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三: 此诗指出孙悟空的形象代表着人心的修炼过
程:去掉凡心,便见真心。因为凡心的产生, 经历了无心——先天之心——真心——后天之 心——凡心等阶段,如果采取颠倒之术,则由 凡心变为真心,直到无心,即得解脱而成佛。
这种无法无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 人间的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 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 。
(二)孙悟空具有鲜明的爱憎态度。
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 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有着浓厚的感情。正如车迟国 的众僧所称颂的:专秉忠良之心,铲锄人间不平之事,“ 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他为车迟国的五百名无辜和尚解 除了灾难;在比丘国,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 一十一个小孩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了豹子精,救出了贫 苦的樵夫;他三调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 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困苦的人民。他对唐僧总是 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尽委屈,对取经的事仍然竭忠尽 力,对唐僧也一如既往地爱护关心。对猪八戒,他虽然不 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是善意的。可是,他对 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 箍咒使他头痛难忍,甚至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 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形象的这一特点 ,寄托了古代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决心。
认识三: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相关情节,反映出他要求 个人的自由、权利、地位、尊严得到尊重的强烈愿望。 孙悟空大闹天宫虽然最后被镇压,但是他冲决羁绊, 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 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 的精神。也可以这样说,孙悟空的失败实际上也是一 种成功,因为在反抗的过程中他展示了自身所具有的 优秀的品质,在与专制统治的斗争中,在自由的王国 里,孙悟空就曾经做过“玉皇大帝”,做过“如来佛 祖”。
作为降妖伏魔能手、排险除难英雄,孙悟空 神通广大,战无不胜,突出表现了他的本领和 能力。
孙悟空前期闹天宫所表现的桀骜不驯、勇于 斗争的个性精神,在后期取经途中仍是一如既 往。
(三)对现实的批判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先,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西行途中
人间国度的描写,都形象地影射现实中皇权统治的种种
丑恶:
成书背景
吴承恩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年间,属于明朝中后 期。明朝有两件大事,一是郑和受皇帝委派下西洋, 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了中国同西方国家 之间的联系。欧洲国家已经有了文艺复兴,主张“人 性”,反对“神性”,以人为核心,赞美人的价值和 人的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各种思潮相继波及东方诸 国。特别是个人主义思想的传播,诸如皇帝和平民一 样,都是人,要尊重人格。这些先进的思想不能不使 吴承恩受到影响。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 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 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 (印度)游学。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 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自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
本文是节选自《西游记》中第七回“八卦炉 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的前半部分。
问题研究
1.用一组比较工整的语句概括本章的情节。
悟空力敌天神,佛祖法镇妖猴。
2.根据本章节,介绍一下孙悟空的形象。
这一章节中孙悟空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他的神通广大与桀骜不驯的反抗精神。
思考与讨论
一、课文中大圣自称为“天地生成灵混仙,花 果山中一老猿”。结合课文找一找,哪些情节 体现了大圣猴子的野性?
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 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 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 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 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
《西游记》的主旨
(一)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
(三)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 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他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云的高超本 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 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 灵法。他不因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 ,相反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 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 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 或变成小飞虫到敌人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 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 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 穴。他总是无往而不胜。孙悟空的斗争艺术,凝结着 古代人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智慧,至今对人们 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
认识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在小说中孙悟空的欲望
就是自由和平等。但是天庭当然不可能满足他的所 有愿望,尤其是当他的欲望威胁了天庭的等级制度 时,他的欲望和追求不得不受到限制。这样的矛盾 冲突最后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反抗者被消灭或镇 压,另一个是反抗者被迫妥协。孙悟空属于前者。 孙悟空争取自由的斗争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但从 一开始就注定了他斗争的失败。
孙悟空的性格前后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除了抗魔的英 勇顽强外,还表现在他对神佛的桀骜不驯上。参加取经, 他先讲条件,观音菩萨只好答应他“叫天天应,叫地地 灵”。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四海龙王、值 日功曹前来效劳,稍有拂逆,那就要“伸过孤拐来,各 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仅仅为欺骗两个小妖, 他便要玉帝闭天,“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 兵”!所以连玉帝也无可奈何地“只得他无事,落得天 上清平是幸”,终于答应他“犯上”的要挟。对慈悲的 观音,孙悟空敢骂她“惫懒”,咒她“一世无夫”;对 庄严的佛祖,他敢说是“妖精的外甥”。而他那种斩尽 杀绝的斗争风度,更直接抵触了佛教的戒律。这位“西 天取经”的孙悟空还屡屡以“大闹天宫”的历史为荣, 但最忌讳别人提起“弼马温”的旧名。因此可以认为, 孙悟空前后的命运虽然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在性 格上是基本一致的。
创作历程
《西游记》虽然是吴承恩晚年写成的,但却做 了毕生的准备。小时候,吴承恩经常跟从父亲遍游 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 事。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 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 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岁后,他搜 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 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 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2.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 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 永不清平!
