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2023年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二十)ppt (2)

2023年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二十)ppt (2)

媒体教学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计算机、 投影仪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教学 进入多媒体时代。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数字化教学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 数字化和教学过程的数字化管
理。
网络教育
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远程教育和 在线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
移动学习
利用移动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 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培训满意度
了解受训者对培训内容、形式 、师资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工作绩效
评估受训者在工作中运用所学 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以及对其 工作绩效的影响。
培训转化率
衡量受训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 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程度,
以及培训对组织的贡献。
培训效果评估的实践与改进
实践案例分享

教育游戏化
将游戏元素和教育内容相结合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
02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
多媒体课件制作
总结词
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详细描述
了解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掌握常用的多媒体素材采集和处理方法, 学习使用课件制作工具进行课件制作,如PowerPoint、Flash等。
选取典型的培训效果评估案例,进行分享和交流,为今后的培训效果评估提供借鉴和参 考。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持续改进,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 ,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剖析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剖析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2014-12-16一、信息化教育概论1.信息化教育的定义p9定义: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2.信息技术的内涵(物化形态与智能形态)p11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

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①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如广播、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

②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处理、传输的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

3.教育资源包括的内容p11教育资源包括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人员、教育环境等。

4.信息素养包括的内容p11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

5.信息化教育的本质特征p12有现代教育媒体参与,是信息化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媒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

6.信息化教育的作用p14(答题时要加上作用的例子)信息化教育在整个教育的作用主要有4个:(简答题,或可作为论述题要结合实际说明)①高教育质量:三个指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②提高教育效率:加快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成本。

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学生比原先学到更多的东西;③扩大教育规模:凡是有电视或计算机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课堂,一个教师教成千上万的学生,节省了师资、校舍和设备,扩大了教育规模;④促进教育改革:教育手段多媒化、教育方法多样化、人—机—人教育新模式、个别化学习、交互式远距离教学、教育观念新思路。

7.教育技术“94定义” p17 (中国“教育技术”=美国“教学技术”)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8.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目标与具体内容p34-p36总体目标是,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用几年时间,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使全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显著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整理

西华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2012期末考试-知识整理二、名词解释(9选4)1教育技术我们把在教育中有机运用的物化技术与非物化技术的总和称为教育技术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2005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2、因特网:在全球范围,由采用TCP/IP协议族的众多计算机网相互连接而成的最大的开放式计算机网络。

其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有三层结构特征:用户驱动网;区域网;骨干网。

3、微格教学:是对在校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

每次教学时间为5-10分钟,集中训练1-2项教学技能,因此常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4、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5、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

6、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7、图层:是构成图像的重要组成单位,许多效果可以通过对层的直接操作而得到,用图层来实现效果是一种直观而简便的方法。

它在ps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既是所有操作的平台,也是创作各种效果的重要途径。

8、位图: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储存的任意画面的图像。

最小单位为像素。

9、矢量图:矢量图是根据几何特性来绘制图形,矢量可以是一个点或一条线,矢量图只能靠软件生成,文件占用内在空间较小,因为这种类型的图像文件包含独立的分离图像,可以自由无限制的重新组合。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1.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5点)①作为学习检测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②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③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成新的信息。

④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

2.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和价值(角色和功能p4)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持在建构中学习);情境工具(创设情境,支持在做中学);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的建构)3.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室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5.05定义与94定义的区别(4点)①05定义采用的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而在94定义采用的是b“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教学技术)。

②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

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

③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

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④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

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

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提纲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提纲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提纲带答案于婧初稿,未加润色,欢迎童鞋们精修,谢谢!1.“教育技术”术语中的“技术”的内涵解读①物化形态的技术(有形技术) :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包括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通讯、电子白板等一切可以用于教育的器材、设备、设施及其相应的软件。

(硬件与软件)②智能形态的技术(无形技术):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

如:系统方法在教学设计和了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潜件技术)2.美国教育技术是沿着哪三条线索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形成和发展的三条线索:视听教学、个别化教学、系统化设计教学。

3.步入信息时代的两大技术杠杆与文化内涵是什么?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成为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印刷时代,步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杠杆。

适应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则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以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也成为了当前学校人才培养和学校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

4.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中的三块里程碑分别是什么?文字\印刷术\信息技术5.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教育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理念、信息规范和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来改造旧的教育模式,使现行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与基础设施、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发生深刻变革,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

6.AECT’94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畴是什么?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包含的各部分要围绕促进学习的目的来进行,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傅钢善(最完整版)期末复习重点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傅钢善(最完整版)期末复习重点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傅钢善(最完整版)期末复习重点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按章节)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名词解释】教育技术(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何克抗1999)。

