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劳荣枝案件法律思考(3篇)

劳荣枝案件法律思考(3篇)

第1篇一、引言劳荣枝案件是一起备受关注的重大刑事案件,涉及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多项罪名。

该案件不仅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也引发了社会对法律、道德和人性等问题的广泛思考。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劳荣枝案件进行分析,探讨案件背后所反映出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思考。

二、案件背景及主要事实1. 案件背景劳荣枝案件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涉及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等地。

被告人劳荣枝与丈夫法子英共同作案,以恋爱为幌子,诱骗多名女性,对其进行绑架、抢劫、强奸,甚至杀害。

在作案过程中,劳荣枝积极参与犯罪,与法子英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2. 主要事实(1)1996年至1999年间,劳荣枝与法子英共同作案,绑架、杀害了多人。

(2)1999年,劳荣枝在逃亡过程中,因被警方抓获,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3)2019年,劳荣枝因故意杀人罪、绑架罪、抢劫罪、强奸罪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三、案件所反映的法律问题1. 犯罪主体问题劳荣枝案件中的犯罪主体为劳荣枝和法子英,两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此案反映出我国现行法律对共同犯罪的规定较为严格,对共同犯罪人的处罚往往较重。

2. 犯罪主观方面问题劳荣枝在案件中具有明显的犯罪故意,积极参与犯罪行为,甚至亲手杀害多名女性。

这表明,我国现行法律对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较为严格,对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给予充分关注。

3. 犯罪客体问题劳荣枝案件中的犯罪客体为多名女性的生命权、财产权、性自主权等。

此案反映出我国现行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力度较大,对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4. 犯罪形态问题劳荣枝案件中的犯罪形态为连续犯,即多次实施同一犯罪行为。

此案反映出我国现行法律对连续犯的认定和处罚较为严格,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

5. 刑罚适用问题劳荣枝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表明,我国现行法律对严重犯罪分子的刑罚适用较为严厉,以警示社会,维护法律尊严。

四、法律思考1. 完善共同犯罪立法针对劳荣枝案件所反映的共同犯罪问题,建议我国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时,进一步完善共同犯罪立法,明确共同犯罪人的法律责任,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

一个失败的学生寝室矛盾调解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个失败的学生寝室矛盾调解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个失败的学生寝室矛盾调解案例引发的思考1. 引言1.1 案例背景案例背景:在一所大学,一名学生宿舍里发生了一起矛盾事件。

宿舍里住着四名学生,分别是小明、小红、小李和小白。

这四个学生原本相处融洽,但是因为宿舍卫生习惯的不同,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小明和小红非常注重卫生,他们认为宿舍应该保持整洁,每天都要打扫卫生。

而小李和小白则比较随意,他们觉得宿舍随便一点也没关系,不需要太过于讲究。

这种不同的态度导致了宿舍里频繁发生卫生争执,四个人的关系逐渐恶化。

由于双方都固执己见,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了口角和互相指责的情况。

宿舍里的气氛变得紧张,每个人都感到不愉快。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学校管理部门介入了此事,并决定进行矛盾调解,希望能够消除宿舍里的紧张氛围,让四个学生重新和谐相处。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这一矛盾调解的过程及其影响。

1.2 问题引发问题引发:在一个大学寝室里,四个学生一起生活了一个学期。

最近,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矛盾,原因是由于寝室卫生问题引发的。

其中两名学生一直认为另外两名学生不够注意卫生,经常将脏衣服堆积在地上,餐具也不及时清洗,导致整个寝室环境变得拥挤且不卫生。

而另外两名学生则认为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已经尽力保持整洁,认为其余两人对于卫生的要求过于苛刻,并且没有做好沟通。

这一矛盾不仅影响了寝室的整体氛围,更导致了四人之间的相互不满和矛盾加深。

寝室的居住环境也逐渐变得紧张和不和谐。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寝室矛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矛盾调解过程矛盾调解过程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过程,需要耐心、智慧和灵活性来解决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在这个失败的学生寝室矛盾调解案例中,调解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

调解者需要倾听双方的诉求和抱怨。

在这个案例中,双方学生在寝室生活中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包括噪音、卫生等问题。

调解者需要耐心地听取双方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了解彼此的立场和需求。

调解者需要寻找共同点,并引导双方寻求共同解决方案。

热点法律案件及思考(3篇)

