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避难硐室系统说明介绍
避难硐室各系统功能介绍

避难硐室系统功能说明一、概述避难硐室是用于井下发生突发事件时,在有效时间内, 保护进入避难硐室的避险人员的生命安全的坚固掩体,是矿山应急避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二、功能简介避难硐室的主要系统包括:防护密闭系统:具有防冲击、密闭功能气幕喷淋系统:具有阻隔、清除有毒有害气体作用氧气供给系统:为避险人员提供呼吸用氧气空气净化及除湿系统:具有吸附二氧化碳、水蒸气,催化转化一氧化碳及减少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的作用.降温系统:通过相变材料控温的方法,避难硐室内体感温度不大于35℃排气系统:通过单向排气阀,保持避难硐室正压供水系统:为避险人员提供生活用水或流食排水系统:排除避难硐室内的废水通讯系统:用于和地面的联络,以便采取合理救援措施监测监控系统:实时检测瓦斯、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及温度,并将数据传输到地面,让地面人员了解硐室内的情况;监测硐室内人员分布及进出硐室的情况电力照明系统:为避难硐室内的设备提供电力支持,并满足硐室内照明需求生活保障系统:满足避难人员的生存需要三、避难硐室系统构成、功能1、防护密闭区及过渡室的构成和功能过渡室包括:防护密闭系统、气幕喷淋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排气系统。
防护密闭系统:主要由防护密闭墙和防护密闭门组成,防护密闭门可以抵御0.3MPa压力的爆炸压力冲击,在防护密闭门门上设置有紧急逃生门,紧急逃生门上设有观察窗,用于观察避难硐室外的情况,紧急逃生门是在防护密闭门形无法开启的情况下逃生使用。
气幕喷淋系统:由装在防护密闭门内侧的“П”型气幕和过渡室密闭门上方向密闭门下方大风量喷淋压缩空气的喷淋装置组成,有效阻止外部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避难硐室。
2、生存室构成和功能生存室是紧急避险人员避险时赖以生存的场所,配备了满足额定时间内避险人员基本生存保障所必须的物资、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及其他设施。
临时避难硐室使用说明书

临时避难硐室使用说明书一、临时避难硐室(一)临时避难硐室的作用临时避难硐室的作用是指在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
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二)临时避难硐室使用条件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等灾变情况下,当灾害无法控制时,灾变区域人员应以佩戴自身携带的隔绝式自救器循相应的避灾路线尽快撤至地面为最高原则,只有出现以下情况时,才可就近撤至避难硐室,在避难硐室的掩护下成功逃生或等待救援,以保障生命安全。
1、灾变情况下,灾变区域安全出口被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冒顶等封堵,人员无法撤出时,应就近撤至避难硐室,在避难硐室的掩护下成功逃生或等待救援。
2、灾变情况下,灾变区域人员循相应的避灾路线尽快撤至其它安全地点的过程中,其自身携带的隔绝式自救器安全防护时间不足,无法保证能安全撤至其它安全地点时,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更换自救器,然后再循避灾路线尽快撤至其它安全地点。
(三)主要技术参数额定防护人数 15~50 人额定防护时间 h 大于96硐室内温度℃不大于35压缩氧气供氧0.5L/min•人隔绝式自救器数量个不少于15个矿灯数量台不少于15台生存硐室内氧气浓度在18.5%~23%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四)避难硐室操作说明灾变发生后,避险人员应按救灾路线图的指示迅速前往避难硐室,进入避难硐室时,要迅速有序。
进入硐室后打开压风管路阀门,关闭隔离门,及时通过硐室内直通地面安全生产信息中心电话与地面救援指挥中心联系,及时准确地报告遇险人员的数量和健康状况、硐室内条件及事故发生情况等相关信息,等待救援。
二、临时避难硐室内设施操作说明(一)自救器配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入井人员佩戴隔绝式自救器。
硐室内配备不少于15个隔绝式自救器,以备现场人员自救器防护时间不足,更换自救逃生。
永久避难硐室简单介绍

