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金钗人物命运解读

合集下载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鉴赏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鉴赏

红楼梦⾦陵⼗⼆钗⼈物鉴赏红楼梦⾦陵⼗⼆钗⼈物鉴赏1、林黛⽟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带林中挂,⾦簪雪⾥埋。

林如海与贾敏的独⼥。

因⽗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

虽然她是寄⼈篱下的孤⼉,但她⽣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相爱,但这⼀爱情被贾母等⼈残忍地扼杀了,林黛⽟泪尽⽽逝。

特点:她⽣性孤僻,天真率直,和宝⽟同为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她⾏事谨慎,处处留⼼;她留给世⼈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多愁善感及年少才⾼2、薛宝钗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带林中挂,⾦簪雪⾥埋。

⾦陵⼗⼆钗之⼀,薛姨妈的⼥⼉,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肌⾻莹润,举⽌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背地⾥斥之为“混帐话” 。

她恪守封建妇德,⽽且城府颇深,能笼络⼈⼼,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她挂有⼀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锁要拣有⽟的⽅可配”,在贾母、王夫⼈等的⼀⼿操办下,贾宝⽟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法忘怀知⾳林黛⽟,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

特点:她宽厚随和、豁达⼤度让她拥有了最好的⼈缘;她天资聪慧,深谙为⼈处世之道、明哲保⾝之理;她才华横溢,在⼤观园的众姑娘中,只有黛⽟可与之媲美;她具有“事不关⼰,⾼⾼挂起”的冷漠3、贾元春判词:⼆⼗年来辨是⾮,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兕)相逢⼤梦归。

贾政与王夫⼈之长⼥。

⾃幼由贾母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

后因贤孝才德,选⼊宫作⼥吏。

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座省亲别墅。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的角色繁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便是红楼梦十二金钗。

他们作为贵妇人和宫女,身份尊贵,既是故事的重要推动力,也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的艰辛处境。

本文将以十二金钗为切入点,对这些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进行判词。

林黛玉:才情出众,聪慧敏锐,却饱受命运的不公。

她是一朵娇弱的花朵,受尽凡尘的磨砺,却依然怀抱着纯洁的爱情之梦。

她的悲剧,让人怜惜却无能为力。

薛宝钗:才情不及黛玉,却拥有尊贵的家世和智慧的头脑。

她稳重贤淑,是大观园中的一抹温暖。

她的梦想与现实相伴,代表着努力与坚持的力量。

贾元春:出身贾府,高贵而端庄。

她是荣府中唯一的长女,肩负着承继家族血脉的责任。

她对家族的忠诚及孝道,展现了封建礼教的力量。

贾迎春:性情温和,善良淳朴。

她以优雅的气质和柔和的性格,为大观园增添了一抹清新。

尽管命运多舛,她仍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贾探春:聪明且直率,善于思考。

她对人生的领悟深刻而独到,善于洞察人心。

她的智慧与悲剧交织,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史湘云:天真活泼,性格开朗,善良可爱。

她像一片清泉,为红楼梦注入了童真和活力。

她的单纯与欢笑,给读者带来无尽的快乐。

王熙凤:聪明狡诈,心机深沉。

她是贾府中权力的象征,也是贾府的软柿子。

她对待权势的渴望与手段的残酷,展现了封建社会中人们为了利益所付出的代价。

贾母:是贾府中的家长,也是贾府的灵魂。

她仁慈宽厚,凝聚了家族的骨肉情怀。

她的心胸与包容,成为红楼梦中的精神寄托。

秦可卿:出生寒微,深受命运的摆布。

她有着柔弱的身躯,却保持着坚强的意志。

她的经历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难与无奈。

尤三姐:贫贱之身,为生活所迫。

她是大观园中的一抹平凡,却带来了不寻常的机遇。

她的坚持和努力,展示了个人奋斗的力量。

李纨:温和端庄,为贾府增添了一抹文雅。

她是红楼梦中的理想媳妇形象,对待家庭和事业充满责任感。

妙玉:身世迷离,充满神秘。

她是红楼梦中独特的存在,与众不同的气质引人入胜。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命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命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命运
1 黛玉
## 命运:
黛玉是一名文弱书生,以诗词音律造诣熟稔,从小就能以密切的观察和聪明的机敏谋取收益,精通多种古书籍,也熟练书写岁月深处的古文。

在红楼梦中,黛玉虽拥有无与伦比的高贵出身,但在家庭中一直不受重视,连一面旗帜也落于家庭之外,但她仍尽职尽责地照料闺室,赞美钗子并抚养林黛玉,抑制着自己的爱情悲哀。

终端,她精神消沉到失去物质和生存的最谷底,元锋及林钰芝接应现代护士病号而病逝,被葬于金陵西侧穷林里,结局悲惨得无以复加。

## 判词:
黛玉虽然有着极其高贵的身份,但却浴尽辛酸,她在家庭里并无得到宠爱和重视,她放弃自己的爱情,把钗子养大,相濡以沫,孝顺父母,为家里分忧却仍未得到任何的报偿与回报,病号而逝,最终只能无奈被葬身金陵西侧穷林,诗句大意“遭运蹉跎失则蹉,苦读古书剥芝豆”,以符合黛玉的遭遇。

浅谈《红楼梦》中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

浅谈《红楼梦》中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

浅谈《红楼梦》中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作者:袁晴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摘要:《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为故事线索,围绕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展开,着重叙述“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这十二金钗性格,才情等虽不同,然悲剧命运却不尽相同。

