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减压侧块螺钉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后路手术治疗
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后路手术治疗谭俊铭;王金鑫;来津;王朝阳;陈德纯;邢顺民;申练兵;苏加向;廖腾;时国华;何翔【摘要】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lite therapeutic effect of 18 patients with hy — percxsion injury and severe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treated by early posterior laminectomy and fusion. Methods All patients had. preoperative radiographs,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nd noted 11 patients had abnormal T2—weighted MR] signal. Neurologic function and clinical assessment of myelopathy were graded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 ly by the grading system of Nurick and Niu respectively.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ere 26 months (from 6 months to 5.5 years ). Results Mean Niu score improved from 6.221, range 5—7) to 4.72 (range 3—7.) postoperatively. Fifteen patients (83.3%) had improvement in Nurick grade of at least one level,and three showed no improvement. There were 6 cases had residual abnormal T2 — weighted MRI signal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Goo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re obtained from early laminectomy and fusion in hyperexsion injury with severe 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 and obviously improvement of myelopalhy are observed, with low complication rales were.%目的回顾分析了早期颈后路切除减压融合治疗18 例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患者.方法术前常规X 线、CT 和MRI 检查,其中11 例患者存在异常T2加权MRI 信号,手术前后分别行Nurick 和Niu 系统评估.随访6 个月~5.5 年,平均2.4 年.结果平均Niu 评分由术前6.22(5~7)提高到术后4.72(3~7),15 例患者(83.3%)的最后随访示Nurick 评分至少提高Ⅰ级,3 例无明显改善和恶化.术后6 例患者仍存在T2加权MRI 信号异常.结论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早期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疗效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4页(P425-428)【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椎板切除术;融合;内固定【作者】谭俊铭;王金鑫;来津;王朝阳;陈德纯;邢顺民;申练兵;苏加向;廖腾;时国华;何翔【作者单位】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建中心暨骨六科,浙江,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颈椎过伸伤可致颈椎及其软组织的广泛损伤,严重损伤常伴有相关诱因,如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由于椎间盘、椎体后缘及韧带组织的退变增生,导致颈椎椎管容量减小,尤其合并先天性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等疾患时,常合并多节段颈椎管的严重狭窄,甚至呈现颈脊髓前方和后方同时受压的“钳压”状态,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目的总结探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术护理配合的要点,难点。
方法对25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做好术中的护理配合。
结果25例患者手足麻木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无障碍,疗效满意。
结论科学严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标签:颈椎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护理配合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单一节段的颈椎病一般采用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但是多节段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者,单纯前路手术无法解除临床症状,往往需要行后路椎板减压内固定术[1]。
现将我院自2013年1月~12月所实施的椎管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6例。
年龄45~67岁。
1.2 方法:患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取俯卧位持续牵引,后正中切口。
分离组织暴露C3~7椎体行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颈椎后路单开门支撑板内固定术。
彻底止血冲洗,逐层缝合伤口。
包扎伤口,待患者清醒拔管后送回病房。
2. 结果手术成功结束,术后随访患者手足麻木减轻,3例消失。
患者对疗效满意无并发症。
3. 手术配合术前准备:术前一日访视患者,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术中体位,麻醉方式。
告知患者禁食禁饮的时间和配合方法。
手术开始前2h开启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湿度50%~60%温度22~24℃。
将术中所需的电刀,气动磨钻,C臂机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保证其功能良好。
器械准备有一般手术器械,颈椎后路手术器械,颈椎后路单开门支撑板内固定装置。
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医师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术中配合:①器械护士护理配合:建立无菌台,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了解手术医生的习惯,熟悉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手术流程。
该手术取后正中切口,切开后逐层分离组织。
准备好带有钡线的条形纱布填塞棘突两侧,可充分暴露C3~7节椎体,还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记录模板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记录模板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久坐不动、不良姿势和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因素的影响,颈椎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对于严重病情的患者,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步骤术前准备1.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化验、心电图、胸片等。