热点法律案件及思考(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法律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一些热点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选取几个热点法律案件,对案件本身及背后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二、热点法律案件及思考1. 案例一:深圳地铁13岁女孩被猥亵案2018年9月,深圳地铁13岁女孩被猥亵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该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公共交通安全等多个法律问题。

思考:(1)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此类案件,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

(2)强化公共交通安全管理。

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但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监管,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2. 案例二:杭州保姆纵火案2017年6月,杭州保姆纵火案震惊全国。

该案件涉及雇佣关系、刑事责任等多个法律问题。

思考:(1)明确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是劳动合同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我国《劳动合同法》对此进行了规定。

在实际生活中,雇主与保姆之间的雇佣关系较为复杂,需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纠纷。

(2)严格刑事责任。

对于故意杀人、纵火等严重犯罪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应承担刑事责任。

本案中,保姆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受到严惩。

3. 案例三:武汉“校园贷”案件2018年,武汉“校园贷”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该案件涉及金融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法律问题。

思考:(1)加强金融监管。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金融业务进行了规定。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

(2)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红安事件”引发的思考【精品范文】

“红安事件”引发的思考【精品范文】

“红安事件”引发的思考“红安事件”引发的思考近期,发生在湖北省红安县的“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事件,引发舆论持续关注,国务院领导相继做出重要批示,全国人社系统在第一时间开展了全面的警示教育、问题排查和纠偏整改。

“红安事件”虽是个案,但已成为庸政懒政的典型案例,给社会保险事业和经办机构的形象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教训可谓深刻。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从这起事件看来,作风问题说小不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没有做到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着想。

一、政治敏感性不强,舆情监控、研判、处置能力欠缺。

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网民情绪化的意见,就会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因此,建立舆情监控、研判机制,增强重大、热点、突发事件网络预警、处置能力,是维护正常秩序,树立行业形象的必要手段。

纵观整个“红安事件”,初始并不严重,但由于窗口工作人员庸政懒政导致群众利益受损,敏感性不强未及时妥善处理问题以致矛盾升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遂发生了此次网络舆情事件。

事件发生后,当地缺乏舆情监控和研判机制,对舆情事件反应迟缓,待事件“催化”、“发酵”后又应对不力,终将现实“小问题”演变为网络“大事件”,反过来又形成舆论压力,增加了处理事件的复杂性、多变性,充分暴露出当地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不足。

有鉴于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网络带来的挑战,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和应对处置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应对突发网络舆情和件的处置能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执行力建设不力,日常监督、内部监管不到位。

每当有问题暴露出来,我们往往归咎于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有好的制度不执行、不遵守,比没有规章制度更可怕。

从此次事件的细节可以看出,触发问题的并不是制度缺失,而恰恰是遵守和执行制度的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

“五朵金花”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五朵金花”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五朵金花”案引发的法律思考一、案例背景2001年3月,著名电影《五朵金花》的编剧赵季康和王公浦于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云南省曲靖卷烟厂提起诉讼。

原告提出:被告云南省曲靖卷烟厂未经其允许,使用并注册“五朵金花”商标,侵犯了其作为剧本作者的著作权,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

被告反驳:“五朵金花”一词不具有独创性,并非我国《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其注册使用“五朵金花”商标的行为并未侵犯被告的著作权。

本案终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剧本《五朵金花》虽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但“五朵金花”一词作为该作品的名称,仅仅是《五朵金花》这部完整的作品所具备的全部要素之一,并非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因此,作品名称不能单独受《著作权法》保护。

综上,被告使用并注册“五朵金花”商标的行为,不视为违反《著作权法》,不构成侵权。

二、争议焦点对于“五朵金花”案所引出的“作品名称能否受法律单独保护”问题,我国学术界主要持如下两种相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作品名称不应受到《著作权法》的单独保护。

主要理由是:1、《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作品。

作品名称不是一个独立的作品,而仅是作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不能单独作为著作权的客体。

2、具有独创性是构成作品的前提条件。

一般的作品名称并不具有独创性,即使法律保护具有极少数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名称,但对其独创性的认定也是审判实务中难以操作的一个环节。

3、如果作品名称受法律保护,那么必将不能为其他领域所使用,这是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割裂,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4、作品名称常常涉及商业竞争,对于作品名称的侵犯,尤其是知名作品,应当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调整。