她们都曾如烟火那般绽放,到头来也只得坠入黑暗,所有美好皆化为“一把辛酸泪”。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阳光下的泡沫既会消失,封建社会的灭亡依稀可见,只是可惜了这陪葬的十二金钗。

关键词:十二金钗;悲剧命运;封建社会《红楼梦》“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写作手法,使得小说在真假变幻中展开,早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时,十二金钗的命运便以注定,纵使当下风华正茂,终究是逃不过,躲不掉。

小说伊始,悲情的种子就已被埋下。

我曾想,倘若那宝玉能参透“景幻仙曲”就好了,十二金钗的命运或可被改写。

可再一细想,这只不过是我的痴想罢了。

只当宝玉参透了所有人的命运,也终究是徒劳。

人心或可胜天,但人力却是有限。

他们所处的现实社会包括了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这些才是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始作俑者。

就像《同桌的你》中的一句台词所说的,“我们谁都没有错,我们只是输给了现实”。

《红楼梦》中还有很多值得探索深究的,这里暂且不谈,只说一说那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

一、十二金钗之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探春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之首,她是巡盐御史林如海和贾敏的女儿,贾宝玉的姑表妹,母亲死后便寄居在荣国府。

因其并无兄弟姊妹,自幼体弱多病,故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初到荣国府时是处处小心谨慎,不敢出错。

父亲死后,林黛玉更是常常嗟叹,不时萌生寄人篱下之感,自是不必多说。

林黛玉虽是一柔弱女子,但才思敏捷,与贾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

十二金钗判词及解析

十二金钗判词及解析

十二金钗判词及解析摘要:1.概述十二金钗判词2.十二金钗判词的含义及象征3.十二金钗判词中的人物特点4.解析十二金钗判词5.十二金钗判词的艺术价值正文:一、概述十二金钗判词《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十二金钗判词是书中极具艺术价值的部分。

判词是对书中主要女性角色的性格、命运和结局的揭示和预示,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丰富多彩和曲折命运。

二、十二金钗判词的含义及象征十二金钗判词包括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这十二位主要女性角色的判词。

每则判词都由一首诗、一幅画和一句警句组成,诗中蕴含了人物的个性特点、命运走向和结局,画则象征了人物的命运,警句则对人物的命运做了最后的总结和揭示。

三、十二金钗判词中的人物特点1.林黛玉:聪明伶俐,才情出众,但命运多舛,最后抑郁而终。

2.薛宝钗:貌美善良,贤良淑德,但命运也有坎坷,与宝玉婚姻悲剧收场。

3.贾元春:贵妃之尊,风光无限,但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早逝。

4.贾探春:机智聪颖,独立自强,最后远嫁他乡。

5.史湘云:才情出众,性格豪放,但命运不佳,青年守寡。

6.妙玉:清高孤傲,才情出众,但结局悲凉,被盗贼劫持。

7.贾迎春:性格温顺,但命运悲惨,被虐待致死。

8.贾惜春:性格倔强,最后出家为尼。

9.王熙凤:机智能干,但命运多舛,最后被休。

10.贾巧姐:命运多舛,但最后得以善终。

11.李纨:贤良淑德,但命运不佳,中年丧子。

12.秦可卿:美艳绝伦,但命运短暂,早逝。

四、解析十二金钗判词十二金钗判词以诗、画、警句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十二位女性角色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和结局。

判词中的诗句警句富有哲理,画则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命运,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十二金钗判词成为了《红楼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

五、十二金钗判词的艺术价值十二金钗判词是《红楼梦》中的艺术瑰宝,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人物描绘使得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仅根据判词,十二金钗的最终命运应该是什么样的

仅根据判词,十二金钗的最终命运应该是什么样的

仅根据判词,十二金钗的最终命运应该是什么样的?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其中之一是“高鹗续红楼”!当然,对于所有红楼迷来说,《红楼梦》最大的遗憾就是曹公并没能写完结局。

后四十回高鹗的续书虽然算得上不错,但常被人诟病“错判人物结局”。

那么根据曹公第五回梦游太虚仙境的判词,十二金钗的最终命运应该是怎么样的呢?1、黛玉自缢;宝钗流落(或许被贾雨村所收留)“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玉在薄命司十二金钗正册的图像: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再看判词:“玉带林中挂”——两株枯木是”林“,玉带林就是”林黛玉“。

但笔者认为,玉带是悬在枯木上的,林中挂,而不是搁,系,放,......,就这样吊在空中飘飘摇摇,像自缢而亡的尸体一样。

所以,枯木上悬着玉带——悬着黛玉。

林黛玉应该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上吊而亡的。

金簪即宝钗,金簪雪亦应为薛宝钗的倒影。

薛宝钗的结局笔者认为其实是刘姥姥留下的那个故事: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有人偷柴草的...原来是个十七八岁极标志的小姑娘... ...雪抱柴...薛宝钗,宝钗的结局可能就是随着贾府败落而孤苦无依,流落街头,最终可能如袭人一样被某人收纳,此人很有可能是贾雨村!贾雨村在第一回中就吟了一句“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2、贾元春:难产而死“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兔)相逢大梦归。

”元春的曲子叫《恨无常》,笔者的理解是“她小小年纪就被无常鬼拘了去,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选秀入宫,在宫里待了四五年,芳龄二十,正是大好年华,本应是受尽皇上宠爱、光耀门楣的大好年纪,但无常鬼把她带走了,她那么的无奈,临终时向爹娘发出了生死离别的凄惨的呼喊,故向爹娘梦里来相告,儿命已入黄泉。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就不难理解了,一是说贾元春被选凤藻宫的时间,石榴开花一般是五月,秦可卿死了之后,一切后事料理完备,大约也到了五月了,二是贾元春死的原因。

