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2必修《乙烯》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新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新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的内容-乙烯,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饱和烃)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和烷烃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结构决定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讲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也为以后学习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用途-结构-性质”的思路,先介绍乙烯的用途,通过介绍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有机化学中既是敲门砖,又是铺路石。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习了某一类烃的方法;·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能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烷烃的性质,初步了解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存在障碍:·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对一些有机名词不了解,有机分子结构也比较陌生、难理解,无法建立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的联系;·对有机反应方程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都存在困难。

待建构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教学目标1. 利用乙烯的分子式和球棍模型探究乙烯分子的结构。

通过对结构的推理,对学生对其微观结构有三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观看视频和分组实验,小组分析实验现象并解析乙烯的化学性质,利用球棍模型和视频动画分析并说出加成反应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生活小妙招—水果催熟的解密,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作用;图片展示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对于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可以通过讲解配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原理,突破反应机理的理解难点。
3.针对乙烯应用的相关实例和实际意义,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和工业生产情况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乙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乙烯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提供乙烯的发现历史、乙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乙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板书设计
①乙烯的结构:
1. C2H4,表示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
2.碳碳双键,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存在。
②乙烯的制备方法:
1.乙醇脱水反应,表示乙烯可以通过乙醇脱水反应制备。2.反应条件:加热、无水氧环境。③乙烯的性质:
1.加成反应,表示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表示乙烯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乙烯的结构、制备过程和性质反应,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如乙烯结构模型展示、性质反应动画演示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网络资源:引入相关乙烯的科研进展和实际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乙烯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乙烯问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

《乙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

3、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的特点。

难点: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二、教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对比归纳法等。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盛有乙烯的集气瓶、学案、任务卡。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教师:多媒体展示几张亲自拍摄的图片以生活中的实例境,激发兴——青香蕉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香和图片,吸引学趣,引入乙蕉变熟的过程。

并解释香蕉变熟的原烯。

因,引出乙烯及其用途。

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教师的讲授。

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

环节一:讲授乙烯的用途及来源让学生认识到乙教师:讲授并以多媒体文字及图片形式烯的重要性,并展示乙烯的用途及来源。

并以一组乙烯结合我国乙烯的的全球产量区域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咱们国家的乙烯产量情况。

产量,对学生进行爱国德育教学生:聆听教师的讲授,观看相应图片育。

二、认识乙烯的用途、来源、结构、性质环节二:观察思考乙烯的物理性质让学生了解乙烯教师: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引出的物理性质,锻对乙烯性质的学习。

展示盛有乙烯的集炼学生通过观察气瓶,提问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及收法研究物质物理集方法性质的能力,以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乙烯的物理性及利用知识解决质及收集方法。

环节三:自主学习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验证化学性质问题的能力。

认识乙烯的化学性质,锻炼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相关资自主学习、阅读料,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学生完成后资料并提取信息提问。

然后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的能力。

并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思考回答预测结果,观看视频,回答实验现象。

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乙烯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乙烯教师:师生共同对比乙烯和乙烷的化学的结构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烯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烯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烯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呈现一些现实生活中乙烯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习题讨论
1. 请学生回顾已学乙烷、乙炔的结构式,并简要介绍其分子式和官能团;
2. 请学生讨论乙烯分子结构,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1. 乙烯的基本性质:分子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等;
2. 乙烯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有机物与卤素氧化物反应等。

四、实验设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展示乙烯的性质,如乙烯的不饱和性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通过问题讨论或小测验来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新知探究
1. 乙烯的化工应用:乙烯的制取方法、聚乙烯的生产及用途等;
2. 展示一些乙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互动
分组讨论乙烯的环境问题,如乙烯的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四、课堂总结
总结乙烯的基本性质及化工应用,强调乙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布置乙烯相关的练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乙烯样品、相关实验器材及资料。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及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化学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乙烯的性质
二、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主要制备方法:热裂解法和蒸气裂解法
2.讲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进行相关的实验,制备乙烯并观察结果
三、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乙烯树脂等
2.讲解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讨论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考试:期末考试包含乙烯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乙烯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分考虑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乙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乙烯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乙烯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乙烯》课堂教学设计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重点教学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的概念。

课型新授主要教学方法问题—实验—探讨—总结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化学药品板书设计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二、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②燃烧2、加成反应三、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四、加聚反应作业设计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乙烯的制取、结构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我们要在了解乙烯结构的基础上掌握乙烯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尤其是加成反应的机理。