5、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发达的英美法系国家对作品名称不提供《著作权法》的保护。

另一种观点认为:作品名称应当受《著作权法》的单独保护。

主要理由是:1、我国《著作权法》虽没有对作品名称进行保护的直接规定,但存在相关的间接性规定,如《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四项的“保护作品完整权”就包含不得歪曲、篡改、删略作品名称的含义。

让习作放飞心灵——由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让习作放飞心灵——由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意 、 面 交 流 的 工 具 ,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 十 书 是
都 湿 透 了真 s u n 啊 ! h0 g
“ 了 有 些 标 点 不 恰 当 , 得 不 除 写
强《 》 就 魄 懿 堍
停 留在 读 准 确 的 程 度 上 。 显然 , 这一环 节的设计 中 , 在 学 生 在 理 解 能 力 和 朗读 水 平 两 个 方 面 都 没 有 得 到 应 有 的 提 高 。这 样 缺 失 过程 的教 学 现象 有一 定 的普 遍性 。 比如 , 文 的 重 点 问 题 没 有 经过 充分 全
Pd a ̄ S C Ol e hi m hO ac ng Res r h T ea c
小学 教学研9 匕
【 案例 】
办 公 室 里 静 悄 悄 , 们 几 个 三 我 年 级 的语 文 老 师 都 在 批 阅 学 生 的 第

专题 研 究
错 呀 ! 我笑 眯 眯地 看 着 刘 老 师 。 ”
师 : 不 仅 看 到 了 句 子 中 蕴 含 你 的 景 物 , 发 挥 了想 象 , 我 们 描 绘 还 为 了一 幅 和 谐 的 乡村 美 景 图, 了不 起 。 ( 着又有几位 学生进 行 了表达。 接 ) 师 : 学们 , 这 样 , 文 中的 同 像 把
理 解 能 力 和 朗 读 水 平 都 得 到 了 切 实 培 养 和 提 高 , 文 学 习 的 乐 趣 尽 显 语
于 是 , 放 下 书 包 , 着 篮 球 从 地 表 达 出 来 , 错 !, 着 刘 老 师 把 我 拿 不 , 看
楼 上 跑 下来 与小伙 伴 一起 打球 , 我 这 篇 文 章 划 入 了“ ” 行 列 , 也 良 的 我 深 深 地 松 了 一 口气 。

从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从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从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在立法取消经济性非暴力犯罪死刑的前提下,在限制死刑甚至废除死刑的运动中,理性的宽容应该作为一种理念和原则而被倡导和传承,让民愤转移为宽容,让激愤回归到理性。

学术界,实务界,更重要的是民众,应义不容辞地努力完成这一使命。

当理性的宽容共鸣传播到社会每个角落时,限制死刑和废除死刑的运动将取得完满的成功!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2010年4月23日凌晨1时许,顺德某学校老师廖某与妻子曾某在酒吧喝完酒后回到单位住处,双方因感情问题发生争吵,廖某盛怒之下跪骑在妻子曾某的身上,并用双手大力掐住曾某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

当日上午约10时20分,廖某回到家中,用大菜刀将曾某的尸体头部、双手、双腿、躯干砍断分解为15块,用五个塑料垃圾袋分装后再装进编织袋,然后放进两个旅行箱中。

当日下午约1时30分,廖某将两个装有曾某尸块的旅行箱搬到蓝色小汽车的尾箱内,然后驾车到顺德区某地方堤围,用铁钳铰断铁线,将5个装有尸块和作案工具的编织袋捆绑在一起扔到河中心,之后继续上班。

后被侦破。

毫无疑问,上述案例中,行为人廖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从法定刑上看,对故意杀人者判处刑罚时首先考虑的是死刑,这从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上也是不存异议的。

但是,1999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

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

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这样或者给了廖某免于一死的机会。

关于反面典型案例剖析与思考

关于反面典型案例剖析与思考

关于反面典型案例剖析与思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反面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往往反映出了一些社会、经济或者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剖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并且从中汲取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本文将对一些典型的反面案例进行剖析,提出相关的思考与建议。

让我们看一个关于公司管理的反面案例。

某公司由于管理层的失误,在一段时间内频繁换领导、管理混乱,导致了公司的运营效率急剧下降,员工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压。

这个案例反映出了公司管理层对于组织管理的重视不足,导致了整个企业的恶性循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公司管理层的选拔和培训进行规范,强调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

