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平仄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 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 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 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 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近体诗的标注
平声 仄声
普通话的声调
阴平 一声
—
阳声 四声
入声
!
入一 声二 归声 仄平 很三 奇四 特仄 。,
入声字分散在四声中,需要提前查找。如:欲、莫、不、 一、白、日、出、色、客等等,用“!”表示。
标注规则
在古诗的诵读中,平仄长短有变化,具体要求如下: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即:平声字念长些、仄声念短些、入声字念得急促、 押韵字念得绵长。在标注中,平声用“一”标注,仄声 用“I”标注,入声字用“!”标注。 在具体的标注中,平声又分短平、中平、长平。第 一、第三、第五字时的平声念短平、第二、第四、第六 字的平声念中平、押韵字时平声念长平。 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近体诗押韵规则范文
近体诗押韵规则范文近体诗,又称七言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形式,也是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韵律规则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纳为一种押韵规则。
以下是关于近体诗押韵规则的详细介绍。
一、押韵要求:1.七言诗共分四声,一平、二仄。
押韵时,同一韵的两个字必须处在同一声调,称为“平起仄入”。
2.近体诗要求每句押七韵,也就是每句的倒数第二个字和倒数第四个字必须押韵。
3.近体诗一般要求以双调为主,也就是每句的平、仄声出现的次数要相同,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仄仄”。
二、韵脚的分类:1.平韵:又称阴韵,声调为一平的韵脚,如“之、之、丝、悲”等。
2.仄韵:又称阳韵,声调为二仄的韵脚,如“愁、流、风、秋”等。
三、韵脚的组合:1.近体诗的押韵通常采用“仄起平入”的方式,前一字是仄声,后一字是平声。
2.韵脚的组合有多种形式,例如:仄平、平平、仄仄、平仄等等。
不同的组合形式会产生不同的韵味和节奏感。
四、注意事项:1.近体诗不要求必须每句都有押韵,但是一般会保持一定的押韵度。
有些诗人也会采用断韵的方法,即在段落开头或结尾处押韵,而中间部分不押韵,以增加诗歌的变化和趣味。
2.在押韵时,字音受到语言发音的变化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也产生了一些差异。
因此,在韵脚的选择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近似的韵脚。
3.近体诗的押韵可以选用一个字、两个字、甚至多个字来押韵,这取决于诗人的写作风格和要表达的意境。
总结起来,近体诗的押韵规则相对灵活。
在一般情况下,近体诗要求每句押七韵,采用“仄起平入”的方式,前一字是仄声,后一字是平声。
但是在实际创作中,并不要求每句都必须有押韵,可以根据需要和情感来调整。
同时,为了增加诗歌的变化和趣味,诗人还可以运用断韵和选择近似的韵脚等技巧。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格律规则。
近体诗的格律虽然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要求,下面将介绍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及其应用。
格律的基本要素近体诗的格律包括句式、韵律和字数等要素。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要素的规则和应用。
句式近体诗的句式要求每行都是完整的句子,不允许出现断句或断句不成章的情况。
句子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但要保持整齐划一的排列。
韵律近体诗的韵律是诗歌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使诗歌具有韵味和音乐感。
韵律是通过平仄和押韵来实现的。
平仄是指字的声调,分为平声、仄声和平仄不分的三种。
在近体诗中,每个字都必须符合平仄的要求,以保持整体的韵律和节奏。
押韵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词语末尾的音节相同或相似。
近体诗的押韵有多种形式,如仄韵、平韵、交韵等。
押韵的规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诗歌的表达效果。
近体诗的字数要求每句正好为5个字。
这是近体诗的基本规则,也是其与其他诗歌形式的区别之一。
每句5个字的要求使得诗歌更加紧凑,表达更加精炼。
近体诗的例子下面是一首典型的近体诗,用来展示格律规则的具体应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正好为5个字。
句式规整,没有断句或断句不成章的情况。
平仄要求得到了满足,每个字都符合平仄的要求。
同时,第一句和第二句押韵,第三句和第四句也押韵,使得整首诗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感。
近体诗的创作技巧创作近体诗时,可以借鉴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对仗对仗是指相邻的两句之间的平仄和押韵相对应。
通过对仗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平衡、和谐。
比如,可以使用仄韵对仗、平韵对仗或者交韵对仗等形式。
换韵是指在诗的过程中改变押韵的方式,增加诗歌的变化和变化。
通过换韵的方法可以使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借古讽今借古讽今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方法,通过借用古代人物、事物或事件来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和批判。
这种方法可以使诗歌更加寓意深远,内容丰富。
近体诗平仄
2019/1/22
17
二、出句拗而对句救。 • 甲种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中,第六字 (五言第四字)不用平而用仄(拗),对 句第五字(五言第三字)由仄变平(救)。 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2019/1/22 6
以七言为例 1、平起仄收式——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2019/1/22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0
2、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019/1/22
仄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首颔颈-对仗)
21
4、王维· 敕借岐王九成宫僻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 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 郑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宣语笑, 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 何事吹箫向碧空?
