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纵形骨折的治疗进展
骶管减压及髂腰联合固定治疗复杂骶骨骨折的护理
顾虑, 积极 配合治 疗和护理 。 2 2 术前 护理 . 2 21 病 情 观 察 .. 观察体温、 脉搏 、 吸 、 压 、 呼 血 血氧饱 和度 的 变 化 ; 察 患 者 的意 识 、 绪 , 观 情 注意 有无烦躁 不 安 和 淡 漠 等 异 常表 现 ; 评估 肢 体 活 动 及感觉变 化 、 运动 及 反射 等 功能 ; 察 腹部 有无 压 观
2 护 理
骨 折块从 骨 盆 环 脱 离 , 即腰 盆 分 离 , 床 并 不 多 临
见 。2 0 0 0年 3月 至 2 0 0 7年 1 2月 , 院骨 科 收治 本 此类 骨折 9 , 采用 切 开 复位 、 管减 压 及腰 髂 例 均 骶
固定治疗 , 取得满 意效果 。现将护 理报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3 结果 .
本组患者手术顺利 , 院 2 住 ~4周 , 生命
体征平稳 , 口愈 合好 , bo s 创 Gibn 评分 由术前 37 .8
恢 复至 15 分 。术后 随访 1  ̄9 月 , .6 0 1 平均 3 , 3月 9 例骶 骨骨折均一期骨性愈合 , 明显骨盆 畸形 残 留, 无 愈合 时间为 3 月 , ~6 平均 4 3 。9 .月 例患 者的神经 功 能恢复 为 1 7例、 分 2分 1 、 分 l 。 例 4 例
1  ̄4 8 4岁 , 均 3 . 平 1 7岁 ; 伤原 因 : 致 坠落 伤 6 , 例 车祸 伤 2例 , 挤压 伤 1例 ; 9例 患 者 均 属 De i I ns ] I 型, 骨折 位 于骶 神经 孔 内侧 ( 中央侧 ) 进 一 步按 照 , R y C mie标 准分 型l , 型 骨 折 2例 , o- a l l 2Ⅱ ] Ⅲ型 骨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治疗进展
骶髂 关 节周 围 的韧 带 包 括 前 面 的 骶髂 前 韧 带 和后 面 的骶髂 关节 骨 间韧 带 、 骶 髂 后韧 带 、 骶结 节韧 带 、
骶棘 韧带 、 髂 腰韧 带 及 腰 骶 外 侧 韧 带 , 骨 盆 后 方 所 有 的韧带 形成 后 方张 力带 , 和 骨骼 因 素共 同对 抗致
一
综述 。
1 骶 髂 关 节 解 剖 特 点
骶髂 关 节是 由骶 骨 和髂 骨 耳 状 面 骨性 结 构 及 周 围韧 带构 成 , 骶髂关节关节面下方是关节面 , 上 方是 骶 骨粗 隆 , 骶髂关节表面不规则 , 骶 骨 面 略为 凹陷 , 髂 骨表 面较 为 凸 出 , 有互 锁 作用 , 借 以稳 定关
节 。骶髂 关 节有 一 定 的活 动 范 围 , 属于微动关节 。
和多 脏器 功 能 衰 竭 等 。R o mme n s等L 7 ] 报道 , 骨 盆 骨折 合并 不稳 定血 流 动 力 学 患 者 早期 应 用 骨 盆 外 固定 架技 术 可 以 使 早 期 的 死 亡 率 从 2 2 降 低 到 8 。根据 骨 盆骨 折 类 型 外 固定 架 可 用 作 抢 救 、 复 苏期 的临 时 固 定装 置 ; 目前仅 对 Ti l e B 1型 骨 折 外
髂 关 节骨 折脱 位仅 仅 作 为 骶髂 关 节 骨 折 脱 位 内 固
定时 骨盆 前环 固定 的辅 助稳 定装 置 。 3 骶 髂关 节 骨折脱 位 治疗 随着 对骶髂 关 节 的认 识 , 手术 治疗 成 为一种 主
畸作 用力 。骶 髂 关节 运 动 是 在 6个 自由度 上 的耦
合并 血 流 动 力 学 不 稳 定 患 者 的 死 亡 率 可 高 达
骶骨骨折治疗现状
I 2I Ja . r ns m cnr  ̄ o ignuo a ntok enA B a e ot l f w l n :e rnl ew r 2 i t oos w
2 4h内完 成 且 不应 少 于 8 。但 非 手 术 治 疗 对 不 稳 定 的 骶 骨 周
D nsI ( 骨翼 区骨 折 ) 骨折 通过 骶骨 翼 ; ei ei 型 骶 , D nsⅡ型 ( 骶 孔 区骨折) 骨折通过一个或数个骶孔 , , 可累及骶骨翼 , 但不 累 及骶管 ; e i l型( D ns l 骶管 区骨折 ) 骨折通过骶管 , I , 可累及骶 骨
( ):4 . 7 96
[4 朱 士文 , 2] 李义召 , 任文博 , .综合康 复治 疗脑 卒 中吞 等 咽障碍 临 床研 究 [ ] J .中华 物 理 医 学 与康 复 杂 志 ,0 5 2 2 0 ,7
()5. 1 :3
[ 1 周 国赢 , 国胜 , 2] 周 靳建 宏 , .电针 加经 皮神 经电刺 激 等
1 骶 骨 骨折 的分 型
建骨盆的稳定性 。一旦 骨折 得 以复位 、 骨盆 的稳 定性得 以重
建, 神经 系统 的功能多能获得 满意 的恢 复。因此 , 骶骨骨 折 在
的治 疗 中 , 期 针 对 移 位 的 骨 折 复 位 、 定 为 多 数 学 者 所 公 早 固
认。
目前 常 用 的 骶 骨 骨 折 分 型 方 法 还 是 D n ei s和 Tl 型 。 i e分 D ns 根 据 骨 折 的 解 剖 位 置 不 同 将 骶 骨 骨 折 分 成 3型 … : e i等
骶骨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
