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合集下载

心电图形成原理

心电图形成原理

心电图形成原理
心电图是测量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

它的形成原理是基于心脏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微弱电信号。

心脏电活动源于心脏内的起搏传导系统,其由赫氏束、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等组成,这些特殊细胞能够产生电脉冲。

这些电脉冲通过心脏肌肉传导,引起心脏收缩和舒张。

心电图的记录从胸壁或四肢表面的电极上测得电信号,这些电信号是心脏电活动的体现。

测量心电图通常需要使用导联,也称为电极贴片,将电信号传输到心电图仪上。

在记录心电图时,通常使用标准的十二导联技术,包括六个肢体导联和六个胸前导联。

肢体导联电极被放置在右手腕、左手腕和左脚踝上,胸前导联电极则被放置在胸壁上。

当心脏收缩时,电信号从起搏传导系统开始传导,通过心脏肌肉。

这些电信号在肌肉之间的传导过程中会被电极捕获和测量,然后通过导联传输到心电图仪。

心电图仪会将电信号转换为图形波形,这些波形对应着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电活动。

常见的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脏的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
心室舒张。

通过观察这些波形的形态、振幅和时程,医生可以
判断心脏的节律、传导和肌肉功能是否正常。

总的来说,心电图形成的原理是基于心脏电活动在心肌传导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通过电极测量和传输到心电图仪,最终转换为图像波形,用于医生分析和诊断心脏疾病。

正常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正常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正常心电图知识点总结一、心电图的基本概念1.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成的具有自主节律、自动传导和兴奋传导功能的脏器,心肌细胞通过电生理活动产生的电信号,产生心脏电活动。

这种电活动经皮肤表面传导到表面的电极上,形成的记录称为心电图。

2.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心电图是通过将心脏电活动传导到体表上,经过放大、滤波、放大和记录等步骤,形成纸带上的图形。

常见的记录方法有静态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静态心电图是通过将电极贴在患者的皮肤上,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活动。

动态心电图通常是指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通过患者佩戴便携式心电图仪器,持续记录24小时内的心电活动。

3. 心电图的波形正常心电图包含有P波、QRS波群和T波,它们代表了心脏不同阶段的电活动。

P波代表心房的兴奋传导,QRS波群代表心室的兴奋传导,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

这些波形的形态和持续时间都可以用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是由心房兴奋传导所产生的,其形态应该是相对正常的,持续时间通常在0.06-0.12秒之间。

在Ⅱ、Ⅲ和aVF导联中,P波应该是正向的,而在aVR导联中为负向。

2. PR间期PR间期是指从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通常持续时间在0.12-0.2秒之间。

正常的PR间期可以反映房室结和心室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情况,对于心房、心室和传导系统的异常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 QRS波群QRS波群是由心室兴奋传导所产生的,其持续时间应该在0.06-0.1秒之间。

在Ⅰ、aVL、V5和V6导联中,QRS波群应该是正向的;在Ⅱ、Ⅲ和aVF导联中,QRS波群应该是负向的。

4. ST段ST段是从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一段时间,通常是等电位的。

ST段的抬高或压低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或损伤等病理性改变。

5. T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其形态应该是相对正常的,通常是正向的。

T波的改变可以反映心肌再极化异常,如低钾血症、心肌缺血和心肌病等疾病。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图产生原理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临床检查方法。

它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和诊断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那么,心电图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将从心脏电活动的产生、心电图的记录原理以及心电图的波形解读等方面来详细介绍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心脏电活动的产生。

心脏的电活动是由心脏内特定的细胞——心肌细胞产生的。

心肌细胞具有自动除极和兴奋传导的特性,这使得心脏能够自发地产生电冲动并将其传导至全心脏,从而使心脏产生规律的搏动。

这些电冲动在心脏内传导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电场变化,最终形成心脏的电活动信号。

其次,我们来了解心电图的记录原理。

心电图是通过心电图仪器记录心脏电活动产生的信号。

心电图仪器通过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位置,可以记录到心脏电活动在不同部位的电场变化。

当心脏产生电冲动时,这些电冲动会在身体表面产生微弱的电信号,心电图仪器会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最终形成心电图波形。

