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 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图片:长城、故宫等世界遗产图片。
1.2 引导学生关注并说出自己了解的世界遗产。
2. 学习中国的世界遗产2.1 简介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2 展示相关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世界遗产。
3. 深入了解世界遗产3.1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每个小组感兴趣的世界遗产。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世界遗产的理解。
4. 思考与讨论4.1 设置问题:如何保护我们的世界遗产?4.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自己的看法。
6. 课后作业6.1 学生绘制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的手抄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我心中的世界遗产”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遗产知识,提高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开展“世界遗产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世界遗产的美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摄影技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范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教案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教案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第2课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突出的普遍价值世界遗产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教科书,不同民族和国家进行交流,互相了解的重要媒介,进行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源通过世界遗产,认识历史文化、了解世界文明、进行学术研究资料搜集问题探究确立新的文明理念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含义真实性与完整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问题探究分析比较艰巨的保护任务可持续发展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充分保护、适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讨论法问题探究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
难点如何理解和把握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原则。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教师应适当补充材料,并展示一些典型图片,围绕文化遗产对于人们认识历史文化、不同民族和国家展开交流和学习以及开展学术研究所起的作用,说明其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
其中,讲到高句丽王城和王陵及贵族墓葬群、布达拉宫、丽江古城、盛京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庙宇等,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历程的最可靠的实物资料时,可以提问学生:这些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创造的,它们在现今的哪个省市自治区?以便加深认识和理解。
讲到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互相学习的宝贵资源时,应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印度专家考察布达拉宫之后的感言,这是一个极为生动深刻的例证。
讲到文化遗产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时,除课文所提到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字的解读和敦煌文书的发现的学术价值之外,最好再举出有关玛雅文明的文化遗产作为例证,因为古玛雅文字至今尚未全部释读,研究玛雅文明主要还得依靠地上和地下发现的文物古迹。
幼儿园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教案
幼儿园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教案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年龄段:幼儿园教学目标:1. 认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了解国内外知名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狄安岛等;3. 感受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学习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2. 了解国内外知名的文化遗产展示;3. 尝试制作文化遗产手工制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老师用世界地图指出几个文化遗产所在的地理位置,问孩子们是否有去过。
2.展示文化遗产图片,询问孩子们是否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是否知道它们的历史背景。
二、新知教授1.介绍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让孩子们初步了解。
2.图文并茂地介绍国内著名的文化遗产:(1)圆明园,介绍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并展示图片。
(2)长城,介绍它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并播放VCR介绍。
(3)狄安岛,介绍其自然环境和本地文化,并问孩子们对这些特点有何感想。
(4)故宫,介绍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建筑特征,并展示故宫的图片和建筑图纸,并提出反思:我们来到世界上时,留下什么样的遗产?三、辅导练习1.组织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一幅文化遗产画,以风景的形式展示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2.鼓励孩子们在家庭旅游中,积极观察、记录和发现文化遗产,做到“一日游、一日记”。
四、课后巩固1.安排学生到文化遗产展馆进行参观,进一步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独特性。
2.介绍全球的文化遗产遗产应用于其他行业的实践,让孩子们明白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包括发展和利润在内的多种价值。
教学反思:1.该教案紧扣主题,将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与重要性,如何认识文化遗产的形成等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孩子们。
2.学生利用手工制品与外界对话,进一步了解文化遗产之美,再现文化遗产的风采。
3.通过参观文化馆可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增强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开拓广博视野。
世界遗产教案
世界遗产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世界遗产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遗产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一些世界遗产的基本信息和背后的历史故事;3. 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历史保护的意识;4. 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遗产的定义和分类;2. 选择一处世界遗产进行深入研究;3. 分析世界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教学准备:1. 世界遗产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世界遗产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世界遗产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2. 分享一些世界遗产的例子,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小组研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处世界遗产进行深入研究;2.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有关该世界遗产的信息;3. 学生讨论并整理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该遗产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
