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语言(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辑、轴线
一、剪辑的技术核心是“剪”与“辑”,即把一个连续拍摄的镜头“剪”断,再根据叙述的要求“辑”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叙述过程。
在实践中,剪辑转换的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技巧性的切换,另一类是使用技巧的特技性转换。
第一类简称为“切”,它是镜头与镜头最基本的组合方式。
由于切换不需要使用技巧,所以又称为无技巧转场。
这种转场具有加快叙述进程、简便经济的特点,所以影视作品较多使用。
使用时可以注意,如果切换前后的叙述情节十分连贯(包括运用画面自身造型元素的连贯性呼应),画面可以出现大幅度的跳跃(习称“跳切”)而不会给欣赏造成困难。
常见的切换方式有一下几种:
1两极镜头的切换。
画面的叙述内容有较大差异,进行强硬的切换,有人称之为“硬切”。
这种方法在较大段落的转场时使用。
它可以造成明显的段落感。
2利用故事的情节因素进行切换。
切换以后的画面内容本身就是连续的,通过画面内容提供的逻辑关系进行转场,观众可以自然地把它们衔接起来。
它往往在镜头组内部使用,比如“三镜头法”中的“正反打”的切换。
3利用画面的造型因素进行切换。
这种切换方式和上一种相似,但它不是依据两个镜头间的故事的关系,而是依据镜头画面之间的某些相似或相关的造型因素来进行切换。
4利用动作的接续进行切换。
一个人物的动作可以用一个长镜头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切换分成若干个镜头来表现。
在切换时要注意动作的接续性,即习称的“动接动”这样的转场显得自然、顺畅。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使画面的视点变得丰富。
摄影机与拍摄主体之间的距离富于变化,也便于导演在现场进行场面调度。
5利用声音进行接续的切换。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切换转场方式。
其方法是人物的说话或是音乐的声音不中断,在画面上进行切换。
这种转场由于有连续的声音而使观众造成一个整体的观念。
画面则可以围绕着谈话的内容或是音乐的主题进行较为自由的切换。
它又有两种类型:如果接续的镜头时间、空间跨度都不大,观众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镜头组的内容。
如果发生较大的跨越,这种切换就会造成某种特效的效果。
6利用黑场进行切换。
这种切换方式适用于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但又有一定的联系。
它的切换依据是模仿主观视线的“眨眼”,但“眨眼”的前后画面空间发生了变化,表明由一地的观察迅速转到另一地的观察中去。
“黑场”的时间很短,使观众感觉到即可,所以它不同于“淡出淡入”那样用在较大的段落间隔处,有的技术人员则称它为“闪黑”。
它具有较强的主观视觉性,所以,常用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新闻类节目之中。
此外,与“黑场”切换相类似,还有“闪白”,它主要用于采访性或访谈性电视节目之中。
在现场拍摄的素材里,被访人物谈话时如出现语病或是说出了必须删除的词语,用一般的切换显得间隔稍长,即闪一下“白”而把多余的地方遮挡掉。
闪白造成的镜头间隔,比黑场切换还要短暂,它的依据是对现场采访时会出现的摄影闪光灯闪光的模仿。
7利用特写镜头的切换。
这是一种特别的切换转场方式,即不管前一个镜头是什么内容,后一个镜头都以特写镜头作为切换的开始。
特写能够暂时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可以忽略两个镜头切换时发生的较大的视觉跳动。
在纪录片中,特写常常作为转场不顺的补救方法来使用。
8表现视觉错觉的切换。
这种切换方式比较少用,它往往用于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错觉,将现实所看到的物体和错觉中的物体的镜头进行切换。
切换的速度比较快。
它和利用变焦方式的错觉表现有些不同,切换方式带有惊诧感,而变焦方式具有眩晕感和恍惚感。
第二类是使用特技技巧进行切换。
使用技巧的转场,一般用在较大段落之间的转换,因为
它有较为明显的段落层次;同时,使用特技技巧的转场往往附加有某些特别含义,带有自己的美学个性。
所以在使用和观赏时需要注意它们的特性。
它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淡出、淡入:又叫渐隐、渐显,合成为淡。
画面由亮转暗,以至完全隐没,这一镜头的末尾叫淡出,也叫渐隐,可以表示一场戏或一个段落的终结。
画面由暗变亮,最后完全清晰,这一镜头的开端叫淡入,又叫渐显,用来表示一场戏或一个段落的开始。
淡入淡出可以造成观众完整的段落感,因而是电影中表示时间空间大的转换最常用的技巧,以分割时间空间,表明剧情段落。