各位领导好,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永久避难硐室简单介绍:避难硐室生存室内按避难人数100 人计算,每人的有效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0m2,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3.0m系统介绍:避难硐室系统组成部分避难硐室采用2 套向外开启的防爆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避难硐室用防爆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过渡室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避难硐室的系统主要组成包括安全防护系统、压缩空气幕和喷淋装置、供氧系统、空气净化及循环系统、制冷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动力保障系统及其附属系统等。
①安全防护系统:a)第一道防爆门:b)第二道密闭门c) 压缩空气幕和喷淋装置:防止由于避险人员在开启硐室第一道防爆门的过程会带入一定浓度的CO 及其它有毒有害,及易造成对避险人员的二次伤害。
气幕洗气系统的功能是将压缩空气通过喷气气幕释放大量的气流将有毒气体驱之门外,目的是阻隔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时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
空气幕系统的动力采用高压空气,系统的启动与硐室密闭门相连动,使得在密闭门打开后,在门口形成气幕门。
硐室门开启时,压缩空气幕自动打开喷淋,关闭舱门后,压缩空气幕自动关闭,打开压缩空气喷淋装置5S 后过渡室压力大于200Pa(打开压风管道喷淋装置2S 后过渡室压力大于200Pa);过渡舱每次能容纳25 人(按100 人硐室设计),需要开启4次舱门,每次空气幕和喷淋装置的开启时间为30S。
②供氧系统:本避难硐室配备个氧气瓶③环境净化系统:由隔爆型风扇调速器和矿用浇封型电动风扇、净化箱和处理药剂等组成。
a)环境净化系统由气体净化剂层、木炭层、风道和空气驱动装置组成,能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并有效清除人体夹带和人体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④制冷除湿(温湿度调节)系统:由煤矿救生舱用防爆空调装置、蓄冰箱、隔爆型风扇调速器和矿用浇封型电动风扇组成。
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各系统及产品介绍一.防护密闭系统避难硐室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能抵挡1MPa冲击波的防护密闭门,此门具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
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二.气幕吹洗系统气幕洗气系统的功能是将压缩空气通过喷气气刀形成气幕,将硐室门处形成一个相对隔绝的密闭室,使有害气体不会随着避险人员的进入而带入避难硐室过渡室内。
三、过渡室喷淋系统过渡室喷淋系统主要是解决过渡室换气问题,即通过大气量的新鲜压缩空气,将有害气体稀释并排放到室(舱)外,以达到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净化空气的目的。
本公司的过渡室喷淋系统,采用高品质气体喷头,使压缩空气迅速吹扫过渡室(舱),并将多余气量经自动泄压排气阀排到室(舱)外,从而完成过渡室内气体净化和毒有害气体的去除。
四.供氧系统避难硐室氧气供给主要通过与矿井压风系统相连的压风管路完成,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m³/min·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
当压风系统故障时,具备自备氧供氧系统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
供氧量不低于0.5升/分钟·人。
(一)压风供氧系统压风系统供氧装置利用硐室前预埋的压风管路作为气源,经过阀门后先进入过渡舱内设置的水、灰尘、油的三级过滤,然后经过预先设置的减压器、消音器、管路进入气体输出端,从而转到每人手中的呼吸面罩中,为避难所内避险人员提供更加新鲜、舒适的空气。
(二)压缩氧供气系统本系统可对避难硐室的氧气供应实现手动或自动控制,当打开防爆电磁阀时开始向管路充氧,实现供氧要求。
主要功能:当地面压风系统在井下的管路会遭到严重破坏时仍能有效地供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控制压缩氧气的供应量,保证人体正常生存呼吸。
工作原理:该装置是利用储存在钢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通过供氧控制装置为避险人员输出规定数值的氧气。
