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五章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
(二) 税制结构的设计
税种的配置问题
税源的选择问题 税率的安排问题——拉弗曲线
主体税种:即指一个国家税制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起主 导作用的税种。主体税种决定一个国家税制结构的性质 和主要功能,它是普遍征收的而不是只起特殊调节作用 的税种;通过主体税种取得的税收收入占国家税收收入 总额最大,税制结构的公平、效率目标也主要通过主体 税种实现,它反映税制结构中的主要矛盾。 主体税种的作用:是确定复合税制结构类型的标志。 辅助税种:是对主体税种起某一方面补充作用的税种, 往往是为达到某一特定情况下国家社会经济财政目的 而起特殊调节作用的税种,反映税制结构中的次要矛 盾。
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等(国税征收)
2、地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地
税征收)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等(国税征收)
中央税 地方税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 印花税、 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书、印花税、城市 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
2002 2003 2004 2005
60
61.3 59.4 60.4 56.4
17.4
15.2 14.9 15.8 17.9
6.6
7.1 6.9 6.8 6.8
16
16.4 18.8 17 18.9
2006
2007
54.7
51.1
18.8
19.6
6.5
6.4
20
22.9
2008 2009
54.8 56.3
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幅度比例税率 多级税率 累进税率 额累 率累 累退税率 额累 率累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全额累退税率 超额累退税率 全率累退税率 超率累退税率
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
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税收权利、承担纳税义务的当事人。
征税对象:征税的客体,即对什么收税,是税制的核心要素。
税率: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
减税和免税:减税是少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纳税环节:指应纳税额计征的时机和场合。
纳税期限:指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
违章处理: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包括罚款、吊销税务登记证等。
这些要素构成了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对于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税制概述
3、货币税——纳税人以货币形式 (现金、支票)缴纳的税种
(二)按计税依据(税收计算标准)分类
1、从价税——以征税对象的价格或金 额为标准规定税率的税种。
2、从量税——以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 单位(数量、件数、容积、面积、长度) 为标准,规定固定税额征税的税种。
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数量化, 体现征税对象的量的规定性,是应纳税额 的计算基础。依据计税依据的不同,可以 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税源——税款的最终出处,即最终经 济源泉。从根本上说,税源是当年创造的 剩余产品。
(二) 纳税人
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 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款的直接承担者。在税 款可以转嫁出去的情况下,纳税人与负税人 分离。
(六)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 地点。一般来说,它和纳税义务发生地 是一致的。实施属地原则,向当地税务 机关缴纳。
(七)减税免税(税收优惠) 减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的鼓
励或照顾措施。是从应征税额中减征部分 税款。
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减税免税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其划分的依 据是:
计税依据 × 税率 = 税额
1、税率的基本形式 2、税率的其他形式 3、税率的特殊形式
1、税率的基本形式:
(1)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 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 个比例税率,税额与征税对象成正比关 系。它一般适用于从价税。
比例税率的基本特征:一是税率不 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二是计 算简便,便于征收。
(2)定额税率——是指按征税对 象的单位数量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 而不是规定征税比例。它一般适用于 从量税。
简述税制构成要素的内容
简述税制构成要素的内容税制构成要素的内容包括税种、税率、税基和征税对象。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税收体系的框架,影响着税收的征收方式和效果。
税种是指不同的税收项目,包括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等。
不同的税种有着不同的征收对象和方式,反映了国家对不同领域的调节和管理需求。
税种的选择与设计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税率是指税收征收的比例或金额。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纳税人的税负水平,关系到税收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税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家财政需求、经济状况和社会公平等因素。
税基是指税收所依据的计税对象或计税依据。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基,如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是个人的收入,增值税的税基是货物和劳务的交易额。
税基的确定直接影响着税收的规模和分配效果。
征税对象是指应当纳税的主体。
征税对象可以是个人、企业、组织等不同的主体。