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忽视或抛弃对传统媒体的开发与应用。

信息素养:包含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从人文层面上看,信息素养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点】教育技术是除教师、学生、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资源和过程。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教育技术发源于美国。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包括“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三个部分。

其内容均涉及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简答】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教学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它们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第三章-2013-3-26

《现代教育技术》第三章-2013-3-26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1)海量信息; (2)资源共享; (3)使用方便、快捷; (4)多媒体化的信息和全文检索功能; (5)提供自我服务和请求帮助的数字化咨询系统。
38
学校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应用:
• 科研
• 教学
• 素质教育 • 远程教育
我国主要的数字图书馆:
• 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 以贵州师范大学数学图书馆为例
微格教学系统——
(一)微格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
1. 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意思为微型化教学。 或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 或“录像反馈教学”等。
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视听技术和反馈, 按照严格的程序,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轮流进行培训,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掌握教学技能。
25
音视频传输线
Internet
Internet
D-Link
银幕
服务器 教师机 交换机 服务器
教师机
交换机
小组协作型
综合型
26
27
28
• 教学功能 • 示范功能 • 交互控制功能 • 监视功能 • 学生控制功能 • 分组讨论功能 • 电子举手功能 。。。。。。
29
多媒体网络型教室 的主要功能:
5
多媒体综合教室——
是指将多种媒体集成在一个教室内,以利于 教师与学生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教与学活动 的场所。 这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 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多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学 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现形式,扩大课堂教 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每位教师应必备的素质,为此必须了解 多媒体教室的组成、功能和教学应用。 6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

1、1963年加得福尼亚洲斯坦福大学艾伦教授将手提摄像机带进课堂,进行师资培训研究,开始了最早的微格教学实践。

P62、微格教学发展三阶段(根据技术设备和微格教学的适用范围)1)微格教学初创时期,主要使用手持摄像机进行摄像,注重师范技能培训中培训者直观经验的获得和教学行为的强化。

2)模拟微格教学系统时期,主要使用成套模拟的摄录系统开展微格教学,注重教学设计与微格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3)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时期,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建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微格教学系统,集微格教学、资源建设、课堂教学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满足大规模老师培训需要,也能开展其他多种教学和研究工作。

3、微格教学是对在校师范生和在职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

埃伦对微格教学的定义是: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北京教育学院给出的定义: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立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老师和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方法。

4、微格教学特点:1)培训目标明确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3)注重整体与部分相联系4)注重过程和情境体验5、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6、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是:对学习资源与过程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是促进学习。

AECT2005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7、教育技术研究实践领域三大层次:1)系统级—宏观层次,这是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技术专家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2)产品级—中观层次,这是由专业教育技术人员和相关产品(媒体工具和信息资源软件)生产公司要重点关心和研究的问题;3)学校级—微观层次,这一实践领域是广大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和老师重点关注和研究的。

现代教育技术 备考

现代教育技术 备考

现代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现代教育技术所涉及的技术可分为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型态的技术,即硬技术和软技术。

3.现代教育技术所涉及的技术又可分为三类技术:一、现代媒体技术,即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教育媒体,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二、现代媒传技术,即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技术,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三、教学系统设计技术,即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也就是教学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智能形态的技术。

4.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2005年的教育技术定义是:教育技术是指⑴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⑵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

5.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6.教育信息化技术层面的特点: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

7.教育信息化教育层面的特点: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发化。

8.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内容/构成:通常认为,教育信息化由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要素构成。

9.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10.教育界所用的信息资源就是教育资源。

11.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直接目的。

12.经验之塔理论的直接观点:①经验之塔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②教育应从具体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③教学不能止于具体,要向抽象发展,形成概念。

④应用各种教学媒体,既可使教育更为具体,又可使之更好地造成抽象。

⑤位于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符号、视觉符号更能为学习者提供比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具体经验方式的不足。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格 式 塔 心 理 图 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知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 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图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学习步骤:
1. 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举兴趣的问题; 2. 学生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在思维中产生某种程度的 不确定性,并产生探究的动机; 3. 围绕问题,向学生提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材料或事实; 4. 协助学生对有关材料或事实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积 极思维,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假设; 5. 协助和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应有的结论; 6. 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 7. 使问题得以解决。
第一,动机原则。 第二,结构原则。 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 童对学习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那么教 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和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 第三,程序原则。 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其参与探究 方式,才能促进学习。即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内容与 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 第四,强化原则。 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 础
1
2 3
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 学习建议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一.知识结构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理 论 基 础 现代教学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0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知识点02】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的现代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现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2.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4.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

