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
教育的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
38. 教育的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教育的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们具备人文情怀与素养的教育形式。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格塑造,通过人文教育的实践和体会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广泛而深厚的概念,它包括对人类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道德情感和基本素养的培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的了解等方面。
人文素养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和情绪智商。
在教育中,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应成为重要的课程内容。
教师应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到人文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中的人物和情节体验和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并学会关怀弱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不仅仅是一种课程安排,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地展示出对人文的关注和尊重。
他们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智商,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同时,学校也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培养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智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通过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人格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和面对社会的挑战。
总之,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是现代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和情绪智商的重要途径。
教育者应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情怀、有责任感并能有所建树的人。
人文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对于人文关怀和人性关怀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分析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分析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文化、情感上所具有的综合素质。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在知识传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人文素质的概念、培养途径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人文素质的概念人文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具备一定的文明素养和审美能力。
情感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真挚的情感和善良的心灵。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具有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意识和行为,有担当和奉献的精神。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1. 提高师资水平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密切相关。
教师是学生的道德楷模和良师益友,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丰富的文化素养,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提高师资水平,选拔和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言行和教学实践来影响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受到知识的启蒙的也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洗礼。
2.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多样化,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应该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重视品德修养,关注社会热点,培养批判思维和判断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文化素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情感素质。
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
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摘要】: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关系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当代社会的不和谐状况以及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应加强和发展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文;教育;素质1.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即培养人文精神教育。
通常人们把人文教育看做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何而生”。
“学会做人”是跨世纪人才最基本的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
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人文教育的必要性2.1是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的要求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不只是传播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德智体美劳等。
尤其是文化素质,它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它素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著名学者钱伟长教授指出:”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这一论述十分中肯地说明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是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当今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只有善于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终身学习的前提是具有正确的学习观念与学习能力。
其中学习观念是基础。
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积极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态度,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从这方面来讲可以说没有人文教育,就没有终身教育。
2.3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靠的是和谐发展的人。
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此外,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文素养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 强调道德的培养和社会责任的担当。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和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增强 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践行人文精神, 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和社会支撑。
总的来说,人文素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优化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加强人文素 养教育的实践和实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的人文素养教育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人文素养 教育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人文素养教育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国 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推动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优化人文素养教育的课 程设置。通过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提升他 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其次,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和实训。通过组织人文讨论、学术研讨 和创新项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人文学科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
人文素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目的是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 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学 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保障。
人文素质教育总结