(仄起仄收式) (平起平收式) (平起仄收式) (仄起平收式)
2019/1/22
5
• 七律: 在五律基本句式之间加上相反的 “平平”或“仄仄”。 •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 这四种基本句式(甲乙丙丁)交错,就构 成律诗的几种基本格律形式。
近体诗格律入门大全
近体诗格律入门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山中王勃⊙平平仄仄,长江悲已滞,⊙仄仄平平。
(韵)万里念将归。
⊙仄平平仄,况属高秋晚,平平仄仄平。
(韵)山中黄叶飞。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静夜思李白平平仄仄平,(韵)床前明月光,⊙仄仄平平。
(韵)疑是地上霜。
⊙仄平平仄,举头望明月,平平仄仄平。
(韵)低头思故乡。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南行别第韦承庆⊙仄平平仄,万里人南去,平平仄仄平。
(韵)三春雁北飞。
⊙平平仄仄,不知何岁月,⊙仄仄平平。
(韵)得与尔同归。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塞下曲卢纶⊙仄仄平平,(韵)林暗草惊风,平平仄仄平。
(韵)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明寻白羽,⊙仄仄平平。
(韵)没在石棱中。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南游感兴窦巩⊙平⊙仄平平仄,伤心欲问前朝事,⊙仄平平仄仄平。
(韵)惟见江流去不回。
⊙仄⊙平平仄仄,日暮东风春草绿,⊙平⊙仄仄平平。
(韵)鹧鸪飞上越王台。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出塞王昌龄⊙平⊙仄仄平平,(韵)秦时明月汉时关,⊙仄平平仄仄平。
(韵)万里长征人未还。
⊙仄⊙平平仄仄,但使龙城飞将在,⊙平⊙仄仄平平。
(韵)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仄⊙平平仄仄,独在异乡为异客,⊙平⊙仄仄平平。
(韵)每逢佳节倍思亲。
⊙平⊙仄平平仄,遥知兄弟登高处,⊙仄平平仄仄平。
(韵)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从军行王昌龄⊙仄平平仄仄平,(韵)青海长云暗雪山,⊙平⊙仄仄平平。
(韵)孤城遥望玉门关。
⊙平⊙仄平平仄,黄沙百战穿金甲,⊙仄平平仄仄平。
(韵)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送友人李白⊙平⊙仄仄青山横北郭,⊙仄仄平平(韵)白水绕孤城。
⊙仄⊙平仄此地一为别,平平⊙仄平(韵)孤蓬万里征。
⊙平⊙仄仄浮云游子意,⊙仄仄平平(韵)落日故人情。
⊙仄⊙平仄挥手自兹去,平平⊙仄平(韵)萧萧班马鸣。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晚晴李商隐平平⊙仄平(韵)深居俯夹城,⊙仄仄平平(韵)春去夏犹清。
⊙仄⊙平仄天意怜幽草,平平⊙仄平(韵)人间重晚晴。
近体诗的格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如何掌握近体诗的格律(1)一、近体诗的形制不少人都觉得近体诗的格律很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其实不然,只要明白了七律的形制,其他几种近体诗(五律、七绝、无绝)的格律就可以顺手牵羊般地解决了。
