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与城市发展关系规律总集
论商业地产与城市运营的关系
![论商业地产与城市运营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18d642b4b73f242336c5ff6.png)
论商业地产与城市运营的关系编辑:王国兴大中华区首席解决方销售顾问前言我们在做战略规划时,都明确,保证战局获胜的条件是占据天时、地利与人和三个关键因素。
对与市场营销人员,如何研究地利这个因素?我这里有个很简单和快捷的法门,就是把该区域内大型商业地产案的研究报告找到,那该区的地利因素就一清二楚了,学会借势是销售战略专家的必备技术之一。
我这里推荐杨建伟先生的《论商业地产与城市运营的关系》的文章,旨在希望各位了解商业系统对城市运营的作用。
杨建伟先生历任国美电器总部总裁助理;浙江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台州赤城大厦购物中心总经理;江南摩尔商业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曾全面负责:嘉兴江南MALL(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苏州东盛步行街(6万平方商业面积/市场调研/商业规划/业态布局/交通组织设计)温州欧洲城(13万平方商业面积/商业规划改造/盈利模式调整/业态布局设计/主力店招商/顾问管理)台州赤城大厦(2万平方商业面积/业态布局/全面招商/开业策划/经营管理)东阳海德广场(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项目定位/主题概念/商业组团/业态布局/)泰州坡子街(7.7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商业定位/商业规划/主力店招商)等大型商业项目的定位、规划、招商及全面经营管理,目前兼管铜锣湾集团华东区的拓展、管理工作, 2004年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商业地产联盟评为中国商业地产十大杰出操盘手;2005年杭州鸿伟摩尔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还被为中国商业地产十大卓越服务机构(正文)一、关于城市运营城市运营就是把城市作为重要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并增值。
其实质,就是以市场化的手段和法律允许方式进行城市综合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如土地、道路,自然的山、河、建筑等硬的资源,还有自然环境质量、生态、人文、历史以及城市居民的素质和精神面貌等一些软的资源。
如何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把城市软硬资源有效地推向市场,使城市的财富增加,这是城市运营问题的关键。
通史复习: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隋唐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af1f0c8fd0d233d4b14e6996.png)
• 2、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 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 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 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 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 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 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 •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 •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
•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伍素质。 • 唐初统治者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 唐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思想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收并 蓄、影响深远。
● 重点阐释
1.三省六部制
沿革:魏晋时期形成三省体制,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期完善。 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最高行 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一一主管户口、赋 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 ──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 2、(2009高考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 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 3、(10年福建卷)《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 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 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 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4、(10年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 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 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商业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以临沂市商业经济建设为例
![商业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以临沂市商业经济建设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fd39de28ea81c758f57881.png)
、
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我国商业经济 的巨 大发展 ,形 成了新 型的 商贸城 市 ,带动了城市化 水平 的不 断提高 近 年 来, 临 沂 市 商业经 济有了巨 大的发展 ,对 临沂市城 市化 水 平提 高 产生 了积极的影 响。
( 城市人 口的规模扩大,城市人口的比重提高 一)
均纯收 入 达 到 了 2 5 元, 增 长率 为 86 扣 除物 价 因 03 %, 素增长 了77 %,人均 消费 支 出 为 14 元, 长 了 1 %, 28 增 7 职工年 平均工 资为 50 元,增长 了 1. 28 35 全 市职工 ‰ 医疗保险 率达 9%,职工退 休 养老保 险 的 参 保率 高 述 4 10 人 们的生 活质量得 到 了进 一 步提高 。 ‰ 0 随 着商业经 济的快 速发 展。临沂 市的社 会化 服 务 水 平大大加强 目前 ,兰 山区社 会服 务网点 已经 达 到 4 7个 .从 业 人 员J 08 万余 人 ,临 沂 市 市 区各 城 区居 委 在居 民集 中的地 区发展 了 1 大 类 3 2 个 便 民 服 务点 , O 12 基本上做 到 了居 民 衣、食 、 住 、行 不 出居 委 同时 , 兰 山区还积极 创造 条件 实现 由单纯 的社 区服 务向 包括 社会服务,社区经济、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 化等方面的社区综台建设过渡 ( 城镇居 民的市 场经 济意识和 文化 教育素质 大 四) 幅度提高 1 人们 的市 场经济和 商品 经济意 识增强 临沂 市是传统 的农业 区 。居 民的 商品 经济 意 识淡 漠 ,小农经 济思想 普遍存 在。随 着临沂 批发城 的迅 速
作 者 茼夼 : 秣 学勤 ( 9 6 ) 男, 山 东平 邑县人 ,讲 师, 学士 学 位, 区域 经 济 16 ・。
购物中心布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
