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课后作业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7 植物细胞工程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第7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目标导航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及其特点。

2.理解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过程及其意义。

3.理解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过程。

4.举例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生物体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潜能。

(2)证据: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养成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1)概念:是指依据______________原理,在________条件下,分离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植体),并在培养基上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长成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培养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或原生质体――→脱分化____________――→再分化______或________―→试管苗①愈伤组织:是一团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并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______细胞。

②脱分化:指__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③再分化:____________重新被诱导分化形成______等器官的过程。

(4)人工种子①概念: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包埋在含有营养和保护物质的包被中,在适宜条件下能够____________的颗粒体。

②结构:________外包裹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植物细胞培养1.概念:将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__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__________中,进行__________,得到分散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____________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____________的一种技术。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课后作业(共100分)1、简述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10分)答案:2、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哪些?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如何控制聚合度?(10分)备注: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中的第四个因素(反应条件)未回答的也可以给予满分。

另外批改时注意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的公式(应该有部分写成两单体等化学计量公式)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并说明原因。

(10分)A.乙醇B.乙二醇C.甘油D.苯胺E.己二胺答案:己二酸(f=2)为2官能度单体,因此能与己二酸形成聚合物的化合物有:乙二醇(f=2)、甘油(f=3)、己二胺(f=2)。

其中与乙二醇(f=2)、己二胺(f=2)形成线形缩聚物,与甘油(f=3)形成体形缩聚物。

答案解释:4、聚酯化和聚酰胺化的平衡常数有何差别?对缩聚条件有何影响?(10分)答案:(1)聚酯化反应平衡常数小,K=4,低分子副产物水的存在限制了聚合物分子量的提高,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较高,反应须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体系中水的残留量应尽量低,这样才能得到高聚合度的聚合物。

(2)聚酰胺化反应平衡常数中等,K=300-4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相对温和。

聚合早期,可在水介质中进行;聚合后期,须在一定的减压条件下脱水,提高反应程度。

5、分别按Carothers法和Flory统计法计算下列混合物的凝胶点:(10分)(1)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答案:(1)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3*0.98)/(1.5+0.98)=2.371,凝胶点=2/2.371=0.844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1,基团比r=(0.98*3)/ (1.5*2)=0.98,f=3则凝胶点=1/[0.98+0.98*1*(3-2)]1/2=0.714(2)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乙二醇(f=2)官能度为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0.99*3+0.002*2)/(1.5+0.99+0.002)=2.387,凝胶点=2/2.387=0.838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0.99*3/(0.99*3+0.002*2) =0.999,基团比r=(0.99*3+0.002*2)/(1.5*2)=0.991,f=3则凝胶点=1/[0.991+0.991*0.999*(3-2)]1/2=0.71解题思路:(1)首先判断该体系是属于两基团数相等还是两基团数不等;(2)Carothers法:根据体系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平均官能度,进而计算出凝胶点;(3)Flory统计法:根据体系的类型,得到官能度f为多少(此处注意与平均官能度不是一个概念,官能度f为多官能度单体的官能度),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支化单元分率、基团比,进而计算出凝胶点。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线性表习题(答案)1.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素结点。

首元结点是指链表中存储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a1的结点。

为了操作方便,通常在链表的首元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称为头结点,该结点的数据域中不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其作用是为了对链表进行操作时,可以对空表、非空表的情况以及对首元结点进行统一处理。

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或为头结点或为首元结点)的指针。

若链表中附设头结点,则不管线性表是否为空表,头指针均不为空。

否则表示空表的链表的头指针为空。

2.填空:(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一半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插入或删除的位置有关。

(2)在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也相邻。

在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3)在带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中,头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指针指示,首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结点的next域指示,除首元素结点外,其它任一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直接前趋的next域指示。