红楼梦十二金钗人物介绍

红楼梦十二金钗人物介绍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介绍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受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今世为巡盐御史与贾府千金的独生女,少时其母因病辞世,怜其孤独,接来抚养,后又因其父思虑过重也因病身亡,黛玉便一直居住在荣国府.她生性孤傲,,才思敏捷.和神瑛侍者的转世贾宝玉真心相爱,有共同的价值观、爱情观,但这一段爱情因悲剧性的家族命运而遭到扼杀.主张红楼梦是反封建爱情小说的红学家认为,黛玉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军,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林黛玉之于,意味着女性的最高价值.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判词与黛玉合二为一,故不究一二,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待人处事十分,上面的疼爱,下面的敬重.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主张贾宝玉应致力于仕途经济,有所作为.她有一个“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据说是初生时一个癞头和尚给的.而王夫人与薛姨妈为了家族利益,便以此为由,极力促成“”——宝玉与宝钗的婚事.因红楼梦80回后的篇章已失落无考,宝钗真正的结局也无考了,而因第五回有宝玉游太虚时听闻的曲文,后世推测,“金玉良缘”的结局应是“终身误”.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三,与之长女,自幼由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元春之死乃是从荣耀转衰败的一个转折点.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四,与所生,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之诨名.她个性刚烈,庶出的身份是她最大的心结.抄检时,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丫鬟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不懂得这一点,对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的改革来挽救,改革成功,但无济大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最终印证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悲惨结局.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五,金陵四大家中史家的千金小姐,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但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和抚养,而两个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三更半夜做针线活儿.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心怀坦荡,从未把略萦心上.因红楼梦80回后的篇章已失落无考,湘云真正的结局也无考了,而因第五回有宝玉游太虚时听闻的曲文,后世推测,湘云嫁给了卫若兰,而卫若兰早卒,所以结局应该不好.妙玉,金陵十二钗之六,苏州人氏.她祖上是读书人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身体才好,故一直带发修行.父母已亡,身边带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修行.因红楼梦80回后的篇章已失落无考,所以人物结局无考.贾迎春,金陵十二钗之七,是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虐待而死,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八,的妹妹,自小喜爱画画.因父亲一味好道,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因红楼梦80回后的篇章已失落无考,惜春真正的结局也失落无考了,而因第五回有宝玉游太虚时听闻的曲文,后世推测,的没落命运,三个姐姐的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入庵为尼.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九,之妻,金陵四大家王家的小姐、贾家的媳妇,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支撑着贾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辞.为人处事也十分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是干过的.但世人只道凤姐之毒辣,却很少体味凤姐心中之苦,王夫人为了自身利益把她娶到贾家,后因有了更亲近的宝钗又要拿她的权,这是不用八十回后的篇章也能猜到的,又有丈夫怨恨,下人忌惮,自然是“生前心已碎,死后心空灵”.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十,与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曾受过王熙凤接济的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后,舅舅王仁和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也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巧姐带入乡下,她才不至于沦落到为奴为婢.李纨,金陵十二钗之十一,字宫裁,出身金陵名宦,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从小就受父亲“”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之中,竟如“”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十二,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抱养的女儿,小名,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其人身世极为神秘,且其房内所摆的物品没有一样不是大有来头,即使是恐怕都没有这个资本而有一次周瑞家的替薛姨妈送宫廷的十二钗花给各个人时她看到那钗花竟拽着它哭了,若说是感激那是不可能的,她并非没有得到过.死后那些和她比较亲近的几个人居然都没有人反对她用只有皇族之人才能用的樯木做棺材,更何况她用的那份樯木还是原本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后来因变故而退了的,这种连贾母都不敢用的东西却被她一个应该说是比较渺小的蓉大奶奶用了,却无人反对,皇室里也全无反应,说实话,恐怕可卿原系皇室之女金陵十二钗判词1、林黛玉画:两株枯木二木为林,指林黛玉花相:黛玉—风露清愁:;判词: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作品注释——“咏絮才”源自才女.一次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谢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后人用“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美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对叛逆,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同时也指出贾宝玉对其的牵挂.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2、薛宝钗画: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花相:宝钗—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判词: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作品注释——“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时代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3、贾元春画:一张弓为“宫”的谐音,弓上挂着香橼“元”的谐音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兕相逢大梦归.象征物:炮竹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作品注释——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终无意趣”.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荣耀一时.古代宫廷花园多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意,寓意宗门人丁兴旺,香火永继.据红楼专家讲,贾元春应该是在怀孕的之后受到皇帝较多好感和宠幸.其腹中子估计没有出生就夭折了.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还有一个版本是“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和“兕”皆为争权的猛兽,在文中寓意着两种势力的相争,贾元春很可能就是这场政治斗争的一个牺牲品.4、贾探春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花相: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象征物:风筝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作品注释——探春是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他乡,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5、史湘云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吊斜晖,水逝楚云飞.