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友病多学科治疗_周敏

合集下载

儿童血友病罕见病诊疗规范

儿童血友病罕见病诊疗规范

儿童血友病一、诊疗规范(一)概述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可分为血友病A(h emophili A,HA)和血友病B(hemophilia B,HB)两种。

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

(二)病因和流行病学编码FⅧ和FⅨ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女性常是携带者(46;XX),而男性是患者(46;XY),女性患者极为罕见(通常是由2个FⅧ或者FⅨ基因同时发生缺陷,或者是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所致)。

在FⅧ和FⅨ基因中点突变、缺失、插入和重排/倒位均可见,点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缺陷,约在90%的患者中存在。

HA中45%的重型患者为重现性的基因倒位突变;而HB患者中无重现性突变。

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

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000。

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占15%~20%。

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

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国1986—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000人口。

(三)临床表现HA和HB的临床表现相似。

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表现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内部脏器出血等。

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

根据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成轻型、中间型和重型。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临床分型活性水平(IU/dl)出血症状轻型>5~40大手术或外伤可致严重出血,罕见自发性出血中间型1~5小手术/外伤后可有严重出血,偶有自发性出血重型<1肌肉或关节自发性出血(四)辅助检查1721.筛选试验包括进行血小板计数排除血小板异常导致的出血;凝血检查中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均正常。

艾美赛珠单抗应用于1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体会

艾美赛珠单抗应用于1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体会

艾美赛珠单抗应用于 1例重型血友病 A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体会引文: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的自发性出血,也可有消化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的出血。

此外,外伤后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也是本病的特点之一[1]。

目前A型血友病比较成熟且标准的治疗方案为外源性输注重组FⅧ制剂或者病毒灭活的血源性FⅧ制剂的替代治疗。

然而,该方案不仅治疗成本高昂,而且还容易诱导FⅧ抑制物的产生,同时其半衰期较短,需要频繁建立静脉注射通路,因此非因子药物治疗应运而生[2]。

其中,艾美赛珠单抗(Emicizumab)作为其代表药物,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有或无抑制物产生的血友病儿童和成人患者的预防性治疗,它是一种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模拟FⅧa的辅因子功能,同时桥接FⅨa和FⅩ,使FⅩ在没有FⅧ的情况下得以继续激活,导致剂量依赖性地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并增加凝血酶的生物合成,但其不会引起正常人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上的高凝状态[3-7]。

结合多项国际临床研究结果可知,艾美赛珠单抗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方面具有良好表现,且较长的半衰期可以减少患者皮下注射的频率,从而显著减轻血友病患者的疾病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Activated 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aPCC),因研究证实大剂量的aPCC在艾美赛珠单抗存在的情况下会导致过量的凝血酶产生,因而发生血栓或血栓性微血管病事件(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的风险会相应增加[6]。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血尿、脓尿等,如不及时就诊且干预治疗,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8]。

血友病讲课PPT课件

血友病讲课PPT课件
原因
家庭支持:家 人、亲友的关
爱与陪伴
社区支持:社 区组织、志愿 者提供的帮助
与关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疗支持:医 生、护士的专 业指导与心理
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帮 助患者调整不合理 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提高应对能力和情 绪管理能力。
心理动力学疗法: 深入探讨患者的内 心世界和无意识的 动机,解决深层次 的心理问题。
在运动前进行热身,以减少 肌肉关节损伤的风险
血友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选择低冲击性的活动
运动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状 况,避免过度疲劳
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 松,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
避免创伤和过 度使用:避免 剧烈运动和过 度使用关节, 以减少出血风
险。
定期检查:定 期进行血液检 查,监测凝血 因子活性,以 便及时调整治
诊断标准:凝血因子活性低 于正常值
诊断方法:通过检测凝血因 子活性进行确诊
诊断流程:先进行初步筛查, 再进行确诊实验
诊断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血友病
血友病治疗方法
定义:使用正常的基因或蛋白质来替代缺陷基因或蛋白质的治疗方法 目的:提高患者的生理功能或减少疾病症状 方法: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酶替代疗法等 案例:使用凝血因子IX替代疗法治疗血友病A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汇 报 人 员
02 血 友 病 概 述
03 血 友 病 治 疗 方 法
04 血 友 病 预 防 与 护 理
血友病患者心理支 05 持
血友病患者生活管 06 理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血友病概述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患者血液中缺乏必要的凝血因子,导致出血不止 轻度患者可能在关节、肌肉或深部组织出血,重度患者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 血友病主要影响男性,女性通常为携带者