税制通过确定征税对象来界定谁应当承担税收责任,保证税收的合理征收。
税制构成要素的合理设计和协调配合是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税种、税率、税基和征税对象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税收的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税制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税制构成要素的调整和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财政状况、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需求,逐步完善税制框架,提高税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税收征管和监督,防止税收漏税和逃税行为,确保税收的正常征收和使用。
税制构成要素的合理设计和协调配合对于国家税收体系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在税种、税率、税基和征税对象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税收的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税制构成要素的完善和调整是税收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当加强对税制构成要素的研究和理解,为建设现代化税收体系做出积极的贡献。
3.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 比例税率 – 累进税率 – 定额税率 – 特殊形式
比例税率
• 即不论征税对象数
额大小,均采用同 一比例计税的税率
• 类型:
– 单一比例税率
– 差别比例税率
– 幅度比例税率
• 优缺点:
– 计算简便
– 同一课税对象的不 同纳税人税收负担 相同
– 不能很好地调节收 入
累进税率
• 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征税比例也随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直接
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从法律角度言,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 扣缴义务人:指税法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
• 负税人:实际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思考:三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二、征税对象
• 概念:指征税的标的物 • 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
甲应纳税额=500×5%+1500×10%=175(元) 乙应纳税额=500×5%+1500×10%+1×15%
=175.15(元) 同样,两人应税所得额相差1元,但税负仅相 差0.15元
级次 销售利润率 税率% 1 不超过5%(含) 0 2 5%---10% 10% 3 10%---15% 20% 4 15%---20% 30% 5 20%---30% 50% 6 超过30% 70%
某甲销售收入为 20,000元,销售 利润率为8%;某 乙销售收入为 20,000元,销售 利润率为21%, 求甲、乙按全率 累进税率计算的 应纳税额。
级次 销售利润率
1 不超过 5%(含)
2 5%---10% 3 10%---15% 4 15%---20% 5 20%---30% 6 超过30%
简述税制构成要素的内容
简述税制构成要素的内容
税制构成要素是指税收制度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税种、税率、税基和税收征管四个方面。
首先,税种是指不同种类的税收形式。
常见的税种有消费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不同的税种对应不同的税收对象和征收方式,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税种,可以实现对不同收入来源和消费行为的全面征收。
其次,税率是税收征收的比例或额度。
不同税种的税率各不相同,可以根据税收政策的需要进行调整。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负担和经济活动的效率。
一般而言,税收政策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平和税收收入需求等因素来确定税率的水平。
第三,税基是税收征收的对象和计量基础。
不同税种的税基也不相同,常见的税基有消费额、收入额、利润额等。
确定合理的税基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因为税基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最后,税收征管是指对税收征收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系统和规则。
税收征管涉及到税收的征收、缴纳、申报、核算、审查等环节,其目的是保障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税收征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机构、完善的税收征收制度、加强纳税人教育和税收执法等方式
来实现。
综上所述,税制构成要素包括税种、税率、税基和税收征管。
合理地运用这些要素,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实现税收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第十章税收制度-
缺点:(1)存在重复征税。商品流 转交易次数越多, 重复征 税越多,增加征税成本;
(2)不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发 展,阻碍宏观经济效益的 提高。
2、税收公平方面:(欠佳)
优点: (1)以商品和劳务全值作为征税对象, 实行比例税率,可以体现横向公平; (2)只对奢侈品有选择地征收消费税, 有利于提高这个税制结构的公平程度。 缺点: (1)不能体现按纳税能力征税的纵向公 平,征税对象同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脱 离; (2) 在以所有或大部分消费品销售额为征 税对象的消费税制下,不利于纵向公平。
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边际税率
40% 35%
平均税率
20% 10% 500 1500 3000
3、税率的特殊形式 附加—— 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 的一部分税款。附加主要是满足发 展地方经济需要。 加成—— 是在依率计征税额的 基础上,再征收一定成数的税款。 加成是对高收入的一种限制。
二、税收制度的其他要素
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数量 化,体现征税对象的量的规定性,是 应纳税额的计算基础。依据计税依据 的不同,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税源——税款的最终出处,即最 终经济源泉。从根本上说,税源是当 年创造的剩余产品。