花相: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作品注释——“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第三句“展眼吊斜晖”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以及家破的预兆,用的是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6、妙玉画:一块美玉,落在之中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作品注释——此为妙玉的判词.中有“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跟据原文线索及批语,此处王孙公子指陈也俊.但“终陷淖泥中”与他无关.据专家推测,妙玉可能为救宝玉,风尘仆仆赶到瓜洲世难容中“风尘肮脏”亦是此意,最终却落入有权有势的老色鬼手中,这个“”终究没有逃出乱世的命运,虽为出家之人,性格品质如金玉一般,因此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终陷淖泥中”.7、贾迎春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判词:,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象征物:算盘天运人工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同作品注释——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候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贾赦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迎春许配给他,名为结亲实为抵债,任意践踏迎春.最终“一载赴黄粱”即而一年之后迎春就被丈夫孙绍祖凌辱致死.8、贾惜春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旁.象征物:海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性中自有大光明作品注释——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四位姐妹名,“元迎探惜”谐音“”,道出了四位姐妹悲惨坎坷的命运.9、王熙凤画: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哭向金陵事更哀.作品注释——“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10、贾巧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作品注释——巧儿为王熙凤和贾琏之女,生日为七月初七,二进大观园时为其取名为巧儿,并说到:“日后长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第一二句“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一句——探佚学认为贾府后来是“一败涂地”、“子孙流散”的,所以说“势败”、“家亡”.那时,任你出身显贵也无济于事,骨肉亲人也翻脸不认.当是指被她的“狠舅奸兄”卖于烟花巷.脂批说:“非经历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那得不哭”揭示出这一与作者、批者的生活经历的关系.第三句“偶因济刘氏”是指王熙凤偶然间发了善心“拔了根汗毛壮了刘姥姥的腰”为巧儿记得阴鸷,刘姥姥为报其恩在巧儿遇难之时将其解救.第四句“巧得遇恩人”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 这首判词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关系.得势富贵的时候,攀宗论亲;势败没落的时候,欺诈拐骗,骨肉相残;完全是赤裸裸的权势与金钱的交易.巧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来到乡村,长在农家,成了村姑.在里,实际上把巧姐当做一个幸运者说的.11、李纨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的美人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花相:梅花霜晓寒姿:自甘心作品注释——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12、秦可卿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判词: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作品注释——判词中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这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暧昧的男女关系.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出,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开头造成祸患的实在是的人.总结金陵十二钗正册是对红楼梦中身在官宦之家的薄命女子的描述.各首判词中用隐晦的诗境提前暗示了她们的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摧残下必然“红颜未衰身先死”,照应了文中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也反映了中国千年以来女性的悲哀.同时也反映出曹雪芹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超凡准确的思想.补:香菱——副册画: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注释是薛家的丫头,是奴婢,进不了“正册”;可她原是家的贵小姐,也不能进“又副册”,所以作者就把她安排在介于主奴之间的“副册”里.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两地生孤木”,即:两个“土”字,加上一个“木”字,是金桂的“桂”字,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香菱的结局,这首判词说得很明确.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是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的.晴雯——将她列在“”之首画:既非人物,又非山水,不过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注释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就说如光风霁月出宋诗人语;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这两句说像晴雯这样的人极为难得,因而也就难于为阴暗、污浊的社会所容,她的周围环境正如册子上所画的,只有“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说从不肯低三下四地奉迎讨好主子,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风流灵巧招人怨——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安分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则必定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寿夭——短命夭折.晴雯被迫害而死时仅十六岁.多情公子——指贾宝玉.袭人——又副册画:一簇鲜花,一床破席.判词:枉自温柔,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注释枉自温柔和顺——指袭人白白地用“温柔和顺”的姿态去博得主子们的好感.空云似桂如兰——“似桂如兰” ,暗点其名.宝玉从宋代村居书喜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小说中改“骤”为“昼” 中取“袭人”二字为她取名,而最香,所以举此,但“空云”二字则是对香的否定.堪羡——值得羡慕.在这里带有调侃的味道.优伶,旧称戏剧为优伶.这里指蒋玉菡.公子——指贾宝玉.作者在八十回后原写袭人在宝玉落到饥寒交迫的境地之前,早已嫁给了蒋玉菡,只留一人在宝玉身边,所以诗的后面两句才这样说.续书未遵原意,写袭人在宝玉出家为僧之后才嫁人,细究起来,就不甚切合诗意了.文段赏读1、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2、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紫鹃忙了,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李纨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怜,也便伤心痛哭.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听见.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一时叫了林之孝家的过来,将黛玉停放毕,派人看守,等明早去回凤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解读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解读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解读学《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贾巧姐虽然巧姐《红楼梦》里列入金陵十二钗,但在雪芹原著的前80回中,由于年纪细小,性格尚未形成,甚至连句话都没有,所以在书中处于陪衬地位并没有什么依据可以说明她的个性特征。