骶骨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费军;刘华渝【摘要】骶骨是人体负重线上的轴心,与周围腰椎髂骨构成复杂韧带骨结构复合体.高能量损伤多见,应力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也有报道,骶骨骨折的分型从最早的Denis分型,侧重神经损害的Roy-Ca-mille分型,侧重腰椎骶骨稳定性的ISSLE分型,侧重骨盆环稳定性的AO分型以及较新的引入韧带评价的LSICS评分,反映了临床医生对骶骨及其周围损伤的认识不断深化.骶骨骨折治疗重点是重建骨盆环稳定、重建脊柱骨盆稳定以及神经损伤治疗,微创化及坚强固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也介绍了笔者单位对骶骨骨折的治疗情况.【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1)002【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骶骨骨折;脊柱骨盆稳定性;治疗【作者】费军;刘华渝【作者单位】400042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外科;400042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6骶骨是骨盆负重的中心,从上方L5S1椎间盘及关节突承接由腰椎传递的上半身负重,并通过骶髂关节将负重传导至下肢或坐骨支,需要适应从坐姿到站姿不断变化的负荷传导。
另一方面骶骨又是脊柱最膨大部位,与髂骨一起构成了整个脊柱特别是腰部活动的基石,是跑跳运动时上半身旋转的轴心。
因此以骶骨为中心的腰椎、骶骨、髂骨连接既需要强有力的稳定又要提供一定的弹性微动,是人体最坚韧最复杂的韧带骨结构复合体,其不规则的骨结构及交错密集的韧带结构使人们迷惑,其生物力学机制及特点仍不完全清楚。
创伤性骶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发生率占骨折的1%,占骨盆骨折的20%~30%。
随着影像技术特别是MRI的进步,运动性应力骨折、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放疗后骨折的报道也逐渐增多[1-5]。
创伤性骶骨骨折95%均有合并损伤,常见的包括骶丛神经损伤、骨盆环其他部位骨折、髋部或腰椎骨折、盆腔内器官损伤、骶尾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甚至开放性骨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骶骨骨折可能通过损伤的肠道与外界相通)[6]。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近年来,随着体外骨折模型的建立、大宗临床资料的总结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引入,骨盆损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骨折分类系统的适用性互补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价伤情特征、了解损伤机理、判断病程转归及推测预后结局等。
然而,目前各种分型方法都难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相比之下,Tile [1]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及其移位方向所提出的分类标准(表1)得到了学术界(AO/ASIF, OTA, SICOT )较广泛的认可,具有明显的优点:(1)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稳定型骨折(A1-A 3):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对分离性旋转不稳定型骨折(B1)可使用外固定支架或前方钢板固定;对压缩性旋转不稳定型骨折(B2、B3),应视伤情而定,其中骨折相对稳定者只需卧床休息,而骨折失稳者应同时对前后环施行手术固定;对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型骨折(C1-C3),其前环损伤可使用外固定支架或前路钢板固定,后环骨折通常有三种处理方法——骶骨骨折,可采用骶骨棒或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可选择骨盆后环前路钢板固定或后路骶髂螺钉固定、髂骨翼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和(或)拉力螺钉固定。
(2)与损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有一定的相关性。
(3)强调骨折的移位方向和稳定性。
(4)可间接反映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5)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远期疗效。
据文献报道[1,2],骨盆骨折常继发于直接暴力,其侧方压缩性损伤(lateral compression , LC)(图1)占41%-72% 前后挤压性损伤(anterior-posterior compression , APC)(图2)占15%-25% 垂直剪力型损伤(vertical shear, VS )(图3)占6%,复合应力性损伤(complex mechanism of injury ,CMI )占14%。
Young-Burgess [3,4]在总结Pennal和Tile [1]分型的基础上,以损伤机制为重点,提岀了新的修订方法(表2),作者认为,该分类方法可作为判断骨盆损伤严重程度的预警性标准,其临床意义为:( 1 )注重暴力的传递途径及骨折发生的先后顺序,旨在减少对后环损伤的遗漏;(2)注意骨折局部及其伴发损伤的存在,并预见性地采取相应的复苏手段;(3)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结合骨折的具体表现选择恰当的救治方法。
【疾病名】骶骨骨折【英文名】fractureofsacrum【别名】【ICD号】S32.1...