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笔记本上。

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想到那些患有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孩子们,我的心头不禁一紧。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们要为这些小生命争取更多的希望。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救治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孩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为了让这些孩子重获健康,我们必须制定一套全面的医疗救治及保障管理方案。

二、目标设定1.提高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救治水平。

3.建立完善的保障管理体系,减轻家庭负担。

三、具体措施1.加强基层医生培训为了让更多基层医生掌握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早期识别和救治技能,我们将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

同时,通过线上平台,为基层医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在每个地级市设立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水平。

中心内设专门的病房、实验室和康复区,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3.优化救治流程简化挂号、检查、治疗等环节,缩短救治时间。

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救治。

同时,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完善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医疗保障水平。

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实行免费救治或减免部分费用。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5.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普及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防治知识,提高家长和孩子的自我保健意识。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6.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的监测,定期发布统计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对救治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救治方案。

四、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1-3个月):开展基层医生培训,建立区域医疗中心,优化救治流程。

脐血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脐血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脐血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周雪梅;沈闵;周敏;钱泓;凌婧【摘要】[目的]探讨脐血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患儿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9例WA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移植前、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8例患儿植入后恢复良好,1例移植后死亡.[结论]通过移植前心理护理、伴发病的护理、移植过程中操作护理、出血的观察以及移植后并发症的护理,利于WAS患儿的恢复.【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7(015)025【总页数】2页(P3104-3105)【关键词】Wiskott-Aldrich综合征;脐血移植;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综合征;护理【作者】周雪梅;沈闵;周敏;钱泓;凌婧【作者单位】21500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1500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1500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1500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1500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即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发病率为1/100万~10/100万,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1]。

目前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基因诊断技术的开展,多于婴幼儿期明确诊断。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WAS一种有效的方法,长期生存率达80%。

由于患儿常合并营养不良、移植期间、移植后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对WAS患儿的护理仍存在一定的挑战[2-3]。

2015年1月—2016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9例WAS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WAS患儿9例,均为男孩。

确诊年龄1.3个月~9.3个月,平均4.3个月;移植年龄6.8个月~30.6个月,平均14.1个月。

血友病A诊疗指南(2022年版)

血友病A诊疗指南(2022年版)

血友病A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血友病A(Hemophilia A,HA)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呈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Ⅷ(FⅧ)质或量的异常。

临床表现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以停止为特征,常在儿童期起病,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患者逐渐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而致残。

男性人群中,H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而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

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000人口,其中HA占80%~85%。

HA是由于单一凝血因子缺乏或质量异常导致的疾病,对血友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可以通过合理、正确的预防治疗,或出血后及时的替代治疗,避免出血以及出血造成的关节损伤及残疾等,使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二、临床表现由于FⅧ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具有重要作用,HA患者临床表现为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的出血。

其中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也可有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

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假性肿瘤等,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外伤或手术后持续出血也是本病的特点。

出血程度与FⅧ活性相关,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出血,只有在损伤或手术后才发生出血;重型患者则自幼即有出血,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出血;中间型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

当男性患者尤其儿童出现自发出血、外伤或手术后出血不止等表现时,需考虑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的可能。

追问患者家族史,并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三、实验室检查(一)筛选试验。

包括血小板计数、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形态)、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定量等。

HA患者仅表现为APTT延长,但部分轻型HA患者APTT仅轻度延长或为正常高限。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复发或难治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复发或难治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复发或难治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中的应用
尚倩雯;张乐萍
【期刊名称】《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年(卷),期】2024(29)2
【摘要】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常见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或难治(R/R)仍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在成人R/R ALL-B患者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工具。

回顾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及单臂研究,证明贝林妥欧单抗无论作为挽救还是巩固治疗在儿童R/R BCP-ALL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

【总页数】5页(P81-85)
【作者】尚倩雯;张乐萍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临床分析
2.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安全用药实践经验
3.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
4.贝林妥欧单抗在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注
射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中国儿童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

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

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
杨建晓;庞长河;孙红卫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年(卷),期】2007(030)010
【摘要】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手术时机。

方法对5例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例患者中,3例经及时补充足量Ⅷ因子后开颅手术,痊愈出院;1例经补充Ⅷ因子后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临床症状消失出院;1例在等待手术时机过程中死亡。

