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导学案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01《春》(含答案)
1《春》朱自清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1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
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勃的春天,对春天进行了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它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积累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朗润.()涨.起来()嫩.绿()宛.转()应和.()撑.伞()酝酿.()窠.巢()蓑.衣()戴笠.()抖擞.()黄晕.()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欢欢喜喜的样子。
()明亮滋润。
()本文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是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密密地开着的花。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昏黄,不明亮。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二、自主学习1.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可分为几部分?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三、合作学习1.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它们分别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春天的图画。
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
(任选一种)五、达标检测1.字词小测(1)山lǎng rùn(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部编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附答案
1《春》导学案【学习目标】扫清文字障碍;能欢快而有节奏的朗读全文,学习作者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学习重点】1.通过阅读、讨论、赏析语言等手段,培养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
2.通过朗读指导,训练朗读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学会赏析本文语言的步骤。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天气渐渐地冷了,冬天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
迎着冬天的笑脸,我想起了雪莱的一句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景。
同学们,让我们伴着这优美的音乐,随着老师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描绘的《春》之中。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词。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 n )应和(hè)蓑笠(suōlì)笼罩(zh ào )烘托(hōng )涨潮( zh ǎng )薄烟(b ó)仿佛(fǎng fú)鸟巢( cháo )抚摸(fǔ)发酵( jiào )2、解释词义。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酝酿:愿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卖弄:炫耀。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3、走进文本和作者《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的特点,准确生动的描绘出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贤。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三、合作探究1.将文章分为三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七上第1课《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字词。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领会文章轻快活泼的语言风格,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把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涨.(zhǎng)起来酝酿..(kēcháo)..(yùn niàng)窠巢B.嫩.绿(nèn)嘹.(liáo)亮抖擞.(sǒu)C.应和.(hè)黄晕.(yùn)薄烟(bò)D.披蓑.(suō)朗润(rùn) 宛(wǎn)转2、上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卖弄稀疏缭亮烘托呼朋引伴B.静默应和薄烟舒活抖擞精神C.蓑笠嫩绿抚摸酝酿繁花嫩叶D.润湿眨眼黄晕宛转花枝招展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山朗润..起来了。
(明亮滋润)B.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这里指说各种气息在空里气,像发酵一样,越来越浓)C.卖弄..清脆的喉咙。
(炫耀)D.舒活..舒活筋骨。
(舒服)4、下列氏顺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误的一项是()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时工作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6、从下面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春的导学案及答案
春的导学案及答案春的导学案及答案春的导学案及答案一、课前先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水涨( )起来了他涨( )红了脸应和( ) 和( )面捉迷藏( ) 宝藏( ) 散( )在草丛里散( )会黄晕( )的光日晕( ) 晕( )头转向酝酿( ) 巢( ) 蓑( ) 薄()烟2.你还有哪些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3.了解作者精读探究1.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2.学习第一段:迎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盼望着”。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
2.学习第二段:绘春。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2)朗读第2节。
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春》导学案第二课时一、课前先学1.《春》是一篇(体裁)作者,字。
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清醒而真挚,被称为,散文代表作有、、。
2.作者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顺序描绘春天,在描绘中,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
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的特征,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精读探究1.继续学习第二段:绘春。
(1)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
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2)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3)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笛。
怎么写的呢?(4)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
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2. 学习第三段:颂春。
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3.总结:本文围绕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春》巩固案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春》导学案及答案
他还是一位画家,对绘画有很深的造诣。因此他的诗很有些“绘画美”。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关于这首诗的背景, 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以后,王维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不得已而请缨出塞,单 枪匹马赶到碎叶去勤王的情景。当时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对好友元二使非 常留恋,以酒相送,把满腔愁绪倾吐在明丽的字句中。
《春》导学案及答案
目录
01 一、课前热身
03
④最后一幅图在全文 中有什么作用?