作业一:通过对乙烯性质的学习,可通过哪些方法来鉴别乙烯和甲烷作业二:课后题1、8和资源与学案P47“目标评估”选择题1-11 (除3、4外)。

作业三:课后实践活动: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或青橘子,将袋口密封,每天观察水果的变化。

教学反思华南师范大学信息概论教案设计续页1、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点燃,观察现象。

[提问] 现象?[提问] 由实验现象可知,乙烯有着与烷烃不同的性质,这是什么决定的呢?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乙烯的分子模型方法:展示乙烯的分子模型实物,以及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微观世界展示给学生[回顾]甲烷的分子模型[提问] 那么同学们我们观察乙烯和甲烷分子有什么不同啊?乙烯是双键还是单键呢?你能画出乙烯的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3、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结构决定性质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学生到黑板画出乙烯的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子式:C2H4电子式:H H. . .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从宏观到微观。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老师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检测】1、在1.01×105Pa、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烃可能是()A.CH4B.C2H6C.C2H4D.C2H2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最好的方法是()A 将混合气体点燃B 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C 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D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3、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B. 能在空气中燃烧C. 能使溴水退色D. 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4、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 CH3CH3B. CH3CHCl2C. CH3CH2OHD. CH3CH2Br【答案】BC、B 、B 、AC【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冒出黑烟C.乙烯可作香蕉等果实的催熟剂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2、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氯气()A.1molB.4molC.5molD.6mol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4、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答案】D、C、C、C。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新课)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新课)

[教学设计]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

而在讲解乙烯的化学性质时,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对有机化合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

乙烯和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乙烯分子结构模型增加感性认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探究乙烯结构的推理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四、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五、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六、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多媒体辅助等。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石蜡油、试管、水槽、碎瓷片、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酸性KMnO4溶液、溴水。

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另外两种来自石油和煤重要的化工原料,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工业的血液指的是什么?工业的粮食指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工业血液是指石油,工业的粮食是指煤从常识引入,提起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内容起点。

7.2课时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2课时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此外,在讲解乙烯的制备方法时,我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制备和工业生产的方法,但是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下次课,我可以考虑让学生在实验室里亲自做一个简单的乙烯制备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乙烯的制备过程,这样可能更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
在讲解乙烯的应用时,我列举了乙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塑料、橡胶、纤维、燃料等。但是学生们似乎对这些应用并没有太深的理解。我想,我可以在下节课中,引入一些实际的产品,比如用乙烯制成的塑料袋、橡胶轮胎等,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能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理解。
7.2课时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2课时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乙烯
6.作业布置:提前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乙烯结构模型制作、实验报告撰写等,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7.网络资源:提前为学生收集一些可供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如乙烯相关的研究论文、科普文章等,以便于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乙烯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乙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解决办法:通过讲解、示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结构特点,掌握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来自石油的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来自石油的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
(1)乙烯的氧化反应
①乙烯的燃烧(实验视频)
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试着写写反应方程式。
现象是:火焰明亮,有黑烟生成。(说明含碳量较大,部分碳没有充分燃
学会观察现象,从现象来写方程式
(2)乙烯的加成反应
1.根据下表给出键能数据分析讨论乙烯子中碳碳双键有何特殊性?
2.已知乙烯与溴水反应产物推测该过程中乙烯化学键的变化是怎样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类比能力教师点评学生黑板展示的乙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学生展示自己组装的乙烯的球棍模型并上黑板讲解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通过直观模型增强学生对乙烯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乙烯让学生学会化学用语的书写的技能
乙烯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同学们,香蕉皮能催熟水果,这是真的吗?(视频引入)
听讲
增强社会责任
板书设计
乙烯的性质
一、乙烯的结构特征
分子式C2H4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1)乙烯的燃烧
(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乙烯的加成反应
(1)乙烯使溴水褪色
3、加聚反应
独立完成
进一步掌握乙烯的知识
【任务三】结构决定性质,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使乙烯的性质不同于烷烃,那么它到底如何反应呢?1.已知乙烯(C2H4)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物为CO2与H2O,结合碳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反应类型?CH4中混有乙烯?能用酸性KMnO4溶液除杂?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由点到面,从结构展开到乙烯性质的讲述
[讲述]这是因为香蕉皮里有催熟剂——乙烯基于这一点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保鲜剂。这种保鲜剂中的成分是高锰酸钾,那么请问保鲜剂要有什么的化学作用才能保鲜?