![购物中心布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1189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5.png)
购物中心布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
购物中心作为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建筑,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利,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购物中心布局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购物中心的布局对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产生直接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购物中心的选址和规模要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能够突出城市的特色和文化。
一个合理排布、设计独特的购物中心能够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游客和消费者,带动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城市规划者需根据城市的定位和文化特色,合理选择购物中心的位置,并注重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环境的打造,以展示城市的形象。
其次,购物中心的布局对城市交通和人流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购物中心通常会聚集大量的人流,因此应合理规划周边的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和停车场。
购物中心的布局应考虑周边道路的拥堵情况,通过设置合理的交通流向,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购物中心内部的通道和走廊的设计也应考虑到人流的分布和路径选择,以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
因此,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需要对购物中心的周边交通和内部通道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人流的流动性。
第三,购物中心的布局与城市的商业发展息息相关。
购物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布局的合理与否对商业的繁荣与发展至关重要。
购物中心应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和需求来规划商家的分类和数量,并合理划分商铺的大小和位置。
一个合理的布局能够促进商家之间的互补和竞争,提升购物中心的整体业态和商业氛围。
此外,购物中心的布局也需要考虑到商家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和便捷的服务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最后,购物中心的布局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购物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不仅能够带来就业机会,还能促进商业、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
购物中心的规模和业态多样性越大,吸引的消费者和游客数量也越多,带动的经济效益就越大。
城市空间规划与商业发展
![城市空间规划与商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533c2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9.png)
城市空间规划与商业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规划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而如何在城市空间规划的同时促进商业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与商业发展的角度探讨这个话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城市规划与商业发展的关系首先,我们来看看城市规划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对商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城市规划涉及到城市功能分布、交通布局、道路网设计、建筑高度、绿化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都会对商业活动的开展带来影响。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商业区的选择和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商业区的选择应该精准而合理,不能过度集中,也不能过度分散。
精准的商业区布局有利于商家的集聚,从而形成商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另外,在城市规划中,商业区的规划也应当注重细节,包括交通流线的设置、停车位的安排等,这些都会对商业活动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探索城市规划与商业发展的整合模式既然城市规划与商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就需要探索一种整合二者的模式,以实现城市规划和商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1、推行“商业地标式城市规划”当前,一些新兴城市已经开始了实践“商业地标式城市规划”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核心是,以商业区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节点,将商业区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设计点,人们在城市规划中使用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将这些元素作为城市形象的表现。
这样做既可以使城市空间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和休闲需求。
在这种场景下,城市规划与商业发展得到了更好的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思路。
2、发挥商业及公共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城市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除了具有本身的功能层面外,其内部空间也可以发挥更多的功能,比如可以作为公共活动和服务的场所。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对商业和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重新规划,使之成为城市规划与商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例如,机场的内部空间可以规划成为商业、餐饮、文化等多种服务的集合地。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机场的服务质量,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进驻,使机场成为一个生态优美的城市商业中心,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知识清单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4e8ace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0.png)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知识清单一、商业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商业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人们开始有了剩余的物品,并且产生了交换的需求,商业活动便应运而生。