最后,我们来解读心电图的波形。

心电图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等,它们分别代表心脏的不同电活动阶段。

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T波代表心室复极。

通过观察这些波形的形态、时间间隔等参数,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诊断心脏病变。

比如,心房颤动时P波消失,心室肥大时QRS波群增宽等。

总之,心电图产生的原理是基于心脏电活动的产生和传导机制,通过心电图仪器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信号,并通过波形解读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和诊断心脏病变。

心电图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增加对心电图检查的认识和理解。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它是通过心电
图仪器记录下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图形显示出来。

那么,心电图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脏的电活动。

心脏是一个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它的
收缩和舒张是由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所控制的。

在心脏的电活动中,主要包括心脏的除极、复极和传导过程。

当心脏肌肉细胞除极时,会产生电压变化,这些电压变化会随着心脏电活动的传导而在心脏组织中传播开来。

其次,心电图的产生是基于心脏电活动的传导原理。

当心脏肌肉细胞发生电活
动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电压变化。

这些电压变化会随着心脏电活动的传导在心脏组织中形成一定的电场分布。

心电图仪器通过电极贴在身体表面上,可以记录下这些电场分布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图形显示出来。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心电图的记录原理。

心电图仪器通过多个电极贴在身体表
面上,可以记录下不同位置的心脏电活动。

这些记录的数据会被传输到心电图仪器中进行处理,最终形成心电图的图形显示。

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图形,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的来说,心电图产生的原理是基于心脏电活动的传导和记录原理。

通过记录
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图形显示,可以帮助医生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和诊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心电图产生的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迅速看懂心电图心电图的原理

迅速看懂心电图心电图的原理

这种既具有强度,有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称为 心电“向量”,通常用箭头表示其方向,而其长度表 示电位强度。心脏的电激动过程中产生许多心电向量。 由于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其电活动相当错综复杂,致使 诸心电向量间的关系亦较复杂,然而一般均按下列原 理合成为“心电综合向量”:同一轴的两个心电向量 的方向相同者,其幅度相加;方向相反者则相减。两 个心电向量的方向构成一定角度者,则可应用“合力” 原理将二者按其角度及幅度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 取其对角线为综合向量。可以认为,由体表所采集到 的心电变化,乃是全部参与电活动心肌细胞的电位变 化按上述原理所综合的结果。
ST-T
⑤、Q-T间期为心室 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 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QT间期
QRS波群可因检测电极的位置不同而呈 多种形态,已统一命名如下:首先出现的位 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称为R波;R波之 前的负向波称为Q波;S波是R波之后第一个 负向波;R′波是继S波之后的正向波;R′ 波后再出现负向波称为S′;如果QRS波只有 负向波,则称为QS波。至于采用Q或q、R或r、 S或s表示,应根据其幅度大小而定。
2、动作电位: 当心肌细胞膜某点受刺激时,受刺激处的细 胞膜对Na+ 的通透性突然升高,而对K+的通透性 却显著降低,因此细胞外液中的大量Na+渗入到 细胞内,使细胞内Na+ 大量增加,细胞内电位由 -90毫伏突然升高到+20~+30毫伏(跨膜电位逆 转)。
请看下页
+2(mv)
请看下页
+aVR -150°
-120°
-180°
-90°
+150°
+Ⅲ +120°
+aVF +90°

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膜内负电位的大小和静息时钾离子外渗的多少有密切关系钾离子外渗越多留在膜内的阴离子也越多因而膜内负电位也越大同时由于膜内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越来越多吸引着膜内钾离子静电力作用使膜内钾离子逐渐不能再向外转移因而使膜内电位维持在90mv的水平上形成了静息电位
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
概念
• 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 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 • 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 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 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 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 客观指标。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 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阳离子带正电荷, 膜内排列同等比例阴离子带负电荷,保持平衡的极化状态, 细胞膜在静息时称为极化膜。膜内外不产生电位差称极化 电位也称静息电位。不产生电位变化。 •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同等 数量的负电荷,这种电荷稳定的分布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通过实验,测得极化状态的单一心肌细胞内电位为-90mV, 膜外为零。这种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 位这种稳恒状态就称极化脏是一个立体结构,心肌纤维纵横交错,在除 极.复极过程中的某一瞬间有无数对电偶,产出无 数方向不同,强弱不等的心电向量。在任一平面 上可综合成一个瞬间的向量。 • 第一次投影:心脏所产生的心电向量,有上 下.左右.前后的不同的向量,按除极的程序连接起 来就是一个立体构型的空间向量环,直接记录三 维空间的向量环在也应用上还有困难,人们用三 组上下.左右.前后的电极,从三个不同平面,即额 面.水平面(又称横面).侧面,记录下三个平面向 量图,也就是空间向量环在三个不同平面上 的投 影称为第一次投影。