七律就是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两联对仗的七言八句,这八句诗遵循规定的粘对关系,根据固定的平仄要求排列组合,构成两式四体:1、仄起式甲体(首句入韵)《无题》仄仄平平仄仄平来是空言去绝踪平平仄仄仄平平月斜楼上五更钟平平仄仄平平仄梦为远别啼难唤仄仄平平仄仄平书被催成墨未浓仄仄平平平仄仄蜡照半笼金翡翠平平仄仄仄平平麝熏微度绣芙蓉平平仄仄平平仄刘郎已恨蓬山远仄仄平平仄仄平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乙体(首句不入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仄仄平平平仄仄剑外忽传收蓟北平平仄仄仄平平初闻涕泪满衣裳平平仄仄平平仄却看妻子愁何在【看,读平声】仄仄平平仄仄平漫卷诗书喜欲狂仄仄平平平仄仄白日放歌须纵酒平平仄仄仄平平青春作伴好还乡平平仄仄平平仄即从巴峡穿巫峡仄仄平平仄仄平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2、平起式甲体(首句入韵)《隋宫》平平仄仄仄平平紫泉宫殿锁烟霞仄仄平平仄仄平欲取芜城作帝家仄仄平平平仄仄玉玺不缘归日角平平仄仄仄平平锦帆应是到天涯平平仄仄平平仄于今腐草无萤火仄仄平平仄仄平终古垂杨有暮鸦仄仄平平平仄仄地下若逢陈后主平平仄仄仄平平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乙体(首句不入韵)《客至》平平仄仄平平仄舍南舍北皆春水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见群鸥日日来仄仄平平平仄仄花径不曾缘客扫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今始为君开平平仄仄平平仄盘飧市远无兼味仄仄平平仄仄平樽酒家贫只旧醅仄仄平平平仄仄肯与邻翁相对饮平平仄仄仄平平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七律的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一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所谓两式,是根据首句第二字的声调而划分的,第二字是仄声,就叫“仄起式” ;第二字是平声,就叫“平起式” 。
近体诗的平仄规律规则
【近体诗平仄规则】—————-—-——-—-———---——————--—-—----—--—--————--——-——-—-————--————----—--—————----〖简介〗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规则〗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是为组句规则.2、上下句相对: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何谓上下联?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下面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经典: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 李毅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 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 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
近体诗的标注
平声 仄声
普通话的声调
阴平 一声
—
︱
∨
琶马
——
—
—
场君
︱
︱
\
∨
战几
—— ———
—
—
光杯,
︱
———
\
—
上催。
!
︱
\
\
莫笑,
—— ———
人回。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在具体的标注中,平声又分短平、中平、长 平。第一、第三、第五字时的平声念短平、第二、第四、 第六字的平声念中平、押韵字时平声念长平。
凉州词
平仄 —
声调
诗句 葡
平仄 !
声调 \
诗句 欲
平仄 ︱ 声调 \
诗句 醉
平仄 ︱ 声调 ∨
诗句 古
——
︱
∨
萄美
︱
—
∨
饮琵
︱
—
\
—
卧沙
—— —
—
来征
︱
︱
∨
\
酒夜
பைடு நூலகம்
——
阳平 二声
上声 三声
︱
去声 四声
入声
!