在生存硐室内放置的钢瓶,出口经高压管路并联后集中后一次通过防爆电磁阀、气压表、减压阀和气体流量计,最终将来自于氧气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压力输入到每个人手中的呼吸面罩中。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使用说明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使用说明一、永久避难硐室的设施及系统永久避险硐室(主要配套设备及型号:生命保障系统:ZYS0231;避险硐室防爆门:262DT12-00)由过渡室、气瓶室、配电室、卫生间、生存室五部分组成,可容纳100人同时避险。
其中4煤永久避险硐室布置在辅运大巷9#联巷、距1#副斜井底1950m处;4上煤永久避险硐室布置在1#辅运大巷与胶带大巷之间,位于41104运顺联络巷以北30m处。
(一)避难硐室内部结构4煤永久避险硐室主硐室(生存室)长度26m,宽度4m,高度3.1m,断面积10.8m2,使用面积104m2。
4上煤永久避险硐室主硐室(生存室)长度28m,宽度4m,高度3.1m,断面积10.8m2,使用面积112m2。
永久避难硐室次硐室由过渡室、气瓶室、配电室、生存室、卫生间五部分组成,可容纳100人同时避险,满足矿井紧急避险需求。
1.过渡室是避险人员进入生存室的必经通道,在过渡室内安装有气幕装置及喷淋装置。
2.气瓶室及配电室用于存放制冷剂钢瓶、高压氧气瓶、高压空气瓶及电器设备,为整套系统提供能源,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气瓶室及配电室,在人员需要避险时,避难硐室操作人员接到调度指挥中心的紧急指令后提前进入气瓶室及配电室,开启相关设备、阀门等,保证避险系统正常启用。
3.生存室为避险人员生存场所,可容纳100人,座椅下为储物箱,用于存放二氧化碳吸附剂、一氧化碳吸附剂、矿灯、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等;在生存室内安装有供氧单元、降温除湿单元、压风控制单元、电话、照明灯、摄像仪、环境监测仪表等,为人员紧急避险提供必要生命保障。
(二)避难硐室系统结构避难硐室系统结构共分为八部分:过滤降温除湿系统、供氧系统、压风系统、气幕喷淋系统、通讯系统、环境监控系统、供电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附属系统。
1.过滤降温除湿系统:降温除湿净化系统为硐室内部降温及空气净化,包括二氧化碳制冷剂钢瓶350支,过滤降温除湿装置8套,二氧化碳吸附剂450桶,一氧化碳吸附剂5KG,汇排流35根。
永久避难硐室系统设计说明书

大斗沟煤业公司永久避难硐室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①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②《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③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④《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晋煤救发[2012]149号);⑤《煤矿建设完善六大系统标准化技术规范》;⑥《煤矿安全规程》;⑦矿井采掘现状平面图。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1、避难硐室的设计目的: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
2、避难硐室设计要求:本次设计按额定避险人数90人,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备用系数20%。
避难硐室应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避难硐室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避难硐室的安全防护能力。
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3、本避难硐室的服务区域为14#层423、424盘区及11#层424盘区。
避难硐室入口20m范围内应采取不燃性材料支护。
通道外侧密闭门上应设置观察窗和调节风窗,密闭门关闭后应至少能承受0.3MPa的爆炸压力。
三、硐室内设备技术指标1、氧气供给系统(1)基本要求a.采用矿井压风供氧时,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不低于每人0.3m3/min,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A)。
b.采用自备氧供氧时,供氧量不低于每人0.5L/min。
c.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避难硐室内环境中O2浓度在18.5%~23.0%之间,空气压力始终高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100~1000Pa。
