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玛拉特审计案例

合集下载

8大经典审计案例

8大经典审计案例

8大经典审计案例1. 安然事件2001年12月2日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能源批发交易商、资产规模达498亿美元的美国安然公司EnronCorp突然向美国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安然公司可谓声名显赫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8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第七位、“世界500强”第十六位连续4年获得《财富》杂志授予的“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

这样一个能源巨人竟然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在美国朝野引起极大震动其原因及影响更为令人深思。

如何造假的?安然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资本重组,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组织,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虚构利润,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隐藏债务。

审计扮演了什么角色?明知安然公司存在财务作假的情况而没有予以披露;安达信承接的安然公司的业务存在利益冲突;安然公司财务主管人员与安达信存在利害关系;销毁文件,妨碍司法调查。

启示“安然公司的崩溃不只是一个公司垮台的问题,它是一个制度的瓦解。

而这一制度的失败不是因为疏忽大意或机能不健全,而是因为腐朽……资本主义依靠一套制度监督机制——其中很多是由政府提供的——防止内部人滥用职权,这包括现代会计制度、独立审计师、证券和金融市场制度以及禁止内部交易的规定……安然事件表明,这些制度已经腐朽了。

用于制止内部人滥用职权的检查和约束机制没有一项有效,而本应执行独立审计的会计师却做出了妥协让步。

”2. 世通事件世界通信公司是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名列世界50大企业,拥有8.5万名员工,业务遍及65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4月,世通曝出特大财务丑闻,涉及金额达110亿美元。

7月,纽约地方法院宣布,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以1070多亿美元的资产、410亿美元的债务创下了美国破产案的历史新纪录。

该事件造成2万名世通员工失业,并失去所有保险及养老金保障。

如何造假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最终调查资料显示,在1999年到2001年的两年间,世通公司虚构的销售收入90多亿美元;通过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冲销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所涉及的金额达到16.35亿美元;又将38.52亿美元经营费用单列于资本支出中;加上其他一些类似手法,使得世通公司2000年的财务报表有了营收增加239亿美元的亮点。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一)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一)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一)简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内部审计失效;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审计师缺乏独立性和职业谨慎;强制轮换流于形式等。

针对暴露的问题,结合当前审计理论和实务前沿。

提出应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增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加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明确合并报表的审计责任等。

当安然事件的余波尚未平息之时,2003年12月又曝光了意大利帕玛拉特(Parmalet)事件。

帕玛拉特事件被称为欧洲版的安然事件。

帕玛拉特是欧洲大陆国家家族企业的典型。

帕玛拉特丑闻金额之大、时问之长都是非常罕见的。

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

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

1帕玛拉特事件简介帕玛拉特成立于1961年,是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

公司于1990年上市,其创始人卡利斯托??坦齐(calistoTanzi)及其家族是绝对的控股股东(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企业控制权集中在坦齐家族手里。

帕玛拉特在其创始人坦齐的带领下从意大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起家,逐渐发展成为食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跨国公司,在30多个国家建立了139家加工厂,雇员人数超过3.6万名。

自1970年以来,帕玛拉特以年均超过50%的速度快速增长。

帕玛拉特公司是意大利的第8大企业,位居2003年全球500强的第369位,位居食品生产企业的前10名。

帕玛拉特的超高速发展曾经是意大利人的骄傲。

2003年11月中旬公司突然宣布无法偿还到期价值1.5亿欧元的债券。

继而公司宣称无法清偿约5亿欧元的共同基金。

2003年12月27日,帕玛拉特向帕尔马地方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得到批准。

在初步调查之后,意大利检查人员表示,在过去长达15年的时间里,帕玛拉特管理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方法弥补了累计高达162亿美元的负债漏洞。

欺诈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隐瞒公司因长期扩张而导致的严重财务亏空;二是把资金从帕玛拉特(其中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转移到坦齐家族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审计案例

审计案例

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在机构股东服务所作的全球公司治理商数中,帕 玛拉特同其他3家公司位居69家意大利公司的最后。 在家族控制的公司中存在的治理结构和治理实务 缺陷,帕玛拉特都有。诸多领域的诸多缺陷的共 同作用导致帕玛拉特评级很差。 审计实务通常会评价审计客户的风险。目前风险 评价较多的集中在内部控制风险方面,对公司的 经营风险评价不多,对公司治理问题所带来的风 险更甚少涉及。而事实上公司治理所带来的风险 常常是致命的,根源性的。
• 关注“预警信号”,甄别财务舞弊
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关注“预警信号”(WarmingSigns),尽可能 发现被审计单位从事财务舞弊的蛛丝马迹,也是注册会计师降 低执业风险的重要途径。根据Albretch教授的舞弊三角论,这 些“预警信号”可分为:刺激或压力信号、舞弊机会信号和自我 合理化(即借口)信号。帕玛拉特案发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非同寻 常的“预警信号”:1、帕玛拉特筹集和运用资金的效率低下。从 2000年起,帕玛拉特流动资产逐渐耗竭,现金头寸不足,财务 压力显现。2、2003年3月,帕玛拉特无法如约回购价值2.4亿 欧元的公司债券,而2002年12月31日的合并报表上却有9.5亿多 欧元现金(实际上是虚假的)。标准普尔发出了信贷级别降级警 告。3、2003年5月,意大利市场监管机构Consob要求帕玛拉 特出具额外担保,保证在年底之前减轻公司负债。4、2003年 10月31日,Consob要求帕玛拉特提供关于Epicurum的详细情 况,财务总监法拉里斯对此一无所知。坦齐和索尔达托告诉他 只不过是一笔投资而已。11月12日,法拉里斯宣布辞职。5、意 大利传统的家族式治理模式使帕玛拉特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容易滋生舞弊。
内部审 计失效
审计委员 会缺乏独 立性
暴露的审计 问题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简介:运用案例的,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内部审计失效;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审计师缺乏独立性和职业谨慎;强制轮换流于形式等。

