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备课教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理解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如“浩然之气”、“善养”等;(3)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解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和美好;(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理解和背诵;2.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3. 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2.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3. 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观点;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辩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庄子》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文意;3. 案例分析:分析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如“浩然之气”、“善养”等;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5. 思考与辩证: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6. 总结与拓展: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拓展思考;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详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主要观点,如“浩然之气”的定义、培养方法等;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3. 探讨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对当代的启示。
七、教学步骤1.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通过分析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揭示文章的深层含义;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人生哲理的理解;4. 邀请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交流对文章的启示和感悟。
2024版年度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开课课件
2024/2/3
27
学员B
课程中介绍的浩然之气培养方法非常实用,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 注重言行举止,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员C
通过学习,我领悟到浩然之气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生活态 度和价值观,将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2024/2/3
25
展望未来:将浩然之气融入生活与工作
2024/2/3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浩然之气
12
言行举止
言行一致
做到言行一致,不说空话、假话,用 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勇于担当
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不推诿、不逃 避,用自己的行动来彰显浩然之气。
礼貌待人
以礼待人,尊重他人,注重礼仪和规 矩,使自己的言行更加得体、大方。
2024/2/3
13
环境影响
优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
身处优良的环境中,如和谐的家 庭、优秀的团队、积极向上的社 会氛围等,有利于培养浩然之气。
敢于倡导正义和抵制不良行为,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
力量。
18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 操作
2024/2/3
19
案例分析:成功人士的浩然之气
2024/2/3
案例分析一
企业家的浩然之气。成功企业家如何凭借坚定的信念、高 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领企业发展,赢得 社会尊重。
案例分析二
科学家的浩然之气。杰出科学家如何以追求真理、献身科 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杰出贡献。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开课课 件
2024/2/3
1
目 录
2024/2/3
• 课程引言 • 浩然之气概述 • 浩然之气的培养方法 • 浩然之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 课程总结与展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理解“浩然之气”2.1 气的概念2.2 浩然之气的含义2.3 浩然之气的价值2.4 思考与讨论第三章:养气的方法3.1 养气的基本原则3.2 养气的具体方法3.3 养气的实践案例3.4 思考与讨论第四章:浩然之气的表现4.1 浩然之气的内在表现4.2 浩然之气的外在表现4.3 浩然之气的应用4.4 思考与讨论第五章:培养浩然之气的意义5.1 个体层面的意义5.2 社会层面的意义5.3 国家层面的意义5.4 思考与讨论第六章:生活中的养气实践6.1 日常生活中的养气6.2 情绪管理与养气6.3 身体健康与养气6.4 思考与讨论第七章:家庭中的浩然之气7.1 家庭氛围与浩然之气7.2 家庭教育与浩然之气7.3 家庭关系与浩然之气7.4 思考与讨论第八章:职场中的浩然之气8.1 职业道德与浩然之气8.2 职场沟通与浩然之气8.3 职场压力与浩然之气8.4 思考与讨论第九章:社会中的浩然之气9.1 社会责任与浩然之气9.2 社会公正与浩然之气9.3 社会和谐与浩然之气9.4 思考与讨论10.1 课程回顾10.2 学生感悟10.3 教学反思10.4 思考与讨论至此,整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完成。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气的概念补充和说明:气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万物运行和变化的基本要素。
气无形而有质,无象而有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气可以表现为气息、气机、气态等多种形式,是连接物质和精神的中介。
在教学中,应重点阐述气的哲学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浩然之气的含义补充和说明: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充塞宇宙的正气,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精神状态。
它具有正义、刚直、豪迈等特质,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5篇范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5篇范例)第一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2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3体会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
4领悟孟子“养气说”在当世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
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1.作者图片2.作者资料(可参考以下资料)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
“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家喻户晓。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3.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
人之性, 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
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阐述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3)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3. 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2. 文章的批判性分析和综合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先秦诸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解决字词障碍,理解文章大意。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和体会文章的美。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作业题,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通过学习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文章主题思想的解读。
2. 文中重点词汇的解释。
教学难点:1. 文中古文句式的理解。
2.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
2. 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2. 学生跟读,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汇或句子做标记。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文章的主题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生活中的实践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实践方法。
2. 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便课后复习。
第二课时六、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已学知识。
七、深入讲解(15分钟)1. 教师深入讲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思考。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八、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如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观点等。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九、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文章的主题思想融入古代文化中。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激烈讨论。