(三) 税率
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 间的法定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体现 着征税的强度。税率的高低既影响纳税人 的负担,又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最活 跃、最有力的税收杠杆,是税收制度的中 心环节。
(税基式) (税率式)(税额式)
1、税基(征税对象或计税依据)式减免
这是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方式实现 的减免税。具体包括: (1)起征点、 (2)免征额、
(3)项目扣除、
(4)跨期结转等。
( 1 )起征点 —— 是征税对象达到 一定数额开始征税的起点。没有达到 起征点的情况下,不征税;达到起点 后,征税对象全额都按适用税率征税。 ( 2 )免征额 —— 是在征税对象的 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没有超 过免征额的情况下,不征税,超过免 征额,只对超过的部分按适用税率征 税。
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
一、税制构成要素
(三)税率 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
不采用百分比,按课税对象的单位直接规定一个纳税定 额的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税款不受征税对象价 格变化的影响,税收收入相对稳定,计征方便。
地区差别定额 原盐税规定每吨盐的税额为:辽宁141元 山东130元
从量税:指以征税对象的质量、容积、面积等为标准,采用固定税额计征的那一类税收。
2收、益价额外税:税金是不构一成商种品或税劳务区价格别的组于成部另分。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减税和免税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谢旭人:严禁擅自减免税 坚决不收“过头税”
征税对象的分类: 商品或劳务 税款不受征税对象价格变化的影响,税收收入相对稳定,计征方便。
幅度定额:即税法只规定一个税额幅度,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税法规定 的幅度内确定一个执行税额 例如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15-30元
分类分级定额: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和类别,对各类各级由低到高规定 相应的税额,等级高的税额高,等级低的税额低。
Hale Waihona Puke 一、税制构成要素(三)税率 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累进税率
• (3)税源:税收收入的来源。
一、税制构成要素
(三)税率
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 的比例。
1、地位: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1)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 (2)关系到纳税人的负担程度(轻重) (3)是税收 与税收制度的出发点、作用点
一、税制构成要素
(三)税率 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固定税额) (3)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税率:
2021税务硕士马海涛《中国税制》考点总结复习笔记
2021税务硕士马海涛《中国税制》考点总结复习笔记一、1.1 复习笔记考点一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等,具体内容如表1-1所示。
表1-1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一)征税对象1.征税对象与税目对征税对象规定的具体项目称为税目。
税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2.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税法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
计税依据可以分为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大类,分别适用于从价计征的税种和从量计征的税种,具体分析见下表。
表1-2 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二)税率税率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绝对量形式规定的固定征收额度,即定额税率,它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另一种是按相对量形式规定的征收比例,这种形式又可分为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它适用于从价计征的税种。
具体内容如表1-3所示。
表1-3 税率种类【知识拓展】其他形式税率:表1-4 其他形式的税率(三)减税、免税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起征点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
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
2.免征额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部分。
属于免征额的部分不征税,只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是指免征额。
3.减税、免税的规定主要包括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所做的统一减免税规定以及根据某些纳税人的临时性或个别性的减税、免税规定。
考点二税收制度和税法税收制度的确立以税法形式加以体现;税法付诸实施后,就转化为税收制度,成为社会经济秩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征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1.税种:税收制度中的具体税种,包括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2.税率:税收制度中对不同税种所征税额的比例或固定额。
3.征税对象:应纳税的主体或单位,包括个人、企业、组织等。
4.税收征收方式:税收的具体征收方式,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的征收。
5.税收征收机关:负责征收和管理税收的政府机关,例如税务局。
6.税收征收程序:税收征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程序,包括纳
税申报、税收审核、税款缴纳等。
7.税收优惠政策:为了鼓励特定行业或个人发展而设置的税收
减免或优惠政策。
