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考试复习提纲准确率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学复习提纲

环境管理学复习提纲

环境管理学复习提纲2011级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管理学》参考讲义第⼀章绪论第⼀节环境管理问题与环境管理⼀、环境问题及其产⽣根源:在于⼈类社会的⽣存⽅式和发展⽅式的选取不当(p6、p10-11)。

⼆、环境管理的任务(p14-17)第⼆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环境管理思想与⽅法的演变(p26-28)⼆、环境管理学和特点(p29)本章重点理解环境问题及其产⽣的根源;掌握环境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考试不要求)第三章环境管理的主体、对象和内容⼀、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p17)⼆、环境管理学的内容(p31-32)本章重点理解政府、企业和公众作为环境管理主体和对象的重要性。

掌握按环境物质流划分的环境管理内容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法第⼀节什么是环境管理的政策⽅法⼀、何谓政策?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管理的政策⽅法?(p75)⼆、环境管理政策⽅法的分类(p75)第⼆节命令型和控制型的政策⽅法⼀、法律⼿段法律⼿段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中国的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p80-82)⼆、⾏政⼿段⾏政⼿段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p83-84)环境执法——⼀种特定的⾏政⾏为环境⾏政执法(以下简称环境执法)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政机关的执法机构以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为保证实现环境保护⽬标、保护⽣态环境以及公众健康⽽实施的监督检查、⾏政处罚以及⾏政强制等⼀系列⾏政⾏为。

环境执法有别于⽴法、司法⾏为,是由国家⾏政机关实施的⼀种⾏政⾏为。

其表现形式多样,如监督检查、奖惩、强制等。

环境执法的主要依据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性⽂件以及环境标准,其执⾏程序要受⾏政法、⾏政程序法的限制。

环境执法由于是⼀种特定的⾏政⾏为,因此往往会由特定的⾏政机关中特定的机构和⼈员执⾏。

三、我国当前⾏政法律⼿段的障碍分析1、法律法规⽅⾯的障碍2、体制⽅⾯的障碍3、能⼒障碍四、改变局⾯的对策?1、⽴法的完善2、政绩考核体系的改⾰3、规划环评4、改变环保部门的地位5、其他做法:例如:企业环境信⽤评价办法企业环境信⽤评价办法(试⾏)(征求意见稿)/doc/95cca05df78a6529647d538b.html/gzdt/201309/W020130929477222010223.pdf⼴东省的重点企业环保信⽤管理●⼴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管理办法(粤环发“2010”62号)●/doc/95cca05df78a6529647d538b.html /wrygl/xy/●/doc/95cca05df78a6529647d538b.html /zwxx_1/zfgw/shbtwj/201011/t20101118_115501.html第⼆条实施环境保护信⽤管理的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的污染源,主要为燃煤燃油⽕电⼚、城镇⽣活污⽔处理设施、⼯业园区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电镀、造纸、印染、制⾰、化⼯(含⽯化)、建材、冶⾦、发酵、危险废物综合利⽤和处理处置等重污染⾏业的企业,以及国控重点污染源。

环境管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管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管理学复习大纲名词1、循环经济:2、环境问题3 、共赢原理4、环境生产:5、清洁生产6、废弃物7、产业活动8、环境废弃物:9、ISO14000标准环境管理体系:10、全球环境问题:11、界面:12、城市环境管理:13、政府产业环境管理:14、生态城市:15、环境管理信息系统:16、环境标准:17 二次污染18、个体行为:19、环境质量20、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21、可持续发展22、生物多样性23、固体废物:24、环境管理学25、环境管理:问答1、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环境管理谈一谈你对我国环境管理的认识。

2、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及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3、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基本政策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是核心政策?4、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意义与作用?5、农村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应如何解决?6、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7、农村环境的特点以及管理落后的原因?8、ISO14000的特点?9、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0、流域环境问题以及管理的基本原则?11、什么是三种生产?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12、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三个方面的特征。

13、我国政府对行业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4、什么是环境标准?我国环境标准有几级几大类?15、分析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6、试述固体废物具有潜在性、长期性、灾难性的危害特点。