我们可以看一个涉及到金融方面的典型反面案例。

某投资公司由于不良的投资决策,导致了巨额资金的亏损,不仅影响了公司自身的发展,还牵连了一大批投资者的利益。

这个案例展现了在金融领域中,盲目跟风、缺乏风险意识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在金融从业者中普及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

另一个反面案例涉及到人际关系领域。

某团队中,由于成员之间的利益争夺、内讧、办公室政治等问题,导致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急剧下降,无法有效地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这个案例揭示了在团队协作中,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打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通过对这些反面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根源往往并非是单一的原因所导致,而是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因素。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地思考,深入地剖析,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对这些反面案例的思考与总结,可以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个教学案例所引发的思考

一个教学案例所引发的思考

一个教学案例所引发的思考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次出示如下三道判断题:(1)一个三角形内如果有一个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内如果有一个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内如果有一个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

前两道题学生很轻松地作出了判断,全班正确率达到了100%。

第三道题绝大多数学生判断得仍然十分快捷,但正确率却骤降到了60%以下。

这种情况早在老师的预料之中,他举起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要求学生观察:“认真数数,这张锐角三角形纸片上有几个锐角呢?”“三个!”学生回答异口同声。

“那第三道题是对的还是错的?”老师问。

“错的!”学生答。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一定要记住!”老师特意加重了语气。

期末考试时,试卷又出现了第三道题,全班同学判断得正确率还不到70%。

老师对此十分恼火,学生也懊恼不已。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在教学中会遇到上述案例中所发生的问题。

也一直很困惑,为什么一些知识是教师重点说明反复强调过的问题,但学生仍然不能有效掌握。

除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牢靠、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学习态度敷衍等原因之外,教师也应进行一定的自我反思。

针对案例中所发生的现象,反映了教师在处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把高水平的认知活动降到模仿和记忆的学习上。

当学生轻松的答对了前两道题时,老师没有追问判断的依据,不加以引导,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使学生产生了机械套用,不爱深思的思维惰性。

教师的教学设计业给学生带来了思维的负面影响。

当学生第三道题出错时,教师立即通过直观演示和语言强调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错误,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探索。

在日常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究问题的根本,做到追本溯源。

其次,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教师只是把自己认定的最简单的思路和最优答案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却不能激活学生在相关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沟通,导致了学生有意义学习机会的丧失,学生只是对知识肤浅的认识。

让生命之光闪耀课堂——一个课堂案例引发的思考

让生命之光闪耀课堂——一个课堂案例引发的思考

的 商铺被 洗劫 ,街上 遍布 着被 烧 焦的 华人 尸体 … …随 着影 片 的播 放 , 生的 表情 也 越 来越 沉 重 , 该说 学生 的视 觉 、 学 应 心理 受到 了强烈地 震撼 ,悲愤之 情 ,民族 自尊心 都 充溢胸 怀 , 学 中的一 个 小高潮 出现 了… …但 是很 可惜 , 师 没有 教 教 从 此入 手 , 步步 启 发 引导 , 是轻 轻 地 、 淡地 对 材料 进 一 而 平
4 学生之友 己 1 4 口 1,
《 氧气和氧化》 一节是《 科学》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空气 与生命》 第二节的内容 ,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
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 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 氧气对于 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 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气体之一 , 他们知道 动植物呼吸都需要氧气 , 这些氧气一般来 自空气 , 它与我们
【 摘 要 】学生是有生命的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 态 , 个很好 的情 感教 育 的契机 也 失去 r, 频材 料 的引用 一 视
的生命存在 , 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 , 包括情感 、 态度和价值 也好像失去 r 根据 。 观。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 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教育的本质
固态氧 、 液态氧是什么颜色?观看图片。 习其他气体的性质打下 良好 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化学实验 法?
准备较多演示实验 ,这样可以使他们对现象观察得更加仔 变化 () 2 大家看桌上的这瓶氧气是怎么放置的! 为什么不是 细。氧气是学生在初 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 氧气的密度 比空气的大 , 口朝 瓶 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化学 瓶 口朝下倒放在桌面上?( 氧气易下沉瓶 口, 容易从玻璃片与瓶口的 实验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 通过 下倒放在桌面上 , 而集气瓶正放可以减小氧气的扩散 ) 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氧气 的性质 ,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去 接触处扩散出来 ,