2.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禁食禁水,以免手术期间发生误吸和呕吐等情况。
3.术前需要对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并向其充分说明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麻醉1.手术开始前,麻醉师需要与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沟通,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2.一般情况下,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3.麻醉师在手术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体位固定1.患者需要被放置在手术床上,头部要做好固定,避免手术期间的移动。
2.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的体位,确保其脊柱处于自然弯曲状态。
切口1.术者使用手术刀在患者颈部进行切口,一般位于患者颈椎的正中线。
2.切口长度约为3-4cm,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
颈椎下后路减压1.术者在切口处进行刨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出颈椎的椎弓板和椎间盘。
2.术者使用高速骨钻和冲击器将椎弓板和椎间盘进行部分切除,以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
3.在进行减压过程中,术者需要小心保护周围的神经组织和血管。
颈椎内固定1.在完成颈椎下后路减压后,术者会将椎间融合器(cage)放置在椎间盘的位置。
2.椎间融合器通常由人工材料制成,能够保持椎间间隙的高度和稳定性。
3.在椎间融合器放置后,术者会使用金属螺钉和螺杆将脊椎骨进行固定。
术后处理1.手术结束后,将伤口缝合,进行适当的敷料造口。
2.在恢复室中,对患者进行监测观察,确保其生命体征稳定。
3.术后数小时内,患者可以进行床边活动。
4.术后一般需要住院观察1-2天,确保患者康复顺利。
注意事项1.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操作,需要由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完成。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该文将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探讨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给予术前常规麻醉以及手术准备后,进行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结果。
结果 26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经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其joa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改善率>50%人数为22例,所占比例为84.62%,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仅为7.69%,未出现内固定断裂、脱出等情况,患者植骨愈合率为100.00%。
结论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植骨愈合情况良好,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未发生内固定脱出以及断裂等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c)-0013-02该文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前来就诊的26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探讨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来就诊的26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在57~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0.7)岁,患者病情在6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9.5±6.9)个月。
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ct医学影像检查以及mri医学影像检查均确诊为多节段颈椎狭窄症,患者病变节段为:c3~c6节段病变患者为16例、c3~c7节段病变患者为10例。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梁正忠;陈在飞;廖湘波;王海龙;夏瑞涛;肖劲松;张志跃【摘要】目的:评价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合并椎管狭窄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
方法15例前后方均有明显压迫合并椎管狭窄的CSM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及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双手10 s握拳试验、VAS评分、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观察开门大小及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患者得到12个月及以上有效随访。
12个月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7.5±2.0)分提高到(15.3±1.2)分,影像学随访示椎管减压充分,未见关门现象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1例出现饮水呛咳,术后2周恢复正常;2例出现C5神经麻痹,经高压氧等治疗,2个月后完全恢复;1例出现颈后切口血肿,经扩创引流后治愈。
结论分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创伤小,脊髓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在后路手术的基础上,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可更好地解除脊髓压迫,并发症少,避免了前路跨多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而导致的内植物失败、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对存在有合并疾病的年龄较高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安全性可靠。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24【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型颈椎病【作者】梁正忠;陈在飞;廖湘波;王海龙;夏瑞涛;肖劲松;张志跃【作者单位】661000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骨1科;661000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骨1科;661000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骨1科;661000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骨1科;661000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骨1科;661000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骨1科;661000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骨1科【正文语种】中文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 经过数十年对该类疾病的总结认识, 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过伸型脊髓损伤22例
7 ; 例 年龄 3 7 6~ 4岁, 平均 5 . 15岁。受伤原因: 交通 事故伤 l , 2例 平地跌伤 2 , 例 高处 坠落伤 6例 , 重物
广。
胡海 波 , 蒋世 良, 仲英 , . 徐 等 应用新 型 A pa e 封堵 器 m lt r z 治疗膜周部室 间隔缺损 的初步研究 [ ] 中华心血管病 J.