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2.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对不同世界遗产的理解和观点;3. 引导学生思考世界遗产对于文化多样性和历史保护的重要性。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点评;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世界遗产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更多的世界遗产,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一篇关于该遗产的报告;2.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世界遗产展览,展示他们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研究成果;3.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关于世界遗产的视频或幻灯片,与其他班级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知识讲解和小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意识教案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意识教案一、引言1.1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1.1.1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普遍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城市、景观等。
1.1.2 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和保护的,旨在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遗产。
1.1.3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1 阐述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2.1.1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代表了人类文明的精华。
2.1.2 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1.3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人类的文化认同感。
3.1 引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3.1.1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1.2 通过学习和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珍惜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3.1.3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点讲解1.1 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1.1.1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普遍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城市、景观等。
1.1.2 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分为文化景观、文化遗址、自然景观、历史城镇等不同类型。
1.1.3 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包括原真性、完整性、普遍价值等。
2.1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2.1.1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1.2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包括制定保护规划、加强立法、提高公众意识等。
2.1.3 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需要专业机构和专家的参与,确保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3.1 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案例3.1.1 介绍一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埃及金字塔等。
3.1.2 分析这些遗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3.1.3 探讨这些遗产面临的保护和挑战。
三、教学内容1.1 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1.1.1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
七年级美术下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分类及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生动的案例、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关注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
3.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使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拓展视野。
2.美术创作: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美术技能,创作一幅以所选世界遗产为主题的作品。要求作品能够展现遗产的美,体现出对世界遗产的尊重和保护之情。
3.写作分享:请同学们撰写一篇关于所选世界遗产的短文,内容可以包括遗产的特点、历史故事、保护意义等。字数在300-500字左右,要求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4.家庭任务:与家人一起分享所学知识,让家人了解世界遗产的重要性。邀请家人共同参与保护世界遗产的行动,例如:参观遗产地、参与志愿活动等。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尊重、热爱和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表现。评价结果作为教学反馈,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8.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世界遗产,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同时,组织学生参与保护世界遗产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15.8保护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五版 教案)
教学过程
活动类型
活动描述
课前
导入
学习
(10分钟)
教
学
活
动
1.通过学习通APP考勤
2.点评上次课程的课后小测和历年真题中错误率高的题目。
3.回顾上节重点内容
学
生
活
动
1.登录学习通APP进行签到。
2.通过学习通APP完成课前小测。
3.反思不足。
根据自己课前测试的错误,反思自己课前学习的不足,重新思考测试错误问题的答案,回答教师提问。
XX
课程名称:政策与法律法规
课题(项目)
15.8保护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授课时间
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周次
1 周 2 次
授课地点
D406
班级
2019旅游管理
3.启发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展示、讨论、点评等环节,及时发现学生行为、思想、观念不当的地方,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与启发,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世界遗产的基本特征包括: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杰出性、多样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
截至2019 年7月5日,世界遗产总数达到1121处,其中包括869处文化遗产、213处自然遗产以及39处自然与文化遗产,遍布世界167个国家。其中,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包括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4.合作讨论法。通过
授课教师
教学资源
课件、微课、学习通APP、微信等。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缔约国的义务
教学目标
九年级美术上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可通过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创意不足、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需要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2.教学手段:
a.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b.借助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c.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教学评价:
a.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品创作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提高创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相关知识;
2.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c.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以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著名文化和自然遗产图片,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等,引发学生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思考。
2.提出问题:请学生们思考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它们为什么会受到全球的关注和保护?
