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结核19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女性盆腔结核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由于其症状较为隐匿、易被忽视,往往会导致误诊现象的发生。

本文将对34例女性盆腔结核误诊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女性盆腔结核的认识,降低误诊率,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一、患者基本情况这34例患者中,年龄跨度较大,最小的患者仅为18岁,最大的患者为55岁。

绝大多数患者为育龄期妇女,年龄在20-40岁之间。

与盆腔结核相关病史方面,有些患者曾患有其他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且曾进行过盆腔手术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临床症状及体征这3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不调、盆腔疼痛、异常阴道出血、不孕不育等。

部分患者还伴有全身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

但需要强调的是,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常常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其他盆腔疾病,从而延误了疾病的诊治时机。

三、误诊原因分析1. 缺乏对女性盆腔结核的认识由于盆腔结核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往往容易将其误诊为其他盆腔疾病,比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加之对盆腔结核的认识不足,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2. 病史获取不全部分患者曾患有其他盆腔疾病,经过盆腔手术,但在病史获取时,医生未能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史及相关病史,从而导致对盆腔结核的误诊。

3. 影像学检查不足部分患者在就诊时未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盆腔B超、盆腔CT等,导致未能及时发现盆腔结核的相关征象,致使错过了早期诊断的机会。

四、完善诊断策略医院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临床医生关于女性盆腔结核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五、治疗建议一旦确诊为女性盆腔结核,患者应积极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视情况采用手术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及营养状态,并定期进行随访及相关检查,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女性盆腔结核容易被误诊,对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及相关知识要求较高。

女性盆腹腔结核40例临床分析

女性盆腹腔结核40例临床分析

女性盆腹腔结核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盆腹腔结核的临床特点和易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女性盆腹腔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

结果腹胀、腹水、盆腔包块是盆腹腔结核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40例15例术前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血清CA125值均有升高,平均值约3250U/ml,6例入院后初步诊断为盆腹腔结核,经进一步抗结核诊断治疗确诊。

34例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

结论女性盆腹腔结核的临床表现和体证与卵巢恶性肿瘤极相似,所以临床上很不容易确诊,很容易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手术可尽早明确诊断,有效的进行治疗,有利于结核病的愈后。

【关键词】盆腹腔结核;CA125;诊断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查阅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盆腹腔结核患者40例,年龄18~68岁,以30~40岁年龄段为最多见,发病的平均时间5月,最长发病时间4年,最短时间1月,40例均无结核病史。

12 临床情况患者一般以腹胀来诊,临床检查腹水伴有盆腹腔包块,有一部分患者伴有发热,腹痛及月经紊乱。

腹胀患者有36例,盆腹腔包块37例,盆腹腔包块最大30×20×18 cm,最小4×3×3 cm,均伴有腹水,最多5000 ml,最少300 ml,腹痛20例,月经紊乱9例,6例有低热及不太明显盗汗,腹壁增厚腹部有揉面感5例。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沉>15 mm/h36例,结核菌素试验18例阳性,阴性22例,阳性率45%,血常规报告血色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70~108 g/L,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少偏高,淋巴细胞分类大部分正常,有3例略高于正常。

40例检测CA125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升高范围125~1100 U/ml,平均值325 U/ml,25例行腹腔穿刺抽腹水检查,均为见癌细胞,抗酸染色均阴性,腹水生化报告大多数为渗出液,但有时为漏出液,部分始终未漏出液。

胸片有6例发现有肺部结核病灶,腹部片有2例发现孤立钙化。

女性盆腔腹膜结核19例临床分析

女性盆腔腹膜结核19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女 性 盆 腔 腹 膜 结 核 的 临 床表 现及 诊 断方 法 。 方 法 对 l 9例 盆 腔 腹 膜结 核 病 例 进 行 l 临床 分 析 。 果 女 性 盆腔 腹 膜 结核 常 见 症 状 为 腹 部 胀 痛 , 为乏 力 盗 汗 、 瘦 . 数 有 月 经 改 变 : 有 结 核 病 史或 伴 结 次 消 少 5例 发 其 他 部 位 结 核 病 ;4例 发 现 盆 腔 包 块 ;6例 C 升 高 。 l l l A。 6例 行 剖 腹 探查 术 。 中 l 盆 腹 腔 脏 器 及 腹 膜 表 其 2例 面见 广 泛 散 在 粟 粒 状 结 节 、 为 包 块 型 , 理 确诊 均 为 结 核 ; 行 电 视 腹 腔 镜 手 术 。 下 见 输 卵 管 肿 胀 变 形 , 4例 病 3例 镜 形成 盆 腔 粘 连 , 粟 粒状 结节 、 伴 干酪 样 坏 死 。 下 改 变 符 合 盆 腔结 核 诊 断 标 准 。9例 确 诊 后 均 行 抗 结 核 治疗 . 后 镜 l 预 良好 。结 论 女 性 盆 腔 腹膜 结 核常 见 症 状 为 腹 胀 腹 痛 , 可伴 有 消瘦 、 孕 、 经 改 变 等 ; 前 诊 断 困 难 , 腹 探 查 不 月 术 剖
Re u t Th o sl s e c mmo r s n a in o e l l i rtn a t b r u o i l b o n l d se so ,5 c s a n p e e t t f f ma e p vc p i o e l u c l s a' a d mi a it n i n a es h d o e e e s e
tn a u e c l i.M eh d A ers e tv e iw 1 a e f p li rtn a tb ruo i s p rome . o e tb ruo s l s to s rtop cie r ve o 9 c ss o e vc p i o e l u c lss wa fr d f e e e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女性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给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由于其症状复杂,易被误诊,导致延误治疗。

