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方法之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来探究传播现象。
2.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组的方式,对不同情境下的传播现象进行实验,验证或推测传播原则。
3. 内容分析:对所研究的传播内容进行系统的获取、分析和解释,以研究传播内容的特征和影响。
4. 历史研究:通过研究历史上的传播事件和传播现象,来了解传播的演变过程和影响。
5. 文本分析:通过对文本的语义、语用、语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研究文字传播的特点和效果。
6. 网络分析:使用网络分析工具和方法,研究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结构、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
7. 跨文化研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研究地域差异和文化影响。
8. 计量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量化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传播现象的趋势、规律和影响因素。
9. 案例研究:详细研究某个传播事件或媒体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以上研究方法并非独立,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综合分析传播现象。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一至第三章

一些重要参考书: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大卫·E·莫里森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柯惠新王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此外还有这二年重庆大学出版出版的系列方法方面的书可以参考。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一、科学的方法1、知识的几种来源▪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常识——众人的经验积累▪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2、科学的特征▪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份的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社会研究的定义▪研究——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传播研究——?2、社会研究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现象的复杂性——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三、方法体系1、方法论▪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研究的规则和程序体系▪两种基本的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1、自然科学传统VS 人文学科传统客观、精确、量化—直观、切实体验、主观理解▪2、科学的VS 思辨的系统、实证、客观、开放—直觉、顿悟、洞察、推理▪3、定量的VS 定性的总体、大样本、结构、统计—理解、小样本、非结构▪4、实证的VS 主观的观察、实验、检验—思辨、想象、比较▪……2、研究方式▪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3、具体方法和技术资料收集方法(抽样方法、测量技术等等)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4、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四、研究过程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课程目标▪了解社会研究方法▪培养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方法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循环定义弗兰西斯·培根:四种假象1、种族假象(the Idols of the Tribe)2、洞穴假象(the Idols of the Cave)3、市场假象(Idols of the Market-place)4、剧场假象(Idols of the Theatre)实证方法VS逻辑推理▪实证分析◆使用我们观察事件的能力作为知识的根基▪逻辑推理◆从若干命题(前提)直接得出一个命题(结论)的思维过程。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实验法】

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主要关注以下 条件
• 1、信源的条件——测试信源可信性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 系; • 2、信息内容的条件——测试不同的信息内容是否会导致 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 • 3、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测试不同的内容提示法、 3 —— 说理法和诉求法各自具有什么样的说服效果; • 4、受传者的社会条件——测试受传者的各种社会属性、 群体归属关系、群体规范等对他们接收信息的影响。 • 5、受传者的个性条件——测试个人的信息处理方式和习 惯、自信心的强弱等个性特征对他们的信息处理过程及其 结果的影响等等。
控制实验法的缺点
1、人为因素的影响 最大的问题—非自然性,研究者所 考虑的行为是在受控的实验环境下展示出来的。 2、研究者的偏见 实验有可能受到研究者偏见的影响。 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采用“双 保密”技术,即在实验中,研究者和被试自身均不知 道将被分到实验组还是对比组。 3、受限的研究范围 有些问题注定是无法使用实验方法 进行研究的。在大众传播领域,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课 题关注的是群体行为,而这一群体往往是几百万人。 受制于规模要求,这样的实验是根本不可能进行的