结论及时明确诊断血友病类型,并补充足量凝血因子,尽早手术,才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杨建晓;庞长河;孙红卫
【作者单位】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71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51
【相关文献】
1.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J], 狄红珍
2.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探讨 [J], 吕乃武;王红梅;张轶斌;刘福庆;贾锐
3.小儿血友病A颅内出血合并抑制物形成1例 [J], 路云峰;陈立军;高飞;戴云鹏;赵
平;管国涛;刘丽英
4.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 [J], 杨建晓;庞长河;孙红卫
5.血友病A合并颅内出血临床分析 [J], 张庆;高钰;金晟娴;贺钰磊;李丹;李蕙;史宏;周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血友病护理查房PPT

小儿血友病护理查房PPT

05
小儿血友病护理措 施
预防出血的护理措施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小儿的皮肤、关节、口腔等部位,及时发现出血倾向
避免创伤:避免小儿受到外伤,如跌倒、碰撞等,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饮食调整: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等,有助于促 进血液凝固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如抗凝剂等,以预防出血的发生
家族遗传因素: 小儿血友病的 发生与家族遗 传因素密切相 关,家族中有 血友病病史的 人群更容易患
病。
地区差异:不 同地区的小儿 血友病发病率 可能存在差异, 可能与当地的 生活环境、饮 食习惯等因素
有关。
小儿血友病临床表现
出血:皮肤、黏膜、关节出血,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 关节畸形:因反复出血导致关节腔内纤维蛋白沉积,引起关节腔狭窄、关 节面破坏,导致关节畸形 假性血友病: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关节腔出血较少见
关节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
关节功能锻炼的 重要性:促进关 节血液循环,减 轻疼痛,防止关 节僵硬和肌肉萎 缩
关节功能锻炼的 方法: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抗阻 运动等,根据患 儿年龄和病情选 择合适的方法
关节功能锻炼的 注意事项:避免 过度运动,根据 患儿耐受情况逐 渐增加运动量, 注意保护关节, 避免受伤
与家属沟通与健康教育
沟通技巧:如何与家属建立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健康教育内容:血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
患儿及家属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缓解焦虑和恐惧 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制定: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提高他们的参与 度和满意度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患儿关节功能评估
评估目的:了解 患儿关节功能状 况,为制定护理 计划提供依据

(完整版)血友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血友病诊疗指南

血友病诊疗指南概述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可分为血友病A (hemophilia A,HA)和血友病B(hemophilia B,HB)两种。

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

病因和流行病学编码FⅧ和FⅨ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女性常是携带者(46;XX),而男性是患者(46;XY),女性患者极为罕见(通常是由2个FⅧ或者FⅨ基因同时发生缺陷,或者是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所致)。

在FⅧ和FⅨ基因中点突变、缺失、插入和重排/倒位均可见,点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缺陷,约在90%的患者中存在。

HA中45%的重型患者为重现性的基因倒位突变;而HB患者中无重现性突变。

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

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

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 占15%~20%。

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

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国1986—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 000人口。

临床表现HA和HB的临床表现相似。

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表现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内部脏器出血等。

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

根据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成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表36-1)。

表36-1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临床分型因子活性水平出血症状(IU/dl)轻型>5~40 大手术或外伤可致严重出血,罕见自发性出血中间型1~5 小手术/外伤后可有严重出血,偶有自发性出血重型<1 肌肉或关节自发性出血辅助检查1.筛选试验包括进行血小板计数排除血小板异常导致的出血;凝血检查中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均正常。

血友病的4种治疗方法

血友病的4种治疗方法

血友病的4种治疗方法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易于出血,并可出现关节、肌肉和内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血友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替代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康复治疗四个方面。

替代治疗是血友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维持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的正常水平。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输注凝血因子浓缩物和输注凝血因子复合物两种形式。

输注凝血因子浓缩物是一种常用的替代治疗方法,通过将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浓缩提纯后,经静脉注射给予患者,达到补充凝血因子的目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友病治疗方案中,一般建议血友病患者至少每周注射一次凝血因子,以保持血液凝固功能的稳定。

与传统的输血方法相比,凝血因子浓缩物的使用更安全,更有效,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出血和并发症。

输注凝血因子复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替代治疗方法,它通过将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与血浆中的其他辅助因子结合,制成复合物后静脉注射给予患者。

凝血因子复合物既可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又可以改善凝血功能,缩短出血时间,常用于治疗血友病A和血友病B等病例。

然而,凝血因子复合物所含有的辅助因子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频率,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是血友病的另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和抗纤溶酶药物等。