最初的商业形式往往是以物物交换为主,比如用粮食换取兽皮,用陶器换取工具。
在古代文明中,如埃及、巴比伦、中国和印度,商业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农业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分工细化,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贸易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例如,古埃及通过尼罗河与周边地区进行贸易,交换粮食、香料和黄金等物品。
在古代,商业的发展还受到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一些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如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
二、城市的兴起与商业的关系城市的兴起通常与商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商业活动的繁荣吸引了人口的聚集,人们为了从事贸易和相关行业而汇聚在特定的地点,逐渐形成了城市。
商业为城市提供了经济基础,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商人的财富积累使得城市能够修建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市场和仓库。
同时,商业的需求也推动了城市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依靠海上贸易迅速崛起,成为了当时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在中国,唐宋时期的开封、扬州等城市,由于商业的繁荣而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
三、商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1、促进经济增长商业活动带来了资金的流动和财富的创造,增加了城市的财政收入。
商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金融、服务业等,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2、提供就业机会商业领域涵盖了众多的行业和职业,从零售商、批发商到运输工人、金融从业者等。
商业的繁荣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减少了失业问题,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3、推动城市建设商人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们投资建设商业设施、住宅和公共建筑,改善城市的面貌。
同时,商业的需求也促使城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4、促进文化交流商业活动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
城市中的商业区规划与经济发展
![城市中的商业区规划与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f177a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5.png)
城市中的商业区规划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是每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业区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区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理的商业区规划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城市中的商业区规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商业区的定义与重要性商业区通常指的是城市中进行商业活动的集中区域,包括零售店、办公楼、娱乐场所、餐饮等。
商业区的设置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商业区规划能够:1.集中资源:商业区的集聚效应使得商家能够共享资源,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提升形象:一个繁荣的商业区能够吸引游客和外来投资,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3.促进就业:商业区的存在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商业区的规划原则城市商业区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功能性原则商业区应根据城市的功能需求进行规划,确保商业活动与周边生活、交通、文化等功能相辅相成。
首先,商业区的选址要与居民区、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相近,以方便顾客的出行与消费。
2. 可持续性原则商业区的发展应考虑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鼓励使用绿色建筑、减少交通排放、增加公共空间等,旨在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3. 灵活性原则商业区的发展应具备灵活性,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商业区应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以便于引入新兴业态。
4. 社区参与原则在商业区规划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应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和商家的意见,确保规划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提高居民的参与感与满意度。
三、商业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 商业区对地方经济的直接贡献商业区不仅是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区域,也是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
商家在商业区的经营活动创造了大量的税收,为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同时,商业区的零售、餐饮和服务业等多种业态的共同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的经济活力。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知识清单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aaacf6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1.png)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知识清单一、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商业,简单来说就是商品交换的活动。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当人们开始有了剩余的产品,便产生了交换的需求。
最初的商业形式非常简单,可能只是在部落之间进行以物易物。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商业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在古代,商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
交通不便、货币不统一、政策的制约等都影响着商业的规模和范围。
但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业中心,比如中国古代的长安、洛阳等。