针对暴露的题目,结合当前审计和实务前沿。

提出应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增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加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明确合并报表的审计责任等。

当安然事件的余波尚未平息之时,2003年12月又曝光了意大利帕玛拉特(Parmalet)事件。

帕玛拉特事件被称为欧洲版的安然事件。

帕玛拉特是欧洲大陆国家家族的典型。

帕玛拉特丑闻金额之大、时问之长都是非常罕见的。

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题目牵涉到方方面面。

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题目。

1帕玛拉特事件简介帕玛拉特成立于1961年,是一家拥有40多年的家族企业。

公司于1990年上市,其创始人卡利斯托??坦齐(calistoTanzi)及其家族是尽对的控股股东(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企业控制权集中在坦齐家族手里。

帕玛拉特在其创始人坦齐的带领下从意大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起家,逐渐成为食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跨国公司,在30多个国家建立了139家加工厂,雇员人数超过3.6万名。

自1970年以来,帕玛拉特以年均超过50%的速度快速增长。

帕玛拉特公司是意大利的第8大企业,位居2003年全球500 强的第369位,位居食品生产企业的前10名。

帕玛拉特的超高速发展曾经是意大利人的骄傲。

2003年11月中旬公司忽然公布无法偿还到期价值1.5亿欧元的债券。

继而公司宣称无法清偿约5亿欧元的共同基金。

2003年12月27日,帕玛拉特向帕尔马地方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得到批准。

在初步调查之后,意大利检查职员表示,在过往长达15年的时间里,帕玛拉特治理当局通过伪造记录,以虚增资产的方法弥补了累计高达162亿美元的负债漏洞。

欺诈的目的不过乎两个:一是隐瞒公司因长期扩张而导致的严重财务亏空;二是把资金从帕玛拉特(其中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转移到坦齐家族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第四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概述(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注册会计师职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阻碍或冲击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主义兴起;二是有关审计保险论的运用;三是所有商业领域,注册会计师的参与日益增加。

1.诉讼爆炸近十年来,企业经营失败或者因管理层舞弊造成破产倒闭的事件剧增,投资者和贷款人蒙受重大损失,因而指控注册会计师未能及时揭示或报告这些问题,并要求其赔偿有关的损失。

迫于社会的压力,许多国家的法院判决逐渐倾向于增加注册会计师在这些方面的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不断扩大,履行责任的对象随之拓宽,这些都使得注册会计师很容易被指控为民事侵权,“诉讼爆炸”(litigation explosion)也由此产生。

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注册会计师职业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指控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不当的诉讼案件和赔偿金额日益增多。

2.保险危机伴随着诉讼迅速增长的趋势,出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现象:职业过失保险赔付急剧增长,而保险赔付的增加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保险费用的攀升。

早期的司法制度倾向于限定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的法律责任,但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不少法官已放弃上述判例原则,转而规定注册会计师对已知的第三方使用者或财务报表的特定用途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当注册会计师涉及民事侵权的案件时,诉讼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赔偿金额的持续上涨。

这又导致注册会计师由于支付高额保险费用而引发提供的服务价格持续上涨。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合约、习惯法(已有法律判决案例的积累)以及成文法律,都要求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出现,经常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因此导致了对其他人权利的损害。

应有的职业谨慎,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执业。

在执业谨慎方面出现问题就构成了过失。

在习惯法下,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履行对客户承担法律责任。

帕玛拉特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帕玛拉特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BACK
外部审计师强制轮换流于形式
在欧洲意大利法律规定一家公司在聘外部审计人员方面连续聘用期不超过九年
并限制审计人员为客户提供其他服务从一九九0一九九八年均富一直为帕玛拉 特提供审计服务一九九九年起德勤担任帕玛拉特的外部审计师而均富成为帕
玛拉特全资子公司Bonlat的审计师调查显示Bonlat是制造一系列财务欺诈的中 心环节帕玛拉特的前CFO通纳Tonna说成立新公司并由均富任审计师这是均富 提出的主意通纳也认为均富不会详细审查帕玛拉特执行官所做的虚假文件关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发展
二欧洲版安然的上演
三.一虚构业务交易夸大应收账款 帕玛拉特在过去几年中虚构了其海外子公司的大量销售业绩和交 易量并通过伪造询证回函夸大应收账款其中虚构与古巴一家公司 的业务交易堪称荒谬绝伦二00三年一月三一日均富意大利通过帕 玛拉特将一份销售款询证函寄往古巴Alimport食品进口公司和新 加坡Camfield公司求证由Bonlat从新加坡Camfield公司进口三0吨 价值四.八六亿欧元奶粉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发展
一舞弊丑闻相继暴露
二 、 帕码拉特成立了许多担负特殊任务的财务 公司舞弊行为主要集中在帕玛拉特与它们间 的关联交易环节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发展
一舞弊丑闻相继暴露
三.帕玛拉特的舞弊主要是出于: 1.掩饰因过度并购而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 2.隐瞒拉荚分公司的巨额亏损维持公司的繁荣景象; 3.把资金从帕码拉特公司转移到坦齐海外个人户头或由坦 齐家族成员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结局
在帕玛拉特公司进行以上财务造假后漏洞越来越大 最终导致丑闻爆发且警方逮捕了相关责任人意大利经 济部长特莱蒙蒂气愤地说:帕玛拉特就是欧洲的安然 经初步调查在过去长达一五年的时间里帕玛拉特管理 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方法弥补了累计 高达一六二亿美元的负债漏洞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舞弊审计经典案例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舞弊审计经典案例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舞弊审计经典案例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厦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1999年的财务造假从购入原材料开始。