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纤维连接蛋白的活性,减少血液凝固反应,从而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出血和并发症。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治疗中,对于一些不能同时进行替代治疗的患者,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可以作为临时替代的方法,以减轻出血症状。

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纤维连接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血液凝块的形成,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治疗,对于一些容易形成血栓的高危患者,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可以作为长期预防的方法,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儿童血友病的预防治疗

儿童血友病的预防治疗
的载体靶 细胞 有肝 细胞 、 骨髓 间质细胞 、 内皮 细胞 和
肠 上皮细胞 等 J 。
8 .王鸿利. 血友病的基因治疗 . 内科理论与实践 , 0 ,( ) 7 - . 2 832 : 8 0 9 1
9 a e .S mu l L,Mu p y,Ka h r e AH. G n h r p o a mo h l . rh te n i e e t e a y f r h e p i a i
h mo h l 2 0 e p i a, 0 5. i
3 血友病诊断和治疗 的专家 共识.内科 理论 与实践 ,0 9 4 3 : . 2 0 , ( )
2 6 2 4. 3 -4
4 .王振义等. 血友病.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0 7 20.
5 D vd . Exe d n afl e i o g lt n a tr : wh r o e . a i L t n i g h l- f n c a u ai fc o s i o e e d w sa d tn ?Th o o i s a c r mb ss Re e r h,2 08, 2 s - 8. 0 1 2: 2 S 6 Ro e tT . b r P,S s n C u a L,Ge r e DK ,e 1 r l n e c i i co og ta .P oo g d a t t o f tr v yf a l X a a s mo o rc c u i n r ti . B o d, Ma 01 n me i F f so p oe n lo r 2 0,1 5: 1 25 26 0 7- 0 4. 7 .Th ma ,W i id W ,Ul c ,e .P oo g d i — io h fl eo os W l e f i r hK t 1 a r l n e n v v a - f f l i f co VIa y u i n o l u n Th o Ha mo t 2 08,9 atr I b f so t ab mi . r mb e s, 0 9: 6 9 6 7. 5 .6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
✓血友病患者应该在血友病中心接受综合关怀团队的诊疗与随访。 ✓急性出血时应及早到附近的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者在家庭进行自我注射。
➢ 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疼痛、功能障碍以及远期残疾,并显著减少因并发症导 致的住院。
➢ 家庭治疗必须由血友病中心的专业人员密切监管,且只有在患者及其家属 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培训后才能开始进行。
✓近两年来,各种长效凝血因子产品和非因子类产品相继问世,部分产品已经 在我国上市。因此,有必要对于过去的共识/指南进行更新。
✓本指南仅讨论血友病的治疗,着重讨论非手术治疗,关于血友病的诊断、骨 科手术等请参见文献和文献。
✓另外,各种长效凝血因子产品由于国内尚未上市,本指南也暂时不涉及。
一、治疗原则
三、替代治疗的实施
✓ 关于预防治疗,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案。 ✓ 最低剂量为英国1976年在血友病A中使用12 IU/kg,每周1 次。目前欧美常用以下三种预防
治疗方案: (1)瑞典Malmö方案(大剂量方案):每剂25~40 IU/kg,血友病A患者每周3 次,血友病B 患者每周2 次。 (2)荷兰Utrecht 方案(中剂量方案):每剂15~30 IU/kg,血友病A患者每周3 次,血友病B 患者每周2 次。 (3)加拿大升阶梯方案(仅限血友病A):每剂50 IU/kg 每周1 次→每剂30 IU/kg 每周2 次→ 每剂25 IU/kg 隔日1 次。 ✓ 有比较研究显示:虽然荷兰的中剂量方案临床结局(包括5 年出血次数和关节评分)稍差于
的按需治疗不仅可以及时止血止痛,更可阻止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的发展。 但按需治疗只是出血后治疗,无法阻止重型血友病患者反复出血导致关节残 疾的发生。围手术期替代治疗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的替代治疗, 目的在于保证血友病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手术后的顺利康复。