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商业开始复苏和发展。
城市中的行会组织逐渐兴起,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和保护。
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他们通过贸易积累了财富,并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商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更广阔的市场来销售产品,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商品能够更快速、更便捷地流通。
同时,金融行业的发展为商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股份公司等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应运而生。
二、城市的兴起与演变城市的出现与商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古代,一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方逐渐成为人们聚集和交换商品的场所,从而形成了城市的雏形。
早期的城市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政治和军事中心。
但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功能逐渐多样化。
不仅有了市场、商店,还出现了手工作坊、客栈等。
在欧洲,中世纪的城市通过与封建领主的斗争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城市居民开始制定自己的法律和规则。
这为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业革命后,城市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
同时,城市的功能分区也越来越明显,出现了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现代城市则更加注重生态、文化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同时,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个城市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三、商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经济方面商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商业区规划与商业发展
![城市商业区规划与商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26b0e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1.png)
城市商业区规划与商业发展商业发展是一个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商业区规划作为商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城市商业环境的营造和商业综合体的建设。
本文将从城市商业区规划与商业发展的关系、城市商业区规划的要素、商业发展的模式、城市商业区规划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商业区规划与商业发展的关系城市商业区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促进商业发展。
城市商业区规划可以引导商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商业交流与合作,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商业发展则为城市商业区规划提供了实践和应用的基础,商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商业区规划的方向和策略。
二、城市商业区规划的要素城市商业区规划的核心要素包括商业用地的选址、商业设施的布局、交通与物流、环境与绿化、人流与客群等。
商业用地的选址需要考虑人口分布、经济潜力、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商业区的规模和规划布局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商业设施的布局需要考虑商业综合体的类型、功能和定位,以及商业设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提供良好的商业体验和便利的购物环境。
交通与物流的规划则需要考虑商业区的交通连接性和物流配套设施,保证商业区的可达性和货物运输的便捷性。
环境与绿化的规划需要注重商业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设计,提供舒适的商业空间和宜人的购物环境。
人流与客群的规划需要根据商业区的定位和功能,对人流流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吸引目标客群和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三、商业发展的模式商业发展的模式包括传统商业模式和创新商业模式。
传统商业模式主要依赖于商业设施的数量和规模,通过不断扩张和租赁商业用地来实现商业发展。
创新商业模式则注重商业的差异化和特色化,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来实现商业发展。
创新商业模式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商业概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以及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体来实现商业发展。
四、城市商业区规划的挑战城市商业区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城市土地资源的限制、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竞争压力和风险等。
城市管理中的城市商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城市管理中的城市商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3a26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4.png)
城市管理中的城市商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商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城市商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管理中的城市商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观点。
首先,城市商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商业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
城市商业活动的繁荣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税收增长。
例如,一个繁荣的购物中心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还能够带动周边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其次,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商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商业的规模和质量。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商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就越大。
例如,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往往拥有更多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商业企业进驻,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