• 当时的陆军部长马歇尔将军邀请好莱坞著 名导演卡普拉(F.Capra)拍摄了一系列此类 名导演卡普拉 拍摄了一系列此类 题材的军事纪录影片。 题材的军事纪录影片。比较有影响的七部 五十分钟的纪录片完成后,军方开始用这些 五十分钟的纪录片完成后 军方开始用这些 影片作为新兵训练的教材。 影片作为新兵训练的教材。这七部片子主 要是介绍德、 要是介绍德、意两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 日本攻占满洲国及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的 参战。这里,仅介绍其中的四部影片。 参战。这里,仅介绍其中的四部影片。
控制实验法
• 在传播学中,控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 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 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 • 它是由卢因(又译为勒温)和霍夫兰这两位 传播学先驱从实验心理学中引入传播研究 领域的。
传播学概论第四章传播学研究方法

(二) 传播学研究步骤组成的相关链
Googl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一、抽样调查法 1、 抽样调查法的含义及其种类、特点
1 含义: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 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 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 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四、 确定样本量的实质及其受影响的基本因素
1 实质: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度要求的最小样 本数。 2 因素:A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B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 C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 D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误差要求越小,样本数要求越多。
3、 系统的观点: 研究传播现象时,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 一个系统。
1 要求把特定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 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所以, 部分的特性存在于部分 与整体的联系之中。
2 系统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Googl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二)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1、 历史的观点 1 要求我们在观察、描述和研究特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 时,就从该时代人们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而不是从个 别人的意志和思想出发。 2 要求我们在解释特定的传播现象及其变化时,应把它放在 历史的全部变化中去,这样才能正确解释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
Googl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2 特点:标准化、匿名性、操作性。
传播学四大研究方法

传播学四大研究方法我折腾了好久传播学四大研究方法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先说那个调查研究法吧。
我一开始真是瞎摸索,就想着简单搞个问卷啥的就能得出结论。
我试过做一个关于大家看新闻习惯的调查问卷。
我天真地列了些问题,像“你多久看一次新闻”“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新闻”之类的。
但问题可大了去了。
回收问卷后发现好多人回答得特别敷衍,我就意识到我的问卷设计太粗糙了。
后来我才明白,设计调查问卷特别有讲究,问题要通俗易懂,选项要涵盖所有可能情况,还不能有引导性。
比如说你不能写“看电视新闻很有趣是不是”这种引导人答是的问题。
而且抽样也关键,不能只在自己朋友圈里发问卷吧,那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样本就没有代表性了,得想办法去得到一个能代表总体人群的样本才行。
实验研究法呢,我也真是踩过不少坑。
我想做一个关于不同传播渠道对信息接受度的影响的实验。
我就找了两组人,一组给他们看文字版的材料,一组给他们看视频版。
但是我没控制好其他变量啊。
比如说,两组人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不一样,而且给他们展示材料的环境也不一样,这结果肯定不准啊。
我后来才知道做实验得严格把控变量,就像做蛋糕一样,除了我们要测试的原料(传播渠道)不同,其他的面粉、糖、火候(也就是人的基本特质、环境等)都得一样才能对比出效果。
内容分析法这东西,我开始觉得不就是数数嘛。
我对一些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的时候,就光统计一些词出现的频率。
结果太片面了。
后来才发现还得结合语义、语境去分析,就好比数水果数量的时候,你得区分苹果、香蕉的种类(语义),还得看是在水果沙拉里(语境)还是单独放着(单独报道还是系列报道语境)。
还有那个话语分析法,我一开始完全没思路。
我尝试去分析某类电影中的人物对话,但是不知道从哪下手。
后来我就开始标记话语中的一些特定元素,像那些能表示权力关系的用词啊等等,慢慢就找到感觉了。
这传播学四大研究方法真的是看着简单,做起来到处都是坑啊,不过慢慢摸索总是能掌握的。
这四个方法其实有时候也不是完全分开的。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内容分析法(完整版)

• 台湾植物学家潘富俊在新书《红楼梦植物图鉴》中,断然否定了曹雪 芹写后40回一说,而且答案竟然就在植物里!