人文素质教育总结人文素质教育总结人文素质教育(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
在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本文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总结。
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在现代社会,追求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灵的满足和内在的价值追求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在物质追求的同时,也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审美、态度等人文素养,使其具备更全面的人格。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信息爆炸和知识变迁的时代,快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成为了必备的能力。
而思辨能力则更关注于学生对事物的深度思考和判断力,使其具备辨别真假、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当今社会,全球性问题和社会关切越来越多,要求个体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社会责任心。
人文素质教育通过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责任感,使其成为既关注自身发展又关心社会问题的有责任感的人。
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也非常明显。
首先,它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的塑造。
人文素质教育则更加注重人的整体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导向的教育。
其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价值观教育成为了重要的内容,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文观。
人文素养与教育介绍
1.人文素养是指人在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领域所表现出 的综合素质。 2.它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和追求,是人类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文素养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性、弘扬人文精神,以及对人类 文化遗产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 。 2.人文精神强调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以及对真理、美好 和正义的追求。 3.通过培养人文精神,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1.人文素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可以帮助学生了 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改进方案。 2.评估结果可以为教育机构提供教学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 段,提高教学质量。 3.人文素养评估可以促进社会对人文素养的重视,提高人才培 养的整体水平。
▪ 人文素养评估的方法
1.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如面试、作文、观察等,以全面了 解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2.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明确各项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 3.加强评估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1.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学生的不足制定改进方案,帮助学生提 高人文素养水平。 2.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3.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 锻炼的机会。
人文素养评估与改进
▪ 人文素养改进方案的实施
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改进方案的顺利实施。 2.加强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 3.对改进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改进效果的最大化。
人文素养与学科交叉融合
1.人文素养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有助于形成全面、综合 的教育体系。 2.在STEM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 合素质。 3.跨学科的人文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 问题解决能力。
文道相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文道相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精神在学科教育中的体现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着重阐述中职学校语文教育中凸现人文精神,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技术人才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人文素质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中职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应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
那么,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呢?一、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在每学期开学初,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各年级的学习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和增补,编撰出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语文教材,以利于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例如学计算机、机电和家电的学生,就应该多学习一些科学小品文和说明文,像《景泰蓝的制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课文。
而学人文类专业的学生,针对他们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差的特点,应多选些逻辑性比较强的议论文和富有哲理性的散文、伦理性的杂文,如《匆匆》《琐忆》《荷塘月色》等课文。
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歌善舞,有较强的表演欲,在上戏剧、小说课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编成课本剧,如教材中的《包身工》《雷雨》《茶馆》等课文,主要情节可以分组准备,让学生自编自导,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在阅读、剧本改编、写作、表演等方面的创造能力。
又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解说能力和表达能力,《雨中登泰山》《黄山记》等课文,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学习时让学生把文中的景色内容写成解说词,并以导游的身份向全班学生解说,这样既了解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史,熏陶了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的挚爱之情,又是对专业课很好的实践。
二、发掘教材选文中的人文精神,学生受教于潜移默化中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人文素养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获得的一种综合性素养,包括对人生、自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等人文领域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之一。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人文素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1. 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意识是指个体具备对不同文化、民族、宗教、语言和传统的认知和尊重能力。
这种意识包括对异质文化的包容和欣赏,能够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共通性,避免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歧视。
2. 文学艺术欣赏能力文学艺术欣赏能力是指个体对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品味、情感共鸣和内在意义的理解,能够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愉悦和心灵的滋养。
3. 社会关怀和公民责任社会关怀和公民责任是指个体对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参与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和追求,能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变革。
4. 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是指个体具备从人文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人性、人道、文明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具备宽容、严谨、批判和创新的思维品质,能够运用人文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
5.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是指个体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有效的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6. 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是指个体具备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发展潜能。