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商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促进了商业创新和发展。
在城市管理中,如何促进城市商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商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来吸引商业企业进驻,促进商业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商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贷款、培训等支持,帮助商业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城市管理者还应注重城市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市商业和城市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商业布局、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等方式实现。
例如,合理规划商业区的位置和规模,可以避免商业资源的过度集中,提高商业服务的均衡性和覆盖面。
同时,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商业活动的便利性,促进商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此外,城市管理者还应注重城市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城市与商业
![发展城市与商业](https://img.taocdn.com/s3/m/b254c7f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7.png)
发展城市与商业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商业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商业带动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形象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城市商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服务业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
商业活动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城市吸引更多的人口和投资提供了有力的竞争优势。
现在,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商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新型城市商业以消费者为中心,将商业的重心从实物商品转向增值服务,从单一的经济利益追求转向综合性的社会效益追求,从简单的购物场所转向娱乐、文化、教育和社交等多元化场所的整合。
城市商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转型。
数字商业、智能商业、绿色商业等新业态不断 emerge,需要引导消费者,调整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城市的创新能力。
城市商业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需要追求与城市发展同步,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色和消费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城市商业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发展商业集群、商业街、多元化购物场所,丰富城市民众的消费选择,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同时,城市商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并避免一些对城市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例如,由于城市商业的热度和多样化,我们不能忽视城市商业对于环境的影响。
商业的高密度、高消费、高废弃等因素都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城市商业的规划和发展中,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商业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
总之,城市商业发展不仅是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部分,更是城市文化和形象的一部分。
在城市商业的发展和规划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以推动城市生态的建设和城市持续发展。
商业与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商业与城市的兴起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d5620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2.png)
商业与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一、引言商业与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
商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形式,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而城市作为商业的聚集地,孕育了商业的繁荣与创新。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经济影响和社会变革等角度探讨商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并呈现其相互影响的模式。
二、商业与城市的历史发展商业活动的发展与城市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古代,通过贸易和商业交流,城市开始兴起。
例如,古代的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商业网络而崭露头角。
随着商业活动的日益发展,城市逐渐成为商业的中心和交流的节点。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如威尼斯和热那亚,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贸易网络,成为当时商业活动的中心。
在工业革命之后,商业与城市的关系进一步加深。
城市化进程加速,大规模的工厂和企业开始涌现,这为商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城市成为商业活动的聚集地,商业则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三、商业对城市的经济影响商业的兴起对城市的经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商业活动为城市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多样性的工作岗位。
同时,商业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如物流、金融和服务业等,形成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
其次,商业活动为城市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
商业活动的规模扩大,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消费的增长。
这促使城市增加了税收收入,提高了城市的财政实力,使城市能够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文化事业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四、城市对商业的影响城市的发展也对商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作为商业的聚集地,提供了商业活动所需的便利条件和基础设施。