血友病合并抑制物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血友病合并抑制物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THANKS
分型
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种类,血友病可分为血友病A(缺乏FⅧ)、血友病B(缺 乏FⅨ)和血友病C(缺乏FⅪ)。抑制物可分为高反应性和低反应性两类。
实验室检查方法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通过测定凝血因子活性,了解凝血因子缺乏程度和类型。
抑制物检测
采用Bethesda法或Nijmegen法检测抑制物,确定抑制物的存 在和滴度。
关节病变处理
对于关节病变,可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物理治疗包括冷敷、热敷 、理疗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等;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严重关节病变患 者,如关节置换术等。
抑制物处理
对于产生抑制物的患者,可采取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浆置换等方法。同时,应调整凝血因 子替代治疗方案,如增加剂量、改变给药途径等。
预防措施建议
01
避免外伤
血友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伤,如 避免剧烈运动、使用锐利工具等 。
02
03
定期输注凝血因子
疫苗接种
对于重型或中型血友病患者,定 期输注凝血因子可有效预防出血 和关节病变。
血友病患者可接种相关疫苗,如 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 预防感染。
处理方法介绍
出血处理
对于急性出血,应立即给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同时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对于严重出血或 危及生命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社会资源整合及政策支持
社会资源整合
整合社会资源,为患者提供医疗 、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减 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政策支持
倡导政府加大对血友病合并抑制 物患者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推动 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患者 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救助。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心理支持
家庭成员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 助他们克服恐惧和焦虑。
社会支持与关怀
社会宣传
01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向社会普及血友病知识,消除对患者
的歧视和误解。
医疗保障
02
政府和社会应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
时、有效的治疗。
就业支持
03
为患者提供就业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减轻家庭负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用于缓解血友病患者的关节疼痛 和肿胀等症状,但需谨慎使用,
以免加重出血。
糖皮质激素
在特定情况下,如免疫性血小板 减少症合并关节出血时,可考虑
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其他药物
如抗纤溶药物和抗凝药物等,可 用于辅助治疗或预防出血。
04 血友病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
对有血友病家族史的家庭进行遗传咨询,让父母 了解疾病遗传规律,做好生育决策。
新型药物研发
研发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减少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体系建立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为血友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生 活支持。
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众认知与关注度
1 2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血友病 的认知和关注度。
政策倡导
倡导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血友病患者,为其提供 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血友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血友病分为A型(缺乏因子Ⅷ)和B 型(缺乏因子Ⅸ),两种类型的症状 相似,但轻重程度不同。
症状
出血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皮 下瘀斑、血肿形成等,严重时可能出 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 的出血。

小儿血友病

小儿血友病

(四)实验室检查
3. 血友病基因检测
➢ 以便确定致病基因,为同一家族中的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 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判定患者产生抑制物的风险。
(五)血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血友病的诊断
➢ 男孩反复发生出血或外伤后出血不止 ➢ 亲兄弟或母系家族中男性有类似出血史 ➢ 临床表现为皮下血肿、肌肉血肿、关节出血 ➢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 确诊依赖于凝血因子Ⅷ、Ⅸ活性测定
(四)实验室检查
1. 筛查实验
➢ 凝血时间延长(轻型者正常) ➢ 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 ➢ 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正常
主要影响内源性凝血
(四)实验室检查
2. 确诊实验——凝血因子测定
➢ 用免疫学方法测定因子Ⅷ:C和因子Ⅸ:C的活性,对血友病A或血友病B有确 诊意义。 ‐ 重型(<1%) ‐ 中型(1%~5%) ‐ 轻型(>5%~40%)
(七)遗传咨询
➢ 遗传性疾病婚前检测;杜绝近亲结婚。 ➢ 对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筛查,以确定可能的其他患者和携带者,通过遗传咨询,使他们了解
遗传规律。 ➢ 对血友病家族中的孕妇进行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
妊娠8~10周可以行绒毛膜活检确定胎儿的性别;可以通过胎儿的DNA检测致病基因; 妊娠15周左右可行羊水穿刺进行基因诊断。如确定胎儿为血友病,可及时终止妊娠。
(六)血友病的治疗与预后
3. 因子替代治疗——预防治疗
➢ 预防治疗方案 ‐ 大剂量方案:血友病A 25~40U/kg,3次/周或隔日1次,血友病B,2次/周。 ‐ 中剂量方案:血友病A 15~30U/kg,3次/周,血友病B,2次/周。 ‐ 小剂量方案:血友病A 10U/kg,2次/周或每3天1次,血友病B 20U/kg,1次/周。

2022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2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2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血友病是一组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主要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两型。

特征表现为出血倾向,临床可表现为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

血友病程度越严重则发病越早,重型血友病在儿童期起病,而且需要终身治疗。

血友病综合关爱的重要内容是在血友病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开展血友病自我管理[1-2]。