【疾病名】骶骨骨折【英文名】fracture of sacrum【别名】【ICD号】S32.1【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1.病因研究进展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诊断研究进展】1.辅助诊断检查进展(1)实验室检查进展:(2)特殊检查进展:骶骨骨折的漏诊率、延迟诊断率较高,因为骶骨骨折常常是严重骨盆骨折的一部分,病人病情严重,注意力集中在抢救病人。
另外,常规X线检查不易发现骶骨骨折,因而易漏诊。
另一方面,在初诊时常不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尤其不能进行系统的腰骶神经系统检查,同时难以与腰部及盆腔疾患鉴别,故神经损伤也常漏诊。
任何怀疑有骨盆骨折的情况下,都应想到骶骨骨折的存在,如果骨盆骨折伴有神经损伤,则应首先注意有无骶骨骨折。
①脊髓造影检查:脊髓造影解决了脊神经根不能显影的困难,同时理想的脊髓造影片也可达到对S、S以上脊神经根袖内的部分神经显影,而对于S以下骶神经根、硬脊膜外神经根、骶丛神经、坐骨神经均不能显影。
鉴于脊髓造影显像特点,脊髓造影对于S、S脊神经根性损伤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根据X 线检查及临床症状体征高度怀疑神经损伤患者,若出现骨折侧的S、S神经根不显影而对侧神经根显影正常,且临床表现与X线发现一致,则可做出S、S根性损伤的诊断,对于其它骶神经的根性损伤及硬脊膜外神经损伤无诊断意义。
②CT检查:CT检查能很好地显示骨结构,确定骨折部位,显示椎管形态及椎管内有无骨折块。
有学者采用骶骨冠状位扫描,可以从冠状位观察骨折的移位及骶孔的受损情况,对骶骨骨折的诊断有很好的帮助。
骶丛神经影像显示是随着高分辨率CT的发展逐步实现的,CT可对硬脊膜内外的骶神经、骶丛及坐骨神经均能作到显像,尤其对骶丛神经近端(骶神经根段、骶神经管段)的结构CT能够较理想显示,但无法满意地将骶丛神经、坐骨神经与周围软组织(血管、淋巴)区别。
近来,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骨盆骨折和骶骨骨折的诊断,它利用A.表面遮盖显示(SSD);B.最大强度投影(MIP);C.仿真内镜(VE);D.容积性重建技术(VR),保留CT扫描物体的内部和外部的所有数据,经软件处理,以不同颜色和透明度来衡量密度,形成更为清晰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
骶尾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骶尾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任何外力造成骶尾骨的连续性中断失去正常的解剖关系称为骶骨骨折,可合并骶神经损伤。
[诊断]一、症状骶骨骨折者骶部疼痛,因臀肌附着于骶骨,行走时臀肌收缩牵拉骨折端而疼痛加重,又因坐位时重力直接作用于骶尾部引起疼痛而不能坐椅。
如同时伴有骨盆其他部位骨折时,则疼痛更甚且范围更广。
无移位骶骨骨折者,多无神经症状。
凡波及骶孔之骨折者,鞍区麻木,甚至发生大小便潴留或失禁、性功能障碍。
波及第1、2骶椎之骨折者,可出现类似坐骨神经痛症状。
尾骨骨折脱位者尾部疼痛,但一般多可忍受,常取半侧坐位以减轻疼痛,坐下或坐位站起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在排便时引起剧烈疼痛。
二、体征骶骨骨折者骶部肿胀、瘀斑或有皮肤挫伤、擦伤,局部压痛明显,肛门指诊检查骨折部有压痛和异常活动。
骨折波及骶孔者,鞍区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骨折波及第1、2骶椎者,患侧下肢感觉、运动及跟腱反射障碍等。
合并骨盆骨折者,应注意全身情况,并注意有无合并直肠、膀胱、尿道损伤等。
尾骨骨折脱位者尾部压痛明显,但局部肿胀、瘀斑多不明显,肛门指诊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异常活动或有移位畸形。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X线表现骶尾部正位(前后位)照片显示骶骨有无横折或纵折。
局部骨皮质显现皱褶,骶弓线发生断裂、错位、成角或向下局限隆起,或骶孔上缘有折裂阴影,或骶孔不对称,多说明有骨折存在。
骶尾部侧位照片可显示骶骨骨折移位、尾骨骨折或脱位,但无移位骨折则较难辨认。
合并骨盆前环骨折者照片应包括整个骨盆。
如怀疑骶髂关节受累者,应加拍斜位片。
因该处肠内容物较多,肠气可能遮盖无移位之骨折线,拍片时应常规清洁灌肠。
[症候分类]一、骶骨骨折分型骶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间接暴力所致者较少见临床上一般分为:1、横断骨折:以第3骶椎处多见,此处为骶髂关节下缘,故其下方易因暴力作用而折断,多为裂缝骨折,暴力强大者骨折远端可向前移位。
2、粉碎骨折:直接暴力作用于局部而引起星状或不规则的粉碎骨折,移位多不明显,易漏诊。
2024年骶骨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临床表现
疼痛:骶骨骨折后, 患者会出现局部疼 痛,活动受限
肿胀:骨折部位 会出现肿胀,皮 肤发红
功能障碍:骨折后, 患者会出现行走困 难,无法站立等症 状
影像学检查:X线 片、CT、MRI等影 像学检查可以明确 骨折的部位和程度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 以显示骨折线、 骨折碎片和移
位情况
CT检查:可以 显示骨折的详 细情况,包括 骨折碎片的大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下肢麻木、无 力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感染:可能导致伤口感染、脓肿等 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血管损伤:可能导致下肢缺血、坏 死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骨不连:可能导致骨折愈合不良、 骨折断端分离等症状,需要及时进 行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
原因:骨折压迫 神经,导致神经 功能障碍
症状:感觉异常、 运动障碍、疼痛 等
诊断:神经电生 理检查、影像学 检查等
治疗:手术减压、 药物治疗、康复 治疗等
感染
原因:骨折后伤口感染,细菌 侵入
症状: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
处理: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 术清创
预防: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 染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避免外伤,如摔倒、撞击等