本文对34例女性盆腔结核误诊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女性盆腔结核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盆腔结核是一种以泌尿生殖系统为主要受累部位的结核病。

它常常以慢性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紊乱等症状表现,容易与其他盆腔疾病混淆,造成误诊。

在本次分析的34例女性患者中,有14例被误诊为慢性盆腔炎,7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6例被误诊为卵巢囊肿,5例被误诊为不孕不育,2例被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结核的症状较为复杂,包括盆腔疼痛、不规则月经、白带异常、不孕不育等。

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易被误认为其他盆腔疾病的表现。

临床医生在面对这些症状时,应该多加警惕,排除其他疾病后,考虑盆腔结核的可能性。

除了症状的相似性,盆腔结核的确诊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确诊方法包括结核菌培养、结核菌PCR检测、盆腔B超、CT、MRI等。

结核菌在体内生长缓慢,常需3-8周才能得到结果,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盆腔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并非特异性诊断方法,易漏诊或误诊。

对于怀疑为盆腔结核的患者,临床医生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如结核菌培养、PCR检测、盆腔B超、CT、MRI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尽可能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对于有症状的女性,尤其是有不孕不育病史的女性,应该更加重视盆腔结核的可能性,以免延误治疗。

除了临床医生的重视外,患者本身也应该加强对盆腔结核的认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一旦出现盆腔疼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等症状,应主动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必要的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盆腔结核。

女性盆腔结核是一种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其症状复杂,确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于具有盆腔疾病症状的女性,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警惕,全面排查各种可能性,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患者本身也应该加强对盆腔结核的认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该疾病。

盆腔结核临床分析

盆腔结核临床分析

盆腔结核临床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型,主要侵犯女性的生殖系统,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生育功能。

本文将对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

一、临床表现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症状,往往被误诊或漏诊。

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增多、不孕、盆腔包块、尿频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由于症状轻微或类似于其他妇科疾病,患者往往延误就诊,导致疾病进展,增加治疗难度。

二、诊断1. 临床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和肛门指诊,可以触及到增大的子宫、附件包块或脓肿。

2. 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CT和MRI等检查可以发现盆腔脓肿、结核病灶和残留子宫。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尿液检查可了解全身炎症反应情况,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结核抗体检测有助于结核感染的判断。

4. 细菌学检查:包括痰液、尿液、脓液和宫颈分泌物等标本的结核菌培养和涂片检查,有助于确诊盆腔结核。

三、治疗盆腔结核的治疗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消灭结核菌,阻止病情发展,减少病变残留。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等,通常需要连续使用6个月以上。

对于骨关节和泌尿系统受累的盆腔结核病例,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的目标是清除病灶,恢复盆腔器官功能。

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或介入治疗等手段。

四、病后处理和预防盆腔结核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相关检查指标。

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性生活,同时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预防盆腔结核主要包括结核菌的预防和妇科感染的预防。

加强结核菌的传染途径宣传,提高居民的防护意识;同时,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性行为规范,预防盆腔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盆腔结核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合理的诊断手段和规范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女性盆腔结核19例临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19例临床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月第15卷第2期JPMT,January.2008,Vol.15,No.2病情进展。

对阴道分娩者,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宫底高低、阴道出血及胎心变化,如发现胎儿窘迫应立即剖宫产。

本组2例按贫血治疗4d分别剖宫产、自然分娩,均为死婴,产后才明确诊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4子宫胎盘卒中的处理严重的胎盘早剥多为隐性出血,即胎盘后出血,当出血愈积愈多而又不能沿宫壁向阴道外流出时,血液就向子宫肌层渗入,使肌纤维分离、断裂、坏死,或形成胎盘后血肿,血液可渗入深肌层或达浆膜层形成斑状淤血。

血液侵入较多时,子宫表面可呈紫铜色,分娩后严重影响子宫收缩,卒中面积愈大,子宫收缩愈差,则产后出血越多,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适应证,剖宫取出胎儿后,立即宫壁肌注缩宫素,人工剥离胎盘,按摩子宫,一般可使子宫收缩良好从而控制出血。

