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选修《环境保护》 VI4.环境问题按照产生原因分为哪些类型?次生环境问题分为哪两大类?环境问题按其成因分三类原生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洪涝、干旱、热带风暴、台风、龙卷风、飓风、雷暴、干热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和病虫草鼠害等。
地方性疾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次生环境问题,由人为作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社会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或比例失调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如地价高、住房拥挤、供水不足(水资源短缺)、通讯不畅、能源紧缺、交通堵塞、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破坏等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原因):①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②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次生环境问题(人为原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一)自然资源衰减问题:森林、草原、矿产减少破坏5.列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具体类型。
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核污染、海洋污染、热污染、光污染等赤潮、酸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森林砍伐、森林毁灭,草原退化、草地减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湖泊减少、湿地减少污染等6.简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人为原因:①工业生产(①过度索取资源--部分资源枯竭②排放“三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②人口急剧增长、③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④滥采滥用自然资源等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7.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①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②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18%/陆地、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③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7.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①自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0.8℃②除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减少外(0.3%/10年),北半球中高纬度降水量(0.5-1%/10年)比热带地区增加更多(0.3%/10年)对环境的影响:①雪盖(20世纪以来10%)、冰川面积减少(除南北极外的高山冰川20世纪以来明显退缩)②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20世纪以来0.1-0.2米、中国100年来0.14米)③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④1/3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会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对人类的影响:①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开发利用难度②加强了自然灾害(北半球中高纬度暴雨增加,亚洲、非洲干旱增加)③影响农业生产领域④通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旱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危害人体健康。
《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
1. 关于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中不许确的是 ( D )。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D、提升经济发展速度2. 下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C )。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3.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 A )A、政府负责B、职工参预C、生产经营单位负责D、社会监督4. 《安全生产法》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化和落实( B )的主体责任。
A、政府B、生产经营单位C、从业人员D、公众5. 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是( B )。
A、单位领导B、主要负责任人C、工会D、安全部门6. 某公司董事长由上一级单位总经理张某兼任,张某长期在外地,不负责该公司日常工作,该公司总经理安某在国外脱产学习,期间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总经理徐某负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姚某协助其工作。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此期间对该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 C )。
A、安某B、张某C、徐某D、姚某7. 关于安全生产领域的有关协会组织发挥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C )。
A、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服务B、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服务C、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D、发挥自律作用8. 《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个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 )。
A、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B、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9.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 D )予以保证。
A、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C、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D、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10.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正确的说法是( D )。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提纲——1/2/3/4/8章(LL部分)1.环境管理的里程碑事件a)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寂静的春天》,该书通过对污染物迁移、变化特别是滥用杀虫剂DDT后果的描写,向人们阐述了海洋、天空、河流、土壤、动物、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b)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布《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分析了世界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以当时的人口与工业增长发展下去,世界将面临“崩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c)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这是第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性会议。
该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文件,《宣言》将会议形成的共同看法和制定的共同原则加以总结,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初步构筑起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总体框架。
d)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①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②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③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e)1983年第38届联大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d Commission on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WCED)。
次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Brundtland)出任该委员会主席,并以“持续发展”为纲领,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
f)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给出了如下定义,“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下去,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g)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和发展大会”,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与解决途径,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章绪论1、环境概念:影响⼈类⽣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海洋、⼟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物、⾃然遗迹、⼈⽂遗迹、⾃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态概念:指⽣物受环境影响⽽形成的结构以及其与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各种功能关系。
更多强调的是⽣物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种和谐的关系。