这种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能力,能够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发挥个性特长,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1. 教育培训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包括提供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开展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浅析
当今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 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
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
为此,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 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 注重高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 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
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 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
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人文素质是通过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 是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人的核心素质, 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
是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等, 而形成的内在稳定的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这些会在日常行为中充分表现出来。
而要形成学生的人文素质, 最重要的是培养其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思想。
主要是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高中生在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 特别是在辨证思维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 在心理特征上也保留有较多的“自我中心”的特征。
他们常常爱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
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 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也比较弱。
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或。
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然而,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全面素质的提升,尤其是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道德判断、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定义与内涵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
目标与意义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和思想,形成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价值观。
这对于学生未来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课程设置目前,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如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等。
这些课程通常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挑战与问题尽管有所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部分学生可能对人文学科不感兴趣,认为这些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发展无关;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专业背景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如何加强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化课程体系高校应根据时代需求和学生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确保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同时,应增加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可以引进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人文素养 知识点总结
人文素养知识点总结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对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理解和把握,是人们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一种文化性格和文化品质。
它是指人们在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世界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品质和基本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它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在教育实践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
在这里,我们将对人文素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培养和提高有所帮助。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自身认知、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中所具有的一系列基本品质,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人文情怀:指人们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文明传承和创新的情感态度,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和人类精神的尊重和热爱。
2. 文化修养:指人们对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领域的知识和理解,以及对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感悟和体会。
3. 道德情操:指人们对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规则的认同和遵循,以及在道德选择和行为实践中所具有的一种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
4. 社会责任:指人们对于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关注,以及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中所具有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二、人文素养的意义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个人发展: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个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提高个人对于自我认知和外部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2. 社会互动: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增进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社会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3. 国家文明:人文素养是一个国家文明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品格和文明素质,对于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培养和提高,其主要方式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自觉:个体在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人文情怀、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注重提高个人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品质。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既涵盖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
“人文素质”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习得、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集中反映。
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陶冶教化,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诸多学科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学生感觉自己、感觉生命、感觉到人的喜怒哀乐、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韩军老师说过:“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
因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担负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
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德育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
中学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着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另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无不开人心智,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
