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 . 5 再 生层 整形
半段混合完成后 , 先用 5 0 t 振动压路机压力的 2 3倍 , 用平 地机 初步整平 , 按纵 、 横坡 设计高 度测量 , 每 1 0 m 是一 段分 为 左、 右 3 个 点测 量的高度 , 根据 1 . 0 5 ~ 1 . 1的松铺 系数 , 找 出参考 手册 , 高程 不足 时及 时调节富裕路段 材料 , 大部分用 平地机整 平。通过 旧路塑料达到“ 调坡 ” , “ 拱” , 并保证平整度满足 设计要 求。 需求水准测量 的精度 , 保证平整度 , 高程 , 横 坡符合设计 。 建 设, 按照“ 宁刮不补 ” 的原则, 严禁“ 薄层 ” 。如果任何厚度 很薄, 在耙稳定局部 凹陷将表面 5 e a耙进行 更改, r 然后 。保证轧制成 型均匀 , 无脱皮, 无松动, 无偏析 。
2 就 地冷再生技术在公 路工程 中的应用
2 . 1 酉 己 合 比
经监理验证批准的生产配合比为: 2 0 ~ 3 O碎 石 :基 层 旧料 : 0 ~ 5石粉 = 1 2 : 8 3 : 5 , 水泥剂量为 5 . 5 %, 最 佳 含 率 的振动模式 的使用压力 ,以保证 良好 的压 实深度, 抑 制低幅度, 频率 , 这将保证 良好 的压实层上。
2 . 7 接 缝处 的处理
2 . 7 . 1 纵 向接 缝 的处 理
道 路宽度 小于 7 m, 纵 向重叠 较多 时, 不 宜半幅 施工 , 应考 虑全 幅施工 , 以减少重 叠量 , 提 高施 工效 率 , 一般 重叠 宽度为 5 0 ~ 1 5 0 m m, 路面材料越 厚, 材料粒度越粗. , 重叠量越大 , 相邻两 次作业间隔 1 2 h以上, 重叠量应增加 , 在纵 向接缝上 , 根据 已建 再生层的完成 时间 , 改变 水泥稀 浆 ( 或水) 的喷入量 , 纵 向接缝

浅谈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在农村公路改造中应用

浅谈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在农村公路改造中应用

4 水泥 就地 冷再 生 的特 点
1 工程 现状
K 0 + 0 0 0一K 8 + 2 0 0 段旧路宽度1 2 m, K 8 + 2 0 0~K1 0 + 3 0 0 段旧路宽度8 . 5 m。 两侧为民房 、 学校 、 商铺 、 医院等 , 水沟堵塞 , 雨污水漫流 , 行人及车辆密集 , 道 路 经 常堵 塞 。
铺 基 层 和面 层处 理 ; 大部 分 路 段采 取 水 泥 就地 冷 再 生 处 理后 作 为 底 基层 ,再 新 铺 基层 和 面 层, 处 理面 积4 7 6 0 0  ̄, 路 面结 构 层变 更 为 : 3 e a厚 A r C 一 1 3 细 粒 式沥 青 混 凝 士 + P C 一 3 型乳 化 沥 青 +4 c m厚 A C ~ 1 6 中 粒 式 沥 青 混凝 土 + 同步 碎 石 封 层 + 1 8 e a r 石 灰粉 煤 灰 碎石 基层 +1 8 e m 厚 水泥 冷再 生 底 基层 , 总厚 度4 3 e a。 r
路 桥建 设
l 曰臣团圈
浅谈水泥就地冷再 生施 工技术在农村公 路改造 中应 用
摘要: 随着 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的发展, 县 乡二级及以下的公路, 车流量逐年递增, 大量的农村公路, 路面经过 多次大修, 路面裂
纹、 沉 陷、 积水 等 病害 多 , 需要进 行 改造 处 理 , 本 文借 助 于农 村 二级 公路 路 面 改造 的施 工技 术 , 浅 谈 水泥 就地 冷 再 生技 术 的应用 。
关键词: 水泥就地冷再生 技术 农村公路改造 应用
目前 , 国家大力推进民生工程 , 发展农村基础设施 , 包括农村公路的改
造。 过去县乡及农村公路多为二级 以下公路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车流量逐年递 增, 路面经多次大修 , 出现裂纹、 沉陷、 积水等病害 , 交通拥堵。农村公路的改 就 地 冷 再生 法 是 由大 功 率 路 面铣 刨 和 机将 路 面混 合 料在 原 路 面就 地 铣 造成为发展农村基础设施 的首要任务。 刨、 翻挖、 破碎, 再加入稳定剂, 水泥, 水 和骨料同时就地拌和, 用路拌机原地拌 西 安市 内 的县 道X1 0 4( 西 汤 支线 ) ,为 长 安 区市 区通 往翠 华 山的 农村 公 和 , 最 后 碾压成 型 。主要 特 点 : 路,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 该条公路车流量逐年增加 , 4 . 1节省 成 本, 包 括 材料 和 运 输成 本 , 与其 他 传 统 的施 工方 法 相 比, 总 投 资 路面破坏严重 , 交通堵塞 , 虽然经过多次大修 , 但依然病害多 , 作为西安市对 可 节省4 0 %~ 5 0 %。 外的窗 口工程 , 道路改造已经迫在眉睫。 4 . 2 不损坏路基, 提高旧路等级, 且能够精确控制铺层厚度。 该路修建于8 0 年代 , 旧路宽度8 . 5 m~1 2 m , 路面结构为: 沥青碎石+水泥 4 . 3由于无需对旧料实施运输, 破碎工艺周 此工期缩短 。 稳定碎石( -灰碎石 ) , 不同段落 , 路面结构不同。9 O 年代以后 , 道路两侧的民 4 . 4可以充分利用 旧路的沥青, 石料等材料, 减少 了新材料的开采。 利用旧 房、 工厂 、 学校 、 医院逐步落成 , 形成带状经济 , 两侧民房密集 , 人口集 中, 行人 料 , 减 少 废料 外运 , 无需 另 行征 地 开辟 弃 土场 , 节 约 土地 , 具有 环保 效 益 。 与车辆交织 , 道路排水不畅 , 雨季期间, 雨水和污水漫流 , 道路破损 , 交通堵塞 4 . 5沥青冷再生技术采用的筑路机械具有封闭式 自动控制添加系统, 可 严 重 。在2 0 1 2 年对 该项 旧路进 行 了改 造处 理 。 以实现合理配比, 防止粉尘飞扬, 有利于文 明施工。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摘要: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大力发展,原路面的综合承载能力已经严重欠缺,再加上土方车辆和大型交通等机动车辆的不断前进使道路的破损面积明显增多,原路面的维护修复、拓宽改造等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呈现了逐渐上升的态势。