• 《红楼梦植物图鉴》作者潘富俊围绕后40回的作者之争,潘富俊从书 中所提及的200多种植物来看,认为几乎可以推定非出自曹雪芹之手。 他的方法是,先将这部120回的小说等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40回平均 每回出现11.2种植物,中间40回平均每回出现10.7种,最后40回平均 数只有3.8。
分析报告常常用大量表格和数据来呈现。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
1 不打扰研究对象,使得内容分析能够取消研究对象所造成的抽样和测量 误差。 2 获得样本的途径更多更容易。 3 内容分析节省人力和研究成本。 3 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内容分析法的缺点
内容分析只适合研究那些明确的、显在的媒介内容,在处理意识形态、观念、 价值、意义这些含义精妙的概念方面比较薄弱。
以改变,强调教育的可能
性
60年代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骚乱的年代。方克豪瑟通过对 期刊内容分析,来研究这一时期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他从美国1960年至1970的期刊中,选出最著名的周刊,把这三 种期刊在十年中出版的全部刊物作为他分析的样本。刊物总数 为1716份。然后,他按照《读者指南》的编目,把每一类条目
大众媒介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
例1:歌词中的求爱模式
内容:
• 歌词A:《你不必说你爱我》
•
你不必说你爱我,
•
只要把我的双手紧握。
•
你不必说永远同我在一起,
•
你的心思我全明白。
• 歌词B:《孤独的人》
•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
•
直到能找到一位姑娘,
•
她同我在一起,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时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旨在解答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问题,从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书籍、研究论文等的系统收集、整理和评价,以了解和分析特定主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理论观点等。
通过文献分析法,可以对其中一特定问题或领域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收集并分析一定数量或代表性的实证数据,从而进行新闻传播现象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内容分析等,通过定量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的科学结论,并验证相关假设。
3.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解释和理解新闻传播现象。
案例研究方法可以借助采访、观察、文件分析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对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抽取出一般性的规律和原则。
4.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深入的描述和解释。
与实证研究方法不同,质性研究方法注重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开放性的访谈、焦点小组、观察等方法,获取参与者的真实感受和态度。
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探索性的研究和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解释。
5.网络分析法: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分析法日益被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研究中。
网络分析法旨在通过分析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揭示新闻传播的传播路径、流程和影响力等。
通过使用网络分析软件和方法,研究者可以分析社交媒体、主题网站等网络平台上的数据,从而了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规律。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质性研究方法和网络分析法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工作。
《传播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9.2.2.控制实验
• 定义:在实验室采用人为的方式限 制或取消其他的对研究结果(因变 量)可能发生影响的因素(自变 量),从而留下试图测试的那些自 变量,然后观察留下的自变量对因 变量的影响效果。
• 优点:
可控性比较强,研究者可以直接测 量传播中的因果关系。
• 缺点:
• 控制实验的环境无法完全再现现实 社会的场景,因此其实验结果与实 际情况必然存在某种误差。
• 9.2.1实地调查法
• (一)定义: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 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直接 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 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 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 (二)分类: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 普遍调查:简称为普查,指的是对构 成总体的所有个体逐步进行调查。
• 抽样调查:从所研究的整体中,按照 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并将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 推广到总体中去。
• 在实地调查法之中,较多使用的是抽 样调查法。
(四)抽样调查的分类: 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
• 随机抽样是指严格按照随机的原则, 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被 选中为样本的抽样方法。
• 非随机抽样是指按照调查者的意图 进行的抽样方法,这种方法主观色 彩要浓一些。
随机抽样的种类:
•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 样,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不 进行任何分组、排序等先行工作, 直接地抽取调查样本。
雪球抽样:
• 像滚雪球一样的凭借自然形成的 人际关系网,由少到多的逐级扩 大的抽样方式。
(五)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访问
• (六)对实地调查的评价:
• 优点:适用面广,能对多数对象进 行研究,调查访问紧贴近现实社会, 调查结果客观、公正,避免了人为 因素的影响。
[汇总]传播学填空题
![[汇总]传播学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60a0b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8.png)
一、填空题1.拉斯韦尔和贝雷尔森提出的内容分析法,成为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2.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总结了传播的基本过程,提出了“五W”的传播模式,这个模式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并论述了传播的社会功能。