17、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18、要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哪几个方面?19、为什么说固体废物具有资源和废弃物的相对性?20、土地资源的特性是什么?21、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有哪些?22、我国目前主要的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原因何在?23、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原理的应用主要有哪些?24、简述冲突协同原理的内涵?25、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26、分析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内涵及其联系。

27、什么是清洁生产,其内容有哪些?28、从环境管理学和城市管理学的角度,谈谈你对生态城市的理解。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学复习材料 精品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学复习材料 精品

环境管理学复习材料主要内容❖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问题❖人类认识环境问题的基本历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环境管理的对象与内涵❖环境管理的性质、特点与类型❖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进1 环境的基本概念1.1.3 环境的重要性1.1.4 三类环境观❖畏惧自然、崇拜自然❖无视自然、主宰自然❖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Nature for people❖Nature and people❖People in the nature❖People for the nature1.2 环境质量2 环境问题2.4 全球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海岸地区(孟加拉、中国沿海、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被淹没;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海啸,飓风,台风等。

2.5 我国十大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垃圾围城❖水土流失❖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缩小❖耕地资源逐年减少3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行动3.1 认识❖1968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夫人《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米都斯《增长的极限》❖1987年布伦特兰《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3.2 行动1968年罗马俱乐部成立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成立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197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87.9.16《蒙特利尔议定书》,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2.29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7年,制定了《京都议定书》20XX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4 环境问题的根源消费观:物欲主义5.2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6 环境管理的对象、任务与内涵6.2 管理的主体和对象2、管理的对象●政府行为:●政府行为分类:政府内部行为、国内行为、国际行为●政府行为内容:公共事业服务;一般的商品和服务(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权;调控与干预●企业行为:●行为分类: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利润的活动;自我调整活动●行为内容:资源消耗者;污染主要制造者和治理者;保护环境的承担者●公众行为:公众调控自身行为;政府调控;企业调控6.3 环境管理的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控制“环境-社会系统”●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6.4 环境管理的内涵➢6.4.1 管理的核心:限制●6.4.2 管理的范畴:次生环境问题●6.4.3 管理的内容6.4.3 管理的内容❖按管理领域划分管理领域:管理活动落实到自然环境的地方和人类活动的方面落实到自然环境的地方:水、土、气等落实到人类的产业活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落实到人类活动区域:农村、城市、流域等落实到管理主体上:政府、企业、公众环境管理❖按环境物质流划分资源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四大领域(2) 微观环境管理:在宏观环境管理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基础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环境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1、环境信息的特点:时空性;综合性;连续性;随机性。

2、农村环境问题:①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各类污染;②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③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

3、气体废弃物的特征:①来源广泛、成分复杂;②空间层次性;③造成多种典型污染。

4、气体废弃物的管理主要有:①清洁能源使用;②发展绿色交通和机动车尾气控制;③末端治理技术和大气环境自净能力作用。

5、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的主要管理途径:①机动车船排放标准控制的制度;②机动车船清洁能源使用的激励制度;③机动车船污染排放年检制度。

6、防止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的主要管理途径:①对粉尘、可燃性气体、硫化物气体、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的规定;②对恶臭气体、焚烧产生气体物质、散发气体的物质、扬尘等的规定;③对消耗臭氧物质及其替代品的规定。

7、水资源的特点:1.循环再生性与总量有限性;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功能的广泛性与不可替代性;4.利弊两重性。

8、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1.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2.地区分配不均,水土资源组配不平衡;3.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4.部分河流含沙量大。

9、海洋资源的特点:1.种类多,储量大;2.开采技术难度高;3.地域差异小4.利弊两重性10、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1.过度捕捞降低了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2.盲目围海造田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3.无节制的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11、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特征:1.具有强制性和引导性,2.政府产业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与产业性质密切相关;3.具有较强综合性12、企业环境管理的特征:1.企业作为自身环境管理的主体;2.企业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与企业的行业性质密切相关;3.企业环境管理按其目标可分为多个层次,最低层次课满足政府法律的需求。

13、水体废弃物的特征:1.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排放量大;2.水污染与水资源,谁灾害的关联性高。

