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思想纷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思想纷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涌现了众多思想家和学派,被统称为“诸子百家”。
在这个时期,各种不同的思想和理论相互碰撞、交流和争锋,形成了激烈的思想纷争,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儒家学说儒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之一,由孔子所创立。
儒家强调人伦道德、社会和谐以及治国安邦,提出了诸多理论和观点,如“仁爱”、“礼义”、“君臣”、“父子”等。
孔子的弟子们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如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由老子和庄子创立的,强调追求“道”的境界和自然之道,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无欲无求。
庄子较为激进,提出“大庄子”、“逍遥游”等著名观点,对人的欲望和人为干预持否定态度。
3. 墨家学派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以“兼爱”为核心思想,反对战争和腐败,倡导和平与公正。
墨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社会问题和科学思想的观点,如“非攻”、“明明德”等,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 名家学派名家学派由名议之士组成,以辩论和争辩为重要特征。
名家崇尚言辞之精细和思辨之技巧,注重辩论的逻辑和说服力。
名家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公孙丑等,他们的辩论技巧和才智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种风气。
5. 法家学派法家学派由商鞅所创立,主要关注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法家倡导依法治国、以法治国,主张严密的法律体系和规范的政府管理。
商鞅的变法思想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阴阳家学派阴阳家学派由张仪等人所创立,主张以阴阳五行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并运用于政治和政策的决策上。
阴阳家对于天文地理、农业和医学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对科学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纷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
从儒家的道德伦理、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名家的辩论、法家的法制建设到阴阳家的阴阳五行等,这些不同的学派在自己的领域内各有所长,对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思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启示。
春秋战国之诸子百家
创始人
传承人
孟子 荀子
趣味小问题:孔子姓什么?
• 在夏商周三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姓比较 大,氏要小一些。因为当时的姓很少,一门大姓下 边,会有很多的氏。孔、华、墨、宋等等很多现在 的姓氏,都是原来「子」姓下边的氏。在夏商周三 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 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 • 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
士人不但想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我问题,而且能 。原因有三:特殊身份、历史使命、精英意识。
特殊身份:贵族中一员
历史使命:“士不可以不弘道,任重而道远”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精英意识:孟子“天生此民”是为了“使先知觉后知 ,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如欲 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 后世知识分子:更多只是采用解释、注等方式 去沿袭、发展或补充,即使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多数也是以诸子百家的论述作为佐证。
• 在诸子百家之后,中国文化的方向、发展方式 定型了,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内被延续着,形成超 稳定结构,被巩固,延至现今。
孔子
孟子 荀子
儒家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法家
三 孔子与儒家
• 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 十三经:《诗经》 《尚书》 《周礼》《仪礼 》《礼记》《周易》《左传》《春秋公羊传》《 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和《孟子》
关于孝的故事
• 楚国有一人举报自己的父亲偷东西,反而 被官员杀了,原因是不孝。孔子对此事大 加赞扬。
• 鲁国一士兵打仗总当逃兵,问他原因,他 说家里有老父。国君与孔子尽然赞扬他, 孔子还推荐做官!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一、引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各国争霸的时期,也是思想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形成了著名的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本文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包括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二、儒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他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体系。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2.影响与贡献儒家学派重视教育,提倡以“仁爱”来培养人才,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思想观点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道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他提出了“道”的概念,主张自然无为、反对人为的权谋和战争。
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的修身养性。
2.影响与贡献道家学派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出的“无为而治”观念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和社会观念。
同时,道家的思想也对中国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墨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
墨子主张以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并提出了“非攻”的原则。
2.影响与贡献墨家学派的主张对后世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实践和社会道德。
五、名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孟子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孔子的弟子,主张“性善”和“王道”。
他强调君主应以仁爱来治理国家,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2.影响与贡献名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对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孟子的政治思想对后世的儒家思想和社会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法家学派1.代表人物与思想观点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治和功利主义,强调权谋和法律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集权主义和法制思想,主张以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
诸子百家详解PPT课件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故事
(1)孔子周游列国 (2)老子骑青牛出关 (3)庄子梦中化蝶 (4)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
第8页/共11页
“诸子百家”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也。——庄子 (5)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 (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第9页/共11页
“诸子百家”寓言故事
(1)《郑人买履》——《韩非子》 (2)《滥竽充数》——《韩非子》 (3)《买椟还珠》——《韩非子》 (4)《守株待兔》——《韩非子》 (5)《杞人忧天》——《列子》 (6)《歧路亡羊》——《列子》 (7)《两小儿辩日》——《列子》 (8)《愚公移山》——《列子》 (9)《匠石运斤》——《庄子》 (10)《庖丁解牛》——《庄子》 (11)《井底之蛙》——《庄子》 (12)《东施效颦》——《庄子》 (1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14)《揠苗助长》——《孟子》
第6页/共11页
“诸子百家”简介
代表人物:孙武、孙膑。
作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被 后人尊为“孙子”“兵圣”。
《孙子》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 作。为“兵学圣典”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本名孙伯灵,战国时期齐国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
1.1百家争鸣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 仁的思想 异 政治思想 人性论 同 孔子 爱人 孟子 仁政 荀子 仁义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都是儒家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思考1: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①儒家强调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 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②儒家提倡的“诚信”、“仁爱”、“尚义”、“和谐”、“自律”、“孝”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 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原因)