冷再生技术投资费用低、实施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极大地解决了现阶段路面保护修复的紧迫需要。

鉴于此,本文根据我们长期操作实践,为公路路面混凝土稳定与的冷再生技术与工程应用探讨提供了若干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面混凝土;冷再生技术;应用方法路面冷再生材料作为路面施工最关键的施工手段,在具体的运用上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这样,相应的施工公司才能够在路面维护作业过程中认真研究路面的维护要求,并严格地按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同时对现场物流作业的工艺要求也进行严格管理,以提高参与施工作业各个人员的技术素质,并有效地总结了工艺方法,以此推动路面水冷再生工艺的进一步开发,为提高路面养护产品质量打下了扎实的科技根基。

一、再生技术的特性冷再生技术是指利用低温再生设备,对原混凝土沥青城市道路耐久性进行原地铣刨加工的同时,再加入适当配置比例的混合料(混凝土、乳化沥青、泡沫沥青)、热集物料、再生化工助剂等,通过拌和、摊铺、碾压、养护等一整套严格的工艺程序,完成了对原混凝土沥青城市道路耐久性在规定埋深区域内的城市道路基础及面层的整体翻新复原,进而形成全新的城市道路基础及底基层的一项技术,并以此完成对原城市道路的修补工作过程。

由于冷再生技术方法较为简易,而且作业简单,实施效率较高,所以在路面的保养修复等领域中进行了较为普遍的运用。

冷再生施工中不但能够将原来路面材料更换出新的路面材料,特别是在改造要求相对较多的路面时,还能够利用再生面作为底基,并在上面铺设出新的路面基层。

尽管方法的应用可能受道路本身对养护要求的限制,不过在一般性的路面施工当中,相比于一般的方法,优越性很大。

因为环保已经是当今的基本国策,冷再生施工中不但能够充分利用原道路资源,还大大降低了对原材料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成本,大大降低了碳总量,同样也基本不会产生垃圾,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染程度。

就地水泥冷再生施工技术在路面大中修养护中的应用

就地水泥冷再生施工技术在路面大中修养护中的应用


要: 结合 国道 2 2线 吉林省磐石段路面 维修工程 , 0 对冷再 生施 工工 艺及 其性能指标进 行 了探讨 , 为就地冷
再生技 术在 吉林省 的推 广应 用提供参考经验。工程 实践 证明 , 旧路 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 成本低、 工期短、 节约材 料、 不损坏路基 、 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交通安全等特点 , 对于节约 自然资源、 护生态环境 具有极 大的意义。 保
第9 期
李艳梅等 : 就地水泥冷再生施工技术在路面大中修养护中的应用
考 虑 到增 加 中砂 对 强度 增 加 不 明显 , 且增 大 并 施 工 的成 本 和难度 , 加之 10/ i 分结 果 基本 靠 5 rmn筛
近标准级 配范 围下 限 , 同时 考 虑 到 引用 的 标 准级 配
是水 泥稳 定土 的规 范 标 准 , 而冷 再 生 混合 料 与水 泥 稳定 土有 着较 大 的差 别 。 因此 , 议 保 留 原级 配 结 建 果, 经过 室 内验 证试 验 , 项技术 指标 符合 实 际路 用 各
95 m通 过率 略 超 出标 准 级 配 下 限 , 料 偏 粗 , .m 集 其 它筛孔 均达 到要求 。
() 2 骨料 添加确 定
碎 旧路 面结 构层 ( 括 面层 和部分基 层 )、 包 添加 再生
材料 、 和、 拌 摊铺及 压 实 成 型 , 重新 形 成 结 构层 的一 种 工艺 方法 。这种 施工 技术不 仅能 够利 用 旧路 面 的 废 弃材料 , 省筑路 材料 , 节 还解 决 了废 弃材 料对 空 间 的 占用及 对环 境 的污染 , 具有 简化施 工工 序 、 约工 节 期 等优 点 。 2 就 地水 泥冷再 生技 术适 用条件 就地 冷再 生技术 适用 于所 有路 面标高不 受 限制 的道路 , 就地 冷 再 生 主要 适 用 于 一 般 公 路 、 外 公 等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1. 引言1.1 介绍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背景意义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传统的公路路面材料往往需要大量的天然资源,而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沥青路面的再生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背景意义在于推动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高公路工程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为未来公路建设和维护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益处。

2. 正文2.1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理分析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广泛应用的环保节能技术。

其原理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水泥稳定作用、原有路基材料再生利用和冷再生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作用是指将水泥与路基原料混合后,通过水泥的胶凝作用形成结晶、桥梁和凝固的功能,使路基得到增强和稳定。

水泥中的石灰、硅、铝等元素与水、空气发生反应,形成水化硬化产物,填充原有材料中的孔隙及空隙,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使之更加坚固和耐久。