最新环境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教学提纲

最新环境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教学提纲

环境管理一、名词解释1、环境标准:是有关保护环境、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的总称。

它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批准的技术规范,是执行各项环境法规的基本依据。

P1152、界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共同的部分或联系渠道。

P703、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土地中,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经济价值的部分。

P2914、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不破坏自然环境情况下,自然环境能够承载和支撑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强度和总量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环境将不能自行恢复。

5、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P3156、生态需水:是指为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所需要的水。

P1857、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环境要素的代表值以把握环境质量的状况,是获取环境管理基础数据的基础性工作。

P1138、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而进行的科学决策活动。

P1499、环境规划模型:就是在环境模拟、预测和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一些反应人类社会未来活动和行为的强度、性质的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

P14910、环境管理学:是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依据的一门科学。

P2811、环境生产: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

P4212、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凡是需要向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物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事先向环境保护部门办理申领排污许可证手续,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获得排污许可证后方能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制度。

环境管理学复习资料(特供版)!!.doc

环境管理学复习资料(特供版)!!.doc

PS: Believe it or not,红色部分是10级兴隆师兄考完后第二天根据记忆为你们整理的10级环境管理学考试中出现了的题目(覆盖率〉98%),你们重点记忆哈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8*4填空:1*20问答:4*8论述题一、名词解释仁环境管理科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2. 环境管理学: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3.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意使各方的合理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和照顾, 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5. 共赢原理:指在制定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的方案时,必须注外一些方面的利益。

6. 界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共同的部分或联系渠道。

7. 冲突协同理论:冲突和协同是系统中同时存在的两种现象,对立统一于一个系统中,系统中各要素在合作与协同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协同,竞争以协同和合作为基础,协同以竞争为前提。

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指政府将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则、规范、标准,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去调整、控制、引导人类社会各个主体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达到环境管理目标的方法。

(命令型和控制型、经济型和激励型、鼓励型和自愿型)9. 命令型和控制型的政策方法有两种手段,分别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10. 经济手段:是指运用价格、税收、补贴、押金、补偿费等货币或金融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主动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

11. 环境信息公开:政府、企业和公众主动公开自身或自身掌握的环境信息。

12. 环境绩效:是组织通过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所获得的环境改善的成效。

13. 环境会计的作用:开展环境会计并进行信息披露,提示企业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推进企业及其他组织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和要求。

环境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亲自整理].doc

环境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亲自整理].doc

环境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1.大气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要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光化学烟雾由汽车和工厂烟囱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化氢,经太阳光紫外线照射而生成的一种毒性很大而且不同于一般煤烟废气的浅蓝色烟雾4.环境:环境科学中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扌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排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由政府所制订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

6.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人们为使坏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的开发活动和对坏境的影响所做的合理安排。

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7.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8.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的优劣程度,是环境要素及其系统呈现出的、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是环境素质好坏的表征。

9.农药残留量残留量是指还未被降解而继续存在于土壤中的农药10.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口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11•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它是一-种重要环境资源。

12 •污染源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13・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原则。

(1)含有有害重金属的少量废物和不含重金属的大量废物,或者少量的高放射性废物与大量的低放射性废物不宜相混和进行综合处理。

环境管理学考试复习提纲准确率90

环境管理学考试复习提纲准确率90

美国环境管理的原则1生态系统保护原则2环境公平原则3污染预防原则4依靠科学技术原则5国家、政府、地方、企业合作原则6改进美国环保署的管理原则7环境责任原则目前美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责任平衡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公众关注政策在遇到公众反对时,便很难以实施美国环境管理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许可证制度3排污交易制度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1注重宏观决策管理,改革行政决策方法和程序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2鼓励州和地方政府立法,反对统一的模式化管理3在污染控制上将法律和技术控制相结合4重视环境教育,将行政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美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重视市场机制的运用,并将市场机制作为环境法律和政策的补充。

强调污染的全过程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

强调把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紧密结合。

环保产业概念扩大化,使环保产业包括更大范围内的技术和产品。

日本环境管理的体制1由防治公害和保护环境生态的法律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科技研究开发体制组成的环境管理体系。