①.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封建私 有经济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变动: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地主阶级兴起掌权 ④.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二)战国时期儒学的发展
1、孟子提出“仁政”
(1)孟子简介:孟子(代表新地主阶级利益),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 ,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2)思想主张:
狭义:周礼(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和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材料;克已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 目的: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实质:维护奴隶制等级秩序 评价:A、局限:维护奴隶制等级秩序,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具有 政治上的保守性。B、积极:有利于规范社会行为,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政治思想 思想学 说 教育思想 文化贡献 核心
第一课诸子百家
第一课:诸子百家思想总论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
《诸子百家》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诸子百家简介 • 儒家思想 • 法家思想 • 道家思想 • 其他学派 • 诸子百家的现代意义
01 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的 各种学派和思想家,他们提出了各自 的理论、观点和主张,为中国古代思 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家思想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过于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力、忽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等 。因此,在当今社会中,应当在法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和改进,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进 步。
04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概述
产生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道家思想作为当时的一种重要哲 学流派,主张“道法自然”,强
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阴阳家思想
总结词
强调阴阳五行,主张天人合一
详细描述
阴阳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和五行所构成。阴 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的发展变化都与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有关,因此阴阳家主张天人 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阴阳家也提倡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法则,
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特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各异,学派众多 ,涵盖了政治、哲学、军事、经济、 文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思 想格局。
诸子百家的历史背景
0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个转折点,社会动荡不安,各国 争霸,各种政治力量和思想家纷 纷涌现。
02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后世的文化 传承奠定了基础。
的规范。
孟子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主张人性本善,提倡“仁政”,认 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
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步练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2. 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评价正确的是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儒、墨、道、法等学派既相互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3. 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的先秦思想家是A. 墨子B. 孔子C. 荀子D. 孟子4. 孔子在晚年潜心办学和著述,他整理出六种教本,后人称为“六经”,其中不包括A. 《诗》B. 《易》C. 《乐》D. 《论语》5. 春秋时期,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资格的是A. 墨子B. 老子C. 孔子D. 孟子6.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种思想①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②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④在当时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7.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A. 系统的“仁政”思想B. “民贵君轻”的思想C. “人性本善”的思想D. 轻摇薄赋的思想8. 荀子对儒学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 最早提出了“仁政”和“王道”的思想B. 主张“以德服人”C. 结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学,使之更适应社会需要D. 主张“性恶论”9. 在对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孟子和荀子(________ )A.观点相同,说法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 B.观点不同,目的相同C.观点不同,目标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 D.互相借鉴,互相补充10.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 满足了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11.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2.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与下图无关的是A. 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B.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诘难、批驳,同时吸收、融合C. 当时的学派只有这五、六家,号称“百家”D. “学在民间”促成这种现象的出现1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A .政治运动B .启蒙运动C .思想文化运动D .思想解放运动14.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孔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中国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上册诸子百家_课件1
诸子百家产生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小国 林立到国家统一的演进时期,一批 有识之士从不同立场,角度对社会 的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并 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由此产生了儒、 道、法、墨、兵等诸子百家。
一、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 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 曾任“周守藏之史”,与 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 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 《老子》(又称《道德 经》)。
二、孔子
孔子及儒家思想
(一)孔子(公元前551 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逃难 到鲁国,成了鲁人。孔子幼年 丧父,曾做过小官吏。中年以 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 寇等职。去职后,他周游列国。 晚年又回到鲁国。孔子后半生 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孔子的 言论,由其门人整理成为《论 语》,《论语》是研究孔子思 想的主要依据。
孟子,名轲,战国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及主张
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今商 丘)人,名周,道家思想代 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 庄”。
韩非子以及法家学派
韩非,韩人,出身于 韩国的没落贵族。他的社 会思想代表着战国末期日 益强大起来的封建统治阶 级的利益,法家最后也是 最大的理论家,主张建立 “法、术、势”相结合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
春秋后期鲁国曲埠人, 儒家的创始人。
3、孔子的言论被编成《论语》一书。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的态度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自己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三、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各学派间热烈 争论,著书立说, 阐明各自的思想和 政治主张,形成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的学派有墨家、 儒家、道家和法家 等。
诸子百家[1].ppt
孔子学院计划已启动 全球将建百所“孔子学院”
