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双手手掌 扣挤或用双手 拇指推挤
纠正侧方移位
要点:环抱 近端,拇指顶压 远端,徐徐屈肘
纠正前后移位
尺偏型骨折复位后,术者一手固定骨折部, 另一手握住前臂略伸直肘关节,并将前臂 向桡侧伸展,使骨折端桡侧骨皮质嵌插并 有桡倾,以防肘内翻发生。
伸直型固定后压垫放置示意图
四 夹 板 固 定
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110°位置3周
时间延长
被动伸指时有剧烈疼痛为 肱动脉受压或损伤的表现
并发症
• 血管损伤
缺血性肌肉挛缩:
由于供血不足引起肌肉变性,形成疤痕挛缩从而影响手 部功能。多见肱骨髁上骨折、桡尺双骨折复位不当,包扎过 紧、肢体严重受挤压。
“爪状手”、“铲状手”畸形,前臂变细,旋前位,腕及 手指屈曲固定状态。
并发症
肘 内 翻 畸 形
肱骨髁上骨折
肱 骨 髁 上
皮质骨
形态上:由园 柱形转变成三棱 扁平形
松质骨
是骨密质与骨 松质交界处是应 力弱点
力学上的薄弱点
前倾角测量 骨折整复的标准,影响屈肘的角度
携带角
携带角 男5~10º 女10~15 º
携带角X线测量
携带角
肘 内 翻 畸 形
男5~10º 女10~15º
骨折近端易损伤AV
肱骨髁上骨折
• 手法整复时尺偏畸形一定要纠正,“宁桡勿尺”
• 侧方移位的纠正是关键,不必强求纠正前后移位
• 反复多次整复易发生骨化性肌炎
• 手术治疗选择要慎重
• 肘内翻:发生率高占60%~70%, 研究表明与前臂重力、骨骺损伤、 尺偏移位、再移位、固定有关
• 肘内翻畸形的纠正手术宜在骨骺闭合后进行
肱骨髁间骨折
因髁间移位、分离致肱骨髁变宽,尺骨向 近端移位,前臂变短。肘后三角关系改变。
伸直型肱骨髁间骨折
屈曲型肱骨髁间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
受伤史 骨折的一般体征 主要体征与典型体征: X线片:肘关节正侧位片 必要时加做CT
治疗目的
维持关节面的平整,保持肱骨髁原有的宽 度,维持足够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以保证 肘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来获取良好的功能。
固定:屈肘40°〜60°位固定, 2周后改80°〜90°位
徒手检查复位优良的标准
1、轻轻摇摆,骨块稳定,骨擦音消失 2、肱骨外上髁显露 3、肘关节后方圆滑,靴型消失 4、肱骨内外上髁连线垂直于上臂后正中线 5、尺骨鹰嘴在上臂侧正中线上,同时也在
后正中线上。
X线复位优良标准
1、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与健侧对比)
鲍曼角(Baumann angle):指肱骨轴线 与肱骨小头骨骺之间的夹角,在X线片上用 以评价携物角,并双侧对比。平均为72°, 一般此角不超过81°,就不会发生肘内翻
鲍曼角增加2°, 携带角增加5°
肱 骨 小 头 前 倾 角
肱骨纵轴线及肱骨小头中心线相交所 成下方角,正常:30~50°,骨骺分 离、骨折时此角加大或减小
应用解剖
肱 骨 外 髁 是 伸 肌 附 着 点
病 因 病 机
骨 折 块 因 伸 肌 牵 拉 出 现 移 位
肱骨外髁被撕脱
摔倒时,肘部处于轻度屈曲外展位,桡 骨头撞击肱骨外髁
骨 折 块 撞 击
骨折块向后外上方移位
移
位
情
况Ⅰ 分型 为骨 四折 度块
无 移 位
Ⅱ 型 骨 折 块 侧 方 移 位
X线检查
肘关节正侧位片
肘关节常用定位线
肱骨前线
沿肱骨干皮质前方画 线正常同肱骨小头中 1/3相交。正常的放射 线泪滴见于鹰嘴窝和 冠突窝皮质聚合处(黑 箭)。正常前脂肪垫 (箭头)。
前脂肪垫
肱骨前缘的直线穿过肱骨小头的中1/3,肱骨 小头后缘不超越肱骨纵轴线
肱桡线
穿过桡骨颈中心的轴线必定经过肱 骨小头中心,无论体位正否
伤后时间长(1〜2d),局部损伤重,肿胀严 重,并有水泡形成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或做尺骨鹰嘴悬吊牵引(1〜2kg),3〜5d消肿后 再复位
尺骨膺嘴骨牵引
牵引前
牵引中
去除牵引后
屈曲型骨折
方法:顺势拔伸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在牵引 下,纠正旋转移位,侧方移位
注意:复位的顺序同伸直型骨折,但方向相反。
V型:骺板挤压性损伤 Ⅵ型:骨骺边缘软骨环 缺失
Ⅵ
股骨远侧I型骨骺损伤(骨骺分离)
桡骨远侧II型骨骺损伤(骨骺分离)
内踝骨骺Ⅲ型型损伤
MRI清晰显示肱骨外髁软骨骨折,累及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IV型骨骺损伤)
Ⅴ型骨骺损伤
术后半年
术后1年
术后2年,有内翻
Peterson Ⅵ型部分骺板缺如(开放性伤)
髁上骨折复位前
髁上骨折复位后
注意事项:
1. 要麻醉:局麻或臂丛麻
2. 先矫重叠移位,旋转移位,侧方移位,再矫
前后移位
3. 尺侧偏要矫枉过正,桡侧偏矫正适可而止
4. 要恢复前倾角、提携角
5. 屈肘位固定,大于100°度稳定,但要小心
6. 固定≯6W,儿童一般<4W
7. 定期复查X线片
小心什么?