杂 志 ,04 3 ( )2 7— 4 . 20 ;2 3 :3 2 0 杨 荣 ,L 孑 祥清 , 盛燕 辉 , . 同封堵器介 入治疗先天 等 不
果 术后 随访 6— 2个 月, 均 2 5 平 4个 月。术后 并发 肺部 感染 1 ( .% ) 例 45 。术后 6个 月、4个 月 A S评 分均 2 M
高于术前( 00 ) P< .5 。结论
后 路减压侧块钢板 内固定治疗颈椎脊髓损伤手术操作简单 , 疗效可靠, 并发症
少, 明显提 高 A S M 评分, 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谭 家昌 徐 鸿育 杨有猛 李文恒 黄成建
( 广西 贵港市 中西 医结 合骨科 医 院骨三 区 , 贵港 市 57 0 ) 3 10
【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 内固定治疗颈椎过伸型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2 例颈椎过伸 2 型脊髓损伤患者, 采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 内固定手术治疗, 观察手术治疗前后 A S M 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结
【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颈椎过伸型 ; 内固定 【 中图分类号】 R6 15 8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5 - 0 (0 0 0 - 3- 23 34 2 1 ) 1 09 3 4 0 0
患者 均行 X线 、 T和 MR 检查 , I C I MR 提示 患 者均 有
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论著.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扩大 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蒲川成、高大新%周勇2,陈东21.广安市人民医院骨科,四川638500;2.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骨科摘要:目的比较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 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 —2018-01诊治的11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5例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 组),55例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对照组)。
比较2组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数,比较2组术后3、6、9、12个月J0A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伤椎Cobb角、CCI指数。
结果1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 察组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6、9、12个月J0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伤椎Cobb角、CC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有效保护神经功能、矫正伤椎Cobb角、促进颈 椎曲度恢复,但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有效减少术后(: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935(2021)05-0449-03Clinical efficacy comparison of posterior laminectomy and lateral mass flxation and open-door laminoplasty in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PU Chuan-cheng*, GAO Da—xin, ZHOU Yong, CHEN Dong^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People’s Hospital o f Guang’ an City,Guang’ an,Sichuan 6385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osterior laminectomy and lateral mass fixation with open-door lamin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en cases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ifty-fiv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ingle door laminoplasty (observation group), and 55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osterior laminectomy and lateral mass internal fixation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C5nerve root paralysis, JOA score, Cobb angle and CCI index of injured vertebra at 3, 6, 9 and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ten case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operation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12 months. The number of C5 nerve root paraly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JOA scores at 3, 6, 9 and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2 group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bb angle and CCI index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 Posterior laminectomy and lateral mass fixation and open- door lamin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nerve function, correct the injured Cobh angle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ervical curvature; but open-door laminoplast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5 nerve root paralysis.Keywords: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Posterior laminectomy and lateral mass fixation; Expansive open door laminoplasty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常见,患者多因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就诊,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活动功能障 碍,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梁伟之;高金伟;付磊;崔晓虎;贾俊峰【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3(017)035【摘要】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植入内固定后神经根麻痹与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有关,目前还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方法:选取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
方法①: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在C3-6侧块以及C7椎弓根钉内固定,关节突关节处造成粗糙面。
方法②:根椐治疗前对正侧位平片及动力位片结合MRI、CT影像学图片,明确不稳定的节段,给予相应节段侧块内固定、椎板行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