入一 声二 归声 仄平 很三 奇四 特仄 。,
入声字分散在四声中,需要提前查找。如:欲、莫、不、 一、白、日、出、色、客等等,用“!”表示。
简述近体诗与古体诗用韵的特点
简述近体诗与古体诗用韵的特点
近体诗是指按照古体诗的格律和韵律写成的新诗体。
它的韵律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的平仄对仗:近体诗与古体诗一样,注重平仄对仗。
平指平声,仄指仄声。
平声为轻音,仄声为重音。
近体诗的平仄对仗要求严格,即每句诗的平声和仄声的位置、数量要与古体诗相对应。
2. 变化丰富的韵脚:近体诗中的韵脚多种多样,可以是单韵、双韵、交互韵、重复韵等。
与古体诗相比,近体诗的韵脚更加灵活多变,更具创作的自由度。
3. 灵活运用声调:近体诗在运用声调方面相对古体诗更加自由。
古体诗中的声调较为规范,一般为平声、仄声。
而近体诗中,声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运用,使诗句的音韵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近体诗与古体诗一样注重平仄对仗,但在韵脚和声调的运用上更加灵活多变。
近体诗既保留了古体诗的韵律特点,又给了诗人更多的创作空间,使得近体诗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变化。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近体诗平仄诵读方法: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短平( — );中平( —— );长平( ———)
︱ \
——
—
— ——
—
∨
葡
!
\
萄
︱ ∨
美
—
酒
——
夜
︱ ∨
光
︱ \
杯
— —— —
, 。
平仄
声调 诗句 平仄 声调 诗句 平仄 声调 诗句
欲
饮
琵
琶
——
马
上
!
催
︱
醉
︱ ∨
︱ \
卧
——
︱ \
沙
—
— —
场
︱ \
君
︱
— —
莫
——
\
笑
— ——
\
, 。
古
来
征
—
∨
战
几
人
回
小结
近体诗平仄的标注方法: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
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 李毅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
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 的韵书,如《切韵》、《广韵》中,将古汉语
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
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近体诗的标注
普通话的声调
平声
阴平 阳平 上声
韵字念得绵长。
在具体的诵读中,平声的长短又有变化,其中,第一、 第三、第五字的平声读短音,用短平(短横)表示;第二、 第四、第六字的平声读较长,用中平(中横)表示;押韵处 的平声读得最长,用长平(长横)表示。
六种近体诗格律写法
六种近体诗格律写法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属于近体诗范畴。
律诗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从南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演变而来,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对于唐代人来说,五言律诗是从五言古诗中脱胎出来的新诗体,它继承了五古的句有定字和隔句压韵的原则,并且借鉴了骈体文的声律和对偶原则,有多方面的发展:1、每首八句;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3、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4、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5、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
诗体格律: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的平仄规律规则知识讲解
近体诗的平仄规律规则【近体诗平仄规则】--------------------------------------------------------------------------------〖简介〗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
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规则〗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何谓上下联?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下面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近体诗律平仄表
近体诗律平仄表【平韵格律诗词16种格式】1、五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五绝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五绝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五绝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五律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五律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7、五律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五律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9、七绝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0、七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1、七绝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2、七绝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3、七律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4、七律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及基础(完整注解)
前言:近体诗只涉及押平声韵。
本人认为近体诗也可押仄(zè)声韵,平仄规律与此相同,可自行推导。