3.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结点既不是首元素结点,也不是尾元素结点。

按要求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a. 在P结点后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4)、(1)。

b. 在P结点前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7)、(11)、(8)、(4)、(1)。

c. 在表首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5)、(12)。

d. 在表尾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11)、(9)、(1)、(6)。

供选择的语句有:(1)P->next=S; (2)P->next= P->next->next; (3)P->next= S->next;(4)S->next= P->next; (5)S->next= L; (6)S->next= NULL;(7)Q= P; (8)while(P->next!=Q) P=P->next;(9)while(P->next!=NULL) P=P->next; (10)P= Q;(11)P= L; (12)L= S; (13)L= P;4.设线性表存于a[n]中且递增有序。

定性数据分析第二章课后答案解析

定性数据分析第二章课后答案解析

第二章课后作业【第1题】解:由题可知消费者对糖果颜色的偏好情况(即糖果颜色的概率分布),调查者取500块糖果作为研究对象,则以消费者对糖果颜色的偏好作为依据,500块糖果的颜色分布如下表1.1所示:表1.1 理论上糖果的各颜色数由题知r=6,n=500,我们假设这些数据与消费者对糖果颜色的偏好分布是相符,所以我们进行以下假设:原假设::0H 类i A 所占的比例为)6,...,1(0==i p p i i 其中i A 为对应的糖果颜色,)6,...,1(0=i p i 已知,1610=∑=i i p 则2χ检验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在这里6=r 。

检验的p 值等于自由度为5的2χ变量大于等于18.0567的概率。

在Excel 中输入“)5,0567.18(chidist =”,得出对应的p 值为05.00028762.0<<=p ,故拒绝原假设,即这些数据与消费者对糖果颜色的偏好分布不相符。

【第2题】解:由题可知 ,r=3,n=200,假设顾客对这三种肉食的喜好程度相同,即顾客选择这三种肉食的概率是相同的。

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假设:原假设 )3,2,1(31:0==i p H i则2χ检验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在这里3=r 。

检验的p 值等于自由度为2的2χ变量大于等于15.72921的概率。

在Excel 中输入“)2,72921.15(chidist =”,得出对应的p 值为05.00003841.0<<=p ,故拒绝原假设,即认为顾客对这三种肉食的喜好程度是不相同的。

【第3题】解:由题可知 ,r=10,n=800,假设学生对这些课程的选择没有倾向性,即选各门课的人数的比例相同,则十门课程每门课程被选择的概率都相等。

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假设:原假设)10,...,2,1(1.0:0==i p H i 则2χ检验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在这里10=r 。

检验的p 值等于自由度为9的2χ变量大于等于5.125的概率。

部编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堂作业+课后检测作业含答案解析(课课练课时练家庭作业)

部编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堂作业+课后检测作业含答案解析(课课练课时练家庭作业)

大自然的语言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A.竺.可桢(zhú) 翩.然(piān)孕.育(yùn) 重峦叠嶂.(zhàng)B.萌.发(méng) 农谚.(yàn)延.迟(yán) 销声匿.迹(nuò)C.簌.簌(sù) 丘陵.(líng)物候.(hòu) 风雪载.途(zǎi)D.经.度(jìng) 差.别(chā)海棠.(táng) 草长莺.飞(yīng)(解析:B项中“匿”应读nì;C项中“载”应读zài;D项中“经”应读jī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次第起源榆叶梅北燕南飞B.纬度侯鸟桃花开周而复始C.刺槐连翘逆温层冰雪融化D.采集悬殊生态学哀草连天(解析:A项“燕”应改为“雁”;B项“侯”应改为“候”;D项中“哀”应改为“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解析:D项“周而复始”指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

用于形容不断循环的规律。

一般作谓语。

此处用来形容“变化”不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高中化学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2-1 氯气的性质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2-1 氯气的性质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氯气的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Cl 2的性质活泼,与H 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Cl 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Cl 2可以用Ca(OH)2溶液吸收 ③若Cl 2发生泄漏,应立即向上风地区转移 ④检验HCl 气体中是否混有Cl 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 3溶液中 ⑤除去HCl 气体中的Cl 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D .③⑤解析:Cl 2与H 2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发生爆炸,①错误;Ca(OH)2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室中通常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Cl 2,②错误,排除A 、B 项;HCl 气体与AgNO 3溶液也反应可产生AgCl 沉淀,④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 气体,而不是Cl 2,⑤错误,排除D 项。