(2)先骨牵引,再复位
无移位骨折,肱骨外髁端仅有一骨折线显示
轻度移位骨折,在X线片上肱骨小头骨化中心 及干骺端骨片外移,偏离桡骨的纵轴线。
在正位X线片上,肱骨小头骨骺正常者略似三 角形,骨折块有纵轴旋转移位时,该骨骺变为 圆形。在侧位X线片上,骨骺正常者略似圆形, 翻转移位后,骨折块变为三角形,还可见于干 骺端骨折片位于骨化中心外侧或下面。
对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要采取积 极态度,尽早实行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 疗结果尚较满意。
固定
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 ,尺侧肘关节上、 下各放一固定垫,四块夹板从上臂中上段 到前臂中下段,四条布带敷扎,肘关节伸 直稍外翻位固定2周,改屈肘90°固定1周
•鱼尾状畸形
•肱骨外髁增大,桡骨头增大呈“蘑
手法复位:适用于内外髁较为完整及轻度 分离而无明显旋转者。
尺骨鹰嘴牵引加闭合复位
功能锻炼:
肱骨外髁骨折
又称肱骨外髁骨骺骨折
概述
• 骨折部位特殊
肱
骨 • பைடு நூலகம்发生在5~10岁儿童
外
髁 • 晚期后遗症明显
肱骨外髁骨折远端包括:整个肱骨外髁、 肱骨小头骨骺、邻近的肱骨滑车
骨骺损伤:是指涉及骨骼纵向生长机 制损伤的总称。 包括骺、骺生长板、骺生长板周围环 (Ranvier区)、以及与骨骼生长相关 的关节软骨及干骺端区的损伤
前倾角±3-5° 携带角±3-5°,无桡侧成角 桡侧移位1/8-1/4,无尺侧移位 肱骨角﹦70°或﹥70°
手术治疗
适应证 1、开放性骨折 2、老年患者 3、手法复位失败者 4、复位后骨折断端位置不能维持者 5、合并同侧肱骨干或前臂骨折者 6、合并严重的血管受损者
术后1个月
术后一年
治疗上的几个问题?
八字征
八字征阳性,却没发现骨折,考虑隐匿性骨 折,应按未移位骨折固定,八字征阴性而又 存在骨折的情况通常是不存在的。
肘关节骨化中心
骨化中心的排列顺序可用助记方法记忆: CRITOE, C -Capitellum肱骨小头, R- radial head桡骨小头, I - internal (medial) Epicondyle内上髁, T – trochlea滑车, O – olecranon鹰嘴, E - external (lateral) epicondyle外上髁. 骨化中心大概出现于每一奇数年龄 – 1, 3, 5, 7, 9
诊 畸形,肘向后突出,半屈位畸形,屈 断 曲型者肘后呈半圆形,可扪及突出的 要 骨折端。有侧方移位者,肘尖偏向一 点 侧。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 X线照片:肘部正侧位
• 并发症: •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桡神经 •血管损伤:桡动脉 •肘内翻:多见
靴状畸形—伸直型
与肘关节脱位区别
伸肘
屈肘
正常的肘后三角
并发症
和11岁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X线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X线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性骨折(II 型)
骨折端旋转移位的判断
两骨折端不等宽,或有侧方移位而两侧移 位的距离不等,说明断端有旋转错位存在。
正位片上肱骨上部两侧骨皮质呈鱼尾状,弯曲 度基本对称。肱骨髁上骨折后,骨折近端内缘 弯曲度加大,外缘变直,则骨折近端内旋;骨 折近端外侧缘弯曲度增大,内缘变直,则骨折 近端外旋。
Ⅲ 型 骨 折 块 翻 转 移 位
Ⅳ型骨折连同尺桡骨向尺侧或桡侧移位
诊断要点
1、肘外侧为中心明显疼痛
2、肘关节半屈曲位
肱
3、肱骨外髁部位压痛
骨
外
4、旋转移位可扪及骨块,若
髁
摸到表面粗糙及边缘锐利的
压
骨块,则为翻转移位型骨折
痛
5、肘后三角关系改变
诊断要点
肱骨外髁骨折
半屈曲位 肘部活动受限
X线检查
最难治的上肢骨折之一 垂
肱
直
骨
又称粉碎型肱骨髁上骨折
压 缩
性
髁 间
多发生于青壮年及老年女性
暴 力
T 型
骨
骨折块粉碎,骨折侵犯关节面,
折