现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勇敢无畏地把“匕首和投枪”刺向黑暗势力的鲁迅;品质象荷花一样纯洁、“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更为每个学生树立了做人的光辉榜样。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标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当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
二、实施方法实施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其中,学校是主要阵地。
学校应当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素养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生活习惯培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熏陶。
家庭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家庭应当注重亲子教育,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共读书籍、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社会也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资源。
政府可以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推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设置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除了基础学科的教学,应当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文学艺术欣赏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这些课程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
四、阅读教育阅读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优秀的文学、历史、哲学等著作,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品味。
家庭也应当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孩子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习惯。
此外,社会也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活动和设立图书馆等方式,推动学生的阅读教育。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师教授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观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师教授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师教授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观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文素养作为一种重要的综合素质,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师的教育工作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教授人文科学知识以及传授人文价值观。
一、教师教授人文科学知识人文科学是指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人文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文学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人文主题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品味和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应注重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人文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教授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历史照片、播放历史纪录片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人文科学知识的现实价值和应用场景。
例如,在教授艺术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艺术展览馆、博物馆等地,观摩名家作品,领略艺术的魅力。
二、教师传授人文价值观除了教授人文科学知识外,教师还应传授人文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自身应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学习和追求。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教师应进行情感教育。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关怀和理解。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坚韧精神和积极心态。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知识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的内在的品格。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简言之,就是传授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质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青年的文化水平、理论修养、道德情操,就是教会青年学生如何做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1、优化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
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
开设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类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
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现状
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得到公认和推广,众多学校都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目标。然 而鉴于以下几点理由:,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仍旧可堪忧虑。
(一)在全社会重理轻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重实用、轻基础,急功近利等不良观念的影响下,高职 院校同样受到冲击。学校在专业规划、专业建设上同样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 面发展。通过对部分高职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不爱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旷课,厌学现象。认为有用的技 能学点,其他无所谓。人文素质的缺失使他们思维过于狭隘了。
人文素质简介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文素质简介
几千年来,人类的教育一直在寻求完整性、和谐性与圆融性的梦想,东西方教育,概莫能外。我国教育自古 以来就有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即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有 文化有教养的“人”,同时要注重培养“才”。然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社会转型期各种观念、各种思想的影 响下的现代教育则更多的是重教术而轻教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新兴的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高 等教育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现代化的建设归根到底是要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来支撑。建设文明、民主、富 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培养具有包括人文精神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人。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学会 一门专业知识,不讲礼貌、不讲道德、不讲责任,不知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由此看来,对于高职教育来讲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文教育深刻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治、 乱、兴、衰。
人文素养教育知识点总结
人文素养教育知识点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素养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人文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旨在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的人,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加有担当、有表现、有影响力。
本文将围绕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是指以人文科学为基础,通过学科知识和文化传承,在校园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引导学生肩负社会责任,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操和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