02 二、课堂探究 04 参考内容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为主。
2、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3、体会语言的清新、细腻。
4、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赞美 之情。
5、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景物,抒 发自己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以理解需要大家帮忙解决一下?(教师根 据学生的需要来点拨)
4、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意说给 大家听一听?试着说说看。
5、教师小结并板书:景美、情 真。
6、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 读这首诗。
四、品读古诗,深化理解。(你 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7、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一是从王维的角度 体会他的情感;二是从元二的角度体会他和王维之间的情谊。)
①第①②段总写春天来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一个新来的季节写得有形有 情,有声有色。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你找出描述性的语句划下来,并体 会其作用。
②课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中“山” “水”“太阳”的特点是什么?并用一个词概括这一段所写的内容。前两个分句 分别从山的哪一方面,水的哪一方面说的?“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8、在这短短的一首诗中包含着深深的情谊。请大家再读一读这首诗,找一 找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深情厚谊?为什么?
1.《春》导学案答案
第1课《春》导学案答案一、知识点基础练。
1.yùn niàng dǒu sǒu liáo hè hōng zhǎ cuì yùn2.眨眼贬低静悄悄俊俏晕车荤腥伙伴搅拌3.选D。
A项中应为“躺着”“赛几趟跑”;B项中应为“清脆”;C项中应为“抖擞”。
4.散文,朱自清,佩弦,学者,民主战士,白话美术文的模范,《荷塘月色》、《背影》、《绿》、《春》、《匆匆》5.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新”“美”、“力”,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6.(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披着蓑,戴着笠的(2)A.春雨之多;B.春雨之多、细、亮;C.春雨之轻(3)写了树叶儿,特点是绿得发亮。
写了小草,特点是青得逼你的眼。
(4)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
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5)一点点二、课内品读练。
1.坐、躺、打、踢、赛、捉;揭示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2.“叫”只有声音,“闹”不仅有声音,还有动作,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
3.比喻、拟人。
桃树、杏树、梨树4.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吹动杨柳的春风,引用,借代5.新(或新生、生机勃勃);美(或娇美、千姿百态);健(或健壮、活力无穷)。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鼓舞人们对光明的未来满怀向往和希望,并决心为此而奋斗。
6.(1)“偷偷的”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
“钻”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这样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2)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春山润泽,春水涣涣,春日暖人的特点。
(3)运用了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
(4)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地突出了雨多、细、密、斜、薄的特点。
《春》精编实用导学案附答案
《春》导教案两课时【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 : 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感觉亲情,体会浓厚的情义。
2、能力目标 : 推测词句含义,品尝文章的语言美。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爱惜生命的感情【教课要点】1、整体感知文意,体会三代人相互谅解、相互礼让的朴素纯真的亲情。
2、推测词句的含义,品尝散文优美的语言。
【教课难点】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我能行】一、新课导入:导语:春季是一屡轻轻吟唱的微风,一捧暖和光亮的阳光;春季是声声委婉洪亮的鸟语,阵阵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季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水,红红的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季是种子破土而出是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季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季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脸颊上秀美羞怯;春季是我们用汗水、勤奋和智慧种植的一茬茬希望、梦幻和理想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向往和惊喜,一同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沟通1、给以下加横线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li o(á)亮涨()晕(hō ng()托应和()朗rùn()wǎn(2、依据解说写出相应的词语。
( 1)欢欢惊喜的样子。
()( 2)呼喊朋友,招引伙伴。
()( 3)比喻姿态优美。
()( 4)伸展、活动。
()( 5)明亮滋润。
()( 6)各样气味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愈来愈浓。
(( 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散()转))振作())3. 修辞方法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东风来了,春季的脚步近了。
C.鸟儿将巢何在繁荣嫩叶中间,高盛行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洪亮的歌喉。
D.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4.从括号里选出适合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
《春》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9.1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相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 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 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4.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学习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 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导读】学习本文着重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感 受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赋予春天的感情和生命,可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手笔, 将其运用到我们日后的写景文章中。
【知识链接】本文作者是 __________ 原名自华,号秋实,字 _____________ 原籍浙江绍兴,是我国现 代著名的 _________ 、 _________ 、。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招展:《》《》等。
【自主学习】1、给画线字注音 水涨( )起来了 散( )酝酿 ( )( ( ) 薄( ()带着笠()( ) 鸟篡( ) 2、解释词语, 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①郎润:引伴:③酝酿:《绿》 —1 \ \《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在草丛里宛转)应和 ())烟黄晕() 披着蓑抖擞(朗润② 呼朋④花枝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9.1学习时间:班级姓名⑤宛转:⑥吹面不寒杨柳风:4、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重音及情感的把握。
②《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_ 文。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_ 的春天特有的景象。
抒发了 ______________ ■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_ 的情怀。