原有路基材料再生利用是指利用旧有路基材料,在水泥稳定剂的作用下进行再生利用,形成新的路基材料。

这样不仅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了成本,还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和环境破坏。

再生材料中的矿物、有机物质被有效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冷再生施工工艺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加热材料,保留水泥活性,简化施工流程,缩短工期。

通过机械设备对再生材料和水泥进行混合搅拌,实现了水泥的均匀分布和充分反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通过水泥稳定作用、再生材料利用和冷再生施工工艺相结合,实现了路基材料的高效利用和路面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是一种新型的公路路面维修技术,它利用水泥和再生材料,通过混凝土搅拌机就地混合,进行就地冷再生处理,既能够有效减少废弃资源的浪费,又能够提高公路路面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公路维修中的应用前景。

一、再生材料的选择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再生材料的选择。

再生材料主要包括废弃的沥青路面、混凝土碎石、建筑废弃物等。

在选择再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颗粒形状、理化性能、含水率以及对水泥稳定再生的影响。

合理选择再生材料可以提高再生料与水泥的结合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公路路面的长久使用。

在选择再生材料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材料测试和分析,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再生材料比例,以确保水泥稳定再生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再生材料的合理选择,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水泥稳定再生工艺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其独特的工艺流程。

在水泥稳定再生工艺中,首先需要对路面进行破碎和铺设再生材料,然后将水泥、再生材料和水进行混合搅拌,并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最后进行养护和成品验收。

水泥稳定再生工艺的关键是水泥与再生材料的混合比例和混合质量控制。

合理的水泥稳定再生比例可以保证再生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水泥稳定再生的工艺中,需要引入先进的搅拌设备和压实设备,确保再生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实现水泥稳定再生技术的良好效果,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抗压能力,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

三、施工质量控制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在施工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包括再生路面的基底处理、再生材料的铺设和水泥的混合等工艺步骤。

其次需要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人员,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摘要:近年来,伴随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公路建设里程越来越长,规模持续扩大。

沥青路面因其具有平整性良好、行车舒适的噪声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设计寿命为8~15年,由于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反复作用,路面往往会出现大量早期病害,我国早期修建的公路工程多数已步入养护维修期,当前,我国公路养护规模庞大。

为此,如何做好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工作成为了关键。

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旧沥青混合料如果弃之不用,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会浪费资源。

基于此,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旧料利用率,且具有环保、节能和施工便捷等特点,因此,在我国的公路养护施工中得到了大量使用。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最常见的路面形式,在车辆荷载与自然因素的长期反复作用下,路面材料老化现象较为严重,如果仍采用传统养护工艺,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公路养护管理需求。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施工中的应用,可修复路面病害,并能充分地利用旧路面材料,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

因此,开展公路就地冷再生技术研究已成为公路养护的重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就地冷再生工艺特点20世纪80年代后,就地冷再生工艺得以发展,且技术逐步完善,这种技术可以对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深度处理,目前在公路路面维修养护施工中应用较广。

其工艺要点在于专用设备在去除废旧路面材料后,可直接破碎处理路面,并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将水泥、废弃沥青、水和骨料等材料均匀搅拌,最终形成一种新的铺筑材料。

相比其他工艺,此工艺操作简单、施工便捷,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该工艺施工,其再生特点有3点。

1)可充分利用废弃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成本,且新骨料用量少。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一、技术原理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通过回收再生工程废弃物、废旧路面及可再生材料等,利用水泥或水泥石料与工程原料复合材料进行固化,在路面现场实施就地冷再生处理,最终形成新的路基或路面结构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包括固化原理和再生原理两个方面。

固化原理是指通过将水泥、水泥石料以及再生材料等混合后,在路面进行覆盖、压实和固化,形成新的路基或路面结构。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优点在于其工艺简单、过程灵活、成本低廉、施工便捷等特点。

再生原理是指通过回收再生工程废弃物、废旧路面及可再生材料等,利用其进行再生处理,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及辅助材料,形成新的复合材料,以此来实现路面的再生修复。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再生原理在于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二、关键技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环保措施四个方面。

材料选择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基础。

根据其再生原理,需要选择合适的回收再生工程废弃物、废旧路面及可再生材料,并且针对不同的路面结构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以保证再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配合比设计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关键环节。

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设计合理的水泥配合比,以提高再生材料与水泥的结合度和稳定性,确保新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施工工艺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快速形成新的路基或路面结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环保措施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关键环节。

通过采用环保的再生原料和环保的施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其具有成本低、施工便捷、资源利用率高、环保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路面类型的再生处理,尤其适用于一些远离原材料供应地的地区,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实际工程,通过介绍就地冷再生工艺技术及应用检测结果,阐明了就地冷再生具体施工工艺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冷再生技术的优点:可充分利用原路铣刨的废弃料,同时又节约了大量建筑材料;在公路养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1、前言目前,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用水泥稳定集料等半刚性基层,在重载作用下基层很多已出现开裂、破碎等破坏,在路面维修、改造时需要一并予以处理。

沥青路面改造如继续采用传统方式,不仅增加了重修路面所需的材料,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随着基层的加铺,不断提高的路面标高使路面宽度变得越来越窄,周边的道路高度也随之提高。

采用冷再生技术,将沥青面层和基层旧料加以再生利用,恢复和提高旧路强度,有利于节约能源,避免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

2、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概念2.1 就地冷再生定义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就是在冷再生机按规定的深度、行进速度铣刨后得到的具有一定级配的水稳混合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水泥,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通过整形、碾压、养生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道路基层或底基层的工艺技术。

与其他传统再生技术过程是近似的,是需要经过回收、破碎,要有一定的级配,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水泥、沥青等),在常温情况下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混合料。

但在施工工艺方面却有较大的区别,就地冷再生是基于特别的施工机械及组合,在旧路再生现场集铣刨、破碎、掺配、拌和、摊铺、整平、压实等工序于一体的工艺方式,工序上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再生效益。