2004年11月21日下午,韩国汉城江 南区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崭新的“汉 城孔子学院”铜牌被挂在一座五层建 筑的正门口。这是世界范围内正式挂 牌的第一家“孔子学院”。截至2014 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 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
日本北陆大学 孔子学院
孟
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人,是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世称“亚圣”, 著有《孟子》一书。其 主张:1)主张实行 “仁政”,“民为贵”、 “君为轻”;2)宣扬 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 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 “孔孟”。
荀子
古代著名的唯 物主义思想家,著 有《荀子》一书, 认为自然界变化有 规律,提出“人定 胜天”思想
墨家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 录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 “非攻”
法家
韩非,法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著有 《韩非子》一书。 认为历史向前发展, 改革制度,实行中 春秋末期齐国 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 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 学的鼻祖”。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 著有《孙子兵法》。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 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四书》是指:《大 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
《春秋》
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 。
孔 子
孟 子
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 秋时鲁国人。孔子是大思想 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世人称为“至圣”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纷争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纷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这一时期众多思想家的学说纷纭,形成了著名的"诸子百家"。
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为后世的思想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纷争,并对其主要学说进行简要概述。
一、儒家学说儒家学说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主张天命思想和仁爱道德,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
荀子则较为理性地追求道德约束,强调了道德的外在教化和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学说强调以德治国,追求社会和谐与道德伦理的追求,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学说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强调返璞归真,主张以"无为而治"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宇宙的道义。
老子主张道化论,认为"道"是存在和运行的根源,倡导无为而治,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
庄子则以幻境观念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为主,他有"蝶梦"一说,以形象地阐述对真理认知的虚幻性。
三、墨家学说墨家学说由墨子创立,其学说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
墨子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与和合、兼爱,主张以道义和仁爱取代暴力和争斗。
墨子还积极倡导工程技术以及道德教化,强调和平、公正和利益最大化。
四、名家学说名家学说代表人物是荣哙、公孙龙等,名家学说强调言辞的力量和辩论的艺术。
他们注重修辞的技巧和言辞的表达效果,追求言辞之美和辩论之胜。
名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修辞学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法家学说法家学说由韩非创立,强调法制和管制的重要性。
法家强调以法治国,追求严明的法律和有效的政治制度。
他们主张以权谋为核心的实用主义,强调法律的权威与强制作用,为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建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六、杂家学说杂家学说是因学说无法归属于其他学派而得名。
第1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第1、2课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011年高考大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具体理解如下)历史史实:阅读理解概念: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孔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荀子。
理解记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孔子、孟子和荀子主要思想。
历史解释: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名言为例,进一步深入分析其针对的社会问题,评估其方案(现实可行性),探讨其对中华及世界文明的影响。
探讨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分析其历史影响。
发展性选择: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例,探讨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特征。
(1)、宏观: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是社会大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时期。
(2)、经济: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发明,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导致井田制被废除,新兴地主经济、自耕农经济、私营手工业和私商兴起,阶级成分复杂。
(3)、政治:由于社会经济发生转型,血缘纽带又日渐疏远,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混战。
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努力寻求富国强兵之路。
(4)、文化:由于经济政治的转型和剧烈变动,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许多新的利益阶层出现。
他们纷纷提出不同的政治要求和政治理想,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
再加上诸侯国竞相变法,客观上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核心概念(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所谓“争鸣”,是制当时各阶层、各派别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层(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春秋战国_诸子百家PPT幻灯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怎样的政治 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24
孙膑,齐国人,战国时期兵家代表,受 《孙子兵法》影响,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思想。 其军事思想被编为《孙膑兵法》,强调要懂得 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式, 重视人的作用。
②政治: “无为而治” 依据 “天道自然无为”
期楚国人,重要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③精华:辩证法(事物都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的)
箸有《道德经》
《塞翁失马》
④消极: 回归原始;愚民
18
“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 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道”的 规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 ,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后来封 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 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
生。 墨家 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
者中产生共鸣,在 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15
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
“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
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
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
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19道法自然观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内圣外王之道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崇尚自由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20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人战国时期的隐士箸有庄子1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他们的思想主张和理论成果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思想家和学派被称为“诸子百家”,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含政治、伦理、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为主题,探讨其中的几个代表性思想家和学派及其主要思想。