3.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最早运用实地调查法从事广播的研究,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
4.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
5.勒温曾设计了关于群体传播的经典实验,并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
6.霍夫兰对传播与说服、说服能力与说服方法的研究,对传播学最突出的贡献有二:一是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二是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
7.李普曼、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以及霍夫兰的研究工作为传播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可以被称为奠基者。
8.信息论是贝尔实验室的电气工程师香农提出的。
9.在信息论中,香农提出了“熵”的概念以解决信息的量度问题,为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10.控制论关注的是系统内秩序维持的一般法则,它是由数学天才维纳提出的。
11.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2.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13.群体暗示是指通过间接的示意而非直接的说服来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说服技巧。
14.群体感染是指某种观点、情绪或行为在群体暗示机制的作用下在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的过程。
15.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认为集合行为的信息运动方式是“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而另一方的反应则又反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
16.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认为集合行为的信息运动方式是“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而另一方的反应则又反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方法论基础的多元化 2、方法的综合性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
(一)定性研究方法系统 (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
(一)定性研究方法系统
1、什么是定性研究? 2、人文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3、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3、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定义 研究取向 研究程序
3、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1)定义: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是以长期的、 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 层面的现象的过程。 (2)几种代表性的研究取向 符号互动论 人种学 民族志学方法
3、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3)研究程序: 资料收集 分析资料 分析程序 分析归纳法 理论建立法 定性研究报告
“语境”
“语境”是指我们在分析文本时所必须考虑的 某种情境和历史过程。正是语境使得文本成其 为文本。
语言话语分析的三个层次
话语的最基本元素是不同形态的发音或陈述。 语言可以在传播者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模型。 在“话语”的层面上,各种语言范畴可以被看 作一个连贯的机构,是一个带着讯息、可被诠 释的文本。
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的两部分内容: 调查对象的特征指标; 调查对象的意见、态度、行为倾向; 问题的三种类型: 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混合式问题
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 容,内容分析就是“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 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
控制实验法 研究在室内进行,而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 验因素加以人为的控制。这种方法适用于微观 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自然实验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五章内容分析1、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内容分析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一种系统的和量化的研究方法。
早期的内容分析是严格按照符号或者主题在文本出现的频率得出的。
以了解媒介文本中相对突出和相对缺乏的关键性。
内容分析法计算具体因素出现的次数,并且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内容分析的步骤(1)定义研究问题;(2)选择具体的媒介和案例;(3)定义分析的类型;(4)制定编码表;(5)进行测试,检验编码表的可靠性;(6)数据的准备和分析。
3、选择具体的媒介和案例(1)选择媒介或内容范围;(2)抽取内容来源和选择日期;合理样本的抽取:该样本不会因为研究者的个人偏好和直觉,或是为了证明某一预想观点等因素而偏斜或者偏差,妨碍作出公证的判断。
避免媒介特征的周期性和循环性(比如间隔七天抽一次),避免抽取的时间段与季节变化或者其他影响报道性质的事件重合。
(3)抽取相关内容既控制分析资料的数量,又保证资料有足够的代表性。
4、定义分析的类型确定分析的标准和要分析的特征是内容分析中最费力的一个方面。
研究者需要对分析的资料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的性质比较熟悉,才能确定类别。
内容分析所选择的类别将主要取决于研究的目标和目的。
常用的一些类别:(1)参与者/出处/初步定义者及它们的性质(2)学科/主题/论点(3)词汇表或者词汇的选择(4)价值次元或价值元(价值判断)5、内容分析的主要缺点:对于任何数量的文本特征的计算和统计都是简单地,或者说是主要地依赖于那些能被计量或者能够使得自身易于被计量的部分。
所选择的要进行分析的文本特征应该同整个研究问题或者指导研究的假设之间有直接联系。