安全生产典型案例观后感

安全生产典型案例观后感

安全生产典型案例观后感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安全生产问题备受关注。

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旨在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最近,我观看了一些安全生产典型案例的视频,深有感触。

在这些案例中,最引人深思的是一起火灾事故。

这起火灾是由于一家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操作,导致化学品泄漏并遇热引发的。

火灾蔓延迅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通过这一案例,我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一起事故是因为工人操作不当导致机械设备故障,发生了一起严重伤害事故。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关注,不轻视任何安全隐患。

我认为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杜绝这类不应该发生的意外事故。

在观看这些安全生产典型案例之后,我深刻感受到安全生产不容忽视。

企业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强化管理、加强培训,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只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希望每个企业都能重视安全生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从一则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中引发的思考

从一则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中引发的思考

并谈 谈笔者在心理健 康教育方 面
识和体会 。
案 例 :李 某 ,女 ,1 5岁 , 山 东 省
、 l l 市 中学 2 0 0 9级 学 生 ,2 0 1 1 年 ! 初 还正常上学 ,成绩 良好 。但是从 1 年 4月 中旬开始就经常请假缺课 ,
终将导致 她对任何人都 以冷 漠的眼光看 待 ,更加孤立 自己 ,直 至不 可救药。 2 . 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 ( 1 )加强 与该 生 家庭 的联 系 ,使 她摆脱心 理困境 。我认识 到造 成她心理 不堪重负 的原因 主要在 于家庭 。因此 , 我加强 与其家庭联系 ,让其 父母认识 到 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和责任 感 ,承担起教 育孩子 的重任 ,不要 只顾着 下地干活而 教育孩子 简单粗暴 。我一 次一 次地用课
既胆小怕 事又固执任性 。该生 学习非常 受到心理上 的困扰 。 由于几次考试失利 , 意义 的活 动 ,创设 一个宽松有益 的心理
环境 ,引导这 孩子唤起对美好生 活的向 往 ,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 她失去原 有的心理平衡 ,长此下去 ,她 的认识越 片面 ,心里 的焦 虑就越强 ,最

则为 了使这孩子 案 的 学会 自强 ,也教育其他 学 努力 ,成 绩也一直名列前 茅 ,发誓要考 生 ,我组织 了各种活动 。比如 ,学习张 , 心 二 列 例 思 钢 上重点 中学 ,父母对她 的期望值也相 当 海迪事迹 、 “ 十六岁决不轻 言放 弃”主 高 。但 由于她几次4 , N验成绩 都不是很 题 班会 以及 她最 擅 长 的英 语 知识 竞 赛 理 中 考 突 出,心情很 不好 。强烈 的好 胜心理驱 等 。后来她 主动找到我并郑重地告诉 我 引 ,面对现实 ,做一个 勇 使她觉得 自己在 同学 面前 抬不起头来 。 健她要从现在做起 通过 家访 ,我明 白了她不 上学 的原 因是 于克服 困难 的坚强 的人 ……通过 有教育 康 发

消失作业背后的真相——一例学习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

消失作业背后的真相——一例学习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

2021年9期200消失作业背后的真相——一例学习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杨慧慧(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 杭州 310023)一、案例描述,消失作业背后的真相(以下人物均为化名)近日班主任张老师告诉我,她班里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有些同学上交的作业本总是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了,可是过了几天作业本又会突然出现在班里。

这是恶作剧、报复同学还是抄作业?经过我们两人的一番讨论与商量,决定先让张老师观察收上来作业的答案,是否有同学的答案总和别人雷同,以找到这个拿走作业本的人。

一周后,张老师兴奋地找到我,说她找到了拿作业的那个同学,没想到竟然是家怡。

张老师说她特别留意了同学上交的作业,发现了家怡作业的错误答案总是和别人一样,于是她找到家怡,经过开导和教育后家怡终于承认班里消失的作业本是她拿走的,原因是作业不会写只好抄同学的答案。

她不是住校生,因此来不及抄作业的时候她会把同学做好的作业本悄悄带回家,有时候第二天匆忙上学时又忘记带过来,于是就出现了班级里作业本消失后又出现的情况。

张老师还补充说,一开始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家怡,因为该生在班级里属于比较安静的学生,很少讲话,只是最近上课总是无精打采,作业常会迟交,和她妈妈联系过,妈妈反映她在教育孩子时,家怡和自己的冲突很大,经常发生剧烈的争吵,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于是张老师建议家怡妈妈给我打电话咨询。

