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观察
肝移植术后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肝移植术后要做的检查有哪些摘要肝移植术是纠正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的检查对术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移植术后常见的检查项目及其意义,以供医护人员参考。
1. 术后即刻检查1.1 体温、脉搏、呼吸术后即刻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和呼吸情况,以及动脉血压。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和全身状况。
1.2 血气分析术后即刻进行血气分析,包括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
这些检查项目可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及时发现呼吸功能障碍。
1.3 电解质测定术后即刻进行电解质测定,包括血钾、血钠、血钙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评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情况,以及观察是否存在术后相关的电解质紊乱。
1.4 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即刻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项目。
这些检查项目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有无出血倾向。
1.5 肝功能测定术后即刻进行肝功能测定,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项目。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
1.6 尿液分析术后即刻进行尿液分析,包括尿常规、尿蛋白等项目。
这些检查项目可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及时发现肾脏损伤。
2. 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检查2.1 腹部彩超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以评估肝移植手术后的肝功能、肝脏血流情况和术后并发症。
2.2 心电图检查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监测术后是否出现心律不齐等异常情况。
3.1 影像学检查出院前进行肝脏CT或MRI检查,以评估术后肝脏移植情况、移植肝脏血液灌注情况和移植后是否有肝血管狭窄等问题。
3.2 免疫学检查出院前进行免疫学检查,包括检测免疫抑制剂浓度、T淋巴细胞亚群、单个抗体等项目。
这些检查项目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抑制水平,帮助医生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3.3 肿瘤标志物检查出院前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α-胎蛋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项目。
肝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肝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肝移植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
但是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问题成为了最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控制移植后的免疫应答和排斥反应,需要采用免疫抑制治疗。
一、肝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及排斥反应肝移植术后,移植物与受体之间的免疫相容性问题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其作用是识别和攻击异体细胞,导致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体液免疫主要由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介导,造成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和破坏。
肝移植术后,机体会出现排斥反应。
排斥反应分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多在手术后几周内发生,主要表现为移植物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慢性排斥反应则常常出现在术后数月或数年,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主要是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
二、肝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为了控制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需要采用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以达到控制免疫反应的目的。
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免疫抑制药物的基础。
其主要机制是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生和分化,从而减少免疫反应。
糖皮质激素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2. 骨髓抑制剂骨髓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来实现免疫抑制的效果。
骨髓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3.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来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等。
三、免疫抑制治疗的副作用免疫抑制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但是常常会引起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 感染免疫抑制治疗会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机体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 白细胞减少免疫抑制治疗药物会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会导致白细胞减少,从而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
肝移植科特殊用药的观察及护理

免疫抑制剂使用的护理指导
如果在服用免疫抑制剂后出现呕吐,应按下列 方法增加药物用量或者遵医嘱,并注意检测浓 度。 (1)服药0~10min内呕吐时,加服全量; (2)服药10~30min内呕吐时,加服1/2量; (3)服药30~60min内呕吐时,加服1/2到1/3 量; (4)服药60min以后呕吐时,无需加服。
贺维力 饭前或饭后口服 18岁以上非孕妇 (代丁) 均可,每日一次, 及哺乳期妇女 每次10mg
19元 (12元)
持久应答 率低、病 毒耐药率 高
贺普丁 饭前或饭后服用 (拉米夫 均可 每日一次, 定) 每次100mg
18岁以上非孕妇 及哺乳期妇女
15.5元
抗病毒作 用较弱, 起效慢, 有潜在的 肾毒性 变异率较 高,上市 时间短
免疫抑制剂使用的护理指导
如果在服用免疫抑制剂后出现腹泻,应按下列 方法增加药物用量或遵医嘱,并注意检测浓度: (1)水样便每日5~6次,需加服1/2剂量; (2)水样便每日3次,需加服1/4剂量; (3)糊状软便时,无需加服。
其他特殊药物
特利加压素 利尿合剂
多吉美
特利加压素
适用于出血性食管静脉曲张。 一般静脉推注,2mg,每4~6h重复一次,直 到获得控制,最多使用24h。 不良发应:偶见腹部疼痛痉挛、头痛、暂时面 色苍白以及动脉血压升高。
生长抑素
护理措施: 1、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2、连续用药时首次用药通过慢速冲击注射(3至5分 钟)0.25mg ; 3、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对症处理; 4、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 5、由于生长抑素与其它药物的不相容性未经测试, 所以在注射或点滴给药时,应单独使用; 6、善宁皮下注射时要按时注射,并注意观察注射部 位的局部反应和胃肠道症状。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免疫治疗

第12卷 第3期2021年5月Vol. 12 No.3May 2021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摘要】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但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0%,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受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