3.导入新课:通过学生思考与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 保护世界遗产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保护世界遗产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编排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理解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及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同时,学生将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研究等方法,探究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和意义,增强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遗产的定义、分类、价值等基本知识,掌握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研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和保护措施,探究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世界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增强其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世界遗产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准备相关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世界遗产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保护世界遗产。
2.新课学习:(1)世界遗产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世界遗产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世界遗产的特点和价值。
(2)世界遗产的价值:详细介绍世界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其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作用。
(3)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包括法律法规、管理机构、保护工程等方面。
(4)探究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探究如何保护世界遗产,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
3.课堂练习: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喜爱的世界遗产,并表达对其保护的愿望和想法。
九年级下册《保护世界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4.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二)讲授新知
1.讲解世界遗产的分类,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介绍世界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分析我国世界遗产的特点及代表性遗产;
2.各小组针对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程,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4.各小组整理讨论成果,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世界遗产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地理环境关系: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世界遗产的形成与保护,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难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世界遗产问题。
-团队协作与表达: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地理知识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对世界遗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下册《保护世界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遗产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2.掌握我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地域特点以及代表性遗产;
3.认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掌握保护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进行学习研究的基本技能;
4.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保护世界遗产的行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文化遗产教案 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
文化遗产教案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教案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导言: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它们代表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思想和艺术成就。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瑰宝。
一、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500字)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指根据国际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人类团结等普遍国际价值的地点、建筑物、景观或遗址。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巴西的克里斯大山等。
历史古迹:历史古迹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留下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遗址、建筑或遗迹。
它们记录着人类过去的生活和发展。
例如:中国的故宫、意大利的斗兽场、希腊的帕台农神庙等。
二、学习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的重要性(300字)1. 开阔眼界:学习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成就和思想。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2. 弘扬传统:让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可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学习历史:通过学习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领悟历史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研究和探究兴趣。
三、设计教学活动(500字)1. 创作绘画作品:让学生选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或历史古迹进行实地或网络参观,并要求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创作出彩的作品,并用简短的文字说明作品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进行小组研究: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或历史古迹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等方面。
学生可以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行查找和整理。
每个小组在掌握足够知识后,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
二年级美术上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2.创意表达: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以所选世界遗产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美术技法,展现遗产的独特魅力,表达对世界遗产的关爱和保护之情。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图片,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世界遗产的美丽和独特。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地方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思考世界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3.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出本节课的主题——《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强调保护遗产的重要性。
2.组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4.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技法,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家庭实践:与家人一起,开展一次实地探访世界遗产的活动。在活动中,注意观察遗产的细节,了解当地保护遗产的措施,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并拍摄照片或视频。