心电图的原理及导联方式教材

心电图的原理及导联方式教材
注:胸前导联使用碗状电极吸附。
24
胸导联位置示意
25
胸导联的导联轴
26
胸导联的连接方式
27
28
29
30
心电图导联与心电图
31
32
检查意义
在于: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 心肌梗死、心率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 乱(对血钾不正常变化有快速直视的临床参 考意义)、心衰等病症检查,可用于床边24 小时监视病人心脏功能。
注:下肢两电极可置于同一侧,但电极板不能相互接触,处于隔离状态即 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述连接方式可使I、Ⅱ、Ⅲ、aVR、aVL、aVF导联成立
12
标准导联
◆ 导联是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 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13
标准导联的导联轴(Einthoven 三角)
参p108例5-3
14
标准(双极)导联

7
额面六轴系统
◆ 为便于表明6 个导联轴之间的方向关系,将 I、II 、III导联的导联轴平行移动,使之与 aVR 、Avl、aVF 的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图 的轴中心点,便构成额面六轴系统 (hexaxial system)
8
额面六轴系统
9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面情况
10
胸前导联—反映横面情况
18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19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20
21
22
胸导联
◆ 胸导联(chest leads)属单极导联, 包括V1~V6导联。检测之正电极应安放于 胸壁固定的部位,另将肢体导联3 个电极各 串一5ko电阻,然后将三者连接起来,构成 “无干电极”或称中心电端(central terminal)。如此连接可使该处电位接近零 电位且较稳定,故设为导联的负极。

心电图的原理及导联方式ppt课件

心电图的原理及导联方式ppt课件
V1导联体表位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导联体表位置: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导联体表位置:位于V2、V4导联连线中点; V4导联体表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导联体表位置:在左侧腋前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 V6导联体表位置:在左侧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
注:胸前导联使用碗状电极吸附。
注:下肢两电极可置于同一侧,但电极板不能相互接触,处于隔离状态即 可。
上述连接方式可使I、Ⅱ、可Ⅲ编辑、课件aVR、aVL、aVF导联成立 12
标准导联
◆ 导联是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 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可编辑课件
13
标准导联的导联轴(Einthoven 三角)
参p10可8编例辑课5件-3
心电图的原理及导联方式奋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电活 动,可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 到体表。将测量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 即可引导出心脏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变 化,这种电变化经过一定的处理后记录到 特殊的记录纸上,便成了心电图。
可编辑课件
2
心电图的物理原理
可编辑课件
24
胸导联位置示意
可编辑课件
25
胸导联的导联轴
可编辑课件
26
胸导联的连接方式
可编辑课件
27
可编辑课件
28
可编辑课件
29
可编辑课件
30
心电图导联与心电图
可编辑课件
31
可编辑课件
32
检查意义
在于: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 心肌梗死、心率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 乱(对血钾不正常变化有快速直视的临床参 考意义)、心衰等病症检查,可用于床边24 小时监视病人心脏功能。
可编辑课件
33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請看下頁
心內 膜
外膜
本圖所顯示的就是心內膜和心外膜除極過程:
探測電極置於心外膜。除極時,從心內膜開始,然 後,心外膜才開始除極,兩者除極方向相反。由於 內膜先除極,探測電極所記錄為正向波。
心內膜
外膜
本圖為實驗條件下,心肌細胞先除極的部位先複極,故使內 膜先複極完畢,T波的方向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P波
②、P-R間期(實為P-Q間期,傳統稱為 P-R間期)反映心房除極過程及房室結、希 氏束、束支的電活動;P波與P-R段合計為PR間期,反映自心房開始除極至心室開始除 極的時間;