③你能否将本文按盼春、绘春、赞春划分成三部分?其中“绘春”又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 图、__________ 图、 _________ 图、_________ 图、________ 图五幅画面构成的。
春》导学案及答案
春》导学案及答案研究目标】1.了解XXX的背景及其代表作,研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
2.研究通过感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赏析精美语言,感受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研究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研究难点】研究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导读】本文着重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赋予春天的感情和生命,可以研究XXX先生的手笔,将其运用到我们日后的写景文章中。
知识链接】本文作者是XXX,原名自华,号秋实,字XXX,原籍浙江绍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XXX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自主研究】1.给画线字注音:水涨(zhǎng)起来了散(sǎn)在草丛里宛转(wǎnzhuǎn)酝酿(yùn niàng)(yīng hé)(hán xiào)薄(bó)烟黄晕(yùn)披着蓑(suō)带着笠(lì)抖擞(dǒu sǒu)(lǎng rùn)鸟巢(cháo)2.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①郎润:形容植物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
②呼朋引伴:邀请朋友一起做某事。
③酝酿:准备、筹备。
④花枝招展:形容花朵繁盛、美丽的样子。
⑤宛转:曲折、迂回。
⑥吹面不寒杨柳风:形容春风柔和、温暖。
4.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重音及情感的把握。
②《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
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③你能否将本文按XXX、XXX、XXX划分成三部分?其中“绘春”又是由五幅图画构成的。
《春》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春》导学案(含答案)主备沙漠海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1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
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勃的春天,对春天进行了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它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积累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朗润.(rùn)涨.起来(zhǎng)嫩.绿(nèn)宛.转(wǎn)应和.(hè)撑.伞(chēng)酝酿.(niàng)窠.巢(kē)蓑.衣(suō)戴笠.(lì)抖擞.(sǒu)黄晕.(yùn)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欣欣然)(2)明亮滋润。
(朗润)(3)本文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是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赶趟儿)(4)本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酝酿)(5)密密地开着的花。
(繁花)(6)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呼朋引伴)(7)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宛转)(8)昏黄,不明亮。
(黄晕)(9)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招展)3.导语: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导学案与练习题 附加答案
《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 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学习重点】1 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审美赏美。
享受语感默读【学习难点】1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课时安排】2课时【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 给下列加点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酝酿()黄晕()披着蓑衣()涨起来()宛转()应和()戴着斗笠()抖擞()2 下面四句话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密蜂嗡嗡地叫着B 一年之季在于春C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D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3 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现代家,诗人,代表作有,等。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5 本文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二、新课学习(一)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设疑:朱自清先生抓住了春天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春天的?描绘了几幅图?2 讨论: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提出的问题并作解答3 学生用一句话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与朱自清的《春》作比较。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赏析:A 在朱自清先生描绘的一幅幅春的画卷里,你最欣赏的是哪幅图?请说出理由。
B 这些春的图画中,找出文中用来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的。
《春》导学案含答案
《春》导学案含答案第一篇:《春》导学案含答案11《春》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知识链接】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本环节主要帮助考生把握散文的特点,了解散文的分类,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培养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
散文的知识如下:特点:形散神不散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表现手法: 想像;联想;象征意境:雄浑或质朴典雅语言:华丽优美或朴素自然【作家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后类散文,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写作背景】《春》大致写于1928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春导学案及答案
春【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重点难点】1、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2、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资料助读】友情提示: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摘录到课文里。
1、关于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后类散文,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2、主题思想《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细致地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其主要特征绘出一幅幅春景图,展现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课前预习1、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宛转( *) 黄军( )・应和()・・抖擞・・()蓑衣(*)笼罩()・朗润()・烘托* () 瞭亮()稀疏()嫩叶()(2) 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枝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春》选自。
七年级上册《春》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春》导教案及答案七年级上册《春》导教案【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剖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斟酌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意会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动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朱自清的有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学习经过充足调换感觉器官仔细察看光景,抓住光景特征进行描绘的方法。