董博虚构了北京瑞杰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京通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东风实用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让这几家单位作为天津广厦的原材料提供方,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蛋黄粉、姜、桂皮、产品包装桶等物,并到黑市上购买了发票、汇款单、银行进账单等票据,从而伪造了这几家单位的销售发票和天津广厦发往这几家单位的银行汇款单。

有了原材料的购入,也便有了产品的售出,董博伪造了总价值5610万马克的货物出口报关单四份、德国捷高公司北京办事处支付的金额5400万元出口产品货物银行进账单三份。

为完善造假过程,董博又指使时任天津广厦萃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阎金岱伪造萃取产品生产记录,于是,阎金岱便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萃取产品虚假原料入库单、班组生产记录、产品出库单等。

最后,董博虚构天津广厦萃取产品出口收入23898.60万元。

后该虚假的年度财务报表经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并入银广厦公司年报。

当年,银广厦公司向社会发布的虚假净利润高达12778.66万元。

银广厦虚构了巨额的出口销售,主要客户是德国诚信公司,而德国诚信公司的货款进账单都是伪造的。

次年,财务造假行动继续进行,只是此次已不再需要虚构原材料供货方。

据董博称,依旧是接受丁功民的指示,伪造了虚假出口销售合同、银行汇款单、销售发票、出口报关单、及德国诚信贸易公司支付的货款进账单,同时同样指使天津广厦职工伪造了虚假财务凭据。

结果,2000年天津广厦共虚造萃取产品出口收入72400万元,虚假年度财务报表由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签署无保留意见后,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41764.6431万元。

2001年年初,为进一步完善造假程序,董博虚报销售收入,从天津市北辰区国税局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份。

除向正常销售单位开具外,董博指使天津广厦公司职员傅树通以天津广厦公司名义向天津禾源公司(系天津广厦公司萃取产品总经销)虚开290增值税专用发票份,价税合计22145.6594万元,涉及税款3764.7619万元,后以销售货款没有全部回笼为由,仅向北辰区国税局缴纳“税款”500万元。

舞弊审计学——帕玛拉特公司舞弊案例

舞弊审计学——帕玛拉特公司舞弊案例

舞弊审计学——帕玛拉特公司舞弊案例一、案例内容(一)压力因素在帕玛拉特案件中,帕玛拉特管理层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呢?这要从帕玛拉特公司的历史谈起。

20世纪60年代初,坦齐(Tanzi)创建帕玛拉特公司。

80年代,公司首先进行食品行业内的产品多元化。

9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扩张。

这种跨地区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在公司进行产品多元化后,坦齐又开始走上行业多元化的道路,整个坦齐家族集团不仅拥有帕尔玛足球俱乐部,还经营旅游、建筑公司等。

由于跨行业经营的困难等原因,其中﹁些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和投资不利产生了巨额亏损,维持其经营也需巨额资金。

再者,90年代意大利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化,为了鼓励私人购买,公有企业出售价格是相对较低的,这对于那些企图扩张的企业来说,能够筹集到资金购买这些国有企业就相当于吃到了便宜的“馅饼”。

跨地区扩张所需大量资金支持、跨行业扩张产生亏损的弥补和廉价收购国企的现金需要,都使帕玛拉特的管理层患上了资金饥渴症。

1990年,帕玛拉特在米兰股票交易所上市,从公众手里筹得资金后,管理层就迫不及待的将公众公司(即帕玛拉特)的资金转移至其家族企业,将公众公司掏空。

由于资本市场是坦齐资金来源最便捷也是最为重要的方式,所以公司管理层不惜粉饰报表,以造就“表面的繁荣”来蒙蔽投资者。

这就是帕玛拉特管理层舞弊的动机,也即企业舞弊的压力因素。

(二)机会因素管理层具备了舞弊的动机,又是什么给他们舞弊造就了机会呢?首先,家族型上市公司使内部治理无法发挥制衡作用。

帕玛拉特属于家族型公众公司,家族集团在企业中占有绝对数额的股份。

而意大利股票市场规模小、不活跃,又没有强有力的机构投资者向董事会派驻董事以制约大股东,再加上意大利证券监管机构Consob监管不力,所以股票市场上非控股股东力量无法对控股股东形成有效制约。