8.税收监督机制:监督税收征收全过程的机制和措施,确保税
收制度的公正、公平、透明。
9.税收分配机制:税收收入的分配方式和原则,如用于公共事
业建设、社会保障等。
这些构成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税收制度。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第十四章税收制度考试大纲税收制度。
掌握税制各要素,理解税收分类的基本方法,辨别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
一、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税制要素是指构成一个税收制度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和免税、违章处理、纳税地点等。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是税制的基本要素。
【课外:税务机关不构成税制要素】1、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
每部单行税法或税收条例中,都对纳税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与之相关的两个概念是负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税收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有的税收虽然由纳税人缴纳,但实际上是由别人负担的,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即通常说的税负转嫁问题,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即可以是各类型的企业,也可以说是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部队、学校和其他单位,或者是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经营者和其他自然人。
扣缴义务人即非纯粹意义上的纳税人,又非实际负担税款的负税人,只是负有代为扣税并缴纳税款法定职责的义务人,它的义务由法律基于行政便宜主义而设定,为法定义务。
2、课税对象(征税对象),即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它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
现代税制下的课税对象有所得、消费和财富。
与之相关的概念是税源、税目、计税依据。
税源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税目即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计税依据(或课税标准)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它规定了如何确定和度量课税对象,以便计算税基。
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税收及其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税制构成的根本要素包括:①纳税人〔纳税主体〕;②课税对象〔征税对象、征税客体〕;③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④纳税环节:一次课征、屡次课征;⑤纳税地点;⑥纳税期限;⑦减免税: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
一、纳税人纳税人亦称纳税义务人。
它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为纳税主体。
纳税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每一种税都有关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如果纳税人不履行纳税义务,就应由该行为当事人承当法律责任。
纳税人是税制的一个根本要素。
在实际纳税中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有:〔一〕代扣代缴义务人,亦称扣缴义务人它指根据税法规定,有义务从其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应纳税并代为缴纳税额的企业或单位。
代扣代缴义务人主要有两类:①向纳税人支付收入的单位或个人;②为纳税人办理汇款的单位。
代扣代缴义务人必须严格履行扣缴义务。
〔二〕名义纳税人和实际纳税人在一般情况下,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就是实际纳税人。
但在某些税种中,国家为了及时取得财政收入,防止偷漏税款,往往采取控制源泉的方法,这就出现了名义纳税人和实际纳税人不统一的问题。
名义纳税人是指替别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实际纳税人是指直接支付税款的纳税人。
实际纳税人通过名义纳税人实现向国家缴纳税款的义务。
〔三〕代征人它是指受税务机关委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人员。
代征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和委托证书的要求,履行代征税款义务;有关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退税和违章行为,必须送交税务机关处理。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距离税务机关较远的地区和零星分散的税源。
〔四〕纳税单位它是指申报缴纳税的单位。
为了征管和缴纳税款的方便,可以允许在法律上负有纳税义务的同类型纳税人作为一个纳税单位,填写一份申请表进行纳税。
在一般情况下,要根据管理的需要和国家政策来确定纳税单位。
税制结构概述
缺点:计算复杂。
怎样保持超额累进税率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我 们引进一个概念:速算扣的 税额之间的差额。它的主要作用是简化计算过程。
速算扣除数的两种计算方法:
消费税税目税率(税额)表
税目
征收范围
计税单位
税率(税额)
一、烟
1、卷烟: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
每标准箱(50000 支)
每标准条(200支) 对外调拨价格在70 56%, 150元 元以上的
每标准条对外调拨 价格在70元以下的
36%, 150元
2、雪茄烟
36%
3、烟丝
30%
4、卷烟批发环节
5%
税目 二、酒及酒精
③ 幅度比例税率。即在税法中规定一个最高限和最低限的比 例幅度,由各地在此幅度内因地制宜地确定适用税率。
④有免征额的比例税率。即从征税对象中先扣除一个法定的 免征数额,再按统一规定的比例税率征税。
(3)比例税率的优缺点
比例税率的优点是不妨碍商品流转额的扩大,纳税 人的负担等比,有利于竞争;同时,实行比例税率,在 计算上也较为简便。缺点是在调节企业利润水平方面有 局限性,不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
一、征税对象—税法的核心要素,回答对什么征税,是征税客 体。
(一)征税对象的定义
征税对象也称课税对象,是课税的客体,是指一个税种对 什么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