结果与结论: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随访8个月-2.3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4例,植入后早期出现C5神经根麻痹2例,远期症状复发出现不全瘫3例,二次手术行瘢痕切除减压治疗;采用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患者15例,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肩外展功能不良1例,无治疗前症状复发病例。
神经根麻痹最短6周,最长9个月均恢复。
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C5神经根麻痹与节段稳定性、颈椎生理曲度、椎管减压程度、脊髓漂移范围是否相关以及发生程度、远期因瘢痕致再度出现椎管狭窄,两种治疗方式的区别是否有意义,目前病例数有限,有待病例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与观察。
【总页数】6页(P6345-6350)【作者】梁伟之;高金伟;付磊;崔晓虎;贾俊峰【作者单位】武警山西总队医院骨科,山西省太原市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针灸温经通络法治疗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疗效观察 [J], 杜静;张秀国;刘丽君2.前路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分析[J], 黄霖;赵伟华;陈铿;陈甫超;沈慧勇;蔡兆鹏3.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J], 梁伟之;高金伟;付磊;崔晓虎;贾俊峰4.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对颈椎管狭窄症患者C5神经麻痹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董小通5.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临床研究 [J], 徐王兵;李勇;钟发明;叶勇祥;万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2种不同术式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 【l】任海滨 ,邢 昌赢 .肾小球 滤过功能的评 估叨.国外医学 ·泌尿系统分 册 ,20o5,25(5):61-66. 【2摆 渡,麦慈光,黄效维,等.探讨并改进 Cockeroft—Gault公式的有效 性叨.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1,17(3):195—196. 【3】杨红 ,晋建华.肾小球滤过率 的放射性核素测定叨.山西医科大学学 报 ,2001,32(6):57l一572.A
动 力位片结合 MRI、CT片,明确不稳定节段 ,给予相应 节段侧块 内固定 ,椎板行单开门减压 ,同时行椎管扩 大成形术。结果
对 58例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术后 患者进行 8个月~3年的随访。采 用术式 l者 28例 ,术后早期 出现颈 5神 经根麻痹者 2
例 ,远期术前症状复发 出现 不全 瘫者 3例 ,二次手术行疤痕切除减压术。采用术式 2者 30例 ,术后 出现颈 5神 经根麻痹肩
者 ,用尖刀 dx,b分离 ,以免 造成硬 脊膜撕裂 进而 导致脑脊 液漏 出。颈 3-6或颈 7开门间距为 l~1.5厘米 ,依次将棘突与 门轴侧 用上述 1O号丝线打结 固定 。如发现有 门轴断裂者 ,要切除该节 段椎板 ,以防术后发生 “关 门”现象导致 医源性瘫 痪 。颈 2椎板 下缘及颈 7或胸 1上缘用咬骨钳潜行扩大,使之形成斜坡状,以 免术后上下处边缘 因脊髓漂移形成卡压 。术毕 留置负压引流管 , 引流液量少于 50毫升,日时拔除引流管 ,一般需 2 ̄3天 。采用全 椎板切除者 ,先采用 Magefl技术行颈 3~6侧块 、颈 7椎 弓根 (该 节段侧块小 )钉棒 内固定 ,全椎板 减压方法与单 开门相近 。必要 时应用高速磨 钻结 合超 薄型 l毫米 椎板钳咬除其椎板 ,减少对 颈脊髓 的影响(因颈椎管有效空间非常有 限)。 1.3 菊物 治 疗
颈椎侧块钉-板(棒)固定技术的应用
S c u n, 1 0 2 P. Chn 、E— i; n y e me ih a 6 0 7 , R. i a mal wa g u @ dma lcr 、n i、 o c n C r ep n ig a t o :WANG e o rs o d n uh r Yu ,E— i : n y e me mal wa g u @ dma lc r.n i.o c n
s e o i n 1 n . s i a o d n u o i r ma i . M u ce s r n t 3 4 t n ss i ,a d C2 p n lc r e r f o n 1 5 b s l t e g h - .Th a k l g a i g s s e wa s d i e Fr n e r d n y t m s u e n
维普资讯
中 国修 复 重 建 外 科 杂 志 2 0 年 1 第 2 07 o月 1卷 第 1 o期
颈椎侧块钉一 ( ) 板 棒 固定技术 的应用
王 跃 唐 六 一 胡 豇 刘仲 前 张斌 吕波
【 摘 要 】 目 的 总结 颈椎 侧 块 螺 钉 固 定 技 术 在 颈 椎 后 路 手 术 中应 用 的临 床 经 验 。 方 法 2 0 年 9月  ̄ 2 0 01 06
年 1 月 收 治 颈 椎创 伤 与 疾 病 患 者 8例 , 6例 , 2 ; 龄 2  ̄ 7 1 男 女 例 年 8 8岁 。 伤 6 , 突 和 椎 板 均 有 不 同程 度 损 伤 ; 椎 创 例 棘 颈 管 狭 窄 及 脊 髓 神 经 纤 维 瘤 各 1例 。合 并 关 节 突 绞 锁 2例 , 不全 瘫 痪 者 5 。肌 力 3 例 ~4级 。6 创 伤 患 者 神 经 功 能 评 价 采 例 用 F a kl 分 , 前 c级 2例 , 级 3例 , 级 1例 。 钉 植 入 采 用 Magl 法 , 植 入 螺 钉 4 枚 , 中 c 4 , 。 枚 , rn e 评 术 D E 螺 re 方 共 0 其 枚 C6 C 2枚 , s 枚 , s 枚 , 1 c 4 C 6 c 2枚 , T 6枚 。 结 果 术 后 8例 获 随 访 6 4 ~ 5个 月 , 均 1、 个 月 ; 平 41 x线 片 示 骨 折 脱 位 复 位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方式探讨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方式探讨颈椎椎板开门手术,即椎板(管)成形术,通过外科手术将椎板一侧或双侧切开,使椎板向后外侧移位以扩大椎管。
最早由日本平林和中野报道,后经许多学者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并提出了改良的手术方法。
一、颈椎单开门手术适用于:颈椎单开门手术适用于:1.严重的颈椎椎管狭窄,狭窄范围在3个节段以上,甚至全颈椎广泛退变增生并有脊髓压迫的患者。
原发性椎管狭窄症者,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小于0.75,或椎管绝对值低于12mm者。
其中尤以一侧症状为重而另—侧较轻者更适合于本法。
2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呈连续型、混合型或间断型,累及范围广泛。
此外,当局灶型骨化物直径超过椎管直径50%,前路手术风险太大时,应首先考虑行后路手术。
3.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至少有3个或3个以上椎节受累。
4.某些颈椎病或颈椎创伤患者经颈前路减压并植骨融合术后,合并椎管狭窄症、或椎管后方黄韧带肥厚或皱褶对脊髓造成压迫者。
尤其是MRI矢状位成像显示脊髓呈串珠样改变者。
5.黄韧带钙化症,虽不多见,但可引起椎管狭窄症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需行后路减压。
为更多地保留颈椎后结构的完整性,此种术式更为理想。
禁忌症:1.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病程长,脊髓已变性,四肢肌肉萎缩,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者。
2.颈椎有明显的节段性不稳,尤其是前结构有损伤或病损的病例,尚未愈合者。
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方式1.伊藤法:”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于开门侧将植骨块通过钢丝或尼龙线固定于掀起的椎板和小关节间。
2.锚钉法:单开门椎管成形结合侧块螺钉内固定。
3.微型钛板固定技术:即通过微型钛板在掀起的椎板和同侧侧块之间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对开门侧形成真正的刚性支撑,维持脊柱后结构固定在手术时的位置。
以上方式是以改进发展形式出现的,是许多骨科学者尝试对传统的单开门进行有益的改良一步一步形成的。
时间上是从早到晚,技术上一代代进步,治疗效果力求更好。
三、对比1.伊藤法伊藤法是传统的关节囊悬吊法,即用粗丝线或尼龙线将掀起的椎板缝合固定在“门轴侧”的椎旁肌或小关节囊上。
Axis颈椎侧块钢板螺钉治疗下颈椎不稳
41 应 用解剖 .
