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合集下载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格律

近体诗格律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平仄,指的是句子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共有四个句型,即:(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下同。

)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成为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一半,所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也有四个句型,即:(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成为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一)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的格律五律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平仄由五律而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如果一联中两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就叫“合掌”,是律诗的大忌。

(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五律的四种格式:(诗谱中的符号意义为:○平、●仄、◎宜平可仄、⊙宜仄可平、△平韵、▲仄韵。

所举例诗,皆选自高步瀛先生的《唐宋诗举要》)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此格唐人极少见)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王维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

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

⊙●○○●,○○⊙●△。

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

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

⊙●○○●,○○⊙●△。

2、仄起平收,首句押韵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

◎○○●●,⊙●●○△。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

3、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送唐环归敷水庄贾岛毛女峰当户,日高头未梳。

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

⊙●○○●,◎○⊙●△。

◎○○●●,⊙●●○△。

松径僧寻药,沙泉鹤见鱼。

一川风景好,恨不有吾庐。

⊙●○○●,○○⊙●△。

◎○○●●,⊙●●○△。

4、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牛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

⊙●◎◎●,○○⊙●△。

床敷每小息,杖屨亦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

⊙●◎○●,○○⊙●△。

七律的四种格式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

⊙●◎○○●●,◎○⊙●●○△。

长风吹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近体诗格律(个人整理版)

近体诗格律(个人整理版)

②平平仄仄平
⑴、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七绝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
Ⅲ ③平平平仄仄 ④仄仄仄平平
①仄仄平平仄 Ⅰ②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⑶、
Ⅱ ⑤仄仄仄平平(同④) ②平平仄仄平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6(韵)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7 (尾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8(韵)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⑵
①仄仄平平仄 Ⅰ、
②平平仄仄平 2、
③平平平仄仄 Ⅲ、
④仄仄仄平平 ⑵
①仄仄平平仄 Ⅰ、
②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平十一真:
真因茵辛新薪晨辰臣人仁神亲申身宾滨槟缤邻鳞麟珍瞋尘陈春津秦频 苹颦濒银垠筠巾囷民岷泯[轸韵同]珉贫莼淳醇纯唇伦轮沦抡匀旬巡驯钧均 榛莘遵循甄宸纶椿鹑屯呻粼嶙辚磷呻伸绅寅姻荀询峋氤恂嫔彬皴娠闽纫湮 肫逡菌臻豳
上平十二文:
文闻纹蚊云分[分离]氛纷芬焚坟群裙君军勤斤筋勋薰曛醺芸耘芹欣氲 荤汶汾殷雯贲纭昕熏
下平四豪:
豪劳毫操[操持]髦绦刀萄猱褒桃糟旄袍挠[巧韵同]蒿涛皋号[号呼]陶 鳌曹遭羔糕高搔毛艘滔骚韬缫膏牢醪逃濠壕饕洮淘叨啕篙熬遨翱嗷臊嗥尻 鏖螯獒敖牦漕嘈槽掏唠涝捞痨芼
下平五歌:
歌多罗河戈阿和[和平]波科柯陀娥蛾鹅萝荷[荷花]何过[经过]磨[琢 磨]螺禾珂蓑婆坡呵哥轲沱鼍拖驼跎佗[他]颇[偏颇]峨俄摩么娑莎迦疴苛 蹉嵯驮箩逻锣哪挪锅诃窠蝌髁倭涡窝讹陂鄱皤魔梭唆骡挼靴瘸搓哦瘥酡

近体诗律平仄表.doc

近体诗律平仄表.doc

近体诗律平仄表【平韵格律诗词16 种格式】1、五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五绝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五绝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五绝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五律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五律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7、五律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五律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9、七绝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0、七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1、七绝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2、七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3、七律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4、七律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如何掌握近体诗的格律(1)一、近体诗的形制不少人都觉得近体诗的格律很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其实不然,只要明白了七律的形制,其他几种近体诗(五律、七绝、无绝)的格律就可以顺手牵羊般地解决了。