即使子宫胎盘卒中,经上述处理及热盐水湿敷,大多子宫收缩好转,子宫颜色由紫变浅,出血停止。

经积极处理子宫仍软瘫出血不止,应果断切除子宫,不可犹豫,贻误抢救时机。

本组1例缺乏对子宫卒中的认识而误保留卒中子宫,导致产妇死于出血的惨剧。

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2]王谢桐,李梁.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2):66.[3]王若楷,李发升.现代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8.(收稿日期:2007-11-21)女性盆腔结核19例临床分析李立兴,赵启贵(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简阳641400)[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提高女性盆腔结核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发生率。

方法:回顾分析19例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

结果: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

以腹部胀痛、盆腔包块、月经失调等为主要就诊原因,占84.2%。

根据临床及常规检查手段,确诊较困难,误诊率较高。

女性盆腔结核50例临床诊治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50例临床诊治分析

文章编号:1001-5949(2006)11-0857-02・经验交流・女性盆腔结核50例临床诊治分析石海霞,闫 丰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 对治疗的50例盆腔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盆腔结核多发于育龄妇女,临床症状复杂而多样,多表现为腹痛、原发不孕、盆腔包块及结核相关症状,病程长,易误诊。

结论 临床医师需提高诊治水平,对育龄妇女有腹痛、盆腔包块、乏力、消瘦、停经及月经不调,以及伴有结核症状者要考虑盆腔结核。

通过全面检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 盆腔结核;女性生殖器;育龄妇女;误诊[中图分类号] R527 [文献标识码] B 为了有效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认识及诊断率,我们对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盆腔结核5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其中外院确诊后转来39例,本院诊断11例。

年龄22-50岁,平均28岁,其中22-30岁40例(80%),合并肺结核30例(60%),50例均经痰菌涂片或培养、胸片、盆腔X光片、PPD或剖腹探查等确诊为盆腔结核。

确诊前病程:3年以上6例,2-3年10例,1-2年14例,1年以下20例。

确诊前诊断为已婚原发不孕14例,已婚继发不孕1例,继发不孕症行腹腔镜治疗5例,卵巢肿瘤25例,原因不明5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表1)表1 50例盆腔结核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临床表现n%腹部胀痛4284.0PPD试验(n=40)盆腔包块3060.0 强阳性2255.0停经及月经不调2040.0 阳性1025.0白带异常2856.0 阴性820.0不孕2040.0痰涂片或培养午后发热、盗汗1530.0 阳性816.0血沉(>20mmΠh)3570.0 阴性4284.0 50例均有不同程度乏力、消瘦、下腹隐痛或下坠疼;20例不孕者中14例婚后3年未孕,6例人流术后3年未孕。

19例女性内生殖器结核误诊分析

19例女性内生殖器结核误诊分析
维普资讯
1 4
方位 观 察 , x线辐 射量较 大 , 且 不能 反复检查 。 治 疗按 照横纹 肌 肉瘤 协 作组 IS分 期 ( R I期 :肿 瘤局 限于 原发肌 肉或 原发 器 官 ,无邻 近 区 域淋 巴结 转 移 , Ⅱ期 :肿瘤 除 局部 病变 外 ,还 伴 有 邻 近 区域 淋 巴结 转 移或 邻 近 器 官 被 侵 犯 , Ⅲ期 :肿瘤不 能 完全 切 除 或仅 能 行活 体 组 织 检 查 ,Ⅳ期 :肿瘤 巳向远 处全 身 转 移 ,如 转 移 至 肝脏 、骨 、骨 髓 、脑 及 远 离 肿瘤 的肌 肉或淋 巴结 。 : I~ Ⅱ期 可根 据 肿瘤 的部位 作 膀 胱 部 分切 ) 除术或 根治性 切 除术 ,术后 配 合 放 、化 疗 ;l ~ Ⅳ期 肿瘤 不 适 I I 合手术 ,采用 放 、化 疗 治疗 。 由于 本 病 发病 年 龄 较 小 ,远 期预 后较差 。手 术危 险 较 大 ,家 长 多 拒绝 根 治性 治 疗 ,所 以对 此病
3 讨 论
女性 内生 殖 器 结 核 ,多发 生 于 生育 期妇 女 ,因其 病 程 慢 、 病变 隐匿 ,临 床表 现 多样 ,无特 异 性 ,易 被 忽 视和 误 诊 。我 院 对 19 年 6月 至 20 年 5 ,其 1 年 间收 治盆 腹腔 结核 误诊 95 05 月 O 1 例 进行 临床分 析 ,借 以提 高对此 病的诊 治水平 。 9
1 临床 资料
随着 医学 的 发 展女 性 内 生殖 器 结 核 病 的诊 断 率 逐 渐 升 高。 但 因其 临床表 现 无 特异 性 ,又 缺乏 诊 断 上 的特 异 性 指 标 ,加 上 个别 医生经验 不 足 和 医 院条 件 的限 制 ,故 易导 制 误 诊 ,现 已越 来越受 到同 行的重视 。本 组 1 例 全 部误 诊 为 卵巢 肿瘤 ,实 为 教 9 训 。究 其原 因 ,盆腔 结 核 的表 现 与 卵巢 肿 瘤 的 临床 表 现 极 为 相 似 ,妇 科 医生 在盆腔 或附 件区扪 及包 块 时 ,首先 考 虑 卵巢 肿 瘤 , 当伴腹 水 ,消瘦 ,乏力 时 易误 诊 为 恶 性 卵 巢 肿瘤 ,缺 乏 全 面 系 统的分 析与 鉴别 。本 组 1 9例 以 盆腔 包 块 来就 诊 ,其 中 1 O例 主 要临 床表现 为消化 道症状 ,腹痛 6例 ,腹 胀 2例 ,腹 泻 2 ,占 例