坦齐既是家族企业的首领,也是上市公司的首领,董事会为大股东所控制,为其掏空上市公司——向家族公司转移资产、操纵财务报表大开方便之门。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
2003 年 12 月27 日,帕玛拉特向帕尔马地方破产法院申 请破产保护并得到批准。
主要会计问题
帕玛拉特从财务危机爆发到破产宣告,前后不过数月,成 为“欧洲版的安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再次将世人 的目光聚焦在公司的财务丑闻上。
帕玛拉特危机是其管理当局进行财务欺诈导致的。在初步 调查之后,意大利检查人员表示,在过去长达15年的时间 里,帕玛拉特管理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 方法弥补了累计高达162亿美元的负债。欺诈的目的不外 乎两个,一是隐瞒公司因长期扩张而导致的严重财务亏空 ,一是把资金从帕玛拉特(其中,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 份)转移到坦齐家族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帕玛拉特事件暴露的审计问题
外部审计师强制轮换流于形式
在这起案例中,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流于形式。意大利有着严 格的公司审计方面的管制,意大利法律规定外部审计人员每3年指定一次 ,连续3次就必须轮换审计公司,并限制审计人员为客户提供其他服务。 从1990至1998年,均富一直为帕玛拉特提供审计服务。1999年起,德勤 接手帕玛拉特审计业务,而均富成为帕玛拉特全资子公司Bonlat的审计 师。调查显示,Bonlat是制造一系列财务欺诈的中心环节。更换事务所 后,在均富意大利有关人员的建议下,帕玛拉特在凯曼群岛成立了 Bonlat,这样Bonlat就可以不受意大利规定的约束,继续由均富为其审 计。就是这些海外分公司参与了帕玛拉特重大舞弊,而均富会计师事务 所仅仅依据内部的更换和主审会计师更换的规定,实质性的审计仍由均 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均富意大利似乎从不会怀疑帕玛拉特提供的文件 。因此,1999年后,帕玛拉特虚构了与Bonlat公司的大量交易,并通过 伪造各种文件资料掩饰财务舞弊。关于事务所的强制轮换,帕玛拉特在 形式上遵循了意大利的法律,却又偏离了法律的实质。

审计专业《帕马拉特公司审计案例》

审计专业《帕马拉特公司审计案例》

帕马拉特公司审计案例2021年12月202144岁的波契在米兰受到意大利警方的传唤。

作为意大利乳业巨头帕玛拉特集团财务部的会计,他不可能不知道就在前一天公布于世的爆炸性消息:美国银行通知帕玛拉特公司,帕玛拉特公司声称其一个下属子公司拥有的、在该行高达49亿美元的存款账户实际上并不存在。

然而,面对讯问,他选择了沉默。

就在第二天早上,他的上司、公司的财务总监索尔达托通知他前往公司总部参加紧急会议,与会者还有他的同僚帕西纳。

他很清楚此行的目的——销毁证据,常年累月伪造会计账册的证据。

虽然在事发前连续一周内,波契都在忙于销毁和转移他在办公室和家里保存的成堆文件,此时的他还是显得有些慌乱。

终于索尔达托做了决断。

“找个锤子来把这台手提电脑砸了!〞他向帕西纳喊道。

波契的腿开始发抖了。

趁索尔达托不注意,他在帕西纳的耳边悄声说:“慢着!听这些家伙的话只会让我们更麻烦。

我们把所有的东西直接交给警方!〞帕西纳把那台电脑留了下来。

22日晚七点钟,波契回到了他前天接受讯问的地方,把一个载有假账资料的磁盘交给了检察官。

很快他成为帕玛拉特巨大财务丑闻的一个关键证人。

上述细节来自于他向司法部门做的证词。

检察官们发现,他们正在调查的事件可能会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公司丑闻。

就在12月19日美国银行的通知在意大利激起轩然大波的时候,刚刚辞职的帕玛拉特公司前总裁卡利斯托·坦齐〔Calisto Tani〕正携妻子在地球的另一半,南美小国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度假。

两周前帕玛拉特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可能无法对即将到期的一笔总额亿美元的债券还本付息。

这一决定一出,欧洲证券市场顿时一片哗然。

投资者感到惊讶的是,帕玛拉特公司号称存在银行的流动资金达52亿美元,坦齐先生只要从这里边蘸一个手指头出来,就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12月7日,在罗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坦齐遭到了意大利银行家们的群起质问。

对这些问题坦齐的答复模棱两可,他只是说,“我们在资金的流动性上出了点问题〞,同时他向银行家们信誓旦旦,如果不能对这这笔债券还本付息,他愿意以私人名义为银行家们的损失提供连带担保。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

帕玛拉特舞弊案的审计思考简介: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内部审计失效;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审计师缺乏独立性和职业谨慎;强制轮换流于形式等。

针对暴露的问题,结合当前审计理论和实务前沿。

提出应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增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加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明确合并报表的审计责任等。

当安然事件的余波尚未平息之时,2003年12月又曝光了意大利帕玛拉特(Parmalet)事件。

帕玛拉特事件被称为欧洲版的安然事件。

帕玛拉特是欧洲大陆国家家族企业的典型。

帕玛拉特丑闻金额之大、时问之长都是非常罕见的。

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

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

1 帕玛拉特事件简介帕玛拉特成立于1961年,是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

公司于1990年上市,其创始人卡利斯托•坦齐(calistoTanzi)及其家族是绝对的控股股东(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企业控制权集中在坦齐家族手里。

帕玛拉特在其创始人坦齐的带领下从意大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起家,逐渐发展成为食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跨国公司,在30多个国家建立了139家加工厂,雇员人数超过3.6万名。

自1970年以来,帕玛拉特以年均超过50%的速度快速增长。

帕玛拉特公司是意大利的第8大企业,位居2003年全球500强的第369位,位居食品生产企业的前10名。

帕玛拉特的超高速发展曾经是意大利人的骄傲。

2003年11月中旬公司突然宣布无法偿还到期价值1.5亿欧元的债券。

继而公司宣称无法清偿约5亿欧元的共同基金。

2003年12月27日,帕玛拉特向帕尔马地方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得到批准。

在初步调查之后,意大利检查人员表示,在过去长达15年的时间里,帕玛拉特管理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方法弥补了累计高达162亿美元的负债漏洞。

欺诈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隐瞒公司因长期扩张而导致的严重财务亏空;二是把资金从帕玛拉特(其中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转移到坦齐家族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分析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分析