从他回答如来佛祖的两段话中,集中体现出 对神权和至尊的反叛。他认为自己是“强者”, 该“为尊”,这是对玉帝无能的指陈,是对“至 尊”的挑战;“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对 不平等的一种宣判;“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更是对“天宫”秩序“合法性”的挑战。
者主观上是想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 泄。 孙悟空冲决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 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明代文化思 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的精 神。
(二)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
孙悟空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 擒妖捉怪、排除万难、百折不挠,首先表现了 他的理想和毅力。
本文所选的章节中最能表现猴子的野性 的是与如来的那段对话,尤其是他的“皇帝 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理论,更是体现了他 对权威的不服从。
二、从下面大圣回答如来的两段话中,你能看 出大圣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1.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 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 英雄只此敢争先。
他在孙悟空身上所集中的以自我为中心,天不怕 地不怕,皇帝老儿也不怕的精神,多少应该得益于西 方国家人本主义的思想熏陶。
第二个是由于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大小不等 的沿海商业城市,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滋长,而它 又是与封建思想相对立的,二者存在着斗争。吴 承恩在他的《西游记》中所反映出来的“个人主 义”“自由主义”“反对神权,反对专制”的思 想,绝不是偶然的。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总 是受一定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的,《西游记》 的创作也正符合这个艺术规律。
整体感知
长篇小说《西游记》的中心人物是孙悟空, 以他为中心,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从花果山称王到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他反抗 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性格(第一回至第七 回);二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最后取经成功, 修成正果,集中体现他不畏艰险,征服邪恶势力 的斗争精神(第八回至第一百回)。
玉帝天宫,黑暗腐败;佛祖西天,贿赂公行;
阎罗地府,营私舞弊;人间国度,君昏臣佞;国王
昏庸,道士作恶。
其次,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虽总体象征“修
心”过程的种种障碍,局部上显然还是现实社会地方恶
势力的影子。
再次,上界神佛与下界妖魔的相互勾结、残害生灵,
正是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上下一体、沆瀣一气、欺压百
姓的一种变形写照。佛下凡可以为妖魔,妖魔升天可以
成神佛。妖魔神佛勾结联络,形成一张笼天盖日、残害
生灵的关系网。
孙悟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一)他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
他敢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 ,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 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 一个个威风扫地。此外,他还敢于骂如来佛是“妖精 的外甥”,骂观音菩萨“该她一世无夫”。对人间之 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 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 病,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
诗一:
这首诗含义虽然不是特别明确,但是它大致 说的应该是孙悟空本来就是来自混沌的自然状 态,然后又吃了金丹,所以,必然变化无穷, 不是清规戒律所能轻易束缚得了的。这里赞美 了孙悟空的无拘无束、率真任性,表达了对破 除条规戒律、恢复独立与自由的向往。
诗二: 此诗主要赞美金箍棒的随心所愿,奇妙无比。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 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吴承恩从小天资聪明,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方 面的才能。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 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 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他在科举场上极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 中,直到45岁才考上一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 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势利之徒的笑骂。这种种遭 遇使他加深了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社会上的炎 凉世态的认识,心灵里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种子。
三、“大闹天宫”以孙悟空的最终失败而结束, 他再神通广大和法力无边,也还是逃不脱如来 佛的掌心,终被压在五行山下。对这个结局, 你怎么看?