血友病家庭治疗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患儿在发生出血后或为预防出血自行或由家长/监护人注射凝血因子(自我注射)以及在家庭内完成血友病护理和康复的总称。

家庭治疗的理念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接受,如欧洲2017年的调查显示:76%~100%的血友病患者(包括成人)采取了家庭治疗;而儿童患者则90%进行家庭治疗[3]。

我国家庭治疗刚刚起步,2007年广州地区的一项调查结果是27.6%[4],2016年北京、成都两所儿童医院的调查显示,仅有44.0%的血友病患儿开展了家庭治疗[5]。

国内家庭治疗面临的挑战包括:年轻父母缺乏对早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年长儿及家长相关知识应用能力不足:无法识别出血的最初征兆、对家庭治疗(自我注射)技术掌握有困难、存在畏惧、缺乏信心;对疼痛、医院和注射器有畏惧心理;家庭其他成员不会主动保证患儿的治疗依从性[6-7]。

但家庭治疗非常重要,可使患儿在出血时立即获得治疗、未出血时会依从规律的预防治疗;家庭治疗能显著减轻急慢性疼痛、减少残疾、减少因出血及其并发症住院、减少旷工或旷课,从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8-9]。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给血友病患儿就诊带来了不便,远程医疗逐步成为新型的血友病治疗模式。

疫情更加需要家庭治疗,而远程医疗的广泛开展也为家庭治疗提供了便利[10-11]。

中国血友病治疗协作组儿科专业组专家在2021年初共同发起并制订了本共识,旨在弥补目前国内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的空白,为推动我国儿童血友病事业助力。

血友病

血友病

护理措施
1.防治出血: (1)预防出血: ①养成安静的生活习惯,动作轻柔,剪短指甲、衣着宽松,防止外伤及关节 损害。
②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必须注射时采用细针头,并 延长按压时间。
③避免各种手术。必须手术时,应在术前、术中、术后补充凝血因子。
④有出血倾向时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出血停止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治疗要点
3.辅助治疗
(1)去氨加压素(1-去氨基-8-精氨酸加压素,DDAVP):治疗轻型血 友病A患者和FⅧC水平较低的血友病A基因携带者出血。(2)抗纤 溶药物:可用于轻型血友病患者,或与替代治疗同时使用,对口 腔、舌、扁桃体、咽喉部出血及拔牙引起的出血效果好;对关节、 深部肌肉及内脏出血效果差;血尿、肾功能不全及休克时禁用, 避免与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凝血因因子制品合用。常用的有氨甲环 酸、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溶液。(3)局部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 加压包扎,局部冷敷等
皮肤黏膜是血友病A患儿较常见的出血部位,但不是血友病 A特征性表现。拔牙后延迟出血是血友病A另一特征性表现。
临床表现
危及生命的出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出血;颈部、舌或喉咽部出血;胃肠道出血;腹腔内 出血;严重创伤出血等。
临床表现
◦ 2.血友病B的表现 与血友病A相似,但有以下不同特点: ①血友病B重型患者少,而轻者较多:②血友病B的女 性携带者也可出血
护理措施
(2)遵医嘱输注凝血因子: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有反 应者酌情减慢输注速度,严重不良反应者,需停止输注, 并将制品和输液器保留送检。
护理措施
(3)局部止血:
①皮肤、口、鼻黏膜出血可局部加压成冷敷止血,也可用肾上 腺素等药物上血,
②关节出血时的护理:卧床休息,停止活动;局部冷敷止血, 适当包扎,将肢体固定在功能位置:抬高患肢;按医嘱及时补充 凝血因子:出血量多必须做穿刺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肿胀消 退后,逐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和功能,防止引发关节炎症,导致 关节骑形及致残。

血友病ppt课件百度

血友病ppt课件百度
血友病PPT课件
目录
• 血友病概述 •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 • 血友病的治疗与预防 • 血友病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 血友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血友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 碍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血 液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特点
出血倾向、关节腔积血、肌肉和 内脏出血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新鲜冰冻血浆
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和血浆 蛋白,可用于补充凝血因 子和纠正凝血障碍。
血小板输注
用于补充血小板,促进止 血。
预防性治疗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关节影像学 检查,及早发现出血和关节病变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剧烈运动、外伤和手术等诱发 出血的因素。
口腔和鼻腔护理
定期进行口腔和鼻腔检查,预防出 血和感染。
社会活动,建立良 好的社交网络,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辅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心 理辅导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 极的生活态度。
05
血友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基因治疗研究
01
基因治疗概述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人类基因来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方法。在血友病
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预防关节僵硬和畸形。
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增强肌肉 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平衡与协调训练
通过平衡和协调训练,提高患者的平 衡能力,减少摔倒风险。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 穿衣、洗漱、进食等,提高生活质量 。
03
血友病的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01
02