帕玛拉特审计案例分析帕玛拉特审计案例分析张联懿张友文陈林长周文瑜钟永欣易钦杰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帕玛拉特创始人---卡里斯托·坦齐典型意大利家族式企业集团,曾在全球3<#004699'>0多个国家拥有139家子公司和加工厂,雇员超过36256名,年销售收入为76亿欧元主要生产和销售牛奶、酸奶酪制品、冰淇淋、鲜果汁、蔬菜罐头、烘烤制品及番茄制品曾经的全球乳制品行业的翘楚、意大利第八大企业集团审计主体基本情况均富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六家跨国会计公司之一199<#004699'>0年—1998年任帕玛拉特集团审计师1999年—2<#004699'>0<#004699'>03年任帕玛拉特海外分公司审计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1999年—2<#004699'>0<#004699'>03年任帕玛拉特集团审计师2<#004699'>0<#004699'>03年出具“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财务舞弊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创始人卡利斯托.坦奇掌控51%股权CFO法斯托 .通纳路西安诺 . 德尔 . 索尔达托会计主管吉恩弗兰克 . 泼契克劳迪欧.佩西纳法律顾问吉恩.保罗.兹尼利用关联方转移资金伪造文件,虚报银行存款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盒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设立投资基金转移资金虚构业务交易,夸大应收账款要会计问题财务欺诈手法(一)通过花旗集团、美林证券等投资银行,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1999年,Buconero帕玛拉特投资放贷1.17亿欧元财务欺诈手法(二)伪造文件,虚报银行存款梦幻蛋糕49亿美元Bonlat美洲银行账户财务欺诈手法(三)利用关联方转移资金债务人:帕玛拉特债权人:Curcastle、Zilpa坦奇家族控制的公司虚假债务文件偿债转移资金19亿美元虚假文件再转移资金母子公司母子公司财务欺诈手法(四)设立投资基金转移资金BonaltEpicurum坦奇家族控制的公司投资(6.17+1.54), 控股转移资金财务欺诈手法(五)虚构业务交易,夸大应收账款帕玛拉特进货3<#004699'>0亿奶粉销售虚:4.86亿美元4.96亿欧元实:56~64万欧元CamfieldAlimport扩展“欧洲版安然”--帕玛拉特 VS 安然类似:1.通过假帐手段使大量资产流失2.公司精心设计的债券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利用涉及众多子公司的复杂海外架构来进行关联交易3.短短1<#004699'>0-3<#004699'>0年内从无名小公司扩张成为行业内大牛,事发前一直表现为上升趋势来源于新浪财经不同安然手下有数目众多的关联公司和信托基金来掩藏债务,通过金字塔式的方式,层层控股,层层借债。

公司治理:帕玛拉特个案分析

公司治理:帕玛拉特个案分析
公司的经营活动由职业经理班子来组织进行, 并且关于经营活动的细节,经营班子没有向大 股东事前征求意见的必要。
3
为什么要"治理"公司?
利益不一致 ➢ 股东与经理 ➢ 大股东与小股东 ➢ 股东与股东代表 ➢ 股东经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 信息不对称
4
什么是公司治理?
“治理”一词源于拉丁文,是“统治”或 “掌舵”的意思,在希腊文中与“舵手” 是同义语。在经济活动中,“治理”一 般含有权威、指导、控制的意思。“公 司治理”是英文的直译,日本称为“统 治结构”,香港称为“督导结构”。在 国内有人将“公司治理”的英文翻译成 “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督导机 制”等等.
美国公司里董事长兼任CEO的 超过70% ;
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中,大量的 董事是外部董事,一份调查显 示,在标准普尔500家企业中, 董事会的平均人数是13人,外 部董事约10人 。
25
安然公司:董事会
安然公司的17名董事会成员,除董事会主席 和首席执行官外,其余15名董事均为独立董 事,其中不乏很有名望的专业人士,如审 计委员会主席是已退休的斯坦福大学商学 院院长、著名会计学教授罗伯特·杰迪克。
经理报酬(从奖金到期权) 董事会(独董—委员会) 股东大会 购并和接管 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制
9
安然公司:背景情况
安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成立于1985年,由当时的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和北联 公司合并而成。
主要业务:天然气管道生产和运输;电力生产和传 送。能源产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大宗商品(天气 预报、通讯带宽)衍生交易市场,占据了新型能源 交易市场的垄断地位。
20
利用能源合0
1999

分享一个经典审计案例

分享一个经典审计案例

分享一个经典审计案例我们的故事在一个家庭小作坊里肇始,而以主人公锒铛入狱十七年剧终。

在这两座人生的里程碑之间,逝者如斯,时光见证了意大利最大的奶制品公司以及它赞助的帕尔玛俱乐部的波折起伏: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帕玛拉特事件被称为欧洲版的安然事件。

帕玛拉特是欧洲大陆国家家族企业的典型。

帕玛拉特丑闻金额之大、时问之长都是非常罕见的。

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

本案例从审计的角度剖析了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

帕玛拉特事件简介镜头摇回到1961年的亚平宁小城帕尔玛。

一个年仅22岁,名叫卡里斯托-坦济的小伙子,刚刚经历丧父之痛,开始学着打理继承下来的家族企业,做点零售生意。

谁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在坦济的执掌下,这个家族企业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奶制品公司。

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帕玛拉特集团公司。

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坦济的生意获得了爆发式增长,业务遍及全球。

这使得帕玛拉特成为了意大利工商业皇冠上的明珠,一个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标杆。

鼎盛时期的帕玛拉特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超过3.6万名员工,占据着意大利本土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坦济及其家族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有朝一日能够富可敌国,被顶礼膜拜,奉为帕尔玛城的第一名门世家。