比较叙事分析和类型分析法的异同(猜题):同:(1)目的:都是为了提炼和理解活动视觉活动影像内容内在的意义、故事情节和意识形态;(2)其方法都有得益于植根于文学和电影理论的理论思考,有关方法的讨论是以对活动视觉影像内容的定性分析;(3)对活动视影像的成功分析都依赖于研究者对其分析的作品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有目的的对话,以了解研究对象以自己的话对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情境所表达的观点.3、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指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对一个或几个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并写出个案报告,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4、焦点访谈法作为定性调研中最常用的方法,焦点访谈法是由一个训练有素的主持人通过倾听一组从目标市场中选来的被调查者,从中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度信息。
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常常可以从自由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得到一些新概念、新创意而且快速,能节省大量时间.二、简答题:1、请论述传播学课题研究的操作基本程序⑴课题分析⑵进行文献查阅,并撰写文献综述⑶进行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探测性调研。
⑷在探测性调研基础上提出假设。
⑸设计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⑹通过调研数据得出研究结论。
⑹撰写研究论文,提出结论、建议和后续研究等。
2、请简述焦点访谈法的操作要点⑴焦点访谈法对象邀请人数一般是8-12人,但为了让参与者尽量深入发表意见,经常有4-5人的焦点访谈。
⑵采取有吸引力的措施吸引参与者参加座谈:报酬越高越能吸引人参与;越枯燥的调研项目报酬越要高;座谈会要尽量安排在周末举行;向目标人选描述座谈会如何有趣、有意义;强调目标人选的参与对研究十分重要.⑶发挥好焦点访谈中主持人的工作职责:与参与者建立友好的关系;说明座谈会的沟通规则;告知调研的目的并根据讨论的发展灵活变通;探寻参与者的意见,激励他们围绕主题热烈讨论;总结参与者的意见,评判对各种参数的认同程度和分歧。
⑷通过话语提示控制好焦点访谈中的会场气氛,包括:不存在不正确的意见,你怎么认为就怎么说,只要你说出真心话;你的意见代表着其他很多像你一样的受众的意见,所以很重要;应该认真听取别人意见,不允许嘲笑贬低;不要互相议论,应该依次大声说出;不要关心主持人的观点,主持人对这个调研课题跟大家一样,主持人不是专家;如果你对某个话题不了解,或没有见解,不必担心,也不必勉强地临时编撰;为了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问题,请原谅主持人可能会打断你的发言。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本节将介绍传播学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了解其定义、分类、步骤、优点和 局限以及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简介
研究方法是指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
1 目的明确
帮助研究者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2 合理有效
确保研究结果具有科学可靠性。
3 灵活应用
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合的方法。
观察法的定义
观察法是一种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1 适用于对现象的描述、记载和解释。
2 以客观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事件、行为和情境。
观察法的分类
自然观察法
在现实环境中观察,不干 预、不影响研究对象的行 为。
实验观察法
在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观察, 通过处理变量来观察现象。
行为观察法
观察和分析个体或群体的 行为,了解内部动机和外 部影响。
观察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媒体消费行为
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媒体使 用情况来了解媒体消费行为。
非语言沟通
通过观察和分析身体语言、面 部表情等非语言信号来研究沟 通行为。
广告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受众的反应和行为来 评估广告的效果和影响定研究目标
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要观察的对象。
2
收集观察数据
通过观察和记录方式,收集研究需要的数据。
3
整理和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规律和关联。
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
优点
• 真实性高,能直接观察和记录现象。 • 可用于初步探索和深入研究。
局限
• 可能存在观察偏差和主观评价。 • 数据采集相对耗时和耗力。
传播学研究方法

5/12/2020
传播学研究方法
10
研究方法史的三个时期
读过文学吗?在大学修过,教科书的封面 是绿色的。 Harold Innis的回忆
Weaver & Gray提出,三个分期
发展时期:启蒙运动的延续(19世纪初~1930年代)
过渡时期:
大众传播从人文哲学研究转向社会科学研究
(1930~1950年代)
新闻专业队伍最优秀;报纸改版;公司如 何做强做大;新闻报道是70%;新闻知晓率; 商品广告明星还是大众生活型效果最好; 媒介到底在说什么?
该主题与听众的联系:新闻从实践中来, 新闻媒体会给你付多少钱:媒体关乎你的 饭碗
5/12/2020
传播学研究方法
5
第三个问题
抽象思维:理论
抽象的層面:宏觀層面:各種主要社會力量對人 類活動的作用
Newton
信度、效度、以及操作性定义
5/12/2020
传播学研究方法
17
第四章 社会科学的范式
一、学术背景
□ K.皮尔逊等发明的相关分析与社会理论(1900?1928) □ L.瑟斯顿发明的因子分析(1926?1948) □ M.汉森发明的社会研究中的大规模抽样(1930?1953) □ 用以指导理解和观察的模型与框架,
统的规则。
第四,研究规范决定着创新的方向。
研究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它的
变化取决于研究成果的变化。创新和规范是相辅相成的。完
5全/12/202无0 视研究规范的“创新”容易犯两传个播学研错究方法误:重复和可靠性
□ 2 人文的方法典范 通过操作抽象概念获得理论性结论的方法。人文方法来自哲学思辩的 研究传统。当人文科学家对概念进行操作时,其主要方法是直觉、想象、 抽象和理想化、比较、归纳和演绎等。 近年来学界对研究方法的梳理
传播学研究方法期末考点整理

传播学研究方法期末考点整理一、 名词解释1.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归纳(induction )推理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现象的描述,概括出现象的共同特征或一般属性,由此建立理论来说明观察到的各种具体现象或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归纳:个别——一般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具体——抽象 特殊——普遍 演绎推理:演绎(deduction )推理是从一般理论或普遍法则出发,依据这一理论推导出一些具体的结论,然后将它们用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并在应用过程中对理论进行检验。
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区别和联系1. 区别① 运行方向②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③ 前提与结论的关系(结论﹥前提)2. 归纳与演绎的联系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科学轮2. 探索性调查探索性研究使研究者对一项新的研究主题有初步的了解,以决定是否进行正式研究,及进行正式研究时应采用的方法。