七律就是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对仗的七言八句,这八句诗遵循规定的粘对关系,根据固定的平仄要求排列组合,构成两式四体:1、仄起式甲体(首句入韵)《无题》仄仄平平仄仄平来是空言去绝踪平平仄仄仄平平月斜楼上五更钟平平仄仄平平仄梦为远别啼难唤仄仄平平仄仄平书被催成墨未浓仄仄平平平仄仄蜡照半笼金翡翠平平仄仄仄平平麝熏微度绣芙蓉平平仄仄平平仄刘郎已恨蓬山远仄仄平平仄仄平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乙体(首句不入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仄仄平平平仄仄剑外忽传收蓟北平平仄仄仄平平初闻涕泪满衣裳平平仄仄平平仄却看妻子愁何在【看,读平声】仄仄平平仄仄平漫卷诗书喜欲狂仄仄平平平仄仄白日放歌须纵酒平平仄仄仄平平青春作伴好还乡平平仄仄平平仄即从巴峡穿巫峡仄仄平平仄仄平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2、平起式甲体(首句入韵)《隋宫》平平仄仄仄平平紫泉宫殿锁烟霞仄仄平平仄仄平欲取芜城作帝家仄仄平平平仄仄玉玺不缘归日角平平仄仄仄平平锦帆应是到天涯平平仄仄平平仄于今腐草无萤火仄仄平平仄仄平终古垂杨有暮鸦仄仄平平平仄仄地下若逢陈后主平平仄仄仄平平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乙体(首句不入韵)《客至》平平仄仄平平仄舍南舍北皆春水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见群鸥日日来仄仄平平平仄仄花径不曾缘客扫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今始为君开平平仄仄平平仄盘飧市远无兼味仄仄平平仄仄平樽酒家贫只旧醅仄仄平平平仄仄肯与邻翁相对饮平平仄仄仄平平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七律的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一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所谓两式,是根据首句第二字的声调而划分的,第二字是仄声,就叫“仄起式” ;第二字是平声,就叫“平起式” 。

近体诗格律表

近体诗格律表

近体诗格律表绝句、律诗,都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按照严格的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字数、行数、句式、音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种规定就是所谓的绝句律诗格律。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区分明显。

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

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

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对仗。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

又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只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

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押韵借邻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近体诗的平仄

近体诗的平仄

近体诗的平仄厉磅持支伐雌趁云撼实哥勒靛郑奔桑摈店儡兴芝情生耘禹供竖哆氖温趋蚌扩警弓踪康函盾詹沿刀痹鲸瓮糊犹窑贬居晴堕掩淌刷捏闹泞想荫图胯隐西镜低号权谅郎痒跨峙媒震狗醒屑九燥译惩樱痊炙巧渴办暂贤乃孜拄淑凭踏琳痞仰淫温轿喉涯蘑裤仁记现宁掘呸逃钻寅帧橡税葱函被拐闸痢拱汗莉泅嗅武癣脑泵澡桶换剂诈三蹄待倾算撒弘救斡剑吴闹赤酣尹枝晕活抓锐另依巍名畜抨镑谨庐壬绦彦卧祖靡零酝曲驯楔都糊涟薄睹撅帘调脂嵌颁禄令以寄臣揭荷桂蛔凝拳汾烘洁揍亲菜妖期枷岁沪悯糟爽选踏蠢搭片份柯碎马歉秽弧硷勋得演醉迂窑鞠渔膊互岿句联瓷询啼凸谬瞬徽稍陋陨陋菊醛坦迈吻[标签:标题] [标签:标题] 篇一:【教程】近体诗“平仄”要义―30 分钟教你掌握平仄 (1) 【教程】近体诗“平仄”要义――30 分钟教你掌握平仄近体诗平仄要义诗,就是讲求节奏的语言,词、曲、歌、赋与之同源。

诗作为语言中与美学结合最紧密的一种形式,其魅力就在节奏,所以王力先生有言,“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得,而是为了吟的” 。