但是巧姐并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

书中提到巧姐娇贵多病,在大部分出场时巧姐都是生病的状态,不是出水痘就是感冒伤风,身体是娇弱得很。

所以凤姐很为她担心,毕竟骨肉情深况且这也是她唯一的孩子,要是再活不长,她可就真是一点指望也没有了。

她不但担心女儿的身体,也担心女儿的前途。

巧姐出生的日期是阴历七月初七。

中国人认为“七”是个不大好的数字。

阴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民间认为这个日子阴气很重,因为所有喜鹊都上天搭桥去了,所以人间无喜气。

这天出生的孩子多半长大后也是忧多喜少。

所以凤姐也为自己的女儿担忧。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贾元春、薛宝钗《红楼梦》是一部不朽之作。

流传百世,里面的情节和形形色色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宝钗和元春。

薛宝钗具有很会做人的特点,譬如对于封建家族太君的贾母,她懂得这个“老祖宗”唯一关心的事是如何更好地享福。

如何在她有限的残年中尽可能多地享尽那人间富贵荣华,所以哪怕是伪装的欢乐或世俗的吉利也最能满足这个贵族老太太的心理,而薛宝钗正是迎合了这一心理,在贾母面前表现了她的会做人,又深得贾母喜爱。

她还是一个封建主义的积极宣传者,在贾府向众位姑娘们宣传封建理学知识她具有较强的封建观念,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力身扬名”之道。

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都是些混帐话,她始终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薛宝钗是一个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那个冷酷的时代,把他葬身于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她也有虚伪和矫情的一面,她喜欢讨人和奉承人,她性格复杂和丰富还表现在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

红楼梦十二金钗人物介绍

红楼梦十二金钗人物介绍

红楼梦十二金钗人物介绍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介绍】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

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受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

今世为巡盐御史与贾府千金的独生女,少时其母因病辞世,怜其孤独,接来抚养,后又因其父思虑过重也因病身亡,黛玉便一直居住在荣国府。

她生性孤傲,,才思敏捷。

和神瑛侍者的转世贾宝玉真心相爱,有共同的价值观、爱情观,但这一段爱情因悲剧性的家族命运而遭到扼杀。

主张红楼梦是反封建爱情小说的红学家认为,黛玉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军,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

林黛玉之于,意味着女性的最高价值。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判词与黛玉合二为一,故不究一二),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

她待人处事十分,上面的疼爱,下面的敬重。

她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主张贾宝玉应致力于仕途经济,有所作为。

她有一个“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据说是初生时一个癞头和尚给的。

而王夫人与薛姨妈为了家族利益,便以此为由,极力促成“”——宝玉与宝钗的婚事。

因《红楼梦》80回后的篇章已失落无考,宝钗真正的结局也无考了,而因第五回有宝玉游太虚时听闻的曲文,后世推测,“金玉良缘”的结局应是“终身误”。

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三,与之长女,自幼由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

不久,封,加封贤德妃。

贾家为迎接她来,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

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

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元春之死乃是从荣耀转衰败的一个转折点。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四,与所生,贾府三小姐。

她精明能干,有“”之诨名。

南京工业大学红楼梦赏析7金陵十二钗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红楼梦赏析7金陵十二钗分析

《红楼梦》则不然,曹雪芹刻意〝虚构〞 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大观园。让宝玉、黛玉及其 他女孩儿同在园内起居。这违背那个时代的规 则。对于贾府这样的显赫贵族家庭,怎么可能 允许已经十几岁并进入青春期的男性贾宝玉整 日混在一群年龄相仿的少女之中呢?况且还有 林、薛、史等外姓女孩儿呢!若闹出张君瑞与 崔莺莺、裴少俊与李千金那样的事来可不是玩 的!虽然宝玉受贾母溺爱,贾母怎敢保证这些 少男少女不会因青春冲动做出越轨之事呢?贾 母还不至糊涂到置封建伦理和礼教而不顾的地 步。更不要说贾元春、贾政了。因此,可以认 为这是作者的大胆假设与尝试之一。为宝、黛 等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当袭人道:〝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 〞〝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就走。〞简直不 给他常年混在其队伍中、愿为她们化作烟的女 儿最起码的面子。说到林黛玉,宝玉道:〝林 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 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正确解读宝玉〝不喜欢读书、不愿意求取 功名〞的行径,对当代青年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至关重要。 有人把宝玉的叛逆形象理解为〝不喜欢读 书〞,有些在青春叛逆期的青年盲目效仿,不 读书、不看报,喜欢游荡。如果这样理解贾宝 玉,那贾宝玉就不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而是 和贾赦、贾珍、贾琏、薛蟠一样的荒淫无耻之 徒,是地道的纨绔、败家子。
在封建社会,读书的唯一目的是〝十年寒 窗,金榜题名〞。 但贾宝玉读书的目的显然不是这个,他读 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第三十二回,湘云对宝玉笑道:〝还是这 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 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 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听了, 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 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竟对他认 为是水做的冰清玉洁的女孩儿下了逐客令。

“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命运!

“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命运!

“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命运!金陵十二钗图册出现在《红楼梦》第5回,宝玉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有大橱装载着各省薄命女子的生平判词,遂找到自己家乡金陵的柜子取册观看,有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3册。

册中有图画有判词,但无有名姓,但读者自己可以看出所指之人均为宝玉身边女子。

旧称女子为“裙钗”或“金钗”。

“十二钗”就是十二个女子。

在这里,“十二钗”即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大观园里女儿们的命运虽然各有不同,但在作者看来都是可悲的,因而统归太虚幻境薄命司。

图册判词和后面的《红楼梦曲》一样,使我们能从中窥察到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以及在安排她们的命运和小说全部情节发展上的完整艺术构思,这在原稿后半已散失的情况下,特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我们读的后四十回续书,不少情节的构想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一、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贾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

虽然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多愁善感。

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

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他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黛玉/宝钗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二、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 (2)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 (2)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而其中十二个金钗更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她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红楼梦十二金钗进行判词,以展示她们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在小说中的作用。