整复困难,固定不易稳定
特点:内外髁常分离为独立的骨块,呈 “T”形或“Y”形,与肱骨干之间失去联 系,并且有旋转移位
病因病机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尺骨的滑车切迹撞击 肱骨髁所致
一、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在整复翻转移位型骨折时,将前移翻转型 骨折变成后移翻转型骨折,然后复位时将骨折 块推向肘后方,将肘关节内收,以扩大肱桡关 节间隙,利于翻转的骨折块复位。骨折块复位 后,再进行肘关节屈伸展收,纠正骨折块残余 移位,这一点甚为重要,以保证骨折的解剖复 位和关节面的平整。
右肱骨外髁骨折,Ⅲ度翻转移位,整复前
肱骨髁上骨折后,骨折远端鹰嘴窝内侧骨皮质 清楚则为内旋,若鹰嘴窝外侧皮质清楚则为外 旋。
治疗
无移位骨折屈肘90°,颈腕带悬吊2-3周 移位明显、肿胀不重、无血管损伤者手法
复位,夹板固定4〜5W 。
要求解剖复位
伸直型骨折
顺势拔伸牵引
纠正重叠移位
持续牵引
若骨折存在旋转移位,纠正旋 转移位,前臂旋前或旋后
晚
菇头”,桡骨干骺端增粗
期
•肱骨小头骨骺早闭
并 发
•肱骨小头骨骺缺血性坏死
症
•肱骨外上髁骨骺提前骨化
•骨折不愈合
•肘外翻、内翻畸形
•迟发性尺神经炎、尺神经麻痹
患儿6岁, 摔伤右肘4月 患儿4月前摔伤右肘,诊断为:肱骨 外髁骨折。在当地医院行石膏外固定
石膏固定后
三周后去除石膏功能锻炼
患者16岁,男,3岁时奔跑摔伤致右肘部肿痛,在当地医院石膏 外固定,后发现右肘关节畸形,但未予重视,近2周来觉右手小拇 指麻木,来院就诊,摄片示:右肱骨外髁陈旧骨折,骨不连,假 关节形成,伴肘外翻畸形。
概述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将 肱 骨 髁 上 推 向 后 方
身体重力
伸 直 型 移 位 机 理
伸直型骨折
尺偏移位 桡偏移位
尺偏型
骨
骨
折
折
远
远
端
端
向
向
尺
桡
侧
侧
移
移
位
位
易出现肘内翻
桡偏型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将
重
肱
力
骨
髁
上
推
向
前
方
肘部先着地
屈曲型移位机理
屈曲型骨折
• 受伤史 • 一般症状及局部骨折征 特殊体征: 伸直型者可见“靴状”
骨骺板是指儿童时期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组织 有生长骨骼的功能,机械强度远小于关节囊和韧带
生发细胞层 增殖细胞层 肥大细胞层 退化细胞层
Salter分型:Ⅰ、Ⅱ、Ⅲ、Ⅳ、Ⅴ型
Salter-Harris分型(1963)与Salter-Harris-Rang分型(1994)
Ⅰ型:骨骺分离 Ⅱ型:骨骺分离伴干骺 端骨折 Ⅲ型:骨骺骨折 Ⅳ型:骨骺和干骺端骨 折
肱骨外髁骨折
手法整复成功标志
• 扪及肱骨外髁脊平滑 • 压住骨折块,活动肘关节屈伸良好 • 肘关节被动活动时无响声
对于移位严重的翻转型骨折,手法整复后 骨折块对位仍不稳定者,可采用经皮穿针 内固定法
钢针撬拨复位
对于骨折块外移和翻转经手法整复失败及 陈旧性外科翻转移位骨折,可行切开复位 内固定。标准肘外侧入路能充分显露骨折 处。
桡 神 经 损 伤 垂 腕
• 神经损伤
手 指 感 觉 障 碍 区
正 中 神 经 损 伤
猿手
并发症 • 血管损伤
肢体远端缺血体征6P征: Pain 疼痛; Pallor 苍白; Paresthesias 感觉异常 Pulselessness 动脉搏动或消失 Paralysis 瘫痪 Prolonged capillary refill 毛细血管充盈
翻转移位
肱外髁移位
肱骨外髁骨折X线
治疗
肱骨外髁骨折是不稳定的,常因伸肌 的牵拉而移位,甚至在固定期间也可以发 生;另外由于骨折横穿骺板,属关节内骨 折,关节液浸泡骨折处,可能发生延迟愈 合和不愈合。因此治疗要求解剖复位和妥 善固定,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功能。
治疗方法的选择
一、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二、手法整复、经皮穿针内固定; 三、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