人文素养教育是一种贯穿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和各个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是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加强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能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执着追求真善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三、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1. 人文科学知识。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 伦理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3. 情感管理和人际交往。
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5. 美育和审美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美的事物。
6. 全人教育和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1.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浅析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析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能力和人文价值观,使学生具有人文意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为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适应社会、人际交往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素养。
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学习审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代文明成果,培养阅读习惯和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学世界,领略经典作品的美,品味人生百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历史教育历史是人类的经验,也是学生的素养,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认识人类历史进步的历程,培养时间观念、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历史教师要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追寻人类文明的历史印记,让学生从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为自己的成长积累素养。
三、思辨教育思辨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通过思辨教育,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质疑,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思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也要注重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思辨中认识自我,在思辨中理解他人,在思辨中发现真理。
四、艺术教育艺术是人类的灵感,也是学生的素养,通过艺术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艺术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艺术世界,领略各种艺术形式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五、人文常识教育人文常识教育是指对人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人文知识的了解,通过人文常识教育,让学生具有人文视野,拓展知识面,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常识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人文世界,了解人类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在浅析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时,需要教师将学科知识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人文世界,让他们在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中,培养独立、创新、健康、积极的人文精神。
关注学生人文素质,渗透德育教育
关注学生人文素质,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在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教育通过学生身心的全面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情怀的人才。
一、加强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知识是指人文科学和人文艺术方面的知识,包括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
加强人文知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人文课程、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参观考察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对人文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倡导人文情感教育人文情感是指学生对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认同和情感体验,包括对家庭、对师长、对同学、对社会的关怀和热爱。
倡导人文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高尚的情操和人文情怀。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爱心公益活动、举办主题班会、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热爱生活,提高他们的人文情感。
三、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指人类传统文化和人文道德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包括仁爱、礼仪、诚信、孝道、忠诚等。
弘扬人文精神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修养,使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气质。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师生交流活动、文明礼仪教育等方式,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
四、注重人文素质评价为了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重视人文素质的评价,使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品德评定、课外活动成绩、文明礼仪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尊重和追求人文精神的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方案早在八十多年前,蔡元培就已非常明确地指出,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乃至中学教育中,由于文理分割对于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弊病,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克服,以图文理融通。
1932年,他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大学目的有二:一为研究学问,一为培养人格。
”但由于社会竞争及自身价值观的缘故,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比较急功近利,难以追求全面发展。
我校是以理工科为特色的学校,因此如何在科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便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等。
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等,从而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我们必须认识到:(1)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取向日趋严重,急功近利的趋势日益明显自从教育部提出“教育产业化”的概念以后,这个术语已在相当大的范围与程度上被鼓吹得十分厉害,甚至已具有了一些负面效应。
把教育和教育出来的学生当作市场上的商品这种观念是非常极端的。
这使得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直接服务于毕业后找工作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还是学生在课程选择上都极其功利,实用主义倾向明显。
(2)大学创新动力的不足以及创新精神的缺失创新意识对于大学生、大学里的教学科研人员、甚至整个国家与社会来说都是极为短缺的。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痼疾导致国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体现在各行各业中。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习惯所养成,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乃是由于政府对于创新还是不够重视,因此缺乏有力的奖励与激励机制,国民的创新潜能因而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做到:(1)以调动大学生的人文兴趣为手段,以传递与渗透人文精神的实质与蕴涵为目标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良好心态,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要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与态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分层次的培养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s期(总第307期)索霆对汇玉:DIJCATI()NAIRESEARCHNo.8,2005General,No307“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樊浩〔摘要〕从丹尼尔·贝尔的“文化”规定出发,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
“文化”由“生命过程”、“解释系统”、“生存困境”、“努力”四个要素构成。
由此演绎出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命题和结论:“文化”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
文化的“解释系统”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人文素质”的真谛,是创造“意义世界”,并以此现实地超越“生存困境”的资质与能力。