2以循环、共存、参与和国际行动四项长期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最终建立以再循环使用为基础的发展战略。

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管理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管理手段,调控人们的各种行为,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就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和宣传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目标协同实现的所有活动。

环境管理1目的维持环境秩序和安全,2重点是针对次生环境问题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主要解决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环境问题3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按范围划分:流域环境管理,区域,行业,部门环境管理按属性划分资源环境管理,质量,技术按工作领域划分计划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环境管理的特点环境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为。

环境工程环境学复习提纲

环境工程环境学复习提纲

环境专业环境学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1. 环境学基本原理环境多样性是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基本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在在。

P247环境过程是指不同物质在环境中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作用下的动力学迁移过程和转化过程及各种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生物降解和生态变化过程。

P251环境效应是在环境诸要素综合影响下,物质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果。

P269适应生存人类与环境和谐的最低层次,基本要求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保障相对充足资源供给环境安全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安全免于环境问题的威胁,其基本要求是不断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的能力。

P282环境灾害是指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活动作用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致使自然环境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毁灭性破坏,以至部分或全部失去其服务于人类的功能,甚至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社会现象,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P284环境风险和环境灾害密不可分,通过环境风险评价可对环境灾害加以研究。

环境灾害和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

环境健康是指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系统功能正常,环境质量离婚了,人类身心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

P278环境舒适指人居环境舒适环境基准是环境质量基准的简称,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312环境标准时环境保护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与环境相关的各种事物的技术属性所作规定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基于环境基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能力制定的控制环境中各类污染物浓度水平的限值。

P316优先污染物是指在人体中具有积累效应,会造成人体健康的不可逆效应,甚至具有“三致”风险的无阈值曲线的污染物。

P314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这种指标作为“有价资源”,可以“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大发展之需,也可以在企业之间。

环境管理学复习提纲

环境管理学复习提纲

环境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环境问题:(广义)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称为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不包括由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发的环境变化,指的是狭义的环境问题。

2.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将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问题联系在一起来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不是局限于从生产技术上去找根源。

3.《我们共同的未来》进一步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并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

4.环境问题产生的三个层次:一是在思想观念层次上的;二是在社会行为层次上的;三是人类社会自然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层次上。

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1)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观念的转变是根本。

环境管理可以通过建设一种环境文化来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服务。

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

)2)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相对于对思想观念的调整而言,环境行为的调整是较低层次上的调整,然而却是更具体、更直接的调整。

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和行为本身三大组成部分。

从行为主体来说,还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张。

其中政府行为起着主导的作用。

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由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所构成的整体或系统。

)3)控制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而形成和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和谐的生存方式,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求环境管理的三项任务是相互补充、构成一体的。

其中环境观的转变是根本性的。

环境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在短期内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会有明显的效用。

行为的调整是具体、直接的调整,可以比较快地见效。

“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的物质基础和表现形式,对这种物质流的控制是观念转变和行为调整的具体方法和实践。

《环境管理学》考试大纲 .doc

《环境管理学》考试大纲 .doc

《环境管理学》考试大纲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化、全球化,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实践显得日益重要。

综合运用恰当的经济政策、规划评价方法、法律法规约束、宣传教育等措施,有利于更高效利用各类技术手段,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

一、考试大纲1.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2)环境管理的目的、原则与任务3)环境管理的主体、对象、内容与手段4)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途径和原则2.环境管理学的技术支持1)环境监测的目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环境标准体系3)环境规划的概念、基本内容及作用4)环境监察5)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目的、作用及基本内容6)环境统计7)环境信息系统8)清洁生产机制3.中国环境管理基本政策、法规和制度1)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三个阶段)2)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3)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4)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体系4.环境质量管理1)空气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和管理方法2)水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和管理方法3)环境噪声控制管理的基本内容5.城市环境管理1)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3)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6.农村环境管理1)典型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农村环境管理的发展3)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4)农村环境管理的制度瓶颈5)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农村环境管理途径与方法6)面源污染及其管理途径7)农村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7.产业环境管理1)产业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类别2)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基本模式3)产业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8.自然资源管理1)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管理(问题、特点及基本内容)2)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管理)3)自然保护区相关基本理论(区划、管理对策)4)生态旅游管理9.全球环境问题与管理1)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类型与特点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3)中国关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及参与的公约二、参考书目1.叶文虎.《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2版)2.白志鹏,王珺.《环境管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全球环境展望是一份反映全球环境状况的系列报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