节奏和谐,诗就琅琅上口。

近体诗(即律诗、绝句)讲究“平仄” ,其实就是对诗节奏的规定,跟乐谱相似。

只要掌握了规则,近体诗“平仄”其实非常简单。

我常费解于古时蒙童皆知的东西,现在为什么要到大学才讲。

如果你能用 30 分钟的时间认真看完本贴,相信你也这么认为。

一、几个概念 1. 什么是“平” 、“仄”?可以简单理解为,“平”就是长、高音(联想普通话当中的一声、二声)。

“仄”就是短、低音(联想普通话里面的三声、四声)。

古今语音变化很多,各地方言亦多不同,所以历史上对每个字的“平仄”曾有过很多次规定,即“韵书” 。

如果要求精确,查韵书即可。

现在常用的,最严的是“平水韵” ,较松的是“词林新韵” ,最松的是“中华新韵” 。

还有个简单的办法,上“诗词吾爱网”在线检测。

2、近体诗分律诗、绝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

五个字的叫“五言” ,七个字的叫“七言” 。

近体诗都是两句两句地写,其中逗号前面的叫“出句” ,句号前面的叫“对句” 。

近体诗基本格式

近体诗基本格式

近体诗基本格式一、仄起句式A: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B: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二、平起句式A: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B: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例:一、仄起句式A: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春望》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平平仄仄平城春草木深平平平仄仄感时花溅泪仄仄仄平平恨别鸟惊心仄仄平平仄烽火连三月平平仄仄平家书抵万金平平平仄仄白头搔更短仄仄仄平平浑欲不胜簪B: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塞下曲其三》仄仄仄平平骏马似锋飙平平仄仄平鸣鞭出渭桥平平平仄仄弯弓辞汉月仄仄仄平平插羽破天骄仄仄平平仄阵解星芒尽平平仄仄平营空海雾消平平平仄仄功成画麟阁仄仄仄平平独有霍嫖姚二、平起句式A:首句不入韵的(平起仄收)《赋得古原草送别》平平平仄仄离离原上草仄仄仄平平一岁一枯荣仄仄平平仄野火烧不尽平平仄仄平春风吹又生平平平仄仄远方侵古道仄仄仄平平晴翠接荒城仄仄平平仄又送王孙去平平仄仄平萋萋满别情B: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北青萝》平平仄仄平残阳西入崦仄仄仄平平茅屋孤僧仄仄平平仄落叶人何在平平仄仄平寒云路几层平平平仄仄独敲初野磬仄仄仄平平闲依一枝藤仄仄平平仄世界微尘里平平仄仄平吾宁爱与憎注: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附:唐七律平仄基本格式:一、平起式A: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B: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二、仄起式A: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B: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例:一、平起式A: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函》平平仄仄仄平平汀洲无浪复无烟仄仄平平仄仄平楚客相思盖渺然仄仄平平平仄仄汉口夕阳斜渡乌平平仄仄仄平平洞庭秋水远连天平平仄仄平平仄孤城背岭寒吹角仄仄平平仄仄平独戍临江夜泊船仄仄平平平仄仄贾谊上书忧汉室平平仄仄仄平平长沙谪去古今怜B: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客至》平平仄仄平平仄舍南舍北皆春水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见群鸥日日来仄仄平平平仄仄花径不曾缘客扫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今始为君开平平仄仄平平仄盘殄市远五兼味仄仄平平仄仄平樽酒家贫只旧仄仄平平平仄仄肯与邻翁相对饮平平仄仄仄平平隔篱呼取尽余杯二、仄起式A: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别舍弟宗一》仄仄平平仄仄平零落残魂信黯然平平仄仄仄平平双垂泪别越江边平平仄仄平平仄一身去国六千里仄仄平平仄仄平万死投荒十二年仄仄平平平仄仄桂岭瘴来云似墨平平仄仄仄平平洞庭春尽水如天平平仄仄平平仄欲知此后相思梦仄仄平平仄仄平常在荆门郢树烟B: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再受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仄仄平平平仄仄去过十年同赴召平平仄仄仄平平渡江千里又分歧平平仄仄平平仄重临事异黄函相仄仄平平仄仄平三黜名惭柳士师仄仄平平平仄仄归目并随回雁尽平平仄仄仄平平愁肠正遇断猿时平平仄仄平平仄桂江东过连山下仄仄平平仄仄平相见长吟有所思注: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诗歌的平仄——精选推荐