【知识点0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知识点04】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1.有效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教学优化,教师借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工具与方法,是教师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说包含了信息素养的成分,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

2.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教学设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科学地设计每一堂课,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将大量的各种思维训练整合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超越一般思维定式、习惯性的发现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创造性思维。

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科学思维的培育。

3.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在为教育提供新的现代化手段的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快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成为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

4.有效地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信息的多渠道;教材的多媒体化;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教育技术学定义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分类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

三.教育信息化定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邻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特点(1)技术层面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信息加工精度高,效果好,成本低;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体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2)教育层面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教材多媒化: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资源全球化:利用Internet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

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学习自主化:电子教材、微视频、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

管理自动化:数字化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发展性评价、增量性评价环境虚拟化:实现虚拟教育与实在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贯通与交融系统开放化:全新的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泛在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正逐步成为现实。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支架式教学:①搭脚手架②进入情境③独立探索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1.概念: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1994定义)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答: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素:(1)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师资队伍;(2)环境——建设多媒体和网络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3)资源——建设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并使之能高度分享;(4)设计——对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应用过程的策划;(5)过程——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3.根据刘雍潜提出的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教师能力应包含哪些方面的能力?答: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1)学科教学能力:指教师的专业功底和与教学基本环节相对应的教学能力,由“教学法-内容知识”(PCK)形成(2)教学设计能力:由“技能-教学法知识”(TPK)形成(3)资源应用能力: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由“技术-内容知识”(TCK)形成。

4.根据我国教育部2014年5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能力?答: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教)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学)。

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在应用信息技术转换学习方式方面,主要关注教师哪些方面的能力?答: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方面,主要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信息化教学的背景2、知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3、熟悉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4、建立良好的教学技术意识关键词农远工程;教育技术;课程;评价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1、发展趋势:教学点:模式一升级为模式二光盘播放升级为数字资源全覆盖小学、初中: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二、学习终端的变化趋势三、学习环境的变化趋势1、有线互联移动互联互联网物联网数字校园智慧校园2、教育技术已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目标a.感知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领会信息时代教与学的特点;b.了解信息时代的课程改革,体验新的课程形态;c.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d.初步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知行合一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1、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后巴别塔时代,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约公元前14世纪,铁器时代,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六世纪中国隋代刻板印刷,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19世纪,、广播、电视的使用。

第五次: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2、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认识广泛的应用性——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信息技术已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之一。

新的学习秩序正在建立、新的学习生态正在形成学习目标1、领悟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了解技术环境中成长的学生3、知道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技术;改变;学习者;信息化提纲1、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2、信息时代的教与学3、实践中的教育技术思考4、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一、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1、技术改变了历史、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人际交往方式、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世界(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知识革新的推进器。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概论教育技术:(AECT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包含以下内涵: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

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1.视听媒体传播教学:是在传统的学习教育班级授课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以视听媒体辅助传播教学信息和集体化教学为核心特征的教学系统。

2.个别化教学:是建立在程序教学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习者个别需求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系统。

3.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

4.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①可以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②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改革第二章教学媒体媒体:媒体(Media)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媒体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

广义的媒体概念包括人体器官本身在内的(自然媒体)的工具、媒介。

教育(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情景中所使用的承载教育(学)信息和传递教育(学)信息的所有工具、中介。

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将教学媒体等同于教育技术。

媒体的类型: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结合媒体交互媒体谈及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不得不提及科拉克和考兹玛。

集体化教学源于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主张直观教学、主张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陕西师范大学教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2017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2017年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考试期末复习知识点(2017年)一、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AECT1994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是对教育技术的科学认识和精辟概述)AECT 2005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反映了教育技术对促进绩效方面的作用)2.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习,依据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要,将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以达到过程最优化而编制的教与学的实施方案。

3. 多媒体课件: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根据教学设计有机整合,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形成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软件。

4.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此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促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5. 教学理论:是研究存在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学活动规律的理论,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6. 教育传播: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向特定的教学对象传播知识、培养其技能、帮助他们形成优良品质和个性的传播过程。

7.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8.学习动机:是指从事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力。

