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化中生态问题研究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城市化中生态问题研究及处理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继续推动着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影响城市生态的疾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成为了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主题,也是关系民生利益的重大问题。本文着重庆市直辖后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下所导致的生态问题以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重庆市都市区城市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区“山水型”城市,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在长江上游地区,长江和嘉陵江汇流地带,面积5473km2,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是典型的大山水城市生态系统。又因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的库尾区,其生态系统独特而脆弱。重庆市主城区包括渝中,南岸,大渡口,九龙坡,沙坪坝,江北6个主城区以及北碚,渝北,巴南3个外围区,以重庆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围绕主城区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同时,在直辖后重庆经济迅猛增长,1996年重庆GDP仅1315亿元,人均GDP457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还很落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011年GDP增长16.4%,位居全国第一,总量过3万亿元,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接近3000亿元,年增长超过30%。重庆用投资增量改善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电子工业,能源产业和劳动密集产业“六大支柱产业体系”。其中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重过半达53%左右,且成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仍居后于第二产业,且呈下降趋势。这是重庆实施“工业第一方略”的
发展战略所导致的。
但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不协调发展和城市化道路盲目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发严重,且已成为制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导致的水质污染,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所幸的是,随着人均居民收入的增长,对环境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重庆市政府也注重了对这些城市生态突出问题的治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重庆市以此结合“五大生态功力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划分,实施生态城市战略。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环境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下面详细介绍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的生态问题及解决。
几年前重庆市因雾出名,因而曾有“雾都”这一别称。然而这雾并不是山间袅袅的云雾,而是今日谈之变色的“雾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也就是我们常提及的PM2.5。能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调查显示,重庆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1%,全市每年耗煤2686.5万吨,排入大气的工业废气达2133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气物达75万吨,烟尘和工业粉尘30多万吨。燃煤引起的大气污染物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O%以上,构成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而重庆又是属于东部季风区影响范围,常年降水量较多,因而这种污染又会造成酸雨污染。200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清洁能源”工程、“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和进一步控制尘污染等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每年减少使用燃煤200万吨,减排可吸入颗粒物5.7万吨,二氧化硫11万吨,氮氧化物0.9万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主城空气质量才得到部分的改善。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主城区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量快速增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SO2)浓度仍然超过国家Ⅱ级标准。主城区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大气污染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仍需要重庆市政府和广大市民携手努力。
另外重庆市山地条件复杂,地理地形特殊,江河密布,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大量重工业迁入重庆,工矿企业和居民区多沿江河分布,其中以横贯市区的长江,嘉陵江沿岸最多。大量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废水未经有效处
理,直接排放对水体了造成极大污染,在两江城区段已经形成明显的污染带。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市每年排放废水14.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10亿吨,排放达标率89%;生活污水4.6亿吨.集中处理率仅为7%其余直接排入江中,使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到2010年,全市排放的废水将由14.6亿吨增加到24亿吨,加上境外上游排入的污水还有20亿吨,水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对于这样严峻的形势,政府于2003年就启动了水体污染治理工程,库区首批32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已全面建成,其中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及825公里的一、二级排污管网建设。同时库区101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也于2010全部投入使用。据市环保局人士称,库区水环境项目的建成和投入运行,将有效控制库区水污染。我市主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6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从目前的10.6%增加到60%以上,其中三峡库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并且将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整体重新规划迁移,例如将重庆钢铁公司迁入配套设施完善的长寿地区。另外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获悉,重庆市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40590万元,这极大地支持了重庆市水体污染的治理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水质整治措施,重庆市水体有了极大地改善。其中桃花溪流域,大渡口流域,巫山水库等污染严重区域都已恢复正常水平。但水体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应时刻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相关工业企业和居民排污的法律法规。
重庆地处西南,多丘陵地形,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但随着经济发展,都市区商业生活用地不断扩大,主城原始森林破坏严重,区内大片分布的是人工种植的各种灌丛及农业植物,且城市绿化率很低,主城区人均绿地4.6m3,只相当于全国人均绿地5.3m3的86.7%,在全国35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居中下等地位,远没有达到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目标的要求。由于绿地缺乏,水土流失严重主城九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796.4km,占国土面积的69.08%,大大高于全国38.2%的平均水平,由于人多地少,都市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1公顷,仅为重庆市人均土地0.27公顷的37%,日益紧张的人地矛盾,严重制约着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重庆市召开森林工程大会,会议提出用十年左右时间,把重庆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的“森林重庆”,实行“生态优先、绿色兴政”,实施森林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在此基础下,制定了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和苗木森林工程这五大基础工程。并且在管理好现有林地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封山育林,退更换林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到目前,重庆市已完成约600万亩森林工程建设任务,森林面积为347.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3.3%,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