(短期的研究、走马观花)先导性研究通常包含三个部分:实地考察、请教专家、查阅资料3. 描述性调查描述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事实或社会真实,回答传播现象是什么样的问题,它能对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应该注意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对现象的组成部分和各个类别的特征进行描述从观察入手,方案设计比较简单,只需列出计划。
理论 观察经验概括 假设4.解释性调查解释性研究的任务是理解有关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回答某个现象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解释性研究的主要逻辑为假说-演绎。
提出假设:1、指出现象的原因和后果;2、提出主要原因(或后果)和次要原因(或后果)的假设;建立因果模型。
5.社会人为事实是分析单位中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个体、组织、群体。
社会人为事实是人类行为或人类行为的产物,比如书本、诗集、绘画等等。
社会互动形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类社会事实。
6.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问题与研究 第二节 问题的来源 第三节 选题的标准 第四节 问题的明确化
第四章 研究设计(4学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式 第三节 分析单位 第四节 时间框架 第五节 具体方案
第五章 抽样(6学时)
第一节 有关概念 第二节 抽样要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 第三节 抽样的类型 第四节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二、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三、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1、个人(individuals):最常用的分析单位;如调查 武汉市居民月收入;学生的平均成绩;某人的选举意 向等; 2、群体(groups):家庭、帮派、夫妻、同辈群体、 儿童、老人、农民等。如调查武汉市家庭的月收入; 各班级的平均成绩;黑社会帮派等; 3、组织(organizations):企业、大学、军队、政 党等。如某大学的政策发展历程;政党的竞选活动; 公司的年度净利润等;
2、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 (1)一种由社会科学家寻求有关社会事件问题的答 案时所从事的研究类型; (2)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事件中人们的行为、 态度、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 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3)搜集那些有助于我们回答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 从而使我们得以了解社会的资料。(贝利)
人文科学:关于人类思想、文化、价值、精神 表现的学科。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 古学、法学、新闻学、艺术、哲学等。 社会科学:对人类关系的学习和研究领域。 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 学、心理学、人口学等。
社会研究的概念
1、研究:认真地提出问题,以系统的方法来寻找问 题的答案
四、问题的明确化
聚焦性陈述 宽泛笼统的问题→明确、清晰、狭窄、特定的 问题(对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作限定)
讨论
选择研究问题与选择研究方法之间有关系吗?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1、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2、描述性研究(description) 3、解释性研究(explanation)
1. 绪论 (Introduction)
Method of Social Research Method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of Sociology
Mass Media Research
传播(学)研究方法实际上就是从社会研 究方法中“借”来的
例子
使用与满足 选择性记忆 把关人理论 二级传播理论 沉默的螺旋 。。。
二、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研究需要理论吗? 何种作用方式?
[美]Walter Wallace 科学环
两种逻辑方法
1、理论建构/归纳(induction): from particular instances to general principles, from facts to theories. (1)从观察具体、个别、特殊的现象中概括 出一般的规律或特征;(相对较容易) (2)从概括抽象成理论。
2、描述性研究(description): 描述现象的特征、分布、过程等;“是什么?”
3、解释性研究(explanation): 解释事物产生及发生变化的原因;“为什么?”
应用研究和纯理论研究
1、应用研究: 其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解决当前大家关心的社会 问题;
2、纯理论研究/基础研究: 探讨在学术上已向研究人员提出了挑战,但在 实践应用上并不一定有用的问题。
一、问题与研究: 1、问题是研究的起点: 研究什么? “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2、问题对研究的重要性: (1)决定研究的方向; (2)体现研究的水平; (3)制约研究的过程; (4)影响研究的质量。
二、问题的来源
1、专业期刊(学术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社科院) 新闻大学(复旦大学) 现代传播(北广) 国际新闻界(人大) 当代传播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三、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4、社区(communities):城市、乡村、居 民小区等。如社区的人口规模;社区规模与流 动人口之间的关系等; 5、社会产物(social artifacts):书、画、电 视剧、歌曲、科学发现及各种社会互动(交友 方式、交通事故、恐怖活动、出国留学等)。 如比较分析中、美两国电视剧特点;恐怖活动 的缘起和影响等。
六、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
2、自愿参与: 被研究对象必须是自愿参与研究活动的,这
也是一个看起来很容易遵守的规则。但实际上 呢?比如,你在观察游行示威活动时是不会去 征求示威者的同意的;又如,一个研究者假装 去参加一项宗教仪式,而实际上是想要对其进 行研究,那么被观察者对这个研究计划并不是 出自自愿。
社会研究的概念
3、社会研究方法与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研究方法的其中一种方
法。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中间派
表1-1 社会研究方法中的方法论派别
社会现象有无规律性 社会现象是有规律的
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的
有规律,也是人们有意识行 动的结果
怎样研究社会现象
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
两种逻辑方法
2、理论检验/演绎(deduction): from general to the particular, applying a theory to a particular case.
