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的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奴隶社会的建筑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一、社会背景:

◆夏、商、周、春秋。

◆夏:出现军队,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商:有人殉,出现青铜、铁器,最早的甲骨文字,有相当的文化发展。青铜业很发达。

商甲骨文中与建筑有关的文字

二、夏代建筑遗址: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河南偃师二里头成汤都城━━西亳宫殿遗址:

遗址为一残高300mm-800 mm的夯土台,南高北低,台东西宽约108m,南北深101m ,近于方形,东北角有缺;周边环廊,形成庭院,南边正中是门,庭院北部有一堂基,上有一座宽八间,进深三间的殿堂;计36个柱位,柱径400mm,每柱外有两个擎檐柱,柱径为180-200mm。殿东,廊下突出部应是东厨。这是我国最早的封闭式庭院和最大木构架夯土建筑。

三、商代建筑遗址

(公元前16 世纪─公元前11 世纪)

奴隶制发展时期,有家奴,手工奴,没有农奴; 用奴隶殉葬。始有文字;使用青铜,青铜器有:斧、刀、锯、凿、钻、铲等。

⒈商中期,河北藁城台西村宫殿遗址;

占地面积约五百多平米,共12 座房子, 其中一座半穴居,其余皆地面建筑。房子大小不一,有单间的,有二间、三间相连的。

斗栱的历程

〖二号房子〗:二间,正面朝东;

南北面宽10.35M,东西进深

3.6M。在房基沟槽两边,云母

粉画出的白线,线条笔直,转角

规整;说明该建筑是根据设计

画线的,这是我国建筑设计史

上最早的一例。地基平整后挖

去0.5M 活土层,再填入纯净

的暗褐色胶性土,每50-80mm

厚就用小石夯实,这是我国早

期建筑的特点。外墙下部为板

筑夯土墙,上半用土坯垒成。十

二号房子有21层土坯墙,土坯

之间用草泥胶结。(土坯尺寸

是:390×300×60mm)

使用土坯是一大进步,也是用砖的前声。隔墙用草泥垛成;墙内外有30mm厚的草泥粉刷,并用火烘烤室内的墙面和地面,使其平整坚硬,且避免潮

湿。屋顶为两坡悬山顶,椽子方形,60×60mm,长1600mm,上敷草泥。

【七号房子】:保存一完整的两坡顶山墙,高3380mm,

在距屋地2300mm处,有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孔,应是“向”,即窗。

【十二号房子】:有21层土坯墙,土坯之间用草泥胶结。土坯尺寸是:390×300×60mm。使用土坯是一大进步,也是用砖的前声。

⒉晚商,殷,殷墟遗址:

商第二十代王盘庚时迁都到殷,即今

河南安小屯村,这是晚商十二王活动

的地方,也是商奴隶制的极盛与衰落

之地。遗址面积约24KM2,紧靠洹水曲

折处,有分区, 却不严格。遗址中部靠

洹水弯曲处是宫殿区,西面、南面有制

骨、冶铜作坊区;北面、东面是墓葬区;

居民区分散在西南、东南与洹水以东

地区;在墓葬区也有居民点和作坊遗

址,宫殿区也有作坊和墓葬。

【宫殿区】:东面、北面为洹水;内部又

可分三区;

〖北区〗:15处遗址,大多东西向,无葬

坑,可能是住处;

〖中区〗:21处遗址,南北长200M,有

座门,门址下有持盾的跪葬侍卫5─6

人(人、畜葬),应是宗庙部分;

〖南区〗:17 处遗址,规模小,位于中区

西南;南边中部可能是门址,其它以此

线轴对称;牲畜葬于东,牲人葬于西,整

齐不紊,这里是商王的祭祀地区。这种

对称布置的宫殿,于商末已初成形状。

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

【墓葬】:⑴.武官村陵墓;

武官、后岗、西北岗,等20余处,最大的400─500平米,深12 ─13米,平面为方形或“亚”字形,南北向长坡道,大者,四面坡道;南道长而平缓,达30米。殉人殉畜,武官村大墓殉79人,墓室在地下,以木构筑,地面上无坟,有建筑;如“妇好”墓。

⑵.“妇好”墓;随葬品1600多件,铜器铭文有“妇好”、“司母辛”字样,与甲骨文所载,商王武丁的诸妇之一“妇好”相一致。1976年发掘,为五十年殷墟考古中最完整的一座墓穴;地下墓室,填土夯实,无塚,上立建筑。棺椁下和墓穴角落均有人殉。

四、周朝的建筑遗迹:

(公元前11 世纪~公元前771 年)

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百工之说,青铜业发达,出现了釉陶;有大市,以铜贝为货币;农业生产学会施肥、灭虫,保证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⒉西周的“国”,即“城”;“匠人营国”...就是当时的城市规划原理。周朝建立之后,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在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其中天子和诸侯可以建“国”;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由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制的城市,即“国”。

《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

周公强制商人迁到洛邑(洛阳),建东都,叫“成周”。周初,“封蕃建卫”[1],大小封了71 国,其中姬姓53 国,分封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当时有“国”、“野”之分,“国人”与“野人”之别。【国人】:征服者,奴隶主,士,周族成员,工商业者,平民;

【野人】:被征服的族人,奴隶,居于村野。

国、野有别:参政,当兵,受教育,受剥削的程度不同。

附:周朝宗法制度:天子世世相传,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余子弟封侯,为小宗;侯亦如上,分大宗、小宗;小宗封大夫;大夫小宗为士。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

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一条明显的轴线,前后两进院子,大门,门前有树(影壁),前院,前堂,中廊,后室;前堂、廊和后室形成最早的工字殿。南北45.2m,东西32,5m。

陕西歧山凤雏村

西周建筑遗址

两侧厢房围合成闭合式庭院,四周有檐廊环绕;南北朝向稍偏东,前面“隧”(门)占一间,东塾西塾各三间;门内即由四面房间围合的“庭”,庭北为主体建筑“堂”,堂为六间;堂前有三阶,中阶不在轴线上;后庭为廊分为二,庭后正室三间,其余为小间;可以看出,正在向中轴对称的单数间平面,逐渐发展的过程中。

发现有半瓦当和脊瓦,为最早的瓦;

版筑土墙与土坯墙,墙面有三合土

(白灰、沙、黄泥)抹面;庭院地下

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