目前,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但其在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受者中能否应用尚有较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会引起急性排斥反应。
本文总结了免疫治疗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受者中的应用进展,以期通过免疫治疗改善肝癌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复发转移;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急性排斥反应;免疫逃逸;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中图分类号】 R617,R7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21)03-0004-08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免疫治疗刘少儒 许磊波·专家论坛·【Abstract 】 Primary liver cancer (liver cancer) is one of the main indication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Nevertheles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is lower than 50%.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operation are the main causes affecting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the recipients. At present, immunotherapy, represented by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ligand 1(PD-L1)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stage and advanced liver cancer. However, whether it can be applied in recipients with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cancer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it may cause acute re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therapy in recipients with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cancer were reviewed, aiming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recipient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cancer.【Key words 】 Primary liver canc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 Acute rejection; Immune escape; Nivolumab; PembrolizumabImmunotherapy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cancer Liu Shaoru, Xu Leibo. Department of 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 Organ Transplantation Center , the Memorial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88,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Leibo, Email: xuleibo3@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1.03.0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597)作者单位:510288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暨器官移植中心作者简介:刘少儒,男,1996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肝移植,Email: liushr23@ 通信作者:许磊波,Email: xuleibo3@刘少儒等.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免疫治疗第3期·273·原发性肝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每年全球有超过70万例肝癌患者死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肝移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防治措施

肝移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防治措施肝移植是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术,当患者肝脏出现严重疾病或功能衰竭时,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虽然肝移植的成功率逐年提高,但是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成为了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肝移植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防治的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术后护理1. 观察术后情况肝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留在医院接受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2. 给予适当的营养肝移植患者术后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在术后第一天到第三天,以胶体、葡萄糖为主,控制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从第四天开始给予口服营养,如丝氨酸、天冬氨酸、硫酸软骨素等,并逐步增加能量,使患者尽早进食。
3. 防止并发症术后出现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因此必须及时防治。
如术后腹胀需及时排便、抗感染、预防肝性脑病等。
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定期给予抗排斥治疗,以支持患者免疫系统。
二、防治并发症1. 感染肝移植术后患者容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为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因为接受免疫抑制剂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手术后期,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治疗。
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在人群密集处逗留,保持空气新鲜。
2.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病症,表现为意识障碍、手足不协调等症状。
肝移植后的患者,由于药物免疫抑制作用,容易出现肝性脑病。
因此,医生必须定期检查患者肝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尽量避免出现肝性脑病。
3. 血管血栓形成血栓是指血管内血液凝固形成的一种疾病。
肝移植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血栓形成,特别是在静脉同用、腹腔内出血的患者。
因此术后需配合抗凝治疗,避免血液凝固,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测相关的血凝指标。
三、生活上的建议1. 合理的饮食术后合理的饮食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关键。
肝移植相关问题解答

肝移植相关问题解答引言肝移植作为一种重要的器官移植手术,在治疗肝脏疾病和救治患者生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肝移植的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也逐渐提高。
然而,许多患者对肝移植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移植肝功能、免疫抑制等方面的知识存在各种疑惑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肝移植相关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增强其对肝移植的了解和信心。
1. 什么是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是指将健康的肝脏从一个活体或无生命体中取出,并将其移植到另一个需要肝脏治疗或替代的患者体内。