3、环境问题第⼆次⾼潮主要体现在哪些⽅⾯?P5答:①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温室效应加剧与全球⽓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沉降②⾮污染性环境问题:⽣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积锐减、⼟地荒漠化问题等③突发性、灾难性的环境污染事件:1984年12⽉,印度博帕卡农药泄漏事件;1986年4⽉26⽇,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④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⑤外来⽣物⼊侵4、两次环境问题的⽐较P6答:①影响的范围不同。
第⼀次环境问题主要发⽣在西⽅⼯业发达国家,表现为局部性,⼩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第⼆次则表现为⼤范围乃⾄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积⽣态破坏问题,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受到影响。
②产⽣的机制不同。
第⼀次环境问题的污染源相对简单,污染相对较易得到控制;第⼆次的污染源类型多、分布⼴、形成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类共同努⼒。
③关注影响对象的不同。
第⼀次环境问题主要关注环境污染对⼈体健康的影响;第⼆次则更关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举出三例环境科学研究的新热点P9答:①全球环境问题②环境污染的⽣态毒理影响③环境微界⾯过程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⑤环境污染的⽣物修复等第⼆章⼤⽓环境污染与防治1. ⼤⽓分为⼏层,各有什么特点?P12答:根据⼤⽓在垂直⽅向上的温度、成分和荷电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同时考虑⼤⽓的垂直运动状况,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五层。
特点如下:对流层:是⼤⽓圈的最底层,厚度⼀般随纬度增⼤⽽减⼩;温度所⾼度的上升⽽下降;存在着空⽓对流现象;空⽓密度⼤;有各种⽓候现象的产⽣。
环境规划复习提纲
第一章环境规划总论一、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所覆盖的范围和管理层次划分,环境规划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2、按规划跨越时间长度划分,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短期环境规划3、按环境规划的内容划分,1)从宏观、微观层次上可分为宏观环境规划、专项环境规划及环境管理规划2)按环境要素划分,可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3)在环境管理规划方面,有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4、按环境规划的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5、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有经济制约性环境规划、协调性环境规划、环境制约性环境规划二、污染控制规划的内容1、工业污染控制规划其主要内容:①布局规划,划定发展不同工业的不同地区,并按照环境容量,确定工业的发展规模;②技术改造和产品改革规划,推行有利于环境的新技术,规定某些环境指标,淘汰有害环境的产品;③制定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城市污染控制规划其主要内容:①布局规划,实行功能分区,按照环境要求和条件,合理部署居民区、游览区、商业区、文教区、工业区和交通运输网络;②能源规划;③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规划;④垃圾处理规划;⑤绿化规划3、农业污染控制规划其主要内容:防治农药、化肥、污水灌溉造成的污染三、环境规划目标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做的规定。
四、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1、按规划内容分类: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2、按规划目的的分类:生态保护目标、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环境管理目标3、按规划时间、空间和规划管理层次分类按规划时间可分为短期(年度)、中期(5~10年)和长期(10年以上)目标按空间范围可分为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目标按管理层次分为规划区在规划期内的宏观目标和详细目标五、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2、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3、应当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4、环境规划目标应当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5、环境规划目标要求能做时空分解、定量化六、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常用的方式1、定量确定环境规划目标,是指在目标确定过程中尽量使目标量化的方式。
(完整版)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6知识点总结选修六环境保护复习提纲▲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2、污染物:石油3、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4、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5、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2.技术性控制对策。
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3.管理性控制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2)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3.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5。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带答案)
环境质量评价考试复习提纲其中23、24、25、29、31、32、33、35、38未做出具体答案,答案在书上对应页码,需理解记忆。
1 什么是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如何分类。
P2~6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
•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估质量的优劣,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的学科。
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对某一区域某一历史阶段的环境质量的历史变化的评价,评价的资料为历史数据,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发展趋势。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利用近期的环境监测数据,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的现状,是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环境规划的基础3、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重要决策或开发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免这些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P6目的:在开发活动或决策之前,全面地评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显著变化,并提出减免措施,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基本要求是: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给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且应当识别和评估这些影响。
2、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及减免措施进行比较。
3、编写出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使专家和非专家都可以了解影响的特征及重要性。
4、应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
5、能够为决策提供信息。
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预知功能、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
对开发项目而言,它可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提出各种减免措施和评价各种减免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从而为污染治理工程提供依据。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可以在更好层次上保证区域开发和公共决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少或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3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是什么?7~8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叫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主题7 人与自然——环境保护+课件+2025年中考英语人教版一轮专题复习
help people in need.
8. 所以,我们一起行动,就能影响他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make a difference (to) ]
So together, our actions can future!
make a difference and lead to a better
forks.
Para. 3 Suggestions
内容结构
What does the writer call on everyone to do?
① To have home-made meals.
② To reduce the use of plastic things.
③ To reuse the waste.
6. 这个镇子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这条河流的清理工作。(play a part in...) Everyone in this town should play a part in cleaning up the river .
仿写 我们应该为保持学校干净整洁出一份力。 We should play a part in keeping our school clean and tidy .
时态 一般现在时
( 三 )小试身手
1. 构思提纲·请你仿照范文结构完成自己的写作提纲。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Para. 1 Problems
内容结构
W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o you find? Noise pollution, litter pollution and air pollution.