例如,城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便于商品的运输和流通。
城市还拥有多样化的人口结构和消费群体,为商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其次,城市的文化和创新活力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以其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为商业提供了灵感和机会。
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652b5db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6.png)
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城市和商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
城市提供了商业发展的基础,而商业则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支持。
这种内在联系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城市和商业发挥着共同作用,对于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城市和商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城市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商业则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增长。
城市的规模和商业的种类及数量是相互影响的。
商业发展越多,城市的规模越大。
城市规模越大,商业发展就越好。
这种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城市和商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在城市规划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城市规划的基础是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人的生活环境。
商业有助于建立这种基础,并且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提供的支持。
商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来支持城市建设。
这种发展的持续性对于城市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人们对城市的新型发展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城市和商业的内在联系还在于它们的积极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与各种行业的优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城市的繁荣发展让人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我价值。
而商业发展则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和探索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这种发展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上做出贡献。
这些都是城市和商业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的美好愿景。
总之,城市和商业是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城市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支持和动力,它们的内在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断地推动城市和商业发展前进。
因此,城市和商业的内在联系应被认为是所有发展人员的首要任务之一。
尽管这些联系在实践中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它们在城市和商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观察和深入理解这种联系将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目前城市规划与商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商业街区规划与城规划的关系
![商业街区规划与城规划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0b552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9.png)
商业街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作者:王慧红
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4期
摘要:商业街区与城市规划都是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
本文通过几
个例子分析了两者的概念、相互存在的关系和目前我国商业街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商
业街区规划和城市规划协调发展对现代城市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商业街区规划;城市规划
最初的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活品质恶化、人类生活及经济活动等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
而现代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土地使用模式对人类生活、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
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带来了同样急剧增长的空间需求和能源需求,城市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却无法避免地受到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
为了满足城市的“需求”在一些大中城市城市化进程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渴望回归自然,这种迫切的渴望开始使人类主动关注城市规划,2006年4月1日,建设部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开始施行,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商业街区与城市发展各阶段的关系
![商业街区与城市发展各阶段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2a4fff74693daef5ef73d17.png)
商业街区与城市发展各阶段的关系(2009-7-16)商业街区是城市繁荣、城市魅力的展示窗口,它浓缩历史文化、体现地域特色、反映城市风貌,是城市的精华。
就像香榭丽舍大街代表了巴黎的繁华和浪漫,曼哈顿第五大街引导了时尚与潮流,上海南京路则展示了中华第一街海纳百川的独特和魅力。
城市的发展一般都经历兴起、大都市形成、城市郊区化、旧城改造等几个阶段,商业街区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城市兴起阶段商以城在,城以商兴,商业的发展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繁荣则以商业发展为条件。
欧洲早期城市的出现和兴起大致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由原先的政治军事中心(如西欧封建领主的庄园领地、城堡等)和商品交换的市场融合在一起发展而来。
其间经历了“城”、“市”分离到二者融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另一种是手工业或商业、贸易自然繁盛的结果。