“解释系统”的基本结构,“意义世界”的知识形态,“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系,就是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五理”一体的知识生态,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生态,才是“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内核。
〔关键词〕人文素质。
教育。
生命过程。
解释系统。
生存困境「作者简介1樊浩,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6)“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国已经推进了若干年,然而,无论在教育的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层面,许多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它的概念基础,从“人文”、“素质”到“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并未真正得到解决,甚至还未经过自觉而深刻的学术反思。
强烈的历史关切意识与“文化”概念本身的广裹外延,诱使人们透过经验直觉,越过必要的教育哲学思辨,直接而主观地诉诸教育行为。
不过,当经验行为展开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现实的感性多样性,当这种多样性遭遇源自合理性与现实性两个纬度的价值追究时,“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也必然进人形而上理性反思的否定性阶段。
于是,一些具有教育哲学意义的基本理论课题就在经验世界中呈现:什么是“有文化的人”?“人文素质”的本质及其现象形态是什么?“人文素质”如何才能被“教育”?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人文素质教育”能否由经验走向反思,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主观多样性走向有机同一性。
一、“生命过程”及其“解释系统”“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难题,无疑是关于“文化”的概念规定。
而“文化”与“素质”及其“教育”之间的内在概念关联,则是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基本难题。
解决这两大难题的蹊径,就是从“文化”的存在价值及其概念要素切人,寻求关于文化的“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
在众多关于“文化”的概念规定中,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对文化的理解比较接近“素质”的层面。
他认为,“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
”①如果以这一定义为诊释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接着讲”,那么,“文化”便逻辑地—假如这个概念具有真理性,也就历史地由四个要素构成:“生命过程”、“生存困境”、“解释系统”、“努力”。
‘本文为国家“十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工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OIBZXo37)成果之一。
“生命过程”是’‘文化”概念的第一规定或第一要素。
这个规定的内涵是:(l)文化根本上是一种目的行为,文化的目的是人及其生命过程,据此,不以人及其生命过程为指向的创造,便不属于“文化”。
(2)文化的主体是人及其生命过程,离开人及其生命过程,“文化”就会因缺乏主体而难以被理解和难以被“规定”。
(3)“生命”及其过程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在英文中,“生命”和‘“生活”是同一个词,即“I_ife,,。
“Iife”在时lhJ流上表现为生命,在空间上的现象形态是生活,现实具体的历史过程则是“人生”。
因此,“生命过程”具体地展开为生命(狭义的)、生活、人生诸方面。
“生存困境”是“文化”概念的第二规定或第二要素。
文化的主体是人及其生命过程,文化的对象和基础却是人及其生命过程中遭遇的“生存困境”。
文化是人的生命确证和生命需求,然而,生命过程为什么需要文化?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生命过程”遭遇诸多“生存困境”。
生存困境产生和刺激文化需求,文化本质上不是人类的奢侈品,也不是人的生命的直接表达和直接呈现。
这是文化的深刻性之所在,也是它的深度与厚度之所在。
所谓“大痛苦孕生大作品”,曹雪芹经历了人生的大痛苦,所以创造出了《红楼梦》这样的大作品。
巴金体验出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的大痛苦,所以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大作品。
由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深刻的文化和文化的深度繁荣,总是产生于时势激变的社会动荡时期。
春秋战国、宋、明、20世纪初,这些诞生了文化巨人的时代,都是中华民族的大痛苦最为深刻的时代,而盛唐时期,虽然诗词昌盛,可惜却缺乏深刻的思想文化.更没有产生思想上的大家。
“解释系统”是“文化”概念的核心规定和核心要素,它规定着“文化”的本性及其存在方式。
对“文化”来说,关于这个“解释系统”的最重要的规定是:它既不只是“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也不只是“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而是“生命过程”和“生存困境”之间关系的“解释系统”。
因此,“文化”的“解释系统”既不能“事实地”或完全“客观地”呈现人的“生命过程”,否则便只是生物学或生理学的,而不是文化学的,自然主义文化的误区就在这里,也不能不加“解释”地呈现人的“生存困境”,极端地呈现“生存困境”,不能产生真正的“文化人”,只是培育“牢骚文人”。
“文化”的“解释系统”的真谛,是“对付”,准确地说,是超越“生命过程”的“生存困境”,“对付”和“超越”是“解释系统”联结“生命过程”和“生存困境”的方式,这种本性,用荷兰学者皮尔森的理论表述就是:“文化战略”,文化人创造“解释系统”以超越“生命过程”中的“生存困境”的一种“战略”。
②“努力”也是“文化”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和忽视的规定与要素。
“努力”规定着文化的这样的品质:它不仅是一种目的,也是一种意志。
人及其生命过程,是文化的目的性品质。
“对付”或超越的“努力”,是文化的意志品质。
而目的和意志,或白觉的意识和意志的同一体,按照黑格尔的理解和中国民族的传统,就是所谓“精神”。
不过,严格说来,“努力”应当既包括目的,又包括意志,因为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目的和意志,只是同一对象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功能,二者的区别“无非就是理论的态度和实践的态度的区别”,“意志是达到定在的冲动的那种思维和目的”。
③所以“文化”应当属于“精神”的范畴,所谓“精神文化‘,。
这样,人及其“生命过程”是文化的目的和主体。
“生存困境”是文化的对象和客体,“解释系统”是文化的本性及其存在形式。
“努力”规定着文化的“精神性”品质。
“生命过程”一“解释系统”--一“生存困境”--一“努力”与“超越”(“对付”),就是“文化”概念的内在规定与内在原理。
“文化”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中,关于“文化”的命题和结论。
二、“生存困境”与“意义世界”如果说“文化”是“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那么,紧接着的问题便是:这个“解释系统”的本质及其联结“生命过程”与“生存困境”的精神形态是什么。
笔者认为:“文化”的真谛是“人化”。
“文化”的“解释系统”的本质是“意义”。
“解释系统”在“生命过程”与“生存困境”之间建立的超越形态,就是“意义世界”。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文化就是人化”币“文化”的“人化”淦释,与“教育”的概念本性正相契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一个经典的论断:教育的本质是“解放”。
“教育的绝对工作就是解放或达到解放的更高层次的工作。
’,⑤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将人从“自然质朴性”和“知识与意志的朴素性”中解放出来,造就“有教养的人”。
“有教养的人”的根本特质是扬弃质朴性,具有人的“普遍形式”,这就是所谓“类化”或“人文化”。
“教育就是要把特殊性加以琢磨,使它的行径符合事物的本性。
”⑥“教育”的否定性本质是“解放”,肯定性本质是“自由”。
教育使人从自然状态下解放出来,也就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是对人的真正解放,也是对人的真正造就。
“文化素质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文化”过程,将“人”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文化创造的是一个“意义的世界”〔,将“意义”当作“文化”的本质,将“意义世界”当作文化的“解释系统”的存在形态,其理由有以下四点。
第一,“文化”的“解释系统”为“生命过程”所提供的,绝不是‘性存困境”的事实。
‘’生存困境”既为“生命过程”所遭遇,关于这个困境的“含义”的任何揭示和呈现就都属多余,文化解释所能做的,只能是也应当是“意义”的供给。
“文化”提供“解释系统”的目的,是使人的“生命过程”对其面对的“生存困境”,或者因其“生存困境”而对“生命过程”有更合理和更深刻的“理解”。
这样,“文化”联结“生命过程”与“生存困境”的中介是“解释”及其“系统”,而它所达到的却已经不是“解释”而是“理解”,因为以“解释”只能客观地面对“生存困境”这个“事实世界”,并不能帮助人们超越这个世界,只有“理解”所提供的“意义”才能达至超越。
在这方面,文化的“解释”与解释学的理论既相通,又表现出特殊性。
根据解释学的观点,“解释”的对象只能是“文本”的“含义”,而“理解”才能达到“文本”的“意义”。
如果将“生存困境”当作“生命过程”面对的“文本”,那么,“文化”所提供的“解释系统”,显然是为了对“文本”之于主体的“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含义”的解释。
“含义存在于作者用一系列符号所要表达的事物中……而意义则是指含义与某个人、某个系统、某个情境或与某个完全任意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
“意义”是通过“理解”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创造的一个“可能的世界”。
“文化”的“解释系统”本质上就是通过“意义”,在“生命过程”和“生存困境”之间,建立起一个“可能世界”,这个“可能世界”就是“意义世界”,以此使“生命过程”“对付”和超越“生存困境”。
第二,“文化”所提供的“解释系统”,必须具有这样的特质:既表现为知识,又不只是知识。
既通过知识建构,又不能停滞于知识。
就是说,知识只是这个“解释系统”的中介和现象形态,而最重要的是知识及其系统背后的更为超越的内核。
这个比知识更具有超越性的内核就是“意义”,也只能是“意义”。
符号学的理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在上文所揭示的关于“文化”的概念要素中,事实上存在三个世界:“生命过程”的本体世界。
“生存困境”的事实世界。
而既联结又超越这两个世界的,只能是“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
第四,由此,便可以发现文化的“知识”与“素质”之间的殊异与相通。
“文化”的真理和真谛是通过意义世界的创造,超越“生命过程”所遭遇的“生存困境”,是人类所独有的通过创造的自我超越能力,因而它在本质上应当和必须是一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