二、王熙凤判词:王熙凤,聪明伶俐,善于算计,才情出众。

她是林黛玉的堂妹,为人机巧勤快,心思细腻。

王熙凤深得贾母宠爱,并以聪明才智成为宝玉的得力助手。

然而,她的算计和复杂性格也让她在人际关系中备受争议。

她的机智和心计,使她能够在红楼梦中处理复杂的关系,同时也为她带来了利益和权力。

三、黛玉判词:黛玉,聪明感性,才气出众。

她是林黛玉,林黛玉以其特殊身份在贾府中倍受关注。

黛玉拥有诗才和文学天赋,但她的敏感性格使其成为《红楼梦》中最深情的角色之一。

她对人世间的虚伪和痛苦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常常感慨人生无常。

然而,她内心深处的敏感和脆弱也是她最大的弱点,导致她最终走向悲剧的命运。

四、宝钗判词:宝钗,聪慧和坚强,性格沉稳。

她是贾府中的破格元配,被誉为贤良淑德。

宝钗对待林黛玉充满关爱和尊重,是黛玉的挚友。

她在贾府中积极参与家族事务,并给予林黛玉许多帮助。

宝钗的才智和聪慧使她在贾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红楼梦》中许多值得敬佩的品质的代表。

五、迎春判词:迎春,聪明机智,美丽善良。

她是贾府中的第三位儿媳妇,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对人的观察力。

迎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擅长营造和谐的氛围。

她对待他人友善和体贴,深受众人的喜爱。

在红楼中,迎春起到了和谐家庭气氛和调解矛盾的作用。

六、探春判词:探春,聪明懂事,孝顺谨慎。

她是贾府中的第四位儿媳妇,对家族事务了如指掌,是贾府里的一位重要角色。

探春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聪明和睿智的形象,常常思考人生意义和真理。

她对待周围的人友善和关怀,是《红楼梦》中众人依赖和信任的人物之一。

七、惜春判词:惜春,温柔害羞,内敛。

她是贾府中的第五位儿媳妇,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读后感十二金钗的结局

读后感十二金钗的结局

读后感十二金钗的结局篇一读后感十二金钗的结局读完《红楼梦》,那十二金钗的结局真的让我感慨万千!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她们的命运就像是一场无法逃避的悲剧。

先说林黛玉,她那敏感细腻的心思,就像春天里娇弱的花朵,可能经不住一点点风雨的摧残。

我觉得她对爱情的执着,既让人敬佩,又让人觉得有些傻气。

她最终在孤独和悲伤中离去,难道这就是她的宿命?也许是那个时代的礼教和家族的压力,把她给压垮了。

薛宝钗呢?聪明、理智如她,最后却也落得个独守空闺的下场。

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太过聪明和理智,反而会错失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我常常在想,要是她能更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结局会不会不一样?王熙凤,那个厉害的角色,曾经风光无限,可最后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也许她的贪婪和霸道,早就注定了她的悲惨结局。

再说元春,虽然贵为皇妃,可那深宫里的寂寞和争斗,又岂是她能承受的?她的早逝,难道不是对封建宫廷生活的一种无声抗议?还有探春,那么有能力、有抱负的一个女子,却被迫远嫁他乡。

这是不是命运对她的不公?十二金钗的结局,让我不禁反问自己:这世间的命运到底是由谁来主宰?是那些封建礼教?还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天意”?我觉得都不是,可能是她们所处的时代,没有给她们足够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

哎呀,想想这些,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十二金钗的结局,真的是让人又怜又叹!篇二读后感十二金钗的结局《红楼梦》里十二金钗的结局,可真是让我心里堵得慌!你看那林妹妹,成天哭哭啼啼的,心思多得像一团乱麻。

也许有人会说她太矫情,可我觉得她就是太真性情了,爱得纯粹,恨得也纯粹。

最后她香消玉殒,这结局,难道不是对那个时代所谓“规矩”的狠狠打脸?我就想问,凭啥真心付出的人就得落得这么个下场?再说说薛宝钗,她倒是处处周全,八面玲珑的。

可最后呢?还不是守着个空屋子过日子。

这能怪谁?是她自己太追求完美,还是那个破世道容不下她的聪明才智?还有史湘云,大大咧咧的一个姑娘,多招人喜欢啊!可命运咋就对她也不客气呢?也许这就是人生无常,谁能想到她也会有那么惨的结局?王熙凤,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威风凛凛的。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 详解(摘录)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 详解(摘录)
晴雯撕扇
花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解析:
宝玉看完晴雯的判词,又往下看“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鲜花隐“花”字,破席隐“袭”字)。袭人原来是贾母身边的丫头,本名珍珠。贾母担心她的爱孙宝玉身边的人不可靠,才把这个心地纯良、尽职尽责的丫头给了宝玉。宝玉因她姓花,便依据陆游“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改其名为花袭人。
宝玉和黛玉是相互对称的,她们一个胖一个瘦,一个刚一个柔,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心满意足的成为宝二奶奶,一个凄凄惨惨的不幸夭折。但是这一对情敌中没有胜利者,后两句说的明白:宝玉的心仍在“林中挂”,宝钗要冷冷清清的守一辈子活寡。
贾元春
三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她将来要“缁衣乞食”,也就是靠沿门托钵乞讨生活。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解析:
判词前画的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喻贾家的势力不过是座冰山,太阳一出就要消融。“雌凤”(喻王熙凤)站在冰山上,极其危险。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小姐,随着家族没落,命运也一样悲哀,年纪轻轻远嫁他方,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解析:
判词前“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飞云”照应词中“斜晖”,隐“云”字;“逝水”照应词中“湘江”隐“湘”字)
贾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解析:
判词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这幅画象征着探春像短线风筝一样离别故土,船和海是暗示她远嫁时的情景。