2.2 施工工艺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原道路特殊处治→准备新加石料(若需要)→再生机组就位→摆放及撒布水泥→冷再生机铣刨及拌合→碾压整形→接缝及掉头处的处理→养生。

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应用结果分析3.1 旧路状况调查旧沥青路面的弯沉值对试验路段的冷再生设计影响至关重要,根据旧路实测值计算代表弯沉。

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在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在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在公路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在新时期,如何有效地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是当前公路养护维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为沥青路面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通过水泥再生对原路面基层进行铣刨,然后添加水泥,并对其进行整形、碾压、养护,最终得到符合设计强度要求的公路基层。

关键词:水泥冷再生技术;基层施工;公路养护1.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工程应用1.1.施工放样在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工程应用前期,由技术人员面向旧有公路进行测量,沿着中线放样,确保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操作期间无中线偏离位置情况。

同时放样期间调整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的纵断线型,确保最大坡长、最大坡度均与要求相符。

在这个基础上,以原路面高程、横坡为对象,开展测量控制,以便在发现公路基层形状异变、沉陷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1.2.冷再生机就位与备料1.2.1.冷再生机就位作为机械组合,在冷再生施工放样位置停放冷再生机的基础上,需要将容积超过12t的水车连接到冷再生机前方,满足冷再生机工作期间用水需求,减少停车加水频次。

必要情况下,可以准备2台容积一致的水车,轮流更换,进一步缩短加水时间,规避水泥效果丧失现象。

在冷再生机械装置安装完毕后,对连接部位连接牢固性进行检查,确保开关正常、水管无泄漏,从根本上规避翻浆事故。

1.2.2.备料在测量放样范围内,利用水泥冷再生机破碎尚未掺加水泥的原有公路表面,就地均衡取原公路表面样品,在试验环境内进行多次筛分、击实试验,根据试验中得出的原公路表面粒料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开展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掺量以及最佳集料配比,掺配集料数量计算单位为m2。

根据公路路面施工宽度、冷再生机最大作业宽度,利用半幅作业法,以每两袋水泥用量为依据确定施工网格线的方格面积。

根据网格尺寸,人工或机械先将掺配的集料均匀致密摊铺在原有公路表面画好的网格线内。

在新加石料投加完毕后,依据前期设计配合比,以及每一袋水泥所需面积的计算结果,利用平锹或耙子,面向整个网格表面均匀摊铺水泥。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文章简述了沥青路面冷再生的技术特点和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冷再生;养护沥青冷再生是将旧沥青路面的材料进行破碎处理后,必要时加入部分粗骨料或细集料加入一定剂量的再生剂和适量的水在自然的环境温度下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的过程,重新形成结构层的一种施工工艺。

冷再生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大量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省工程总投资,而且减少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堆放.保护环境,因此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冷再生技术优点与传统城市道路维修改造方法相比,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低成本,施工工艺简单就地冷再生技术将旧路面的材料全部就地利用,所以省去了挖掘、外运、厂内加工及回填等一些工作,是施工过程大大简化,同时全部利用旧路材料,避免了废方挖除外弃,需方采挖购入,使工程成本大幅度下降。

(2)高效率,工期短。

道路就地冷再生施工使用专用的机械一次性完成铣刨、破碎、添加、拌和及摊铺,并且简化了施工过程中一些繁琐程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缩短了工期。

(3)旧路路面翻新补强方法灵活。

可以在冷再生层上铺一层稀浆封层,或直接加铺沥青磨耗层,也可以在其上加铺中、上面层构成三层式路面结构。

(4)运输费用大大降低。

新材料的用量减少,降低了因开采料场、运输等造成的费用(5)冷再生施工后的路面结构完整性好。

冷再生施工产生较厚的均匀路面,不存在薄弱界面;同时,施工过程中路面的几何线形、标高、厚度能得到很好的保持。

(6)环境污染比较小。

旧料的就地利用减少了新材料的开采,同时避免废弃料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新筑路材料的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环境保护。

(7)交通安全性好。

整个再生机组均可处于同一条车道内,白天可以仅进行一条车道的再生施工,而晚上可以对包括施工完毕的再生车道在内的整条道路全部开放交通。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
揖关键词铱冷再生技术曰公路曰养护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中 图 分 类 号 院 U418 . 8
文献标识码院 A
DOI 院 10 . 19694 / j . cnki . issn2095 - 2457 . 2018 . 17 . 076
文 章 编 号 院 2095 - 2457 渊2018冤17-0153-002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现场施工
3.1 原路面处理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指对原有的路面采用冷再生机
械全部挖翻袁收集废料袁再投入到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袁 因此袁对于原路面的处理袁是采用机械对其进行开挖袁 开挖后应该对底基进行整平遥 对老路进行铣刨和拌 和袁 同时要保证再生机械连续不断尧 均匀缓慢地进 行遥 并且袁 由于再生设备的宽度相对于路面来说较小 的原因袁施工时应该分段尧分幅地来进行施工遥 3.2 配合比设计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水泥 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
杨安然 渊 甘 肃 路 桥 建 设 养 护 科 技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袁 甘 肃 兰 州 730000 冤
揖摘 要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袁公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袁随之而来的是公路养护项目也日益增多遥 对于公 路养护的方式有很多种袁而冷再生技术是一种成本低尧可有效节约资源的一种可行性养护方式袁在很多公路养 护项目中被应用遥 基于此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袁采用冷再生技术对其进行养护袁对该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袁并 且从原路面的处理尧配合比设计尧混合料拌合尧运输尧摊铺尧碾压尧接缝处理等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袁 从而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遥
广泛的应用遥 同时袁冷再生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尧效率 高 等 特 点 袁 可 有 效 的 节 约 成 本 30 % 左 右 袁 并 且 可 以 缩 短 工 期 50 % 以 上 袁 在 公 路 养 护 的 过 程 中 袁 施 工 流 程 简 单袁 降低了对交通的干扰袁 对于交通量大或道路窄的 路段特别适用遥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维护修复技术,其应用可以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路面的抗压性和耐久性。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路面的损坏和老化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路面维护修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开展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公路建设和维护中,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老化、裂缝、变形等问题,提高路面的抗压性和耐久性。