一、孔子与儒家思想孔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养与社会伦理,强调以仁爱来治理国家和塑造个人品德。
孔子提出的“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只有有仁心的人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提倡尊重和谦虚,倡导君子之道。
儒家思想对于礼仪、道德、教育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观念,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二、墨子与墨家思想墨子,古代思想家和科学家,他的墨家思想提出了以兼爱和非攻为核心的一系列理论,被誉为“兼爱非攻”的墨家学派。
墨子的思想主张了社会平等、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以爱养德、以非攻为国家治理的核心原则。
墨子的思想尤其强调人的平等和公正,他提倡一种“兼愛”思想,即所有人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关心。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以非攻为国家治理的方法,认为只有消除战争和冲突,社会才能够获得长治久安。
墨子的思想对于后来的道家、法家等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老子与道家思想老子,古代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创立了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强调人应该顺应宇宙的规律,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他认为人类应该追寻内在的道德和对自然的理解,以此来达到心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
老子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认为过多的人为规范和行为干预会导致社会混乱和人的痛苦。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念,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让自然的力量自己运行,而不是人为地去干涉和操纵。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思想纷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思想纷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思想纷争激烈的时代。
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他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派,并展开激烈的思想争论,使得这个时期的文化史变得丰富多元。
本文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以及他们之间的思想纷争。
1. 孔子与儒家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尊奉为“至圣先师”。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认为人们应该尽早向善,并通过孝道、仁爱、诚实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关系。
儒家思想强调的“仁”成为了社会道德的标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孟子与性善性恶论战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孔子的学生和继承者。
他在思想上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有所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的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
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3. 墨子与墨家思想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0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科学家和社会改革家,被尊奉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反对孟子的仁爱思想,主张宽爱全人类,提出了著名的“兼爱非攻”理论,强调克己奉公、全民平等,反对战争和残酷的暴力。
4. 道家思想与庄子道家思想以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和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为代表,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而不是追求世俗的名利地位。
庄子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涉及伦理、政治和宇宙观的故事和寓言,表达了道家的核心理念。
5. 法家思想与荀子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法家思想强调严格的法律和制度,主张集权统治和严厉的法治。
他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以强制力量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
6. 其他学派和思想纷争除了上述的几个重要学派之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涌现出了其他一些流派和思想,如名家、纵横家、阴阳家等。
人教版必修三第1单元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栏目导航
21
[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提示】 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 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31
(2)法家主张推行严刑峻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即所谓“霸道”。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 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 的理论武器。
(3)道家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 恢复和发展生产,以用道家思想为宜。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思 想的哲学基础。
栏目导航
15
(2)发展:庄子 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 相对 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 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韩非子 (1)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 法治 理论。 (2)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 大一统 专制 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栏目导航
主,而不知有民众”可知该人物
注重加强君主集权,但忽略了民
众,A、B、D三项都注重民众的
利益,故不符合题意;韩非子主
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与
题意相符。]
栏目导航
1 234 5 67
43
6.“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 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读] 史料强调了“仁政”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栏目导航
27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搜狗百科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搜狗百科儒家儒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
由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由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
“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
其主要内容如下: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
“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
“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
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
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分,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
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
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着“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
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
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分,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孔子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王守仁。
代表人物介绍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
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
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 “克己复礼”
保守一面
礼: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
礼的实现途径:正名 礼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2、孔子的治国思想: 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阅读以下孔子名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共(拱)之。”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孔子的哲学思想: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对鬼神持怀疑态度“敬鬼神而远之”
4、孔子的教育思想:
你知道哪些孔子的教育成就和贡献?