2.如图所示为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氯气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与反应的氯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铝与氯气反应的是( D )A .aB .bC .cD .d解析:由图可知,当消耗相同质量的氯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 。

再由反应的方程式:2Na +Cl 2=====点燃2NaCl 、Mg +Cl 2=====点燃MgCl 2、2Al +3Cl 2=====点燃2AlCl 3、2Fe+3Cl 2=====点燃2FeCl 3可知,当有 3 mol Cl 2参加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 (Na)=6 mol×23 g·mol -1=138 g ,m (Mg)=3 mol×24 g·mol -1=72 g ,m (Al)=2 mol×27 g·mol -1=54 g ,m (Fe)=2 mol×56 g·mol -1=112 g ,即m (Na)>m (Fe)>m (Mg)>m (Al),所以d 表示铝与氯气反应。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高考热点课2课后作业(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高考热点课2课后作业(含解析)

高考热门课 2建议用时: 40 分钟1.按要求达成以下方程式。

(1) 已知在酸性介质中 FeSO4能将+ 6 价铬复原成+ 3 价铬。

写出2-与 FeSO4溶液在Cr2O7酸性条件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 NaClO— NaOH溶液氧化 AgNO3,制得高纯度的纳米级 Ag2O2。

写出该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MnO4氧化废水中Mn2+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温度高于200 ℃时,硝酸铝完整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 其体积比为4∶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 ( 含 NO、NO2) 反响,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取应用宽泛的Ca(NO2) 2。

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 Ca(NO2) 2会发生疏解,产物之一是 NO,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生产硫化钠大多采纳无水芒硝 (Na 2SO4) —碳粉复原法,若煅烧所得气体为等物质的量的CO和 CO2,写出煅烧时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度的Na SO溶液,将废液中的I复原为 I-,其离子方程式:2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泵与泵站第二章课后作业分析解析

泵与泵站第二章课后作业分析解析

(1)用抛物线法求水泵在D2=290mm时的Q-H表达式 1)设Q-H表达式为H=HX-SXQ2; 2)根据P60图2-49的12sh-19型离心泵在D2=290mm时 的曲线确定A(180,22.5)及B(240,15.5)两点; 3)列方程组求解HX和SX
可得在D2=290mm时的Q-H表达式为 H=Hx-SxQ2 (2)根据条件可知管道系统的特性方程为 H=14+225Q2 (3)1、2式联立求解夏季的工况点(Q夏,H夏) (4)求冬季的工况点A (1) (2)
HA=?
HSS(c)=Z轴-[Z吸+(P吸-Pa)×10]=0-[-5+(Pc-1)×10] =3m Pc=?
15.在产品试制中,一台模型泵的尺寸为实际泵的1/4,
并在转速n=730r/min时进行试验。此时量出模型泵的设 计工况出水量Qm=11L/s,扬程Hm=0.8m。如果模型泵与 实际泵的效率相等,试求:实际泵在n=960r/min时的设 计工况流量和扬程。(925.8L/s, 22.1m)
解:利用相似定律求解
D 4 4 Dm 1 Q n 3 Qm nm n 3 Q Qm ? nm
H 2 n Hm n m
2
2
16.清理仓库时,找出一台旧的BA型泵,从其模糊的铭牌上
n H Hm n ? m
3 4
100.7r/ min
(2)查54页图2-42、2-43、2-44并确定ns=100r/min所 对应的相对性能曲线Q-H、Q-N、Q- ; (3)在相对性能曲线上取点,并按下式计算相应的坐标值, 绘制相应的Q-H、Q-N、Q-η曲线。
Q Q0Q
H H0H

物理作业 第二章 第三节 快与慢 第2课时 答案与解析

物理作业 第二章 第三节 快与慢 第2课时 答案与解析

第三节 第二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度直线运动答案与解析【课内作业】1.答案: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答案:变速直线运动3.答案:匀速 变速 解析:甲图可通过计算各时间段或各路程段的速度,得知是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频闪照片中记录下的是物体相隔同样的时间的不同位置,可判断出做的是变速(或加速)直线运动。