不管哪一种,商业在城市的兴起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城市也为商业的集中和发展提供了保证。
我国城市的起源,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政治因素,如北京、洛阳等城市,因其为政治中心,城市得以发展;二是资源因素,如发现煤、气、油、金属等矿藏,如大庆、克拉玛依、大同等城市皆由矿而兴;三是军事因素,如旅顺、威海等均为军事战略要地;四是交通因素,如广州、上海等,地处水陆要道,作为交通枢纽,便于贸易发展,城市因此而起。
而城市的兴旺,仍与商业密切相关。
1、“城”与“市”的融合。
“城”和“市”最早并不属于同一个经济范畴。
“城”起初主要是作防卫而围起的墙垣,是一种防御性的堡垒,也可称城堡、城池等。
而“市”的概念则是指进行贸易和交换的场所。
随着市场的稳定发展,城市的轮廓也日益清晰。
作为军事堡垒、政治中心的“城”,其生活和交换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市”的出现;而“市”出于对安全和便利的需要,对“城”的依赖也与日俱增。
“城”与“市”最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政治、军事、经济功能的完整意义上的城市。
城市中的商业活动与经济发展
![城市中的商业活动与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84240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1.png)
城市中的商业活动与经济发展引言城市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活动作为城市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本文将探讨城市中的商业活动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并分析商业活动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
商业活动的定义与形式商业活动可以被视为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
它不仅包括零售、批发、服务业等传统形式,还涵盖了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兴模式。
城市中的商业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零售商业:包括商场、便利店、专卖店等,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批发商业:为零售商提供商品的供给链基础,通常位于城市的工业区或物流中心。
3.服务业:包括餐饮、旅游、金融等,服务业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4.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业交易,打破了地域限制,推动了新的消费方式。
商业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就业商业活动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每当新商家开业,往往会直接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例如,在一个繁忙的购物中心,商店和餐饮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求职者,促进了当地就业。
刺激消费商业活动的繁荣、大量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刺激了城市居民的消费。
消费者通过购物、用餐、旅游等行为,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特别是在节假日,商家的促销活动往往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形成短期的消费热潮。
增加税收商业活动的兴盛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收益,也为城市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税收。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缴纳各种税费,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等,这些税收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可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等。
促进城市化进程商业活动的集中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迁移,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随着商业中心的形成,周边地区也会逐渐发展起来,形成新的居住区和商业圈。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挑战与机遇尽管商业活动对城市经济发展贡献显著,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商业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
![商业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6b49045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f.png)
商业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
朱成钢
【期刊名称】《上海商业》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九百集团成立10年了,10年历程,走了一条意义深远的路。
现有的区
属商业中有成长性的已经不多,但九百集团这10年是不断发展的10年。
这10
年间,销售规模增长3倍,净资产增长1.5倍。
原因很多,主要有三条:一是发展的思路比较冷静,这10年,大多数企业的主流发展思路是做大做强,要进世界500强,有做成功的,但也确实有大量的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这种理念下,消亡了、垮掉了。
九百集团的思路一直很冷静,它一步一步过来,并没有贪大求洋,图虚荣,稳扎稳打,一步步来,所以它会有今天。
【总页数】1页(P13)
【作者】朱成钢
【作者单位】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7.51
【相关文献】
1.“零售+”时代:整合资源做实社区——第十三届全国连锁商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暨第四届中国社区商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盛大举办 [J], 思雨
2.为商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天津市促进商业发展若干规定》解读 [J], 王洋
3.数学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J], 刘德华
4.学语文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J], 龚经雄
5.城市主题公园商业发展论坛纪实——城市主题公园商业发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商业街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论商业街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09acaf643323968001c9236.png)
论商业街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商业也越来越普及,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商业化的窗口,商业街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商业街区规划;城市规划;关系一、商业街的发展状况1.1现代商业街的内涵现代商业街,有人称商店街,是指同类或异类的多家独立的零售商店,餐饮、娱乐、旅店等各种商业!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形成商店集中区,有的商业街是一条或者若干条街区组成,商业街分为步行休闲街和各种商品类型的专业特色商业街,步行街以休闲为主要特征。