十、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古代文化的联系。
2. 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便课后复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公开课(2024)
名人案例分析与讨
04
论
2024/1/30
15
选取名人案例及标准
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影 响力的名人案例
兼顾不同领域、不同 背景的名人,以展现 浩然之气的普遍性
2024/1/30
着重考虑名人在培养 浩然之气方面的经历 和成就
16
案例分析:成功人士如何培养浩然之气
01
02
03
04
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 追求目标
2024/1/30
4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背景
作者介绍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 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2024/1/30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孟子提 出“养气”之说,旨在通过修养内 在品质来应对外在挑战。
篇章地位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 中的经典篇章之一,对于理解孟子 的思想和儒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能得以彰显。
浩然之气的培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 方法,如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 性等,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现代人的人 格修养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3
经典篇章对现代启示
浩然之气的培养需要注重内心修养。在快节奏的生活 中,人们容易忽视内心的世界,而培养浩然之气正是 要求人们关注内心、修炼内心,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 与坚韧。
培养浩然之气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往往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培养浩然之气可 以帮助人们坚守道德底线,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
2024/1/30
浩然之气的培养需要积极的社会实践。只有将个人的 修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彰显出浩然之气的 力量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践行社会责任等都是培养浩然之气的有效途径。
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第一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目标定向:1、熟读成诵。
2、讲解本文。
3、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浩然之气。
教学过程:一、导语;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
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修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修改)第一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修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识记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③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
④背诵经典文段。
(二)过程与方法①小组合作探究。
因为是选修课,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②学生自主学习。
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能通解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不解处在课堂上交流,让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③加强诵读。
对经典多加诵读,通其意,咏其韵,味其情,达其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涵咏“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
难点: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孟子》一书充满了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就好像春风化雨一样。
那么,相隔两千余年,再次捧读《孟子》,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哪些启示呢?多媒体显示孟子图片及课题。
(副标题:孟子的养气说)多媒体显示学习流程图。
(检查预习→通晓文意→具体研习→深入探究→吟咏背诵→课堂小结)二、检查自读(未雨绸缪)1、记字音恶乎长不慊于心馁也揠苗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2、识通假不慊于心(惬)而勿正(证)无若宋人然(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悯)戒之曰(诫)往之女家(汝)曾益其所不能(增)衡于虑(横)法家拂士(弼)3、思异义今日病矣(疲累,倦困)丈夫之冠也(男子)无违夫子(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这个)4、辨活用以其外之也(名作动,把……看成心外之物)丈夫之冠也(名作动,加冠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使……乱,使……改变,使……屈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动,使……困苦,使……受累,使……挨饿,使……受穷,使……混乱,使……惊动,使……坚韧)人恒过(名作动,犯过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作名,内,外)5、析句式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定语后置)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者矣(定语后置)助之长者,揠苗也(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状语后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状语后置)三、以点带面,温故知新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认识到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掌握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文中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浩然之气”的含义,阐述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本。
2. 课件:相关图片、案例及讨论题目。
3. 教学视频:用以辅助讲解和激发学生思考的视频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引导学生关注“浩然之气”。
2. 讲解:详细讲解“浩然之气”的含义,阐述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浩然之气”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文中观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阐述如何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2. 选取一个实例,分析其中的人物如何通过行为表现出浩然之气。
3. 思考如何将“浩然之气”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辩论赛,让学生就“培养浩然之气是否重要”这一主题展开辩论。
2. 邀请有关专家或社会人士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关于培养浩然之气的经验和见解。
3. 开展“浩然之气”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有,如何改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2.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对“浩然之气”深层含义的理解。
2. 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篇文章的深入理解。
2. 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3. 教学PPT或其他展示工具。
学生准备:1. 预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引出本课的主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Step 2: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
Step 3: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和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Step 4: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
Step 5: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
Step 6: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感悟文章。
2. 推荐一本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变化,看是否符合“浩然之气”的要求。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
2024年度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公开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公开课•课程介绍与目标•浩然之气概述•修养浩然之气的方法与途径•案例分析:成功人士的浩然之气•互动环节:学生展示浩然之气•课程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S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与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课程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经典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其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素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青年。