通过对水泥稳定再生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和参数优化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技术的效率和可行性。

通过探讨就地冷再生工艺流程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可以确保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理、工艺流程、参数优化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为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公路路面的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当前公路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率。

传统的公路路面材料多为石油铺装或混凝土材料,具有较高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采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旧路面材料资源,降低资源浪费,减轻环境压力。

2. 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再生水泥稳定技术可以将旧路面材料再利用,减少了新材料的使用量,节约了建设成本。

再生水泥稳定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可以降低公路维护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3. 提高路面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处理的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公路路面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裂性,减少路面损坏和安全隐患,提高公路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研究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推动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应用探讨

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应用探讨

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应用探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公路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由于农村公路路面结构大多采用半钢性基层,路面基层在重载作用力下,已经出现路面开裂、破碎等现象,严重的影响力农村路面的正常运行,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能将农村公路的沥青基面层和旧材料有效的利用起来,极大的节省了公路改造、修复使用的材料,增加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水泥穩定冷再生技术对农村公路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专业的道路施工机械,将原有的路面进行破碎、拌合,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路面材料,然后再将路面压实、整平形成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的一种施工技术。

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能有效的节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施工成本,加快施工工期,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2. 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的建设范围越来越广,公路的养护范围也逐渐增大,由于公路养护范围大,公路养护人员比较少,车辆对公路的荷载破坏逐渐增大,导致农村公路的破坏力度逐渐增加,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

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能有效的增加农路公路路面的强度,节省公路施工材料,对农村公路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节省材料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是利用公路原有的路面及材料进行施工,极大的减少了砂石材料及其他施工材料的使用量,有效的节省了施工材料,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成本投入,增大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能充分的利用公路原有的各种资源,减少了旧路面废弃材料的产生量,有效的提高了公路的社会效益。

2.2 不损坏公路原有的路基农村公路的设计、定线、施工,大多是为了方便农村群众的出行,农村公路很难发生大幅度的改动,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能重复利用旧的公路路面,良好的保持公路原有的线形,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不需要挖土重建,并且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是一次性施工,极大的减少了对原有公路路基的破坏。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路面材料的需求也愈发增加。

而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正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路面修复和改造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废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

本文将针对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原理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将废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破碎、混合、再生,形成一种新型的稳定层材料,然后将其用作路面修复和改造。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废弃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性处理,使其重新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对新骨料的需求,减少对新材料的消耗。

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节约,还能够降低公路建设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推动公路建设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1. 路面断面清理:首先需要对废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清理,将路面上的杂物和污染物清除干净,为后续的破碎和再生工作做好准备。

2. 破碎再生:将清理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破碎,然后通过筛选、混合再生,使其重新成为一种新型的稳定层材料。

这一步需要选用适当的破碎设备和质量稳定的再生设备,确保再生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3. 添加改性剂:为了使再生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需要添加适量的改性剂,如水泥、矿粉、灰等。

通过对再生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提高其抗压强度、抗渗性和抗冻融性,保证其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铺设和压实:经过改性处理的再生材料需要经过铺设和压实,将其作为路面稳定层材料使用。

在铺设和压实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厚度和均匀度,确保整个路面稳定层的质量达标。

5. 养护和检测:铺设完成后,需要对新铺设的稳定层进行养护,确保其在早期使用中能够不断提高强度,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发现并及时修补各种问题,保证路面的正常使用。

1. 绿色环保: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废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资源,减少对新骨料和新材料的需求,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由于公路工程的长期使用和频繁车辆通行,使得路面磨损严重,给公路的维护和更新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公路工程领域的一大创新。

一、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概述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以水泥为主要黏结材料,通过对路面碎石进行再生利用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路面的再生利用。

其主要工艺包括路面破碎、水泥稳定处理、摊铺压实、冷再生再铺设等步骤。

相比传统的路面维护和更新方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和经济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1. 路面破碎再生技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前提是要对路面碎石进行再生利用,因此路面破碎再生技术是其关键之一。

目前,常见的路面破碎设备有高速强梁式破碎机、移动冲击式破碎机等,这些设备能够将旧路面破碎成符合再生利用要求的碎石料。

2. 水泥稳定处理技术水泥稳定处理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核心环节,其关键在于水泥与碎石的充分混合,以及保证充分固化和稳定性。

在水泥稳定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泥用量、控制水泥与碎石的充分混合、控制水泥与碎石的湿度等参数,以确保处理后的路基材料符合工程要求。

3. 冷再生再铺设技术冷再生再铺设技术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最后一步,它是将水泥稳定处理后的碎石料重新铺设到路面上,形成新的路基结构。

在冷再生再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重新铺设的碎石料均匀、密实,确保路面的平整和稳定。

三、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程应用案例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已在国内外的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量的工程案例充分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优势。

