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从日常经验出发,人们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使学生建立起运动改变的原因在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观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对惯性的学习中,这仍是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许多学生把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与物体在这种状态下的特点混为一谈。

【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定律的基石,正是因为它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才导致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与此同时,它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这些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成为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过程蕴涵了重要的科学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展示了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的猜想依据、推断结果这一思维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对力、惯性、质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2.知道什么是惯性,了解惯性现象的解释,还有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3.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方法】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得出来的,所以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转换法及控制变量法。

【教学资源】课件、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粉笔盒、白纸等。

【教学过程】

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没有加速和减速的原因,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这里所指的减速的原因就是摩擦力。(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没有摩擦,那小球会怎样?)

为了证实结论的正确,他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下面利用一个跟他的理想实验装置相似的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伽利略的实验。

实验:有两个斜面,用一个小球放到左边的斜面上,放手后小球从左边斜面上滚下后滚到右边的斜面上。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到达右边斜面的高度比左边的释放高

度要低。

伽利略所设计的实验是这样的:实验装置跟现在的一样,实验时若没有摩擦力,(当然没有摩擦力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实验是想象中的理想实验。)我们看一下小球

在这个理想实验中会怎样运动。

把小球放到左边斜面的某一个高度,放手后由于有加速的原因,所以小球会从斜面上滚下,越滚越快;到右边斜面时,由于有减速的原因,小球会越滚越慢。在没有

摩擦力的情况下,小球应达到左边的释放高度。

改变右边斜面的倾角,倾角变小,小球要达到同样的高度,要在斜面上走更远的距离。当右边倾角为零时,小球将一直滚下去永远达不到左边的释放高度,这个速度

将保持不变。

根据教材17页,设置以下实验:

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

木板

棉布

毛巾

【布置作业】课本19页3、4

【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位于第八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开始位置,暗示着它在牛顿运动定律中的位置——基石。本节内容看似少简单,其实蕴藏着很深的思想。

借助我校的师友互助、小组合作教学,本节课我按三条主线展开展示。

历史的足迹:分析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观点,提出评价。

本堂课的教学,我采用演示实验为主,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通过学生分析和讨论、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大部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身边发现物理问题,很好的渗透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学生回味着历史,体会着思想。学生的回答开启了物理思想,打破了课本的局限,但折射着,我对学生的课前辅导不够,特别是历史资料的给及,与学生的交流不足。

理想实验的思想主线:学生用自己的理解,通过演示实验、图片演示和语言展示了理

想实验。由于没能让学生动手是遗憾之一,更大的遗憾是没有和学生一起重新换思路,设计和经历实验。

概念的主线: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几个例子例如:车越快越不易停是不是速度大,惯性大?辨别惯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