盆腔腹膜结核19例诊治分析

盆腔腹膜结核19例诊治分析

诱 导后血 压和 心率下 降过快 , 险过大 , 明舒芬太 尼 0 6 风 说 . k g用量 过大 。RⅡ组插管 时和插 管后 循环 下 降平稳 , 说
明舒 芬太尼 0 4 . k g+咪唑 安定 0 0 k . 6m g+丙 泊 酚 1
起交感神经兴奋 , 导致血浆儿茶 酚胺 分泌增加 , 心动过速 , 血 压升高等应激反应。老年患者一般合并高血压 、 动脉粥样硬
化、 脑血管等疾患。严重 的高血压和心 动过速可使心肌耗 氧
量 剧增 和 心 肌 缺 血 , 致 心 律 失 常 , 力 衰 竭 , 至 更 为 严 重 易 心 甚 的并 发症 。
mgk / g诱导气管内插 管较为理想 。舒芬太尼 04 .
k 麻 醉 g
诱导平 稳 , 应激反 应轻 , 循环 系统稳定 , 肌松作 用无影 响, 对
无胸壁僵硬 。由于作用时间长 , 多数术 中患者 的血 流动力学 稳定 , 舒芬太尼半衰期长 , 且 患者术后 不会很 快感到疼痛 , 镇 痛效果佳 。但应指出的是此剂量只是相对剂 量 , 于老 年患 对
本研究结果显示 , C组对 血 流动力 学抑 制欠佳 , 血管 心 副反 应明显 , 数有胸壁 僵硬 , 少 插管后血 压 、 心率明显升 高。
表 1 各组血流动 力学变化 ( n=1 , s 0 ± )
因素 方差 分析 和 t 验 , 数资料 采用 检 验 , 检 计 检验
水准 = . 5 00。
结果 : 全麻 诱导 后各组 血流 动力学 变化 见表 l
注: 与基础值 比较 , P< .5;与插管前 即刻比较 , 00 P<0 0 .5
化灶 ;2例有明显腹水者行抽吸腹水检查 , 1 均为渗出液 , 白 蛋

女性生殖器结核46例临床分析

女性生殖器结核46例临床分析

女性生殖器结核46例临床分析目的总结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减少误诊。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6例女性生殖道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1例女性生殖道结核的初步诊断准确率为18.2%,易误诊为卵巢肿瘤及盆腔炎性包块疾病。

结论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的辅助检查,临床上极易与卵巢癌之间相互误诊,剖腹探查能较快确诊,必须严格把握试验性抗结核的指征,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标签:女性盆腔结核; 鉴别诊断; 误诊误治近年来结核病呈全球回升趋势,相关的诊治文献报道较多[1、2],但因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敏感性高的辅助检查,虽引起医者足够的重视,但误诊误治仍很普遍。

本文收集了女性生殖器结核46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我院2001年6月4日~2007年12月23日期间诊治的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46例,年龄21~68岁,已婚41例,未婚5例。

一部位结核者26例,其中盆腔结核16例,子宫内膜结核4例,输卵管结核4例,以及卵巢结核2例;盆腔结核合并其它部位结核20例。

盆腔游离性积液31例,盆腔包裹性积液6例。

1.2 诊断标准根据既往结核病史,结核中毒症状和体征,结核菌素试验,血沉,胸腹X线改变,B超,子宫内膜活检,腹腔镜,剖腹探查,术后病理及抗结核治疗有效等确诊。

46例病人中,手术确诊26例,占56.5%,内科确诊20例,占43.5%。

1.3 临床症状以月经不调为首发症状10例,以腹胀、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20例,其它如阴道排液、不孕、腹痛、咳嗽、低热、无症状等16例。

1.4 合并症盆腔结核合并其它部位结核者20例,其中合并1部位结核6例,结核性腹膜炎6例;合并2部位结核8例,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2例,结核性腹膜炎、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合并3部位结核4例,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2例,浸润型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肾结核2例;合并4部位结核2例: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子宫内膜结核。