1. 某高速公路路面更新工程某高速公路路面因长期使用,出现了较严重的磨损和裂缝,需要进行更新工程。

通过采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将旧路面碎石料进行再生利用,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水稳冷再生在高速公路大修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水稳冷再生在高速公路大修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l工程 管理
l oN T UC I C S R T ON
桩体变形仅 为计算值 的三分之一 。
偏于保 守 ,说明在设计 过程 中尚存在许多可 以优化之处 。
五 、结语
对 于采用 明挖 法施工 的 车站来 说 ,围护结 构 是设计 的重点 与难
参考文献 :
【】 1陈忠汉等 深基 坑工程[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杜,2 0 ; M】 0 2 【] 2 冯谦等 联合支护体 系在深基坑工程 中的应用研究[ 地 下空间- J 】 9
水泥稳定碎石作对比 ,进行 了相关试验研 究。研 究分析表明 ,在 高速公路 大修养护 中应 用水稳 冷再生 ,可以保 证路 面基层质量 ,节约造价 , 得 值
推广应用。
关键 词:水稳冷再生 ;配合比设计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稳 定性 ;
1前言 .
水稳冷再生技 术是把原水稳 基层铣 刨料经破 碎机破碎 后 。筛分成
③水 :普通 饮用水 ,或洁净不 含有害物质 的水。 3 设计 依据 : 《 路路面基 层施工技术 规范 》JJ3.00 . 2 公 T0420 3 水稳 冷再生混合 料级配 范围 : . 3
表1 稳冷再 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水
要求 的规格料 ,再按设计 配合 比掺人一 定数量水 泥 、水和新 集料 。拌
裂、车辙 、沉 陷、排 水不 良等病 害 ,严 重影响 了该路 的使 用性能 。急 需进 行大修养护 。
3 I 5 2 . 65 l 9
通过下列 L m的质最 百分率 晡 ̄/ m
95 . 47 .5 23 .6 06 0 0 5 . .7
07 .
液限% 翅性指数
拌冷 再生沥青混凝 土 ,统一加 铺 lc 沥青 混凝 土 ( c A .3 7m 和最佳含水 量。 lm 4m C 1C+ c AC2C);方案c: 面发生严 重的结拇 陡破坏 , 刨原沥青 而层 和 .0 路 铣 3 . 6根据 确定 的最佳 含水 量 ,拌 制水 稳冷再 生混合料 ,按要求 压

浅谈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在县乡公路中的应用

浅谈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在县乡公路中的应用
21 年第2 期 01 0
科技 疆向导
◇ 交通与 路建◇
浅谈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 在县乡公路中的应用
崔 景 攀 ( 丘 市恒 通 路 桥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河 南 商
沥 青路面水泥稳 定就地冷再生基层 技术是将需要 改建或大修 的 旧路面结构层 , 经过铣刨 、 破碎 , 并加 入适量的水泥稳定 剂 , 在常温情 况下进行 加水拌 和、 摊铺 、 , 碾压 使之形成具有一定使用功能 的再生混 合料 . 用于铺筑路 面基 层或底基层 的工艺技术 , 是一 种利于环保 和节 约能源的道路 维修方式 最早应用于欧美 国家 . 随着我同公 路建设 的 突飞猛进 . 沥青路 面维修养护量的不断增加 公路养护问题 日益突 出. 在旧路 面修复工程 巾开始逐步推广应用这项技术 。

厚的 、 均匀 的路 面 . 不存在传统施 工方法 中有 时出现的较薄路 面间的 有无遗漏和多余 () 3 将水泥均匀摊开 . 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撒布面积相等 。 水泥撒 薄 弱 界 面 布完后 . 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 . 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 点。 1 . 短 了施 工 工期 4缩 21 .. 7冷再 生机铣刨与拌 和 冷再生基层施工时 . 生机械最佳拌和速度可达 1m m n 再 2 / i 典型产 , () 1冷再生机推动水 车在原路 面上行进 . 、 量可达 2 2 i 是一种高产率的施工。 0m/ n m 。 ( )冷再生机行 进速度应根据 路面损坏状况和再 生深度进行调 2 冷再生基层施工直接利用了原路 面及基层材料 进行 作业 . 不再有 一般 为 6 / i 1m m n 使得铣刨后料 的级 配波动范 同不大 。网 m m n 2 / i. ~ 废料 的弃运 和新材 料的运入 . 减少了 中间环节 的时间 占用 . 短了基 整 . 缩 裂严重地段应降低再生机组行 进速度 . 提高铣刨转子转速。 层 的 施 工 工 期 () 3 再生机后应有专人跟随 . 随时检查再生深度 、 泥含量 和含水 水 基层养护 期过后 . 即可铺 筑所需 的沥青 面层 , 缩短 丁整个 项 目的 施工工期 。 1 _ 5环境保护 公路事业 的发 展 . 也使各种 资源 的供应 日 紧张 . 且在 过量的 趋 而 开采筑路材料的同时 . 我们的生态环境也遭到 了严重的破坏 对于道 路维修 . 清除的 旧路材料也 同样严重的影 响了周 围的环境 。 其 现有路 面材料 的充分 利用 . 减少 了因开采料场等所造成 的生态破坏 , 减轻 了

试述公路养护工程中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试述公路养护工程中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试述公路养护工程中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摘要: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提高沥青路面养护改造技术水平、节约资源、节省养护资金及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内涵、原理及施工特点,然后探讨了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公路养护;就地冷再生;应用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内涵和原理1.1就地冷再生技术内涵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含义是:充分利用现有沥青道路旧铺层材科,材料包括面层与基层,必要时加入部分新骨料,并根据一定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主要有水泥、泡沫沥青、水泥稀浆、乳化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从而修筑出具有所需性能质量的新基层的作业过程。

1.2就地冷再生技术原理就地冷再生是一种沥青路面再生工艺,能够对各种道路病害进行修复,它的原理是:运用专用的再生机械来翻拌、再生及重新摊铺原路面,原路面主要用作底基层或基层。

利用专用的再生机械来完成就地冷再生,它的核心为一工作转子,工作转子有大量硬质合金刀具装备,转子旋转时,铣刨现有铺层材料并拌和再生新旧材料,冷再生工艺仅在必要时有很少的新材料的加入,加强和再生现有铺层材料,将路面工程一次性完成。