4.答案:4米/秒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是定值,保持4米/秒不变,不随时间、路程的改变而改变。

首先认清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为“速度始终不变”。

5.答案:D 解析: A 项出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快;B 项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C 项斜向上抛出的皮球运动路线是弯的。

6.答案:A 解析:有些同学误认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由公式V =S/t 可知,V 与S 成正比。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只站在纯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而不考虑公式的物理意义 7.答案:C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都无关。

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是原来的几倍,路程也是原来的几倍,其比值是不变的。

8.答案:B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都无关。

9.答案:A 解析:平均速度的物理是表示物体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路程)内整个运动中的快慢程度,不能表示出每时每刻的快慢程度。

10.答案:C 解析:本题注意要运用公式进行求解,不能相加取平均值。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 是对平均速度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

11.答案:12.答案:分析:物体共运动6秒,分为两段路程,第一段t 1=2秒,v 1=6米/秒;第二段t 2=4秒,v 2=3米/秒 由此可知:物体的运动时间t=t1+t2=6秒通过的路程S=v1t1+v2t2=6米/秒×2秒+3米/秒×4秒=24米 1212s +s s 24v===4/ tt +t 6米=米秒秒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某一段时间(或路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用物体通过的总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计算。

操纵系统第二版第二章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操纵系统第二版第二章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第二章进程和线程作业答案1,2,4,6,7,10,11,12,14, 21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与程序的差别和关系是怎样的?答:由于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时共享系统资源,共同决定这些资源的状态,因此系统中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就出现了相互制约的新关系,程序的执行出现“走走停停”的新状态。

用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经不能如实反映程序并发执行过程中的这些特征。

为此,人们引入“进程(Process)”这一概念来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进程和程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进程和程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进程的功能是通过程序的运行得以实现的,进程活动的主体是程序,进程不能脱离开具体程序而独立存在。

2. PCB 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样描述进程的动态性质的? 答:PCB 是进程组成中最关键的部分。

每个进程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操作系统根据PCB 对进程实施控制和管理,进程的动态、并发特征是利用PCB 表现出来的;PCB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PCB 中有表明进程状态的信息,该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它利用状态信息来描述进程的动态性质。

4. 用如图2-26所示的进程状态转换图能够说明有关处理机的大量内容。

试回答:① 什么事件引起每次显著的状态变迁?② 下述状态变迁因果关系能否发生?为什么?(A ) 2→1 (B )3→2 (C )4→1答:(1)就绪→运行:CPU空闲,就绪态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运行→阻塞:运行态进程因某种条件未满足而放弃CPU的占用。

阻塞→就绪:阻塞态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生了。

运行→就绪:正在运行的进程用完了本次分配给它的时间片(2)下述状态变迁(A)2→1,可以。

运行进程用完了本次分配给它的时间片,让出CPU,从就绪队列中选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B)3→2,不可以。

任何时候一个进程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它既然由运行态变为阻塞态,就不能再变为就绪态。

(C)4→1,可以。

初级会计·课后作业·第二章

初级会计·课后作业·第二章

第二章负债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情形发生时,甲公司应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是()。

A.甲公司向银行借入100万元短期借款B.甲公司无力支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C.甲公司支付银行借款利息D.甲公司购入原材料,款项尚未支付2.甲公司2011年5月1日从丙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产品购买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

丙公司为了使甲公司尽快支付购买价款,与甲公司合同约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

甲公司购买材料时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000B.1170C.1193.4D.1181.73.甲公司2011年5月1日向银行借入1000万元的借款,期限12个月,年利率为9%,到期还本,按月计提利息,按季付息。

甲公司2011年5月31日应计提的利息为( )万元。

A.7.5B.22.5C.8.5D.21.5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3月10日从丙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并已验收入库,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购买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为85万元。

甲丙两公司合同约定,如甲公司在14天内付清货款,将会获得1%的现金折扣(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需考虑增值税)。