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课程导入、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实践探索、课堂互动和总结回顾。
课程时间本课程共计36学时,每周3学时,共12周。
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学校安排而定。
02浩然之气概述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具有超凡的勇气和毅力。
浩然之气还表现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即追求真理、正义和人类的福祉。
浩然之气是一种高尚、宏大的精神气质,表现为宽广的胸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意志。
浩然之气的定义与内涵浩然之气的历史渊源浩然之气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在《孟子》等儒家经典中,浩然之气被描述为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是天地之间最宏大的力量。
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儒家学者都致力于培养和弘扬浩然之气,如孟子、荀子、董仲舒等。
在现代社会,浩然之气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浩然之气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帮助人们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它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教案第一章:浩然正气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浩然正气的概念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浩然正气的定义与来源浩然正气在个人修养中的价值培养浩然正气的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第二章:传统文化中的浩然正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浩然正气的内涵及其表现。
2.2 教学内容:儒家思想中的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浩然正气佛教思想中的浩然正气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第三章:浩然正气的养成与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培养浩然正气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3.2 教学内容:浩然正气的养成方法:修身养性、诚实守信、宽容待人等浩然正气的实践途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第四章:浩然正气在当代社会的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浩然正气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浩然正气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浩然正气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时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第五章:名人家风中的浩然正气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名人家风中浩然正气的体现及其对后人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知名家族的家风特点浩然正气在家风中的体现:如仁爱、诚信、勤奋等名人家风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第六章:历史人物与浩然正气6.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深刻理解浩然正气的精神内涵。
6.2 教学内容:我国历史上的浩然正气代表人物及其事迹历史人物浩然正气的具体表现: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等历史人物浩然正气的精神传承及其对当代的启示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第七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浩然正气7.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浩然正气的力量。
2024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公开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公开课•引言•浩然之气概念解析•培养浩然之气方法探讨•案例分析:历史人物浩然之气表现及影响目•当代社会如何践行浩然之气•总结与展望录引言课程背景与目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课程旨在传承和弘扬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和探讨孟子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教育思想孟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改善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
他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强调德育为先。
性善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具备仁、义、礼、智等品德,但这些品德需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浩然之气孟子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修养和锤炼,培养出一种宏大、刚正、豪迈的气概和精神力量。
仁政思想孟子倡导仁政,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民生疾苦,实行宽政薄赋的政策,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思想简介浩然之气概念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高尚、宏大的精神气质,体现了人的内在品德和修养。
它具有广阔、浩大、刚正、充沛等特点,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浩然之气是一种正气,能够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保持人的清醒和坚定。
浩然之气定义及内涵他强调,浩然之气需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和努力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天赋的、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人性的光辉表现。
孟子对于浩然之气的论述浩然之气与道德修养关系浩然之气是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
道德修养是培育浩然之气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可以逐渐培养出浩然之气。
同时,浩然之气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它代表着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追求和人生理想。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掌握了相关的诗句和诗歌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智者的聪明和智慧,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和感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深入思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话题,让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1)讲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相关的诗句和诗歌。
(2)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展开深入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并做简短的汇报。
3.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一个自己保持浩然之气的经历,引导学生感受浩然之气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或小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感受古代智者的智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理解和感悟,或者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示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培养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形式和内容来拓展学生对这句名言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引言:“吾浩然之气,不可留也”是孟子所言。
它也是通过我们自己的锤炼和涵养而不断变得优化、成长,获得圆满的社会性。
高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他们的人生观念、人生态度及个性特点的形成有着最合适的时机。
在高中阶段,建立尊重人生的态度,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增强人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逐渐适应称职的学习和生活,并将其正斯总结,裨益日后的人生。
一、课程目标本次教学通过“吾浩然之气”这个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以追求卓越为准,则获得人生的成功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修养上,的确这是形成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石。
各个方面的磨练和涵养不但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身体,而且增强心理和身体方面的素质、拥有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成为性格普适且有思维力与判断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培养善良的品质“善养吾浩然之气”,首要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品行,低调、谦虚、友好、不倚仗权势、不妥协犯错。
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可以采用师生座谈、小组讨论、茶话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接触与体验资源教育的特殊魅力,以是强化他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修养。