环境管理学复习提纲
环境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环境问题:(广义)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称为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不包括由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发的环境变化,指的是狭义的环境问题。
2.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将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问题联系在一起来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不是局限于从生产技术上去找根源。
3.《我们共同的未来》进一步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并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
4.环境问题产生的三个层次:一是在思想观念层次上的;二是在社会行为层次上的;三是人类社会自然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层次上。
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1)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观念的转变是根本。
环境管理可以通过建设一种环境文化来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变服务。
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
)2)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相对于对思想观念的调整而言,环境行为的调整是较低层次上的调整,然而却是更具体、更直接的调整。
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和行为本身三大组成部分。
从行为主体来说,还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三张。
其中政府行为起着主导的作用。
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由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所构成的整体或系统。
)3)控制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而形成和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和谐的生存方式,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求环境管理的三项任务是相互补充、构成一体的。
其中环境观的转变是根本性的。
环境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在短期内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会有明显的效用。
行为的调整是具体、直接的调整,可以比较快地见效。
“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的物质基础和表现形式,对这种物质流的控制是观念转变和行为调整的具体方法和实践。
环境学各章复习提纲
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1、什么是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周边的事物。
2、环境要素的基本属性是什么?3、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什么?4、自然环境的作用是什么?5、环境多样性包括什么?6、当前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7、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的5个层次是什么?8、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估算指标有哪些?9、什么是人口容量?影响因素有哪些?10、什么是环境质量?11、什么叫五律协同?第2章人口与环境1、农业文明阶段人口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试用从环境学角度阐述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口“增减循环”的现象?3、人口爆炸对矿产资源的压力表现为哪两个方面?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第三章大气环境1、什么是煤烟型污染?(污染源、污染物、形成条件)2、什么是交通型污染?(污染源、污染物、形成条件)3、光化学烟雾造成的主要危害和原因是什么?4、世界3大酸雨区,中国4大酸雨区?5、直接引起酸沉降的主要物质是什么?6、一氧化碳有何毒性?7、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8、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气体有哪些?9、全球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10、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有哪些?第四章水环境1、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火力发电、纺织、造纸、钢铁、石油石化2、水资源的特性?作用上的重要性、补给上的有限性、时空上的多变性、利用上的多用性中国只有北方缺水?3、水资源短缺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种?资源型短缺、水质型短缺4、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有哪些?(论述)5、中国洪灾的特点?一是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二是受灾面积广6、人为原因引起洪灾有哪些?都市化、修堤筑坝、毁林荒地7、什么是点污染源?什么是面污染源?8、工业废水的特点?污染量大、成分复杂、感官不佳、水质水量多变9、主要的水污染物质有哪些?10、BOD5是什么?11、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12、骨痛病是由什么引起的?13、水俣病是由什么引起的?14、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15、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海洋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各是什么?16、工业废水的特点是什么?17、试述工业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新教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第47讲自然环境与环境保护学案(人教版)
第47讲自然环境与环境保护[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知识体系导学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思考】淡水资源有哪些供给服务功能?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功能的极限。
二、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危害(1)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2)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填图】毁林开荒可以引发恶性循环,在框图中填写合适的词语。
三、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环境安全问题(1)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污染事件导致的。
(2)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逐步加剧导致的。
2.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1)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功能影响国家安全;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2)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降低环境问题程度;减小人类社会的可能性。
四、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
2.强化的预警和防控:建立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对常规污染指标进行监测预警。
3.妥善处置事件: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系统、严格和规范的环境制度。
提升关键能力——能力突破掌握解题技法关键能力一说明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典题精研[典例1] [2021·北京卷,20]下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
七年级政治上册课本复习提纲四篇
七年级政治上册课本复习提纲四篇政治复习提纲一: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第1课:生命最宝贵1、为什么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
(2)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众多生命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
(3)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1)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2)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