女性盆腔腹膜结核50例临床分析

女性盆腔腹膜结核50例临床分析

女性盆腔腹膜结核50例临床分析【关键词】女性盆腔腹膜结核;临床分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9-02女性盆腔腹膜结核容易误诊为妇科肿瘤[1-3]。

我院妇科自2001年——2012年2月,收治50例初步诊断为盆腔包块待诊:卵巢肿瘤可能,经治疗后确诊为盆腔结核。

为了更深入的分析盆腔腹膜结核的临床的特点,现针对诊断措施来进行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1.1 年龄最小记录13岁,最大记录72岁,其中30岁以下30例,约占60%。

1.2 临床表现此类患者的主要体态特征是盆腹会出现肿块,并大多伴随消瘦、食欲不振、腹痛、停经等身体症状,其中已生育妇女占到总数的88%,见表1。

1.3 辅助检查1.3.1 胃肠检查共检查22例,其中包括拟肠外肿物8例,肠粘连3例,结肠炎2,以及十二指肠炎1例。

1.3.2 x线检查在所检查的50例中,双肺正常35例,占总数的70%。

各类肺结核7例(其中纤维型3例、浸润型2例,浸润型并胸水1例、增殖型1例)约占14%;以及胸膜增厚2例,胸水6例。

1.3.3 淋巴结活检及诊断性刮宫在所检查案例中,颈淋巴结结核5例,腹股沟淋巴结结核和子宫内膜结核各1例。

1.4 确诊方法我们临床经剖腹探查了44例,取病灶作病理检查,经证实确诊为结核。

其中4例经过抗结核的方法治疗,效果明显,门诊继续对其治疗3个月以上后,盆腔包块这一体征逐渐消失。

根据诊断性刮宫及淋巴结活检来诊断的病例各一例。

2 讨论患有盆腔腹膜结核的女性,特别是出现腹部肿块的,经常会被误诊为卵巢肿瘤、子宫肿瘤之类的生殖器癌瘤。

这组病的宦者更为年轻化,30岁以下的可以占到60%,经常会有身体消瘦无力、食欲不振,腹痛,月经失调等临床变现,而且这类患者的盆腔腹膜都会出现可触及的肿块或腹水,这种病理表现和卵巢癌相似,因此在初诊时容易被误诊。

所以说在为患者诊断为盆腔肿瘤时,应将以下几个方面辅以判断来排除结核的可能性。

2.1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我们可以考虑为临床疑为盆腔腹膜结核者实施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1. 引言1.1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女性盆腔结核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结核病变,易于被误诊或漏诊。

在临床上,女性盆腔结核的误诊率一直较高,给患者造成了更多的痛苦和病症。

本文通过对34例女性盆腔结核误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误诊的原因及其解决之道。

在这34例患者中,许多病人最初被误诊为子宫颈炎、盆腔炎或其他盆腔疾病,导致延误了正确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这些误诊常常是由于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性,缺乏特异性症状,易与其他盆腔疾病混淆所致。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可能存在诊断技术不足、医疗设施条件不完善等问题,也会造成女性盆腔结核的误诊。

加强对女性盆腔结核的认识,提高临床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对这34例女性盆腔结核误诊情况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误诊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完善对女性盆腔结核的诊断流程,提高正确诊断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关怀。

2. 正文2.1 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特点女性盆腔结核是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容易与其他盆腔疾病混淆,导致误诊。

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长期不规则月经:女性盆腔结核患者常表现为月经不调,例如月经量少、经期延长或缩短等。

二、盆腔疼痛:盆腔结核患者常出现下腹疼痛不适,疼痛程度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有时会放射至下肢。

三、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可能长期出现低热,体温反复升高,但无明显诱因。

四、盆腔包块:部分患者可在盆腔区域触及包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

五、盆腔炎症:患者可有盆腔炎症症状,如白带增多、性交痛等。

六、其他表现:还有些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

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特点比较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盆腔疾病相混淆。

在临床实践中应当结合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患者症状,以提高对女性盆腔结核的诊断准确性。

2.2 盆腔结核的病因分析盆腔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女性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盆腔疼痛、月经紊乱、不孕等,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和其他盆腔疾病症状相似,容易造成误诊。

本文将针对34例女性盆腔结核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盆腔结核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提升患者诊疗水平。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次误诊分析对象为34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年龄跨度为20-45岁,平均年龄为32岁。

患者平时生活规律,饮食均衡,无特殊病史,大多数患者常规体检正常,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在就诊时,患者主要症状为盆腔疼痛、月经不规律、不孕等。

二、误诊原因分析1. 临床医生对盆腔结核认识不足在34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在初次就诊时被误诊为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其他盆腔疾病。

这主要是因为临床医生对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够熟悉,常常将其与其他盆腔疾病混淆,导致误诊。