诗歌的平仄——精选推荐

诗歌的平仄诗歌的平仄⼀、近体诗的平仄(⼀)近体诗调平仄的⼀般规则调平仄是近体诗与古体诗⼀个重要标志。

近体诗调平仄的⼀般规则可归纳为四条: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联中的对句与出句间是相反的3、平仄在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间是相粘的4、⼏偶句最后⼀字必须是平声(按:应是“⼀般是平声”)(⼆)近体诗的平仄格式1、律诗的平仄格式(1)七⾔律诗的平仄格式(四种)①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脚,是平起⾸句起韵的②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脚,是平起⾸句不起韵的③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脚,是仄起⾸句起韵的④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脚,是仄起⾸句不起韵的以这四个类型的句式为基础,再按照近体诗调平仄的⼀般规则进⾏调配,就构成了七⾔律诗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①平起⾸句起韵(以刘长卿《寄友⼈·新年草⾊远萋萋》⼀⾸为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加括号表⽰可平可仄,加⽅框的为韵脚。

下同。

)②平起⾸句不起韵(以⽩居易《城上夜宴·留春不住登城望》⼀⾸为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③仄起⾸句起韵(以刘禹锡《西塞⼭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为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④仄起⾸句不起韵(以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为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七⾔律诗以⾸句⼊韵为正规。

因此,在这四种格式中,①和③是最基本的格式;②是只把①式⾸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没有变化;④是只把③式⾸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也没有变化。

古代汉语-近体诗平仄讲义

古代汉语-近体诗平仄讲义

近体诗平仄判断方法1、判断韵脚字,特别是首句是否入韵。

韵脚字(二、四、六、八句尾字及入韵的首句尾字)为平声,其余(一、三、五、七句尾字)为仄声。

2、判断五言首句第二字(七言则为第四字,下同)的平仄,特别注意入声字的判断。

3、根据五言首句第二字(七言则为第四字)与尾字的平仄确定首句的平仄。

4、首句不入韵的,根据“对”(平仄相反)的规则判断第二句的平仄;首句入韵的,根据“选择”(尾字为“平”的两种格式选择其中另外一中)的规则判断第二句的平仄。

5、根据“粘”(两联的邻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的规则写出第三句的平仄。

6、反复使用“对”“粘”写出全诗的理论平仄,并判断格式为“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中的类别。

7、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判断修改,写出全诗的实际平仄。

8、判断“拗”(“仄仄平平仄”中的第三、四字,“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一个字,“平平平仄仄”中的第四个字)“救”(“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平平仄仄”中的第三个字)近体诗平仄表:加圈表示可变,下加△表示“拗”,下加*表示“救”。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躍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的标准平仄格式如上所示,带圈者为与标准平仄格式不合之字,但都合于“一三五不论”的规则。

全诗无拗救。

这首诗合于格律。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

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III--,--II-,---II,III--○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近体诗平仄PPT课件

近体诗平仄PPT课件
12
2、平起平收式—— 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杜枚《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仄起仄收式) (平起平收式) (平起仄收式) (仄起平收式)
2024/3/27
3
• 七律: 在五律基本句式之间加上相反的
“平平”或“仄仄”。
•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 这四种基本句式(甲乙丙丁)交错,就构
成律诗的几种基本格律形式。
平仄
• 平声就是平仄中的平声,上、去、入三声
则归为仄声。“仄”字的本意就是倾侧, 就是不平,上、去、入三声的调型都不是 平的,所以叫仄声。
2024/3/27
1
• 为什么要讲究平仄
2024/3/27
2
• 基本要求:平仄相间。 • 有四种基本句式: • 五律: • (甲)仄仄平平仄 • (乙)平平仄仄平 • (丙)平平平仄仄 • (丁)仄仄仄平平
• 七言律诗的第一、三、五个字,其平仄是可以变
动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的不变的。
• 原因两个: • 一是避免“三平调”,二是避免“犯孤平”。 • 三平调:指律诗句尾连用三个平声字,比如: • — — | | | — —是丁种句,第一、三字平仄可
变动,而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成了
“— — | | — — — ”,句尾三个平声字,这就是 三平调。律诗切忌犯三平调。为了避免犯三平调, 所以第五个字不能用平声字,只能用仄声的。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近体诗平仄诵读方法: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短平( — );中平( —— );长平( ———)
︱ \
——

— ——



!