(2)主要方式避难硐室同时配备两套供养系统,分别为矿井压风自救系统供养、自备氧供氧。
永久避难硐室简介

伊田煤业永久避难系统情况说明
伊田煤业公司井下永久避难系统的建立主要是在2#煤及11#煤分别施工永久避难硐室,作为井下灾害紧急避险用,避难硐室均由通道、生存室、储气室及卫生间组成,现对避难硐室情况进行简要说明如下:
一、2#煤永久避难硐室
巷道设计总长71m,半圆拱巷道,采用锚网喷+锚索支护,距1101风巷正西方向12m南轨前进右帮开口,先掘通道13m(3.4*3.4m),后掘主硐室45m(4.4*3.6m),之后掘进通道13m(3.4*3.4m)与南轨贯通,半煤岩炮掘。
二、11#煤永久避难硐室
巷道设计总长89m,半圆拱巷道,采用锚网喷+锚索支护,从距胶回联巷口正东方向218m胶带巷前进左帮开口,先掘通道17.7m (3.6*3.5m),后掘主硐室53.6m(4.6*3.5m),之后掘进通道17.7m (3.6*3.5m)与轨道巷贯通,全煤炮掘。
避难硐室六大系统

避难硐室六大系统在矿山的建造中,建造避难硐室是一件很有必要、很重要,也很复杂的事情,必要和重要是因为避难硐室它是当煤矿发生灾害,人员无法撤出时,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侵袭,煤矿工人所待的避难场所,复杂是因为避难硐室由很多系统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有六大系统,这六大系统分别是防火防爆密闭系统、肆零零零捌陆零伍叁柒供氧和空气净化系统、制冷除湿系统、气幕隔绝系统、通信、监测监控系统、辅助系统。
下面对着几个大的系统进行简单的介绍:1、防火防爆密闭系统避难硐室与外界环境隔绝,能抵抗1.0 MPa的冲击波、有效阻隔火灾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
硐室两侧均设有密闭门,方便快速进出和日常通风和维护;一侧门打不开时,避难人员可从另一侧进出。
2、供氧和空气净化系统本避难硐室内提供三种供氧方式,一是通过地面钻孔通风;二是通过井下压风管路通风;三是通过化学生氧机供氧。
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有毒有害气体。
利用化学药剂吸附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
3、制冷除湿系统本避难硐室采用制冷设备来降低硐室内的温度,电源可采用钻孔中的电缆或硐室内自备电源供电;本硐室采用自动调节的固定式除湿装置,以确保湿度低于85%。
4、气幕隔绝系统硐室内部采用正压设计,以有效防止有害气体进入硐室;密闭门内侧设空气气幕,减少并阻隔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
硐室内配有压缩气瓶,提供足够的压缩空气,支持人员多次进出避难硐室。
5、通信、监测监控系统硐室内设有有线和无线两种通讯方式,使用专门研制的气体传感器,监测硐室内外的O2、CO2、CO、CH4等气体浓度,并将监控数据传输到硐室内置的监控分站和地面调度室;硐室内置的监控分站可以自动调节硐室内环境参数。
6、辅助系统包括长时间不间断电源、照明设备、饮用水、食品、急救箱、卫生设备、灭火器和自救器等。
我们都知道,凡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就算是只为了避免那万分之一有可能发生的灾害,为了煤矿工人的安全,建造避难硐室都是很有必要的,硐室一间,受益数人,造福万千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煤平朔集团公司井工矿避难硐室系统简介中煤平朔集团公司井工矿中煤综合利用公司电气公司二0一二年九月目录1.气幕喷淋 (3)1.1气幕状态下 (3)1.2喷淋状态下 (4)2.压风控制系统 (5)2.1安装 (5)2.2使用说明 (6)3.二氧化碳洗涤系统 (7)3.1二氧化碳洗涤系统介绍 (7)3.2使用说明 (8)4.除湿帘 (9)安装及使用说明 (9)5.压风系统 (11)6.通讯系统 (11)7.监测监控系统 (12)8.供水施救系统 (12)9.人员定位系统 (13)10. 动力照明系统 (13)一 气幕喷淋操作使用说明1.1气幕:操作流程(1)防爆密闭门开启后,气幕装置自动打开,阻止有毒有害气体进入硐室内。
(2)关闭球阀,气幕装置自动打开。
(3)在主压风管路涡轮阀打开的情况下,防爆密闭门的启闭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行程开关,从而控制气动球阀的工作,实现气幕启闭。
(4)当矿井压风管路损坏的情况下,打开自备气幕1中摇柄阀,由矿井压风供气切换到自备气瓶进行供气。
1.2 喷淋气体喷淋系统主要通过换气解决过渡室有害气体超标问题,即通过大气量的新鲜压缩空气,将有害气体稀释并通过排气阀排放到硐室外,最终达到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并净化的目的。
喷淋系统采用高品质气体喷头,使压缩空气迅速吹扫过渡室,并将多余气量经泄气阀排到硐室外。