2、评价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博大精深,-------(书)
(二)庄子的思想 道家思想:
①“齐物”观点:物无贵贱,无是无非。是亦 彼也,彼亦是也。 ② 超脱生命的羁绊----“逍遥” ③ 人和自然的关系——“天与人不相胜”,
人要顺从自然不应破坏自然生成的东西
④ 寓言、散文蕴含哲学智慧和浪漫主义风格
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否
定“天命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 ----《道德经》
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
“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原因:
经济: 井田制瓦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 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 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社会大变革 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表现:
儒家思想: (一)孔子的思想
最早创办私学,扩大教育范围“有教无类”
总结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诗》、《书》、
《礼》、《易》、《乐》、《春秋》
主要思想集中体现于《论语》
孔子思想在当时未被重视为什么?他创立的 儒家学派为什么后来受到推崇,并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正宗? 原因:“克己复礼”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当时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一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
二、道家思想:老子、庄子
三、墨家思想:墨子 四、法家思想:韩非子
课标与考纲
明备考方向 握主旨精要 本讲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 的百家争鸣。这是我国历史上 课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孔子、 程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标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 准 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 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和以 想的形成 孙膑为代表的兵家思想都得到 了一定发展。这一时期,儒家 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 和墨家思想影响较大,成为“ 纲 争鸣 显学”,但法家思想逐渐被各 国统治者所采纳
仁和礼;为政以德;因材施教,学思结 合;敬鬼神而远之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重义轻利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君舟明水, 礼法并施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
道 家 庄子 战国 法 韩非 战国 家
老子 春秋
道是世界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 齐物论;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儒家思想:(三)荀子的思想
① 唯物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 人性论:性本恶,强调后天教育
③ 政治思想:君舟民水(民本思想)
礼法并施,王道为主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
时间 代表 阶级属性 春秋(产生) 孔子 战国(发展) 孟子 荀子
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
(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基础;
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儒家思想: 道家学说: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2)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
特点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物 时代
孔子 春秋 儒 孟子 家 荀子 墨 墨子 战国 家
主要思想
儒家思想: (二)孟子的思想
1、孟子的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仁政”思想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性论:主张“性本善”
义利观:重义轻利思想
2、孟子思想的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仁政”
《孟子》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
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 《孟子》
兼爱 尚力
非攻 节用
尚贤 节葬
法家思想:韩非子的思想
1、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法:法令、法规、法律,君臣、民共同遵守 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决策、御臣) 势:“权重位尊”的权势、权威 2、主张变法革新: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 历史永远不会倒退。反对儒家的“是古非今”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3、影响:法家与儒家互为表里(外儒内法),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1、“仁”“德”“礼”顺应封建统治者需要。 2、后代的儒家学者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 展的主张,提高儒学地位。 3、历朝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受到重 视
(一)老子的思想 道家思想: 1、老子的思想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曰之道。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城中有四 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 ----《老子》
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民之难治,以其
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
不治。”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政治主张?你如何评价?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总体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
来,构建和谐社会。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 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 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没落的奴隶主 阶级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性近论 “至圣”
新兴的地主阶级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亚圣”
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儒学集大成 者
主 民本思想 张 人性论 地位
墨家思想:墨子的思想
1、墨子简介: ---墨家学派组织严密:成员是墨者,领导人成为 巨(钜)子,是侠客的渊源。 2、墨子的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