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19页PPT

合集下载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PPT教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PPT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cén)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提示:以“梨花”喻雪,妙哉,雅哉 ,不愧为千古写雪之名句。
第17页/共57页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提示嫌:这春首诗色诗晚人赋,情于故雪,穿仿佛庭白树雪也作嫌春飞光来花迟。,
1、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谢太傅:谢安 胡儿: 谢朗 兄女: 谢道韫(yùn) 左将军:王凝之
第13页/共57页
2.“寒雪”“内集”“欣然”“大 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 氛围?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 什么用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 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第2页/共57页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 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 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 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彭城(江苏徐州 )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 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第3页/共57页
柳 xù 无奕 yì 尊君在不 fǒu 絮
谢道韫 yù 谢太傅 fù
第14页/共57页
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 一个更好?
参考:前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颜色和 形态跟盐相似(形似);
后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 飘飞接近(神似)。
第15页/共57页
飞扬之态 形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 神
文化内蕴 韵
第16页/共57页
2、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第49页/共57页
2、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俄而:不久,一会儿 未若: 比不上 去后乃至: 才 下车引之:拉 柳絮因风起:凭借,乘 入门不顾:回头看 相委而去:丢下,舍 内集: 家庭聚 公欣然曰:弃高兴的样子 差可拟会: 差不多 太丘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讲论文义: 讲解诗文

语文S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9.《世说新语》二则 (共24张PPT)

语文S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9.《世说新语》二则 (共24张PPT)

整体·感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
体裁·介绍
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
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 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 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 等等。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是后人 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辨证正 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 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 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 截至清末,大约不下于3000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古代尊称对方, 可译为您
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
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译文: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
整体·感知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 相:代词,别人, 语气词,表感叹,
“啊” 委:古:丢下 今:委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第五 单元
《世说新语》二则
刘文庆
课堂·导入
刘义庆(公元403年——公
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 临川王,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
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课件(19张PPT)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课件(19张PPT)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翻译,结合注释及参考书,翻译课文内容。 2.小组互译,圈画重点词语。 3.小组代表翻译展示。
文言文翻译方法提示:
一增: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句中的省略成分。 二删: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 节的助词等虚词,可删去。 三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现代汉语句式。 四留: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 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五扩:扩展,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六替: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轻盈,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
形相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
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 景相同
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
意无穷
首先,柳絮可以表现出雪花飘舞的轻盈之态。
其次,柳絮是春景,将雪比作柳絮使人联想到春天,春天象征着美 好和新事物,这样写更有意蕴。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跟把盐洒在空中差不多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即谢安(320—385),字 安石,陈郡阳夏(jiǎ) (今河南太康)人,东晋 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咏雪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
文 谈论文章的义理。
就近取譬,才思敏捷
撒盐空中差可拟
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 《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 “博涉有逸才”。
“俄而雪骤” 表明当时大雪猛烈密集,白雪片片直落,从 雪的颜色和下落姿态看,“撒盐空中”更符合当时的景致。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9张ppt).ppt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9张ppt).ppt
• 3. 称:称赞(如“称誉”),这里是称呼的意思(如“称能满”) 示例:他在人们中享有极高的“称”誉。
常考文言文重点字积累
• 4.少:年轻(如“年少”) 示例:孔子年轻时也是“少”壮。
• 5.逾:超过(如“逾期”) 示例:这封信“逾”期未回。
• 6.甚:很,非常(如“甚美”) 示例:这个苹果“甚”大,味道亦“甚”好。

二 则
世 说 新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 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编者。 刘义庆是南朝宋宗室,封临川王,世 称“刘临川”。他组织了一批文人编 写了《世说新语》,该书是南朝志人 小说的代表作。刘义庆在中国文学史 上有着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写实、 简洁、风趣为特点。
文体知识
课文主旨
《咏雪》:通过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 道韫的聪慧和才情,同时展现了古代才女 的机智和文学素养。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陈元方的言行, 表现了他的聪慧、机智和正直,强调了诚 信与礼貌的重要性。
课文结构《咏雪》
起:谢安 与家人咏 雪
承:谢道 韫用“柳 絮因风起” 形容雪花
转:谢安 赞赏谢道 韫
合:谢道 韫的聪慧 得到认可
《 咏 雪 》
《咏雪》
课文精讲《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课文精讲《咏雪》翻译
寒冷的冬天,谢安在家里与儿女们聚在一 起谈论文学。不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谢安 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 子胡儿说:“大约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侄女道韫说:“不如拿柳絮因风飞起作比喻。”