Ai颈椎侧块钢 板 内固定 术治疗 下颈椎 不 x s
稳主要涉及以下解剖 内容。① 侧块 : 侧块位 于颈椎体的后外
斜 约 2 。 3 ̄以 避 开 椎 动 脉 【 5 2, 。
孔后壁 的垂直距离男性 为 1 . ~1 . l, 0 4 2 2mT 女性 为 9 3~1 . l . 08
m m
。
③颈神经根 : 神经 根从 侧块前方 通过 , 颈 位于椎 间孔
的下部并 占据 了横突间孔 的下半部 。颈神经根走行 于 内上、 内下及外下 3 区域 内, 个 外上 区为惟 一 的安全 区【 , 3 可见 由 J 侧块后方中点 或稍 内侧 进针 并 向外 上倾 斜 时最 为安 全L 。 5 】
级3 , 例 D级 1 。固定 2节段 者 1 , 例 3例 3节段 者 5例 , 4节
段者 2 。 例
2 治疗 方 法
2 1 内 固定 器材 . 22 手术方 法 . 采用 内固定 材料 为 Sf o 公 司设 计的 om r a
A i钛 金 颈 椎 侧 块 钢 板 。 xs
脉: 椎动脉起 自锁骨 下动 脉 椎 体前 方 , c ~c 横 突孔 穿 2 6 向上直行 。将可视侧块分 为 4等份 , 动脉的投影位 于 内上 椎
曹顺 海 尚景利
4 讨 论
颈椎侧 块钢板螺钉 治疗下 颈椎不稳 症 的最大 优势是 可 提供 和前 路钢板同等甚 至更 大的生物 力学 稳定性 u 。颈椎 J 骨折 、 脱位或肿瘤或退 变性 不稳定 , 需要后路减压 、 复位 或肿
颈椎后路单开门改良手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改良手术Centralpiece钢板在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XXX脊柱二科XXX、XXX、XXX、XXX、XXX、XXX、XXX病例介绍:XXX,男性,52岁,主诉:左手麻木1年,加重伴四肢麻木、行走无力1月;查体:颈椎平直,颈椎活动正常;颈4棘突两侧压痛;颈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双侧(+);右上肢肌张力增高,左侧正常;右侧肱三头肌反射亢进,左侧正常;右手虎口区、前臂桡背侧刺痛减弱;四肢肌力检查未见异常;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双膝、跟腱反射活跃;双侧霍夫曼氏征(+);提睾反射双侧未引出;位臵觉正常。
颈椎X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4-5、5-6椎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颈椎MRI:颈4-5椎间盘突出,同水平脊髓受压明显,可见异常高信号影;颈椎CT及三维重建:颈3-5椎体后缘可见条状不规则钙化影,硬膜囊轻度受压,椎管最狭窄处约5mm,硬mmol/L膜囊受压;7段血糖监测:晨起:6.60mmol/L,早餐后:8.2 mmol/L;午餐前半小时:5.2mmol/L,午餐后2小时:9.0 mmol/L;晚餐前半小时:7.2 mmol/L,晚餐后2小时:7.1mmol/L;睡前5.8 mmol/L。
术前JOA(17分法):8.5术前诊断:1、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孤立型)并脊髓病;2、糖耐量减低。
手术名称:颈4、5后路减压,椎管成型,centralpiece钢板螺钉固定术。
概述在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和其它类似疾病指导的多节段的脊髓受压或神经根受压,颈椎椎板成形术能成功的完成减压。
椎体成形术失败导致再次狭窄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铰链的闭合。
各种不同的技术被用来维持椎板的开门状态。
最理想的是有一种能固定椎板的方法,技术上直观且固定牢靠,同时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损伤,失血和手术时间。
CENTERPIECE钢板内固定系统正是这种能在椎板开门手术中获得这些效果新型钢板。
有关椎板成型术和固定椎板的技术问题,一直在不停的商讨,二这套钢板已证明在生物力学上与现行的技术是相同的。
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固定术
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固定术1. 适应症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固定术适用于:1、颈椎骨折脱位,不论屈曲压缩或分离屈曲,有或无关节突交锁,可合并脊髓损伤。
此类损伤虽可经颅骨牵引而复位,但由于棘韧带、黄韧带、后纵韧带等损伤,在愈合之后颈椎常失去稳定性,或椎体骨折愈合失去前方高度而致颈椎反曲,都可以致脊髓损害,故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2、椎板切除减压的适应证为椎板骨折下陷压迫脊髓,进行椎板切除的另一考虑是探查并治疗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脱位一旦复位后,对脊髓已减压,但对脊髓肿胀及内部变化,则仍未减压,如对其进行局部冷疗或切开硬膜软膜减压,则需椎板切除。
应限于全瘫及严重不全瘫。
3、对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由于椎体前骨桥连接已不能复位,但椎弓对脊髓有压迫者,亦可切除压迫的椎板进行减压。
此类情况,脊髓受压还来自脊髓前方的椎体,需视何处压迫较重,则行该处减压。
2. 禁忌症对骨折脱位但椎体严重粉碎病例,已失去中、前柱稳定性,则不宜再行椎板切除破坏后柱稳定性。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一般病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除关节突有交锁者,多数病例可得到复位,从而也使脊髓减压。
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及早安排手术。