(3)能够不断推动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追寻自己美好的理想。
3、为什么要珍爱我们的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1)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2)生命充满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3)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它无比宝贵,必须倍加珍惜。
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
4、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严厉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3)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第2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5、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我们应该如何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人生价值就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实现: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2)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工作的积累,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复习提纲
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解答●“一道难解的题”是什么?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即PRED问题●它的解又是什么?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时要追求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即坚持可持续性发展。
●为什么说在PRED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数量及质量的不同,会引发环境、资源、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世界人口状况如何?增长情况:以1800年为界,之前增长缓慢,之后增长迅速,目前速度下降,但总量持续增长不同情况: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发达国家增长较慢●人口应怎样发展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率过多,会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口增长过低,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因此数量和速度要适度发展,其适度便是与资源环境协调●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人类有史以来与自然的关系怎样?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自然资源短缺有哪些突出表现?城市缺水、农民耕地紧张、某些矿产资源紧缺●不同时代面临的怎样不同的环境问题?史前时代:自然灾害,农业社会: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工业社会:生态破坏、“三废”问题●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荒漠化、越境污染。
●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人口数量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口素质不高,正在经受着“银色”浪潮的冲击●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总量丰富,人均很少●我国自然资源的问题是什么?资源短缺●我国自然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资源总量有限,人均很少;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质量不高等●我国的资源问题给我国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如何?古代增长缓慢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高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后的30年,少生几亿人口20世纪9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慢,但新增人口仍然较多目前我国的人口目标是:21世纪中叶稳定在15—16亿●我国的人口问题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资源短缺、环境失衡、社会问题严峻,影响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弃物)●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工业化、人口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技术管理水平低●我国的环境问题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怎样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而引起,或是由于经济落后而无力整治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产生后,往往又制约经济的发展●以上问题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人口的数量大和素质差,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科技相对落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涵是什么?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措施及关键是什么?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是什么?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环境、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污染、环境标准、水体自净作用、水质、水质指标、土壤背景值、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规划。
环境标准分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地方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六大类。
3、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储存、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4、固体废物处置固体废物处置是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
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指声波频率和强弱变化毫无规则,杂乱无章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烦躁的声音。
噪声污染的定义:噪声污染是指噪声对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主要知识点1、环境的分类、环境问题的分类;自然环境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2、环境的特性;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3、污染源类型;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固体废物污染源、噪声污染源、辐射污染源等。
4、大气污染物分类、大气污染源分类、大气污染分类;(1)大气污染物分类(2-0:29)①据来源分为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②据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③根据污染物形成过程的不同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2)大气污染源分类(2-0:17、28)天然污染源:如:火山喷发的有害物质、尘埃、气体等。
人为污染源1)据产生类型: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2)按形状特点: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3)按排放方式:高架源、线源、面源4)按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瞬间源(3)大气污染分类(P15/2-0:60)1)按污染物的性质:还原型大气污染(条件:煤炭为主,SO2、CO颗粒物,低温、高湿度的阴天静风:伦敦烟雾)、氧化型大气污染(条件:石油为主,CO、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阳光普照:洛杉矶光化学烟雾)2)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3)按大气污染范围大小: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5、大气污染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1)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硫化氢等(2)二次污染: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原有成分作用,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复习提纲(详细、全面)
