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三课《月是故乡明》预习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月是故乡明》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月是故乡明》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感受作者热爱家乡、眷恋家乡的真挚感情。
3.搜集并积累一些思乡的诗文。
【学习准备】
一支笔、一张纸
【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学习环节主要有:
课题导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梳理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如果有兴趣,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本同步练习 3课《月是故乡明》预习单答案
3*月是故乡明学生预学案课题月是故乡明时间建议15~20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标出本文的自然段,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2.圈出课后生字在课文中的词语和你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批注。
预习字词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萌.动(méng√mén)动澄.澈(chéng√chèng)旖旎.(nīnǐ√)碧波万顷.(qīng qǐng√)年近耄耋.(dié√diě)徘徊.(huán huái√)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乐此不疲烟波浩渺相映成趣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巍峨雄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相映成趣;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烟波浩渺;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乐此不疲3.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衬托映衬)(不可计数数不胜数)(2)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可能大约)(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茅塞顿开)内容感知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最能表达作者思想之情的句子“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2.文中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趣事:躺在场院的地上数星星;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坑边苇子丛里捡鸭蛋。
(×)解析:坑边苇子丛里捡鸭蛋不是作者回忆幼年在故乡的趣事。
3.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资料搜集1.季羡林,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主要作品有译著《罗摩衍那》《五卷书》,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
阅读质疑1.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小”来形容故乡的月亮呢?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故乡虽然平凡,但故乡永远是“我”的最爱。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课月是故乡明图文讲解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
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
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作者巧妙安排文章结构。
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作者介绍: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精通12国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
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5年赴德国留学。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
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
所以又称“朗润园四老”。
多音字:斗:dǒu星斗 dòu斗争燕:yān燕国 yàn燕子近义词:孤单——孤独陪衬——衬托气派——气势盼望——期望澄澈——清澈广阔——辽阔平凡——平常不可胜数——不计其数反义词:容易——困难澄澈——浑浊广阔——狭窄平凡——伟大不可胜数——屈指可数理解词语:【陪衬】①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衬托。
②陪衬的事物。
本文是第二种意思。
【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前预习单》(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学习预习试题卡1古诗三首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古诗三首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
预习字词1.将生字和读音连线,再读一读。
昼耘稚漪桑晓zhìzhòu yún xiǎo sānɡyī2.描一描,把下面的生字写正确。
“捺”变“点”:不能多一“点”:3.查字典,给多音字组词语。
供:gōng()( ) gòng()( )4.写出加点的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
解: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_稚子..金盆脱晓冰。
稚子:____________草满池塘水满陂.。
陂: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____________ 信口:____________内容感知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了儿童在桑树下( )。
A.斗蟋蟀B.捉迷藏C.学种瓜2.《稚子弄冰》中的孩子把( )用线穿起来敲打玩耍。
A.铜盆 B.冰 C.银钲3.《村晚》中描写了一个悠闲自在的____________形象。
资料搜集搜集诗人范成大、杨万里、雷震的资料。
阅读质疑1.课文中的这几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什么感情?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祖父的园子学生预学案设计1.给本课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
A.wōB.kěn C.dūD.bàng E.gē啃( ) 蚌( ) 割( ) 嘟( ) 倭( ) 2.工整地描一描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明晃.晃(huǎng huàng)摇晃.(huǎng huàng)晃.眼(huǎnghuàng)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预习和课堂作业说课稿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预习和课堂作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3月是故乡明》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描述故乡的三月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抒情手法,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故乡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可能还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培养和加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乡之情,增强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抒情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进行理解和解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阅读理解、讨论交流和写作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故乡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抒情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思乡之情,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课文标题、作者、主要内容和情感,以及一些重点词汇和抒情手法。