当压风被损坏的情况下,自动由压缩空气瓶向喷淋系统供气。
压风状态下:(1)防爆密闭门开启后,气幕装置自动打开。
(2)打开气体喷淋系统截止阀,气体喷淋系统开始工作。
(3)在过渡室内首先利用多参数气体测定仪对室内气体进行监测。
(4)若CO的浓度低于24ppm,则直接进入生存室;若CO的浓度高于24ppm则利用顶板安装的喷淋进行二次冲洗身体上的有害气体直到达到规定要求方可进入生存室。
(5)在压风管路总阀打开的情况下,防爆密闭门的启闭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行程开关,从而控制气动球阀的工作,实现气幕启闭。
在维修总阀关闭的情况下,无论防爆密闭门启闭,气幕均不工作。
自备供气状态下:在压风系统损坏的情况下,自备供气以高压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它将气瓶组内部的高压压缩空气进行汇流和减压,变成低压的空气向气幕和喷淋系统供气。
二压风控制系统使用说明泄压阀8寸(铸钢) 2 中煤电气有限公司泄压阀6寸(铸钢) 2 中煤电气有限公司管汇系统2套上海律邦有限公司压风系统主要用于将井下压风引入硐室内,并对压风进行过滤、减压、消音处理,使排放到硐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人体呼吸标准。
压风系统仅在压风不被损坏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压风没被损坏,还可以充分利用压缩空气实现供氧、吹洗置换有害气体的功能。
2.1安装(1)压风系统中的QPS三级过滤安装时安进出气口安装,切勿倒置,安装中注意管路高度,太低无法安装排水器。
(2)调压阀安装时必须垂直几台90度固体本体,调节压力不应一部调节到位,应均匀的地调至所需压力值。
压力调整好后将锁紧调整螺母。
(3)泄压阀安装时候注意垂直安装在法兰面上。
2.2使用说明(1)开启手动截止阀将压风接入,经过减压后,出口压力可保持在0.2~0.3Mpa的压力。
(2)打开压风控制柜中旁路的截止阀,通过涡流管可以对压风管路中的空气进行制冷,以便降低空气的温度。
(3)经过减压、过滤、降温的压缩空气由硐室顶部的消音喷头向硐室内进行喷淋。
(4)硐室内部的气体达到355Pa左右后,压风管路的泄压阀自动开启,向硐室外进行排气,对硐室内空气进行更新净化。
三二氧化碳洗涤系统使用说明3.1二氧化碳洗涤系统介绍采用气动马达驱动二氧化碳净化处理装置,气动马达以压缩气体为动力。
该净化装置可处理密闭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包括CO2吸附、除臭等有害气体的吸附等,同时,实现舱内空气循环,便于空气温、湿度调节。
3.2使用说明第一个进入生存室的人员应立即启动洗涤器,这一点非常重要。
洗涤器的启动步骤:1、通过洗涤柜取出二氧化碳洗涤器,放置在生存室中心位置。
2、松开绑带,取下木制盖板。
从洗涤器架内取出帆布袋,内有洗涤器操作说明书以及螺丝刀等。
3、打开洗涤器架侧面的凹槽,拉出氧气流量计,弯曲弹性软管,使之垂直安装。
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氧气流量计顶端的黑色旋钮,按照舱内人数,设定氧气流量。
5、从柜子内取出碱石灰芯筒。
打开芯筒包装,并将碱石灰芯筒放在洗涤器托盘槽内。
芯筒应与洗涤器盒的外沿对齐。
注意:切勿坐在洗涤器上。
注1:更换芯筒6、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碱石灰芯筒。
若救生舱内人数小于100人,更换时间间隔表可参见洗涤器架上的图表。
7、碱石灰芯筒表面颜色由白变紫表明洗涤器处于运行状态,而不是表示芯筒需要更换。
重要提示:每两小时测试一次二氧化碳水平。
若二氧化碳水平高于百万分之五千,检查芯筒是否正确放置。
检查并确保风扇发动机正常运行,如有异常请更换。
检查后,请更换碱石灰芯筒。
注2:若风扇发动机出现故障,洗涤器还配有备用发动机。
风扇发动机拆卸步骤:1.拆除风扇发动机,首先需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氧气流量计旋钮,直至将其关闭。
将置于风扇发动机正上方的两个碱石灰芯筒拿出来。
2.将风扇发动机后面软管接口处的螺母松开,拔出软管。
3.拆下四个翼型螺母,取下洗涤器架上的风扇网罩。
4.松开发动机后面的翼型螺钉。
5.将风扇和发动机取出。
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风扇后侧的发动机轴环,取下叶片。
7.采用相反的步骤,将扇叶安装到新的发动机上。
8.将发动机和风扇重新装到风扇架上。
拧紧翼型螺钉。
9.重新安装风扇网罩。
10.重新把软管连接到发动机上。
11.将碱石灰芯筒放回到洗涤器架顶部。
12.启动空气供应,参照氧气流量图表调节氧气流量。
13.若两部发动机都出现故障,或出于其它任何原因,洗涤器停止运行,从帆布袋内取出螺丝刀,卸下碱石灰芯筒四角的螺钉,将碱石灰倒空到舱内地板上,分散铺开。
碱石灰仍可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
