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最新教材第23课《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ppt课件01名师资料汇编

• 庄子 • (约前369—前
286)名周,宋 国蒙(今河南商 丘东北)人。战 国时哲学家,道 家学派主要代表 人物。与老子并 称为道学之祖。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惊喜的样子)然周 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郢人
遇知 匠人运斤成风,郢人立不失容 己 难
郢人死后,匠石无以为质,无与 言之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擅长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伯 牙 善 鼓 琴
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
志在流水
知 音 难 求
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 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 语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运斤成风 痀偻承蜩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如土委地 迎刃而解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探囊取物 舐痔舔痈 吐故纳新 鼓盆而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学富五车 栉风沐雨
286)名周,宋 国蒙(今河南商 丘东北)人。战 国时哲学家,道 家学派主要代表 人物。与老子并 称为道学之祖。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惊喜的样子)然周 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郢人
遇知 匠人运斤成风,郢人立不失容 己 难
郢人死后,匠石无以为质,无与 言之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擅长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伯 牙 善 鼓 琴
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
志在流水
知 音 难 求
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 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 语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
2019/3/28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运斤成风 痀偻承蜩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如土委地 迎刃而解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探囊取物 舐痔舔痈 吐故纳新 鼓盆而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学富五车 栉风沐雨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解析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0
研读课文
2、为什么匠石和郢人能这样的默契和互相 信任?
相互了解对方与信任对方,是一对知音。
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即使宋元君相信匠 石的技术,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 不会惊慌)他们并不是一对知音。
2020年9月28日
11
4.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 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有 怎样的感情?
我这么做一遍。’ 石匠人
④虽然:即使如此。
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 掉鼻头上的白泥点。即使如 此,我的搭档却死了很长时
⑤质: 古义:对象,文 中指搭档。
间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
今义:性质,本
世,没有人给我当搭档了,
质,质量,物质。
我无法与人论辩了。”
2020年9月28日
8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了一则姓石的匠人 削去郢人鼻尖上的污渍的故事。
15
2020年9月28日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
时期晋国的上大
夫,春秋时著名
的琴师,擅弹古
琴(是琴不是筝
),技艺高超,
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
16
2020年9月28日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 字子期。春秋楚 国(今湖北武汉 汉阳)人。相传 钟子期是一个戴 斗笠、披蓑衣、 背冲担、拿板斧 的樵夫。
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是 庄子所写的,“外篇”的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 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和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 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
《古文二则》ppt教材课件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中心:知音难• 第得五级,知己难求
单巩击固此反处馈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家.列。子•《单,伯•击名牙第此善二寇鼓处级琴编,》相辑选传母自版《文战列本国子郑时样·汤国式问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
• 第三级
2.伯牙如何“善• ”第鼓四级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 怀第五寄级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 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 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心里想着高• 山第四• ,级第五钟级 子期说:“好啊!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单所击想此的处,编钟辑子母期版都文能本领样会式. 伯牙游• 第于二泰级山之阴,卒逢暴雨, 伯牙在泰• 山第•三的第级四北级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第,五级乃援琴而鼓之。
• 后面的四个“善” 表示感叹:好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单.文击中哪此些处地方编可以辑体母现钟版子标期是题伯样牙的式知音?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郢人
《庄子》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中心:知音难• 第得五级,知己难求
单巩击固此反处馈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家.列。子•《单,伯•击名牙第此善二寇鼓处级琴编,》相辑选传母自版《文战列本国子郑时样·汤国式问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
• 第三级
2.伯牙如何“善• ”第鼓四级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 怀第五寄级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 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 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心里想着高• 山第四• ,级第五钟级 子期说:“好啊!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单所击想此的处,编钟辑子母期版都文能本领样会式. 伯牙游• 第于二泰级山之阴,卒逢暴雨, 伯牙在泰• 山第•三的第级四北级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第,五级乃援琴而鼓之。
• 后面的四个“善” 表示感叹:好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单.文击中哪此些处地方编可以辑体母现钟版子标期是题伯样牙的式知音?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郢人
《庄子》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最新语文版初一下册语文第23课《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郢人》PPT课件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在岩石边停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即使宋元君相信匠石的技术, 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不会惊慌)他们并不 是一对知音。
匠人运斤成风,郢人立不失容
郢 人
郢人死后,匠石无以为质,无与 言之
知 己 难 遇
巩固反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蝇翼( ) 寡人( ) 垩漫( )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找出相对 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伯 牙 善 鼓 琴
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
志在流水