加强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 治疗潜在疾病
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预防骨折发生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骶神经损伤:骶神 经损伤可能导致骶 骨骨折,需要仔细 鉴别
43张图轻松诊断骶、尾椎骨折
正常骶椎的CT特征(图1A、B)
图1 正常骶骨CT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
受伤机制鉴别 骶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骨盆其他部位损伤。 ①横形骨折,多为坠落、跌倒时骶尾骨直接着地; ②纵形骨折,纵形骨折均为强烈暴力所致,多与髂骨或耻骨骨折同时发生,受伤机制 多为车祸伤以及高处坠落伤,下肢或骨盆侧方着地; ③粉碎性骨折,多系直接严重暴力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星状或不规则状的粉碎性骨折; ④撕脱骨折,由于骶结节韧带于骶骨侧下缘附着点处撕脱,骨折易漏诊。 与病理骨折鉴别:骶骨肿瘤较多见,当受伤暴力非常轻微时发生骨折应高度怀疑是病 理性骨折。
骶尾关节脱位X线片与CT对比
图10
2.骶尾关节脱位CT与MR对比
2.1 CT检查(图11A、B) A.CT示尾2-3椎体间隙增宽 B.CT示尾3椎体向前移位 2.2 MR检查(图11C~E) C、D.MRI TSE-T1WI和TSE-T2WI显示尾3、4椎体向前移位;E.MRI STIR序列示尾3椎体前移,局部软组织肿胀
图8 尾椎骨折与无骨折鉴别
2.尾椎骨折与可疑骨折鉴别
2.1 X线片(图9A、B) A.骶尾椎侧位X线片显示尾椎前屈角度增大 B.示意图 2.2 CT检查(图9C) C.CT矢状面重建图像显示尾1椎体前缘游离
图9 尾椎骨折与可疑骨折鉴别
二、骶尾关节脱位 1.骶尾关节脱位X线片与CT对比
1.1 X线片(图10A、B) A.骶尾椎侧位X线片显示骶尾关节脱位,尾骨前移 B.示意图 1.2 CT检查(图10C) C.CT矢状面重建显示骶尾关节脱位,尾骨前移,局部可见碎骨片影
症状和体征鉴别
脊柱骨盆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龙源期刊网
脊柱骨盆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作者:王晓林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20期
骶骨骨折是骨盆骨折的一部分,可与骨盆其他部位骨折合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
由于骶骨的解剖特点,骶骨骨折极易造成神经损害或者遗留下顽固性疼痛。
近年来,随着对此类骨折的深入研究,有学者主张将骶骨骨折从骨盆环损伤分类中独立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骶骨是骨盆环的组成部分,除了单纯的骶骨横行损伤外,骶骨骨折大部分类型都与骨盆环分离损伤有密切关系。
对于骨盆骨折的患者,一定不要忽视对骶骨损伤情况的评估。
对于有骶骨损伤的患者,应首先对骶骨的骨折移位情况以及骨折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正确评估,综合考虑骨折移位与稳定性情况后对骨盆环损伤进行分类。
为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对骶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月,经治疗有完整资料及获得随访骶骨骨折患者32例,均采用脊柱骨盆固定术,现报道如下。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骶骨骨折病症为骨盆后环损伤,它在骨盆骨折中占据20%~30%的比例,在各类脊柱骨折中,占据比例为1%[1]。
患者发生骶骨骨折后,发作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便是神经损伤,此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60%[2],比如,腰骶干损伤、马尾损伤、L5神经根损伤,会使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一侧感觉障碍、膀胱或直肠功能受损等问题[3]。
但是,此种神经损伤往往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当前的诊断技术普遍难以达到精准确切的诊断,常易出现误诊与漏诊问题,影响到骨折的治疗及患者的康复[4]。
我院对17例骶骨骨折进行诊断与治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伤患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入我院骨伤科治疗,男13例,女4例,年龄在18~65岁间,平均年龄36.4岁。
患者受伤的原因为高空坠落(9例)、车祸撞击(6例)、重物打砸(2例)。
根据De n is标准为伤患分型,i型3例、i i型8例、i i i型6例,i i i型中横形与纵形骨折各为3例。
1.2 方法1.2.1 诊断方法 入院后,由检查医师为其进行X线片、CT检查及M R i检查,确诊为骶骨发生骨折,其中,伴随骨盆其他位置骨折、胸腰椎骨折者各为4例、1例,伴随脾破裂者3例、膀胱破裂者2例。
5例患者在受伤后诊断发现发生有神经损伤问题,另外12例在受伤后第4~8周诊断出伴随神经损伤,表现为小腿后外侧、大腿后侧、一侧或者两侧臀部有疼痛、麻木感,某些部位的浅表感觉略有消退甚至消失,患者肌力下降。
1.2.2 治疗方法 i型与i i型的患者先接受骨盆牵引以及术后高压氧保守治疗,其中i型1例与i i型中3例在治疗4~6周后,症状未有明显改善者,再接受手术治疗,与i i i型患者手术相同。
i i i型患者接受骶椎管减压、神经根探查、复位及内固定治疗。
具体治疗如下:为患者静滴神经硬要药物,选择恰当牵引位置,约为股骨髂1/4~1/6体,牵引完成后,进行影像学复查,检查复位状况,影像学确定复位良好,采用重建钢板为其进行经皮内固定,若显示为骶神经受压或骶骨孔比正常者小1/2,则经骶骨后路,进行骶神经探查以及减压手术治疗,待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复位牵引与固定治疗。
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实 用 骨 科 杂 志 第 1 8卷 , 5期 ,0 2年 5 第 21 月
R.B o c a i s f p l i i me h n c o e vc [ ] S mo i n P , u t M I J 2 i n a T Ro t
・4 61 ・