注重先生德性的建设,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2.弘扬优秀文化中国有着丰富博大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道德修养、文化情操、礼仪发展、音乐舞蹈、戏曲文学、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
学生要体验、欣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否则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培养他们的自身修养宗旨是很重要的、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逐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奥秘,增强了其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自然的美、人生的美和心灵的美。
3.提升自信和信念自信心和信念是成功和魅力的象征,若是没有信念和自信的支撑,就不可能在人生的舞台中获得成功。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价值自信,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学会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难题时要从容面对、相信自已,经常看到事物的美好之处,避免失落和悲观情绪,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理解文言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含义;(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了解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会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2. 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 体会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2. 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背景知识、教学课件等;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2)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3)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4. 实例分析(1)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浩然之气”的体现;(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5. 课堂小结(2)强调在生活中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意义;(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3)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吸收;(3)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度-公开课课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于担当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于挺身而出 ,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展现出坚定 的意志和勇气。
服务社会
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方式,回 馈社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贡 献自己的力量。
14
04
浩然之气在现代社会的应 用
15
个人品德塑造与职业发展
浩然之气与社会公德
培养浩然之气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德意识,促进社会秩序的维护。
社会稳定与浩然之气的关系
浩然之气的普及和传播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进而维护社 会稳定。
17
国家繁荣与民族复兴
浩然之气与国家形象
培养国民的浩然之气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展现国家的文明风貌 。
民族复兴中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 意义。
原文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
翻译
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指的是 一种宏大、刚正的精神气质。
8
核心思想与内涵
01
02
03
养气之说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 种最宏大、最刚强的气, 需要用正义和道德去培养 。
道德修养
浩然之气的培养与个人的 道德修养紧密相连,只有 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拥有。
并与其他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03
持续关注自身修养的提升
将修养浩然之气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任务,持续关注自身在言行举止、
内心修炼等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2
THANKS
感谢观看
23
(完整版)公开课教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浩然之气内涵及价值 • 历史典故与名人轶事 • 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 •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CATALOGUE
课程介绍与背景
公开课目的和意义
0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讲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其中蕴含的儒家思
从历史角度看浩然之气重要性
塑造民族精神
浩然之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激励着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维护社会正义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以浩然之气为精神支柱,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和道德良知。他们的事迹和 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想和道德修养,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道德理念和修养方法,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03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通过解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
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浩然之气内涵及价值
浩然之气定义及特点
定义
浩然之气,是指一种广阔、宏大、 正直的精神气质,它代表着一个 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追求。
宏大广阔
浩然之气表现为一种宽广的胸怀 和远大的志向,能够包容天下, 关注社会民生。
正直无私
具备浩然之气的人,行为正直, 不偏不倚,对待事物公正无私。
坚韧不拔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 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屈不挠地
教师总结和点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2)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能够自主翻译课文;(3)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运用孟子思想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2)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二、教学重点1. “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2. 孟子的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3.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及课文翻译。
三、教学难点1. “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 孟子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3. 文言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孟子及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字词;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浩然之气”的含义等;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疑问;5. 案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2. 学生对孟子道德观的认识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启示;3.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4.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思维批判性等;5.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思考题的回答、课文翻译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浩然之气”的内涵;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深入理解孟子思想;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任课教师:二、授课班级:高三年(5班)三、授课时间:2013-10-29四、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专题的必读材料之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识记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③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
④背诵经典文段。
(二)过程与方法①小组合作探究。
因为是选修课,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②学生自主学习。
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能通解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不解处在课堂上交流,让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③加强诵读。