P22.《蒙特利尔议定书》在保护平流层臭氧层目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3.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又进一步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并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

P74.人类的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

P75.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大类,政府行为起着主导作用。

P156.人的行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还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另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行为。

P167.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是指“谁来管理?”和“管理谁?”的问题,是指环境管理活动的参与者或相关方,包括政府主体、企业主体和公众主体。

P178.环境管理主体:政府、企业、公众。

管理的具体对象: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以与作为这些行为的物质载体的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等。

P299.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经营,一般应包括制定环境目标、规划,绿色设计,绿色营销,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通过和执行14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与发布企业环境报告书多个方面。

P2110.公众和公众行为是社会的基石,是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对象。

P2311.环境管理学的形成p26(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4)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文明演替推动力的新阶段。

12.环境管理也可以根据“环境社会系”中的物质流划分,分为区域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企业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四大领域。

从物质流的角度,区域环境是各种环境物质流交流、汇通,融合和转换的场所。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环境管理是人类管理自己作用于环境行为的一种行为。

环境管理——研究环境的现象,防范环境的危机,消灭环境的灾难,调和环境冲突的学问。

亦即探讨人类与环境的间种种关系的科学。

目的:解决环境问题,维持一个可合理运作的环境系统。

2.环境管理的三个阶段● 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

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

● 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这一时期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 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3.环境规划:人们为使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作出的合理安排。

对有限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等予以合理分配及以达成政策目标的策略。

环境规划的本质就是强调前瞻性的治本和防患措施4.环境规划的要素① 实施环境影响评估● 运用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式,预测不同经济发展方式或不同工程设置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决策与规划提供信息。

② 维持自然环境系统● 一个发展行为的规划应先从生态着手,注意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持利用等互动关系,以求环境最佳利用。

同时对生态、社会和经济各种标准加以判断,而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共荣。

③ 量化规划判断标准● 一般性环境目标比较抽象,有必要再细分成较具体而明显的标准及可量化评估的准则。

5.环境规划的任务:①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的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②现状评估——发展预测——环境目标6.环境规划与管理关系: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7.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思想观念,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规划与管理,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8.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任务:①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复习大纲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复习大纲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复习⼤纲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复习⼤纲1、P19 1、2、4、5、9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的和任务?3、我国环境保护⽅针政策体系P20-234、P39 4、8 、105、P 69 2、96、数据特征P70-717、⼏种误差的基本概念8、P105 1、39、P122、1、2、310、⼈⼝的预测(书上的公式还有课堂上含有机械增长率的公式)11、⽣活污⽔产⽣量的预测、⽣活垃圾产⽣量的预测12、环境功能区划P117-119(补课)13、⽔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法P12514、地⾯⽔中环境容量的核算(补课)15、城市⼤⽓污染控制规划及⼤⽓.环境容量计算P141-144(补课)16、声环境预测(补课)噪声污染控制规划P14917、固体废物管理规划P14618、⽣态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法19、P187 120、基于污染预防思想的环境管理模式P18121、清洁⽣产22、循环经济,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种⽣态经济,就是把清洁⽣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融为⼀体的经济,它要求运⽤⽣态学规律来指导⼈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及其“3R原则”答: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简称,其主要有三⼤原则为“减量化(reducing)、再利⽤化(reusing)、资源化(recycling)”即为“3R原则”。

23、建设项⽬环境管理P21824、⽣态城市25、⽣态产业园2003年12⽉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把⽣态⼯业⽰范园区,⽣态⼯业园区定义为依据清洁⽣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业⽣态学原理⽽设计建⽴的⼀种新型⼯业园区。

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式把不向⼯⼚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组合,使⼀家T:⼚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家⼯⼚的原料或能源,模拟⾃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