2003年岁末,有消息传出,帕玛拉特无力支付一笔1.5亿欧元的到期债券。

这让许多专家大惑不解,他们本应在美洲银行坐拥一笔高达39亿欧元的现金账户的。

最初,公司忙于救火,向大众保证毫无问题,问题将按照流程顺利解决。

然而事情不但毫无进展,反而急转直下。

当月晚些时候,公司承认所谓39亿现金子虚乌有。

帕玛拉特深陷泥沼。

帕玛拉特创始人卡利斯托·坦齐(左)新首席执行长恩里科·邦迪(右)作为针对坦济的调查案的一部分,审计人员抓住这个账号穷追猛打。

结果由此发现了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诈骗和伪造账户案。

39亿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帕玛拉特黑洞吞噬了令人触目惊心的143亿欧元,几乎是他最初承认数额的四倍。

帕玛拉特公司丑闻案案例分析

帕玛拉特公司丑闻案案例分析

总结:
从国际法务会计的五步调查法可以看出 , 法务会计人 员在调查问题时 , 与审计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相同点是 , 在调查问题、收集证据时 , 都需要用到会计和审计的方法 , 如 : 分析性复核程序 , 都需要对财务会计资料等进行调查 。
但是与审计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 的,法务会计与审计的思维方向相反:审计 通过收集证据来发现问题。而法务会计需 要预先确定问题,然后有的放矢的去确定重 点。因为,诉讼本身就是对某一争议的问题 进行法律解决的专门性活动。因此,法务会 计首先要对存在分歧或争议的专门性问题 调查验证。而审计活动的情况是,委托人对 存在的问题常常是未知或者模糊的,因此往 往只有通过先审计才能发现问题。
丑闻案的直接起因是美洲银行2003年底的一份 声明 。 内容是帕马拉特在拉丁美洲开 曼 群岛的下属 机构在美洲银行存有一笔39.5亿欧元的流动资金并 不存在 , 而帕玛拉特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也是伪造 的 , 是公司为掩盖公司债务而“虚设”的。在初步 调查后 , 政府监管部门表示 , 帕玛拉特公司有欺 诈 嫌疑 , 公司账户上的银行存款并不存在 。 为了进一 步查清帕玛拉特公司欺作案的真实情况 , 监管部门 与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合作 , 聘 请其有经验的法务会计师进行全面调查。
在调查中,法务会计专家的调查结果如下:
比较项目 周转率
实际平均数据 21(范围6-34)
标准值 10-15
第五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这一调查过程中 , 法务会计人员运用其法务技术来 解答相关问题(通常以与历史、行业的周转率相比较的结 果来证明) , 得出结论。因此 , 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 , 周 转率高于行业的平均指数 , 而且没有其他异常事件发生 , 因此有欺诈行为的发生。

帕玛拉特财务舞弊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帕玛拉特财务舞弊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利用关联方转移资金
设立投资基金转移资金 虚构业务交易,夸大应收账款
造假手段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
帕玛拉特通过花旗集团(Citigroup)、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等投资银行进行操作,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 在案发前几年,帕玛拉特一直利用这种手段粉饰资产负债表。例如,在 1999年,帕玛拉特向花旗集团借款1.17亿欧元,但这笔借款却由花旗集 团的一家分公司Buconero(意大利语意思为“黑洞”)以“投资”形式 流向帕玛拉特,从而掩盖了负债。
22日复牌后帕玛拉特股票跌至0.11欧元;其债券价格继续下 跌,在19日早盘交易中,2008年到期的欧元债券价格仅为面 值的33%~35%。
2003 年 12 月27 日,帕玛拉特向帕尔马地方破产法院申请破 产保护并得到批准。
3 造假手段
造假手段
造假 手段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 负债 伪造文件虚报银行存款
合并报表的责任不明 确
帕玛拉特事件的启示
应当严格遵守审计准则 注重审计程序的谨慎性 建立会计师事务 所轮换制度
明确合并报表的审计责任 协调审计准则地区差异 强化审计行业外部监管 提高审计失败成本
谢谢观赏 THANKS FOR WATCHING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于国际商务。德勤咨询无疑完善了母公司的业务范围。
同追求一致的目标及执行一致的专业标准,为
公司所强调的是维持与客户之间的长期业务关系,其