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

9. 认知发展: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体的过程和现象。

10. 认知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在某一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1. 信息化教学:是为促进学习,在多媒体环境中,师生恰当有效的运用教育媒体和信息资源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张剑平主编 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张剑平主编 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005年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AECT ’1994定义的结构:“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视觉教育阶段 世纪初-30年代(2)视听教育阶段 30-50年代(3)视听传播阶段 50-60年代 (4)教育技术阶段 70年代至今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2、1920年,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国光电影公司拍摄无声教育影片《女子体育》《盲童教育》3、1922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技术专著《有声电影教育》(陈有松)4、1936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刊物《现代教育技术》周刊在上海出版。

5、1945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系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建立。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1)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教学结构(2)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3) 台湾淡江大学徐新逸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 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1) 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2) 注重整合的过程(3) 注重综合学习(4) 注重体验学习 (5)提倡协作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指同一概念。

自考00413现代教育技术自考核心考点笔记自考重点资料

自考00413现代教育技术自考核心考点笔记自考重点资料

主编 辽宁大学出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定义实质和知识体系 第三章 教学媒体概述 第四章 非投影视觉材料 第五章 投影视觉媒体第六章 活动图像媒体:电影与电视录像 第七章 视觉图像与视觉文化 第八章 听觉媒体 第九章 计算机系统 第十章 远程传播系统 第十一章 过程技术第十二章什么是教学设计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第十四章 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第十五章 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部.A .1918年B .1923年C .1924年D .1928年1.2.教育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为(C)A .1918~1928年B .1914~1918年C .1918~1942年D .1941~1945年1.3.1946年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理论为(B )A .程序教学B .经验之塔C .系统化设计教学D .微格教学1。

4.我国于(B)创办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A .1946年B .1978年C .1979年D .1985年1。

5.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C )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 .计算机辅助教育B .网络技术应用C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1.6.1924年心理学家(B)设计了一台自动教学机,主要用于对学生测试自动化。

A .伯克B .普莱西C .斯金纳D .克劳德1。

7.谁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器解决许多教学问题,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C)A .伯克B .普莱西C .斯金纳D .克劳德 1.8.由斯金纳等人所描述的关于编制程序教学的过程是利用什么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典型实例(A )A .经验主义方法B .实证主义方法C .演绎方法D .推理方法1.9.我国电化教育大约出现在什么时期(C )A .19世纪末B .辛亥革命时期C .20世纪20年代D .20世纪30年代2。

1.教育技术从一项教学方法改革运动到形成教育技术综合应用的实践与研究领域,到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经历了约(A)A .60余年B .70余年C .80余年D .90余年2。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考点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考点点归纳

赣南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考点归纳电子稿形成时间:20XX年12月31号晚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课程结构的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课程内容的改革: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课程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评价制度的改革: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信息时代的教育面临哪些方面的转变?①社会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转变②学校功能的转变③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④学生学习观的转变2.普遍认为教育技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称为“直观教育技术阶段”。

第二阶段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称为教育技术初期发展阶段,也称为“媒体技术阶段”。

第三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称为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称为系统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称为网络发展阶段。

3.教育技术的名称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视觉教育阶段、视听教育阶段、视听传播阶段、教育技术形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1.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注硬件阶段;第二阶段是关注硬件和软件阶段;第三阶段是关注教学方法论与系统设计阶段。

2.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育技术来看,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即:从口耳相传到文字教材;从直观教具到音像媒体;从程序教学到计算机教育系统;从计算机教育应用到信息化教育。

3.从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来说,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是教师、学习者、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

4.教育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和要素设计。

5.在教学设计的起始阶段,即前期分析阶段,需要前期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

6.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运动技能三个基本领域。

7.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设计目标为评价依据,确定教学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目标要求的评价。

8.从表现形态来看,常规教学媒体可分为平面教学媒体和立体教学媒体两大类。

9.从课程开发研究的角度来看,一般的课程开发主要涉及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10.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课程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课程开发出现开发群体化、载体多元化、教材平台化和教学交互化等明显趋势。

11.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系统的课程开发理论的是泰勒。

12.按照在教学中能否提供反馈信息,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分为单向传播媒体与双向传播媒体。

13.从远程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媒体的特性来看,以无线电广播为主要信息传播渠道的广播教育,又可被称之为听觉型远程教育。

14.按照AECT在1994年所给出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15.函授教育又被称之为.第一代远程教育。

16.和早期的远程教育相比,现代远程教育的最明显的优点是充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互。

17.从具体研究的角度来看,系统论可分为观念、理论、方法三个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1.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5点)①作为学习检测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②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③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成新的信息。

④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

2.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和价值(角色和功能p4)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持在建构中学习);情境工具(创设情境,支持在做中学);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的建构)3.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室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5.05定义与94定义的区别(4点)①05定义采用的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而在94定义采用的是b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教学技术)。