但对伤后6h以内的完全截瘫估计非脊髓横断者,严重的不完全截瘫,拟早期治疗脊髓损伤者,则不必等待。
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可在数小时内手术复位治疗脊髓损伤。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切口显露项部正中切口,显露脱位间隙上下4个椎板。
2、脱位复位对无关节突交锁者,使头后仰即可复位,有关节突交锁者,在颅骨牵引下,以小骨膜起子或剥离子插入关节突关节至脱位下关节突前方,以下位上关节突为支点,稳妥而缓缓向后撬下关节突,即可使其回到下位上关节突后方,此时减轻颅骨牵引重量并使头后仰,即可复位。
由于颈椎关节突短而平,其前方为脊硬膜侧方,插入剥离子并无损伤脊髓之虞,但不能向中线滑动,因此必须很稳妥,复位多无困难。
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和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
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和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目的:对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与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择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行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的观察组及行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
结果:无论在JOA评分方面,还是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AS)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法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标签:脊髓型颈椎病;JOA评分;轴性症状;颈后路;椎板成形钉板系统;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脊髓型脊椎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由于患者脊髓或者其硬膜囊平面多处受压及脊髓血供缺乏而导致的脊髓功能进行性退变的一种疾病[1]。
脊髓型脊椎病在临床实践中一旦被确诊,并且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原则上应该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2]。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内固定手术和侧块固定全椎板减压手术的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轴性症状的出现率,对比性分析上述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患者均为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其中男13例、女10例;均经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查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及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例)与观察组(12例)。
对照组男6例、女5例,年龄36~72岁,平均(56.8±4.2)岁;观察组男7例、女5例,年龄37~71岁,平均(56.4±4.6)岁。
所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痉挛、亢进等临床症状。
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74虫垦塞旦医型垫!Q生!旦筮!!鲞筮!!翅£塾!塑塑!』螋!堕型堡型壁熊丛鲤i垡堡垒竖:垫!Q:!!!:i!:丛!:!鱼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李宏九李志伟曹海云周献伟张晓辉【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 PL L)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加例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对其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结果随访8个月~3年,平均20个月。
按J O A疗效评定标准,平均改善率为70%,优10例,良7例,可2例,差l例。
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后路减压侧决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能有效改善颈椎管狭窄。
避免全椎板切除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抬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减压术;内固定后路减压手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 PLL)的有效术式,然而其破坏性较大,并发症较多。
近年来随着侧块螺钉的应用,明显减少了单纯后路减压的诸多弊端,提高了手术疗效。