十二金钗判词及解析

十二金钗判词及解析

“十二金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是贾宝玉身边最重要的十二位女性角色。

以下是十二金钗的判词及解析:
1. 林黛玉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析:林黛玉聪明美丽,却命运多舛,她的判词表达了她的才华和命运的不幸。

2. 薛宝钗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析:薛宝钗贤良淑德,容貌美丽,判词中的“金簪雪里埋”暗示了她虽然才华出众,却命运不如意。

3. 王熙凤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解析:王熙凤精明干练,却生于末世,判词中暗示了她的人生轨迹和悲惨结局。

4. 贾元春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解析:贾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她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被宫廷所左右,判词中暗示了她的人生无奈和悲剧结局。

5. 贾探春
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
风一梦遥。

解析:贾探春精明能干,却生于末世,判词中暗示了她的人生无奈和远去的命运。

6. 史湘云
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解析:史湘云生于富贵之家,但父母早逝,判词中表达了她的身世和命运的不幸。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解读 总结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解读 总结

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解读一、引言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深受读者喜爱。

其中,十二金钗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群体,她们的判词更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文将对红楼梦十二金钗判词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些角色与故事情节。

二、判词概述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分别是贾政的六个女儿(黛玉、探春、惜春、妙玉、迎春、李纨),王夫人的三个女儿(探春、惜春、妙玉),另有王熙凤、尤二姐和薛宝钗。

她们的判词被视为对她们性格命运的写照。

三、黛玉黛玉的判词“魂销目断秋波冷,事了拂衣去,深窗月。

”表现了她的离经叛道、不合世俗的性格特点。

在故事情节中,黛玉的命运坎坷,离别与苦痛是她一生的注定。

四、探春探春的判词“缥渺孤鸿影,沉吟南浦人。

莫笑吴王宫里,瓜洲采莲人。

”透露了她的孤独与苦闷。

在小说中,探春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却因家族命运多舛而倍受煎熬。

惜春的判词“香径深深留,梨花带雨愁阑珊。

”表现了她内心的忧伤和情感纠结。

在红楼梦中,惜春的命运颇为坎坷,她被迫嫁给了贾政,却深爱着别人。

六、妙玉妙玉的判词“玉钩斜插云鬟,魂断秋闺,娇羞东风从鬓偷。

”烘托了她的美丽与才情。

在红楼梦中,妙玉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子,但却因家族的原因,命运多舛。

七、迎春迎春的判词“蓬鬓云鬟,风凋落,雁字回来。

”表现了她的寂寞与孤独。

在小说中,迎春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子,但命运多舛,一生坎坷。

八、李纨李纨的判词“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展示了她的坚韧与才情。

在红楼梦中,李纨是一个才情过人的女子,但家族命运坎坷,一生颇为不幸。

九、王夫人的三个女儿王夫人的三个女儿分别是探春、惜春和妙玉。

她们的判词同样表现出她们的命运多舛,内心忧郁的一面。

王熙凤的判词“芙蓉未央柳絮飞,闺中怨气房庭闭。

”表现了她内心的忧郁与复杂。

在小说中,王熙凤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子,但命运颇为坎坷。

十一、尤二姐尤二姐的判词“微云翻翠浪,春暮苑居暗。

花木深。

”表现了她的孤独与苦闷。

十二金钗命运的暗示诗句

十二金钗命运的暗示诗句

十二金钗命运的暗示诗句十二金钗是《红楼梦》中的十二位女性角色,她们的命运深受世俗束缚,并承受着各自的悲惨和悲剧。

下面是一些暗示十二金钗命运的诗句:1. 果子皮,抛去了玫瑰的色彩,绚烂美丽只是一瞬间;凄凉命运谁能逃脱,红楼中的金钗坠落了栅栏。

2. 深闺之中,倾国倾城的容颜,却因家族纷争成为棋玩;豪门命运无情如烈日炎炎,十二金钗悲歌谁人颂赞?3. 影影绰绰的婚约让她兴奋,翩翩少年激起她的期盼;却为权谋所困,忍受千般折磨,黛玉终究成为了一地凄凉。

4. 冼氏巧笑嫣然藏痛苦,翠墨如花却为恶人所诬;贾母的威胁生活变得更苦,贞儿的命运注定要被控制。

5. 汪氏傲立四方俨然一凤,天生丽质将她推上枝头;然而生活的波涛让她承受磨难,无法抵挡,命运的拳头重重。

6. 晴雯含笑带着哭,灵秀纤柔受尽欺凌;傲然离去自己悔,倒影成灰悲惨命。

7. 落叶残红散芳香,黛玉渐渐失去光芒;饱受凄凉青少年,红楼之花残不堪。

8. 过去的快乐如烟尘,宝钗的命运已烙下印;饱受世俗压力的她望眼欲穿,只能默默地承受命运的冲击。

9. 宝钗圆融却入无尽回转,被迫与爱情和家族妥协;无奈之下她成就他人幸福,而自己的命运无人眷顾。

十二金钗的命运之路十分曲折,她们都承受了不同的痛苦和悲剧。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她们的绝境、受命运掌控的遭遇,暗示了她们曲折的人生道路和无奈的命运转折点。

她们在豪门世家中面临婚姻的束缚、权谋的阴谋、家族纷争的煎熬,最终成为被命运裹挟的受害者。

这些诗句深刻地展现了十二金钗的人生遭遇,也凸显了《红楼梦》这一经典作品对于人性、命运的思考。

通过描写金钗们的命运,作者揭示了世俗的束缚、规则的盘根错节以及权谋和财富对于个体命运的无情摧残。

同时,这些诗句也从另一个层面上阐述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无能为力和命运的扭曲。