血友病-基础教程39069.ppt

血友病-基础教程39069.ppt

凝血酶
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原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因子Ⅷ、Ⅸ、Ⅺ缺乏均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的凝血 活 酶生成减少,引起(yǐnqǐ)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因子 Ⅷ 是血浆中的一种球蛋白,它与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以非共价形式结合成复合物存在于血浆中。 因子Ⅸ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维 生素K的参与。 因子Ⅺ 肝内合成,在体外储存时其活性稳定,故给本病患者 输适量储存血浆即可补充因子Ⅺ。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 2.当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时,为了 进一步鉴别三种(sān zhǒnɡ)血友病,可作纠正试验。
➢ 血友病甲、乙、丙纠正试验
➢ 患者血浆参加 友病丙
血友病甲 血友病乙 血
➢ 正常血浆
纠正
纠正
纠正
➢ 正常血清
不能纠正 纠正
纠正
➢ 经硫酸钡吸附正常人血浆 纠正
纠正Biblioteka 不能纠正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测定因子Ⅷ :C、因子Ⅸ:C的活性,对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有确诊意义。根据其活 性水平的上下,将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分为重型〔<1%〕、中型〔1%~5 % 〕、 轻型〔>5%~25%〕及亚临床型〔>25%~45%〕 4种临床类型。
3.基因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fāxiàn)血友病患者基因突变位点和形式,并可 于产前进行胎儿基因诊断。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基因 定位 (jīyīn)
➢ Ⅷ Gene : 定 位 于 Xq28 , 26 个 外 显 子 , 全 长
186kb,占X染色体的0.1%。 ➢ Ⅷ Gene 突变:FⅧ有78种大缺失,223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性疾病。

其特点为既往无出血史和无阳性家族史的患儿出现自发性出血或者在手术、外伤或侵入性检查时发生异常出血。

对于获得性血友病A 患儿应在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通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考虑采用“旁路”治疗以防止进一步出血[13]。

总体来说,儿童血友病的防治工作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普通儿科及急诊科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率不高。

应加强对血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应认真对待每一次出血,一旦出现出血应及时给予凝血因子补充。

对于危及生命的出血更应积极处理,避免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参考文献[1]Nuss R,Hoffman R,Hammond L.ED visits by males with hemo⁃philia[J].Am J Emerg Med,2002,20(2):74-78.[2]Fowler H,Lacey R,Keaney J,et al.Emergency and out of hours care of patients with inherited bleeding disorders[J].Haemo⁃philia,2012,18(1):126-131.[3]Lee CA,Berntorp EE,Hoots WK.Textbook of hemophilia[M].3rd ed.New York:John Wiley&Sons,Ltd,2014:25-80.[4]Minhas HL,Giangrande PL.Presentation of severe haemophiliaA role for accident and emergency doctors[J].Emerg Med J,2001,18(2):246-249.[5]吴润晖,吴心怡,冯涛,等.儿童血友病患儿临床资料及现状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08,14(3):116-120.[6]Bladen M,Main E,Khair K,et al.The incidence,risk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of intracranial haemorrhage in children with in⁃herited bleeding disorders at one haemophilia center[J].Hae⁃mophilia,2016,22(1):1-8.[7]苏雁,吴润晖.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2):206-209.[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血栓组中国血友病治疗协作组儿童组/预防治疗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血友病诊疗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3):193-195.[9]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5):461-463.[10]Sadowitz PD,Amanullah S,Souid AK.Hematologic emergen⁃cies in the pediatric emergency room[J].Emerg Med ClinNorth Am,2002,20(2):177-198.[11]Singleton T,Kruse-Jarres R,Leissinger C.Emergency depart⁃ment care for patients with hemophilia and vonwillebrand dis⁃ease[J].J Emerg Med,2010,39(2):158-165.[12]Warder I,Lusher JM.Development of anaphylactic shock in haemophilia B patients with inhibitors[J].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1998,9(Suppl1):125-128.[1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获得性血友病A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6):575-576.(2016-11-02收稿)DOI:10.19538/j.ek2017010611儿童血友病多学科治疗周敏1,李晓静2【摘要】血友病是一种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模式是现代血友病治疗的最理想模式。