(二)征税对象构成税制的核心要素
1、征税对象体现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凡是列入 征税对象的,就属于该税的课征范围;凡是未列入征税对象的, 则不属于该税课税范围。
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纳税人(甲)= 负税人(甲) 税负不转嫁,如所得税、财产税。 纳税人(甲)≠负税人(乙) 税负转嫁,如流转税等。
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
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
税收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法律规定的从社会各个层面和活动中收取税款和税率。
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包括征税主体、征税范围、税率、假定条件、收入税法、免税情况、外国税收法、补偿和减免机制等。
一、征税主体
征税主体指受法律义务缴纳税款的主体,一般由国家统一规定,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
二、征税范围
征税范围是指所有被税征收物或服务的范围,一般被分为财产税和收入税两大类:财产税一般指在一定时期内,税收主体财产总值达到一定数额后对其缴纳税款;收入税一般指某一一段时间内,收入所得达到一定数额后对其征税。
三、税率
税率指税收主体所产生税收金额和原受税所得之比例,受法律规定并由国家设定,控制征税的强度。
税率一般分为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指不论所得多寡,按照规定的税率收税,而累进税率则是按照个人所得是收取的税率越来越高。
四、假定条件
假定条件是指在处理某项税收事项时,根据法律规定,确定主体是否存在一定税务状态的条件。
这些条件通常涉及纳税义务人、所得类别、征税事项、报税时间和纳税程序等。
五、收入税法
收入税法是指收入所得税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公民的财产所得、工资收入、自由职业者的收入、股票收入、利息和股息所得等。
依据不同的收入类别,执行不同的税率规定。
六、免税情况
免税情况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获得某种所得时不必缴纳税款的情况,一般有国家规定的特定免税项目和政策性免税。
简述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简述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税收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或一个地区内,由政府建立一套收取各种税费的制度。
这种制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被认为是一种收入政策,也可以被认为是在管理经济、改善社会公平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税种、税率、税收征收的范围和额度。
一、税种税种是指税收的种类,根据税收的来源可分为财产税、收入税和消费税等。
1、财产税财产税主要是指对财产所有者收取的税收。
财产税一般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辆使用税、个人财产税等。
2、收入税收入税是指由收入经营者支付的税款,这种税收可以被分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3、消费税消费税是一种消费者支付税款的税种,包括消费品消费税和服务消费税等。
二、税率税率是指税收的百分比,一般按照所得税等税收的种类分为专收税率和普通收税率。
1、专收税率专收税率是指针对特定的行业或商品收取的税收,它的百分比比一般的税率要高。
2、普通收税率普通收税率是指普遍适用于一般商品和服务的税收,它的百分比比一般的税率要低。
三、税收征收的范围和额度税收征收的范围指税收应当征收的人或事物,而税收额度指税收应当收取的数额。
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1、税收征收的范围税收的征收范围涉及到征税对象的性别、年龄以及收入等维度,税收制度的设计将决定政府征收税收的范围,也决定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税收负担。
2、税收额度税收额度指税收征收的数额,一般而言,政府征收的税收额度越低,社会的负担就越小,但税收收入太低也将影响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税种、税率、税收征收的范围和额度。
其中,税种决定了政府收取的税收类型;税率决定了政府收取的税收百分比;而税收征收的范围和额度则决定了政府收取税收的对象和数额。
因此,熟悉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税收管理和税收政策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
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有用的资源,实现政府的社会政策和政治愿景。
税收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组成要素可以分为以下六部分:第一,税收权限。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税收权限。
税收权限是指适用税收的权限以及受纳税人必须遵守的税收规定,还包括政府有权对纳税人的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税收权限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如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的执行等。
第二,税负。
税负是指纳税人服从政府的税收政策之后所负担的税收负担。
税负有多种形式,如财产税、收入税和消费税等。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税负也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如增值税、资源税等。
第三,税收减免政策。
税收减免政策是政府为鼓励受税人参与特定活动而出台的政策。
减免税收的形式有很多,如免除税收、减税、免税、加计抵扣等。
第四,税收争议处理规则。
税收争议处理规则是政府为解决受税人和税务机构在税收方面产生的争议而出台的规定。
这些规则一般包括调查税收事件的程序、上诉方式和上诉期限等要求。
第五,税收征收程序。
税收征收程序是指政府对受税人实施税收征管的整个过程,包括财务报表的填写、税收的收缴、税务局的审核、税收的减免等。
第六,税收逃漏处理机制。
税收逃漏处理机制是指政府采取的针对受税人没有按规定缴税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如处罚金、行政处罚等。
综上所述,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包括税收权限、税负、税收减免政策、税收争议处理规则、税收征收程序以及税收逃漏处理机制。
税收制度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促进国家健康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每个国家都应该努力加强税收制度的建设,不断改进税收制度,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联系社会各方面的主体和利益关系。