子期善听: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知 音 难 求
5.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心: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巩固反馈
战国时 1.列子,名 寇 ,相传 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 汤问》 家。《伯牙善鼓琴》选自 《列子· 。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二、互助释疑
同桌互助、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作家作品
庄子(前369-前286), 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的代 表人物。姓庄名周,字子休,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 人。 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 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 “清静无为”。
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在岩石边停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即使宋元君相信匠石的技术, 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不会惊慌)他们并不 是一对知音。
匠人运斤成风,郢人立不失容
郢 人
郢人死后,匠石无以为质,无与 言之
知 己 难 遇
巩固反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蝇翼( ) 寡人( ) 垩漫( )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找出相对 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伯 牙 善 鼓 琴
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
志在流水
子期善听: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知 音 难 求
5.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心: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巩固反馈
战国时 1.列子,名 寇 ,相传 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 汤问》 家。《伯牙善鼓琴》选自 《列子· 。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二、互助释疑
同桌互助、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作家作品
庄子(前369-前286), 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的代 表人物。姓庄名周,字子休,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 人。 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 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 “清静无为”。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3张PPT)

伯
2
0
2 3 六
牙
年
级
语 文 上
鼓
册
琴 吕
氏 春 秋
2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0
2 3
期的琴师,被人尊为
六
年 级
“琴仙”。
语 文 上
《荀子·劝学篇》
册
亦曾讲“伯牙鼓琴,而
六马仰秣”。
仰秣:形容陶醉于音乐之中,正在 吃草的马竟反常的抬起头。
2
伯牙的琴声妙在何处?
0
2
3
六
年 级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语
文
上
册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2
0
2
3 六 年
善哉乎鼓琴。
级
语
文
上
册
乎:语气词,表示语气舒缓。
2
0
2 3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 0 2 3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2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0
2 3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六 年 级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结
《文言文二则》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其中包括《书戴嵩画牛》和《伯牙鼓琴》 两篇文言文。
在《书戴嵩画牛》中,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戴嵩画的《斗牛图》在苏轼的题跋中被描述为“甚 妙”,但在村童的眼中却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从不 同的角度出发,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2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此 处 可 以 修 改删 除023 册
2
0
2 3 六
牙
年
级
语 文 上
鼓
册
琴 吕
氏 春 秋
2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0
2 3
期的琴师,被人尊为
六
年 级
“琴仙”。
语 文 上
《荀子·劝学篇》
册
亦曾讲“伯牙鼓琴,而
六马仰秣”。
仰秣:形容陶醉于音乐之中,正在 吃草的马竟反常的抬起头。
2
伯牙的琴声妙在何处?
0
2
3
六
年 级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语
文
上
册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2
0
2
3 六 年
善哉乎鼓琴。
级
语
文
上
册
乎:语气词,表示语气舒缓。
2
0
2 3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 0 2 3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2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0
2 3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六 年 级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结
《文言文二则》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其中包括《书戴嵩画牛》和《伯牙鼓琴》 两篇文言文。
在《书戴嵩画牛》中,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戴嵩画的《斗牛图》在苏轼的题跋中被描述为“甚 妙”,但在村童的眼中却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从不 同的角度出发,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2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此 处 可 以 修 改删 除023 册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课件

人物。姓庄名周,字子休,宋 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 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 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 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 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 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 子》,名篇有《逍遥游》、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 人合一”和“清静无为”。返 回
言之
展示四:郢人
庄子与惠子相知甚深,配合默契, 彼此信赖。惠子去世,庄子也就失去 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学问和智 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挚友。
对事对人的重要性;内因 和外因都是影响成功的条件。
四、总结提升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五、巩固反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垩漫( ) 蝇翼( ) 寡人( )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 找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经过( ) (2)回头看( ) (3)对……说( )(4)翅膀( ) (5)曾经( ) (6)听任( ) (7)神色( ) (8)对象( )
”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
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外篇”的十
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
庄子和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
庄子真实的思想。
• 《郢人》是《庄子·徐无鬼》这一长篇中的 一节。“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 篇名,由十余个不相关的故事组成,并夹带少 量的议论。全篇内容很杂,中心不明朗,故事 之间也缺乏关联,但多数是倡导无为思想的。 课文所选部分主要写庄子对惠子的怀念。
《齐人攫(jué)金》、
《杞人忧天》、《愚公移