自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O PL L20例,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7~65岁,平均52岁。
病程3个月一4年,平均20个月。
累计3个节段10例,4个节段7例,5个节段3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的感觉减退,双手握力下降.双下肢行走不稳,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1.2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x线、C T及M R I,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O PLL的类型、形状、纵向及横向生长范围,并测量椎管前后径及骨化灶厚度。
1.3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保持头高脚低。
后正中切口,骨膜下剥离椎旁肌肉,显露至两侧关节突外缘,根据脊髓受压的节段进行全椎板切除减压。
采用M ager l方法,即螺钉的进入点位于侧块中心内上侧2眦,,钉的走行方向约向外侧倾斜20。
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在颈椎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关 键 词 颈 椎 创 伤 性 不稳
侧 块 钢板 螺钉 内 固定
中图分 类 号 : 6 1 5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7 8 (0 8 0—0 40 R 8. A 10 —5 5 20 )913 —3
自从 16 94年 Ro- a l 首 次 介 绍 了颈 椎 侧 yC mie l
可直 接看到交锁 的关节 突 , 复位 过程较 为直接 , 可 并
椎板骨 折小关 节 不 稳 ,如 颈椎 前 、 中柱 未 破坏 ,可 行 2 节 段 固定 ,若 合 并 椎 体 爆 裂 骨 折 ,应 连 同 个 上、 下相邻 2 个节 段一 起 固定 ( 固定 3个 节段 ) 。外 伤性颈椎 骨折脱位 一般应行 双侧 固定 ; 单侧 小关 节 脱位、 半脱 位或骨折 而对侧 小关节及 颈椎前 、 中柱 结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 0 8年第 2 卷第 9期 1
JMe er& Pa o. 1No9 S p20 dTho rcV 12 , . ,e 0 8
・ 述 与讲 座 ・ 综
侧 块钢 板 螺钉 内固定在 颈 椎 外科 中的临 床 应 用
徐 鸿 育
’
不稳 。( ) 并 颈 椎 管 狭 窄 、 稳 定 的 脊 髓 损 伤 。 5合 不 () 6颈椎前后柱 结 构均 破坏 、 椎节 不 稳 者 。( ) 骨 7无 折脱 位型颈 脊髓 损 伤 。固定 范 围 : 提供 足够 坚 在
固内固定 的基 础上 ,固定和植 骨融合 范 围尽可 能选 择最短 节段 ,最大 限度 地保 留颈椎 活动 功能单 节段
11 颈椎创 伤性 不稳 .
包 括单侧 或双 侧小 关 节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路减压侧块螺钉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
症
作者:徐鸿育,谭家昌,杨有猛
【关键词】颈椎管狭窄症
颈椎管狭窄症合并下颈椎退行性不稳,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疗效好,但减压术后如何提供颈椎的稳定,值得商讨。
我们采取后路减压术后行双侧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9年4月至2004年5月,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并下颈椎退行性失稳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53~81岁,平均58.5岁。
其中,颈肩痛者3例,神经根症状者11例,脊髓症状者13例,神经根症状与脊髓症状并存者6例。
所有病例均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加重,脊髓MRI出现T2W1高信号,患者要求手术。
所有患者均摄中立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和颈椎MRI,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矢状径与椎体中矢状径比均小于0.75,退行性颈椎管狭窄者表现为椎体后缘骨刺突入椎管、黄韧带肥厚等。
过伸过屈位X片显示受压平面椎体间角度位移超过10°,或水平位移超过3mm,颈椎生理曲度中断。
颈椎管狭窄症并下颈椎退行性不稳诊断明确。
1.2 手术方法俯卧位,常规局麻。
由浅入深,逐层麻醉后,颈后正中纵切口,自C2 ~T 1 ,暴露C3~7 棘突和两侧椎板,暴露C 3~
7 两侧上下关节突及其外侧缘,以便确定侧块的中点。
采用Magerl 技术,进钉点为侧块中点内上2~3mm处方向,向头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平行(30°~40°),以避免损伤神经根,向外侧与矢状面成25°夹角,以避免损伤椎动脉。
先用限深钻头钻孔,边钻孔边用无损伤探子探测前方、四壁有无穿透感。
无异常后,用试模选取适当长度及弧度的钢板,依测深器量取螺钉长度,一般12~14mm,螺钉粗为3.5mm,旋入螺钉,依次行两侧侧块螺钉钢板固定。
侧块螺钉钢板固定成功后行椎板减压。
采用掀盖式椎板切除术(桐田法),切除C 3~7 椎板,剥离并切断粘连的黄韧带,使此节段脊髓得到充分减压,探查脊髓无异常变化。
减压满意后,取明胶海绵覆盖在暴露的硬脊膜表面,防止术后粘连,皮下置细胶管引流,依次逐层缝合切口。
1.3 临床随访和评价方法对于13例脊髓征和6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者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法[1]评价功能状态。