3.月是故乡明预习作业
3.《月是故乡明》预习作业
姓名班级
*预习前先抄写一遍课文,在抄写的课文上留下预习痕迹。
(有课本无须抄写)(一)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字词。
(1)给课后14个生字注音,读准“燕”这个多音字。
(2)画出本课的生词并查字典理解词义。
2.用批注的方式在课文上写出自己的理解及疑问。
3.搜集两首思乡的古诗,摘抄下来。
(二)学习内容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我读了_____遍课文。
2.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时间划分,作者由月亮想到了_______和_______的往事和经历。
(2)作者由月亮回忆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难忘的童年画面。
(3)在成年的经历中,作者写了五处美仑美奂的月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红笔画出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怀乡之情。
(1)场院上数星星和古柳下点篝火本来无关月亮,作者写这两个童年画面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见过世界各地各种美仑美奂和富有诗意的月亮,但总觉得家乡的“小月亮”特别明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解决自己的疑问,说说对“月是故乡明”的感受。
5.读一读自己搜集的思乡的诗文,并背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月是故乡明》“一课三单”
3、第二年作者内心惆怅迟疑,可为什么还是回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位耄(mào miào)耋(dié de)老人,一个人住在乡下。夏天,他的小院儿充满绿色,各色花朵点缀(zuì zhuì)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
3.这些童年趣事都与什么有关,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3.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寄托在明月中的对这些写月亮表达对故乡思念的古诗,本节课又学习了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一课,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了。请同学们用上本课表情达意的方法,写一写你的童年和你的家乡。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 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
【注】①讴(e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建(xu e:中途折回。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预习和课堂作业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预习和课堂作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月是故乡明》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作者远离故乡,在异地漂泊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的情感,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深层情感,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朗读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体会课文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能够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情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感教学法和朗读感悟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感悟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配套PPT。
2.相关故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的阅读理解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忆故乡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情感。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文本,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自己与故乡的故事,分享对故乡的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情感。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故乡的短文,可以是回忆故乡的美好,也可以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板书(5分钟)板书课题“3月是故乡明”,并在旁边加上“思念故乡”四个字,强调课文的主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完整word版)【预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图文讲解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
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
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作者巧妙安排文章结构。
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作者介绍:季羡林(1911.8-2009.7),字希逋,又字齐奘,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精通12国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
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5年赴德国留学。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
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
所以又称“朗润园四老”。
多音字:斗:dǒu星斗dòu斗争燕:yān燕国yàn燕子近义词:孤单——孤独陪衬——衬托气派——气势盼望——期望澄澈——清澈广阔——辽阔平凡——平常不可胜数——不计其数反义词:容易——困难澄澈——浑浊广阔——狭窄平凡——伟大不可胜数——屈指可数理解词语:【陪衬】①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衬托。
②陪衬的事物。
本文是第二种意思。
【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3课《月是故乡明》练习及答案-预习单
认真读第3课《月是故乡明》,完成下列练习。
一、查找下面词语在文章的位置,画下来。
查找它们的意思并写下来。
1.旖旎(yǐnǐ):
2.耄耋(màodié):
3.无垠:
4.山高月小:
5.三潭印月:
6.不可胜数:
7.恍然大悟:
8.烟波浩渺(miao):
9.篝(gou)火:
10.乐此不疲:
11.油然:
12.萌动:
13.晶莹澄澈(chengche)
14.背()井离乡:
15.漂泊天涯:
16.巍峨雄奇:
17.美妙绝伦:
18.茂林修竹:
19.良辰美景:
20.碧波万顷:
二、填空。
1.《月是故乡明》作者是,文章以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2.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3.“月是故乡明”一句出自朝的《》。
4、本文的开头是
结尾是
这样的写法叫。
三、作者在第3、4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
四、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
(完整版)【预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图文讲解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 3 课《月是故乡明》图文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
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
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
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作者巧妙安排文章结构。