4.环保行动: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理念。请每位同学制定一个具体的环保行动计划,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并付诸实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
1.增强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认识,产生对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世界遗产。
这些世界遗产不仅见证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也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认知,下面是一份针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和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认知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世界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中国的世界遗产(2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包括长城、故宫、秦始皇陵等,让学生对这些遗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分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世界遗产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等。
小组间可以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政府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可以举例说明政府在保护长城、故宫等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2.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比如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
四、活动设计(30分钟)1.分小组让学生设计一个保护和传承中国世界遗产的方案。
可以从建筑保护、宣传推广、教育传承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
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进行评议和讨论。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总结(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传承的责任。
鼓励学生参与到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行动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教学资源:1.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和介绍资料。
2.书籍、图片和视频资源,用于世界遗产的介绍和学习。
3.大量的图表、地图等辅助材料,用于说明世界遗产的分布和保护情况。
教学评估:1.学生小组的世界遗产介绍和方案设计。
保护世界遗产教案
保护世界遗产教案教案标题:保护世界遗产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以及为什么需要保护它们;2. 了解一些世界遗产的例子;3. 探讨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方法;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适用年级:中小学各年级教学准备:1. 世界遗产的图片和介绍资料;2. 材料和工具,如纸张、铅笔、彩色笔等;3. 视频或幻灯片展示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一些世界遗产的图片,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地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们特别;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这些世界遗产。
探究: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世界遗产进行研究,包括该遗产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受到的威胁等;2.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向全班介绍所选择的世界遗产;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的保护方法;4. 教师提供一些保护世界遗产的案例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到保护世界遗产的具体行动。
拓展:1. 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保护世界遗产的计划,包括宣传、教育和实际行动等方面;2. 学生展示他们的计划,并讨论其可行性和有效性;3.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和世界遗产。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强调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2. 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护世界遗产;3.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社区和环保活动。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评估学生对保护世界遗产的理解和意识的提高;3. 可以布置一些与世界遗产保护相关的小作业或写作任务。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加深对保护世界遗产的认识;2.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环保活动,如清理公园、植树等;3. 继续学习其他相关主题,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2. 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和展示,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合作能力;3.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八年级美术上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4.引导学生关注世界遗产的保护现状,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渴望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要求文章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字数在500字左右。
4.团队合作作业: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以世界遗产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或PPT,展示世界遗产的图片、简介、保护措施等。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手抄报或PPT的制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实践活动作业: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参与世界遗产的实地考察、志愿者等活动,亲身体验世界遗产的魅力,提高保护遗产的意识。
4.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同学们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总结归纳
在课程结束时,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世界遗产知识,巩固学生对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2.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3.强调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认知。
(二)教学设想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邀请专家或有关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见解,提高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
小学美术《世界遗产》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世界遗产》教案,对应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美丽的家园》。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中国的世界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3.学会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世界遗产;
4.培养学生热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承世界遗产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需要在讨论前给出更明确的指导,确保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同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和总结,帮助他们更好地梳理观点。
