C3 、C4 、CAM途径转变及 其相关RuBPCase和基因的研究;
完成的。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plant stress physiological ecology)就是研究恶劣的环境因子 (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 影响,以及植物对它们的抗御能力及反馈机理的学 科。本书重点介绍生物因子包括植物与植物之间、 食草动物和昆虫、病原微生物,非生物因子包括强 光和紫外线、高盐浓度、金属铝、热胁迫等逆境条 件下植物体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及反馈机制。
五、植物细胞的逆境应答与信号转导总论 植物生长所处的环境变化多端,灾害频繁,各 种不利的自然因素都对细胞产生生存压力,这就要 求植物本身能建立有效的适应乃至抗性机制。越来 越多的证据显示,不同逆境因素在作用于植物细胞 时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和主要的特征,即产生高度反 应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ROS在细胞中轻则引起生物膜的过氧化损伤,重则造 成叶绿体与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功能损害以及DNA与其 它
图 1-1 胁迫因子对植物产生的伤害效应种类
胁迫因子
原初胁迫
次生胁迫
原初直接伤害 (质膜伤害)
原初间接伤害 (代谢失调)
次生伤害(如盐 害中的水分胁迫)
胁变(strain)是指植物体受到胁迫后所产生 的相应变化,例如水分胁迫(干旱),导致植物体 内蛋白质的合成降低和分解加强。胁变可以表现为 物理变化(例如原生质流动变慢或停止)和化学变 化(代谢的变化)两个方面。胁变的程度取决于胁 迫的强弱。当环境条件重新变为最适状态(即当胁 迫被去掉)时,植物体的功能回复到最适水平的变 化称为弹性生物胁变(elastic biological strain)。如果解除胁迫后,植物体的功能不能回 复到正常水平的变化称为塑性生物胁变(plastic biological strain)。当然,如果环境变化太剧烈 或者持续时间较长,那么不管是引起弹性生物胁变 的逆境,还是引起塑性生物胁变的逆境,都会使植 物受到伤害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