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文学遗产。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期晋国的上大夫, 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是琴 不是筝),技艺高 超,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言之
展示四:郢人
庄子与惠子相知甚深,配合默契, 彼此信赖。惠子去世,庄子也就失去 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学问和智 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挚友。
对事对人的重要性;内因 和外因都是影响成功的条件。
四、总结提升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五、巩固反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垩漫( ) 蝇翼( ) 寡人( )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 找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经过( ) (2)回头看( ) (3)对……说( )(4)翅膀( ) (5)曾经( ) (6)听任( ) (7)神色( ) (8)对象( )
”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
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外篇”的十
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
庄子和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
庄子真实的思想。
• 《郢人》是《庄子·徐无鬼》这一长篇中的 一节。“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 篇名,由十余个不相关的故事组成,并夹带少 量的议论。全篇内容很杂,中心不明朗,故事 之间也缺乏关联,但多数是倡导无为思想的。 课文所选部分主要写庄子对惠子的怀念。
《齐人攫(jué)金》、
《杞人忧天》、《愚公移
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文学遗产。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期晋国的上大夫, 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是琴 不是筝),技艺高 超,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23、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郢人》ppt

返 回
伯 牙 善 鼓 琴 子期善听: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登高山 伯牙善鼓琴:
志在流水
中知知 心己音 难难 遇求
洋洋兮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
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 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 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 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 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 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 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 化的观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 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 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 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 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 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 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 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 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 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 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 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 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
伯 牙 善 鼓 琴 子期善听: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登高山 伯牙善鼓琴:
志在流水
中知知 心己音 难难 遇求
洋洋兮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
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 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 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 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 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 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 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 化的观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 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 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 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 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 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 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 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 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 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 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 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 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ppt课件

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背诵《伯牙鼓琴》
2.挑感兴趣的篇目阅读 《琵琶行》——(汉)白居易 《书戴嵩画牛》——(唐)戴嵩 《书黄筌画雀》——(宋)苏轼 《口技》——(清)林嗣环
摔琴谢知音
师: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生1: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生2: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女生: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男生: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师生: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节选)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如果你是子期,知道了伯牙破琴绝弦, 你会对伯牙说什么?
自学提示:
1.默读《管鲍之交》,读通故事。 2.借助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理解故事, 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 3.思考:从哪里能感受到管鲍二人是 知音?
管鲍之交
[汉]司马迁
zhòng
1贤:有才能。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1。23始尝::曾最经初。
伯 牙 鼓 琴
足鼓絕期乎哉鍾間若乎鍾琴子
小组合作:
1.借助文言文学习方法理解每句话 的意思 2.把感兴趣的句子多读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
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 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shǎo
wéi
wèi
复琴弦死若乎子而太鼓子而期伯 伯
为以终伯流鼓期志山琴期志听牙 鼓为身牙水琴又在少巍曰在之鼓 琴世不破锺汤曰流选巍善太方琴 者无复琴子汤善水之乎哉山鼓锺
牙 鼓 琴
足鼓绝期乎哉锺间若乎锺琴子
29、古文二则》课件 郢人 伯牙善鼓琴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 牙 善 鼓 琴
志在登高山 志在流水 伯牙善鼓琴:
知 音 难 求
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 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 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 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 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 何能无慨!”