简要说明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税种、税率、税基和征税管理。
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国家财政的稳健运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税种税种是税收制度的首要构成要素,它指的是不同的税收项目或税收项目的分类。
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营业税、房产税等。
不同的税种针对不同的税收对象,旨在实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元化和稳定化。
税种的构成要素还包括其税负的强度和范围。
税负强度指的是税收对于纳税人财产和收入的摊派程度,而税负范围则体现了税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应用范围。
二、税率税率是税收制度的另一重要构成要素,它是指税收征收的比例或税率水平。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寡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
税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经济状况、社会发展阶段、财政需求和公平原则等多个因素。
税率构成要素还包括不同的征税对象和范围。
针对不同的税收对象,可以设定不同的税率,以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和税收调节效果。
三、税基税基是指税收所依据的具体纳税标准或计税依据,它是税收征收的实际依据和基础。
税基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的财产、收入、资产等个人或单位财务情况。
税基的范围和确定对于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基的构成要素还涉及税收政策的倾向性和调节性。
不同的税基可以实现对不同社会群体和经济行为的调节和纳税要求,以实现税收征管的多元性和灵活性。
四、征税管理征税管理是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税收征收的组织、程序和方式等管理要素。
征税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税收执法机关、征税程序、征税手段和征税监督等。
征税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对于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具有重要意义。
征税管理的构成要素还包括税收征管的监督和评估。
税收执法机关需要对税收征管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税收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税收体系,为国家财政收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税收制度及其要素
税率式减免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 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税额式减免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一百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所称税额抵免, 是指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 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 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 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 税年度结转抵免。
9、下列各项中,属于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形式是(
A、全额累进税率 B、定额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
D、超率累进税率
6、以课税对象数额大小划分若干等级,并规定相应的税率,对每个级次分别 计算税额的累进税率属于( )。
A、差别比例税率 税率 A、纳税义务人 B、超额累进税率 ) C、税率 D、法律责任 )。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
7、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B、征税对象
8、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税率形式是( A、超额累进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超倍累进税率
第二章 第一节 税收制度
1、什么是税收制度? 2、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税收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4、税率有哪几类?请各举一例
5、区分基本概念:纳税人与负税人,起征额与免征额 。
税法制定与法律级次可概括为:
一、税收制度的含义: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一个国家根据税收政 策、税收原则,结合本国的国情和财需求所制定的 各项税收法规及征管办法的总称。
二、征税对象
1、定义: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征 税的目的物。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在生 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税所得。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 税的根本标志。
中国税制知识点整理
中国税制知识点整理中国税制第一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由课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等要素构成。
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目的物,是税法规定的征税范围。
纳税人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纳税环节是指税收征纳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等。
纳税期限是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
起征点VS免征额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