有人将商业街列为商业业态的范畴,有人将其列入商业区或者商圈的商学范畴,但不管怎样,步行街是商业社会一个值得关注的商业现象,既与业态有关,也与商业区相关。
商业街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当地居民、游客休闲、购物、娱乐、消费的汇集地;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的象征。
1.2城市规划尤其是商业街区规划是一种经济活动涉及公共利益问题这考验着我国规划的公正性。
城市空间和土地带来巨大的财富,尤其是房价高涨的今天,街区的规划就成了利益集团争夺的目标,商人将城市空间和土地的经济价值最大化,政府的城市规划政策这时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城市规划中的政府行政工作失当主要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包括干预行为的效率太低)和过度干预。
(1)过度干预许多城市为了彰显政绩,一味地吸引外资,不顾城市的合理规划和生态环境,对城市空间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利用。
大规模的开发城市近郊土地,使得国家储备用地越来越少。
发展的欧洲城市,城市内部及城市之间是以斑块绿地,廊道绿化带与郊野森林相连接的,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内部到处是开发的工地,城市之间还在开发的空间,影响了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从而使城市开发及土地使用陷入尴尬的困境。
(2)无效干预由于城市之间的竞争,近年来我国城市开发不顾原有的产业基础、文化基础、物质基础,同类项目一哄而上,低水平的过度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水平指标:人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人均居住面积、住宅消费支出水 平
4、城市经济发展计划、产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 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
1、投资:开发投资额 2、土地开发:土地开发投资、开发面积、土地出让金 3、商品房开发: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年开发量 4、销售:销售额、销售面积、价格、空置量、吸纳量
级,取代了农业时代的 多样化、规模化的现 业 形态出现,
地摊、 集贸市场,商品 代商业出现,如超市、SHOPPINGMALL、
为城市生 活提供基本保 专卖店、精品店等 大型购物中心、旅游
障
商业 地产、物流等综
合 型商 业形态出现
广义性商业的升华转 型, 主题性的购物公 园等极具个性消费的
场所出现
人
自有住宅底商经 营或出租为主
自有住宅底商经营或出租为主,略有少 量商铺销售
商铺基本市场化, 规模化商业、大
销售成为核心赢 型购物形态商业
利手段
中心浮出市场
营业收入+租金 收入
城市发展较为落 后,各种社会配 套设施处在规划 中
营业收入+租金收入+销售收入
土地大批量放出, 各区域住宅逐渐 土地成为热点 推出,市政配套Biblioteka 房地产市场分析的思路、步骤和方法
3。方法
第二步
(二)基本资料的获得
区域经济环境和市场
• 区域经济环境分析
分析
1、总量指标 GDP、人口、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新批三资企业人数、接待入境 旅游人数……
2、结构指标:产业结构及布局、就业人口结构
数据来源
•各地方统计年鉴、统计公 报、经济发展月报、地方 经济信息网、地方政府网 站、中房指数、国房指数、 地方房地产年鉴 •土地、规划部门的政府官 员访谈 •规划、房地产等专业人士 访谈
数量与质量并重
综合发展型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5
房地产发展周期理论,判断区域市场发展阶段
判断因素:
➢GDP增速 ➢人均GDP增速 ➢房地产发展程度
房地产周期理论
市场典型表现
开发商策略
复苏
直接使用人带动市场发展,现楼价格大 无法判断是否真正复苏,所以地价低,
于期楼
没有人买地
发展
地价和房价开始同步上升, 期楼和现楼价格相近,长期投资者开始 进入市场
美金以下;城市化水 ~2000美金;城市化水 4500美金;城市化水 8000美金;城市化水 20000美金;城市化
平在25%以下
平在45%以下
平在45%以上 70%以下 平在70%以上 90%以下 水平在90%以上
商业处于与农业经济 相匹配的原始状态
商业形态出现第一次升 商业形态出现飞 跃, 超越商业范畴的广义商
城
市
25%
化
率
合肥
45% 70%
深圳
85%
95%
2004年人均GDP1670多US$
城市化率38% 多业态的组合、自由的购物空间将出现
企业指数:海尔、美菱、江淮、可口可乐 等
GDP
2000—2001—2002—2003—2004~ 4743—5174—5536—6510—7162~
城市化率92.46%
开始大批兴建
销售收入+租金 收入
销售收入+租金 收入
本土商家发展迅 家乐福、百盛、
猛,或外来知名 易初莲花、北京
商家进驻
华联等外来一线
商业巨头进入
(沃尔玛待进)
合肥商业发展阶段
城市经济发展与商业形式发展的关系界定模型
人
800-1500US$
1500-4000US$
4000-8000US$
8000-20000US$
最佳策略:土地储备;而销售策略是: 分期卖楼
危机
顶点附近、期楼远远高于现楼 地价上升完全不合理,用家退出市场, 市场里的人完全是投资者
一次性卖楼
萧条 价格
地价下跌比房价下跌幅度快, 市场动力是信息不完备者
最优策略:继续卖楼,观望将会付出 更大的代价
阶段: 复苏
均
G
传统商业发展
综合业种的业态
综合性商业形式
转型商业形式
D
消费者价格敏感 多选择,自由购物空间
P
多种需求
个性消费
——欧美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当城市的人均GDP达到4000美金以上时,人们单纯购物的时间会明显缩短,
+
此时融合休闲、娱乐与购物的业态将迅速发展。
城
市
25%
45%
70%
85%
95%
化
率
人均GDP位于1500 人均GDP位于1500 人均GDP位于2000~ 人均GDP位于4500~ 人均GDP位于8000~
合肥商业发展历程判断
发展 阶段
市 场 表 现
销售
赢利
模式
标 志 节 点
起步发展期 动荡低潮期
休整期
复苏发展期 快速增长期
各个居住区、交 通汇聚点出现少 量,且底档次商 业配套
受土地热点效应 影响,商业始终 停滞不前
土地“地震”之后, 规模化的商业形 城市进入修养生息 态出现 期,商业逐渐萌芽 发展
规模化商业、大 型购物形态商业 中心浮出市场
5、房地产景气指数、价格指数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4
第二步
房地产市场分析的思路、步骤和方法
3。方法
区域经济环境和市场 分析
(三)能够反映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的指标
GDP增速与房地产发展关系
宏观经济增长 小于4% 4-5%
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萎缩 停滞
5-8%
稳定发展
人均GDP与房地产发展关系
大于8%
800-1500US$
均
G 传统商业发展 D 消费者价格敏感 P
1500-4000US$
综合业种的业态 多选择,自由购物空间
4000-8000US$
综合性商业形式 多种需求
8000-20000US$
转型商业形式 个性消费
+ ——欧美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当城市的人均GDP达到4000美金以上时,人们单纯购物的时间会明显缩短, 此时融合休闲、娱乐与购物的业态将迅速发展。
高速发展
发展阶段 人均GDP (美元) 需求特征
发展特征
启动阶段
800~3000
生存需求 超速发展 单纯数量型
快速发展阶段
平稳发展阶段
减缓发展阶段
3000~4000
4000~8000
8000以上
生存、改善需求兼有
快速发展 以数量为主,数量与质量 并重
改善需求为主
改善需求为主
平稳发展,以质量为主, 缓慢发展
KPI
房地产指数:“大开发”时期 人口指数:依托城市发展的支撑,外来中 高人才不断进入 商业指数:经济快速发展前提下,城市居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成对商业的需求在 质与量上均急剧提升
KPI
专业卖场、大型购物广场、MALL及个性化 商业形态
外因:国家政策扶持、深港一体化、珠 三角合作发展战略、泛珠三角联盟 内因:外资涌进注入,本地企业蓬勃发展, 外来中高端人才,商业需求急剧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