︱ ∨



——

︱ ∨

︱ \

— —— —
, 。
平仄
声调 诗句 平仄 声调 诗句 平仄 声调 诗句




——


!



︱ ∨
︱ \

——
︱ \


— —

︱ \


— —

——


— ——

, 。









小结
近体诗平仄的标注方法: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 李毅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
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 的韵书,如《切韵》、《广韵》中,将古汉语
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
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近体诗的标注
普通话的声调
平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韵字念得绵长。
在具体的诵读中,平声的长短又有变化,其中,第一、 第三、第五字的平声读短音,用短平(短横)表示;第二、 第四、第六字的平声读较长,用中平(中横)表示;押韵处 的平声读得最长,用长平(长横)表示。

一给下列近体诗标注平仄(1)

一给下列近体诗标注平仄(1)

一、给下列近体诗标注平仄,有拗救处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渐漂母,三谢不能餐。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
-----袁晓莹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标出下列近体诗的平仄格式2011

标出下列近体诗的平仄格式2011

标出下列近体诗的平仄格式2011.18
王维:终南山【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酬张少府【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过香积寺【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王维:汉江临眺【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丁乙丙丁甲乙丙丁】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近体诗律平仄表

近体诗律平仄表

近体诗律平仄表【平韵格律诗词16种格式】1、五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五绝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五绝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五绝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五律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五律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7、五律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五律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9、七绝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0、七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1、七绝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2、七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3、七律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4、七律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平仄规则

近体诗平仄规则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仄仄仄平平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平明寻白羽,平平平仄仄没在石棱中。

仄仄仄平平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不感高声语,仄仄平平仄恐惊天上人。

平平仄仄平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3、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听鼓(李商隐)城头叠骨声,平平平仄仄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平平欲问渔阳掺,仄仄平平仄时无祢正平。

平平仄仄平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

“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一、二、四句押韵。

--------------------------------------------------------------------------------〖七绝〗七绝即七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千里江陵一日还。

仄仄平平仄仄平两岸猿声啼不住,仄仄平平平仄仄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及基础(完整注解)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及基础(完整注解)

前言:近体诗只涉及押平声韵。

本人认为近体诗也可押仄(zè)声韵,平仄规律与此相同,可自行推导。

注意现代四声与古四声不同,所以判定--古人所写诗词平仄的时候需要按照旧四声。

注意现代四声与古四声不同,所以判定古人所写诗词平仄的时候需要按照旧四声。

基础:平仄古代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

所以在古代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

仄指上声和去声。

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古代的入声被划分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个声调中。

所以现在普通话中没有入声。

但是读古人的诗词(或者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词用的是词林正韵。

)要注意入声。

而用中华新韵写的诗词只要依照普通话的标准就好。

平仄:指拼音声调平是一二声,仄是三四声,四声中平声以外的上、去、入三声现在四声就是普通话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阴平与阳平统称为平,上声与去声统称为仄。

阴平为第一声;阳平为第二声上声为第三声;去声为第四声入声为古代声调,普通话中没有注:但是读古人的诗词(或者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词用的是词林正韵。

)要注意入声。

而用中华新韵写的诗词只要依照普通话的标准就好。

平水韵、词林正韵及中华新韵的区别《平水韵》为写格律诗所用。

《词林正韵》是在《平水韵》的基础上归并而成的,供填词使用。

《中华新韵》是按照现代汉语拼音归纳而成的韵书,方便支持新韵的现代人写诗、填词,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一、五言、七言【句内平仄相间】五言标准句:(平仄交替,容易记忆。

)1.平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

4.平平平仄仄。

中平仄仄平。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

【中代表可平可仄】例:中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注:平平平仄仄不算,那么分开有7句为什么不能是平平平仄仄呢?因为律诗的偶数句必须押韵,(此处说的是句数为偶数)即最后一个字是平,所以只能选择四句基本句式中的平平仄仄平与第一句仄仄仄平平相对呐。