尽管十二金钗的命运多样且悲惨,但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才情,她们的故事也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些诗句不仅呈现出金钗们的悲剧命运,更展示了她们的坚韧和勇气,与传统命运纠葛的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十二金钗人物命运解读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注释:
这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一首序曲,它引出十二支曲子,同时也是这十二支曲的总括和提示。

这首序曲交代了《红楼梦》的起源。

在这里,作者曹雪芹是以警幻仙子的口气,借风月之情来抒发他的“愚衷”。

诚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风月情浓”,表现了宝、黛之间的爱情。

但是,这种爱情非“才子佳人”式的爱情,而是建筑在对封建礼教叛逆的基础上的纯洁的爱情。

因此,“怀金悼玉”既不是什么“色空幻境”的描写,也不是什么“情场忏悔”之作,而是通过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现封建社会末世之“天”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派遣作者的“愚衷”,这个“愚衷”就是作者意想补“天”而无法可补的思想矛盾。

(终身误)宝黛钗三人的纠葛: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注释:
此曲以贾宝玉的口气咏林黛玉和薛宝钗“金玉良姻”与“晶莹雪”指的是薛宝钗。

因为,她有金琐宝玉有通灵宝玉而“雪”就是“薛”。

“木石前盟”和“寂寞林”指的是林黛玉。

因宝玉前身为玉石,林黛玉前身为绛珠草。

宝钗是“山中高士”,即藏愚守拙的性格;黛玉是“世外仙姝”,即目下无尘的脾气。

前者常常大得下人之心,后者常常大受雅士赏识。

宝玉则认为这些过分突出的个性既是优点,更是缺点。

宝玉对待她们的心情非常复杂。

(枉凝眉)宝黛: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注释:此为宝黛,林黛玉为“阆苑仙葩”,贾宝玉为“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中的“又”点出了宝黛二人前世两者便已相遇过,即赤霞宫神瑛侍者与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之间的甘露之惠,所以今生便是第二次,自然是“又”,且因性格使然,所以就算知道,也不曾互述爱意,还有两人受伦理束缚无法在一起,所以是“一个枉自嗟啊,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前句乃性格;后句乃社会,水中的月亮和镜中的鲜花都是虚幻的就如他们的前身,本是仙人何必染尘世之埃!而甘露之惠,还泪之说和最后一句话相对“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还有一说(刘心武先生观点)是认为此曲是咏叹史湘云(阆苑仙葩)和妙玉(美玉无瑕)。

加上前面咏叹黛钗的《终生误》曲,点出了与贾宝玉一生有重大羁绊的四个女子。

理由是“仙葩”乃花而非草,林黛玉则是绛
珠仙草;贾宝玉乃神瑛侍者下凡,“瑛”则系似玉之美石而非“美玉无瑕”。

而作者曹雪芹用词却十分讲究,绝不会随便用这样的称呼。

这种解读是从古本《红楼梦》和红学探佚成果中得出的,从古本上的脂砚斋批语中红学家探佚出宝玉和湘云最终在一番苦难之后结为患难夫妻,妙玉则牺牲自己救出湘云成全宝玉而遭“美玉陷泥淖”之灾。

故此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恨无常)贾元春: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分骨肉)贾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乐中悲)史湘云: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注释:“云散高唐”指夫妻生活短
(世难容)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ǎng zǎng,见文天祥《得儿女消息》一诗“肮脏到头方是汉”)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喜冤家)贾迎春: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虚花悟)贾惜春: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聪明累)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留余庆)贾巧姐: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注释:“留余庆”是指积善
(晚韶华)李纨: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注释:“晚韶华“意指到了晚年荣耀一番,但李纨接着就死了。

(好事终)秦可卿: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注释:“好事终”暗示她与公公贾珍的事告一段落。

其实宁府的败落是从贾敬开始的。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注释:
这支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曲》的总结,也是大观园里众多女子悲剧命运的概括。

这里写到了十二个女子的各种生活遭遇、各种性格、各种结局。

薛林二家,家业已经衰败;
贾家家资巨富,但已挥霍殆尽;
巧姐临难遇恩人,得以死里逃生;
妙玉冷眼看人世,落得身陷泥淖中;
贾迎春抵债嫁给孙绍祖,被活活折磨而死;
林黛玉叛逆封建礼教,为宝玉泪尽丧身。

林黛玉因还泪而将泪流尽,于是“欲知命短问前生”;
李纨的孩子贾兰长大后甚是聪颖,当了官重振家业,所以“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

贾探春被迫避祸远嫁;
元春身封贵妃而不得善终;
贾惜春看破红尘,削发为尼,遁入空门;
王熙凤执迷不悟,机关算尽,结果却送了性命。

凡此种种,形形色色,全部各自分离。

所以作者的结论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飞鸟各投林·对应女子】
金陵十二钗的结局是两个字——“薄命”,所以她们统统被放在了“薄命司”。

与此对应的是,在歌曲的最后,宝玉又用形象思维对每一种类型的裙钗做了对比和归纳,说明她们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

(1)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2) 富贵的金银散尽──宝钗
(3)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4) 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5) 欠命的命已还──迎春
(6) 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
(7) 冤冤相报岂非轻──可卿
(8)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
(9) 欲知命短问前生──元春
(10)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11)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12)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凤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