【字词解释】
1、匠石运斤
运:挥动。
2、使匠石斫之
3、尽垩而鼻不伤 4、尝试为寡人为之 5、虽然:即使这样。
使:让。
尽:完,完全。 为:介词,替,给。 为:砍匠石无以为质, 遇
无与言之
匠人运斤成风,郢人立不 失容
2、匠石没有为宋元君表演自己高超的砍削技艺 是因为“臣之质死久矣 ”,用现代汉语来说 让我削的那个人已经死了很久了 。 就是
古文二则
郢人 伯牙善鼓琴
郢人
【原文】
郢人垩幔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 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
【译文】 古代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溅了一点白土灰,这点 白土灰薄得像苍蝇的翅膀,这人就要求匠石用板斧把它削掉。 这人听任匠石去砍削,匠石挥动板斧快如风。听见一阵风响, 就削完了,鼻尖上的白土灰削得干干静静,鼻子却丝毫没有 损伤。这人站在那里面色没有丝毫变化。宋元君听到这件事 以后,便招匠石来,说:“也照样为我来试着削一次好吗?” 匠石说:“我的确曾经这样砍削过。即使这样,让我削的那 个人已经死了很久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郢人教学课件 语文版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定能够领会。 伯牙在 卒泰逢山暴的雨北,面止游于览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伤感,于是拿 过琴来弹了起来。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
起初弹连绵大雨的曲子,再弹奏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钟子期就能点明它的情趣。伯牙于是丢开琴感 叹说:“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好啊,好啊!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 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吾于何逃声哉?” 我可以把我的声音隐藏在哪里呢?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擅长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快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 庄子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
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
梦的人生态度。
——庄周梦蝶
《庄子》与《郢人》
•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庄子》一书中。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
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道理2.:这两知篇音古难文得所,共知同己蕴难含的求道。理是什么?
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 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 佳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 •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遇知音)
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伤感,于是拿 过琴来弹了起来。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
起初弹连绵大雨的曲子,再弹奏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
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钟子期就能点明它的情趣。伯牙于是丢开琴感 叹说:“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好啊,好啊!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 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吾于何逃声哉?” 我可以把我的声音隐藏在哪里呢?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擅长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快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 庄子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
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
梦的人生态度。
——庄周梦蝶
《庄子》与《郢人》
•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庄子》一书中。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
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道理2.:这两知篇音古难文得所,共知同己蕴难含的求道。理是什么?
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 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 佳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 •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遇知音)
伯牙鼓琴课件 (共24张PPT)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 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 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 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 乎鼓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 弹。 志:心志,情志。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 东岳泰山。 善哉:好啊。 巍巍乎若泰山:像大山一样高峻。 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少选:一会儿,不久。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以破乎期選乎志琴鼓 為琴若又之鼓在鍾琴 世絕流曰間琴太子
無弦水善而巍山期 足終鍾哉志巍鍾聽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 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 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 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 足复为鼓琴者
二读:借助注释,读懂意思。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课件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
子期死了,伯牙再也……
《高山流水》
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 用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 高雅精妙。
俞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 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 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中常有提及, 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 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锺期久已没,世 上无知音”。
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郢人PPT 语文版 (共30张PPT)

今义:中国市制重量单位
对象,搭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
今义:本体,本性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了一则姓石的匠人削去郢人 鼻尖上的污渍的故事。
1.由庄子所讲的寓言可以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 请说说它的含义。 运斤成风 形容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2.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 言之矣”一句话中表达出庄子和惠子有怎样的 感情? 表达了庄子和惠子之间淳厚真挚的感情。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宋·文天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课件

《列子》名言
(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 而不伤。 (2)大道以多歧路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3)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4)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 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 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 (7)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 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8)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29. 古文二则庄子及其作品与思想 2、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结 合课下注释和上下文理解文 章内容。 3、把握文章的寓义。
:作者简介
庄子(前369-前286), 战国时期文哲家,道家的代表 人物。姓庄名周,字子休,宋 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 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 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 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 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 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 子》,名篇有《逍遥游》、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 人合一”和“清静无为”。返 回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 人列御寇著。《汉书· 艺文志》 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 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 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 《儿童辩日》、《歧路亡 羊》、《九方皋(gāo)相 马》、《纪昌学射》、 《齐人攫(jué)金》、 《杞人忧天》、《愚公移 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文学遗产。
五、巩固反馈
第二课时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一、自研自叹:
1.走近作者 2.课文初步解析 3.深入体会
(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 听?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4)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1.yǐng zhuó è yì guǎ
2.过 顾 言 翼 尝 听 容 质
.
16
第二课时
.
17
伯牙善鼓琴
《列子》
.