2. 检测手段不全面在部分患者就诊时,由于缺乏全面的检测手段,如盆腔彩超、盆腔MRI、结核抗体检测等,导致未能及时明确诊断。

特别是对于那些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更需要依靠相关检测手段来明确诊断。

但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医疗机构条件有限,无法进行全面检测,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3. 患者就诊及描述不清在就诊时,部分患者对自身症状描述不清,未能准确反映盆腔疼痛部位、程度,月经情况等重要信息,导致临床医生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

部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不足,未能主动提及相关病史,也给医生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改进对策1. 提高临床医生对盆腔结核的认识针对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多样化的特点,医疗机构可加强内部医疗教育,提高临床医生对盆腔结核的认识,增加临床经验,增强诊断能力。

2. 完善检测手段医疗机构应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医疗设备水平,增加盆腔彩超、盆腔MRI等先进设备,以全面、准确地诊断盆腔结核,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诊断。

3. 加强患者宣教工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于盆腔结核的认识,引导患者主动提供详细病史,以利于医生进行正确诊断。

腹腔镜诊断女性盆腔结核18例分析

腹腔镜诊断女性盆腔结核18例分析
13 . 辅 助 检 查
盆腔结核好发 于生育年龄 妇女 , 早期正确 诊断 盆腔 结核 有助 于恢复健康并 拯救女性 的生殖 功能。盆腔结核 临床表现 多样 , 易发生漏诊 、 诊。随着腹腔 镜技 术 的不断成 熟 , 误 使早 期诊断盆腔结核成 为可能 。我院 20 02年 9月至 20 0 7年 1 月 1 对盆腔包块 、 不孕症 、 性盆腔痛患 者行腹 腔镜 探查 , 慢 结合 术
20 2 2 :4 07,( ) 14 Nhomakorabea15 4.
期的、 微创 血 肿 清 除 手术 有 望 改善 病 人 生存 质 量 。我们 自 19 9 7年 1 0月开始引进 、 应用 Y - 型 一次 性颅 内血肿 粉碎 穿 L1 刺针对 高血压脑 出血 26例进行微创 穿刺颅内血 吸除术 , 1 术后 1 个月 , 同期 13例幕上开颅血肿 清除术组对 比 , 后病死 与 0 术
3 讨

种外 源性非特异 性溶酶 原直接 激活剂 , 可 以清除抑 制因子 还 对纤溶酶 的抑制作用 , 可以加 快血肿的溶解 , 减轻对脑 血管刺
高血压 脑出血病 死率及 致残率较 高 , 是人群致 残 和致 死 的重要原因 , 手术的主要 目的在于尽早 清除血肿 , 治疗 的关键 在于迅速解 除颅内高压 , 使受压的神经元 有恢复 的可能性 , 防 止和减轻出血后 一系列 继发性 病理 变化 , 打破 危及生 命 的恶 性循环… 。主要 的手术方式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及 应用各 种器 具的立体定向穿刺颅 内血肿 吸除术。开颅血肿 清除术 可在 直 视下比较彻底地清除血肿 , 手术创伤 较大 , 可避免地造 成 但 不 脑组 织的进一 步损 害 , 后脑水 肿反应 加重 。开颅手 术需 要 术 在全麻下进行 , 手术 时 间长、 发症 多 , 术人 路脑组 织被 切 并 手 开、 吸引及电灼 等 加重 脑 的副 损伤 , 分病 人 不接 受 开颅 手 部 术, 适应证局限 , 当部 分病人 怕开颅 而放弃 治疗 , 重影 响 相 严 治疗效果 。随着 临床 和实验研 究 的不 断深 人 , 以及诊 治手 段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

女性盆腔结核34例误诊分析女性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炎症,由于症状不典型,易于被误诊,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本文通过分析34例女性盆腔结核误诊的病例,总结出误诊的原因和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诊断水平。

盆腔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发感染部位是肺部,但也可通过淋巴血行播散至盆腔引起盆腔结核。

女性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炎症,主要病变部位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等。

患者常常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盆腔包块等症状,但由于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延误诊治。

通过对34例女性盆腔结核误诊的病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误诊原因。

在临床上常见的误诊原因之一是盆腔结核症状不典型,往往被误认为是盆腔炎症、卵巢囊肿等疾病。

由于盆腔结核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常常也会出现其他妇科疾病,容易混淆症状。

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下腹部疼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等,这些症状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

在面对女性盆腔结核误诊的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诊断水平。

医务人员应当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认识,加强对其临床表现和特点的学习,提高诊断能力。

需要加强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诊断,避免盲目治疗。

在临床上应当提倡多学科联合诊疗,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针对盆腔结核的误诊问题,我们还需要加强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盆腔结核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盆腔结核知识的普及,让患者了解盆腔结核的症状和特点。

医务人员也需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和引导,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避免盲目就医和治疗。

通过患者的积极配合和了解,能够更好地改善盆腔结核的误诊问题。

在我们还需要呼吁医学界和科研人员加强对盆腔结核的相关研究,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和诊断技术的改进。