四除湿帘的使用吸湿剂采用特种纸包装,该特种纸具有单向锁水功能,水汽可以从外面进入,但液态水无法从内部渗出。
技术参数标准包装:1KG/包干燥帘尺寸:1000*150*30 (mm,长*宽*厚)吸湿效率:100g干燥剂连续工作4天,可吸收85g的水。
储存方式:真空包装,纸箱存储。
保质期:3年化学放热:740KJ/kg实体图片5.1安装及使用说明(1)将除湿帘悬挂在避难硐室内的指定位置。
(2)100g干燥剂连续工作4天,可吸收85g的水。
(3)使用时间:每包可连续使用5天。
五压风系统硐室通过埋深600mm的压风管路与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连接,经压风控制柜对矿井压缩空气减压、消噪、过滤、净化和控制,再经布置在硐室生存室内的17个出气点上的新型变径喷头,使得风流在硐室内均匀分布,并通过泄压阀形成硐室内气流。
同时,矿井压风接到过渡室的气幕装置和喷淋装置上。
在矿井压风系统没有损坏的情况下,由矿井压风向气幕和喷头供气,实现过渡室内有害气体的去除。
如矿井压风系统被破坏,可自动切换到自备高压空气。
六通讯系统一是采用KXT23矿用IP网络广播系统并结合灾害报警系统,及时汇报避难硐室内的人员情况,听从指挥,等待救援的到来。
二是利用矿井已有的KTW134-S矿用无线通讯调度系统,该系统基于多功能Z-NET综合通信平台,利用wifi技术实现井上下通讯联络。
目前,井下共安装无线通讯基站116台,实现了无线信号覆盖整个矿井。
全矿共发放小灵通305部,达到了副班长以上人员全部人手一部,可以随时报告现场情况。
三是矿井采用SP30CN调度通讯系统,该系统中所有井下电话均接入矿内调度交换机,本硐室设有一部直通地面调度室的防爆电话,摘机后自动拨通矿调度室。
七监测监控系统矿井采用KJ86N监测监控系统,以“工业以太网+CAN总线”为数据传输平台,结合CAN总线传感器,使系统在传输距离、传输速度、可靠性、信息实时性以及系统集成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该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井上下分站、电源箱、各种智能传感器、传输电缆和系统软件组成。
硐室内多合一监测监控设备能够监测硐室内、外的CO、CO2、O2、CH4、H2S、温度和湿度的含量变化,同时安设烟雾传感器、粉尘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并在以上环境参数超限时发出警报,提醒硐室内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环境的稳定,探测器周边增加补光装置。
八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在太西地面工业广场设置主、副蓄水池(储水量:2000m³),通过地面钻孔铺设的2路DN200无缝钢管给全矿正常供水。
供水管路统一刷绿色油漆,井下主干线路全部铺设DN200无缝钢管,综采工作面主运顺槽铺设DN100的钢管,辅运顺槽铺设DN150的钢管,辅运大巷以及回风大巷等防尘消防管路铺设DN100钢管。
全矿供水管路共43200米,每隔200米设置供水三通阀门一个,安装一组供水施救装置。
目前,已覆盖各个采掘工作面、主要硐室、主要辅运、主运、回风大巷以及副斜井等。
硐室通过埋深600mm的供水管路与矿井供水系统连接,为遇险人员提供可以直接引用的深井水,形成供水施救系统,并可为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
在矿井供水系统被损坏的情况下,可使用自备饮用水,自备饮用水按照每人每天1.8升的量供配备,是国家规定的1.2倍。
九人员定位系统采用KJ399矿用人员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多功能Z-NET综合通讯平台,利用zigbee技术实现了井下人员和车辆的精确定位。
由地面管理计算机及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员标识卡、动态目标识别等组成,可实现对矿井入井人员实时监测、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统计、报表查询的功能。
通过设在硐室内的人员定位读卡器,避险人员进入硐室后即可探测到每个人的相关信息,使得矿井调度室能及时掌握避险人员的位置,为制定正确的救援方案提供信息。
十动力照明系统通过埋深600mm的预埋管,使矿井供电系统用专用电缆接入硐室内,经漏电保护和照明综保设备,确保硐室内监测、通讯和照明的安全使用。
同时,除进入遇险人员自身携带的矿灯用于照明外,硐室内还备有UPS备用电源,确保硐室在96小时内有照明。
十一紧急逃生系统当硐室内的人员无法通过井下巷道升井时,可在地面安设临时提升设备,通过深183米、直径为690mm的逃生钻孔,从硐室内直接升井,也可通过此钻孔为井下避难人员提供食物、水、氧气等。
十二辅助系统避难硐室内配有急救包、压缩饼干、水、化学氧自救器、集便器等,为避难人员提供生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