肝移植手术旨在治疗严重的肝脏疾病,并提供正常肝脏功能。
2. 谁适合接受肝移植手术?肝移植适用于以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无法止血的肝硬化患者;•具有严重肝功能衰竭或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恶性肿瘤如肝细胞癌或胆管细胞癌;•先天性肝病如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重型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3. 肝移植有哪些风险和并发症?肝移植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可能伴随以下风险和并发症:•术后感染:手术后会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患者感染的风险。
•移植肝功能不全或失效:由于排异反应或其他原因,移植肝可能出现功能不全或失效的情况。
•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胆瘘、胆管狭窄、腹腔感染等。
•免疫抑制相关问题:免疫抑制剂增加了患者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的风险。
4. 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如何进行?肝移植术后,患者需要接受终生免疫抑制治疗以防止移植肝的排异反应。
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和霉酚酸酯等。
免疫抑制治疗的目标是维持移植肝的功能,并减少排异反应的发生。
免疫抑制治疗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抑制效果。
5. 肝移植术后需要多长时间康复?肝移植术后的康复时间因个体差异和手术并发症而异。
一般来说,术后2到4周内,患者经过住院观察和康复治疗,能够逐渐康复并出院。
但完全康复可能需要3个月至1年时间。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一.肝移植术后的一般处理:1.饮食:在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水,但可经胃管少量药物管饲、如免疫抑制剂等,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2.体位:术后早期一般以平卧位或半卧位为主,坚持翻身拍背以利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尽早坐起锻炼,下地活动。
3.吸氧: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必要的血氧分压,同时定时做雾化吸入治疗以湿化气道,以免痰液过于粘稠而难以咳出。
4.各种引流管的处理:(1)胃管:应定时冲洗,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可经胃管注入药物,恢复排气及排便即可拔除。
(2)尿管:留置尿管期间要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争取早期拔除,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中心静脉插管、动脉测压管及Swan-ganz导管:除中心静脉插管可保留一段时间用来维持输液外,其他导管均应在循环稳定24小时后及早拔除,并将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
CVP 管保留期间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一旦怀疑感染应立刻拔除,可留置PICC管用作补液通道。
(4)腹腔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被血块堵塞。
引流量减少后应逐步拔除肝上引流管。
右肝下引流管应在T管夹闭后拔除。
(5)T管:肝脏移植术后留置T管,除胆道减压利于吻合口愈合的作用外,尚可观察胆汁性状,或经过窦道对某些胆道并发症进行治疗。
应定期行胆汁细菌培养。
术后1周行T管造影,确认无胆漏后可夹闭T管。
怀疑有胆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放开T管,观察胆汁质量,取胆汁标本行细菌培养,必要时行胆道造影检查。
T管拔除一般在术后3 - 4个月,拔管前应做T管造影。
为防止拔管过程中胆漏的发生,可在拔除T管后马上沿窦道置入一根中心静脉插管,将其尖端置于窦道汇入胆总管处。
留置一两天后,如未出现胆漏可逐步拔除。
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液体的进出量多,对病人的生理干扰非常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监测指标决定补液量的多少。
具体治疗上因人而异,容量超负荷易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和肺水肿,延长呼吸机依赖的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移植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手术,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或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
由于患者接受肝移植后,身体会对新肝脏进行排斥反应,因此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减弱或抑制这种排斥反应。
本文将详细讨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是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抑制免疫应答;第二是维持移植肝脏和宿主之间的免疫平衡。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环孢素、他克莫司、罗非昔布、硫唑嘌呤和龙胆紫。
环孢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剂。
它属于一种叫做丝裂霉素类的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性来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
环孢素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但由于副作用较多,如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等,因此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他克莫司是另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属于一种叫做降钙素调节剂的药物。
他克莫司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性来达到免疫抑制的目的。
与环孢素相比,他克莫司的副作用较少,如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的风险较低。
因此,在个别患者中,他克莫司被认为是更好的选择。
罗非昔布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抑制T细胞激活,并且对B细胞、抗体产生和去髓鞘细胞等免疫细胞无影响。
罗非昔布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包括肝移植。
与传统的免疫抑制剂相比,罗非昔布的副作用相对较少。
硫唑嘌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DNA和RNA的合成来抑制T和B细胞的活性。
硫唑嘌呤在实际应用中很少单独使用,通常与其他免疫抑制剂一起使用。
它被广泛用于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特别适用于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龙胆紫是一种中草药制剂,被广泛应用于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
龙胆紫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保护移植肝脏的功能。
此外,龙胆紫还具有减轻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等作用。
总之,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剂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肝脏成功。
普乐可复在肝脏移植术后的免疫治疗与监测

中图分 类号 : 6 73 6 R 5 .0
I m u t e a utc a d m o iorn ft r lm usi e i i n s o i e r n p a a i n m no h r pe i n n t i g o ac oi n r cp e t flv r t a s l nt to
AB T AC jcie o be eh li t r et f to t r iu F 56 it c i tw o a udr n vr S R T Obet : s v t cn ea uc fc c l s(K 0)n h r i e s h d ne oei v T o r e ic h p iee s fa om eep n h g le
维普资讯
论 著
普乐可 复在肝脏 移植 术后 的免疫治疗 与监测
史宪杰, 董家鸿, 纪文斌 , 段伟 东, 冷建军 , 王宏光 , 赵新 , 志强( 黄 解放军总医院 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北京, 05) 1 83 0