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部分。
属于免征额的部分不征税,只有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税法的概念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税法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根据基本内容和权力效力的不同进行分类。
税法的特征税法的特征包括税与法的共存性、税法关系主体的单方固定性、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以及税法结构的综和性。
税法的作用税法的作用包括社会经济作用和法律规范作用。
社会经济作用包括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法律保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准绳以及在国际交往中贯彻平等互利、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和预测作用。
税收分类税收可按缴纳形式、计征标准、管理和受益权限、负担能否转嫁以及与价格的组成关系进行分类。
按管理和受益权限分类,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所得税收入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地方税包括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车船使用税;中央税包括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和进口增值税消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
税收体系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增值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减税免税
❖ 减税免税是税收制度中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 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规定。
❖ 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收一部分,免税是对 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 减税免税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 (1)起征点 ❖ (2)免征额 ❖ (3)减税免税规定
八、违章处理
❖ 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教育 处罚措施。
❖ 平均税率是全部应纳税额与收入之间的比率。
❖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 累进税制情况下,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的提高 而提高,但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在比例税 制情况下,边际税率就是平均税率。
五、纳税环节
❖ 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运动过程中交纳税款 的环节。
❖ 任何一种税都要确定纳税环节。 ❖ 如对一种商品,可以选择只在生产环节征税
,称为“一次课征制”。也可以选择在两个 环节征税,称为“两次课征制”。还可以实 行在所有流转环节都征税,称为“多次课征 制”。
选择确定纳税环节的原则是:
❖ (1)有利于及时稳妥地集中税款; ❖ (2)符合纳税人纳税规律,便于征纳; ❖ (3)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控制税源。
六、纳税期限
❖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单位和个人缴纳 税款的期限。
❖ (一)比例税率 ❖ (二)累进税率 ❖ (三)定额税率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 名义税率即法定税率,也就是税法所规定的税率。 ❖ 实际税率是税收实际负担率。 ❖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间,由于存在税前的大量扣
除,经济的通货膨胀等因素,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等
❖ 边际税率是指最后一个计税依据所适用的税率 。
❖ 它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是保证税法正 确贯彻执行、严肃纳税纪律的重要手段 ,通过违章处理,可以加强纳税人的法 制观念,提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从而 有利于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并充分发挥税 收的职能作用。
企业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 税的目的物,亦称课税客体。
❖ 这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的 ,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
❖ 国家为了筹措财政资金和调节经济的需要, 可以根据客观的经济需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征 税对象。
三、税目
❖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具体地规定一个税 种的征税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 可以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 ❖ 按期纳税,即以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的一定
时期如1天、3天、5天、10天、一个月、一 年等作为纳税期限; ❖ 按次纳税,即以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的次数 作为纳税期限。
报缴税款的期限
❖ 由于纳税人对纳税期限内取得的应税收入和 应纳税款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结算并办理纳税 手续,因此,还必须规定一个报缴税款的期 限,例如限定在纳税期满后的什么时间内将 税款缴入国库,到期未缴就要作为违章处理 。
❖ 设置税目有两种基本方法: ❖ 一种是“列举法”,即按照每一种商品或经营项目
分别设计税目,必要时还可在税目之下再划分若干 个细目; ❖ 另一种是“概括法”,即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设计 税目。
四、税率
❖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应 纳税额计算的尺度。它体现征税的深度。我国 现行税率大致可分为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