只有不断提高诊疗水平,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盆腔结核,减少误诊和延误治疗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月第15卷第2期JPMT,January.2008,Vol.15,No.2病情进展。

对阴道分娩者,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宫底高低、阴道出血及胎心变化,如发现胎儿窘迫应立即剖宫产。

本组2例按贫血治疗4d分别剖宫产、自然分娩,均为死婴,产后才明确诊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4子宫胎盘卒中的处理严重的胎盘早剥多为隐性出血,即胎盘后出血,当出血愈积愈多而又不能沿宫壁向阴道外流出时,血液就向子宫肌层渗入,使肌纤维分离、断裂、坏死,或形成胎盘后血肿,血液可渗入深肌层或达浆膜层形成斑状淤血。

血液侵入较多时,子宫表面可呈紫铜色,分娩后严重影响子宫收缩,卒中面积愈大,子宫收缩愈差,则产后出血越多,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适应证,剖宫取出胎儿后,立即宫壁肌注缩宫素,人工剥离胎盘,按摩子宫,一般可使子宫收缩良好从而控制出血。

即使子宫胎盘卒中,经上述处理及热盐水湿敷,大多子宫收缩好转,子宫颜色由紫变浅,出血停止。

经积极处理子宫仍软瘫出血不止,应果断切除子宫,不可犹豫,贻误抢救时机。

本组1例缺乏对子宫卒中的认识而误保留卒中子宫,导致产妇死于出血的惨剧。

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2]王谢桐,李梁.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2):66.[3]王若楷,李发升.现代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8.(收稿日期:2007-11-21)女性盆腔结核19例临床分析李立兴,赵启贵(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简阳641400)[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提高女性盆腔结核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发生率。

方法:回顾分析19例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

结果: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

以腹部胀痛、盆腔包块、月经失调等为主要就诊原因,占84.2%。

根据临床及常规检查手段,确诊较困难,误诊率较高。

而临床上常误诊为卵巢肿瘤。

确诊后抗结核治疗效果好。

结论:结合病史,综合应用各种辅助手段,必要时通过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术,可提高女性盆腔结核的正确诊断率。

[关键词]女性盆腔结核;辅助诊断;病理;活组织检查[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098(2008)02-0238-02女性盆腔结核多见于20岁 ̄40岁的年轻妇女。

近年来由于耐多药的结核菌增多,女性盆腔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

辅助手段检出率不高,故极易误诊。

为提高正确诊断率,对在本院诊治的19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0年1月至200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女性盆腔结核19例,年龄14岁 ̄43岁,平均29.1岁,未婚者1例。

既往有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2例。

其中经病理确诊者15例,临床确诊者4例。

1.2临床表现腹部胀痛10例,以下腹坠痛或隐痛为主;月经紊乱3例;腹水征阳性13例;呼吸道症状1例;消化道症状6例;发热、盗汗2例;消瘦乏力6例;不孕1例;妇检发现盆腔包块16例,其中囊性4例,混合性12例,包块不规则,或呈结节状,活动差。

1.3辅助检查及确诊手段本组病例行胸片检查1例发现有活动性肺结核,4例有陈旧性肺结核;B超提示有腹水者15例;盆腔包块者16例;腹水PCR检出结核菌3例;本组病例有11例行血Ca125测定均高于正常:最低者66.5mmol/L,最高者974.2mmol/L。

本组病除4例临床结合病史、辅助检查、诊断性治疗有效确诊外,其余15例均经剖腹探查、腹腔镜检查、术中术后病理确诊。

1.4初诊情况19例中初诊为盆腔结核者仅5例,诊断正确率仅26.3%。

误诊中以卵巢肿瘤最多,有5例;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3例;卵巢癌2例;急慢性盆腔炎2例,功血1例,不孕症1例。

1.5确诊情况本组病例行剖腹探查术13例,腹腔镜检查2例,术中15例均切取标本送检。

术后均病理确诊为盆腔结核。

其中输卵管结核12例,占手术组的86.7%;其次为卵巢结核占手术组的26.7%。

另外4例根据临床病史、辅助检查、诊断性治疗有效而确诊。

1.6剖宫探查情况本组病人住院过程中,对15例盆腔包块合并腹水者行了剖腹探查术或腹腔镜检查术。

术中见每位患者均有数量不等之腹腔积液约200ml~3000ml,腹腔积液呈草黄色或深黄色;腹膜、大网膜不同程度增厚,腹腔脏器表面分布粟粒样结节。

双侧附件不同程度粘连,输卵管受累者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并形成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其中3例大网膜增厚呈柄状改变,肠管与腹壁粘连者1例;输卵管呈串珠样改变10例;子宫直肠窝封闭者6例;包裹性积液2例;15例盆腔结核均合并结核性腹膜炎。