家怡妈妈如约致电。

她大致介绍了孩子的情况。

家怡小时候长的很漂亮,大家都很喜欢她。

小学时候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也很器重她,因此妈妈对家怡的期望很高,平时对她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但是进入初中以后,一开始家怡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之后出现不断下降,并且外形上开始变得越来越胖,于是她变得没有自信,学习也没有目标,迷上看漫画和网络小说,家里有很多很多的这些书,如果收起来不让她看就很生气,要和妈妈发生激烈的争吵,最后只能让她继续保留这些书。

针对家怡妈妈说的情况,我建议妈妈在日常和孩子沟通中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体会孩子的感受,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和孩子一起面对学习困难的情况。

扳道工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扳道工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扳道工的故事引发的思考一个小小的扳道工,和你我一样,都是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然而十分平凡的一个角色,不同的是,他的双手,被赋予了更加深重的责任,在那些生死一线间,三秒钟的力气,就定夺了生命的去向。

然而同样是因为这短短一刻里所蕴含的无穷的挣扎和折磨,将人的价值和人性无穷放大,使我们有机会以扳道工为模板,去思考它所投射出的社会伦理问题。

在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对题目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还原,我们于是发现,扳道工的选择有两如下两种,每种选择的背后都有强大的理由支撑,而不同的价值观的剧烈碰撞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选择。

扳道工将火车引向废弃的铁路,火车将会无情的杀死一个无辜孩子的生命。

支撑这一选择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我们上课时所讲的功利主义。

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绝对等价的,不考虑别的因素,在杀死九个孩子还是杀死一个孩子这样的抉择下,我们绝对会选择后者,因为这样以来,十个孩子我们能够保住其中的九个,挽救了更多的生命,但是是无可奈何的以那一个无辜的走在废弃铁路上的孩子的生命为代价的。

功利主义者相信,优大于善,他们倾向于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这个问题,将整体利益最大化置于个人权利之上加以衡量,从这个点出发得出这样的结论逻辑上还是很严密的。

那么扳道工的另外一种选择刚好相反。

将铁路引向正常的铁路,杀死九个孩子。

这一选择看起来无疑是非常触目惊心的,然而我们却不能简单的说这种扳道工就做错了。

这时的扳道工从权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个人的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那个走在废弃铁路上的孩子无辜而受戮,是绝对不可以被容忍的。

权利主义者相信,善大于优,只有在保证个体的生命不受侵犯的条件下,我们才有可能去思考集体的利益,即注重个人的公平,其次才是集体的效率。

初初看来,似乎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我也认同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之分。

然而,当我们仔细思索的时候,我们发现,为了维护整体的大局和注重个体的公平并不矛盾,应该说,小部分的大局之上还有更大的大局,当前的大局之上还有人类历史发展,祖孙千秋万代的历史大局,而这些更加宏观的大局和我们个人的公平并不矛盾,恰恰相反,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统一。

北岩银行案例的启发和思考

北岩银行案例的启发和思考

北岩银行案例的启发和思考北岩银行案例的启发和思考背景介绍•北岩银行是一家知名银行,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复杂的业务模式。

•近期,北岩银行爆发了一起重大安全漏洞事件,泄露了大量客户敏感信息。

•该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并给北岩银行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问题分析•安全漏洞的原因:北岩银行的安全防护体系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客户敏感信息的泄露:北岩银行在保护客户信息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大量客户信息被黑客入侵者获取。

•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北岩银行由于安全漏洞事件导致经济损失和声誉受损,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恢复。

启示和思考1.加强安全防护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监测和防护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2.提升客户信息保护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其对客户信息保护的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加强合规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机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业务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4.加强应急预案和危机处理:企业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各类危机事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身的危机处理能力。

5.加强外部合作和协同:企业应与专业的安全机构和技术公司合作,共同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分享安全威胁信息,共同应对安全挑战。

结论北岩银行案例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应对能力,才能有效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保护企业的财产和声誉。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经验教训•北岩银行案例的发生让我们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

•企业应加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防护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员工应提升客户信息保护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困境与出路:一个角色游戏案例引发的思考