f ain J . to l r Am) 19 , 8 3 : i t [ ] Or pC i Not x o h n h( , 9 7 2 ( )
实用骨科杂志
第 1 卷 , 5 ,0 2年 5月 8 第 期 21
文 章 编 号 :0 8 52 21 )5 4 9 3 1 0 —5 7 ( 0 2 0 —0 5 —0
经皮空 心钉 内固定治疗骶 髂关节损伤 的临床观察
李 春 雨’ 绍仪 , 厚 洪 , , 林 蔡 刘金 伟
( 山 市顺 德 区 乐从 医 院创 伤 外科 , 东 佛 山 5 8 1 ) 佛 广 2 3 5 摘 要 : 的 对 c 型 臂 引 导 下 经 皮 空 心 钉 内 固 定 治 疗 骶 髂 关 节 骨折 脱 位 疗 效 进 行 评 价 。 法 2 0 年 7 至 2 1 目 方 08 月 01 年1 , 科收治1 月 我 3例骶 髂 关 节 骨 折脱 位 患 者 , 中男 9例 , 4例 ; 龄 2 ~ 5 其 女 年 1 5岁 , 均 3 平 3岁 。 Tl 分 类 , 型 5例 , 按 i e C1 C 型 6例 , 型 2例 , 前 行 骨 牵 引 一 段 时 间后 , C 型臂 引 导 下 采 用 闭 合 复 位 经 皮 空 心 钉 内 固定 治 疗 。 果 1 2 C3 术 在 结 3例 中, 复位 满 意 者 1 O例 , 位 可 者 3例 。 访 6 4 月 后 ,3例 均 获 骨 性 愈 合 , 血 管 神 经 损 伤 , 髂 关 节及 下肢 关 节 功 复 随 ~2 个 1 无 骶 能 恢 复 良好 。 论 结
骶骨骨折2
CT检查较X线平片更为清晰,尤其对判定骨折线及其移位方向较为理想;而对周围软组织的观察,则以MRI检查为清晰。
4诊断
1.外伤史
注意外伤时骶部所处的位置及暴力方向,绝大多数患者在外伤后立即出现明显的局部症状,常主诉臀部着地跌倒后即不敢坐下的特殊病史。
2.临床表现
应仔细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对此种损伤只要认真按常规进行触诊,大多可获得及时诊断;同时应予以肛门指诊以判定有无直肠损伤。
3.X线平片
拍摄正位及侧位X线片,疑及骶髂关节受累者,应加拍斜位片。
4.CT及MRI检查
CT检查较X线平片更为清晰,尤其对判定骨折线及其移位方向较为理想;而对周围软组织的观察,则以MRI检查为清晰。
5治疗
1.治疗原则
(1)无移位者 卧木板床休息3~4周后上石膏短裤起床活动;坐位时,应垫以气垫或海绵等,以保护局部、缓解压力。
(2)轻度移位者 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将其逐渐复位,2~3天后再重复1次,以维持对位。
(3)重度移位 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先施以手法复位,若无法还纳,或不能维持对位,可酌情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
(4)合并骨盆骨折者 应以骨盆骨折为主进行治疗,包括卧床(蛙式卧位)、双下肢胫骨结节牵引疗法、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等。
(5)单纯性腰骶关节脱位 治疗宜按“脊柱滑脱”施以手术疗法,大多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节间Cage内固定术。
(6)合并骶骨骨折的双侧骶髂关节脱位 轻者仅需卧床休息数天后(蛙式位)以石膏短裤固定即可,但对移位明显且手法复位失败者则需行开放复位及双侧骶髂关节融合术。
骶骨骨折
锁定
本词条由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23例
中医正骨 2 1 0 0年 6月 第 2 2卷 第 6期 或接近 正常解 剖 学形态 , 5例残 留骨折 移 位 ≤5m 2 m, 例残 留骨 折 移 位 > 5 mm。2 0例 无 骶 髂 部 疼 痛 , 3例
( 4 5 ・ 5・ 总 6 )6
该手术 的基础 。要 完整 理解 骶髂 关 节 三维 结构 , 清楚 髂骨 、 骶骨 、 耳状 关 节 面 、 骨椎 弓根 、 骨 前 裂 孔 及 骶 骶 椎 体 的位 置关 系 , 悉骶髂 关 节周 围毗邻 的重要 神 经 熟 血 管 。术 前应 常规摄 骨盆 正位 、 位 、 口位 、 口位 侧 入 出 x线 片 和 C T扫 描三 维重 建 , 了解骶髂 关 节骨 折 脱位 、 骨盆稳 定性 破 坏及 复位 情 况 , 确髂 后 上棘 、 髂 关 明 骶 节 、 体和 骶前裂 孑 的位置 关 系对术 中置 入螺 钉有 S椎 L
节 螺钉 固定术 进行 治疗 , 出现 下列 情 况者 不 宜采 用 但 此 方法 : ①术 前经 骨 牵 引 后 , 髂 关 节 垂 直 移 位 仍 > 骶 1 m 者 。杜 明 奎 等 指 出骶 髂 关 节 移 位 >1 0m 0mm 时, 置入骶 髂螺 钉 损 伤邻 近 神 经 、 管 的 危 险 性 明 显 血
王建等 在 c T引 导 下 置 入 骶 髂 关 节 螺 钉 来 提 高 置 钉 的准 确性 。周 东 生 等 在 计 算 机 导 航监 测 下 行骶 髂关 节 脱位 和骶 骨纵形 骨折 的螺钉 固定 治疗 , 功完 成
本组 2 中有 1 3例 9例患 者 同时行 骨 盆 前环 固定 术 , 经
期并 发症 。骶髂 关节 骨折 脱位 的 内 固定 方法 较 多 , 有
骶骨棒加压固定术 、 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及骶髂关节螺
骶骨骨折分型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骶骨骨折分型介绍
导语:骶骨骨折有不同的分类,所以说表现出的一些症状,以及在治疗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希望每个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可以全面
骶骨骨折有不同的分类,所以说表现出的一些症状,以及在治疗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希望每个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可以全面的去了解骶骨骨折的一些类型,这样在遇到这种现象的时候,才可以采取最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面就具体去了解,骶骨骨折的分类。
(1)横形骨折:横形骨折可见于骶骨的各个平面,但以中、下段为多见,此处恰巧是骶髂关节的下缘(相当于骶4~5处)。
当患者仰面摔倒时,骶椎着地,以致骶骨的下方易因直接撞击暴力而折断。
其中多系裂缝骨折,裂缝长短不一,多由一侧延伸至中部,亦可贯穿整个骶骨,少有错位者。
但如果暴力过猛,则可引起骶椎上部随腰椎而向前移位,或是下部骨折片向前移位,并因骶管狭窄可引起骶神经损伤,以致出现马鞍区症状。
如果骶2、3神经受累时,则大小便功能可能出现障碍。
有时远端骨折片亦可受到肛提肌作用而向前移位,同样可引起骶神经症状。