P5725、产品环境标志概述、产品标志的类型及制度P21426、影响⽔环境容量的主要要素:⽔域特性:是确定⽔环境容量的基础。

环境管理学复习指导

环境管理学复习指导
2019/3/11
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五) 三种生产理论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 论基础
• 三种生产理论表明: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人类必 须以和谐人与环境关系为目标,正确的管理好自己的社 会行为,而且把管理自己社会行为的行为也作为一种社 会行为来组织。
• 三种生产理论表明:要使物质在三种生产子系统之间的 流通畅通,人类社会所应采取的方法原则就必须且只能 是协调和协同。这也就是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三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与环 境关系的本质
• 把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抽象成一个“社会有机体”,作 为三种生产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中的一个环节。
• “社会有机体”中的物资生产依靠环境生产所产出的自 然资源作原料,依靠环境的自净能力来消纳它排放出来 的污染物。
地方性环保 规范性文件 图 4-1 环境法体系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 毒废液。 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 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 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 当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 标准。
第七章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老三项制度 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新五项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2019/3/11
评价形式筛选
♣ (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 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级 三级 五级 四级 不分级 三类 五级 三级 五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环境管理的原则1生态系统保护原则2环境公平原则3污染预防原则4依靠科学技术原则5国家、政府、地方、企业合作原则6改进美国环保署的管理原则7环境责任原则目前美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责任平衡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公众关注政策在遇到公众反对时,便很难以实施美国环境管理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许可证制度3排污交易制度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1注重宏观决策管理,改革行政决策方法和程序以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2鼓励州和地方政府立法,反对统一的模式化管理3在污染控制上将法律和技术控制相结合4重视环境教育,将行政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美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重视市场机制的运用,并将市场机制作为环境法律和政策的补充。

强调污染的全过程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

强调把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紧密结合。

环保产业概念扩大化,使环保产业包括更大范围内的技术和产品。

日本环境管理的体制1由防治公害和保护环境生态的法律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科技研究开发体制组成的环境管理体系。

2以循环、共存、参与和国际行动四项长期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最终建立以再循环使用为基础的发展战略。

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管理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管理手段,调控人们的各种行为,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就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和宣传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目标协同实现的所有活动。

环境管理1目的维持环境秩序和安全,2重点是针对次生环境问题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主要解决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环境问题3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按范围划分:流域环境管理,区域,行业,部门环境管理按属性划分资源环境管理,质量,技术按工作领域划分计划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环境管理的特点环境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为。

权威性:代表国家和政府强制性: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区域性:该特点由环境问题、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区域性决定。

综合性:该特点由环境问题的综合性、管理手段的综合性、管理领域的综合性和应用知识的综合性决定。

社会性: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的环境权和生存权,环境保护是世界上最大的福利事业。

环境决策的非程序化环境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权威强制规范具体性无偿性法律手段: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共同性持续性经济手段:利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引导技术手段:最科学的管理技术宣传教育手段:环境教育包括学历环境教育;基础环境教育;公众环境教育;成人环境教育公众环境意识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督国家和政府环境行为的社会基础。

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对政府决策机构及决策者的影响是一种群体对个体的影响、自下而上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后发效应”政府是环境保护的直接动力,公众是环境保护的社会基础和原动力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环保社会政策、国际合作政策、环境管理模式区域管理模式;行业管理模式;区域与行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环境管理职能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监督职能4协调职能5指导职能6服务职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他不是对传统发展观念的简单继承和完善,而是对环境发展观的变革和创新,是一种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内涵:1增长不等于发展,持续增长不等于持续发展2发展是有条件的3发展要有公平性4发展要有和谐性发展的模式和途径不是唯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1自然再生产2经济在生产3社会再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1要持续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2要结局中国日益短缺的资源问题,3要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子战略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城市战略:打造生态城市;资源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三同步三统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同步的前提是同步规划、关键是同步实施、目的是同步发展。

中国环境保护1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中国的环境状况决定的3是由国际履约责任决定的环境保护的三项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1明确经济行为主体的环境责任2解决环境保护的资金问题】强化管理;【1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2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3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中国环境保护专项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经济政策、能源政策技术政策总体思想是重点发展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率的使用生产技术、重点发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满足环保要求的产品,重点发展投入成本低、去除效率较高的污染治理适用技术。