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由月过渡到ft,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作者介绍:季羡林(1911.8-2009.7),字希逋,又字齐奘,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精通12 国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
生于1911 年,ft东临清县人。
1930 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5 年赴德国留学。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
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
所以又称“朗润园四老”。
多音字:斗:dǒu 星斗dòu 斗争燕:yān 燕国yàn 燕子近义词:孤单——孤独陪衬——衬托气派——气势盼望——期望澄澈——清澈广阔——辽阔平凡——平常不可胜数——不计其数反义词:容易——困难澄澈——浑浊广阔——狭窄平凡——伟大不可胜数——屈指可数理解词语:【陪衬】①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衬托。
②陪衬的事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学习任务单及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学习任务单及教案(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是一篇描绘故乡美景的散文。
作者以月亮为主题,通过对故乡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散文的阅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学生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困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培养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故乡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进行课文复述,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故乡,谈谈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
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或者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3月是故乡明学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3月是故乡明学案一、预习清单搜集含有“月”字的诗句。
二、探究新知我会读。
徘徊渺篝萌澄澈旖旎瑞莱垠顷峨燕缀三、探究思考1.作者写了哪些不同的月亮?分别是什么样的?作者最喜欢哪里的月亮?为什么?2.作者由月亮联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怎样的内心感受?四、随堂练习有没有一种事物让你联想到自己的家乡?想起它,你又有哪些感受?请写下来吧!五.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资料链接思乡诗句精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夏完淳《别云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牧《随园诗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月亮”的雅号兔:白兔玉兔金兔蟾兔兔魄兔轮蟾:蟾蜍蟾宫清蟾明蟾玉蟾丰蟾桂:桂月桂宫月桂镜:宝镜金镜玉镜水镜冰镜玉:玉盘玉环玉轮月:月魄月轮素娥。
人教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 预习作业
见“学考拓展”。
你知道课文的题目出自哪首诗吗?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点拨:
见“重难讲解”。
1.除了故乡的月,文章还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月?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
见“重难讲解”。
通过预习,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1.。
题目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看到题目就能让我们想到本文的重点是写故乡的月,主旨是怀念故乡。
思考
拓展
1.除了故乡的月,文章还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月?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文中写世界各地的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用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了故乡月亮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个自然段呼应了文章的标题,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点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疑难
归纳
通过预习,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1.。
2.。
2.。
3.月是故乡明
诵读
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记
字词
认读的生字词语:浩渺篝火旖旎巍峨点缀徘徊
含有多音字的词语:燕园
容易读错的词语:澄澈无垠徘徊
容易写错的词语:莱蒙湖万顷
难理解的词语:耄耋烟波浩渺风光旖旎
可积累的词语:恍然大悟乐此不疲碧波万顷
知识
链接
了解关于思乡的诗句。
理解
课文
你知道课文的题目出自哪首诗吗?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统编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自主学习单及作业设计
统编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自主学习单及作业设计自主学习单作者介绍:季羡林 (1911.8-2009.7),字希逋,又字齐奘,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精通12国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
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5年赴德国留学。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
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
所以又称“朗润园四老”。
多音字:斗:dǒu星斗dòu斗争燕:yān燕国yàn燕子近义词:孤单——孤独陪衬——衬托气派——气势盼望——期望澄澈——清澈广阔——辽阔平凡——平常不可胜数——不计其数反义词:容易——困难澄澈——浑浊广阔——狭窄平凡——伟大不可胜数——屈指可数理解词语:【陪衬】①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衬托。
②陪衬的事物。
本文是第二种意思。
【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胜:尽。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江湖水面十分辽阔。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
浩渺;辽阔无边。
【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显得很有情趣,很有意思。
映:映衬。
趣:意趣。
【诗兴】作诗的兴致。
【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萌动】(事物)开始发生。
【晶莹】光亮而透明。
【澄澈】清澈透明。
【离乡背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漂泊】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旖旎】柔和美好。
【无垠】没有边际。
【碧波】碧绿色的水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是故乡明》学习单
一、朗读
1.本课共()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二、生字新词
词语解释:
徘徊:
浩渺:
萌动:
澄澈:
旖旎:
耄耋:
孤零零:
不可胜数:
乐此不疲:
三、相关资料
季羡林(1911 年 8 月 6 日~2009 年 7 月 11 日,享年 98 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 24 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四、理解内容
文中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简要概括。
五、挑战难关
文章可以分为部分:
第部分主要写
了;
第部分主要写
了;
第部分主要写
了;
第部分主要写
了。
六、我的初步感悟:通过读课文,我感受到了季羡林爷爷对故乡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质疑问难
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