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直肠破裂、脑脊液漏及腹膜后血肿等。
对横形骨折的判定除CT检查外,一般X线平片亦可显示,尤以侧位片较为清晰;此时应注意观察骶骨前缘的形态,正常骶骨前缘光滑、平整、锐利,而在骨折时则出现前缘皮质中断或皱褶、凸凹不平及重叠等异常所见。
(2)纵形骨折:纵形骨折较横形骨折少见,均为强烈暴力所致,多与骨盆骨折同时发生,或是出现一侧性骶髂关节分离。
一般情况下,骨折线好发于侧方骶孔处。
因该处解剖结构较薄弱,其移位方向及程度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纵行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运 动 功能 良好 ,5例 均 已恢 复正 常 工作 。 4 2 护 理 21 术 前 护 理 . 211 急 救 护 理 骨 盆 骨 折 患 者 都 有 可 能 伴 有 腹 部 .. 其他脏器损伤和腹腔内出血 。本组 4 5例中有 3 例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主张 内固定治疗 _。我院 20 2 l 03 年3 月至 20 年 3 08 月共收治骶骨纵形骨折 4 5例 , 行 经皮骶髂关 节螺钉 固定 。 效果 良好 . 现将 围手术期护 理体 会 报告 如 下 。
d i 1 3 9 .s n 1 0 - 7 5.01 0 . 8 o : 0.96 i s . 0 6 5 2 2 0. 6 0 2
作者单位骨 科 352
伴腹部脏器损伤 , 院后立即行急救护理 。 人 卧硬板床 , 避 免 不 必 要 的 搬 动 , 密 监 测 全 身 情 况 , 察 神 志 变 严 观 化, 予心电监护 , 监测生命体征 , 吸氧 以改善缺氧 。快 速 建立 两 条 以上 有 效 静 脉 通 道 ,抽 取 相 应 的血 标 本 . 血交叉 , 时送检 , 速输液 、 血 , 及 快 输 因下 肢 常有 血 管 损 伤 , 禁 在 下 肢 建 立 静 脉 通 道 E。注 意 患者 排尿 情 严 引 况, 必要 时先予留置尿管 , 注意尿色观察 , 以便及时发 现有无泌尿系统损伤。 监测尿量 , 判断休克程度。 观察 腹部情况 , 注意腹肌紧张度 , 腹部有无压痛 、 反跳痛 、 腹胀 、 肠鸣音减弱等 , 注意血压变化 , 观察有无合并后 腹膜 血 肿 。 常规 检 查会 阴部 有 无外 伤 , 门有无 滴 血 , 肛 必要 时 行 肛 门指 检 21 心 理 护 理 骨 折 患者 常 有 焦 虑 、 张 、 惧 和 .. 2 紧 恐 不 安心 理 , 想 负担 过 重 , 利 于 创伤 恢 复 。 此 类新 思 不 对 型微创手术 , 患者更担心手术是否能达到有效 的治疗 效果 。 因此 护理 人 员 要 及 时地 解 答 伤 者 的有 关 疑 问 , 向患 者 介 绍 以往 成 功 病 例 .提 供 有 关 手 术 的正 面信 息, 消除顾虑及悲观情绪 。 主动配合治疗 。 213 牵 引护 理 本 组 4 人 院后 先 行 大重 量 牵 引 .. 5例 ( 均为 股 骨髁 上 骨 钉牵 引 ) 闭合 内固定 术 应特 别 强 调 。 经 牵 引 后 能 满 意 纠 正 垂 直 移 位 [ 因 此 做 好 牵 引 护 , 理 , 持有 效 的牵 引对 手 术 至关 重 要 。 保 患者 卧 硬板 床 , 患肢置于托马 氏架上 。 床脚抬 高 2 0~2 m, 5c 保持下 肢 外 展 位 牵 引 , 量 悬 空 , 引 绳 索 牢 固 、 滑 、 引 重 牵 光 牵 力线应与股骨纵轴线一致 。测量方法为髂 前上棘 、 髌 骨 中点 、 12趾 间 , 第 、 应在 同一直线 上 , 防止肢体旋 转 。牵 引钢针处每 日2 次滴 注 7 % 酒精 , 5 擦去血痂 , 防止感染。每班观察肢端血运情况 , 牵引重量根据体
右侧骶骨翼骨折
右侧骶骨翼骨折
右侧骶骨翼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
这种骨折通常会导致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骶骨翼是骶骨的一部分,位于骶骨的两侧,与髂骨相连。
骶骨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的重量,同时也是肌肉和韧带的附着点。
当骶骨翼发生骨折时,这些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骶骨翼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例如跌倒、车祸或运动伤害等。
这种骨折通常会导致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神经损伤、尿失禁和肛门失禁等并发症。
治疗骶骨翼骨折的方法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止痛药和物理治疗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手术治疗通常是在骨折严重或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骨折。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右侧骶骨翼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需要及时治疗。
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如果症状严重或并发症严重,应及时就医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骶骨骨折演示课件
CT检查可更准确地显示 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 线的走向、碎骨片的数 量和位置等,有助于制 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
对于怀疑合并神经损伤 的患者,MRI检查可显 示神经受压或损伤的情 况,为治疗提供重要依 据。
02 影像学检查与评 估
X线检查
正面和侧面X线片:可显示骶骨骨折的位置和类型,如横行、纵行或粉碎性骨折。 斜位X线片:有助于发现骶髂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
发病原因及机制
直接暴力
如重物砸伤、撞击伤等,直接作 用于骶骨部位,导致骨折。
间接暴力
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远处 发生骨折,如跌倒时臀部着地,力 量沿脊柱传导至骶骨而发生骨折。
肌肉牵拉
强大的肌肉收缩力也可导致骶骨骨 折,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 便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X线检查
CT检查