PR間期(PQ間期)
③、幅度最大的 QRS波群,反映心室除 極的全過程;
R
Q S
QRS波群
④、除極完畢後, 心室的緩慢和快速複 極過程分別形成了ST 段和T波;
2、動作電位: 當心肌細胞膜某點受刺激時,受刺激處的細 胞膜對Na+ 的通透性突然升高,而對K+的通透性 卻顯著降低,因此細胞外液中的大量Na+滲入到 細胞內,使細胞內Na+ 大量增加,細胞內電位由 -90毫伏突然升高到+20~+30毫伏(跨膜電位逆 轉)。
請看下頁
+20 刺激
心肌細胞
-90
電壓表(mv)
請看下頁
+aVR -150°
-120°
-180°
-90°
+150°
+Ⅲ +120°
+aVF +90°
-60°
+aVL -30° +Ⅰ 0°
心肌細胞除極,心肌細胞內電位變化
由激動所產生的跨膜電位,稱為跨膜 動作電位,簡稱動作電位。心肌細胞激動 後,膜表面變為負電位,膜內變為正電位, 這種極化狀態的消除稱為除極。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健康评估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健康评估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健康评估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通过皮肤表面的电极采集到心脏细微的电信号而形成的一种图形记录。

它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与健康评估。

心脏是一个由心脏肌肉组织构成的肌肉泵,通过周期性收缩和舒张驱动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心肌收缩和舒张的过程是由心脏传导系统内传导电势的产生和传播引起的。

当心脏肌肉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内部细胞电位相对负值,称为细胞的复极化状态。

而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形成细胞的去极化状态,这种去极化状态的传播就构成了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电图设备包含多个电极,这些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胸部、手和脚上。

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心脏传导系统内的电势变化被电极捕捉并转换成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通过导联线传输到心电图机器上,机器会将这些信号转换成一系列波形,并记录下来。

心电图记录中最常见的波形有P波、QRS波和T波。

P波表示心房收缩,QRS 波表示心室收缩,T波表示心室舒张。

通过对这些波形的形态、幅度和间距的分析,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的节律、传导情况和心脏肌肉的健康程度。

心电图在健康评估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检测心脏是否有异常的节律,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这些异常的节律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的紊乱,引发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

通过心电图的检查,医生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这些心脏节律异常,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其次,心电图还可以评估心脏肌肉的供血情况。

当心肌供血不足时,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电图会显示出相应的改变。

这些改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肌肉是否存在缺血、缺氧等问题,并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此外,心电图对其他器官的影响也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心脏病会导致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这些改变会反映在心电图上。

类似地,某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引起心电图的变化,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评估和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前述: ①在除极过程中,膜外形成电位差而产生电流,除极的前方为正,后方
为负,相当于心室除极产生的QRS波段; ②在复极过程中,膜外形成电位差产生电流,复极的前方为负,后方为 正(和除极的方向相反),相当于心室复极产生的T波; ③除极以前,复极以后(波化状态),以及除极后至复极前(极化逆转),膜 表面无电位差,无电流产生,描出来的为一条水平直线。 心室极化状态时,在心电图上为T-Q段; 极化逆转在心电图上为QRS波段。心电图是在体表记录下来的,这与细 胞膜表面所测得的动作电位在除极上相似, 但由于心脏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复合体,以及心脏结构的特殊性,故临 床心电图记录的是整个心脏所产生的综合电位变化,这同从单一心肌细 胞表面所测得的电位变化大不相同。 为了理解人体心电活动与临床心电图描记之间的关系,须讨论“心脏的 除极与复极”、“容积导电”和“心电综合向量”等概念。
第二节

心脏的除极与复极
心脏为近似一前后稍扁倒置的圆锥体,有构造复杂的心房 和心室。心室为一不规则的“U”形器官,当心脏激动时,心 房和心室(尤其是心室)内会发生极为复杂的电压变化,而构 成心电图的特有波形。 心脏除极时,其方向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即正电荷由心 内膜向心外膜移动,因此面对心外膜的电极描出一向上的波, 面对心内膜的电极则描出一向下的波。 心脏复极和除极的方向不一致,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进 行,故面对心外膜的电极亦描出向上的波。因此,QRS波的 主波向上,T波亦向上,两者是一致的(见图3-3)。对复极 自心外膜开始有如下学说:
当心肌细胞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该处细胞膜的电阻特性
便迅速发生改变,对Na+ 的通透性突然升高(快Na+ 通道开 放),而对K+ 通透性降低(K+ 通道关闭),瞬间膜外大量Na+ 迅速流入细胞内,使膜内的电位由-90mV突然升高至+20~ +30mV。这种由激动所产生的电位变化仅历时1~2ms,为 动作电位,即曲线中的“0”时相。当Na+ 内移到一定程度时, 受电位和离子浓度梯度的作用趋于稳定,此时细胞外的阴离 子与细胞内的阳离子又互相对立,再形成极化状态,但此时 与静止期不同,为递转极化状态。这一转变就是心肌细胞的 除极过程。
(一)压力学说