具体步骤如下: (1)说明理论; (2)推演出可检验的假设; (3)收集经验资料; (4)验证、评价理论。
第八章 实地研究(6学时)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三节 实地研究的优点与缺点
第九章 文献研究(6学时)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内容分析 第三节 现存统计资料的分析 第四节 历史比较分析 第五节 文献研究的优点与缺点
第十章 单变量的统计分析(6学时)
第一节 单变量的描述统计 第二节 单变量的推论统计
2、理论的要素
Earl Babbie: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理论构建中的一些术语: (1)观察(observation):收集信息资料; (2)事实(fact):观察到的现象
(3)定律(law):关于现象的普遍规律。如:重力 定律——物体间相互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之 间的距离成反比。 (4)理论(theory):对某一方面社会现象的系统解 释。如: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
三、理论对研究的作用
1、理论可作为研究的基础; 2、理论可为研究提供解释。
四、经验研究对理论的作用
[美]Robert·K·Merton 1、被动作用:检验理论;
2、主动作用: (1)开创理论; (2)重整(完善)理论; (3)扭转理论:创造新的概念; (4)廓清理论:澄清概念。
第三章 选择研究问题
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的概念及其构成: 1、什么是理论? Earl Babbie:理论是对与生活某一方面有关 的事实与规律的系统性解释。
2、理论的要素
Jonathan H·Turner: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四个组成要素: (1)概念(concept):对现象的抽象。如原子、群 体、权力、规范、文化、传播等。(对相同现象进行 研究,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原因之一便是不同的 研究者使用了对现象的不同的概念定义。) (2)变量(variable):具有一个以上取值或属性的 概念。 (3)陈述(proposition):关于概念间关系的结论。 (4)格式/形式(Format):陈述的组合。
两种错误
1、体系错误(ecological fallacy): 用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用非集群的分析单 位做结论。 如越穷的村庄生育率越高→越穷的农民越喜欢 生孩子; 如黑人多的城市的犯罪率高→黑人更有犯罪倾 向。
两种错误
2、简化论(reductionism): 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用集群的分析单 位做结论。 如,一个研究者认为人的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原 因。如果一个国家中的个人具有看重成就的个 性,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发展。于是,他到世 界各地去测量一些人的个性,然后宣称他长到 了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贫穷的原因。
社会科学研究的困难
1、人具有主观意识,因此有可能会改变或破 坏研究;
2、社会现象更加复杂,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 3、社会研究会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
制; 4、社会研究者本人要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很难。
四、社会研究的特性
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性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所探讨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三、选题的标准
4、合适性:(最佳性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熟悉度、相似性去选择最适 合研究者个人去做的课题。
An Checklist
1、题目是否太宽泛、太大了? 2、该问题在现实中是否真能够被调查? 3、该问题有意义吗? 4、研究的结果是否能推广? 5、用于研究的时间和经费大概是多少? 6、研究对被研究者会产生什么潜在的危害吗?
2、非专业期刊或杂志;
3、日常生活; 4、数据库。统计年鉴、人口普查资料等。
三、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理论(完善、创造、深化理论) 和实践(指导实践)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2、创造性:在研究方法、对象、时间、地点 等方面有创新
3、可行性:(可能性问题) 主观条件:生活经历、研究经验、性别等;如: 不懂英语的人比较中美电视剧 客观条件:时间、经费、资料获取途径等;如: 调查吸毒的相关问题
运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 方法的独特方法
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 社会科学的投入理 解的方法
代表人物 [法]19世纪 Emile Durkheim (美国) [德]19世纪 Wilhelm