18
一、自研自叹:
1.走近作者
2.课文初步解析
3.深入体会
(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2)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 听?
(3)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
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外篇”的十
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
庄子和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
庄子真实的思想。
• 《郢人》是《庄子·徐无鬼》这一长篇中的 一节。“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 篇名,由十余个不相关的故事组成,并夹带少 量的议论。全篇内容很杂,中心不明朗,故事 之间也缺乏关联,但多数是倡导无为思想的。 课文所选部分主要写庄. 子对惠子的怀念。 7
展示二:1、字音
郢(yǐng)人
垩( è )
斫( zhuó)
寡( guă)人
峨峨( é )
辄( zhé )
卒( zú )
.
8
2、翻译
庄子送葬,过 惠子之墓,顾 谓从 者 曰:
庄子送葬, 经过惠子的墓地, 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
“郢 人
“郢地有个人
垩 漫 其鼻端
用白垩泥涂抹在 他自己的鼻尖上,
若蝇翼,
.
15
五、巩固反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郢人( ) 斫之( ) 垩漫( ) 蝇翼( ) 寡人( ) 2、按下列词语的意思,从《郢人》一文中分别找 出相对应的古汉语单音词。 (1)经过( ) (2)回头看( ) (3)对……说( )(4)翅膀( ) (5)曾经( ) (6)听任( ) (7)神色( ) (8)对象( )
•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垩:白色的土, 可用来粉饰墙壁;漫:通“墁”,涂抹。
• 使匠石斫之:砍,削
• 听而斫之:听信,听任
• 郢人立不失容:改变神色
• 尝试为寡人为之:试验
• 臣则尝能斫之:曾经
• 臣之质死久矣:对象. ,搭档
11
展示三:深入体会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 非常的默契和互相信任?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 然, 臣之质 死久矣。’
即使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夫子 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矣!
自从他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搭配的对象了!
吾无 与 言之矣。”
我没有可以与之说话的人了!”
.
10
3、词 义
• 顾谓从者曰:顾,回头看
(4)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
.
19
二、互助释疑
• 友情提示: 同桌互助、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
20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
三、成果展示一: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
了解名作
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
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
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
《儿童辩日》、《歧路亡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 不失容。
2、为什么匠石和郢人能这样的默契 和互相信任?
相互了解对方与信任对方,是一对知音
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匠石并不了解与信任宋元君,(即使宋元君相信匠
石的技术,匠石也不能确信宋元君在大斧砍到时会
不会惊慌)他们并不是一对. 知音。
12
郢人
知 匠人运斤成风,郢人立不失容 己
难 遇
郢人死后,匠石无以为质,无与
言之
.
13
展示四:郢人
庄子与惠子相知甚深,配合默契, 彼此信赖。惠子去世,庄子也就失去 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学问和智 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挚友。
对事对人的重要性;或内 因和外因都是影响成功的条 件。
四、总结提升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字子期。春秋楚
国(今湖北武汉
汉阳)人。相 的樵夫。
23
成果展示二:课文初步解析
课前积累: 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 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 •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
1
29. 古文二则
郢人
《庄子》
.
2
一、自研自叹:
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与思想
2、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结 合课下注释和上下文理解文 章内容。
3、把握文章的寓义。
.
3
二、互助释疑
• 友情提示: 同桌互助、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
4
一:
了解名作
庄子(前369-前286),
战国时期文哲家,道家的代表
人物。姓庄名周,字子休,宋 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 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 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 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 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 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 子》,名篇有《逍遥游》、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 人合. 一”和“清静无为”。返 5回
羊》、《九方皋(gāo)相
马》、《纪昌学射》、
《齐人攫(jué)金》、
《杞人忧天》、《愚公移
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文学遗产。
.
21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期晋国的上大夫, 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是琴 不是筝),技艺高 超,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
22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
像苍蝇的翅膀那样薄,
使匠石 斫 之。
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 运斤 成风,
匠石抡起斧头,呼呼作响,
听而斫之,
听任他砍削白点,
尽垩 而鼻 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 郢地的人站在那里
.
9
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快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 庄子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
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
梦的人生态度。
.
——庄周梦蝶
6
《庄子》与《郢人》
•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庄子》一书中。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
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