就地冷再生技术有两种实现途径,以泡沫沥青为粘结剂,以水泥为粘结剂。

2.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特点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道路维修和改造的技术,可以适用于高级公路和一般的乡镇道路的维修改造,其使用时面对的公路损坏主要为基层遭到损害的情况。

过去该项技术的面向对象主要是乡镇以下道路的改造,近年来逐渐应用在了更高等级的道路维修。

2.1消耗成本低。

就地冷再生在施工时,是在旧的铺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就减少了原有的旧路面铺层材料进行清理、破碎以及运输放置等一系列问题,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分析摘要:伴随着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公路的改造、维修和养护工作量日益剧增,再生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该技术的应用很好地降低公路施工的成本,缩短工程,满足要求,提高效益。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以举例的方式探讨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面;冷再生技术;关键技术;水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当前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我国各地也修建有越来越多的公路工程,在公路改造、项目维修与养护方面的工作量越来越多。

过去进行公路改造和公路维护时通常应用传统方法,投入大量材料,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相关技术发展应用下,就地冷再生技术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广泛得到应用,不但发挥其优势合理应用旧基层材料,还增强了路面基层使用性能的稳定度,确保实际应用需求得以满足,最大程度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1.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原理及特点分析1.1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原理冷再生技术是在进行公路施工时利用专门再生机械将原来路面结构破碎,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新材料后,通过常温环境的创设和拌和稳定剂的操作,再次进行压实,成为新型的路面结构[1]。

这个过程需要应用再生机械设备,而应用的重点在于切削转子,工具上装有硬质合金的刀具。

进行切削转子的过程中,通过铣刨破碎、喷洒腔水、铺设水泥等进行拌和,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利用计算机加以控制,从材料的密度、施工的速度以及再生的宽度与深度进行调节来确定。

1.2水泥冷再生技术的特点水泥冷再生技术本身是一种以水泥作为添加剂的技术,也就是在原有松散或粉碎的路面添加适当的水泥与水,进行拌和后摊铺压实而形成一种强度增加、耐久性较好的材料。

尽管属于新型的复合材料,但与水泥稳定碎石还是较为相似的[2]。

在所有的化学类稳定剂当中,水泥是使用最为广泛且最稳定的,价格也很便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以及抗水能力,但是水泥也存在缺点,比如说会出现收缩裂缝,所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为了有效控制收缩裂缝,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不得高于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实际工程,通过介绍就地冷再生工艺技术及应用检测结果,阐明了就地冷再生具体施工工艺的应用情况,并指出冷再生技术的优点:可充分利用原路铣刨的废弃料,同时又节约了大量建筑材料;避免废弃料占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投资,降低了成本,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公路养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工艺应用1 前言国家实施通县油路、县际油路、通乡油路以及西部大开发、扩大需等政策后,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公路管养事业迅猛发展,同时原有道路路面的大中修及改建工程比例不断扩大。

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根据设计年限每隔10~15年,就需要翻修一次,如今,早期修建的高等级路面已经或即将进入维修或改建期,大量翻挖、铣刨的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用水泥稳定集料等半刚性基层,在重载作用下基层很多已出现开裂、破碎等破坏,在路面维修、改造时需要一并予以处理。

沥青路面改造或养护如继续采用传统方式,不仅增加了重修路面所需的沥青和砂石材料,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随着基层的加铺,不断提高的路面标高使路面宽度变得越来越窄,周边与之搭接的道路高度也随之提高,使得沿线村庄排水问题难于解决。

如果采用冷再生技术,将沥青面层和基层旧料加以再生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筑路材料,充分利用旧路材料,恢复和提高旧路强度,还有利于节约能源,避免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

因此,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就成为构建节约型社会、环保社会、绿色社会的重要课题。

笔者根据宜良至狗街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实施的“就地冷再生基层科技示路”试验段施工检测资料及从事设计工作所得经验,简单阐明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技术的应用知识。

2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概念2.1 就地冷再生定义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就是在经再生机(或铣刨机)按规定的深度、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进行铣刨后得到的具有一定级配的水稳混合料(必要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新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水泥,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通过整形、碾压、养生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道路基层或底基层的工艺技术。

就该技术材料形成的工艺要求来讲,与其他传统再生技术过程是近似的,都需要经过回收、破碎,要有一定的级配,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水泥、沥青等),在常温情况下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混合料。

但在施工工艺方面却有较大的区别,就地冷再生是基于特别的施工机械及组合,在旧路再生现场集铣刨、破碎、掺配、拌和、摊铺、整平、压实等工序于一体的工艺方式,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工序上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再生效益。

2.2 施工工艺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原道路特殊处治→准备新加石料(若需要)→再生机组就位→摆放及撒布水泥→冷再生机铣刨及拌合→碾压整形→接缝及掉头处的处理→养生。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流程宜按上述顺序进行。

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应用结果分析3.1 工程气候条件宜良县宜狗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温、土温变幅不大,年平均温度16.3℃,最冷月平均温度8.1℃,最热月平均温度21.8℃;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

季节温度变化以春季为大,冬季起伏较小,地表温度年平均值18.9℃。

3.2 旧路状况调查旧沥青路面的弯沉值对试验路段的冷再生设计影响至关重要,在试验段开始铺筑前,先对原有沥青路面的弯沉进行了检测。

根据实测值计算代表弯沉。

对原路结构和材料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基顶面结构层厚度约30cm,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已经松散,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近似认为该层为级配碎石。

根据各路段的代表弯沉值反算土基顶面回弹模量。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认为30cm结构层的模量从上而下为线性变化,再生层设计厚度为20cm,采用插法计算20cm层底部模量。

计算结果见表3.1所示。

表3.1 原路段代表弯沉值及回弹模量3.3.1 设计原理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结构组合设计总体上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相同,只是旧路大修、改建时,应根据收集调查的交通量数据,确定交通量增长率,计算设计年限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结合路面等级及路面类型,采用沥青路面半刚性设计理论,计算设计弯沉值。