自然灾害复习提纲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以自然变异为诱因;②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题目问某地的某种自然灾害严重(损失大)的原因,一般要回答两个方面, ①该灾害本身强度大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②人口密度和经济发达程度,抗灾救灾的能力影响灾害损失的大小同样的灾害强度,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相反,在人口和城镇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损失程度较低;但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抗灾救灾的基础雄厚,抗灾救灾能力强,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可能较轻;相反,经济落后地区,抗灾救灾能力弱,灾情可能较重。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6分)主要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 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3、自然灾害的分类: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以把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大类。
(1)气象灾害包括: 、 、 、 、 、 、 、 、 、 等;(2)地质灾害主要有: 、 、 、 、 、 等 (3)海洋灾害除了 之外,还有 、 、 、 等(4)生物灾害包括农林牧生物灾害(主要有 、 、 、 等),和 也属于广义的生物灾害。
4、熟记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防灾减灾的措施:5、防灾减灾的一般措施:(1)非工程措施: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加强公众防灾减灾教育,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2)工程措施:根据不同的灾害,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如:修建水利工程,加固堤坝,护坡工程、稳固山体,等。
(3)生物措施:植树造林五、我国部分区域自然灾害成因举例分析1、华北地区春旱特别严重,为什么?①春季锋面雨带还在南方地区,华北地区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量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 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本书所说的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
2. 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影响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类,且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1. 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2. 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更为重要)【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环境变迁。
【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环境的价值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不是消除污染,而是转嫁污染,促使环境污染全球化)(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的不负责,最终影响了大众的利益)补充一: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并逐步提高人口的素质。
3.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工合成的许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不可预见性(转基因食品) (2)、过程的不可逆性人类大规模的干预环境,其中有很多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3)、规模的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影响的不止影响一个区域,而是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一)一种新的环境观: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目前主要有两种环境观点【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①天人合一,人地归一②保持平衡与协调③良性方向发展(二)树立可持续发展★1. 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第⼀章绪论⼀、环境与环境要素1. 环境的概念(哲学、科学和⼯作定义)★环境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它是⼀个相对于主体⽽⾔的客体。
★以⼈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全体。
外部世界主要指:⼈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类⽣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
2. 环境要素构成⼈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的、性质不同的⽽⼜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然环境要素(⽓、⽔、⼟、⽣物和阳光)和⼈⼯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后者⼜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如⼤⽓——⼤⽓层——⼤⽓圈;⽣物体——⽣物群落——⽣物圈。
3. 环境质量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群的⽣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们常⽤“环境质量”的好坏来表⽰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
从质量评价形成环境质量评价学;环境质量包括⼤⽓、⽔、⼟壤、⽣产、⽂化、城市环境质量。
⼆、环境分类 1. ⼈类环境的组成以⼈类为主的外部世界。
它可分为⾃然环境和⼈⼯环境两种(图)。
2. 环境的分类★聚落环境可分为院落环境(西南地区的⽵楼、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村落环境(农村、渔村、⼭村)和城市环境。
★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圈、⼟圈、⽔圈、⼤⽓圈和⽣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
现在演化为是⾃然地理环境(森林、草地、⼟地、⽔、野⽣动植物等⾃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队、社会⾏为等许多成分)的统⼀体。
地理环境,是环境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地质环境指地理环境中除⽣物圈以外的其余部分。
它能为⼈类提供丰富的矿物资源。
★宇宙环境⾃然现象包括太阳的稳定性、地壳稳定性(构造运动,⼈类的环境能量包括⽓温、阳光、引⼒、⼟磁⼒物质包括空⽓、⽔、岩⽯、⼟壤、动物、植物、微⽣物⾃然环境⼈⼯环境⼈⼯构筑物、⼈⼯产品和能量、科学技术、综合⽣产⼒、政治体制、社会⾏为、宗教信仰、⽂化与地域因素等指地球⼤⽓圈以外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环境保护提纲
1、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水污染(富营养化、赤潮)、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
资源短缺:淡水、耕地、矿产、能源等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地退化、湿地干涸、物种
减少
2、环境问题:根本原因:人口剧增(人口数量)
直接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口素质)
专题一、环境水污染及防治
水污染――超过自净能力①流动性、更新速度(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②水量大小③溶解氧有关
1、水体富营养化(湖泊)
①大量N、P等营养元素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原因:②水体较封闭,水流缓慢、净化速度慢
③适宜的温度---藻类繁殖(耗氧、毒、遮阳)
危害:①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生植物、鱼类大量死亡)
②加速湖泊沼泽化进程
③水质恶化
①立法限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
治理措施: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③农业:合理施肥,控制湖区畜禽、水产养殖规模
④湖底清淤,调水加快快净化
2、海洋污染:污染源:陆地污水(工业、生活)
近海石油的开采、油轮泄漏
轮船废油、废水排放
工业垃圾倾倒(如发达国家污染转移)
常发区域:港湾、航线附近、油井3、固体废弃物的危害:①污染大气(尘埃、毒气、二次污染)
②污染水体河道淤塞、降水――水污染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③土地:污染土壤――植物――人体,占用耕地
第 3 页共 15 页
①堆放、填埋---占用耕地,污染水②焚烧—污染大气
③堆肥、发电、分类、回收利用---环境效益好