认识一: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失败是一种必然。因为 在以玉皇大帝为首的等级森严的庞大神权的统治下, 处于被统治阶层的反抗者孙悟空,无论他的本领是 多么的高强,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他是不可 能取得胜利的。
程:去掉凡心,便见真心。因为凡心的产生, 经历了无心——先天之心——真心——后天之 心——凡心等阶段,如果采取颠倒之术,则由 凡心变为真心,直到无心,即得解脱而成佛。
这种无法无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 人间的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 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 。
(二)孙悟空具有鲜明的爱憎态度。
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 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有着浓厚的感情。正如车迟国 的众僧所称颂的:专秉忠良之心,铲锄人间不平之事,“ 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他为车迟国的五百名无辜和尚解 除了灾难;在比丘国,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 一十一个小孩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了豹子精,救出了贫 苦的樵夫;他三调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 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困苦的人民。他对唐僧总是 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尽委屈,对取经的事仍然竭忠尽 力,对唐僧也一如既往地爱护关心。对猪八戒,他虽然不 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是善意的。可是,他对 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 箍咒使他头痛难忍,甚至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 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形象的这一特点 ,寄托了古代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决心。
认识三: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相关情节,反映出他要求 个人的自由、权利、地位、尊严得到尊重的强烈愿望。 孙悟空大闹天宫虽然最后被镇压,但是他冲决羁绊, 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 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 的精神。也可以这样说,孙悟空的失败实际上也是一 种成功,因为在反抗的过程中他展示了自身所具有的 优秀的品质,在与专制统治的斗争中,在自由的王国 里,孙悟空就曾经做过“玉皇大帝”,做过“如来佛 祖”。
作为降妖伏魔能手、排险除难英雄,孙悟空 神通广大,战无不胜,突出表现了他的本领和 能力。
孙悟空前期闹天宫所表现的桀骜不驯、勇于 斗争的个性精神,在后期取经途中仍是一如既 往。
(三)对现实的批判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先,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西行途中
人间国度的描写,都形象地影射现实中皇权统治的种种
丑恶:
成书背景
吴承恩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年间,属于明朝中后 期。明朝有两件大事,一是郑和受皇帝委派下西洋, 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了中国同西方国家 之间的联系。欧洲国家已经有了文艺复兴,主张“人 性”,反对“神性”,以人为核心,赞美人的价值和 人的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各种思潮相继波及东方诸 国。特别是个人主义思想的传播,诸如皇帝和平民一 样,都是人,要尊重人格。这些先进的思想不能不使 吴承恩受到影响。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 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 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 (印度)游学。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 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自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
本文是节选自《西游记》中第七回“八卦炉 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的前半部分。
问题研究
1.用一组比较工整的语句概括本章的情节。
悟空力敌天神,佛祖法镇妖猴。
2.根据本章节,介绍一下孙悟空的形象。
这一章节中孙悟空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他的神通广大与桀骜不驯的反抗精神。
思考与讨论
一、课文中大圣自称为“天地生成灵混仙,花 果山中一老猿”。结合课文找一找,哪些情节 体现了大圣猴子的野性?
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 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 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 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 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
《西游记》的主旨
(一)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
(三)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 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他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云的高超本 领,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 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 灵法。他不因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 ,相反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 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 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 或变成小飞虫到敌人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 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 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 穴。他总是无往而不胜。孙悟空的斗争艺术,凝结着 古代人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智慧,至今对人们 仍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
认识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在小说中孙悟空的欲望
就是自由和平等。但是天庭当然不可能满足他的所 有愿望,尤其是当他的欲望威胁了天庭的等级制度 时,他的欲望和追求不得不受到限制。这样的矛盾 冲突最后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反抗者被消灭或镇 压,另一个是反抗者被迫妥协。孙悟空属于前者。 孙悟空争取自由的斗争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但从 一开始就注定了他斗争的失败。
孙悟空的性格前后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除了抗魔的英 勇顽强外,还表现在他对神佛的桀骜不驯上。参加取经, 他先讲条件,观音菩萨只好答应他“叫天天应,叫地地 灵”。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四海龙王、值 日功曹前来效劳,稍有拂逆,那就要“伸过孤拐来,各 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仅仅为欺骗两个小妖, 他便要玉帝闭天,“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 兵”!所以连玉帝也无可奈何地“只得他无事,落得天 上清平是幸”,终于答应他“犯上”的要挟。对慈悲的 观音,孙悟空敢骂她“惫懒”,咒她“一世无夫”;对 庄严的佛祖,他敢说是“妖精的外甥”。而他那种斩尽 杀绝的斗争风度,更直接抵触了佛教的戒律。这位“西 天取经”的孙悟空还屡屡以“大闹天宫”的历史为荣, 但最忌讳别人提起“弼马温”的旧名。因此可以认为, 孙悟空前后的命运虽然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在性 格上是基本一致的。
创作历程
《西游记》虽然是吴承恩晚年写成的,但却做 了毕生的准备。小时候,吴承恩经常跟从父亲遍游 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 事。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 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随 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岁后,他搜 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 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 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2.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 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 永不清平!