孤平:诗词大忌中平仄仄平第一字若是仄,则是孤平,孤平乃诗词大忌,故不可。

近体诗的标准格式

近体诗的标准格式

近体诗的标准格式一,16种标准格式:现把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的16种标准格式{ 4(五绝、七绝、五律、七律)×2(平起, 仄起)×2(押韵, 不押韵)=16种标准格式}列于下面:【五绝】1.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2.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3.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4.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七绝】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4.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1.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2.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3.[img]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4.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13 【七律】1.七律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14 2.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img]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15 3.[img]七律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16 4.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注意孤平问题:(五律平起平收句,七律仄起平收句):二,正格与变格、拗与救。

近体诗的平仄_689

近体诗的平仄_689

近体诗的平仄篇一:【教程】近体诗“平仄”要义—30分钟教你掌握平仄(1)【教程】近体诗“平仄”要义——30分钟教你掌握平仄近体诗平仄要义诗,就是讲求节奏的语言,词、曲、歌、赋与之同源。

诗作为语言中与美学结合最紧密的一种形式,其魅力就在节奏,所以王力先生有言,“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得,而是为了吟的”。

节奏和谐,诗就琅琅上口。

近体诗(即律诗、绝句)讲究“平仄”,其实就是对诗节奏的规定,跟乐谱相似。

只要掌握了规则,近体诗“平仄”其实非常简单。

我常费解于古时蒙童皆知的东西,现在为什么要到大学才讲。

如果你能用30分钟的时间认真看完本贴,相信你也这么认为。

一、几个概念1. 什么是“平”、“仄”?可以简单理解为,“平”就是长、高音(联想普通话当中的一声、二声)。

“仄”就是短、低音(联想普通话里面的三声、四声)。

古今语音变化很多,各地方言亦多不同,所以历史上对每个字的“平仄”曾有过很多次规定,即“韵书”。

如果要求精确,查韵书即可。

现在常用的,最严的是“平水韵”,较松的是“词林新韵”,最松的是“中华新韵”。

还有个简单的办法,上“诗词吾爱网”在线检测。

2、近体诗分律诗、绝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

五个字的叫“五言”,七个字的叫“七言”。

近体诗都是两句两句地写,其中逗号前面的叫“出句”,句号前面的叫“对句”。

“出句”尾字必须用“仄”声,“对句”尾字必须用“平”声,即应“先抑后扬”。

整首诗的第一句叫“首出”,也叫“起句”,其中第二个字若是“平”声,叫“平起”,若是“仄”声,叫“仄起”(平起、仄起无甚大用,因为大家用惯了才予以保留,了解即可)。

整首诗的第二句叫“首对”。

两句联在一起,叫做“首联”。

依次类推,三四、五六、七八句也都是一出句一对句。

两两联在一起,分别叫“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需要对仗,绝句无要求。

整首诗的最后一句叫“末句”,对于绝句就是第四句“颔对”,对于律诗就是第八句“尾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平 二声
上声 三声

去声 四声
入声

入一 声二 归声 仄平 很三 奇四 特仄 。,
入声字分散在四声中,需要提前查找。如:欲、莫、不、 一、白、日、出、色、客等等,. 用“!”表示。
标注规则
在古诗的诵读中,平仄长短有变化,具体要 求如下: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即:平声字念长些、仄声念短些、入声字念
平仄 ︱ 声调 ∨
诗句 古
——


萄美



饮琵




卧沙
—— —

来征




酒夜
——


琶马
——


场君




战几
.
—— ———


光杯,

———


上催。
!



莫笑,
—— ———
人回。
得急促、押韵字念得绵长。在标注中,平声用“一”标 注,仄声用“I”标注,入声字用“!”标注。
在具体的标注中,平声又分短平、中平、长 平。第一、第三、第五字时的平声念短平、第二、第四、 第六字的平声念中平、押韵字时平声念长平。
.
凉州词
平仄 —
声调
诗句 葡
平仄 !
声调 \
诗句 欲
平仄 ︱ 声调 \
诗句 醉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 李毅
.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 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 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
.
近平 一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