根据原路面设计强度和路况调查中得到的路面损坏情况,预估冷再生结构层厚度,并挖验检测冷再生结构层下承层的当量回弹模量,试算后确定再生层的厚度,一般厚度不宜小于18cm。

由路况调查中现场承载板试验获得的原路各层下部复合模量,采用插法确定预估的道路铣刨深度处下层复合模量,以此模量作为再生层底部模量。

按设计弯沉值验算结构层厚度如验算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拟定结构层组成进行计算,直至验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

最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采用的路面结构方案。

3.3.2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设计结果路面基层采用的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新工艺结构,设计中充分吸收以往类似工程的实际经验,注意体现经济、适用、耐久的设计思想。

对设计中由经验公式确定的部分数据,需要通过试验路面铺筑的相关试验检测进行验证。

严格按照现行检测标准进行质量检测验收后,方可进行全线施工。

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再生基层分段计算厚度在22 cm—26 cm之间;旧路路面大修再生后仅进行磨耗层铺筑,即:4cm 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凝(AC -16F )+0.6cm 稀浆封层(ES -2)。

3.4 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 3.4.1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施工前,在原道路上取有代表性的铣刨料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规和规程进行相关试验。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用做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其颗粒组成应在表3.2所列规级配围,对于二级公路宜按接近级配围的下限组配混合料。

对级配不良的铣刨旧料,应通过掺加部分新料以改善其级配,对新加料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规和规程进行试验,并进行配合比设计。

(1)将旧混合料的代表试样完全风干,测定旧混合料完全风干后的含水量。

(2)根据旧混合料和新加料的级配确定合成级配,绘制级配曲线,使设计合成级配在相应的级配围,且宜接近表3.2中级配围的中值。

铣刨旧料的筛分结果见表3.2,其级配组成符合《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要求。

(1)分别按4%、4.5%、5%、5.5%、6%五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如果稳定材料塑性指数大于12或颗粒较细应适当提高1%~2%的水泥剂量。

(2)根据设计配合比确定的新旧料比例进行配料,配料时大于37.5mm 的材料用19~37.5mm 进行替代。

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3)根据最佳含水量和计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

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规定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4)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5)根据要求的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试件室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应符合公式3.1的要求。

)d a v R R Z C ≥- (3.1)R d —设计抗压强度Z a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C v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 )而变的系数,取保证率为90%,即Z a =1.282。

表3.3 配合比设计参数主要应用德国维特根公司生产的WR250OS型就地冷再生机来实现再生施工。

(1)WR2500S型就地冷再生机一台;(2)20T(自重)单钢轮压路机一台;(3)≥32T(自重)单钢轮压路机一台;(4)水车三辆。

3.5 试验路施工工艺组织3.5.1 冷再生机组就位(1)使用推杆连接再生机组,并连接所有与再生机相连的管道。

(2)检查再生机操作人员是否已将有关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3)应检查水车水是否充足。

(4)排除系统中的所有空气并确保所有阀门均处于全开度位置。

(5)检查再生路段的导向标志,确保导向标志明确。

(6)对再生施工中所需要的其它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3.5.2 摆放和摊铺水泥(1)水泥添加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将粉状水泥撤布在再生机前的被再生路面上,再生机经过时可将水泥与被统刨下来的旧混合料进行拌和。

②用专用水泥稀浆搅拌输送车将水泥与水拌和成稀浆状,水泥稀浆可以直接喷洒到再生机的拌和罩壳。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水泥用量的精确性,同时也防止了因刮风等而损失水泥材料。

③采用专用水泥撤布车撤布水泥,撤布车作为再生机组的一部分。

(2)人工摆放和撒布水泥,应根据水泥剂量,计算每平方米水泥稳定层需要的水泥用量,并确定水泥摆放的纵横间距。

①若使用水泥稀浆车,应计算水泥浆的喷入量,且实际的水泥剂量应多O~0.5%;②采用工地人工撤布水泥,实际的水泥剂量应比室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③水泥的最小剂量应不低于4%。

(3)宜良至狗街路面大修科技试验示路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采用上述第一种水泥添加方式:①水泥剂量按4%添加,根据计算出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2.5m ×0.8m),在已铺筑好细砂的路面上做好安放标记。

②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3.5.3 新集料的添加若需要添加新集料,应根据室设计结果和原道路再生深度围的平均密度,计算每平米新料的添加量。

根据每车料的质量或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将新加料均匀地撤布在旧路面上,并检查新加料撤布是否均匀。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为增加铣刨料中细料的不足,利用摊铺机在原路面表面摊铺了一层5cm的细砂。

3.5.4 冷再生机施工(l)冷再生机推动水车在原路面上行进。

(2)再生机后有专人跟随,随时检查再生深度、水泥含量和含水量,并配合再生机操作员进行调整。

(3)每刀再生结束后,检查铣刨毂的刀架、刀头,发现损坏立即更换。

就地在生机的铣刨深度为22cm~26cm,行驶速度为5m/min, 铣刨毂的转速为150r/min,加水量为3.3%,但根据天气情况略有差别,在0.1%~0.2%之间。

3.5.5 碾压成型根据试验路得到的结果,确定碾压工艺组合为:YZ12静压1遍,振压8遍(YZ12振压6遍,XSM220振压2遍)。

(1)在再生机后紧跟一台YZ12型单钢轮振动压路进行初压,先静压一遍后采用高幅低频进行压实,然后采用XSM220型单钢轮压路机再振压两遍。

钢轮压路机的工作速度为2.36km/h。

(2)在初压完成后,用人工找平的办法找平。

(3)整形后,立即用22T单钢轮压路机先以高幅低频振动模式后以低频高幅模式进行压实。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时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