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
疗效根据改善率分为四级,优:改善率为75%及以上;良:改善率为50%~74%;可:改善率为25%~49%;差:改善率25%及以下。
对3例颈肩痛和11例神经根症状患者的疗效评价为四级,优: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良:症状明显改善偶有发生;可:症状改善,频繁发生。
差:症状不减轻或加重。
1.4 结果随访4~18个月,平均15个月。
13例脊髓征和6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者术前JOA评分为(9.49±1.95)分,术后为(14.64±3.15)分,差值为(5.15±1.20)分,改善率为74.3%。
优11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
对3例颈肩痛和11例神
经根症状患者,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2.8%。
复查颈椎动态X片,原椎体角度位移及水平位移均消失。
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及内固定并发症。
2 讨论
发育性椎管狭窄椎弓根变短,椎管矢状径变小,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膨出、突出,椎板增厚黄韧带增厚松驰,小关节增生肥大,向椎管内聚等退行性改变,加重了椎管的狭窄,导致颈椎内脊髓的活动空间,即储备空间减少甚至消失,可引起脊髓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脊髓压迫。
而退行性颈椎不稳症是颈椎退变过程中间阶段,此阶段颈椎间盘高度降低,关节囊松弛,椎间异常活动,使颈椎结构无法维持生理平衡而导致椎体位移超出其生理限度,不稳的颈椎会对脊髓神经根造成动态性压迫。
尤其是椎管狭窄者,由于储备空间少,椎节位移所引起的脊髓或神经根、椎动脉受压更加明显[2]。
后路椎板减压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传统手术之一,可直接解除椎管后壁的压迫,并使脊髓后移而间接缓解前方的压迫。
减压后,颈椎管矢径扩大5~15mm。
由于颈椎生理前凸,根据“弓弦原理”,脊髓后移,突出物和硬膜囊之间摩擦力量和频率减少甚至消失,炎性肿胀渗出得到消退吸收。
相对单开门或双开门等椎管成形术而言,减压更彻底。
但是由于减压范围较大,使颈椎解剖功能的完整性遭受破坏。
根据脊柱三柱学说,手术切除了后柱,易造成颈椎不稳定,加剧了原来的存在的颈椎不稳定,极易导致晚期发生滑椎或颈椎畸形,使症状加重,影响远期疗效[3]。
故后路减压的同时,提供有效的颈椎稳定很有必要。
颈椎的侧块位于椎体的后外侧、椎弓根和椎弓的结合部,由分别向头侧突出的上关节突和向尾侧突出的下关节突组成,左右各一。
相邻节段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小关节,并将侧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骨性柱状体。
双侧的小关节和侧块同前方的椎体及椎间盘一起构成颈椎的椎间关节并形成三个相互平行的骨性圆柱,这种结构形成了颈椎稳定的基本框架[4]。
自从Roy-Camille采用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固定技术以来,相关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使该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物力学实验证明,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使颈椎在屈曲位上的节段稳定性增加了92%,伸直位上增加了60%,同时还能提供旋转稳定性[5]。
只要熟练掌握进针点及进针角度,就不会损伤神经根、椎动脉及脊髓。
其手术技术相对简单,安全性较好,于创伤性的下颈椎不稳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组病例亦证明,在治疗退行性下颈椎不稳以及预防颈椎后侧大范围减压后颈椎失稳方面提供确切有效的固定。
Magerl法为斜进钉,螺钉长度较长,固定的稳定性取决于螺钉的长度及直径,所以其生物力学优于Roy-Camille技术。
术中是否需要植骨,说法不一,由于关节间有加压作用,许多人报道并无太大差别,故我们没有采取植骨。
总的来说,尽管较前路植骨融合而言,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不能恢复脊柱的高度,但其提供可靠的固定强度,可早期活动,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是后路提供脊柱稳定的理想手术。
参考文献:
[1]Yonenobu K,Okada K,Fuji T,et al.Cause of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following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myelopathy[J].Spine,1986,11:818-823.
[2]李家顺,贾连顺.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68.
[3]赵定麟.脊柱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70.
[4] Joseph S,Torg.Athletic injuries to the head neck and face [M].Second Year Book,1991:372-373.
[5]马向阳,尹庆水.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