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

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
小金库的主要来源: (1)收入不入账。特别是偶然性收入,如废旧物
资收入、对外投资收入、租金和押金收入、劳务 服务收入、收费和罚没收入、手续费和回扣收入 等。 (2)虚报费用。如修理费、零部件购置费、差旅 费、业务招待费等。手法为虚列业务、虚列事项、 篡改金额。
第二节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审计
2. 贪污库存现金
根据货币资金存放地点及用途的不同,货币资 金分为: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的特点
从审计的角度来看,货币资金具有固有风险较 高的特点。其原因在的 可能性随之增大。
(2) 货币资金收付业务量大、发生频繁,其增减 变动的数额往往超过其他账户,因而出现记账差 错的可能性较大。
(1)监盘时间:最好是资产负债表日,也可以是 外勤审计时。
(2)参加人员:出纳、会计主管人员。 (3)编制监盘计划。
第三节 库存现金审计
2. 监盘中的注意事项
(1)突击盘点,在上班前或下班时进行。 (2)出纳把已经办妥现金收付手续的收付款凭证
全部登记入账,并结出发生额和余额。 (3)核对现金收付款凭证和现金日记账:内容、
5. 隐瞒存款受限情况
如达尔曼,在02年末有4.9亿元的定期存单,在03 年末有6.5亿元的被质押存单,均未披露。
6. 大股东占用
如三九医药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 过25亿,占公司净资产的96%。
又如济南轻骑大股东轻骑集团占用资金25.8亿元, 创下中国证券市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之最。
(1)现金实有数为627.34元
(2)存在下列未入账的单据:
a.职工李某,预借差旅费300元,经领导批准;
b.职工王某,借据金额140元,未经批准,也未说明用途;
c.另有2张收款凭证,金额135.24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的发展
12月8日,公司未能清偿1.5亿欧元的债券,其债券遭到大 量抛售。9日,公司宣布无法收回Epicurum的投资,并聘 请公司重组专家恩里克· 邦迪对公司进行重组。 19日,美洲银行宣布,帕玛拉特子公司邦雷特财务公司在 美洲银行有一笔39.5亿欧元的流动资金不存在。同日,意 大利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称,该机构已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 会(SEC)协助调查帕玛拉特涉嫌欺诈一案。标准普尔亦 进一步调低帕玛拉特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由垃圾等级下调 为违约等级。帕玛拉特股票当天停牌,22日复牌后跌至 0.11欧元;其债券价格继续下跌,在19日早盘交易中, 2008年到期的欧元债券价格仅为面值的33%~35%。 2003 年 12 月27 日,帕玛拉特向帕尔马地方破产法院申 请破产保护并得到批准。
案件的结果
2004年3月18日,意大利检查人员以操纵市场的罪名正式向 米兰法院起诉29名涉案人员,以及美国银行、德勤和均富会计 师事务所在意大利的分支机构。被起诉的29名人员中包括帕玛 拉特创始人、原财务总监、法律顾问以及美国银行、德勤和均 富会计师事务所在意大利分支机构的负责人。而美国银行、德 勤和均富会计师事务所在意大利的分支机构将面临“知情不报 ”的处罚。此外,由于债权人拥有帕玛拉特148亿欧元债权, 美国银行甚至还将同时面临债权人在美国提出的集体诉讼。随 着调查的深入,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摩根 斯坦利、意大利最大的银行因特撒银行等都面临着意大利政府 的调查和指控。 2004年7月31日,曾经因巨额金融诈骗丑闻而闻名世界的意 大利帕玛拉特公司,对金融巨头花旗银行提起了诉讼。
帕玛拉特事件暴露的审计问题 合并报表的审计责任不明确
德勤从1999年起担任帕玛拉特的外部审计师,2002年又续聘 至2004年。作为负责整个帕玛拉特集团审计的主审计师,德勤 的审计报告部分的依赖于均富的审计意见。2002年度占合并资 产49%的资产和合并收入30%的收入是由其他审计师(均富)审 计的,而德勤在没有对此部分报表实施追加审计程序的情况下, 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主审计师发表合并报表的审 计意见是否适当,值得商榷。 事实上,国际审计准则已经规定,集团公司的审计师应该考虑 其他审计师的重大发现。但是,意大利的审计准则允许集团公司 审计师依赖子公司的审计结果。因此,德勤没有对由均富审计的 帕玛拉特海外分公司进行独立的复核,也无须为子公司的审计结 果承担责任。直到2003年,意大利出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类似 的规定,德勤按照新规定执行审计时才发现了帕玛拉特海外分公 司的问题,并向证券监管部门汇报。
帕玛拉特造假手法 虚构业务交易,夸大应收账款
调查表明,帕玛拉特在案发前几年中虚构了大量的业务交易,藉 此夸大其海外子公司的销售业绩,并通过伪造询证回函,夸大应收账 款。其中,虚构与古巴一家公司的业务交易,堪称荒谬绝伦。2003年 1月31日,均富意大利通过帕玛拉特将一份销售款询证函寄往古巴 Alimport食品进口公司和新加坡Camfield公司,求证由Bonlat从新加 坡Camfield公司进口30亿吨价值4.96亿欧元奶粉,再转售给Alimport 公司的业务交易及相应账款。Bonlat通过这笔交易确认了对Alimport 公司的4.86亿美元应收账款。 但事实上,Alimport公司只是每月从 帕玛拉特智利公司进口价值56至64万欧元的奶粉(约600至700吨)。 帕玛拉特职员在均富意大利据以确认该项销售款的重要依据——询证 回函上,同样扮演了弄虚作假的不光彩角色。
帕玛拉特事件暴露的审计问题 审计程序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怀疑
2002年12月31日,Bonlat公司授权均富确认其在美洲银行的存款账 户,帕玛拉特的会计当即就利用一台扫描仪和一台传真机伪造了一份美洲银 行的确认函,确认有39.5亿欧元存款归属于帕玛拉特的分支机构Bonlat公 司。均富在2003年3月收到确认函后,将这笔资金列入Bonlat公司的资产 目录中,而负责整个帕玛拉特集团审计的德勤随后也在会计报表上签字确认 ,一笔虚构的巨额资产就完成了。2003年2月,均富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帕马 拉特的Epicurum基金情况,查看基金董事会成员的名单,以核实是否存在 关联交易。在经过复核名单和听取了律师的解释后,均富将该投资认可为现 金和可流通的有价证券,但没有提及Epicurum基金这个名字,而德勤也没 有对这笔存款进行复核或直接函证。 均富依靠帕玛拉特的邮寄系统发送关于帕玛拉特的审计询证函,均富的 询证函根本就没有到达他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他们所收到的确认函都是在 帕玛拉特高层官员授意下的伪造文件。依赖客户的资源来询证客户的账户, 这至少是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