物理治疗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 肌肉紧张,加速骨折愈合。
手术治疗
01 02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对于严重移位的骶骨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需采用切开复位内固 定术进行治疗。手术目的是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稳定骨折端,促 进骨折愈合。
神经修复术
若骶骨骨折伴有神经损伤,如马尾神经损伤或坐骨神经损伤,需进行神 经修复术。手术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恢复神经功能。
疼痛缓解程度
01
通过患者自我报告和医生评估,了解疼痛减轻的程度,以及止
痛药的使用情况。
骨折愈合情况
02
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包括
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等。
功能恢复情况
03
评估患者骶骨功能恢复情况,如坐立、行走、弯腰等动作的完
脊柱骨盆固定治疗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本 组 共 5例 , 4例 , 1 ; 男 女 例 年龄 1~ 1 , 7 5 岁 平 均 3.岁 。车祸伤 3 , 3 7 例 坠落伤 1 , 例 挤压伤 1 。 例 患侧下肢感觉迟钝 、 木 3 , 觉过敏 、 射痛 2 麻 例 痛 放
骶 骨骨 折 合并 其 他部 位 的严 重损 伤 时 , 神 经 骶
特别 是 较低 位 的骶 神 经 丛损 伤 , 进 行彻 底 全 面检 不 查, 很难 发 现 。我们 常 常容 易忽 略 s 2~s 神 经 根损 5 伤, 因为 S 2一s 神经 根 损 伤不 产 生 下肢 运 动 或感 觉 5 障碍 。 有效 的脊柱 骨盆 固定对 于治疗骶 骨 骨折 十分重
2 。M I 例 R 示神经根走行改变 3 , 例 神经根周 围脂 肪 消失 4例 , 椎 内骨 l 占压迫 硬膜囊 2 。 骶 生侵 例
2 治 疗方 法
首先 行 非 手术 治 疗 。 当神 经根 疼 痛 , 状 不缓 症
解或进行性加重 , 以及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块压迫 硬 膜 囊 较重 及 神 经根 管 狭 窄 时 , 手 术 治疗 。后正 行 中切 口 , 椎 管 减 压, 经 根 探查 松 解 ,4 L 骶 神 L 、5及 髂
嵴 安 置 椎 弓 根 螺 钉 , 除 髂 后 上 棘 , 弯 固定 棒 , 切 预
G S 腰 内固定 。 S髂
3 结果
要。本组 2 例术前由于脊柱骨盆不稳定 , 某种姿势
静 卧时 疼痛 不 剧 , 稍微 活动 , 出现剧 痛 , 重影 响 则 严 活动 , 只能 固定 姿 势 卧 床 。术 后 疼 痛很 快 消 失 , 翻 身 、 动 疼 痛 不 再 加 剧 。 内 固定 物 取 出后 , 走 自 活 行 如 , 神经 损 伤 症状 和 体 征 。我 们 使 用 G S 统进 无 S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骶骨纵形骨折的治疗进展蔡军辉王伟良张力成 大多数骶骨纵形骨折源于多发伤,身体其他区域的明显损伤通常决定着最初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而骶骨纵形骨折的典型临床体征常常被忽略,普通X线片难以观察到病变,神经缺陷在最初检查时也并不是很明显,因此这些病变过去常常被忽略、误诊甚至被漏诊。
骶骨纵形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很高,同时骶骨又是后方骨盆环稳定性的一部分,直接影响骨盆环的稳定,因此治疗十分棘手[1]。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骶骨纵形骨折这种少见疾病在初次就诊时就能及时发现。
CT和MRI的普及明显降低了骶骨纵形骨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极大地提高了确诊率。
随着创伤骨科理论知识的完善,逐渐形成骶骨纵形骨折的常规诊治程序。
下面从骨折的发生、诊断、治疗和神经损伤4个方面综述骶骨纵形骨折的治疗进展。
10. 3760/cma. j. issn. 1671-7600. 2011.09. 016325200 浙江省瑞安市,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瑞安市人民医院)骨科万方数据・882・万方数据@@[ 1 ] Tile M, Burgess A, Heleft DL, et al. Fractures of the pelvis and acetabulum.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95.@@[2] Schmidek HH, Smith DA, Kristiansen D. Sacral fractures. Neuro surgery, 1984, 15: 735-746.@@[3] Pennal GF, Tile M, Waddell JP, et al. Pelvic disruption: 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0 (151 ): 12-21.@@[4] Aebi M, Arlet V, Webb JK. AO spine manual. New York: AO Spine International, 2007.@@[5] Denis F, Davis S, Comfort T. Sacral fractures: an important problem.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36 cases.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8, (227): 67-81.@@[6] Pohleman T, Gansslen A, Tscherne H. The problem of the sacrum fracture. Clinical analysis of 377 cases. Orthopade, 1992, 21: 400-412.@@[7]顾传龙,胡月正,姜华东,等.Ferguson位X线摄片与骶骨解剖 参数比较.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335-336.@@[8]吴茂铸,彭志毅,樊树峰,等.骶骨骨折的常规X线和三维CT 对比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651-654.@@[9]田征,白靖平,锡林宝勒日,等.