当心肌收缩时,心内膜的压力高于心外膜, 压力低的心外膜易于复极。但用吸引抽空电 极作蛙的心脏试验,其结果相反。
(二)温度学说

认为心肌收缩的产生热量,较血液温度高1.5℃。心腔内由于血液的 流动,温度容易散失,而心外膜有脂肪组织包裹,影响了热量的放散, 所以心外膜里的温度高于心内膜面。由于温度对心肌代谢有影响,温度 高的心外膜面先行复极并向心内膜面进行,所以面对心外膜面的特制电 极描出一向上的T波。目前多认为用此学说解释较为妥当。

整个心肌细胞除极后,细胞外面的正电荷全部 去除,电偶亦随之消失。在心肌细胞的恢复或复极 过程中,首先除极的一端先复极,此时已复极的部 分细胞膜外荷正电,即处于正电位成为电源,尚未 复极的部分细胞膜外荷负电,即处于负电位,成为 电穴,又形成电偶。电流从电源流向电穴,复极以 与除极相同的方向进行,乃至复极完毕。综前所述, 心脏的除极和复极如一系列电偶向前移动,除极时 电源在前,电穴在后,复极时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二、心肌细胞的复极
(一)心肌细胞的复极

心肌细胞除极之后,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细胞膜依靠 K+—Na+ 泵的作用,将细胞内过多的Na+ 转移到细胞外, 而细胞外过多的K+ 被转移到细胞内,重新调整了细胞膜对 Na+ 、K+ 的通透性,于是又恢复了静止时的极化状态,这 个过程称为复极。复极的过程和除极相同,即先开始除极的 部分先复极,后开始除极的部分后复极(图3-3)。在复极过 程中,由于阳离子的外流,复极部分的细胞膜外重新得到带 有正电荷的阳离子,呈现正电位,未复极的部位为负电位, 膜外形成电位差,并产生电流。电流的方向是从已复极的部 位流向未复极的部位,即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其方向正好 与除极过程相反(见图3-2)。若将膜表面的电位变化记录下 来,则可得到一个方向相反、电量相等的双向波。心肌细胞 的复极与除极有以下几点区别:
如欲了解临床心电图的发生,仅有电偶的观念还是 不够的。因为临床心电图检查,是于人体表面间接 测定心肌的电激动情况,这就需要理解“容积导电” 的概念。
在实验室里,把一个电池的正、负两极(一对电偶)放置在一
大盒稀食盐水中,由于盐水是导体,必然有电流自正极流向 负极,电流布满整个盐水中,这种导电方式称为容积导电, 盛在容器中的导体称为容积导体。人体组织液中含有多种电 解质,因此也是一个容积导体。心脏在人体内好像一个电池 放在电解质溶液中,心脏相当于一个电偶,心电偶的两极相 当于电池的正负极,心脏周围以外的全身组织相当于容积导 体,这样,在体内必然有电流自心电偶的正极流向负极,形 成一个心电场,心电场在人体表面分布的电位称为体表电位 (图3-5)。将电极放置在体表就能记录出心肌活动的电位变 化。
图3-2 心肌细胞的除极过程

心脏是由许多心肌细胞构成的,根据心电向量的观念, 单极导联(胸导或肢导)并不单纯地反映电极下那部分心肌的 电力活动,而是反映整个心肌的电激动过程。因此,所谓 “类内部转折”或“类激动时间”并不代表电极下那一部分 心肌自心内膜到达心内膜的时间,故将此概念引用到心电图 上(称为“类内部转折”或“类激动时间”),并作为心电图 诊断的一项指标,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际应用中也是不 妥的。但是由于多年来临床心电图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经 验,临床实践所测定的“室壁激动时间”的数据,对临床心 电图诊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将导体中电位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无数条 电位线。电池的阴阳极有如一对电偶,阳极相当于 电偶的电源,阴极相当于电偶的电穴。假如电偶的 电流强度固定不变,那么,导体中各处电位的大小 取决于该处与电偶的距离的相对位置。
(三)除极波的形成