设立投资基金转移资金
帕玛拉特与注册在凯曼群岛一家神秘的证券投资基金Epicurum的关系扑 朔迷离。Epicurum基金成立于2002年,对外声称主要投资于休闲、旅游和 食品业。在其成立两个月后,帕玛拉特就对它投资6.17亿美元,并承诺将 继续投资1.54亿美元,成为Epicurum基金最大的投资者。同样,这笔投资 也是通过Bonlat分公司流出的,且没有向投资者公告,甚至董事会的两名 成员在接受采访时也称毫不知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坦齐的授意下 ,帕玛拉特的财务总监通纳和一名外聘律师兹尼建立了这个基金,目的是 向坦齐的家族企业转移资金。
事件的发展
2003年9月11日,帕玛拉特向投资者宣布上半年的利润 同比下降后,标准普尔将帕玛拉特债务的等级从“投资级 ”调低到“稳定级”。意大利证券市场监管当局Consob 明确要求帕玛拉特向投资人澄清其债务方面的问题,此举 导致了帕玛拉特股票和债券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尽管帕玛 拉特宣称有价值26.5亿欧元的资产可以迅速变现,其中包 括价值近5亿欧元、可以在30天内变现的在Epicurum开 放式共同基金上的投资,但股票价格却再次大幅度下跌。 2003年11月11日,帕玛拉特的主审计师德勤会计师事 务所对其2003财年上半年的中报发表了“拒绝表示意见 ”的审计报告。随后,意大利金融市场监管当局要求公司 详细说明对外投资的情况以及下一年度的债务偿还计划。 标准普尔也警告可能调低对其的债券评级。
帕玛拉特造假手法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
帕玛拉特通过花旗集团(Citigroup)、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等投资银行进行操作,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 在案发前几年,帕玛拉特一直利用这种手段粉饰资产负债表。例如,在 1999年,帕玛拉特向花旗集团借款1.17亿欧元,但这笔借款却由花旗集 团的一家分公司Buconero(意大利语意思为“黑洞”)以“投资”形式 流向帕玛拉特,从而掩盖了负债。
审计主体基本情况
均富国际起源于1924年芝加哥成立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是国 际会计师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六家跨国会计公司其中之一。 均富国际除能提供高效率、高素质的全球服务外,亦协助致力 成长的客户减少国际投资风险,均富国际各成员所主要提供审 计、会计、咨询等服务。1999年之前,均富意大利会计事务所 接受帕玛拉特集团委聘负责帕玛拉特集团的年度报表审计业务 。 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 & Touche)是德勤全球(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在美国的 分支机构。目前,德勤公司的主要服务项目有会计和审计、税 务咨询和税务规划、信息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以及兼并和收购 咨询。1999年,在意大利法律的强制要求下,帕玛拉特集团将 其审计师轮换为德勤。但是,均富仍然向帕玛拉特的海外分公 司提供玛拉特通过伪造文件,声称通过其凯曼群岛的分公司 Bonlat将价值49亿美元的资金(大约占其资产的38%)存放 在美洲银行账户。但美洲银行在2003年12月19日称,帕玛 拉特集团设立的账户并不存在,而且提供证明文件也是假 的。
帕玛拉特造假手法 利用关联方转移资金
帕玛拉特利用复杂的公司结构和众多的海外公司转移资金。据《华尔街 日报》报道,帕玛拉特注册在荷属安德列斯群岛的两家公司——Curcastle 和Zilpa是用来转移资金的工具。操作方法是,坦齐指使有关人员伪造虚假 文件,以证明帕玛拉特对这两家公司负债,然后帕玛拉特将资金注入这两 家公司,再由这两家公司将资金转移到坦齐家族控制的公司。到1998年, 帕玛拉特对两家公司的虚假负债达到了19亿美元。
帕玛拉特事件暴露的审计问题 外部审计师强制轮换流于形式
在这起案例中,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流于形式。意大利有着严 格的公司审计方面的管制,意大利法律规定外部审计人员每3年指定一次 ,连续3次就必须轮换审计公司,并限制审计人员为客户提供其他服务。 从1990至1998年,均富一直为帕玛拉特提供审计服务。1999年起,德勤 接手帕玛拉特审计业务,而均富成为帕玛拉特全资子公司Bonlat的审计 师。调查显示,Bonlat是制造一系列财务欺诈的中心环节。更换事务所 后,在均富意大利有关人员的建议下,帕玛拉特在凯曼群岛成立了 Bonlat,这样Bonlat就可以不受意大利规定的约束,继续由均富为其审 计。就是这些海外分公司参与了帕玛拉特重大舞弊,而均富会计师事务 所仅仅依据内部的更换和主审会计师更换的规定,实质性的审计仍由均 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均富意大利似乎从不会怀疑帕玛拉特提供的文件 。因此,1999年后,帕玛拉特虚构了与Bonlat公司的大量交易,并通过 伪造各种文件资料掩饰财务舞弊。关于事务所的强制轮换,帕玛拉特在 形式上遵循了意大利的法律,却又偏离了法律的实质。
主要会计问题
帕玛拉特从财务危机爆发到破产宣告,前后不过数月,成 为“欧洲版的安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再次将世人 的目光聚焦在公司的财务丑闻上。 帕玛拉特危机是其管理当局进行财务欺诈导致的。在初步 调查之后,意大利检查人员表示,在过去长达15年的时间 里,帕玛拉特管理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 方法弥补了累计高达162亿美元的负债。欺诈的目的不外 乎两个,一是隐瞒公司因长期扩张而导致的严重财务亏空 ,一是把资金从帕玛拉特(其中,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 份)转移到坦齐家族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