摘要 目的: 观察肝脏移植术后应 用普 乐可复( K 0 ) F 5 6 免疫治疗的临床 效果 。方法 : 回顾性分析我院 6 例三联免疫治疗方案的临床资料 , F 5 6 霉酚酸酯( K0 即 K 0+ MMF + )皮质激素。结果 :9例 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8例 6 ( 1 %)经调整 药物剂量后逆 转。F 5 6的副作用主要有精神及神 经 系统紊乱( 03 、 1. , 6 K0 2 .%) 高血压( 1 %)血糖升 高( 03 及 1. 、 6 2. %) 肝 肾功能异常(,%) 87 等。结论 :K 0 是一种安 全、 F 56 强效的免疫抑制药物 , 药剂量应根据药物谷 值浓度及 个体 差异进行调整。 用 关键词 肝移植 ; 免疫抑制剂 ; 药物毒性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6 2 8 5 (0 8)2 0 0 - 3 17 - 1 7 2 0 0 - 0 3 0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策略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策略肝移植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功能衰竭和肝疾病的方法。
然而,术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移植的肝脏产生排斥反应,因此免疫抑制治疗策略对于肝移植术后的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策略,并着重探讨其优点和局限性。
一、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1.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糖皮质激素是最早用于免疫抑制治疗的药物之一。
它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降低排异反应的发生。
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和感染等。
2. 酶抑制剂(如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这类药物通过抑制T细胞活性来达到免疫抑制的效果。
它们广泛应用于肝移植术后的患者,并且被认为是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药物。
但是,它们也可能引起肾毒性和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
3. 抗代谢药物(如胸腺苷脱酶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嘌呤代谢途径,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
相比于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抗代谢药物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但它们的疗效相对较弱。
二、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治疗策略由于每个患者的体质和免疫系统不同,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策略需要个体化调整。
以下考虑因素需被纳入决策过程中:1. 患者的免疫状况:患者的免疫状况将影响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免疫功能较低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强的免疫抑制药物来防止排异反应的发生。
2. 移植器官来源:移植器官的来源也会影响免疫抑制治疗策略。
对于自体肝移植术的患者来说,免疫抑制程度可以逐渐减弱,以降低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反应。
3. 移植后并发症的风险:某些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并发症风险,如淋巴增殖性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免疫抑制药物时需要谨慎,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
三、免疫抑制治疗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1. 优点: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移植器官的排异反应,提高移植长期生存率。
适当的免疫抑制药物选择和个体化调整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局限性:免疫抑制药物虽然有效,但其使用也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增加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
肝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肝移植术后护理常规一、概念:肝移植是对晚期肝病病人进行的巨大创伤性手术,术后各方面的监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近、远期治疗。
二、护理:1、参见ICU—般护理常规。
2、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由于长时间手术暴露,大剂量的液体输入和供肝的低温灌注,可致患者体温过低,应予以复温毯保温,防止感染及排斥反应的发生。
3、术后患者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反应性胸腔积液等合并症,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并保证吸入足够的氧气,维持呼吸功能。
(1)术后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2)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3)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鼓励患者行深呼吸、有效咳痰,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促进肺泡充盈;(4)观察患者有无肺水肿及胸腔积液的发生,拍胸片,动态掌握呼吸道的病理生理状况。
4、给病人以安慰和心理疏导:(1)及时向患者讲述手术的情况,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2)寻求单位、及家属的社会支持,鼓励其有信心,担任社会及家庭的责任。
(3)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绪,如焦虑、恐惧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恢复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患者周围环境进行调整,如看电视、听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
5、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凝血功能紊乱,加之手术创面大,术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
(1)术后监测DIC、PT、APTT及血常规等;(2)应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防止腹腔内出血;(3)尽量减少动静脉穿刺;(4)观察神志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以防颅内出血;6、严密注意排斥反应的发生(1)超急性排斥反应较少见;(2)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术后1个月内,多在移植后5〜10天出现,主要表现为肝区胀痛、畏寒、发热、自觉不适、乏力、纳差、黄疸及血胆红素和肝酶系急剧上升,最直接、反应最快的指标是胆汁量锐减、稀薄和色淡;(3)慢性排斥反应表现为易疲乏、胆红素增高。
AST升至200〜300u/L。
关于肝移植的术后处理知识介绍

关于肝移植的术后处理知识介绍引言肝移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手术,用于治疗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疾病。
术后的恢复和处理至关重要,可以影响移植肝的功能和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肝移植的术后处理知识,包括肝移植后的护理、饮食调理和药物管理等方面,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康复。
肝移植术后的护理术后监护术后监护是肝移植后重要的一环,旨在确保患者的稳定和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常见的术后监护项目包括:•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伤口情况:注意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防止感染并及时处理。
•观察尿量:术后患者的尿量变化可以反映肝功能的恢复情况,需要密切观察尿量的变化。
•检测肝功能指标: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的变化,评估移植肝的功能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恢复期护理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是肝移植术后重要的一环,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恢复期护理的主要内容:•翻身和被动动作: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翻身和被动动作,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