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 MRI诊断及临床应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 1096-1099.@@[ 10] Tile M. Pelvic ring fractures: should they be fixed? J Bone Joint Surg (Br), 1988, 70: 1-12.@@[ 11 ] Sabiston CP, Wing PC. Sacral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neurologic implications. J Trauma, 1986, 26: 1113-1115.@@[12]潘进社,李亚洲,张英泽,等.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中 华创伤杂志,2004,20: 326-329.@@[13] Scaglione M, Parchi P, Digrandi G, et al. External fixation in pelvic fractures. Musculoskelet Surg, 2010, 94: 63-70.@@[14] Griffin DR, Start AJ, Reinert CM, et al.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fixed with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rews: does posterior injury pattern predict fixation failure? J Orthop Trauma, 2003, 17: 399-405.@@[15]孔建中,郭晓山,潘骏,等.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骨纵形骨 折.中华创伤杂志,2005,21: 410-412.@@[16] Kabak S, Halici M, Tuncel M, et al. Functional outcome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completely unstable pelvic ring fractures(type C): a report of 40 cases. J Orthop Trauma, 2003, 17: 555-562.@@[ 17] Ziran BH, Smith WR, Towers J, et al. Iliosacral screw fixation of the posterior pelvic ring using local anaesthesia and computerised tomog raphy.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3, 85: 411-418.@@[18] Sciulli RL, Daffner RH, Altman DT, et al. CT-guided iliosacral screw placement: techniqu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AJR Am J Roentgenol, 2007, 188: W181-W192.<参考文献>=@@[19]张元智,陆声,杨勇,等.骶骨骨折手术导航模板的设计与临床应 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 11:334-337.@@[20]杜明奎,王秋根,王继芳,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合并神经损伤 的骶骨骨折.临床骨科杂志,2008,11: 537-539.@@[21 ] Shirahama M. Surgical treatment of vertically unstable sacral fractures 万方数据 using a new plate. Kurume Med J, 2005, 52: 9-18.@@[22] Ayoub MA. Vertically unstable sacral fractures with neurological in sult: outcomes of surgical decom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plate in ternal fixation. Int Orthop, 2009, 33: 261-267.@@[23] Suzuki T, Hak DJ, Liran BH, et al.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s of posterior transiliac plating for vertically unstable sacral fractures. In jury, 2009, 40: 405-409.@@[24] Schildhauer TA, Josten CH, Muhr G. Triangular osteosynthesis of vertically unstable sacrum fractures: a new concept allowing early weight-bearing. J Orthop Trauma, 2006, 20(1 Suppl): 44-51.@@[25] Mouhsine E, Wettstein M, Schizas C, et al. Modified triangular posterior osteosynthesis of unstable sacrum fracture. Eur Spine J, 2006, 15: 857-863.@@[26]黄涛,周东生,吕荷荣,等.骶骨棒微创小切口治疗骶骨纵行骨 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 1218-1220.@@[27] Sciubba DM, Wolinsky JP, Than KD, et al. CT fluoroscopically guided percutaneous placement of transiliosacral rod for sacral insuf ficiency fracture: case report and technique. AJNR Am J Neuroradi ol, 2007, 28: 1451-1454.@@[28]贾健,胡永成,张铁良,等.骶骨骨折的诊治现状.中华骨科杂 志,2009, 29: 1168-1176.@@[29] Zelle BA, Gruen GS, Hunt T, et al. Sacralfractures with neurological injury: is early decompression beneficial? Int Orthop, 2004, 28: 244-251.2011-01-10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