注意现代四声与古四声不同,所以判定--古人所写诗词平仄的时候需要按照旧四声。
注意现代四声与古四声不同,所以判定古人所写诗词平仄的时候需要按照旧四声。
基础:平仄古代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
所以在古代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
仄指上声和去声。
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古代的入声被划分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个声调中。
所以现在普通话中没有入声。
但是读古人的诗词(或者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词用的是词林正韵。
)要注意入声。
而用中华新韵写的诗词只要依照普通话的标准就好。
平仄:指拼音声调平是一二声,仄是三四声,四声中平声以外的上、去、入三声现在四声就是普通话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阴平与阳平统称为平,上声与去声统称为仄。
阴平为第一声;阳平为第二声上声为第三声;去声为第四声入声为古代声调,普通话中没有注:但是读古人的诗词(或者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词用的是词林正韵。
)要注意入声。
而用中华新韵写的诗词只要依照普通话的标准就好。
平水韵、词林正韵及中华新韵的区别《平水韵》为写格律诗所用。
《词林正韵》是在《平水韵》的基础上归并而成的,供填词使用。
《中华新韵》是按照现代汉语拼音归纳而成的韵书,方便支持新韵的现代人写诗、填词,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一、五言、七言【句内平仄相间】五言标准句:(平仄交替,容易记忆。
)1.平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
4.平平平仄仄。
中平仄仄平。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
【中代表可平可仄】例:中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注:平平平仄仄不算,那么分开有7句为什么不能是平平平仄仄呢?因为律诗的偶数句必须押韵,(此处说的是句数为偶数)即最后一个字是平,所以只能选择四句基本句式中的平平仄仄平与第一句仄仄仄平平相对呐。
孤平:诗词大忌中平仄仄平第一字若是仄,则是孤平,孤平乃诗词大忌,故不可。
平仄的基本规律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
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
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
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平仄的基本格式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
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
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
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
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
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
试举两例。
例一: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
原因,后面会讲到。
)例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
)(03)“对”和“粘”的规则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
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
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
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
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这种拗救常与救孤平相结合。如: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贺知章《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二,也有把“平平平仄仄”写成特殊句 式“平平仄平仄”称为拗救的,即认为第 三字拗第四字救。
2、古四声和今四声的不同
(1)古四声 (《平水韵》及方言;部分方言分 阴阳) 平(平):烟盐、昌长 上(仄):勇纸赏孔苦
去(仄):店电、众重 入(仄):读局学月肉 调值:《康熙字典》:“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 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 藏。” (2)今四声(普通话) 阴平55(平): 烟冲通欧箫风 阳平35(平): 盐虫同楼姚冯 上声214(仄):演宠统搂晓讽 去声51(仄): 艳众痛漏笑凤
说明:
其实只有两种格式。第一种和第四种、
第二种和第三种都可以合并,因为它们只
有第一句是否用韵的差别,即:第一种和
第四种、第二种和第三种从第二句开始后
面的平仄都一样。
5、七言律诗及五七言绝句的平仄
(1)七言律诗平仄:在五言前面加上与本 句前两个字相反的平仄。例如: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近体诗的平仄
——庐山区老年大学讲座稿(一)
一、古体诗与近体诗
1、古体诗:字数、句数、平仄、押韵都较自由, 唐以前的如汉乐府、陶渊明诗、谢灵运诗等,以 及唐以后人们模仿古体而写的诗歌。 2、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 ):定型于初唐、 盛唐达到尽善尽美、讲究平仄对仗的一种新诗体。
3、永明体:过渡阶段,讲究四声八病。 4、律诗的四“律”:平仄律、同韵律、对偶律、 定字定句律。讲究平仄是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本质 区别。
2、可平可仄之处
七言第一字都是可平可仄的,第二字该 平就平该仄就仄,后面五个字与五言一样, 因此只需讲五言。
(1)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两种句 式的第一个字都是无条件的可平可仄的。 如仄仄平平仄可写成:“西陆蝉声唱” 、 “明月松间照” ;仄仄仄平平可写成: “来对白头吟” 、“天气晚来秋”。
3、如何分清古音的平声和仄声?