•呼吸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包括深呼吸、咳嗽和清洁呼吸道等动作,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功能下降。
•肢体功能锻炼:术后患者需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并发症及处理肝移植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下面是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感染:术后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容易出现感染,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排异反应:肝移植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异反应,表现为发热、乏力、黄疸等,需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和类型。
•血管并发症:肝移植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肝血管狭窄、肝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肝脏功能不全:术后患者的移植肝可能出现功能不全,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肝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且高风险的医疗过程,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作为护士,在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生命体征监测•严密监测:术后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包括尿量、引流量等,以评估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二、引流管护理•保护引流管:确保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T管、尿管等)固定妥善,避免脱落或受压。
•观察引流液: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如血性渗出、浑浊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保持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并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三、预防感染•消毒措施: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前应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和手套。
•保护性隔离:对术后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限制探视人员,降低感染风险。
•体温监测: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如有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四、营养支持•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合理安排饮食。
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或给予肠外营养;恢复后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营养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五、药物管理•免疫抑制剂: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
•其他药物: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其他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保肝药等,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六、心理护理•情绪安抚:肝移植患者术后常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鼓励,耐心解答其疑问,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
七、康复指导•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栓形成。
肝移植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肝移植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肝移植是一种重要的外科手术,术后需要进行严密的护理。
以下是肝移植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1. 出血和感染:肝移植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和体温,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营养不良:肝移植术后需要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情况。
为了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护士应该关注患者的饮食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营养支持。
3. 导管相关问题:在肝移植手术中,可能需要插入多个导管来维持患者的生命支持。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导管的位置和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问题。
4. 移植器官排斥反应:肝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排斥反应。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及时向医生汇报,并根据医嘱执行相应的治疗。
5. 精神护理:肝移植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况。
护士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紧张情绪。
总之,肝移植术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严密地进行监测和管理。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作用靶点

糖皮质激素
• “非基因组效应”:糖皮质激素介导的某些效应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 (几 秒种到数分钟) , 并且转录抑制剂或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均不能阻断糖皮质激素 的这种快速效应, 这种效应的发挥不需要通过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
• 1)特异性非基因组效应: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
• 2)非特异性非基因组效应通常在类固醇浓度较高时发生, 由于类固醇激素本 身具有的亲脂性, 使其可在细胞膜脂质中发生蓄积, 从而通过影响膜的流动性 或者影响膜蛋白的功能 (如对离子通道或膜受体蛋白的影响) 激素浓度通常只 需要纳摩尔级浓度水平, 远远低于非特异效应所需的激素水平。
抗CD3分子抗体
免疫抑制的诱导(已撤市)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感染、
神经毒性
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剂
• 糖皮质激素 • 他克莫司(FK506) • 环孢素(CsA) • 雷帕霉素(西罗莫司) • 霉酚酸酯(MMF,吗替麦考酚酯) • 舒莱(巴利昔单抗)
糖皮质激素
• 在基因调控层面, 糖皮质激素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 (GR) 发挥其生理及药理作 用。GR作为核受体家族的一员, 通过与DNA反应元件直接结合或与其他转录 因子相互作用促进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基因组效应)。在细胞功能层面, 激素通过抑制体液及细胞免疫治疗蛋白尿性肾脏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非基因组效应)
免疫抑制的联合用药方案
免疫抑制的维持、排斥反应 治疗、预防癌症复发
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感 染等
骨髓抑制、高脂血症、过度 免疫抑制、肺毒性等
依维莫司(ERL))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抑制
免疫抑制的维持;急性排斥
口腔炎、高脂血症、水肿、
剂
反应治疗、预防癌症复发
肝移植术后ICU监测与护理