②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

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

③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

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④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

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

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

③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技术化环境中的学习者心理研究;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加深入。

7.试论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

③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技术化环境中的学习者心理研究;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加深入: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参与作用将更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将向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将被更广泛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扩展学生学的环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体现出更多的理论研究,更加关注整合的形式、方法、策略研究,形成与技术特点相关联的理论支撑。

8.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目标。

9.关于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①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10.建构主义的学习观(4点)①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②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③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④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

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11.建构主义的学生观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②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12.建构主义的师生角色定位及其作用(4点)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要用探究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13.媒体:又称媒介。

媒体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语,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载体。

14.教学媒体:是指教学活动中交流,传递信息的技术工具和手段,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

15.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灵活理解)①教学目标②教学内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策略16.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基本要求?(10点)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恰当使用,最优选择。

认真准备,课前检查。

适时出现,恰到好处。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适当讲解,提问引导。

现代教学媒体与常规教学媒体相结合。

引导学生把试听和思考结合起来。

从实际条件出发,讲求实效。

平时检查,妥善管理。

17.图像的主要文件格式:1) BMP格式,是随Microsoft公司Windows软件推出的一种与设备无关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格式,具有体积大,易是真的特点;2) JPG格式,具有压缩比高,体积较小的特点,多用于数码相机中;3) GIF格式,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图片格式之一,体积小,可实现动画效果;4) PSD格式,是PHOTOSHOP特有的图像文件格式,可记录图层、通道的信息并进行编辑,支持位图、灰度、双色调、索引颜色、RGB、CMYK、Lab和多通道图像模式,支持Alpha通道、专色通道和图层,一般用于图像编辑过程中存储图像。

18.学习资源:一起支持学习的、为学习所利用的资源。

19.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能在网络环境之下实现共享的资源称为数字化资源。

20.网络教育资源的定义:网络教育资源是指专门为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信息资源,它蕴含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并且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

21.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互动性;内容的丰富性。

22.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是如何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23.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是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

24.多媒体课件概念:①是采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表达某一课程或若干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②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达特定教学内容,反应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③是一种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允许学生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取得反馈,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适当评价的教学媒体。

25.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多元的信息展示方式;为培养多样式的思维方式创造条件;为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步骤提供了基础;为教学提供了大容量和集成化的教学信息资源。

26.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评价标准)?①教育性: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围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而设计;适合学生接受水平②科学性:教学媒体符合科学原理;选材符合实际;操作准确、规范;素材真实、科学。

③技术好:设备状态良好;制作人员技术熟练④艺术性:内容真实;画面优美流畅;光线与色彩搭配合理;语音优美⑤经济型:编制多媒体课件,要有周密的计划;编制多媒体课件,要以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取得所追求的教学效果为前提。

27.PPT设计原则?整体设计:1)讲演者整体设计自己的讲授,注意充分发挥PPT在讲演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避免用PPT替代发言稿的做法。

2)辅助提示作用,PPT帮助讲演者组织思路,引导讲授线索,突出讲解重点,保障演讲有序进行。

3)提供只管视觉感受和体验,利用PPT将真实世界的图像展示在受众之前,将抽象的或默会的理念转化成可视化图像给听众。

4)丰富讲述事实和内容,利用PPT作为多媒体平台,组织丰富的视觉听觉材料,讲述丰富动人的故事,或者列举大量的实证资料。

5)发挥分析论证作用,在学术性或专项论证会议的报告中,讲演者为了分析某事物或项目的运转系统、内部关系、发展趋势,利用PPT提供分析的图表和充足的资料。

6)激发情绪和气氛,通过色彩、动画、音乐等元素的运用,使受众与讲演者之间产生情感互动,带动情绪高潮,制造课堂或会场的气氛。

28.可视化思维与表达:1)整体设计PPT时,充分考虑到真格讲演稿的可视化设计,从讲演主线——分层讲述——最后总结,恰当地设计和安排可视化思维和表达的结构。

2)将讲演的思想要点,采用可视化的图形表达,将主要的文字段落抽象归纳出关键词,使用关键词标注可视化图形。

3)利用PPT的“自选图形”、“绘图”工具、“插入组织结构图”或windows的“附件—>画图”工具来设计可视化图形,office 2007的PPT 中的“Smart Art”工具可以设计出立体的彩色示意图形。

4)给PPT加上可视化表达,还可以采用简笔画、图形组织法、概念图、示意图、照片等方法。

5)借助可视化思维工具软件设计幻灯片,如Inspiration、Mind Manag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