对经典多加诵读,通其意,咏其韵,味其情,达其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涵咏“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
难点: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
八、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孟子》一书充满了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就好像春风化雨一样。
那么,相隔两千余年,再次捧读《孟子》,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哪些启示呢?多媒体显示孟子图片及课题。
(副标题:孟子的养气说)多媒体显示学习流程图。
(检查预习→通晓文意→具体研习→深入探究→吟咏背诵→课堂小结)二、检查自读(未雨绸缪)1、记字音恶乎长不慊于心馁也揠苗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2、识通假不慊于心(惬)而勿正(证)无若宋人然(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悯)戒之曰(诫)往之女家(汝)曾益其所不能(增)衡于虑(横)法家拂士(弼)3、思异义今日病矣(疲累,倦困)丈夫之冠也(男子)无违夫子(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这个)4、辨活用以其外之也(名作动,把……看成心外之物)丈夫之冠也(名作动,加冠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使……乱,使……改变,使……屈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动,使……困苦,使……受累,使……挨饿,使……受穷,使……混乱,使……惊动,使……坚韧)人恒过(名作动,犯过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作名,内,外)5、析句式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定语后置)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者矣(定语后置)助之长者,揠苗也(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状语后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状语后置)三、以点带面,温故知新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补充:我见相如必辱之。
之,第三人称不知将军狂之至此之第一人称相当于“我”之二又何如指示代词,这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之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之,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定语后置的标志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之,用在时间伺候动词后面,舒缓语气协调音节作用,不译四、对话探究,研读文本1 指名朗读前两则,全班齐读第三则2 整体感知本文主要话题是“浩然之气”3学习第一则《孟子·公孙丑上》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1)、何谓“浩然之气”?(用原文回答)学生用原文回答后教师解析,多媒体补充朱熹《四书集注》的内容并加以解说。
生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2)何为“道义”?师补充:周振甫先生:孟子“所说的养气就是培养一种正义感”。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特点:第一,“至大至刚”,“塞于天地”。
即最伟大、最刚强,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
这是从“浩然之气”的形态上说的。
第二,“配义与道”。
即要用义和道去配合它。
这是从“浩然之气”的性质上说的。
所谓“义”,即正义。
《孟子·离娄上》云:“义,人之正路也。
”所谓道,既事物的规律和符合规律的方法。
孟子虽未直接解释什么是“道”,但从其谈到“道”的一些言论可以看出,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方法。
(新浪博客姚崇实《孟子“养气”说浅议》)提升:浩,从水,气,无形。
为什么以“浩然”来喻“气(人格或美德)”?教师提示:浩,从水,字典义:水大,引申为大和多;然,……的样子;气,天地之正气,即孟子所云“义与道”。
3、探究: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浩然之气”?生答:“集义”。
点拨: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害”。
引申:“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明·杨继盛)这是明代文人杨继盛遭奸相严嵩杀害前留下的一副联,后被李大钊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赠与朋友。
但我还是更喜欢前者,“辣”代表着勇敢和坚决,代表着一种凛然正气。
4、哪些人具有这种浩然之气并值得我们学习呢?生答:忧国忧民的屈原;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豪放旷达的苏轼;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还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的任长霞;以及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小岗村书记沈浩……过渡:正是靠这种浩然正气,才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4,学习第二则《孟子·滕文公下》(1)、指名朗读本章。
(2)、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明确:大丈夫;何谓大丈夫。
3、讨论: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学生回答“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点拨:有浩然之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师补充:这样做了以后,在褒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藏,舍之则藏”和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大丈夫了。
(4)历史上哪些人践行了大丈夫之道?生答:比如历尽艰辛,在匈奴牧羊十九载,终日手持汉朝节而不屈的苏武……过渡:作为大丈夫,我们要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通过这样的磨练,我们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5、学习第五三则《孟子·告子下》(1)生齐读(2)思考: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明确:都来自社会底层,都经过艰苦磨练,先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成就一番大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讨论:忧患则生,安乐则死,孟子在本章中用排比大写特写成就大业的贤人经历的诸多磨难,有何用意?明确:强调欲成就大业必先经历磨难的洗礼。
(4)、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有何启发?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多媒体显示并解说: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谈治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温家宝的“多难兴邦”。
(胸存大志→孜孜以求→功到事成)“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当代作家路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出自北宋晏殊的《鹊踏枝》(又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原为念远怀人之作,王国维却将其化为人生之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意为:一夜秋风,吹尽了树叶,独自登上高楼,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而此处是指:一个人治学,首先要高瞻远瞩,立志高远。
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出自北宋风流词人柳三变的《凤栖梧》(又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原也是怀人之作,意指深情专注于意中人,为了她,骨瘦形销,衣带渐宽,绝不反悔。
而我们呢,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学’消得人憔悴”。
即要覃思苦虑,孜孜以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热切地、不惜一切地追求着所思。
这种执着的追求精神,对于痴情者固然需要,对“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更是不可缺少。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百千人群中只寻找一那个,却总是踪影皆无。
正在没有什么希望之时。
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还未归去,正在那里等待!这里是指,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一朝顿悟,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犹如在灯如海、人如潮的灯节之夜,千追百寻终于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样。
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汗水赢来的掌声,是有心血浇灌出来的鲜花。
概括起来,用通俗的话讲,这三种境界就是: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终获成功。
而关键在于第二境界,这不纯粹是意志的磨练,还是一种人生的考验。
引用路瑶的一句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精神境界。
7,结合实际,我们中学生怎样做?生答:做好当下,努力学习;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做起……五、以点带面,拓展延伸1、人格修养之大(“至大至刚”)①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上》)“从其大体为大人。
”(《孟子·告子上》)解说:这里所谓的“大人”,可以指统治者,更可以指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因为道德上的成就与原始纯洁的赤子之心,有深刻的关系。
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够常常怀着“赤子之心”,才可以成为大人。
老子道德经:“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圣经》也叫人们得向天真的儿童学习,惟有像儿童拥有纯洁的心灵,才有资格进入天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