3.赏析精巧语言,体会包含的感情。
4.朗诵并背诵课文,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觉春季景色的漂亮。
【学习要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巧语言,领会包含的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经过五官感觉抓住光景特色描绘光景的方法。
【课前导读】学习本文侧重掌握作者在文中表露出的对春季的赞叹与喜欢之情,感觉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给予春季的感情和生命,能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手笔,将其运用到我们往后的写景文章中。
【自主学习】一、夯实基础知识1、生字正音。
水涨()起来了散()在草丛里委宛()酝酿()()应和()()薄()烟黄晕()披着蓑()振作()()朗润()鸟巢()2、解说词语,并选择此中三个写一句话。
① 郎润:② 呼朋引伴:③ 酝酿:④ 如花似锦:⑤ 委宛:⑥ 吹面不寒杨柳风:连词造句:3、认识作者: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自华,号秋实,字________,祖籍浙江绍兴,是我国现代有名的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周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裕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________》《______ __》等。
4、整体掌握,理清思路。
① 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重音及感情的掌握。
②《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季的特点,正确、生动地描述出________的春季独有的情景。
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怀。
七年级上册《春》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春》导学案及答案导读:七年级上册《春》导学案【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相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学习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导读】学习本文着重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用词的正确,生动,赋予春天的感情和生命,可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手笔,将其运用到我们日后的写景文章中。
【自主学习】一、夯实基础知识1、生字正音。
水涨()起来了散()在草丛里宛转()酝酿()()应和()()薄()烟黄晕()披着蓑()抖擞()()朗润()鸟巢()2、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①郎润:②呼朋引伴:③酝酿:④花枝招展:⑤宛转:⑥吹面不寒杨柳风:连词造句:3、了解作者: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自华,号秋实,字________,原籍浙江绍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________》《________》等。
4、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重音及情感的把握。
②《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
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怀。
《春》导学案含答案
《春》导学案学习重点提示1.掌握有关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2.识记字词,整体把握文章,背诵文章。
3.理清课文写景的组织与安排,欣赏优美精彩语言。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各角度切入的写作方法。
预习﹒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应和.()薄.烟()酝niàng()抖sǒu()黄晕.()卖弄.()软绵绵..()2.了解作者:朱自清,字,号,江苏扬州人,现代家,诗人,代表作有等。
整体感知3.作者按照__ _春、__ _春、_ __春的顺序描绘春天。
在描绘中,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____ ___ 、__ ____ 、___ ____的特征。
4.文章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通过这篇课文,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
迎接春天的句子:描绘春天的句子(全面观察):歌颂春天的句子:5.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春》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丰富的美学因素。
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明确:6.质疑: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写在下面,并试着回答。
质疑:解答:文段精选7.阅读课文第3—6小节,回答问题:①春草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草的特点的?春草又有着哪些特点呢?②春花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花的特点的?春花又有着哪些特点呢?③春风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风的特点的?春风又有着哪些特点呢?④春雨图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春雨的特点的?春雨又有着哪些特点呢?⑤“一切景语皆情语”,描绘春景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之情,这就是的表现手法。
⑥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踏花归来马蹄香()一枝红杏出墙来()处处闻啼鸟()天街小雨润如酥()探究练习春苏雪林①记得法国作家曹拉的约翰戈东之四时曾以人之一生比为年之四季,我觉得很有意味,虽然这个譬喻....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说过了。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春》导学案及答案
《春》导学案朱自清姓名组别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导语:春天是一屡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阵阵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希望、梦幻和理想……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憧憬和欣喜,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yùn niàn g )liáo(嘹)亮水涨(zhǎng)黄晕( yùn )散(sǎn)在草丛中抖擞( sǒu )hōng(烘)托应和( hè)朗rùn(润)wǎn(宛)转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欣欣然)(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呼朋引伴)(3)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招展)(4)舒展、活动。
(舒活)(5)明朗润泽。
(朗润)(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酝酿)(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一年之计在于春)3.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4.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 (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
4.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出生在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导学案(含答案)
《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1、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复习散文知识(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2)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3)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抖擞()应和()黄晕()liáo()亮 hōng ()托朗rùn() wǎn()转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1)涨(2)散(3)晕(4)藏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5)明朗润泽。
()(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4、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春》导学案第三单元四诗的魅力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lǎng)润钻.(zuān)出嫩.(nèn)绿眨.(zhǎ)眼酝酿..(yùn niàng)鸟巢.(cháo)宛.(wǎn)转蓑.(suō)衣稀疏.(shū)抖擞.(sǒu)水涨.起来了(zhǎng)躲藏.(cáng )黄晕.(yùn)他涨.红了脸(zhàng)宝藏(..yūn)..zàng )头晕(应和.(hè)和.平(hé)和.牌(hú)和.药(huò)和.泥(huó)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形容山色明朗润泽。