心肌细胞在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可使用电流计记录 下来,所录得的曲线即称为除极波。 当心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因无电位变化,记录出一条电 位线;当心肌细胞除极向前进行时,如探查电极面向电源, 描出向上的曲线;如探查电极面向电穴,描出向下的波;如 探查电极置于细胞的中部,则当除极开始时探查电极面对电 源,受正电位的影响,描出向上的曲线图,除极过程继续进 行,当电源到达并刚好通过探查电极时,电极受正电位的影 响最大,此时曲线升至最高点(x),然后电源离开探查电极, 电穴到达并通过探查电极,电极受负电位影响,中位由最高 点突然降至“0”点或负电位,此时曲线骤然转折称为内部转 折,或本位曲折。尔后,电偶继续向前推进,电穴逐渐远离 探查电极,故受负性电位的影响亦逐渐减弱,于是曲线又逐 渐回升(图3-2)。最后,除极完毕,已无电位变化,电流曲 线回至等电位线。
图3-1 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
(二)心肌细胞除极作用的扩展

心肌细胞在静止状态时,细胞内外正负电荷沿细胞膜而对 立,保持于稳定与均衡的极化状态,互不交流,故不产生电 流。细胞膜外任何两点之间的电位都相等,无电位差。当心 肌细胞被激动而除极时,离子跨过细胞膜,引起细胞内外电 荷的交换,于是已除极部位膜外形成负电位,邻近未除极的 部位则形成正电位,两者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电流从未除极 的部位流向已除极的部位。已除极部位与未除极部位的交界 处形成的电位差似一对电偶,即电源(+)与电穴(-)。未除 极的部位为电源(+),已除极的部位为电穴(-)。电源部位 的正电荷通过电穴部位的细胞膜进入膜内,当其电位逐渐下 降至一定程度时,该处的细胞膜即开始除极,此时已除极的 部位与它前方的尚未除极的邻接部位相比又成为新的电穴 (-),尚未除极的邻接部位又成为新的电源(+),如此不断 扩展,直至整个心肌细胞完全除极。电偶的电源在前,电穴 在后,除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1.除极过程电源在前,电穴在后;而复极过程是
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2.除极速度快,而复极速度慢,为除极过程的 2~7倍,故除极波起伏陡峭,波形高尖,复极波则 起伏迟缓,振幅较低,但二者面积相等。 3.除极波有内部转折,而复极波无内部转折, 从复极波形态上不能识别复极过程已到达探查电极 的部位。 4.复极过程与细胞的新陈代谢、生物化学改变等 有密切关系,且易受其影响而发生改变。在临床心 电图中,除极波正常而复极波已有明显改变者相当 多见。
连接电偶的正负两极为AB线,称为轴心线,电流的 方向是从A到B。通过轴心线AB的中心可作一个垂 直平面CD,由于CD向上各点与正负两极的距离相 等,放在此平面上各点的电位等于零,称为电偶电 场的零电位面。
零电位面把电偶的电场分为两个半区,A侧各点是 正电位,B侧各点是负电位。在与电偶平行的直线 上电位最大(正或负),而在与电偶均成各种不同角 度的斜线上,电位为中间值(正或负),角度愈大, 电位愈低。
全国第一届心电图系统班
第三章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本章主要结合心脏电生理学、容积导电及心电向量 等方面的知识,阐述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
一、心肌细胞的除极
(一)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和除极 前已述及,心 肌细胞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外荷正电,细胞膜内 荷负电,即细胞膜外得到一定数量的带正电荷的阳 离子,细胞膜内则得到相同数量的带负电荷的阴离 子。因此,膜外的电位高于膜内的电位。在静息状 态下心肌细胞始终保持着这种稳定的状态而不产生 电流,称为极化状态(polarizalion)(图3-1),此时 若将心肌细胞外的两端连导线至电流计,则指针不 动,为一条电平线。
图3-5
心电场人体表面电位分布 示意图
在容积导体内,有无数向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 向传导的电位线,形成一个电场,即在容积导体中 各处都有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向的电流在流动着,因 而导体中存在着不同的电位差(图3-6)。
图3-6
容积导体中等电位线及电流分 布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