困境与出路:一个角色游戏案例引发的思考

20169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的游戏类型,主要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1〕笔者以参与者的身份,在对一次主题为“医院”的大班角色游戏的观察中发现,幼儿园角色游戏在环境创设、主题生成与情境深化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容易陷入困境。

笔者拟结合案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寻求适宜的出路。

困境一:教师习惯以成人的视角去创设环境,将幼儿限于成人的游戏环境中(一)案例再现在“医院”主题的角色游戏中,教师设置了挂号收费处、骨科、五官科、妇产科、输液室、住院部、药房等大大小小七个游戏区域。

每个区域均备有丰富且仿真的活动材料,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扮演医务人员。

医生的白大褂、活动室桌上的白布、随处可见的医疗工具……让人仿佛置身于真的医院之中。

在每个游戏区域,教师用汉字在墙上标着各科室名称(如图1、2),病历本上也全是打印的汉字。

各科室配备了若干张药品清单(如图3),“医生”替“病人”诊断后,会在药品清单上打勾开药。

然而,药品清单上20多种中药多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少见且说不出名称的,“医生”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勾选几种中药便算是开了药。

困境与出路:一个角色游戏案例引发的思考*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杨瑒王春燕*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课题“幼儿园游戏中儿童‘游戏性’表现研究”(项目批准号:16YJA880042)、浙江省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的测查研究”(项目批准号:14NDJC223YB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之一。

7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二)问题分析与建议游戏环境的创设是支持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模仿、想象和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明确的是,游戏环境的创设是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服务的,它不该基于成人视角和成人标准。

在此次角色游戏中,游戏道具逼真、材料丰富,每一处环境设置都再现着医院的情境,然而,印着汉字的各科室标牌、幼儿所使用的病历本、远离幼儿生活经验的药品清单等,无一不透露着成人对儿童经验的漠视。

一个失败的学生寝室矛盾调解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个失败的学生寝室矛盾调解案例引发的思考

一个失败的学生寝室矛盾调解案例引发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寝室矛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由于大学生的个性、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也难以避免。

对于这些矛盾,学校通常会派驻辅导员或者学生干部进行调解,但有时候这些矛盾调解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失败的学生寝室矛盾调解案例,以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这个案例发生在某大学的一间四人寝室中。

四人寝室的成员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李。

小明是一个内向的文艺青年,平日喜欢安静,喜欢看书写字;小红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生,喜欢跟人交流,总是爱笑;小刚是一个爱打篮球的大个子,经常在寝室练球,有时候还会邀请朋友一起来,给小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小李是一个学习型的学生,一心扑在自己的学业上,对其他寝室成员并不感兴趣。

在这个寝室里,最先发生矛盾的是小明和小刚。

小刚经常在寝室里练球,声音很大,搞得小明无法安心读书。

小明忍无可忍之下提出了抗议,要求小刚转移到楼下篮球场练球。

小刚觉得小明小题大做,争吵起来。

这一矛盾让整个寝室的氛围变得很紧张,小红和小李也被卷入了纠纷之中,寝室内人心惶惶。

校方得知寝室内出现矛盾后,派驻了辅导员前来进行调解。

辅导员先是和四个寝室成员进行了单独交谈,了解了矛盾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然后再邀请了四人进行寝室集体调解。

但是调解过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小刚认为自己有权利在寝室内练球,不应该被限制;小明则认为自己有权利在寝室内安心学习,不希望被打扰。

最终,四人在辅导员的调解下,只是敷衍了事,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寝室内的矛盾愈演愈烈。

小明和小刚之间的矛盾扩大到了小红和小李,四人关系日益紧张。

寝室成员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形成了两派对立的局面。

在这个案例中,调解的失败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

调解人员没有对矛盾的根本原因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一些应急性的处理,导致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参加长春班主任培训有感为期一周的长春行已落下帷幕,但各位老师精彩的分享依然盘旋在脑海当中,不愿散去。

都说学海无涯,或者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教海无涯,外出培训更是体会到了这四个字的含义,现在只想对自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在这几天的培训当中又想起来之前班级发生过的一件事,经过如下:
某天,同学C过来找我聊天,说:“老师,我最近见到几次A去找B要东西吃,B总是不情不愿的,别不是受欺负了吧?”(A同学擅长体育,学习短板,还曾经参与过打架数次,B同学则是典型的乖孩子,学习特别努力。