4、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5、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注:逆温天气―――大气层稳定――扩散慢]
北方城市大气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
原因:①自然:北方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荒漠、裸地多,天气干燥多大风
②人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
治理措施:①能源:减少煤使用
②限制排放污染(工业、汽车、建筑工地)
③扩大绿化面积
6、酸雨:污染物:化石燃料――酸性气体(SO X、NO X)
原因:自然: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
第 4 页共 15 页
量酸性气体
人为;工矿、交通、家庭;(如南方----有
色冶金等重化工业)
3、危害:对非生物:①腐蚀建筑、文物古迹
对生物②河湖水酸化――水生生物、鱼
类③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生长
④危害森林
4、我国酸雨:以硫酸型为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硝酸型―――珠三角(汽车尾气)
5、重酸雨区位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原因:
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②气候湿润――阴雨天气多
③燃烧高含硫量的煤、有色冶金工业排放
④酸性土壤
[注:例如贵阳排放重:高硫煤、有色金属等重工业
净化差:地形封闭、风小、扩散慢
气候湿润、土壤酸性]
防治酸雨:
第 5 页共 15 页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煤减少、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减排)
②控制工业汽车污染排放
③调整工业布局(影响小、扩散快)、产业结构(重化比重降低)
水俣病--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化肥――(甲基汞)――海洋生物的富集――转移人体。
海湾:流动性差、净化慢
光化学烟雾原因:
①排放重:汽车尾气、工业废气(HC、NO X)――(O3、PAN等)二次污染(阳光化学反应)
③太阳辐射强度(夏秋严重,白天生成晚上消失)
④逆温减慢了光化学烟雾的扩散
专题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1)中国淡水短缺原因:
自然原因:①分布不均(南多北少)②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④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③人口多――人均少
第 6 页共 15 页
[注: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水质型缺水
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
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加剧
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
(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生活:增强公民节水意识
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注:淡水资源短缺: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
第 7 页共 15 页
新加坡缺水:热带雨林气候①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②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中东缺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西北:荒漠化、草场退化
2土地退化及防治:注: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华北:盐碱化
江流域: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
我国耕地短缺:比重小(山地多平原少)、人均少、分布不均、非农业占用、耕地质量下降
[注:解决土地与粮食矛盾:
①耕地总量不减少②提高产
量――加大投入]
土地退化的防治:水土流失原因:自然:气
候、地形地势、土质
人为:植
被破坏(开垦、砍伐、采矿)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营造经济林
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
修梯田,淤地坝
第 8 页共 15 页
③农牧业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等高耕作,保护耕地、提高肥力[注:1、例二江南丘陵:红色荒漠
原因:自然: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
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
坡地水土不稳定③河流
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
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
2、太阳能:青藏丰富的原因:①地势高――
稀薄、洁净;现
加上晴天多日照
时间长;则太阳
副射削弱作用小
②纬度低,太阳
辐射强
第 9 页共 15 页
四川盆地贫乏的原因:雨雾天气多,晴天少;海拔低。
台湾、海南岛西南部丰富的原因: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纬度低。
3、解决我国农村能源不足问题:①营造薪
炭林②
发展沼
气③开
发小水
电④因
地制宜,
开发利
用太阳
第 10 页共 15 页
能、风
能、地热
能⑤推
广省柴
灶]3、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煤开采:滑坡、塌
陷;植被――水土流失;污染
运输:空气(粉尘)、水、土壤污染
利用:污染大气、酸雨、温室效应。
①科学采
矿、提高回收率
②环境保
护措施的建设
措施:③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复垦
④提高利
用率、减排(洗煤脱硫、回收)
⑤能源消
费结构的调整
专题三生态环境保护
1、我国森林的分布:①东北:(冷湿)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②西南(高山峡谷)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③东南(低山丘陵)[注:(了解)森林作用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破坏森林后果: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洪
水;土地沙化;全球变暖;
物种灭绝等
原因:垦殖、薪柴――>商业采伐
森林保护措施①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②
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③
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
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
2、草地退化原因:自然:气候异常――干旱的生态环境失衡
人为:过垦、过牧、采挖(人口过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⑵治理措施: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游牧方
式――>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
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④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
⑤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
挖
3、湿地分布:河湖滨、三江平原等
(成因: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冻土――阻碍地表水下渗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湿地减少的原因: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
自然:②全球变暖――干化
①水土流失――淤积
人为:②围湖造田、围海造陆
③污染加剧富营养化
④引水灌溉、截流――-水
量减少―――水位下降
影响: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温,增湿)、调
蓄水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
圣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
失。
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
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
湿地保护措施: ①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
③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注:案例: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
化,降水减少,蒸发加
剧
②引水灌溉,汇入湖泊
水量减少;
中亚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气候暖
干化,降水减少,蒸发
加剧
②引水灌溉,汇入湖
泊水量减少;
中国西部湿地比较少的原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建动
物园,植物园③离体
保护,建基因库,种
子库
补:环境保护解决措施:(1)立法、行政干预…减少……
(2)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3)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