19 《世说新语》二则_课件

19 《世说新语》二则_课件

⑵可以{
…可以为师矣 可以 宁可以急相弃邪 可以
凭 因为
歆辄难之 它(代词,指这件事) ⑶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的(结构助词)
3、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幸尚宽,何为不可?
译:(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字词积累
• • • • • • • •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 1. 与友期行 约定 2. 太丘舍去 离开 3. 尊君在不 现在写作“否”,表示疑问 4. 相委而去 丢下,抛弃 5. 则是无信 信用 6. 下车引之 牵引,拉 7. 入门不顾 回头看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起出行,(他们)约定在正 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 离开之后朋友到了。(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 时7岁,正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 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 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是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 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 貌。”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 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当堂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俱乘船避难 ( 一起,都 ) 遂携拯如初( 于是,就 ) 歆辄难之( 对…感到为难 ) 有一人欲依附( 想要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难道 )
既本所以疑( ……的原因 )
2、比较下面各组着色的词 ⑴时{
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 当时 时常
1. 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 “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 用;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 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 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 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辞严的批评 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 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19《世说新语》二则ppt公开课优质课件

19《世说新语》二则ppt公开课优质课件

2.能结合文中句子有理有据地评价文中人物,说出本文给
你的启示; 3.准确背诵全文。
讲授新课
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非人哉 友人惭
wěi zāi cán
太丘舍去 shě 尊君在不 fǒu
讲授新课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放弃 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 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
什么不同意呢?”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 带的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 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了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 他吗?”于是还像当初那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
来评定华歆 、王朗的优劣。
19 《世说新语》二则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
曾子杀猪 古代有个曾子,为人老实。有一天, 他妻子要上街买 东西,孩子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只好说:“你在家 里玩,我回家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上街回来后,看见 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连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
你不必当真。”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就把猪给பைடு நூலகம்了。
讲授新课
1.如将《乘船》一文分为三个层次,你准备怎样分? 第一层:(开头到“何为不可”)写二人对别人搭船一事各持己 见。(故事开端,起因) 第二层:(“后贼追至”到“遂携拯如初”)写王郎欲毁约,华 歆坚守诺言。(故事发展、高潮)
第三层(末一句)写世人以此事评定二人品行。(结局)
讲授新课
2.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诚信做人

七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学课件)19.《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教学课件)19.《世说新语》二则

问题探究
1.将《乘船》一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何为不可”):二人对别人搭 船一事各持己见。(故事开端、起因)
第二层(“后贼追至”到“遂携拯如初”):王 朗欲
毁约,华歆坚守诺言(故事发展、高潮) 第三层(末一句):写世人以此事评定二人品行。
(结局)
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华歆开始时考虑到两人的安全不愿带上逃难的 人,王朗却愿意;等危险来临时,华歆坚持兑现承 诺,要带那个逃难的人一块走,可王朗考虑到自身 的安全,不愿意带了。
翻译全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 想要搭船,华歆感到期很为难。王朗说:“(船里 )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呢?”后来作乱的 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人。华歆说: “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 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那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 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 、王朗的优劣。
认真思考
1、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 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 之”
无信
暴躁易怒 粗鲁
无礼 知错能改
2、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人的?元方的性 格特点如何?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③辄(zhé):当即。 ④幸:幸而,恰巧。
⑤尚:还。
⑥可:肯,同意。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 所以疑,正为此耳。
①舍:扔掉,抛弃。 ②所以:……的原因。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 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①纳:接纳,接受。 ②宁(nìng):难道。 ③邪:通“耶”,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④遂:于是,就。 ⑤拯:救助。

部编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36张幻灯片)(完美版课件)

部编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36张幻灯片)(完美版课件)

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 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 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 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
4、水晶一样的雪飘落在冬季,像飘落的
白茶花一样铺在大地。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 shě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fǒu 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飞扬之态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姿

文学之美

“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 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 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 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谢太傅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 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 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请闭上眼睛想象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
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
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做
生动的描述。
曰:“ 差可拟 ”
曰:“未若