人教版化学2必修《乙烯》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2必修《乙烯》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2必修《乙烯》教案设计一、整体设计思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也是不饱和烃的代表物质。

通过乙烯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乙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以及有机物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课以生活中的乙烯产品为载体,以乙烯结构与性质的探索为主线,以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目的,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乙烯产品的用途,体会有机物从结构到性质的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有用与有趣,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

本教学设计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充分利用模型和实验,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促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与化学应用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药品的使用。

教学中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乙烷和乙烯的异同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乙烷分子中只有单健,而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这就决定了它们虽然都可以和卤素单质反生反应,但所用试剂状态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现象就不同,产物也不同,从而揭示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不同。

对比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比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和乐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设疑、讲解、对比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体验-感悟”、“交往-合作”、“活动-参与”、“发现-创造”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背景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习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等基本知识,为学习乙烯打下了一定基础。

乙烯是学生认识不饱和烃的第一种有机物,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乙烯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乙烯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乙烯的环保生产、新型乙烯基材料的研发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尽力选择了多样化的案例,让学生看到乙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但我也发现学生在理解案例背后的原理时存在一定难度。这可能是因为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还没有完全搭建起来,未来我需要在这个环节中加入更多的互动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小组讨论的部分,我看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但同时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提供更明确的讨论指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乙烯生产工厂或塑料制品企业,了解乙烯的实际生产过程和产品应用。
2. 拓展建议:
-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和科普文章,拓展知识面,提高对乙烯及其应用的认识。
- 学生可以自主观看视频资料,加深对乙烯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工业应用的理解。
- 建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实地考察体验,提高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 相关教学APP(如分子结构查看器)
4. 教学手段:
- 探究式教学
- 小组合作学习
- 对话式教学
- 实践操作演示
-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乙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乙烯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乙烯的图片,如乙烯分子的模型、塑料和橡胶制品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乙烯的广泛应用。

高中化学《乙烯》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乙烯》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乙烯》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1. 理解乙烯的特性和应用;
2. 掌握乙烯的结构、制取与性质;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乙烯化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乙烯的定义与特性;
2. 乙烯的结构和制取方法;
3. 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乙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乙烯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依次讲解乙烯的定义、特性、结构和制取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乙烯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演示:进行乙烯的制取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制取乙烯的过程;
4. 讨论与巩固:组织学生对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展开讨论,并通过解决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在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开展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思考成果;
6. 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四、板书设计:
将乙烯的定义、结构和制取方法等关键概念进行板书,便于学生的复和记忆。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乙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
1. 乙烯制取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2. 相关乙烯化学问题的练册和参考资料。

七、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乙烯的更多特性和应用;
2. 给予学生相关乙烯化学问题的拓展阅读材料。

八、教学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乙烯的制备方法:实验室合成乙烯的方法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对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难以掌握。
(3)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反应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
(4)乙烯的应用:学生可能对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难以理解,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5)乙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学生可能对乙烯在自然界中的生成和消耗过程,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影响难以理解。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我们完成了乙烯这一章节的教学。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我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乙烯的应用和环保意义。同时,我也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乙烯的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题5:乙烯的用
题目:列举两种乙烯的应用,并解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解答:乙烯是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聚乙烯和乙丙橡胶等。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用于制作薄膜、管道等。乙丙橡胶则是一种耐磨、耐热的橡胶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轮胎、密封件等。乙烯的应用对化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直观教具、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乙烯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同时,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乙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乙烯的基本概念。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2.1乙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乙烯这一课时,学生需要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如烷烃、烯烃等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此外,学生应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以便能够理解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特殊性质。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和其应用通常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乙烯的应用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能力方面,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2. 规范实验操作:教师需要加强实验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能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果。
3. 提高课堂互动:教师需要设计更多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回应学生的提问,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
一、教学内容简介
1. 乙烯的基本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了解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
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分子结构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乙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3. 实验:展示乙烯的制备方法,并让学生观察反应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乙烯的相关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乙烯的了解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乙烯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对乙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资源
1. 乙烯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2. 乙烯的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
七、教学方式
1. 讲授结合实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3.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八、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乙烯》乙烯 教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乙烯》乙烯 教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乙烯及加成反应。
2、掌握有机物氧化反应、可燃性等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养成观察分析能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形成有机物学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感受乙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引导学生发现有机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迁移并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形成对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根本认识,建立有机物“结构(组成)-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打开学习有机化学之门,对于必修和选修阶段的有机化学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
甲烷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乙烯可以,酸性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乙烯可以被氧化剂氧化,具有还原性,尝试写出方程式。
乙烯这样有别于甲烷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甲烷中混有乙烯,是否可以通入KMnO4溶液除去乙烯?
完成方程式书写。
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
不可以,由杂质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果: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生成了无色的1,2-二溴乙烷(CH2BrCH2Br)液体。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加成反应。
2、教学难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源自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
引入主题
乙烯的
工业制法
石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石油取之于地底,如何将原油提炼成我们需要的工业原料呢?我们来学习石油如何炼制?有什么产品呢?
汽车动力,工业使用等
思考,翻看课本石蜡油分解实验。
环节五