在课程总结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一。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撰写关于世界遗产的短文或制作手抄报,以此加深他们对世界遗产的认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世界遗产的美术价值和保护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我国世界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护世界遗产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制作世界遗产的模型。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用艺术手法表现世界遗产的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制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世界遗产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九年级美术下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堂所学,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2.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美术下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概念、分类及重要性,掌握我国及全球重要的世界遗产名录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学科知识,观察、分析、表现世界遗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摄影等艺术表现技巧。
3.引导学生了解世界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世界遗产保护意识。
4.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财富,激发学生为保护世界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美术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基础,能够运用绘画、摄影等手法表现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具体的世界遗产保护原则和方法了解不足。此外,学生在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本章节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认知,掌握世界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学科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世界遗产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世界遗产日主题班会教案
世界遗产日主题班会教案引言:大家好,今天是九月十八日,也是世界遗产日。
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我们特别安排了一堂关于世界遗产的班会活动。
在这次班会中,我们将一起了解世界遗产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珍惜我们的世界遗产。
一、了解世界遗产1. 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地域或全球范围内,因其独特性、代表性或普遍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具有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价值的地点、建筑物、遗址等。
2. 世界遗产的分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大类。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遗址、古建筑群、文化景观等,而自然遗产则指自然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地质遗迹等。
二、世界遗产的重要性1.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和谐。
2. 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自然遗产包括了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
保护自然遗产意味着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这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1. 政府的责任各国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来保护世界遗产,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来进行遗产保护和管理。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人们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2. 公众的责任作为公民,我们也有责任保护和维护世界遗产。
我们可以通过参观世界遗产地、了解相关知识、遵守不破坏遗产的规定等方式来履行自己的责任。
结语:世界遗产日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世界遗产的重要日子。
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世界遗产尽一份力量,让这些独特而珍贵的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承下去。
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增加了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并能够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年级美术下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1.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特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成长。
3.强化过程评价,注重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绘画创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表现世界遗产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剪纸艺术:鼓励学生尝试剪纸艺术,将世界遗产的元素融入作品中,表达对世界遗产的尊重和热爱。
4.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和反思,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5.情感教育,内化行为: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内化为自身行为。
4.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一起参观当地的世界遗产或博物馆,了解世界遗产的历史文化,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参观报告,分享参观心得。
5.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世界遗产相关的书籍、文章,如《世界遗产在中国》、《世界遗产的故事》等。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作业要求: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或通过网络、书籍搜集资料,深入了解世界遗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创作展示:指导学生运用美术技法,创作表现世界遗产的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5.总结与反思:组织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关注世界遗产保护动态,参与相关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各小组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世界遗产》教案【学习领域】欣赏·综述【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知识,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分布。
过程与方法:了解部分文化遗产的艺术、历史价值,学会自主分析、探讨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欣赏活动,引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对人类共有的世界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类型。
【教学难点】如何界定世界遗产的类型,如何实习生自觉地参加保护世界遗产的活动。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等。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图片:故宫、布达拉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敦煌莫高窟。
(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保护世界遗产》。
二、新课讲授(一)教师讲授世界遗产相关知识及分享莫高窟藏经洞的故事。
1.世界遗产概念及类型展示不同类型。
(播放视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是个专门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发现,并经过严格的申报和批准程序确定的。
世界遗产主要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等四大类,它们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或者是大自然的奇迹,或者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创造。
(1)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
(出示苏州园林、秦兵马俑图片。
)(2)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独特的自然面貌,珍稀和濒危动植物品种的生态环境,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天然名胜区。