多学科成员应当包括血液专科医师、护士、外科医师、口腔科医师、实验室医师等。

治疗内容不仅包括血友病替代治疗,还包括手术、口腔、疫苗接种、遗传咨询等多学科问题的管理。

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血友病患儿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很大提高、治疗费用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减轻。

【关键词】儿童;血友病;治疗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A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hemophilia ZHOU Min,LI Xiao-jing.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Chengdu Women and Children’s Central Hospital,Chengdu61009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LI Xiao-jing,E-mail:980671692@qq. comAbstract Hemophilia is an X-linked congenital bleeding prehensive care by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is the optimal treatment model for hemophilia.Multidisciplinary team members include pediatricians and/or adult hematologists,nurses,the experts in surgery,stomatology and laboratory,⁃prehensive care includes not only factor replacement therapy but also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for surgery,oral cavity problem,vaccine,genetic counseling,etc.Coordinated by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comprehensive car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mophilia,decrease the cost of treatment and the burden of family or society.Keywords child;hemophilia;treatment血友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性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FⅧ)缺陷]和作者单位:1.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四川成都610091;2.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四川成都610015通讯作者:李晓静,电子信箱:980671692@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FⅨ)缺陷]两型。

临床特点为关节、肌肉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出血,常在儿童期起病,因此,儿科医师对血友病的早期识别诊断,积极、合理治疗十分重要[1-2]。

血友病的治疗较为复杂,仅凭血液科难以完全胜任血友病患者终生、系统的治疗。

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模式是现代血友病治疗的最理想模式,可以使血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发达国家,儿童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等同健康同龄儿童[3-5]。

1综合治疗概念综合治疗是指由一组多专业医护人员对血友病患者及家庭进行全面的治疗、护理及生活指导。

其内容不仅是专业治疗,还包括患儿与家庭的教育、心理咨询及长期的追踪管理等[6]。

综合治疗的目的是使患儿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2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的组成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或血友病诊治中心,最好由儿科和(或)成人血液科医师担任医疗主任。

同时需要熟悉血友病的护士、理疗专家、外科及整形专家、牙医,以及影像学、实验室、心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血友病患儿的治疗[6-7]。

主要包括:(1)血液学专家。

全面负责和指导患儿的诊治。

(2)血友病护士。

起纽带作用,沟通协调团队成员;教育患儿及家属;执行包括预防治疗在内的治疗方案。

(3)理疗专家。

评价肌肉和关节功能,提出物理治疗计划;指导患儿参加体育活动。

(4)外科或整形专家。

对患儿实施手术等。

(5)实验室医师。

凝血因子活性、抑制物、基因检测等。

(6)血库、药房。

提供凝血因子和血制品。

(7)放射及影像科医师。

提供影像检查及评估,为血液科、外科、物理治疗师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8)口腔科医师。

指导患儿牙齿保健,解决血友病患儿拔牙及口腔手术等。

(9)心理学专家。

帮助解决血友病患儿出血和慢性病变带来的心理障碍。

(10)遗传学专家。

对血友病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遗传咨询并指导婚育。

3多学科治疗的内容儿童血友病的多学科治疗不仅包括血友病的替代治疗,还包括多学科合作的特殊问题如手术、口腔的管理、疫苗接种、遗传咨询、心理问题等。

方案的制定需要儿童血液专科医师、护士、外科医师、口腔科医师以及实验室、影像科医师等共同参与。

3.1替代治疗是血友病最有效的止血措施[1-2,8-9]。

急性出血时进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亦称按需治疗,治疗原则:早期、足量、足疗程。

替代治疗应当在儿童血液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凝血因子剂量和疗程应结合出血部位和出血严重程度考虑。

同时可能需要给予辅助治疗措施如PRICE(制动、休息、冰敷、压迫、抬高),以及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纤溶药物、止痛药等。

如果条件许可,建议进行预防性替代治疗,即通过有规律地输入凝血因子,保证血浆中的凝血因子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减少反复出血和致残,力争患儿健康成长。

预防治疗是世界血友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重度血友病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8]。

最佳预防治疗方案及剂量应根据患儿年龄、出血表现、药代动力学、患儿的活动、静脉通道、治疗的依从性及凝血因子制剂的供应情况等制定个体化方案[10-12]。

3.2外科手术和有创操作的管理血友病患儿可能因一些与血友病相关的并发症或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或有创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