术中都全部明确诊断。

1.7术中治疗情况所有病人均取活组织检查明确论断。

6例行输卵管切除术,3例切除呈柄状改变之大网膜。

所有病例均保留患者卵巢。

2结果所有病例确诊后均给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正规抗结核治疗,直至症状消失、体征缓解,然后再继续系238・・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月第15卷第2期JPMT,January.2008,Vol.15,No.2儿童副鼻窦炎-支气管炎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马正民1,杨素英2,李瑞林3(1.西安北环医院,陕西西安710032;2.唐城医院,陕西西安710032;3.西安交大二附院,陕西西安710032)[摘要]目的:探讨现阶段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为避免误诊漏诊及早诊断和治疗做依据。

方法:没通过43例该病儿童从年龄、性别、场所、病原学,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及疗效观察统计。

结果:年龄5岁~14岁,女多于男,43例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发烧(100﹪),中期43例均有下呼吸道症状,鼻窦炎症状不明显,仅28例有上颌窦处压痛;23例家族中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史。

胸片示节段性肺炎6例,其中3例有少量积液,余37例胸片支持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诊断;瓦氏位、柯氏位片提示31例上颌窦炎,12例有筛窦炎与上颌窦炎同时存在,其中14例并额窦发育不良。

支原体培养+抗体13例阳性,心肌酶谱+肌钙蛋白8例阳性,15例心电图有异常。

结论: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近年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学龄前期,学龄儿童多发,有遗传倾向,群居为主。

致病微生物发生了变化,支原体已上升为主要的病原体,且伴有多系统损害,不仅仅限于呼吸系统。

[关键词]肺炎;副鼻窦炎;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765.4+1R5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098(2008)02-0239-02儿童肺炎[1]和副鼻窦炎[2]在临床并不少见,但两者同时存在一个患儿身上,又称鼻窦-支气管炎综合征[3]却鲜有报道。

笔者经过两年多临床观察发现这一综合病症有增加趋势,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故有必统治疗6个月或更长,直至治愈。

本组所有病例治疗效果均较好。

3讨论3.1发病情况女性盆腔结核常发生于育龄期妇女,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本组病人最年轻者14岁,年龄最大者43岁,平均29.1岁,仅2例有结核中毒症状。

盆腔结核最常见于输卵管,本组病例手术组15例中有12例有输卵管结核,输卵管结核占86.7%;其次为卵巢结核,约26.7%。

而其他部位发生较少。

本组病例中所有盆腔内盆腔结核均合并结核性腹膜炎。

3.2临床特点本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盆腔包块、月经不调、不孕等,情况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

而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较少,病情较重者可有食欲不佳、易疲劳、消瘦等症状。

查体阳性体征少。

妇科查体主要为盆腔包块,特点为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质地中等或偏硬。

可有多少不等的腹水是导致患者腹胀的主要原因。

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方法。

其中血Ca125可有不程度的增高,部分腹膜炎症明显者可异常增高;腹水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不高。

3.3误诊原因本组例女性盆腔结核入院初步诊断正确者5例,占26.3%,误诊率73.7%。

与文献报道的65.3% ̄78.8%相似。

分析其误诊原因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仅以其并发症如不孕症为就诊原因而无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辅助手段如结核抗体、结核结核菌素实验、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不高,而盆腔B超、胸腹X光片、CT等检查也无特异性。

部分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与卵巢肿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表现极为相似,且血Ca125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如未进行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临床难以鉴别。

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

妇科医生对结核病认识不足,一发现盆腔包块就急于手术,术前未进行系统的病史分析与辅助检查。

3.4避免误诊措施详细的病史收集,细致完善的体格检查,结合客观的辅助检查,全面系统的病情分析是避免误诊的前提。

特别是妇科医生应重视对该病的认识,对临床上有盆腔包块、腹水、腹部胀痛者应考虑有该病的可能,并与其他疾病鉴别。

女性盆腔结核易发生粘连,形成盆腔不规则肿块,炎性渗出形成腹水及包裹性积液,加之同时有血Ca125增高,也可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临床难以与卵巢癌鉴别,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术以明确诊断是必要的。

但对粘连型盆腔结核应禁用腹腔镜检查(因有损伤肠管可能)。

3.5治疗策略对于临床上怀疑盆腔结核但未能确诊的病例,特别是不能排除卵巢恶性肿瘤的病人,应尽可能行腹腔镜检查或剖宫探查术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已经确诊的盆腔结核,就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有无盆腔包块、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制定治疗方案。

可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或手术+抗结核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推行短疗程联合化疗。

盆腔包块较大或药物治疗未能消退者可切除病变组织;腹腔积液较多且大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切除病变大网膜。

年轻患者应保留卵巢,有生育要求者甚至可保留病变轻微的输卵管,以保留其生育功能。

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以免结核播散或复发。

并加强治疗后的随访。

参考文献:[1]薛凤霞.盆腔结核[M].[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6-279.[3]于黎明,李际春,潘丽华.女性盆腔结核67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14(3):157.(收稿日期:2007-11-23)2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