我对欺负两个字很敏感,于是当天找个时间又询问了和B同学同宿舍的两个人,得到的回答和C类似,便趁着下午放学的饭间找两个同学了解情况,让两人分开分别写了情况说明,当时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对待A同学时态度就不免失之温和,但是没想到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宿舍里的生活老师看中了A同学的“震慑力”,便让其在熄灯后还略显浮躁的男生宿舍里管纪律,同时还把开空调的任务交给了他。

学校有规定,为怕学生感冒晚上空调需要定时,B同学便以让A同学随时去找他拿零食为条件成功的让A同学为他们宿舍多开会空调。

知道实情之后,面对A同学自己觉得都有点尴尬,因为处理事情之前还说了他几句。

如上所述,在处理这件事情时确实出现了一些失误,因此结合这几天的培训,总结反思如下。

一:勿先入为主,应心平气和。

问题: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我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1:冲动:在没有了解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就急匆匆的去处理。

2:先入为主:因为平时的表现就在分别面对A和B时戴了有色眼镜,先入为主在A身上贴了“凶手”的标签,在B身上贴了“受害者”的标签。

3:言行不当:言语中对A透出怀疑,对B好言相代,未能一视同仁。

反思:在处理学生之间问题时,容易冲动是我跳不过去的一个坎,因此,首先需要改进的就不言而喻了:
1:有耐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品格尚未健全,犯错在所难免,这些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一样很正常,绝大部分是和道德品质没有关系的,所以面对这时的学生时,更需要我们耐心地去扶植,给与一份宽容。

犹记得之前一位老师说过,在面对“另类”的学生时,说第一遍达不到效果,他便会以更温和的态度说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学生按照要求做到为止,他的耐心是我要学习的。

2:要尊重:听黄宝国老师讲差点教育,要尊重每个孩子,不能从语言神色和行动中流露出轻视和不满,要一视同仁,尊重喜爱每个孩子,我觉得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学犹是,就事论事,不要总翻旧账,更不要“一错定终身”,目光是能传递很多信息的,我到现在还记得
当时怀疑A同学后,他脸上的表情,虽然几天过后A俨然忘记了,见到我时依旧兴高采烈地打招呼,但当时的一瞬间我始终都不会忘。

二:既要感动自己,又要取悦他人。

背景:A虽然文化课成绩比较差,但运动细胞发达,体育成绩优秀,还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据说之前还练过散打,所以比较好动,不知轻重,就避免不了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大大小小的事情处理了不少,有两次还到了请家长的地步,A在班里有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有一阵他们几个经常迟到,次数多了,当我再一次发现他们迟到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对自己的怀疑以及无力感,在办公室说着说着竟然把自己给说哭了,虽然到底是没有下一次了,但每一次想到这个情景,虽不至于无地自容,羞愧难当还是有的。

反思:培训的时候听到胡忠成老师提到几句话:爱是一种本能,与生俱来;会爱是一种本领,需要后天学习;懂爱是一种本事,需要心有灵犀,当时心有感触。

相信每一个老师在教育孩子时都是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希望对方能成才,不辜负光阴,但是在向孩子释放我们的爱时,是不是确保对方能get到呢?是不是用了比较恰当的方式呢?还是在以爱的名义伤害对方,让彼此渐行渐远,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育A和他的伙伴时,我被自己“感动”了,想着自己以往的付出,愈发觉得真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最后把自己数落哭了。

其实想想,我们的爱,不论洒向谁,都要把方式从本能的一厢情愿提升到双方的两情相悦,方不辜负爱这个字。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式呢?与其说照亮别人,提升自己,我倒更
倾向于调换位置之后的提升自己,照亮别人。

以A同学为例,之所以一个错误会重复出现,无非是发生第一次的时候我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所以治标不治本,在发生第二次的时候没有反思自己,反而拿老办法来处理,殊不知可能是新问题,这时候就应该追本溯源,然后用合适的方式去解决,至少不能短时间内发生第三次,不然很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效仿,群体的错误往往更难解决。

所以,我觉得只有提升了自己,才有能力和本事去照亮学生。

提升自己,需要的是长久的坚持和努力;照亮学生,凭借的是打下的基础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都说为人师者,最怕误人子弟,想起过往种种,觉得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接触了一些专业书籍和专业人士之后,愈发觉得自己的渺小,接下来,补短扬长,期望在不断的反思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郑州十一学校
孙双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