甲公司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应为()万元。

A.585B.500C.495D.579.155.A公司2011年10月1日开具了商业承兑汇票,此汇票的面值为15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8个月。

2011年12月1日A公司“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150B.157.50C.210D.151.256.如果一个企业的预收账款比较少,该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其所发生的预收账款可以通过()科目核算。

A.应付账款B.其他应付款C.应收账款D.其他应收款7.在核算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时一般不可能涉及的科目是()。

A.在建工程B.研发支出C.应付职工薪酬D.管理费用8.甲公司为一家桌椅生产型企业,职工200名,其中有170名为生产桌椅的工人,30名为管理人员。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后作业·第二章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后作业·第二章

第二章战略分析——外部环境一、单选题1. 对企业进行宏观环境分析,()不是其要考虑的因素。

A.社会和文化因素B.技术因素C.行业因素D.经济因素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PEST分析的经济环境因素是()。

A.产业结构B.经济发展水平C.国民收入分配政策D.人口地区分布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日渐富裕,对于服装的消费,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有档次、有品位的品牌服装,物美价廉已不再是人们的首要选择,这是宏观经济因素中()因素的表现。

A.经济环境B.政治和法律环境C.社会和文化环境D.技术环境4. 为了保护环境,当前北京市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因此制造汽车的企业在设计生产时必须要遵守并力求制造出环保型汽车,这属于宏观环境中()因素的影响。

A.经济环境B.技术环境C.政治和法律环境D.社会和文化环境5. 企业在应对政治风险时,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A.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B.与执政党密切合作并完全信任C.寻求当地企业合作D.寻求本国政府帮助6.从行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来看,市场销售量基本稳定的阶段属于()。

A.起步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7.()提出了著名的“五力模型”。

A.钱德勒B.波特C.魁因D.安索夫8.要从产业中找出不同企业战略管理的共性,更准确地把握产业的竞争方向和实质,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SWOT分析法B.战略集团分析法C.PEST模型D.五力模型9.如果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对行业内现有的企业的威胁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关10.政策和制度对旅游景区行业进入并不会产生更大的市场壁垒,但景区的后期经营和运行随市场竞争会越来越高,可见旅游景区行业属于()。

A.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高B.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低C.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D.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低11.当购买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时,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应该属于标准化的产品或是()。