(1)按照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为平声, 上声去声为仄声;但要识别出混入阴平阳 平中的古入声字,不能把它们当作平声。 如读、发、答、说、达、竹、局等。 (2)总结出自己方言的调值,除了阴平阳 平这两种调(少数方言平声不分阴阳如瑞 昌市区话)的字,其他都是仄声。 阴平如:烟、通、欺、昌、星、温; 阳平如:盐、同、奇、长、行、文。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
李商隐《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消愁斗几千。
(3)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四(六)分明”之说半对半不对。除了上
面讲的,还要避免三平调和三仄调,因此
一三五有时不能不论;二四六有时也可以
不分明,如上面讲的第三点特殊句式“平
平仄平仄”。
3、粘对的规则
(1)对:即相对、相反,指近体诗每一联 的上下联(绝句也可以看作是两联)平仄 基本是相反的,即平对仄、仄对平。比如, 上联是平平平仄仄,下联就是仄仄仄平平。 如:山随平野尽,月涌大荒流。上联是仄 仄平平仄,下联就是平平仄仄平。如: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平起仄收) (仄起平收) (仄起仄收) (平起平收)
(3)说明:
以上就是所谓的“律句”。其实就是让语音 的长短、轻重交替搭配,从而形成节奏感。比如: 白日(短重)—依山(长轻)—尽(短重), 黄河(长轻)—入海(短重)—流(长轻);
红军(长轻)—不怕(短重)—远征—(长 轻)—难(长轻),万水(短重)—千山(长 轻)—只(短重)—等闲(长轻)。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平平仄仄平
首先,第一个字如果用了平声,第三个字 是可平可仄的。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其次,第一字如用仄声,叫做犯孤平,要 把第三字改为平声,叫救孤平。如: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夜宿山寺》)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毛泽东《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关于拗救
(1)概念:前面某个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 仄声,称为拗,后面在恰当的位置补偿一 个平声,即把该是仄声的字改为平声,称 为救。 (2)做法: 第一,主要指“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子 的两个平声字其中一个或者两个都写成了 仄声,就把它的对句即“平平仄仄平”的 第三个字写成平声。
A:第三字拗。如: 杜甫《天末怀李白》: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秋”救 “几”)
部分诗词论坛: 中华国风文学 居庸诗社 天涯诗词比兴 中华诗词
中国古典文学 江右诗社
中国北社 古风
菊斋
(3)平平平仄仄
第一,一般情况下,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 如: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坐观垂钓者、与君离别意。
第二,如果后三字写成了“仄平仄”,第 一字只能用平声,不再可平可仄,即成为 一种特殊句式“平平仄平仄”。如:无为 在歧路、 仍怜故乡水 、 疏影横斜水清浅。
因此,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
4、以五言为例由粘对规则推导出近体诗平仄
四种格式
(1)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例: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首句平起平收
王昌龄《送张四》: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无”救“冷”)
这种拗属于半拗,可救可不救。
பைடு நூலகம்
B:第四字拗。如: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吹”救 “不”)
柳宗元《入黄溪闻猿》: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何”救
“里”)
C:三四两字皆拗:如: 杜甫《送远》: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霜”救 “岁”“月”)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登”救 “意”“不”)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五、七言绝句的平仄
都是截取律诗的一半,前半、后半、中间、头尾 各两句都行。如: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关于平仄
1、平仄的概念:根据汉语字音的长短、发 音时气流是否平缓区分。发现者:南北朝 齐梁期间的沈约、周颙等人。 (1)平声:字音可延长,气流平缓,发音 较轻 。如:公、高、低、烟、红、游、同、 通、回、江等; (2)仄声:仄即不平,字音不能拖长,发 音较轻重。如:贡、稿、雪、仗、色、快、 勇、痛、口、匠等。
说明:
第一、这主要是指第二字第四字这些节 奏点而言。因为七言第一字全可平可仄, 五言第一字及五、七言第三字多有可平可 仄处,则不完全相反。如上举王维的《山 居秋暝》“明”对“清”都是平声; 第二、如果第一句入韵,最后一个字平 仄也不相反。如: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 寻。(王安石《疏桐》) “红军不怕远征 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粘:即平粘平,仄粘仄,指近体诗的 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与上一联对句 的第二个字的平仄一致,即第三句跟第二 句、第五句跟第四句、第七句跟第六句的 第二个字平仄一致。
比如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3)也有失粘失对的例子
失对:如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qi4) 西行军》:“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 疾如鸟。”
失粘(折腰体):如唐·李约《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徐特立《言志》
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犹能抑九霄。
怎如杨柳新荑弱,偶遇春风即折腰。
三、近体诗的平仄
1、四种基本句式:(可构成两副对子,易记) (1)五言 仄仄平平仄 (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 平平平仄仄 (平起仄收) 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
(2)七言(五言前加与前两字相反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