(出示九寨沟、武陵源国家名胜区图片。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并不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简单叠加,而是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运用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的巨大变化。
(出示泰山、马丘比丘图片。
)(4)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分三种: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文化景观。
(出示江西庐山三叠泉瀑布、西湖。
)2.教师讲解莫高窟藏经洞的故事。
(播放视频:《敦煌彩塑》。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二十六日,云游寄居在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清理洞窟(敦煌研究院编第16号洞窟)的积沙时,沙出壁裂,发现一个隐藏的附室。
开启的时候,这个小洞窟内密密匝匝地堆满了成捆的经卷、文书、文物,从地面垒到屋顶,见者惊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
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现在编号为莫高窟第17号洞窟。
从藏经洞中出土的文献约在五万件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佛教典籍,还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其它宗教的典籍,以及官府文书、四部书、社会经济文书、文学作品等大量世俗文书。
文献中除大量汉文写本经卷外,也有藏文、西夏文、于阗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突厥文、龟兹文、婆罗谜文、希伯来文等多种古文字写本。
除了文献之外,还有若干铜佛、法器、幡、幢、绢纸画、壁画粉本等物。
藏经洞文物的发现意义重大,与殷墟甲骨、明清内阁档案大库、居延汉简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
藏经洞文献连同敦煌石窟艺术的实物遗存,为我国和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古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为学者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被称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
敦煌藏经洞于宋、西夏之际(公元十一世纪初)被妥善地封闭掩藏起来,随后沉寂了近千年之久才重现于世。
由于缺乏明确的记载,我们还无法确知藏经洞封闭的原因。
有学者提出了僧团为躲避战争侵扰而封存法物的“避难说”;也有学者提出了“废弃说”,认为藏经洞文献是敦煌寺院历代保存的陈旧法物,由于佛教对“法宝”尊崇备至,其封闭保藏是基于佛教传统的处理方式,不具特殊历史意义;还有学者指出,宋代前后,随着佛经样式的演进,折叶式的刊本经卷逐步替代了古老的卷轴式经卷,因此就把以前使用起来不方便的卷轴经典等进行集中处理,予以封存。
敦煌藏经洞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众多难解的谜题。
藏经洞发现后,消息不胫而走。
王道士先后取部分写本、佛画等分赠给敦煌县令汪宗翰、肃州兵备道官员廷栋,当时的甘肃学政高级官员叶昌炽很快也得到了下级进贡的经卷。
藏经洞文书开始了最初在国内流散的过程。
然而,此时的清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颓势难挽的末期,光绪三十年(1904)三月竟以运费无从筹措之由,未能将藏经洞文献及时归档保存,只是草率地任由王道士原地保管,不再过问。
1900年,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清廷腐败、国家无度。
六月,美、英、法、德、俄、奥、意、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八月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京城陷落,皇室出逃,大批国宝、文物被肆意破坏、掠夺。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时间几乎与此相同,敦煌遗书连同中国大地的众多珍宝,正是在这混乱时期频繁遭到列强探险家的巧取和掠夺。
1905年10月,俄人奥勃鲁切夫从内蒙古黑城遗址挖掘之后,赶至莫高窟,以五十根硬脂蜡烛为诱饵,换得藏经洞写本两大捆。
其中既有几个朝代的中文手稿,也有蒙文、藏文、梵文、突厥文、回鹘文、婆罗谜文手稿。
这是藏经洞文书流失于外国人的开始。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巧名布施,以白银一百八十两哄骗王圆箓,获取经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画、织绣品等五箱。
斯坦因劫掠的大量敦煌文物曾暂存在安西县政府达数月之久,竟无人过问。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以白银五百两,获取写本、印本、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首次系统拍摄莫高窟照片数百张。
由于伯希和通晓汉文,他获取了藏经洞中学术价值最高的经卷写本和绢本、纸本绘画,目前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
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莫高窟,用银五百两,再次从王圆箓手中获取经卷约六百件。
斯坦因两次获取藏经洞文物共计万余件。
1912年,日本大谷探险队吉川小一郎用白银三百五十两,获取写经四百余卷,带走莫高窟塑像两尊。
1914年,俄国奥登堡考察团在莫高窟停驻五个多月,测绘大部分洞窟的平剖面图,临摹绘画数百张,拍摄照片约三千张,还剥走了一些壁画,拿走多身彩塑,带走莫高窟南北区清理发掘出的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加上在敦煌当地收购大批文物和各类绘画、经卷文书二百余件,装满了几大车。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至莫高窟,在藏经洞文书已被瓜分殆尽的情况下,用化学胶水剥取壁画二十余幅,以白银七十两,获取盛唐彩塑一尊。
1925年,华尔纳又一次组织考察队至敦煌,因敦煌民众的反对和官方阻止,大规模盗剥壁画的阴谋才告破灭。
需要注意的是,1910年,当中国学者通过法国人伯希和得知了藏经洞流失的情况后,在罗振玉等人的奔走呼吁下,清政府派专员回收剩余的敦煌文书回京。
然而,又因为押运官员的贪欲和疏忽,大量经卷又在运送途中散失、破坏。
藏经洞的文物,绝大部分经由道士王圆箓之手流失而出。
当时,王圆箓的注意力正放在募化善款、营修庙宇上,希望借助发现藏经洞得来的声望,建功立业、光耀门庭。
在他眼中,这些佛教洞窟中的文书经卷或许只是必要时可以私下作为“法物流通”,与“布施者”交换得利的稀罕物。
由于他不能确切知晓这些陈旧的经卷究竟蕴含多少文化价值和精神能量,也就直接导致了难以弥补的文化损失。
藏经洞文物的流失,可以归咎于王圆箓的无知和私欲,却也必须考虑到特定时代国家文化衰微的复杂情况,以及每一个当事人的精神麻木和责任缺失。
目前,敦煌藏经洞文物分散保存于世界十多个国家的数十家博物馆中。
在数字化时代,借助高清照相技术和互联网的便利,尤其是在“国际敦煌项目”(IDP)的推动下,敦煌藏经洞文物的信息资源已经部分实现了全世界的共享和互通。
2015年4月,法国国家图书馆向敦煌研究院赠送该馆所藏的敦煌写卷的数字化副本,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藏经洞文物在何种情况下,珍藏在其他国家的敦煌藏经洞文物以何种方式回归故土,实现文物本体与发现原境的统一性,大家翘首以盼。
从历史的观点看,藏经洞文物的流失,是我国近现代史中令人痛心的一页。
各国探险者和盗宝者掠夺文物的行为毫无正义性可言,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文化劫掠。
敦煌莫高窟文物流失的二十世纪初年,正是现代世界格局在惨烈的世界大战中逐渐形成的混乱时代。
帝国列强的学者们,像他们的军队急切开辟殖民地一样,也在文化上占据世界文明史的阐释权。
宏观看来,敦煌文物只是被劫掠的众多世界文明宝藏之一。
然而,如从另一种视角来看,敦煌藏经洞文物在世界的流散,亦可认为是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一种被动的文明传播和交流过程。
一百多年来,这些流散于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和促进着知识的研讨传播、文化艺术的沟通发展,以及世界各种文明智慧的交流和提升。
现在,敦煌莫高窟正作为世界遗产地向全世界的游客和学者开放。
藏经洞在历经磨难之后,又重新回到唐代的原貌。
据考证,这个小洞窟最初是为纪念唐代沙州(敦煌)佛教高僧洪辩法师而开凿的影窟,其后在宋代被充当为莫高窟寺院的“法物收集处”。
一个小小的洞窟,在封闭和开启、充盈和空虚之间,传承了千年时光中多民族、多地区精神求索和变迁的史料证据,浓缩了中华民族辉煌、屈辱和复兴的历史。
围绕敦煌藏经洞建造、封闭、发现、流失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难解的历史谜题。
在这里我们似乎格外能够体会到历史中复杂而深奥的缘起、际会和无常之余蕴。
3.学生谈谈对藏经洞故事的感想。
(设计意图:教师讲授世界遗产相关知识及分享莫高窟藏经洞的故事。
引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
)(二)学生深入探究,教师指导。
学生根据兴趣分组,网上搜集资料,从多角度认识世界遗产,探究世界遗产的价值。
提问:1.大家关注的世界遗产分别是哪一类型的世界遗产?2.同学们,如果这处世界遗产消失了会怎样呢?3.你还对哪些世界遗产感兴趣?学生展示搜集资料,发表对这处世界遗产的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深入探究,教师指导。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三、课堂小结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它们对每个国家和整个人类都是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世界遗产面临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因此,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让我们伸出双手,从自身做起,自觉参与到保护世界遗产的活动中,让这些无价之宝世代相传,永续利用。
“视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理念。
特别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摄取知识外,加强对学生用语言、文字等进行主观能力的表述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上网或者其他途径了解其他世界文化遗产,明确其文化价值所在,并尝试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为下节课在课堂上的研讨做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