此外,淡本身不是一个镜头,也不是一个画面,它所表现的只是一个画面的渐隐或渐显的过程,节奏比较舒缓,具有抒情的意味,能够造成富有表现力的气氛。
在实用中,还可以加入色彩的变化。
如需要淡出的画面突然被笼罩上一种颜色,色彩越来越浓,直到把画面完全盖住,只剩下一片单色的画面。
然后这一色彩再逐渐变淡,直到显露出一个新的场面。
也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一种颜色淡出,另一种颜色淡入而构成新的画面。
这种做法往往能暗示出连接起来的两场戏之间的情绪关系。
2化出、化入:又称溶出、溶入,合称为“化”,又称为“叠”。
它把淡出与淡入结合起来,叠印在同一条胶片上,在一个画面逐渐隐去(化出)的同时,另一个画面逐渐显露(化入)。
运用这一方法,可使一个场景徐徐过渡到另一个场景,造成前后互相联系的感觉,省略某些无须表现的繁琐过程。
“化”比“淡”要紧凑,表示一种时间较短的间隔,因而段落感没有“淡”来得强烈,常用来分割和连接不完整的段落、场面以及过场戏。
它自身也有速度快慢的差异,既能表现前后镜头的间隔,又能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种镜头组接方法,比较含蓄委婉,因为两个镜头叠印在一起,可使观众感觉后一事物是从前一事物中产生或发展出来的,由此而具有前后对比、象征、比喻、讽刺的作用。
3圈出圈入。
简称“圈”,它是很早就被使用的一种技巧性转场方式,用在一个较大的段落间隔处,甚至是影片结束处。
它是一个圆圈从边框向画面的某一点逐渐“圈”小,直至整个画面成为黑场,表明一段叙述结束,称为圈出。
也可以反过来用“圈”进入下一个段落的叙述,称为“圈入”。
这种转场显得较生硬。
40年代之后已越来越少见。
它还有一种用法:即圈出时并不圈到黑场,而是圈住画面的某一个人或者物,让观众注意到这个人或物,然后再放大回到整个银幕,这时便已经换到下一个镜头。
它也有间隔两个较大段落的含义,但把两组画面用这个人或物连通了起来。
在圈出的时候,具有明显的重点提示意义。
4划像。
简称为“划”,也是一种传统的技巧:画面上有一根线进行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把原来的画面逐渐压没,并把新的画面显示出来。
划线的运动方向,可以从左到右,可以从右到左,也可以由上向下,或是由下向上,还可以从一角出发,呈对角线型的运动。
“划”的结果是两幅画面表达的内容有较大距离,但同时告诉观众,它们之间某种特别的联系。
自40年代以后,“划”被认为过于生硬,逐渐摒弃不用,只在某些有怀旧色彩的影片中,为表现旧日风格而使用。
但“划”的方法在电视剪辑中得到了发展,样式也越来越多,不但有“划”,而且可以形成“画中画”、“飞入飞出”、“飘入飘出”等。
在某些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中,为表现并行的若干方面以进行连续铺叙,较多地使用传统的“划”。
5翻页。
这种技巧在电影中没有,是在电视中得以实现并经常使用。
一个画面像翻书一样翻出屏幕边框,让原本被压在下面的新画面显露出来。
它往往要成组地使用,使若干个画面连续不断地翻出画框。
它的功能有些像划像,但间隔要比划像小,有些相当于书面语言中的顿号:每幅画面中的内容是并列的,连续地翻出,表明对它们只是做一个连续性的并列交代。
6“马赛克”。
这是电视转场技巧中一种带比喻性的称呼,将画面的像素放大,类似于装修材料中的“马赛克”,然后转入下一个段落的叙述。
它相同于淡入淡出,但不是将画面进行黑场,而是把它模糊化。
电影中没有马赛克的直接做法,而是使用变焦,把画面虚掉,再转入下一场叙述。
7定格。
是电影中常用的一种有特色的转场方法。
第一段的画面结束处使用定格,让观众产生暂时的视觉停顿,接着再出现下一个画面。
它适合于两个不同的主题段落间的转换。
二、轴线
导演在现场指导演员进行拍摄的时候,场面调度中有一个重要的术语,叫做轴线。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以及他和对象人物之间的关系所形成一条假象中的直线。
这条轴线尽管在现实中看不见,但它实际存在。
导演在拍摄现场确定了这条轴线,他的摄影机不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安放,因为拍摄后进行画面剪辑时,要让观众能够明白摄影机其实就是观众自己的视点位臵在哪里,这一画面上的视点和上一画面中的视点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这一关系不让观众弄清楚,组接起来的两个镜头就会给观众造成视觉的混乱。
一般而言,遵守“反跳轴原则”是摄影机机位设臵的一条定律。
它的含义是:在同一场景中拍摄相连的镜头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臵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获得正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顺序,从而正确、清楚地理解场景内容,需在轴线一侧的180度之内设臵摄影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