新版人教版乙烯教案

新版人教版乙烯教案

新版人教版乙烯教案教案标题:新版人教版乙烯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乙烯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及工业应用;3. 了解乙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乙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乙烯的制备方法;3. 乙烯的工业应用。

教学难点:1. 乙烯的环境和健康影响;2.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乙烯的相关知识、实验操作流程、教学媒体和教具;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实验服装和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乙烯的兴趣;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乙烯是什么吗?它有哪些应用呢?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乙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说明乙烯的制备方法,如乙烷脱氢法、乙醇脱水法等;3. 分析乙烯的工业应用,如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制备乙烯;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四、实验分析(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乙烯的制备方法;2. 分析乙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五、环境和健康影响(10分钟)1. 介绍乙烯对环境的影响,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2. 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六、实验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内容和结果;2. 教师进行实验总结和评价。

七、课堂作业(5分钟)1.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乙烯的理解;2.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探究,如乙烯的其他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辅助手段:1. 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对乙烯产生兴趣;2. 实验操作流程图、教学PPT等辅助讲解;3. 实验器材、实验室等提供实验条件。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学生对乙烯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工业生产现场,了解乙烯的实际应用;2. 鼓励学生进行乙烯相关的科学探究项目,如乙烯的环境友好替代品等。

乙烯的教案(精选五篇)

乙烯的教案(精选五篇)

乙烯的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乙烯的教案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乙烯一、教学设计1、知道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3、了解乙烯的用途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和加成反应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

那么从煤和石油中都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呢?【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过渡】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探究实验】投影教材P67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并点燃气体,分别观察现象。

【观察与思考】观看视频并思考:1、实验中看到哪些现象?2、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生成的物质与甲烷的性质比较有什么异同?3、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归纳】石蜡油分解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不同的烃——烯烃【学与问】投影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思考与交流】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由教师补充【归纳】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1、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其中一根键不稳定。

2、原子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3、乙烯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板书】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特点: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乙烯有哪些物理性质呢?【投影】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板书】二、乙烯的物理性质【过渡】由于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那么乙烯都能发生哪些反应呢?【讲解】在探究实验中体现了乙烯的氧化反应【板书】三、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1)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燃烧:C2H4+3O22CO2+2H2O 现象: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乙烯”的教学设计

“乙烯”的教学设计

乙烯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从生活现象出发,激发学生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模型和实验等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乙烯结构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除掌握乙烯的知识外,还能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的热情,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人教版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乙烯是烯烃的代表物,教材内容特别强调从实验、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回避类别性质的归纳。

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目前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是从石油中获取,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还介绍了乙烯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根据物质结构的知识,紧紧围绕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一般有机知识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对有机物中的淀粉、油脂、化学燃料、蛋白质等就有一定的了解,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烷烃的知识,为对乙烯和不饱和烃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内容不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知识,不强调按官能团分类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重点让学生从对乙烯的知识有一定了解,让学生知道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的用途,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并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和电子式。

(3)了解并掌握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乙烯性质的科学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乙烯的结构出发, 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3) 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严谨思考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态度。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乙烯用途及化学性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学会把生活和化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思维习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感悟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师追问:乙烯能和很多物质加成,那乙烯能和乙烯加成吗?引出乙烯的加聚反应。

设计意图:
加成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应用所学原理书写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拓展到加聚反应,进一步巩固加成反应的原理和规律。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课题引入中的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最终达成“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目标。

步骤七:小结。

以一首诗结尾,总结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品的使用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乙烯
一、乙烯的物理性质
二、乙烯的结构
分子式C2H4电子式:
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