(朗润)比喻姿态优美。
(花枝招展)炫耀。
(卖弄)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呼朋引伴)原意是酿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酝酿)3.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着,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4.背景链接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
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的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这这对春天进行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它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交流点拨】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①~ 自然段)盼春,第二部分(③~⑦自然段)绘春,第三部分(⑧~⑩自然段)赞春。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交流点拨】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二)深层探究1.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它们分别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交流点拨】示例:(1)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
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2)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
可配“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古诗。
(3)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
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
(4)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
可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古诗。
(5)迎春图: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
可配“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句古诗。
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
【交流点拨】(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
(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
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
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
四、板书设计山:朗润总体轮廓水:涨太阳:红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局部描绘春风图:风唱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娃娃:新三个比喻句姑娘:美青年:力五幅春天的图画。
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
(任选一种)【交流】生甲:我为春山写了一首诗:“刺骨的寒气已被东风吹去,迎来的是一篇五彩缤纷的美丽。
那可爱的花儿争着展示自己,给翠绿的山们披上了一件花衣。
啊,亲爱的山儿!你们被打扮得如仙女一般有魅力。
啊,美丽的山儿!你们手拉手又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生乙:我选春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呵,河流醒来了!它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生丙:我选春日。
春姑娘来了。
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下,慵懒的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
红红的光束射过来,像年轻的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你。
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一堂课,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一起领略了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春景。
朱自清是绘景的大师,他有条不紊地对春天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使各种图景跃然纸上。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这篇美文,感受一下它的语言美和手法美。
当我们进入《春》的艺术境界中,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被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语言品析品读课文,寻找文章的语言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字、词、句、段,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
(提示:你可以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1.修辞美。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位下列句子的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交流点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交流点拨】运用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6)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交流点拨】“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8)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
(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交流点拨】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刚落地的娃娃”表现了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
这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了它的“新”“美”“充满活力”。
2.炼字美。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交流点拨】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2)小草偷偷...,绿绿的...。
..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交流点拨】“偷偷”二字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交流点拨】“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交流点拨】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已含蓄第写出了春风。
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5)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交流点拨】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的青。
(6)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交流点拨】“城里乡下”,说范围之广;“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
“也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
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3.韵律美。
阅读文章后能简要说说文章是如何体现韵律美的?【交流点拨】(1)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2)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地、软绵绵的,增添了音乐美感;(3)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二)写法探究【交流点拨】其他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的烘托了迎春图。
(三)体验与反思。
《春》是我们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之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交流点拨】①观察细致,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征。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
③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