A.差异产品B.无差别产品C.个性化产品D.优质产品12.某国内汽车制造厂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抱着乐观态度,除继续生产中等档次的车种外,在2009年开始生产高端越野车,希望吸引国内市场的高端消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2-23】
(3)以EG杆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分析
2 B
1 A
C 4
E 5
8
D
J
3
HI 7
F
6
G
×
【题 2-23】
(3)以EG杆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分析
2 B
1 A
D 3
C
4
E
5
F
6
8
G
J
HI 7
×
【题 2-23】
(3)以EG杆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分析
2
C
B
4
1
E
A
5
8
D
J
3
HI 7
?1
【题 2-13】
图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阀式真空泵。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心A转动,与 外环2固连在一起的滑阀3在可绕固定轴心C转动的圆柱4中滑动。当偏心 轮1按图示方向连续回转时,可将设备中的空气吸入,并将空气从阀 5中排 出,从而形成真空。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题 2-13】
(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计算自由度
D
C
4
6
n ? 3 pl ? 4 ph ? 0 p' ? 0 F ' ? 0 2
F ? 3n ? (2 pl ? ph ? p') ? F '
? 3? 3 ? ?2? 4 ? 0 ? 0?? 0 ? 1
A 1
ω
B
【题 2-16(a)】
计算图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A为复合铰链
n ? 4 pl ? 5 ph ? 1 '? 0 F '? 0
【题 2-12】
(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7
6
G
D
4
C
F
E
H
5
8
3
B
I 9
2
ω
O1 A
(2)计算自由度
D处为局部自由度
n ? 8 pl ? 10 ph ? 2 p'? 0 F '? 1
F ? 3n ? (2 pl ? ph ? p') ? F '
? 3? 8 ? ?2 ? 10 ? 2 ? 0?? 1
FD 6 C 4
E 5
3 B
A
2
1
【题 2-12】
图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图中齿 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 轴心O连续转动。在齿轮5上开有凸 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 中,从而使摆杆4绕C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 3使C轴上下移动;最后通过在摆杆 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使冲头8 实现冲压运动。试绘制其机构运动 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题 2-11】
图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 1 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定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 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分 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题 2-11】
(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题 2-16(d)】
计算图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齿轮3、5和齿条7与齿轮5的 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
A、B、C三处为复合铰链,齿 轮5与齿条7在齿的两侧均保持接 触,且接触点的公法线方向彼此 不重合,为两个高副
n ? 6 pl ? 7 ph ? 3 p'? 0 F '? 0
F ? 3n ? (2 pl ? ph ? p' ) ? F '
? 3? 4 ? ?2 ? 5 ? 1? 0?? 0 ? 1
【题 2-16(b)】
计算图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D处为铰链在一起的两个滑块) 的自由度。
B、C两处为局部自由度,构件3 和5分别与机架8虽各有两处接触, 但分别只能算一个移动副
F ? 3n ? (2 pl ? ph ? p') ? F '
? 3? 6 ? ?2 ? 7 ? 3 ? 0?? 0 ? 1
【题 2-23】
图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 基本杆组。如果在该机构中改选EG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 组是否与前有所不同。
2
C
B
4
1
n ? 7 pl ? 8 ph ? 2 p'? 0 F '? 2
F ? 3n ? (2 pl ? ph ? p') ? F '
? 3? 7 ? ?2? 8 ? 2 ? 0?? 2 ? 1
【题 2-16(c)】
计算图示精压机构的自由度。
K、F、C三处为复合铰链, KM、FJ等2个构件为不影响机构 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
E
A
5
8
F
(1)计算自由度
D
J
3
HI 7
6
n ? 7 pl ? 10 ph ? 0 p'? 0 F '? 0
F ? 3n ? (2 pl ? ph ? p') ? F '
? 3? 7 ? ?2? 10 ? 0 ? 0?? 0 ? 1
G
【题 2-23】
(2)以AB杆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分析
2
C
B
4
1
E
A
5
8
F
D
J
3
HI 7 6
G

【题 2-23】
(2)以AB杆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分析
2 B
1 A
8
D
J
3
C 4
E 5 F
HI 7 6
G

【题 2-23】
(2)以AB杆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分析
2
B 1
A 8
C 4
E 5 F
D
J
3
√ H I
7 6
G
以构件AB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如上图所示 此机构为Ⅱ机构
F
6
G

【题 2-23】
(3)以EG杆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分析
2
C
B
4
1
E
A
5
F 8
D
J
3
HI 7
6
G
以构件EG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如上图所示 此机构为Ⅲ机构

【题 2-24(a)】
试计算图示平面高副机构的自由度,并在高副低代后分析组成该机构
的基本杆组。
(1)计算自由度
D
n
3
2C
B
n A
n?? 2 pl? ? 4 p?h ? 0 p' ? 2 pl?? p?h ? 3n?
? 2? 4 ? 0? 3? 2 ? 2 n ? 11 pl ? 17 ph ? 0
F'? 0
F ? 3n ? (2 pl ? ph ? p') ? F '
? 3? 11 ? ?2 ? 17 ? 0 ? 2?? 0 ? 1
D
C
3
4
E 5
B A
2
1
n ? 3 pl ? 4 ph ? 1 p' ? 0 F '? 0
F ? 3n ? (2 pl ? ph ? p') ? F ' ? 3? 3 ? ?2 ? 4 ? 1? 0?? 0 ? 0
【题 2-11】
(2)修改方案一
D
C
6
F
4
E 5
3 B
A
2
1
【题 2-11】
(2)修改方案二
1 6
F
E
4
G
5
F
C处为局部自由度,构件5机 架6虽有两处接触,但只能算一 个移动副
n ? 5 pl ? 6 ph ? 1 p' ? 0 F '? 1
F ? 3n ? (2 pl ? ph ? p') ? F '
? 3? 5 ? ?2? 6 ? 1? 0??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