环境管理对策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微观管理;坚持“以老带新”,以项目管理促进污染治理;坚持以点带面,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以外促内,强化企业内部自主管理;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企业内部自主管理。

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基本条件强制性、规范性、可操作性、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老三项中国环境管理制度,指的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

三同时制度: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防治污染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具有预测性、客观性、综合性、法定性基本特点。

环评的特点: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分类分级管理;实行评价资格审查认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对各种污染因子,按一定标准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以及有关排污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等基本原则规定的总称。

排污收费的作用:促使排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促进老污染源治理,有力的控制新污染源。

推进了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为防治污染提供了大量专项资金,加强环保部门建设,促进环保工作。

“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辅相成,是“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方针的具体体现、制度化、规范化。

也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主要依据,是防止中国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有效手段。

同时设计设计要有发展余地;同时施工目的保证同时投产;同时投产验收合格方可投产。

新五项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限期治理。

这五项制度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由治理转向管理、以管促治、强化环境管理的思想。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特点: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界限;有明确的环境质量目标和定量要求;配套措施、考核与奖惩办法;有明确的年度工作指标;以责任制的形式层层落实;定量化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城考的作用:使城市保护工作逐步由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明确了城市政府在环境综合整治中的职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政府加强环境管理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污染物种类,许可污染物排放量,许可污染物排放去向等的一项具有法律含义的行政管理制度。

规定凡对环境有影响,排故污染物的开发、建设活动均需由经营者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领取排污许可证后方能排污。

排污许可证的作用:能够促进老污染源的改造并能有效地控制新的污染源的产生。

增强总量控制的观念。

有利于环境目标的实现。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是指在不减轻污染源单位防治责任的前提下,将同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集中预防和治理的措施。

主要形式有:废水、废气、有害固体废物污染集中控制、污染集中控制的作用解决重点问题: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重点污染问题;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有害废物资源化;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节省防治污染的总收入。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限期治理是以污染源的系统分析为基础,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地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区域采取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限期治理的对象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放的污染源。

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

污染限期治理的类型区域性限期治理:指对污染严重的某一区域、某个水域的限期治理行业性限期治理:指对某个行业性污染的限期治理。

污染源限期治理:指对污染严重的排故源进行限期治理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特点层次性、包含性、系统性目前存在的问题缺乏强有力的跨区环境管理机构;缺乏高规格的专门性法定协调机构。

有关机构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

有些地区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合乎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

区域环境管理所谓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以老带新原则;先重后轻原则;先急后缓原则;难以并举原则;区域环境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和复杂性;战略性;不确定性;评价时间的超前性;评价方法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更强调社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类型:流域开发。

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

旧区改建。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1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开发区的选址和理性分析3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和理性分析4开发区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区域开发土地利用与生态适宜度分析6拟定开发区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容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指令性总量控制;最佳经济技术条件控制城市环境管理管理内容: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城市水环境污染,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噪声。

城市环境管理对策措施:实施环境管理对策目标责任制;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改善城市环境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保设施水平3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影响】;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制度;提高城市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制度;提高城市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和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农村环境管理农村环境问题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沙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和潜育化、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我国农村环境现状村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土壤污染问题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低;废弃物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农村环境管理内容制定农村及乡镇环境规划;加强农业地区环境法建设;加强对乡镇工业的环境管理;【1制定乡镇工业环境保护计划,调整乡镇工业的发展方向3合理安排乡镇工业布局4严格控制新污染5坚决执着污染转嫁】;防止农药、化肥的污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农业水源保护;推广圣爱农业农村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农村小康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农村新能源建设;重点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以奖促治”政策;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改厕项目;农村沼气项目流域环境管理流域环境问题的特点:流域水体功能的多样性;流域环境污染的复杂性【环境污染问题:废水污染;固废污染;石油类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资源枯竭】;水体流域污染现状1 部分流域水资源短缺2 一些流域洪涝灾害频繁3 大多数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4 部分流域水质较差流域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整体性原则、边界活动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