从他回答如来佛祖的两段话中,集中体现出 对神权和至尊的反叛。他认为自己是“强者”, 该“为尊”,这是对玉帝无能的指陈,是对“至 尊”的挑战;“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对 不平等的一种宣判;“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更是对“天宫”秩序“合法性”的挑战。
者主观上是想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 泄。 孙悟空冲决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 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明代文化思 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的精 神。
(二)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
孙悟空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 擒妖捉怪、排除万难、百折不挠,首先表现了 他的理想和毅力。
本文所选的章节中最能表现猴子的野性 的是与如来的那段对话,尤其是他的“皇帝 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理论,更是体现了他 对权威的不服从。
二、从下面大圣回答如来的两段话中,你能看 出大圣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1.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 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 英雄只此敢争先。
他在孙悟空身上所集中的以自我为中心,天不怕 地不怕,皇帝老儿也不怕的精神,多少应该得益于西 方国家人本主义的思想熏陶。
第二个是由于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大小不等 的沿海商业城市,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滋长,而它 又是与封建思想相对立的,二者存在着斗争。吴 承恩在他的《西游记》中所反映出来的“个人主 义”“自由主义”“反对神权,反对专制”的思 想,绝不是偶然的。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总 是受一定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的,《西游记》 的创作也正符合这个艺术规律。
整体感知
长篇小说《西游记》的中心人物是孙悟空, 以他为中心,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从花果山称王到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他反抗 神权正统、追求自由的叛逆性格(第一回至第七 回);二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最后取经成功, 修成正果,集中体现他不畏艰险,征服邪恶势力 的斗争精神(第八回至第一百回)。
玉帝天宫,黑暗腐败;佛祖西天,贿赂公行;
阎罗地府,营私舞弊;人间国度,君昏臣佞;国王
昏庸,道士作恶。
其次,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虽总体象征“修
心”过程的种种障碍,局部上显然还是现实社会地方恶
势力的影子。
再次,上界神佛与下界妖魔的相互勾结、残害生灵,
正是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上下一体、沆瀣一气、欺压百
姓的一种变形写照。佛下凡可以为妖魔,妖魔升天可以
成神佛。妖魔神佛勾结联络,形成一张笼天盖日、残害
生灵的关系网。
孙悟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一)他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
他敢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 ,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 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 一个个威风扫地。此外,他还敢于骂如来佛是“妖精 的外甥”,骂观音菩萨“该她一世无夫”。对人间之 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 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 病,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
诗一:
这首诗含义虽然不是特别明确,但是它大致 说的应该是孙悟空本来就是来自混沌的自然状 态,然后又吃了金丹,所以,必然变化无穷, 不是清规戒律所能轻易束缚得了的。这里赞美 了孙悟空的无拘无束、率真任性,表达了对破 除条规戒律、恢复独立与自由的向往。
诗二: 此诗主要赞美金箍棒的随心所愿,奇妙无比。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 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吴承恩从小天资聪明,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方 面的才能。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 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 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他在科举场上极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 中,直到45岁才考上一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 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势利之徒的笑骂。这种种遭 遇使他加深了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社会上的炎 凉世态的认识,心灵里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种子。
三、“大闹天宫”以孙悟空的最终失败而结束, 他再神通广大和法力无边,也还是逃不脱如来 佛的掌心,终被压在五行山下。对这个结局, 你怎么看?
认识一: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失败是一种必然。因为 在以玉皇大帝为首的等级森严的庞大神权的统治下, 处于被统治阶层的反抗者孙悟空,无论他的本领是 多么的高强,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他是不可 能取得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