肝移植术后ICU监测与护理引言肝脏移植是指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使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以维持和重建机体生理功能。
其手术复杂、术程长,出血多,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需在ICU重症监护和保护性隔离治疗2周,肝移植术后ICU检测与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后ICU护理1.1意识状态的监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对呼唤有无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记录麻醉清醒时间及意识改变的时间,如术前为肝昏迷者,更应密切观察意识改变。
1.2 术后体位麻醉未醒,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血流动力学稳定,抬高床头30度,利于引流和呼吸。
术后一周内平卧时上身抬高<45度,以免肝脏扭转移位和血管吻合口出血,因为移植肝等组织尚未与膈等组织形成牢固致密粘连。
1.3体温的监测术后由于长时间手术暴露,大量输液,供肝低温灌注等原因,患者入ICU应予复温护理。
床单位使用电热毯,使患者体温上升到36 停止使用,使用电热毯防止烫伤,采用体温检测探头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防止感染和排斥反应的发生。
1.4血流动力学的监测采用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心律及波形变化,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
1.5呼吸系统监测做好气道湿化,保持气道通畅,因手术伤口大和疼痛,可能引起患者的害怕心理,应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1.6皮肤、粘膜和手术切口的监测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无皱褶、保持敷料干燥,观察伤口周围有无渗血渗液,保护皮肤完整性,病情允许应勤翻身和更换体位,加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预防感染。
1.7肾功能的监测终末期肝病常合并肝肾综合征或肾功能不全,经过手术创伤、麻醉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肝移植术后早期易出现肾衰竭。
肝移植术后早期尿量维持在2ml/(kg.h),尿少时应检查有无尿潴留、管道有无扭曲,必要时更换。
准确记录出入量。
1.8管道的观察和护理由于手术创伤大,易引起术后腹腔内出血,因此,严密观察引流管的情况。
小儿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4,JL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张代忠综述张明满审校近年来,我国小儿肝移植已逐渐开展,手术例数逐年递增,按常规4,J L受体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I m m unos uppr e ssi on,I s)治疗。
但I s的长期使用不仅带来受体生活不便和经济上的巨大负担,而且药物本身还可以引起肾功能损害、感染和代谢紊乱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小儿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
本文就小儿肝移植术后IS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肝移植术后I S的应用现状50年前器官移植开始以来,尚没有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随着众多有效新药的诞生,个体化选用或联用I S变得非常重要。
美国最近10年来4,J L肝移植术后I s的使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尽管大部分(约80%)肝移植患者没有使用诱导治疗,自1998年I L一2受体抑制剂巴昔利单抗(B as i l i xi m a b)及达珠单抗(D a cl i zum ab)应用于临床以来,其使用率在逐渐增加。
美国最近几年约90%的肝移植患者术后接受以他克莫司(Tac rol i m us,Tac)为基础的免疫抑制维持治疗;而1999年至2005年,环孢素A(C ycl ospori ne A,CsA)的使用率已从22%下降至4%t”。
在肝移植发展过程中,皮质激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尽管与激素相关的副作用很明确,但目前所有为4,J L设计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均包括长期激素治疗121。
在美国,仍有84%的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激素维持治疗。
酶酚酸酯(M yc叩henol at e m of et i l,M M F)自问世以来,被称作新兴Is的代表。
它相对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 al ci neur i n i nhibi t or,C N I s)的安全性,衍生出了肝移植术后联合C sA或Tac的新免疫抑制治疗方案131。
M M F由于无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在移植稳定期采用低剂量C N I s或无激素的方案中,M M F可起到核心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观察
肝移植是一种对于慢性肝病和肝癌晚期等疾病治疗效果显著的手术方式。
然而,在肝移植术后,由于接受者身体对于新的器官具有排斥反应,因此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来防止器官被排斥以及移植后的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治疗的目的
免疫抑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以维持移植
器官的平稳运转。
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是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进行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免疫抑制治疗方式
在免疫抑制治疗中,医生通常会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接
受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反应,从而减轻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泼尼松、木犀草素等。
医生根据接受者的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免疫抑制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观察
在进行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及
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感染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得患者的免疫系统降低,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
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
因此,在肝移植术后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需要定期检测患者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并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二、肝功能异常
免疫抑制剂在控制排斥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同时,也会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肝脏问题。
三、肾功能异常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对于患者的肾脏功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
的肾功能进行定期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免疫造血系统异常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影响患者的免疫造血系统,可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情况。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血常规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免疫抑制剂的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和种类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患者
可能因为个体差异、病情改变等原因导致药物反应异常,因此需要医生进行调整。
总之,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对患
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配合医籍进行治疗,注意膳食营养、避免感染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