1、雪,如花瓣在天空翩翩起舞 。
鹅 毛
2、鹅毛大雪,满天飞舞!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 景、赏心、乐 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 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 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 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 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 欢快、轻松的气氛。
撒盐空 中
差可拟
白雪纷纷 何所似
未若柳絮
因风起
3.把雪比作撒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 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新课导入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里仁慈的 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 轻盈,你会怎样形容它呢?今天,我们一 起学习《咏雪》,你们和文中的两位才子 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
齐读课文,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义 。俄 é而/雪骤zhòu, 公/欣然曰:“白雪纷 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chā可拟nǐ。”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yì 女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白居易一岁识字,六岁作诗,十六岁名扬天下
S 冲消t
非人哉
A 丽任路四出母器需见> 料确协母饰学神
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
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发期行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陈太丘/ 与友/ 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shě) 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 尊 君 /在 不(fǒu)?” 答曰: “待君久/ 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1张PPT)
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 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 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 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 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 还有《幽明录》《宣验记》 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失。
读准字音 柳絮 xù 无奕 yì 尊君在不 fǒu 谢道韫 yùn 谢太傅 fù 差可拟 chā nǐ 雪骤 zhòu 太丘舍去 sh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 语二则 》课件 (共41 张PPT )
成果展示: 2、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 今天有什么不同?
•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儿 子和女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 语二则 》课件 (共41 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 语二则 》课件 (共41 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 语二则 》课件 (共41 张PPT )
《世说新语》是南朝 宋(朝代)的刘义庆组织 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 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 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 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 人物言行事迹。
▪ 刘义庆(公元403--444 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 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
1、“内集”、“欣然”、“大 笑”等词营 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 什么不同?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 用意?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 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 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 语二则 》课件 (共41 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 语二则 》课件 (共41 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 语二则 》课件 (共41 张PPT )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24张ppt)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24张ppt)

课后学习
咏雪
文中怎样体现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
回答:
课后学习
陈太丘与友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请用原文填空。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俄而雪骤(
)(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与儿女讲论文义(
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下课!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未若:不如比作。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
字无奕。王凝之的妻子。
(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
史等。
咏雪
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2、文义 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第三节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作品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咏雪
理解赏析
你认为“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从作者在文中着力渲染的气氛中,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获得了怎样的感触?
从谢太傅“与儿女”“寒雪日内集”时温馨、愉悦、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中,我感受到作者刘义庆对谢家家风的赞赏,可见作者也是一个爱好文学、追求雅趣雅乐的人。我们也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注意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咏雪》记叙了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2.自读:划分节奏,注意停顿。
结合下面的提示,勾画文本,找出课文中能够体现“方正”的两个关键词。【提示】方正:指人的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即行为方正,正直不阿,是人的一种好品格。
信、礼。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守信守时
友人:知错能改
元方:率真刚直
方正(信、礼)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课件创作组
时间:2024年9月1日
哉( ) 尊君在不( )
zāi
fǒu
“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的意思是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1.听范读,标注字音,解决疑难字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fǒu )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哉( zāi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19张PPT)2023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19张PPT)2023

重点习题 1.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面对父亲友人的怒骂,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 出“方正”之气: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 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 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
2.友人为什么会感到惭愧?(心理揣摩) ⑴意识到自己“日中不至”是无信的,“对子骂父”是无礼; ⑵连一个小孩子都懂信用、懂礼貌,自己都不懂; ⑶对陈太丘教子有方的敬佩。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非:不是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家君:对人谦 称自己的父亲 则:就 信:信用 惭:惭愧 引:拉,牵 拉 顾:回头看。
译文: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相 约同行,丢下我走了。”元方说:“你跟我父亲约定正午。你 正午时分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 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 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小明
学习目标: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熟记重要字词的含义。 3.会翻译全文。 4.能分层次地概括文章的内容。 5.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6.背诵本文的主旨。 7.了解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熟记本文重要字词的含义。 3.会翻译全文。
背诵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 (cán),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2016新版第19课《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2016新版第19课《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

7.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华歆开始时考虑到两人的安全不愿带上避难的人,王朗却愿意;等 危险来临时,华歆坚持兑现承诺,要带那个避难的人一块走,可王朗考虑 到自身的安全,不愿意带了。可见华歆是个遇事考虑周全而又信守承诺的 人,而王朗则是个大难临头只顾自己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歆辄难之
()
(2)幸尚宽,何为不可
()
(3)王欲舍所携人
()
(4)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
(5)既已纳其自托
()
答案:(1)当即 (2)幸而,恰巧 (3)扔掉,抛弃
(4)……的原因 (5)请托,要求
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 (1)去后乃至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前往 (2)后贼追至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指偷东西的人 答案:(1)离开 (2)指作乱的人
答案:(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离开了。 (2)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 没回。 (3)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